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一):鬼的起源、鬼退治物語的敘事原型 // 鄭雋立 👹
.
由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創作、ufotable公司製作的知名動畫作品《#鬼滅之刃》系列在2019年因為動畫版第一季的成功,在全球引起熱烈迴響。相信讀者目前已對主題曲朗朗上口、也多少知道主角炭治郎等人服裝造型藏有不少秘密,近日電影版『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日本上映後佳評如潮,上映三日票房突破46億日幣,超越《天氣之子》。偽學術將藉此良機推出《鬼滅之刃》相關連載,帶領各位讀者回顧日本文史面面觀。
.
■ #鬼的起源:#平安時代對鬼的詮釋與流變
.
在已完結的漫畫原作中,作者曾清楚畫出本作大魔王「鬼舞辻無慘」鬼化前,身穿平安時代貴族服裝的形象,而本文考察出的「鬼」也確實誕生在平安時代。日本在發明假名前,文化傳遞上相當仰賴且沿用漢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人所歸為鬼」。原始漢字「鬼」在中文、英語最直接對應的解釋理當是亡魂/ghost,但亡靈在日本語則另以「幽靈」稱之(Zack Davisson,2015)。
.
據西元931年-938年編纂、史上最早的分類體漢和辭典《倭名類聚鈔》記述,日本語對鬼的詮釋有「おに」(鬼)、「もの/もののけ」(物/物之怪)兩種說法,前者肉眼看不見但能感受實體;後者則為沒有明確型態,僅能感受到氣息的 #靈異存在(多田克已,2009),可直接反映平安時代起始前或初期的普遍觀點,與現今日本大眾解讀為 #兇惡的活物 顯然不同。
.
■ #佛教系統的鬼
.
但文化是會變異的,由於遣唐使 帶回兵法、曆道、陰陽道等大量直接來自中國的文物,同時包含漢傳佛典,佛法普及後「佛教系統的鬼」(惡鬼、夜叉、阿修羅、羅剎…等)兇惡描述對大眾影響甚鉅。由於各類口語轉述、抄本將印度、中國等地與本地混同,直到收錄各國民間故事的《今昔物語》在平安晚期成書,大眾對鬼的印象更逐漸複雜化(多田克已,2009)。
.
另外,佛教雖然早在飛鳥、奈良時代已透過百濟納貢而形成早期日本佛教,卻也有著政教混同、流於抄寫與唸咒的 #形式主義 弊病(聖嚴法師,1993),故早期日本只將佛視為神道教的其中一種神祇,影響力不高。因此,兩位隨遣唐使渡海取經、開創本土密教的高僧 #最澄(天台宗)、 #空海(真言宗),除佛法成就斐然外,引進文獻對鬼的定義造成流變可說是功不可沒。
.
■ #陰陽道裡的鬼
.
另外,本土信仰陰陽道對漢代志怪文獻《神異經》的開創性誤讀也在日本境內產生了「鬼門位於東北方」的概念(川合章子,2002),該書星相紀載云:「東北方位有鬼星,其門題字為鬼門」與十二地支(丑、寅/牛、虎)的對應,加上對野蠻人的恐懼,導致民間普遍將鬼描繪為「#頭長牛角、#身披虎皮」的形象。民俗學者小松和彥在《カラー版 重ね地図で読み解く京都の「魔界」》指出:道教的「#牛頭馬面」也是影響鬼形象的因素(見圖二,歌川芳艷《大江山酒吞退治》)。
.
陰陽師與鬼的纏鬥也是民間故事的常見主題,平安京北邊的「#貴船神社」據信曾有女子因丈夫變心,透過駭人的「#丑刻參拜」化身為復仇厲鬼。這則傳說從平安晚期的《今昔物語集》到鐮倉初期的《平家物語》有多種變體可循。無論能樂謠曲《鐵輪》與小說家夢枕模的《陰陽師》中,鬼女最後都被陰陽師 #安倍晴明 制服。
.
