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 #teaching
實證醫學(EBM)
-科學的藝術,藝術的科學
科學分為先驗(例如:數學)和後驗(經驗,例如:自然科學、生物學、醫學)兩種。醫學科學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
以前的臨床醫學主要是依據醫生的經驗和對科學證據的主觀評估,然後針對個別患者進行醫療決策,這個步驟被稱為「臨床判斷」和「醫學藝術」。
實證醫學是起源於 1987-1991 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臨床流行病學」和「如何嚴格評讀醫學文獻」的David Sackett 和 Gordon Guyatt。起初 Guyatt 想把它命名為「科學醫學」,但是受到了基礎醫學部門同事們的強烈反對,因此他便把它命名為「實證醫學」。
加拿大的 Brian Haynes 在唸醫學院二年級時,有一次聽人演講佛洛依德的學說,他問講者這個學說的證據是什麼,講者說並沒有任何證據。而他本人也不相信這個學說,只是為了要演講才這樣說的。Haynes 聽了之後嚇了一跳,原來他以前唸的書有許多都是沒有任何證據的。於是他去找了 Sackett 共同推動「實證醫學」:利用嚴格評讀的醫學文獻和病人的主觀價值來權衡醫學決策對病人的影響(好處與壞處)。
關於治療研究證據的等級:第 1A 級(沒有異質性的隨機分配對照臨床試驗 RCT 統合分析)、第 1B 級(一個具有狹窄 95% 信賴區間的 RCT)、第 1C 級(全有或全無的研究,例如:在沒有本治療之前,所有的病人都死了,在有了本治療之後,有一些人存活了;在沒有本治療之前,有一些病人死了,在有了本治療之後,所有的病人都存活了)、第 2A 級(沒有異質性的世代研究統合分析)、第 2B 級(單一世代研究、設計/執行不良的 RCT)、第 3A 級(沒有異質性的病例-對照研究統合分析)、第 3B 級(單一病例-對照研究)、第 4 級(病例系列、設計/執行不良的世代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第 5 級(專家意見)。
EBM 的工具:臨床指引、貓(CAT,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s)、系統性文獻回顧、UpToDate。
挑戰:未發表的研究、publication bias、複雜/多重疾病/多重併發症的病人、老人、非藥物的治療(RCT 極為罕見)等。
「有三隻小豬,第一隻隨便築了草屋,第二隻築一間木屋就夠了,第三隻用心築了磚屋,大野狼一口氣就把草屋吹垮了,兩口氣也吹壞了木屋,只有磚屋最堅固」(「三隻小豬」): 第一隻小豬的房屋(教科書與權威)被吹垮了,第二隻小豬的房屋(經驗)也被吹壞了,只有第三隻的房屋(實證醫學)最堅固。
「一個男孩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人?( 「在風中飄」): ㄧ個醫學生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醫生? 答案就在第三隻小豬的房屋裏。
rct等級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一大早,先生就趕著出門,還要我幫他準備爬山的服裝,印象中他拉著我一塊去爬山,只有2013年的那次, 還是為了自己準備登玉山才拉我陪他去訓練腳力的,想必今天也應該是有什麼活動啦, 不然看他累成這樣,應該是沒那麼骨力!
他早起出門幹活, 我也跟著早起做家事,天氣好,早早做完活,閒來無事,貼些防疫期間寫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2014年先生第一次選市長前,我曾參加一場有趣的宣導活動,主題是全球小兒麻痺的根除。 在台灣,早期對付小兒麻痺是利用口服疫苗,後來發現偶爾會出現因口服疫苗而感染小兒麻痺的案例,所以後來就全部改採非活性的、成本較高的小兒麻痺注射疫苗, 果真小兒麻痺從此在台灣絕跡,我們已是小兒麻痺根除的國家, 只是非世衛成員, 沒被世衛正式公告而已。
或許大家覺得這沒什麼, 因為全世界除少許非洲國家外,幾乎也都被公告是小兒麻痺杜絕區了,所以換拿另一項傲人的成績來說嘴,那就是B型肝炎疫苗防治肝癌的成就。
記得我當R時,有次在晨會聽到一個悲慘案例, 有一醫生的兒子,生產時經母體垂直感染到B肝,那時還沒打HBIG的計畫,不幸小孩在十歲就得HCC , 聽了實在難過, 後來全面施打B型肝炎後,就沒再聽過小孩這種案例了,若有,也都是在防治計畫實施前的大人身上。
當然這是以我們小兒科醫師的立場來看,若是以大人科醫生的眼光,一定可以找到更多傲人的醫學成就來自誇我們台灣的醫療, 因此我們若想加入WHO,就要想辦法讓世人知道我們的這些成就。
先前跟世衛的電子郵件爭議,我個人認為這是武漢發布的訊息,我們只不過是接獲訊息後去電想跟世衛要更多的訊息而已,與其要硬ㄠ 這是我們有先知之明警告世衛的信,倒不如拿台灣過去傲人的傳染病防治經驗來宣傳相信會更得人心,也可利用這次疫情重症或死亡個案的治療方針,與台灣自豪的ECMO使用經驗,來讓世人知道我們的醫學成就,相信利用這個在國際上說TAIWAN CAN HELP 更能服眾。
說到這個,想必又要人會罵我逆時鐘, 但以我的英文程度, 加上當時台灣自己手邊沒有自己的病例, 硬要說成是我們警告世衛的信, 實在有點牽強。
COVID-19流行期間,還有一事讓我印象深刻,也曾有多人公開質疑過,那就是我們對邊境的防堵, 武漢國人回來是全程包機,上機前篩檢症狀並測量體溫,填寫健康告知書,醫護全程武裝陪同,下機後強制集中檢疫14天, 至於後來從歐美回來的幾乎不設防,有很人是上機前就有症狀的,且回國後沒集中,全是放回去自行居家檢疫,假設大家都遵守「醫療沒有政治考量」,「堅持做專業決定」的說詞,那為何政策會如此差異?
