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人物故事五 – 重曝底片 ]
重曝底片,多麽精準的譬喻。每次重曝,都是讓新的文化生活語言與價值觀透過瞳孔進光,在原有的自己身上疊加出新的層次與色澤。但,生命的核心也像底片的感光乳劑,最初的最為鮮明深刻,後來的種種試圖逃脫或掩飾過往都只能是徒然,不斷疊加的只能是一層層更淡的成色,五星旗始終都在,藍白紅旗也是。
「我也試過去西班牙或是美國,一些沒有法國或中國色彩的地方。哈哈,但我這張臉,跟這法國口音的英文,沒有辦法就是沒有辦法,去哪裡都像外人。」
文森也想過交非亞裔的女朋友作為逃離的跳板,但每每在介紹給父母認識時,不是女方無法接受華人隱晦難以捉摸的潛在應對進退規則,就是受「跟你說幾百次,我們溫州人就是要找溫州的在一起」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群體思想打擊。
除了直視自己的出身,文森別無選擇。我們其實誰也都沒有選擇。要成為繁枝盛開的樹,根得先扎地深。根要扎地深,就必須去了解腳底下的土壤。
這是身為台灣人的我,能共鳴的成長陣痛。
關鍵字如骨牌,開始一個個傾倒,我止不住地說著:「外省人、本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台灣人、中國人。新住民、原住民。一個台灣,各自表述。島內沒有共識,對外又不被承認。在連自己是誰都要受到萬分質疑的國家中出生、長大、受教育,接著到了海外,每每被問起:『你是哪裡人?』那些擁有的情緒,猶豫也好、驕傲也好、嫌棄也好,簡單的一句『我是台灣人』,說出的當下我們都緊張地閱讀他人細微的臉部表情和語氣暗示著什麼。知道台灣在哪嗎?認識台灣嗎?聽過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嗎?他支持台灣獨立嗎?」
我們等待被認可、被了解,因為他人一個稱讚開心,又因為他人一個否定挫折。我不能只是單純的我,因為是台灣人,「我是誰」成了一種政治。
而文森面臨的認同光譜更廣,更具有撕裂人的殺傷力。
從小到大難聽的話不是沒聽過,Niakoué, chinetoque, face de citron, mangeur de chien, jaune d'œuf, ching chong chang… 時不時還有人叫他滾回13區。
但真的滾回家後,爸媽也不擅於與子女對話,看著他一臉困頓,也只是拋了一句:「站在那裡幹嘛,趕快來幫忙。」
「人家放學後可以去玩、去學新東西,我跟哥哥妹妹沒有選擇,只能在家裡的餐廳裡幫忙點菜、結帳、送餐,賣反覆加熱利潤低的餐點。別的餐館下午休息,我們依舊繼續營業,一年也休不上幾天。想起來好像沒有全家人去哪裡度假過,所有的回憶都和地下室的廚房,還有掛著紅燈籠的座位區在一起。要是跟父母鬧脾氣,哇,那慘了,整個家族罵你不孝!畢竟他們那代更苦,做裁縫、開計程車、修水電…想想我們中國人也不容易,為了活下去,什麼活都學得來,什麼黑工都能打。」
「那…你恨過你的父母嗎?」我問。
-----
謝謝一直跟到現在的讀者🙏讓大家久等了!竟然也慢慢的寫到了第五集,替自己的五分鐘熱度獻上一點敬意😂 這篇就算沒看完,也可以學一下歧視華人的字眼 #以後聽到才反應得過來別人在罵你啊 !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 點這個hashtag追回錯過的前幾集
#寫作 #隨筆 #文字 #法國 #巴黎 #故事 #創作 #文學 #成長故事 #台灣人 #writing #words #france #paris #love #stories #inspiration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在 Enchantée,法語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巴黎人物故事四 – 聖圖安站 ]
莎莎家在哪有很多說法。在孚日廣場的北方、在聖圖安跳蚤市場附近或是塞納河畔。指引的方式定錨了訪客的想像,我在區域火車RER 上哐啷哐啷地前進聲中,不停思考標籤是從什麼時候遺失了幫助理解未知的本質,反倒開始狹隘了視野?
