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常待在家,你是否也一口接著一口不停的吃?到底是因為肚子餓而吃東西,還是,其實你也有輕微焦慮的問題?
一起來看看你/妳是否也是焦慮一族👇🏻
①壓力大就想吃東西:每當事情一多,時間緊迫,你也跟著緊張起來,這時候反而更想好好犒賞自己一整天的辛勞,來吃個宵夜吧!小心!你不是真的餓!壓力來臨使身體分泌皮質醇(cortisol)濃度增加,使我們傾向進食更多食物😬
②渴望高熱量食物:壓力來臨,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濃度增加,另外大腦血清素(serotonin)濃度降低,讓人感到心情低落,除了想吃東西外,還會傾向攝取特別精緻且高油脂的食物,來彌補心靈的空缺🍕🍟🍔🥵
③吃飽了還是想吃:吃完晚餐總想來點甜的鹹的?明明吃飽了卻覺得自己還沒飽,其實你不是肚子餓,也不是吃太少,你是被情緒給操控了!
④進食產生罪惡感:在情緒性進食後,容易感到懊悔、罪惡,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吃下這麼多東西,嚴重者甚至跑去催吐,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擺脫不了負面對待飲食的想法💡
總歸一句,焦慮性進食的種種行為根本原因則是為了填補心理的空缺😮💨💔
那麼你是真的餓嗎?並不是🤚🏻
一起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試試看「正念飲食🍽」吧
什麼是正念,正念飲食又是什麼呢~
許多人的迷思,認為正念是不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要人正向思考、保持樂觀等等,其實,正念代表的是「專注於當下」的每個動作與行為,例如專注於呼吸、專注進食過程、專注放鬆等等,能有效改善焦慮、憂鬱、壓力大等問題,類似於冥想🧘🏻♀️卻是更容易學習的方式!
🌟而正念與飲食結合,則是在進食之前先理性的分辨 自己是否真的飢餓?我是眼睛餓還是肚子真的餓!
進食的過程中,停下手邊所有事物,專注於品嚐食物在口中的味道、咀嚼口感,並放慢平時的用餐速度,戒除手機 媒體 電視等一切干擾,締造專屬於你與食物之間的時間,並且在感到吃飽時就停止進食,不吃下過多的食物!
如此便可以有效改善焦慮進食的問題,專注於進食過程也能讓自己更享受在食物中~一起來試試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麻姑師太 - 阿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拍攝時間為5/6日,之前有收到吃東西要拿下口罩的提醒_這部分由於當時本支影片已經拍攝剪輯完成,所以本支影片中口罩在進食中有未戴好之處,造成錯誤示範請見諒(跪 爸爸常常跟我說"你一定要有小孩家才完整" 我一直都很想當個任性的孩子XDD 因為我身邊的媽媽們真的在懷孕期間很辛苦 所以當我懷孕的時候哭很...
焦慮 性進食 在 健康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期間壓力山大,怎麼吃怎麼胖?
你在防疫的日子變成 #大食怪 了嗎?
GiGi今天將專訪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告訴你 #情緒性進食 的真相
更要教你如何對抗 #壓力肥 的惡性循環!
想揮別每次減重都失敗的人生
記得好好看完今天 #減重關鍵字 的直播節目喔
#直播主持人:GiGi
#直播大來賓:蘇琮祺諮商心理師
#健康世界
焦慮 性進食 在 Goddess Yoga T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年前的文章加了今年的新感觸再次分享給大家 ☺️
經過疫情,我們應該學習到的智慧:『身體篇』
相信經過這波疫情洗禮沒有人再輕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而真正的身體健康應該照顧到哪些面向呢?回歸原點,其實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就是王道啊!👍
1.) 好好吃飯:覺察自己為何而吃、吃了什麼、還有身體的感受與反饋。
間單的說,其實就是正念飲食,把吃飯當作重要的儀式,當作在忙碌的生活中與自己連結的小小當下,也當作感謝我們每天還能好好吃飯的感恩練習。盡量選擇原形食物,甚至學習自己下廚做簡單的餐食,學習分辨情緒對飲食的影響,觀察食物對每天身心帶來的影響,並且在每次進食時心存感謝,說起來簡單也不簡單,小小的改變就能對身體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也能避免情緒性進食帶來的種種負面作用呢!今年我破紀錄連續下廚兩個月,看到自己的進化真的是很療癒的過程啊~ ☺️
2.) 好好睡覺:重新學習好好睡覺這件事,把它當作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
2017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調查顯示,不到十個人就有一個人長期失眠,且女性比例較高。長時間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社群媒體焦慮、以及環境壓力或是其他現代文明疾病的交互影響,失眠毫無疑問的已然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病。
英國生理科學家沃克博士在 “為什麼要睡覺” 一書指出,缺乏足夠時間與高品質深度睡眠的人體,會造成全面性的老化、免疫力大幅下降、生育能力低落、大腦功能銳減,同時大幅提升了癌症、心血管疾病、失智、憂鬱等各種疾病的機率。更重要的觀念是:睡好睡滿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我們生存的必須品,也是人類慢老與減少抱病壽命的關鍵!而善用各種瑜珈的身心覺察與呼吸練習真的會對睡眠大有幫助啊~
好睡的資訊大家可以參考博士的演講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uIMqhT8DM
3.) 好好運動:覺察覺察再覺察,每個人需要想要的都不一樣。
運動可以是娛樂,也可以是精準的調教身體選擇性的必需品,也可以從人體每天必須的呼吸與步態開始建立起,如果目的是健康,過與不及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觀察自己的狀態,練習覺察身心的變化,才能給身體當下最適合的,每天可能都不一樣,更重要的,找到自已喜歡也能持續的方式,建立居家運動的儀式感,就能真正把運動習慣建立起來,享受樂趣、持續不間斷、保持動中覺察,向專業學習,都是對不同運動階段的人來說很重要的原則喔!☺️
透過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的練習,我們就能增加身體的選擇性與韌性,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心理與靈性當然也會進入正向循環跟著一起越來越被提升而更健康了!
