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華民國人大多是 余光中 這種智商。中華民國父權殖民台灣的結果,就是你很難看到傑出的台灣女性,還有台灣在日本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傑出表現,全部被抹煞。#聽說台灣女權過高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回顧】
一「發現溫室效應卻被歷史遺忘的女性|MPlus」
一「物理是男人一手打造的」 義大利科學家發言惹議」
一「Google展現雲端運算能力: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後第31.4兆進位,產出170TB數據」
一
中華民國是個「神奇」的地方。
一「研究顯示性別收入不平等來自於生小孩」
一「中研院追蹤二十年建立的動態家庭資料庫解密:臺灣的家庭觀念其實比中國還傳統? | 故事 StoryStudio」#說好的國際觀呢?
一「諾貝爾物理獎3學者共獲殊榮 55年來首見女性得主」
一「史上「最男內閣」呈現出的性別不平等:20年來,只有10%的部長由女性擔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桑德柏格:「 為什麼我們女性的領袖太少」
可惜中華民國只會怪女人為什麼不結婚生子, 諷刺單身的女人是國安問題。不婚族和少子化這個社會全都推了一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5131491293590&id=584986081641475
台灣常說,年輕一輩的男女差異已經愈來越小,但是跨國比較來看,還是差很遠。台灣40歲以下的女醫師比例為31.5%,就算拿台灣的年輕女醫師跟OECD國家的全體女醫師來PK,還是差很大。
Chia-Ling Wu:日本女醫師比例為OECD國家最低,台灣還低於日本。
感謝 Yuling Huang提供OECD國家的女醫師比例資料,為近日東京醫科大學壓低女性錄取率的爭議,提供很重要的資訊。在34個OECD國家中,日本的女醫師比例(20.3%)最低,韓國(22.3%)第二低。倒數第三是盧森堡(34%),倒數第四是美國(34.1%)。34個國家的平均數是46%。女醫師比男醫師多的國家有11個,大多為前社會主義國家,北歐國家(例如芬蘭的61.3%),以及荷蘭、西班牙等。
正想說,不知道台灣會排在哪裡。查了一下行政院性別統計(有點難用,沒有提供百分比),得到2018年的最新資料。以西醫師來說,2018年執業醫師人數為46474人,其中女醫師為9025人,佔全部西醫師的19.4%。
19.4%,比日韓還要低!19.4%(字放大放大)....我要請我萬能助理在OECD圖表底部加上台灣,然後請有興趣的朋友共享此教材XD
台灣常說,年輕一輩的男女差異已經愈來越小,但是跨國比較來看,還是差很遠。台灣40歲以下的女醫師比例為31.5%,就算拿台灣的年輕女醫師跟OECD國家的全體女醫師來PK,還是差很大。
台灣中醫師的性別比較為均衡,女醫師比例為30.4%。如果是40歲以下,中醫女醫師的比例為45.2%,較西醫師來得高得多。
我不知道OECD這個統計如何界定醫師。如果把台灣的西醫師與中醫師資料合併,女醫師的比例為20.8%,仍是數一數二的低。
以下為資料來源。
OECD醫師性別比:
http://www.oecd.org/gender/data/women-make-up-most-of-the-health-sector-workers-but-they-are-under-represented-in-high-skilled-jobs.htm
行政院性別統計(醫事人員比例)--真心建議行政院性別統計可以再努力一點,把數字做成清楚好用的圖表,並且提供跨國比較資料。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nBT88TUWFkuuUVpqGWj2ow%3d%3d&d=194q2o4%2botzoYO%2b8OAMYew%3d%3d
查資料查到聯合報今年的報導「女力崛起,每五名醫師就有一名女性」。如果有跨國比較的資料,也許就會有不同的報導方向,下不同的標題吧XD。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11765
資料如果有什麼需要修正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指正。再次感謝于玲提供這個讓我們從日本東京醫大事件再看回台灣的重要資料!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75047572526042&id=100000624541928
mplus統計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觀察一個人的名字,往往可以看到她/他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期待與祝福,但看一整個世代、一大群人的名字,則可以感受到時代、族群身份與文化等力量的影響力有多大。
這篇來自【MPlus+】上的文章介紹了2019年美國新生兒的熱門命名,透過分析我們不但看到流行文化、族群身份等社會要素的影響,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台灣最近流行什麼名字?又為什麼這些名字會流行起來?