歷經種種文化變異,現代日本出版品已普遍將鬼歸類為「妖怪」的其中一種,泛指「作惡的活物」。頭上有角、嘴有獠牙、身穿虎皮、力大無窮、生食人肉…可說是融合了先民恐懼野蠻人而產生的他者化 想像與各方宗教傳說,最後定型於平安時代的形象。文化語境的斷層造成美麗的誤會,卻也豐饒了庶民精神生活,鬼正是如此的存在、文化的混血兒。
.
■ #鬼退治物語的原型:#桃太郎、#物語文學
.
在西方神話學與文學等領域,普遍有沿用 分析心理學理論,將故事解讀為原型(archtype)的說法。存在於人類集體潛意識裡的原型像某種公式,與工程學原型/物理模組功能相仿,會在歷史上不斷重複相似的現象。日本特有的「#鬼退治物語」(おにたいじものがたり,onitaijimonogatari,即英雄討罰惡鬼的故事)敘事原型,諸如《桃太郎》、《大江山酒吞退治》…等,由於桃太郎是流傳最早、深植人心的口述傳說文本,二戰期間的愛國宣傳動畫也經常使用來作為青少年的學習典範(見圖三,《桃太郎──海の神兵》)。
.
根據陳太乙(2010)的說法,青少年冒險故事最明確的經典模式為:「人物A→啟蒙旅行(voyage initiatique)→人物A’」,坎伯採納了心理學個體化歷程的觀念,將其賦予了極為詩意化的名稱:「#英雄之旅」。
.
與敘事原型相仿的研究,尚可參照俄國文學與民俗研究家普羅普(Владимир Пропп)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基礎寫出《故事形態學》、比較神話學家坎伯(Joseph Campbell)暢銷名作《千面英雄》都是實用的研究書目。電影研究者如戴錦華《電影批評》(2015)則援引結構主義語言學佐證,整理出編劇的「敘事學」,裡面包含沿用自普羅普《俄羅斯民間故事研究》的 #角色行動範疇:壞人、施惠者、幫手、公主或寶物等。上述各領域的研究,都證明了任何型態的故事都有類似公式的存在。
.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相較於華人與西洋,大和民族的物語文學有何獨特之處?在台日兩地文化頻繁交流的現今,現代日本語的「物語」(ものがたり,monogatari)幾乎等同「故事」,已是默認的文化共識,然而在《源氏物語》等物語文學蓬勃發展的平安時代,物語尚具有 #神祕主義 的色彩。
.
我們在前半已提及平安早期對「もの,mono/もののけ,mononoke」(物/物之怪)虛幻性的定義,現代日本學界,民俗學家折口信夫認為:「もの代表的是靈。像神,但位階較低的各種精靈」、哲學家梅原猛則進一步提出:「『ものがたり』是『もの』所說的話,是『もの』談論『もの』的內容」。
.
心理學家 #河合隼雄(2016)在《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整合兩位學者的觀點,輔以語言學佐證,證實了物語不但是故事,更涉及了民族集體心理與靈魂的層次,因此物語的敘事,即為靈性的言說。換言之,物語的本質比起故事,是更接近靈魂與神祕世界的行為,即「#以靈魂為基礎的內在敘事」。
.
■ #鬼滅的國族情感動員
.
《鬼滅》的劇情以鬼退治物語為架構,呼應了存於大和文明先民拓荒建國的正邪對立觀念與神道信仰,喚醒了集體對遠古傳說的渴慕。既符合物語文學闡述傳奇與心靈的特性,更不偏不倚命中青少年對英雄之旅的浪漫想像。縱使動畫版明顯有成功的商業操作,也無可否認原作的敘事原型與物語性能產生強大的情感動員,這恐怕是吾峠呼世晴老師始料未及的。
.
