【輕軌完工早已延期,追趕延宕才是重點!】
昨天媒體報導,輕軌二階爭議段擬展延至2024年完工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隨後,捷運局也立即澄清,陳其邁上任後積極應對,「#目前並無展延計畫」,並指輕軌路線仍然不變。而剛剛晚間捷運局則發聲明表示:「#最快三週即可完成檢討後復工」,並要求統包商中鋼加速工進,早日輕軌成圓,這也是迄今市府最明確的承諾。
然而,我們還是要完整分析,不論是媒體報導,或捷運局,都隱藏了部分的事實全貌,難免有避重就輕之嫌。
#韓市府擺爛讓2021年全線通車確定不可能
目前輕軌完工期限已展延至2021年6月。雖然輕軌對比捷運施工快,但若調出施工階段的綱要表,在施工前要先進行地上物清除、管線及人孔遷移的程序,而鋪軌等土建工程至少仍需一年時間,再加上各子系統整合、試營運、初履勘的時程,原本趕工也要兩年左右時間。況且二階被停工段,還有一個「龍華橋補強」的前置工程,要在鋪軌前進行,整體工程時間原訂約為三年,#壓縮後也要兩年半左右。
原本2019年輕軌就應進入大順、美術段施工,然而韓國瑜上台後進度全停,原本料件、機具已經先行進場的變電站等區域也都全數撤場,以至於就算立刻復工,也須重新作前置作業,調集包商工班,等於進度倒退重來。而從2018年12月25日停工,至2020年8月15日新市府上台為止,韓市府耽擱了約21個月的施工時間,#原本31個月的工期要壓縮到10個月,就算兩倍速度也蓋不完,當然讓輕軌不可能按時完工!
其實二階工程中有一些影響交通較小的,例如變電站、橋樑加固、管線遷移工程等作業,其實都可以先做,但因做了就表示後面確定要蓋,韓市府遂擺爛不做。照理說,遲遲不決策的韓市府,應該自行申請展延輕軌工期,或申請變更計畫退回補助款等,但因韓市府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因此就拍拍屁股走人,等於是嫁禍後人!
#市府需面對民意儘速復工
韓國瑜市府經過5場公聽會,十數場專家會議,三次議會大會後,早已確定「#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為既定政策。而陳其邁競選期間,「輕軌復工」就是政見,不論是中國黨的李眉蓁或民眾黨的吳益政候選人,也都希望輕軌早日完工,輕軌續建可以說是藍綠共識,政客再反對只是丟臉而已。
但大家也要知道,就算輕軌明天復工,包商重新入場,再開始圍籬遷移地上物...最快也要2022年底才可能通車。再加上有「龍華橋工程」之瓶頸,「鋪軌工班數目」等限制,這都限制了趕工的速度。
然而,既然陳其邁承諾了,市府就得扛起責任,去解決韓市府的爛攤子。「輕軌延宕」已是事實,新市府的目標就是修正計畫後儘速開工,「縮小延宕幅度」,並做好交通分流、交通整合等配套措施,拿出專業態度,大方面對問題,才是市民之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
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輕軌二階為何重要?為何特定政黨誓死反對?】
2018年,韓國瑜靠著撒謊唬爛上台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停建二階輕軌。
2019年,經過5場公聽會和十多場專家會議,民意與專業意見都支持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因此當韓國瑜落跑,葉匡時代行報告時,也不得不遵照專業意見,提出「大順路造街」之原路線續建方案,中國黨議員們當時也同意!
2020年,韓草包面臨被罷免後,竟然收割輕軌當作政績,甚至連他的接班人韓草包2.0政見也是「#盡快完成二階輕軌」。
然而,當韓草包下台,無恥中國黨在議會馬上變臉,包含數個選區與二階輕軌無關的議員,紛紛跳出來提出「#我跑的比輕軌快」等爆笑理由阻礙,分明為反對而反對!