-----------------
新生兒命名甚至能觀察到時代精神如何影響美國人對新奇事物的渴望,馬修‧哈恩(Matthew W. Hahn)和亞歷山大‧本特利(Alexander Bentley)的研究發現,少見的新名字命名率在1920年代逐漸提升,並在1930年左右達到巔峰,然後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驟然下降。隨後又在1960年代再度攀升,直到1970年代末再度暴跌。原因是什麼?如果單就時代精神來分析,或許可以說這是粗略的文化氛圍:「咆哮的二O年代」與「嬉皮的六O年代」是一部分人展現創造力、打破常規的時期;而五O年代和八O年代初期顯然不是。
然而,當代非裔美國人的命名方式體現了更高的創造力。1995年的一項分析研究1916年至1989年間非裔美國人的名字,尋找「獨一無二名字」(全國只有他/她是這個名字)的比例。1920年,伊利諾斯州有31%的非裔女孩和25%的非裔男孩擁有獨一無二的名字,高於白人的24%與22%。在1960年代以前,非裔美國父母選擇獨一無二名字的比例相當穩定,而到了1980年左右比例逐漸攀升,女孩擁有獨一無二名字的比例達到了60%。
《哈林文藝復興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的合著者桑德拉‧韋斯特(Sandra L. West)表明,新名字的興起與自身的文化變遷一致,包括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發展,以及排斥奴隸制時期白人強迫非裔家庭所使用的名字,她寫道:「黑人父母希望孩子擁有獨特的名字,因為特別的名字可能是他們艱苦生活中唯一特別有價值的東西。」學者愛安娜‧布朗(Ayanna F. Brown)和賈尼斯‧塔克‧萊弗利(Janice Tuck Lively)寫道:「他們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這個民族願意反抗西方社會的命名文化,他們也提醒我們,一個人的名字是由愛他的人所賦予,而不像姓氏,繼承了過去的契約奴役與心理虐待。」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036?fbclid=IwAR2f-XI0_pA9DZK7QbCWMP3V0NH-xOA5u7Wa6mSLn98b-xAwwGzFL2mjXjQ
mplus統計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情緒是人天生就會有的反應,但整體社會卻對於不同性別的情緒反應有刻板印象。
這篇來自【MPlus+】的文章,帶我們看到社會整體對於不同性別者的憤怒有不同待遇,也讓我們進一步反思,如何才能在文化上更加重視且尊重不同性別者的情緒。
-\-\-\-\-\-\-\-\-\-\-\-\-\-\-\-\-\-\-
瓦卡羅博士表示,人們對女性不理性的刻板印象已經深深烙印在當代文化心理中,而這種歧視經常無意識地展現,人們也完全不覺得自己的言論帶有偏見。她說道:「女性和歇斯底里的連結性非常密切,基本上已經被畫上等號。即使是子宮的詞源也能追溯到歇斯底里這個字,在維多利亞時代他們更把憤怒的女性送到療養院『治療』歇斯底里。」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是國際公認的醫療指導手冊,但是歷史上受壓迫的群體卻經常被其病態化。該手冊過去將非同性戀、白人、順性別和異性戀男性定義為正常特質,其他不符合這種性別身份的人長期以來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歸類為疾病,不幸地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卻被許多人視為代表人類思想的科學事實。
隨著社會正義運動的進展和社會風氣轉變,政策和司法才開始試著改革不平等的差別待遇。例如在1973年同性戀解放運動之後,過去被認為是精神障礙的同性戀者,終於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洗去汙名。 瓦卡羅博士表示,人們對女性不理性的刻板印象已經深深烙印在當代文化心理中,而這種歧視經常無意識地展現,人們也完全不覺得自己的言論帶有偏見。她說道:「女性和歇斯底里的連結性非常密切,基本上已經被畫上等號。即使是子宮的詞源也能追溯到歇斯底里這個字,在維多利亞時代他們更把憤怒的女性送到療養院『治療』歇斯底里。」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794…
mplus統計 在 Mplus 結構方程模型SEM - 永析統計諮詢顧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plus 結構方程模型SEM】 本篇介紹Mplus的「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之語法內容,並透過例題向大家示範如何分析撰寫SEM的語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