聖圖安意味著扒手,塞納河連著咖啡館的畫面。好像忘了塞納河除了孕育左右岸的文人風景,也會一直往下游流去,滋潤容易被遺忘的地方。
想著想著就到聖圖安站,該下車了。出站後往靠臨河的街區那邊走去,會看到不少煥然一新的街道,蓋滿現代感十足的新公寓,他們的家就在那裡。
我迫不急待地按下公寓的數位安全鎖,穿過信箱和大面落地鏡子圍著的小中庭,轉個彎上了樓梯來到二樓,直覺地往走廊底端一扇開著的門走去。
—
「Bienvenue! 歡迎來我們家,請進請進,好不好找?」莎莎熱情的招呼,準備了水果跟茶水,瞬間有回到了台灣的錯覺,「文森正在哄蕾雅入睡,等我一下,我來跟他換手。冰箱還有前幾天在微信群訂的一些涼拌菜,自己來不要客氣。」
「不用麻煩啦!」我一邊安置包包與外套,一邊打量著他們的公寓,好白淨,沒有太多的擺飾,大部分的傢俱都是來自 IKEA。客廳連著開放式廚房,另一側則是陽台,讓才60平方米又隔出兩個臥房的空間顯得寬敞。我在吧台椅上坐著,喝著水,準備好紙筆,就等文森從臥房走出來了。
—
「不好意思讓妳久等了,妳好妳好,來聽故事的是吧?哈哈。」在家裡的文森比起上次在街上遇見時顯得自在多了,散發出之前未見的光采。他一甫坐下就開門見山地拋了一個詞:「重曝底片。」
「重曝底片?」
「妳不是想知道華人二代在法國的生活嗎?有一次旅遊時偶然經過一個攝影展,看到這個重曝底片的作品,哇,心中突然有 épiphanie,中文怎麼說…呃…」
「頓悟?」
「對!頓悟,voilà!當下看到,我覺得那就是我啊!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出生就疊了兩層看似很衝突的影像。Liberté, Egalité, Fraternité,法國的精神自由、平等、博愛的影像上面同時也刷了一層儒家文化和中國萬歲。說我是中國人也不完全,說是法國人好像又哪裡奇怪。」
「不管我多麼想單純的歸屬於某一類,都沒辦法,因為不管再怎麼切割,個人主義中都有傳統華人家族的情感牽絆,集體主義裡又有西方追求的獨立精神,就像大大的紅色五星旗與法國的藍與白與紅交互成色,藍中有紅,白色中也有黃色的星星。」
文森一口氣說完這一串,輕嘆了一口氣,嘴角卻慢慢地往上揚,臉上有ㄧ抹如釋重負的笑容。
「真不好意思,顧著說,忘了招呼妳,來一杯咖啡吧?吃點餅乾我們繼續?」
我笑著點了點頭,吧台瀰漫起咖啡香,我隨即低下頭來在手機上查看重曝底片的作品都是什麼樣子,愈看愈覺得這個比喻太貼切了,在筆記本寫下這四個字,決定作為下一章的標題。
-----
Photo Credit: Alex Wong
#我的法國婆婆是柬埔寨華僑
#有些靈感是來自於她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持續中
#更多的文字創作在IG (shiuan.france) ✏️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在 Enchantée,法語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撫慰人心的詩歌諮詢 ]
上個禮拜在朋友的推薦下預約了巴黎市立劇院的詩歌諮詢,用一首詩作為一帖藥,跟一個人聊聊當下的心情。
我的處方箴是:連續三天,早上起來時閱讀 #鄭宜農 < #太陽 >。 晚上就寢前,閱讀 #鯨向海 < #很遠的地方 >。這兩首我都很喜歡。
短短20分鐘,可以感受話筒另一端是真心關切的聲音,而且是台灣人喔,詩唸得好好聽,覺得被撫慰了。
這個 #詩歌諮詢 服務是免費的,一直到五月底。除了中文的,也有法文英文等等,共十幾種語言。
連結在這裡:https://www.theatredelaville-paris.com/en/spectacles/theatre-partage/temps-forts/les-consultations-poetiques-par-telephone
有需要的人,可以試試看喔!
------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第四集終於寫出來了
#一樣先更新在IG (shiuan.france) 了 :)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在 [心得] 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讀後感(捏- 看板Native 的推薦與評價
[書籍資料] 書名: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作者:HOM 企畫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指導單位:文化部出版社:蓋亞書籍型態:漫畫,全彩漫畫故事類型: ... ... <看更多>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在 #巴黎人物故事連載 - एक्सप्लोर क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巴黎人物故事五– 重曝底片]. 重曝底片,多麽精準的譬喻。每次重曝,都是讓新的文化生活語言與價值觀透過瞳孔進光,在原有的自己身上疊加出新的層次與色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