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清算】香港地產商十大高危「#壟斷行為」
外電指地產商受中央施壓引起全城烘動,地產股亦隨著恒大爆煲而大跌。其實所謂「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並非重點,「壟斷行為」一詞才是對地產商來說可以內容無限擴充的紅線,如何才構成「壟斷行為」暫時沒有任何定義,以下嘗試探討香港地產商十大最高危的潛在「壟斷行為」,從而預視香港地產商將會否/如何遭到整改清算。
■ 1 #囤積居奇
單是四大地產商抬面有上千公頃土儲,估計仍有大量未登記、仍然掌控在俗稱「艇仔公司」的中介手上的土儲,亦未完全反映入公司年報, 圈地規模遠超枱面所及。
這些土地資源本來是尋常百姓的家園、自給自足的農田、自然生態的棲息地,都被囤積高度集中化起來。這些囤起來的土地資源無論有多不適合作發展,現時都歸咎政府阻礙他們點地成金,也不讓出來還原各種用途,為社會作業及自然環境重建生機。只肯短借出來作過度屋,收回之後又能借機變豪宅。
地產商的囤積壟斷,並不限於公開在公司年報上的一千公頃土地儲備,還有每年囤起上萬個已建成空置單位。本來針對此問題的《一手樓空置稅》條例草案,準備好通過最後都可以失踪泡湯,繼續容許地產商將手上空置單位待價而沽,彰顯了後國安法時代地產影響力仍然法力無邊。
■ 2 #壟斷式圈地
除了大規模囤地自肥,過往在新界的圈地模式也很可能構成所謂「壟斷行為」。
一直以來透過在新界與村長「打好關係」,大地產商之間已形成了無形的收地地盤,亦令其他潛在競爭者無法進場,明顯的例子如新界東北及洪水橋,明顯有著分區割據之收地格局。加上還有政府配合的規劃選址及原址換地,大大鼓勵了地產商進一步圈地壟斷。
土地業權外,亦透過不限於「田地生產」的手法,從小業主手上集中化市區業權作重建,亦成功爭取放寬強制拍賣門檻的政策,大大加強收購議價能力,掃平中下階層在舊區的生存空間。
■ 3 #操控衣食住行每個環節
過往談到「地產霸權」,一般都指不單是在住屋問題上由地產主導,而是在交通運輸、電子消費、物業管理、飲食娛樂、城市活動,深植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各種服務選擇、物價水平、生活質素都牢牢挾制在地產商手中,連街市規劃也可以操縱。
真正的霸權壟斷莫過於市民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民生大小事,而當今被套上「壟斷行為」的罪名,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在各行各業霸佔龍頭地位,未有全面「讓」給「其他競爭者」入場所致。
■ 4 #公眾輿論帶風向
地產利益不只在政治體制及大大小小的政策委員員內,過往還透過籠絡「經濟學者」、地產經紀、退休高官等知名人士,透過媒體版位、董事袍金、團體資助、政黨捐獻、評論專欄、顧問研究的方式,讓社會各界都有專業打手或代理人協助主導社會輿情,帶出有利地產商利益的論調,實現公眾輿論的壟斷。過往遇上反對地產利益的社會聲音,曾有抽廣告、發信傳媒及團體作「提示」的做法。
透過以上的廣泛動員做到轉移視線、sideline反對聲音的效果,過去成功創造出「土地不足」、「地權複雜」、「收地困難」、「環保霸權」、「補地價 = 白做」、「一日最衰都係辣招」等論調,令地產利益能夠以公眾利益之名滲透香港日常議題,主導土地房屋施政。
而當今還能保有「帶風向」的權力,在全面管治權下當然會被理解為新時代香港隱患。
■ 5 #利益主導政府施政
當今各種被質疑為地產利益度身訂造的土地房屋政策,例如土地共享、原址換地、發水露台、強拍門檻、加大濕地發展密度,放寬祖堂地等,都會獲得過政府大力幫手背書成訂立, 一般都會以「地產商發功」來形容背後難以得知的政策制訂過程,卻可從「許士仁案」、「梁展文案」反映這種「功力」並非空穴來風。
人脈財力使然,這亦未必是能透過削阻地產商在特首選舉的影響力,就能輕易破除,這些都應該會被明眼人看在眼內。
■ 6 #區位租值壟斷
壟斷不僅只在資源上、媒體中,還能透過主導基建配套達到區位上的壟斷,令區域中心地段全面配合地產利益,才能有效收割小市民的租值。
這樣就不停留於大地產商的行為,領展、港鐵、市建局三座大山顯然也是加劇城市空間階級化及房屋問題的元兇,不過暫時仍未有在輿論上分享著地產商相同的待遇。
■ 7 #阻礙政府收地與發展
近年提出10塊私人地事隔兩年有7塊擱置,1,000公頃未發展棕地不斷避開地產商土儲只額外收得47公頃,可以預視背後現今依然有著巨大的收地力場,守護著他們愈儲愈多的土地儲備。
事實上,過往有不少案例發展商動輒進行司法覆核及上訴,發展商成功率亦相當高。明明收回土地條例是最難以挑戰的尚方寶劍,政府一直都避開而選擇更貴更破壞的填山填海。
現今恆隆地產陳啟宗試圖甩獲反指土地短缺全因反對派,但明顯土地發展最有力的反對派,其實就是地產商本身,這並不是發展商憑口就能帶過的事實。
■ 8 #非正規掠地起豪宅
地產商不僅會大手收購公共事業如電力、巴士、媒氣等行業進行壟斷,更甚者是「不務正業」,利用這些公共事業大搞地產,懂得將旗下/合作團體的巴士廠、變電站、碼頭、機樓、科學園區、教堂等公共設施申請改劃成私樓住宅項目,如同黨媒所形容恒大在不同省市「以車圈地」的騙地模式。
這除了大大影響香港賣地庫房收益及公地公用的潛力,變相廉價搶地,將原有批租作公共用途的土地變成私樓豪宅圖利。
■ 9 「#智商勾結」
還有透過私下「捐獻」或參與某某智庫組織,一方面能因慈善牌可獲免稅優惠,另一方面亦能借助他們影響政府施政,製造對地產利益更有利的政策環境,一石二鳥,可謂「智商勾結」,但這些行為大眾是看到的,亦可理解是另一種助長壟斷的行為。
■ 10 #大孖沙「#鋤Dee會」
根據不少過往報導,傳聞大地產商們曾私下組成「鋤Dee會」,有傳成員包含恒大許家印、「重慶李嘉誠」張松橋、「大劉」劉鑾雄等大地產商,這種富豪「共富」的合作模式,方便在過往地產股票市場大手交易,互惠互利做Deal。
不論鋤Dee會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已經在新時代香港式微,外人不得而知,但若然還有這個沒有社團註冊的「團伙」,今時今日也很有可能以「壟斷行為」被取締。
小結:風聲已聞 危難未至
現時其實只聞風聲草動,未有實質行動,但現今地產商還想以小恩小惠打發就算,更想借機以解決住屋問題之名大撈一筆,現屆仍較親地產界時或尚可蒙混過關,靠拿劏房業主Slumlord祭祭旗,但長遠且看「壟斷行為」的紅線如何變化,如何換莊,畢竟香港地產收益供養不同利益版塊,政商之間還是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體。
想留意更多有關地產商壟斷行為:
【本研Podcast】Ep57 - 施壓中 - 地產商就嚟冇得玩?
