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展覽 在 【看看攝影】2021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的影片資訊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
Search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
從國中開始就讀美術班,一路到高中、大學都是科班養成的崔廣宇,並不意圖放大、擴張藝術家的價值與地位,相反的,他認為,自己只是剛好有一些天賦,做的創作也都獲得了正面評價,不知不覺中,也就長成了藝術家。 ...
47M : 4D 作為VT非常廟藝文空間⟪斜槓青年 Slash Generation:尋找白色海龜之藝術營隊⟫之延伸 ,計劃參與者將在10/16-10/19,進行為期四天的「換氣式草圖展」。 本計...
本集主題:「Déjà vu既視感」個展介紹 訪問藝術家: 李美璁 《Déjà vu-既視感 》展覽包含了自2013-2015創作的《身後璀璨 》系列以及2018-20...
吳尚霖以肖像攝影聞名,尤其是《畢業照》計畫,不僅僅是將台東成功鎮三民國小的畢業紀念冊化為攝影集,還請師生們表情平靜、閉眼進行拍攝,推反長久以來畢業照的拍攝方法,重新思維與定義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 他自...
陳以軒,1982年,生於台灣,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攝影碩士。作品曾獲台北美術獎入選、高雄獎攝影類優選、新銳藝術家獲獎、The New York Photo Award、Sin...
因受台灣大學黃宗慧教授的啟發,再加上回溯國中時期做科展,對寄居蟹進行研究時的疑問,包含海洋生物專家告知,可以燒寄居蟹的殼、剪壞寄居蟹的眼睛等等,以及冬天怕寄居蟹冷死,下意識地加熱水溫,卻遺忘寄居蟹原就...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
喜愛藝術的蔡詩芸為VOGUE做了既特別又潮味十足的開箱---提前帶大家逛Banksy《班克斯:叛逆有理》展覽。她要帶大家看的正是前一陣子造成轟動,自毀千萬畫作、英國塗鴉教父 Banksy的作品。這次來...
高媛,高雄人,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家中三女一男,父親對於兒子非常疼愛,重男輕女的關係讓她渴望逃離權威的控制,於是前往日本念攝影,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台灣,短暫的從事商業攝影,對於藝術渴求的她決定追求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