英雄之旅勢必有魅力十足的惡徒撞擊出戲劇張力,由於現今「鬼」在大眾文化已是常態被歸類為反派的存在,而本作明確描寫:由人轉鬼、階級嚴明(十二鬼月,上下弦)且高度組織化的邪惡勢力已經幾乎是現代人的認知,每個鬼更如同希臘諸神般充滿人性,各自有著悲慘的過去與對永生的渴望,這些要素開創了鬼退治敘事的新格局,敵我雙方的各種苦難又恰好滿足了亞里斯多德以來對悲劇淨罪作用(Ktharsis)的渴求(陳中梅,2001)。
.
■ #日本最早鬼退治敘事
.
日本史上最早成形的鬼退治敘事,是流傳於岡山縣、岡山市周邊的吉備津彥命(孝靈天皇之子)討伐惡鬼「溫羅」的傳說,民間信仰普遍視為《桃太郎》的原型。但也因為史書對吉備津彥命著墨甚少,信史的匱乏導致史家對桃太郎=吉備津彥的推論仍有所保留。至於溫羅的真實身分,由於該地遺跡的朝鮮式建築 等諸多證據,人類學領域普遍推測是朝鮮半島渡海而來、擅鑄鐵的異邦人(孫嘉寧,2018)。
.
編劇家阿村禮子與插畫家夏目尚吾合著《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則融合了傳說、史料,重構了更完整、串起傳說與史實的桃太郎,除了帶入 #天皇征服部落的政治史觀,更寫出溫暖動人的新結局:桃太郎在夢中得知溫羅實為流亡至當地的百濟國王子,悔恨不已,於是建立神社祭祀溫羅,並請溫羅遺孀阿曾媛擔任巫女。同時將自己名字依地名改為吉備津彥命,誓言守護人民(見圖四)。
.
現在的岡山地區因為遍布 #古墳時代 的遺跡、供奉吉備津彥命與溫羅的 #神社,被視為重要文化遺產,地方政府推廣觀光與文化普及的資訊,到處可見桃太郎與鬼的文化符號,日本政府當局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可見一斑,值得台灣方面借鑑。岡山市政府列為官方推行觀光刊物的《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電子全書可至官網免費下載(有正體中文版!),網址:https://momotaro-ura.jp/story2/
|
#古墳時代 的某些遺跡也跟往後連載的內容有關,敬請期待!
.
#看完還準備上車
#上了無限列車還想活著離開
#放心杏壽郎絕對會救你
#筆者跪求網友提供杏壽郎帥照
|
▲ #參考文獻:
.
1.Zack Davisson.(2015).《Yurei: Japanese Ghost》,Chin Music Press Inc.,Seattle
2.多田克已著、歐凱寧譯(2009).《日本神妖博物誌》,台北市:商周出版(原典為1990年出版)
3.聖嚴法師(1993)〈日韓佛教史略〉《法鼓全集》,台北市: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數位線上電子版,2020.09.25瀏覽,網址:http://ddc.shengyen.org/)
4.川合章子著、簡美娟譯(2002)《漫畫陰陽道與陰陽師》,台北市:台灣先智出版(原典為2001年於日本出版)
5.小松和彥(2019)《カラー版 重ね地図で読み解く京都の「魔界」》,東京都:宝島社,P.45
6.河合隼雄著、河合俊雄編、洪逸慧譯(2019)在《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台北市:心靈工坊(原典為2016於日本初版)
7.戴錦華(2015)《電影批評》(第二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8.陳太乙(2010)〈解析普拉斯的創作世界──從『最後的巨人』到『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追尋消失的秘境──普拉斯的世界解密手冊》,台北市:時報出版,頁10-11(普拉斯《最後的巨人》別冊贈品)
9.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編譯(2001)《詩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頁226-230(陳中梅撰寫附錄、名詞解釋部分,原典為古希臘文獻,約西元前335年成書)
10.孫嘉寧(2018)〈桃太郎昔話・温羅伝説と鳴釜神事から見る地域の「歴史の語り直し」〉,《日本文化人類学会第52回研究大会》,弘前市:弘前大学
11.阿村禮子著、夏目尚吾繪(2012)《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 : 吉備路ガイドブック》,岡山市:日本遺産『桃太郎伝説の生まれたまち おかやま』推進協議会(岡山市政府刊行物)
|
👉 #可以去看看李長潔的《竈門神社 | 鬼門封、劍術與刃 | 關於炭治郎》: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04343393086613&id=20854119266684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原本信誓旦旦地要處理三鄉、王寺、斑鳩三地區與聖德太子之間的信仰關係,行前的史料準備與行後彙整閱讀,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聖德太子實在太深奧了。所以我打算拼拼湊湊地將龍田街道到法隆寺一行的所見,分別呈現與詮釋。先從一些奇...