為什麼中國黨如此處心積慮,一定要搞垮二階輕軌呢?
其實,在輕軌興建前的運量評估報告,就可以看到答案。
輕軌成圓後,可以被紅橘線分隔為4個象限,運量落差不小,其中透過人口密集區的大順路運量佔全線38.5%,第二象限:臨港西-美術段佔17.9%,新灣區因人口仍較少,佔17.1%,而東臨港段佔26.6%(*註1)。而若以被韓草包喊停的C20-32段計算,雖長度不到3成,運量就佔過半!
換句話說,中國黨砍掉的這段,除了讓輕軌無法連結紅線、黃線、台鐵,更會 #讓輕軌半殘!這就是中國黨拖延輕軌,破壞高雄建設的本意!
高雄市議會開議,10/7首先登場的是市長施政報告,陳其邁不看稿侃侃而談,還被中國黨籍議長提醒時間不夠用了,和前市長全程看稿不斷挑針有如天壤之別。然而,雖然市長政見中不斷強調「當選後續建二階輕軌」,但在議會質詢中,態度相對保守,表示還要評估改善方案。
我們要呼籲陳其邁市長,輕軌二階,特別是大順路段,就是輕軌二階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高雄交通選擇「以車為本」或「#以人為本」之典範轉移關鍵,請市長尊重專業,尊重多數市民支持輕軌民意,莫被扯後腿的中國黨擾亂,儘速批准輕軌二階立即復工!
*註1:根據高雄都會區輕軌運輸系統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修正計畫書,分段點站運量以兩段各半計算。
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輕軌二階為何重要?為何特定政黨誓死反對?】
2018年,韓國瑜靠著撒謊唬爛上台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停建二階輕軌。
2019年,經過5場公聽會和十多場專家會議,民意與專業意見都支持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因此當韓國瑜落跑,葉匡時代行報告時,也不得不遵照專業意見,提出「大順路造街」之原路線續建方案,中國黨議員們當時也同意!
2020年,韓草包面臨被罷免後,竟然收割輕軌當作政績,甚至連他的接班人韓草包2.0政見也是「#盡快完成二階輕軌」。
然而,當韓草包下台,無恥中國黨在議會馬上變臉,包含數個選區與二階輕軌無關的議員,紛紛跳出來提出「#我跑的比輕軌快」等爆笑理由阻礙,分明為反對而反對!
為什麼中國黨如此處心積慮,一定要搞垮二階輕軌呢?
其實,在輕軌興建前的運量評估報告,就可以看到答案。
輕軌成圓後,可以被紅橘線分隔為4個象限,運量落差不小,其中透過人口密集區的大順路運量佔全線38.5%,第二象限:臨港西-美術段佔17.9%,新灣區因人口仍較少,佔17.1%,而東臨港段佔26.6%(*註1)。而若以被韓草包喊停的C20-32段計算,雖長度不到3成,運量就佔過半!
換句話說,中國黨砍掉的這段,除了讓輕軌無法連結紅線、黃線、台鐵,更會 #讓輕軌半殘!這就是中國黨拖延輕軌,破壞高雄建設的本意!
高雄市議會開議,10/7首先登場的是市長施政報告,陳其邁不看稿侃侃而談,還被中國黨籍議長提醒時間不夠用了,和前市長全程看稿不斷挑針有如天壤之別。然而,雖然市長政見中不斷強調「當選後續建二階輕軌」,但在議會質詢中,態度相對保守,表示還要評估改善方案。
我們要呼籲陳其邁市長,輕軌二階,特別是大順路段,就是輕軌二階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高雄交通選擇「以車為本」或「#以人為本」之典範轉移關鍵,請市長尊重專業,尊重多數市民支持輕軌民意,莫被扯後腿的中國黨擾亂,儘速批准輕軌二階立即復工!
*註1:根據高雄都會區輕軌運輸系統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修正計畫書,分段點站運量以兩段各半計算。
輕軌原路線改善續建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