#beyourowngoddess #betheinspiration 🦋
#bethecgangeyouwant #livethelifeyouwant
#慢老 #身心療癒 #壓力管理 #正念 #好睡 #感恩 #防疫
焦慮 性進食 在 麻姑師太 - 阿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拍攝時間為5/6日,之前有收到吃東西要拿下口罩的提醒_這部分由於當時本支影片已經拍攝剪輯完成,所以本支影片中口罩在進食中有未戴好之處,造成錯誤示範請見諒(跪
爸爸常常跟我說"你一定要有小孩家才完整"
我一直都很想當個任性的孩子XDD
因為我身邊的媽媽們真的在懷孕期間很辛苦
所以當我懷孕的時候哭很慘一部分是很怕這件事
不過事實證明,星星真的很乖
第一個月-每天都很焦慮
第二個月-好像還可以吐了兩次
第三個月-好像"還不錯" 月經的部分XD
總之感謝星星給我一個很好的體驗
肚子一天天大了,所以特地放了一天假
好不容易學開車,怎麼能錯過一個人的獨處呢!!!?
這次都得感謝婆婆給我靈感
買了面膜送他XD
因為很多保養品太貴長輩有時候會不收
不然就是還沒有用完
才發現面膜果然是最棒的禮物
CP質又高,價格又親民,心也不會痛
然後祝各位全天下母親節快樂:D
不出門也能買美麗日記 : https://bit.ly/33teAr5
@mybeautydiary_tw
#喜歡一個人去各種地方#疫情之後再去玩 #願地球趕快康復
#一滴覺醒 #一片打擊油光
焦慮 性進食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住院一個月後,收到院方通知要強迫出院,家屬開始焦慮症上身,病人還倒臥在床,進食丶清潔都不能自理,這是要怎樣出院?出院後誰來顧?我不是醫護背景,我有能力顧嗎?還是要去那裡找人分攤照顧的責任?
在這個出院的時間點
就是要以中醫傷科買辦邏輯介入
復健的黃金時間
一旦錯過
拿枴杖丶請看護丶臥床丶坐輪椅大概就是這種套路結局
復健是在病人還沒接回到家之前
就要找買辦開始在家中開辦
家屬要尋找對的經辦
腦中要有整套的可能復健想法與結果
買辦丶經辦要能說得出口
要能有問必答
要能在家屬腦中描繪場景
這是 大象中醫 的專業
家屬常發生的求助無門
是因這一塊是中西醫醫療地圖上的大盲點
沒有醫生丶沒有護士丶沒有中醫可以説得清楚全局丶
醫師頂多是下一步指示,十五天內回診有掛號費減免
家屬只能擠牙膏式亂買
最後物品全堆在病床旁,很難民
大象中醫以病人復健為思考主軸出發點
問的是 家屬希望病人好嗎?
希望病人好到什麼程度?
10個問答之內
就大概可以知道
家屬內心人性的拔河虛實
篩出10% 想真心治的家屬
放棄90% 迫於親友壓力之下的不得不照顧的回家表演秀
大象中醫只會與10%的家屬繼續往下深談對答
一直到找出5% 真想救 願意改變的家屬
以出院臥床病人復健為核心的思考
這個檔稍提到
一出院,就要經辦 買對5個東西
1丶床
2丶枕頭
3丶椅子
4丶桌子
5丶瑜珈彈力繩
對照病人家屬會玩的5個無效復健
1丶找民化代有力人士再繼續轉院
2丶找身份証辦重大傷病丶申請保險出險補助丶輔具要補助
3丶召開家族會議丶逼沒上班的出來顧
4丶各路宗教床旁感恩紅包一日行
5丶針灸神醫搶掛丶中藥神丹管灌匯報
大象中醫 會扳起臉 說明
1丶時間成本是最貴的
2丶多重復健醫療,在搶奪患者每日少量的清醒元氣體力,是十分不智且幼稚的醫療行為。
客製化丶少才是好。
3丶無辜選錯出院復健模式,結果等同不作為不照護,法律上雖不會認定遺棄。但會帶來慢性臥床凌遲趨勢,未來倒打的還是家屬自身,與不知要付到何年何月的看護帳單,一代傳過的一代的有樣學樣作為。
焦慮 性進食 在 健康講座: 過量進食與情緒性進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cript · 長者醫療券計劃– 新增醫護專業人員 · 食物影響情緒? 焦慮 、憂鬱原因?柏格醫生Dr Berg · 總是習慣壓抑心情快爆炸!心理師教你如何和情緒當朋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