我深信醫生或許有政治立場, 但不會帶進自己的醫療專業中,不會因政治立場而沒了是非。印象中我曾在防疫記者會上聽過一段(不是很確定他們正確的用詞):「武漢是病毒的起源地,所以對它不放心,要對它較嚴格」 ,意思是武漢是起源地,病毒較毒, 所以才需如此設防嗎?我當醫生這麼久, 好像沒聽過「起源地的病毒較毒」這種理論 。
不否認醫生當久了, 常不自覺脫口而出「經驗之談」, 但醫學知識有等級之分,RCT是最高等級, 專家或個人的意見是最Low 的, 醫生都知道在公開的記者會或正式醫學演講中,亟需避免這種沒做過RCT研究的論述,除非自認自己已經是這塊領域中泰斗中的泰斗了,要是那樣就另當別論。
就我認知, 病毒在人類抗體的夾殺下,會越演化越精明 ,想辦法讓自己在地球上存活久些, 也讓自己更容易在人體內繁殖和搞破壞,不像天花,基因序固定,又沒能力且來不及變異,人類疫苗做一做 ,早早就被宰了。
新冠病毒會突變、 會演化,越演化越精進,後來歐美返國者症狀都較嚴重,且有嗅味覺消失症狀, 也間接證實此點, 所以「起源地的病毒較毒」,所以要更小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rct等級 在 Dr. Ray 的急症室迎送生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Very obviously, someone is suffering from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d that explained why that person is so obsessed with it.
《貼堂》你唔係覺得我會任由你發國難財下話?
話說最近好多「傑出商人」同神棍,拼命發國難財,想借近期催淚彈放題引起的健康危機同憂慮,去賣產品。
有位前港姐「生酮女皇」,去讀了個只要俾錢就有得讀的online course,之後吹到自己幾十個「專業」資格,既可替人診症,又可建議治療方案,直頭打算取代醫生的工作。
先前荒謬絕倫的咖啡灌腸都先不說,最近這女皇向讀者推介服用口服「Hydroxycobalamin,維他命B12a」,以預防吸入山埃中毒。這位女皇最近quote了急症科專科醫生訪問時講「急性山埃中毒時會使用維他命B12a治療」,去引申只要服用維他命B12a就可以預防山埃中毒。
這驟眼看似有點道理,實際卻荒謬到人不笑,狗也吠。天呀,我們也會用化療去治癌症,女皇要不要每日服用低劑量化療藥去「預防」癌症?一型糖尿病要用胰島素,女皇要不要每日用低劑量胰島素去「預防」糖尿病?類似例子,不費吹風之力也能舉多100個。
女皇的把戲,是textbook神棍騙財的presentation,隨意quote個專家就當盡了論證的責任,只要你細心閱讀,便會發現女皇其實乜鳩都唔識。cyanokit的確是用作急性山埃中毒的藥物,但是透過靜脈注射,而且極高劑量的藥物。(嗯,女皇就算再讀多幾百個online course都不會有資格處方和注射的藥物)
而女皇提倡的,是街邊萬寧都買到的低劑量口服維他命B12a。無論是dosage, administrative route, bioavailability等等都完全兩回事時,女皇在知識和智力嚴重低下情況下,仍然勇武地走來挑機,文科生不得不敬佩她的自信和毅力。我不禁在想,到底點樣,先可以talk shit talk得如斯理直氣壯而丁點也不感到羞恥,實在顛覆了我對自尊的認知。
問到女皇,你有何證據或理論去推算每日口服維他命B12a可「預防」山埃中毒,女皇卻狼狼地屌打我們,「那你們有沒有證據證明口服維他命B12a對預防山埃中毒無用,你有無搞過RCT?」。
利害了我的女皇,我不禁又再一次被女皇的邏輯震懾了。提倡一個預防性治療時,丁點證據和理論都沒有,把論證責任完美地推給別人,此等級數的論述,實在太利害了,在高等教育的圈子裡,我從未遇過,完美地擴闊了我的視野。
由今日開始,我會叫大家食泥抗癌,你不相信?那你有無證據,有沒有RCT證明食泥不能抗癌?
#生酮女皇係咪唔夠glucose
#個腦好似唔係好functioning
rct等級 在 SR文獻等級評讀與工具應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2.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 analysis · 4. Cohort studies · 1.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appraisa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