梅原猛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植人對話 #她們所愛的世界 三浦紫苑 x 鄒欣寧】
小說家如何創作出生動的 #植物研究 描寫?
看植物專欄作家鄒欣寧,與三浦紫苑進行紙上對談,
關於她們所愛的自然萬物☀️
▉《哪啊哪啊~#神去村》在台十分暢銷,續集《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也很受歡迎,因為故事飽含親近大自然的魅力,讓很多原本不讀小說的讀者都受到題材吸引,願意走進書中世界。撰寫《#沒有愛的世界》時,聽說您整整做了3個月的實地功課,能否分享其中的自然體驗?
#三浦紫苑:知道台灣朋友也喜愛「神去村」系列,我很開心,謝謝你們!
「神去村」系列是深山裡的林業日常的故事。在大自然生活,固然會有許多不便,但就像鄒欣寧女士說的,常常有驚喜,也充滿魅力。創作「神去村」系列時,我去了林場取材,得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我深刻理解,有一群人善用他們世代傳承的智慧,栽種樹木與各種植物;他們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同時慎重地活用樹木(比如說不亂砍樹木)。
正是透過這次赴林場取材的經驗,我萌生對植物的關注。其實我本來就喜歡在室內種植盆栽,家裡盆栽數日與漸增。我時常仔細觀察它們,也下工夫在施肥與澆水上。想寫《沒有愛的世界》也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植物,加上去林場取材的經驗,以及一直以來對植物的興趣與關注。
不過,這次寫 #植物學,我才知道大部分的實驗與研究都在室內進行。為了準確地執行實驗,必須精密地控管溫度濕度,使用各種儀器和藥水試劑。與悠遊山林、親近大自然研究植物的感覺很不一樣。(當然,也有研究者是會走進叢林裡,採集新物種的植物。原則上他們也都會遵守規則,小心對待以不破壞生態系統為原則。)
所以,以《沒有愛的世界》的取材經驗來說,老實說並沒有走近大自然的機會。不過,這些研究者們,是在嚴密管理的實驗室裡認真做實驗,解開植物的運作機制、生態循環之奧祕。他們為探究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有所貢獻,這些研究成果都能成為讓我們走下去的指引。
這群研究者可是真心喜愛植物,大多很懂得培育植物,不論是溫室還是實驗用的生長箱裡,總是生機盎然。他們一看到「生長速度快到連實驗都來不及使用」、生氣勃勃的植物,就難掩心中愉悅。也有人說是在做實驗,但明明就是喜歡植物到了極點,因為這興趣借用溫室與生長箱一隅種了植物,沒想到「一種不可收拾」,最後很傷腦筋它們怎麼愈長愈繁盛。我遇到的這些人,讓我不禁佩服:「他們對於植物的愛很濃烈,而這些植物也被深深愛著。」
如果可以在室內也好,都會生活也好,就近接觸植物,小心翼翼地照顧並觀察且愛著這些植物,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不可思議。為了寫《沒有愛的世界》取材之後,我屋子裡的盆栽愈來愈有活力,數量也愈來愈多。明明是自己的房子,卻深刻感受到植物的「佔據」,害我現在都要縮著身子在家裡活動(笑)。
#鄒欣寧:我開始寫植物,只因為迫切感到離開「藝術文化=人造物」的需要。我一直都在藝文圈裡打轉,電影、劇場、建築、設計、出版……,作為文青可謂「夢想成真」了。但我想起曾在一次離職前夕到吳哥窟旅行的時光,在那裡,吸引我的不是古城遺跡,而是吞沒纏繞城池廢墟、圍繞大小皇城一匝又一匝的樹。花了很多時間看樹,樹也和我說了一些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明白的事情。為了回饋跟解謎,我開始接觸自然,嘗試寫樹。