🎧Spotify:https://spoti.fi/3EwCgMw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棕地發展例子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閒置土地遍布香港,為何港府總稱「地不夠」?】全文:https://bit.ly/3zITAKV
在新界粉嶺,有一處名為「烏鴉落陽」的地方。十多年來,那裏矗立了17幢以灰白水泥建成的三層洋樓,不租不賣,不拆不裝。直到前兩年正式被劃入發展大綱,即見工人速來清拆。
這是一個典型的「#囤地」例子。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過去多年,港府其實正默許發展商囤地謀利。惟最近突成香港土地問題的 #罪魁禍首——香港左派建制組織更直接批評「#地產霸權」,有關港府開始「#鬥地主」的風聲也不斷傳出。
除了發展商囤積土地外,香港市郊其實都存在大量閒置土地。本土研究社成員 #陳劍青 指出,大量閒置土地的情況下,解決土地問題,同時兼顧郊野公園,理應游刃有餘。然而,現況是這些土地一直未能善用,究竟責任該歸於何方?https://bit.ly/3zITAKV
#相關閱讀
「鬥地主」報導第一章:7張圖帶你看清香港土地現況👉 https://bit.ly/3f6ni4y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香港 #土地問題 #房屋問題 #香港土地政策 #棕地
棕地發展例子 在 中環十一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土地發展尋尋覓覓,反應總是冷冷清清,市民卻仍然淒淒慘慘戚戚,政府既要解決民生問題,也要平衡生態經濟,還要完成政治任務,絕非易事。
特首林鄭月娥近日揚言城市規劃要改變思維,特別提到要發展新界北,在思考如何在發展的同時,也好好處理保育問題,「每次改變土地用途,都會令可享有原本用途的市民感失望。」但要是原來的土地用途,根本沒有不符合本身的用途呢?
天地地知,你知我知,香港有很多廢置棕地、農地、濕地一直未有好好規劃,走進新界,最常見的反而是貨櫃、爛車胎、泥濘,不負責任的明顯是規劃失當的政府,而過去多年,一直有人把香港土地問題劍指發展商,說穿了只是偷換概念,掩飾政府失責的技倆。
說回新界北,要搞發展,難免會碰到一些具爭議的土地,而農地和棕地問題已有大量討論,相反濕地發展似乎比較少人提及,原因是不少人也不太了解濕地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香港濕地公園」本來也是人造而成,政府在發展天水圍的同時,才於生態緩解區發展一個濕地公園,一直多管齊下,平衡好發展與保育,先後批出濕地緩衝區用地,搞公園和興建住宅。
但政府興建住宅的政策,卻一直被部分環保團體視若無睹,只將發展與生態變得二元對立,如「濕地」扮演城市中重要生物棲息地,能為城市降溫,有你無我。但若認真去思考,發展與生態不一定對立,是有方案可以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比較成功的例子,可以參考新地(016)位於濕地公園附近的Wetland Seasons Park,前身原來由房協所負責,搞長者屋,結果因各種原因而一拖再拖,最終發展局的規劃胎死腹中,要由私人發展商出手,兼顧環保地發展,成為新界北近年大賣的上車盤。
而政府似乎也終於親眼看到濕地的潛力,私人企業原來可以改善濕地緩衝區「一潭死水」的情況,於4月份屋宇署也安心再批出一幅位於元朗米埔地皮,追趕進展,難道發現解決居住問題不能只停留於打嘴炮?
濕地發展不用犧牲保育
https://bit.ly/3wW6RyR
棕地發展例子 在 【發展棕地腳踏實地 】... - 本土研究社Liber Research ... 的推薦與評價
【發展棕地腳踏實地 】 「棕地作業重置好困難、發展時間好耐」、「無單一選項可以滿足香港現時面臨的土地短缺」、「香港已經再無時間同空間討論土地發展優次」. ... <看更多>
棕地發展例子 在 多管齊下支援棕地作業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新界共約1 600公頃的 棕地 中,約六成將 發展 為高密度房屋及其他用途,以更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和提升效益。對於受政府 發展 清拆影響的業務經營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