為了寫樹,我蒐集不少相關讀物,《哪啊哪啊~神去村》和《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就是這樣遇見的。那時,架上的樹書都是自然哲學、科普圖鑑或人物傳記,虛構小說簡直就是珍本般的存在。
記得我先是讀到梅原猛講述日本山林信仰的《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而後讀到小說的神去村,恰恰填補了哲學論述骨架外的血肉肌理,飽滿又豐潤。不只如此,我對小說家能用青春洋溢的熱血筆觸重新訴說林業這幾乎蕭條沒落的古老職業、且還說得深入淺出又幽默搞笑,這份「內功」讓人大感不可思議。
我也因此動念想採訪台灣的林業工作者(不過目前還停留在動念而已……)。說來台灣林業正是由日本殖民政府所建立的,阿里山上的「樹靈塔」正是那時期林業文化的代表物,那當中想必也藏有無數個人與樹之間的奇怪故事吧。
(補充:本對話分四次刊登。此為四之二。)
______
🌿史上第一本以植物學研究生為主角的小說
👉書已入手的你!看這邊:
參加拍封面活動,就有機會獲得 CNFlower 為小說打造的專屬植栽🌵
#拍出你對三浦紫苑新書的愛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O15Z4A
#沒有愛的世界 #金石堂選書 #台北植物園私房推薦 🥰
#日本植物學會大賞 #日本本屋大賞
🍀
梅原猛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四): #鈔票上的聖人— 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在從前的關西旅行中,時常看到「#聖德太子」這個稱號,像是由聖德太子建立的「#四天王寺」、明日香村的「#聖德太子誕生地」(橘寺)、喜志的「#聖德太子御廟」(叡福寺),當時並沒有非常認識這位人物,想說就某個皇儲吧。直到後來稍稍研究了日本的佛教史,憨人我才驚覺聖德太子的重要性。
.
直到這次「#大和之路」主題旅行,專門因為聖德太子到三鄉、王寺、斑鳩區域,稱「#太子の里」,打算好好認識一下聖德太子的史蹟。在「信仰的王權」系列的第一集,〈法隆寺結界裡的怨靈〉中,我們看見了聖德太子在梅原猛的歷史追溯下,黑化成一個背負著巨大歷史祕密的怨靈。不過,「聖德太子」究竟是如何變成一個概念性人物的呢?
.
▓ #五千円日幣上的聖人
.
聖德太子在長遠的歷史中,一直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人物。《#日本書紀》最早記載其人其事,稱之名為「#廄戶皇子」(574-622),冠以「#聖德」,是後世對他的尊稱。他是日本文化基礎的奠基者,包含律令、法制、技術的引入與建立,也是日本佛教的開創者。因此,在10000円日幣上,曾有28年的時間(1958-1986),是由聖德太子作為肖像。可見後人對聖德太子之景仰。
.
▓ #神奇的太子
.
不過,《日本書紀》的景仰中寫道:「生而能言,有聖智。及壯,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辨,兼知未然」。聖德太子剛出生就能說話,成年以後能同時聼十件訴訟案件而不會聼錯,還強大到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你不會覺得這太扯嗎?這種「聖化」的神異修辭,將「聖德太子」形塑成一種「#信仰的王權」(武田佐知子,1993)。
.
我們可以發現,飛鳥時代實際發生過的聖德太子史跡,經過後世論述層層修飾、添賦神異怪誕記述後,聖德太子的真實面容逐漸虛幻不清。早在奈良時代時,就已經有太子化成菩薩的傳說。這些論述的成立皆與古代至中世逐漸增強的「#聖德太子信仰」相關聯,並且伴隨這些太子傳的傳播對聖德太子信仰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莊兵,2014)。
.
▓ #太子之謎
.
聖德太子之謎,多從「#歷史」與「#聖化」的虛構與真實展開系列的爭辯,甚至在當代形成一塊專門在研究太子信仰的研究領域。自1999年開始,太子研究有有4大問題面向:一、每個時代太子信仰的實像,並予以斷代。二、從政治、文學、美術、民俗等領域中找出與太子信仰之間的關聯。三、太子信仰所展現的視角是甚麼太子(英雄、天才、聖者等)。四、太子信仰在各時代高漲的型態與原因(高橋庸一郎,2009)。
.
▓ #作為聖者的太子
.
在40年的當代研究後,聖德太子分裂成為兩種存在,一種是真實歷史中充滿解謎色彩的政治人物,另一種則是宗教民俗中被崇拜的神聖人物。人們一方面逐漸理解史實中聖德太子被作為權力鬥爭的籌碼,但在崇拜行為中,太子早已化身成各種神聖象徵(如黑駒太子、太子童等),被深刻地內化在文化心靈中。
.
在參觀法隆寺時,十分明顯地,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聖德太子的好奇與尊敬,在御影堂裡,日本人們虔誠地五體投地跪拜,但又探頭探腦地偷望聖象。安靜莊嚴地欣賞太子的各種圖繪,卻又流露出孩子般地興奮對古物低聲讚嘆。這就是太子帶著論述性的奇妙的存在。
|
📚 #延伸閱讀-「信仰的王權」系列
.
〈#法隆寺結界裡的怨靈〉: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8%81%96%E5%BE%B7%E5%A4%AA%E5%AD%90&epa=SEARCH_BOX
.
〈#王寺町的久度神社〉: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4%BF%A1%E4%BB%B0%E7%9A%84%E7%8E%8B%E6%AC%8A&epa=SEARCH_BOX
.
〈#風的崇拜與奈良三鄉的龍田大社〉: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4%BF%A1%E4%BB%B0%E7%9A%84%E7%8E%8B%E6%AC%8A&epa=SEARCH_BOX
-
📌 #參考文獻
.
1. 武田佐知子(1993)。信仰の王権。中公新書。
2. 田中嗣人(1983)。聖徳太子信仰の成立。吉川弘文庫。
3. 莊兵. (2014). 日本近代以來關於聖德太子之研究-從 [聖化] 向 [歷史] 的轉變. 止善, (17), 91-120.
4. 高橋庸一郎. (2009). 聖徳太子信仰成立の歴史的基盤と環境. 阪南論集. 人文・自然科学編, 45(1), 42-54.
梅原猛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原本信誓旦旦地要處理三鄉、王寺、斑鳩三地區與聖德太子之間的信仰關係,行前的史料準備與行後彙整閱讀,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聖德太子實在太深奧了。所以我打算拼拼湊湊地將龍田街道到法隆寺一行的所見,分別呈現與詮釋。先從一些奇奇怪怪的軼事開始,以免觀眾跟我自己被巨大的歷史嚇跑。
.
神聖空間,時常是我分析一個宗教性地方所依賴的概念。也就是去了解與詮釋所謂「聖地」這種文化心靈,是如何被地形、氣候、水文、景色、歷史發展、建築設計等主客觀因素所影響與建構(正木晃,1992)。起源於飛鳥時代的法隆寺,無論從什麼角度來體驗,都帶著非常奇妙、萬分寧靜的氛圍,完全相異於京都寺廟的華美奪目。
.
▓ #隱藏的十字架
.
對於「法隆寺」的興趣,當然,各種觀光文宣上都會描述:這是聖德太子建造的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也是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遺產。
.
但真正引起我注目的,是從日本學者梅原猛開始。梅原猛是位涉略廣泛的哲學家,他寫了一本關於法隆寺的著作《#隱藏的十字架》(#隠された十字架),這個名字實在太好聽,充滿奇異的幻想。
.
《隱藏的十字架》(1972)的副標是「法隆寺論」,是梅原猛在雜誌《すばる》裡的三次專門論述,隨後集結成冊。這本書論證,法隆寺不僅是宣揚與保存佛法聖地,更重要的是,「法隆寺是為了鎮魂聖德太子的怨靈而設置」。這個論述主要試圖釐清法隆寺是「#聖德太子建立的」還是「#藤原氏再重建的」。
.
▓ #翻轉的法隆寺
.
梅原猛透過「#法隆寺的七個不思議」的分析,推敲出法隆寺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封印聖德太子怨靈的說法。也就是說,現在看到的法隆寺是後世重建。建築學家武澤秀一(2006)也認為,法隆寺現在的「大講堂」,原本應該並非在寺院境內,而法隆寺整體空間也由「南北向」(#縱列)轉向「東西向」(#橫並),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對稱的「五重塔」與「金堂」(#伽藍配置)是再建的結果。而梅原猛所謂的「隱藏的十字架」,系指出如同神一般神聖的聖德太子,其實是背負著陰謀權力與歷史重力的揹負者。
.
我們從法隆寺的傳說與空間開始,打開了聖德太子之謎,其實也指出了日本傳統美學空間的原點,佛教風格的空間設計,中國傳來的美學視野,混合著聖德太子的野望,孕育出法隆寺獨特的靜謐。梅原猛的歷史詮釋,讓偉大的聖德太子的形象更有戲劇性了。看完 #黑化的聖德太子,或許另外要問的是:#聖德太子是如何被聖化的?下一集再來談談。
.
#參考文獻:
.
1. 正木晃. (1992). 聖空間の自然 I. 日本研究, (6), p11-33.
2. 梅原猛. (1972). 隠された十字架--法隆寺論.
3. 武澤秀一.(2006). 法隆寺の謎を解く. ちくま新書.
梅原猛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4 月 30 日,明仁天皇退位,日本將改元換代。
戰後制定的「日本國憲法」,將天皇定義為日本和國民統一的象徵,沒有參與國政之相關權能。現時天皇工作分為 3 類:國事行為、公共行為和宮中祭祀。有作家統計近 4 代天皇的外訪行程,明仁天皇可謂最繁忙的外訪天皇,30 年來,與皇后美智子的行程總長足足環繞地球 15 周半。
年號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結合體,明治、大正、昭和和平成,承載著一代代日本人的回憶。下一集,我們將回顧平成 30 年間的種種大事。
延伸專題:
【文學遊囈:日本史的第三極】
http://bit.ly/2D9PGzT
【3.11 八周年:「年青人」與「外來者」的災後復興】
https://goo.gl/HwpNY8
【逆風中的日本文化研究推手:梅原猛】
https://bit.ly/2AZ8WPo
【平成完結前,尚在懷念昭和的光景】
https://goo.gl/xU6AF5
【明治維新 150 年:一個亡國危機 改變日本命運】
https://goo.gl/XRJKGN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s://goo.gl/9BPmQ1
梅原猛 在 長於愛知的梅原猛已高齡九十。《日本的森林哲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梅原猛 對於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所建構的西洋哲學與進步主義,採取批判的態度;即批判根植於西洋哲學中的大人類中心主義。他指出笛卡兒、培根將人類與自然截然對立,以支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