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副作用、抗體產生與腸道菌]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叫做「疫苗認證的老人/年輕人」,是來自於目前疫苗的各大廠牌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愈大,副作用也就愈少,強烈的副作用反應通常發生在年輕接種者身上,尤其是女性。
男女差異的原因推測是賀爾蒙的關係,睪固酮會降低發炎反應。而年齡的因素,推測是老年人免疫反應較弱,也就是「免疫老化」(immunosenescence)。
#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Science Advances》去年的研究發現 #老年人的免疫系統沒有比較弱,而是 #受到積極抑制,而且這種抑制 #是可逆的。身體裡面有兩個互相拮抗的激素,一個是介白素-6(IL-6),它會讓身體持續在 #發炎狀態(也就是低度的免疫激活狀態),所以老人家因為各種慢性病及衰弱,呈現一個長期IL-6很高的狀態,這叫做「老化發炎」(inflammaging),所以身體另一個 #抗發炎相關激素—-介白素-10(IL-10),就會越來越高,來對抗IL-6,避免身體因為過度發炎造成對組織的破壞。
這兩種激素在年齡增長中,因為疾病跟感染的過程,反覆的你來我往,使老年人體內 #同時存在著過量的IL-6和IL-10。
而研究發現,老人家體內過多產生IL-10的輔助T細胞「Tfh10」,導致疫苗造成的 #免疫反應被抑制了,所以動物實驗在年老小鼠接種疫苗時「短暫」阻斷IL-10,可以讓抗體反應幾乎恢復到年輕小鼠體內的水平。
#所以如果你是年輕人卻沒什麼不舒服
#不一定代表你是老人
#可能只是身體的IL-10偏高
#抗發炎激素偏高似乎並非壞事
再者,韓國今年五月發表在《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 #副作用有無跟抗體產生無關,在135人當中(42人打AZ,93人打Pfizer),最後副作用的 #嚴重程度跟抗體的濃度並無相關性。
#既然像被卡車輾過也不代表抗體比較高
#那打完後的不適感當然越輕微越好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幫助抗體產生,又能降低副作用呢?➡️從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可以看出一些線索。
去年《Cell Host & Microbe》期刊有一篇探討腸道菌相對於人類施打疫苗的綜論,發現 #某些菌會抑制抗體的產生,而 #某些菌會有助於抗體的產生,尤其是在 #病毒感染相關的免疫。(這也就是為何常用抗生素的人對流感疫苗反應很差),而《Cell》也發現1000種藥物裡,有250種非抗生素藥物都會抑制腸道菌生長,影響了藥物的效力跟副作用。
也就是說同一種藥物(疫苗),面對千百種人不同的腸道菌相就可能有千百種不同反應。
今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為了知道「腸道微生態可影響疫苗的安全及成效」,正進行一個隨機雙盲研究,招募500名糖尿病患者及65歲或以上人士,服用「微生態免疫力配方」或安慰劑,3個月後接種疫苗,並追蹤1年,研究微生態與疫苗關係,預計1年內完成招募。
在這個研究之前先做了一個小型的前導研究(pilot study,是在正式大型研究計劃開始前,為了評估可行性、時間、成本、負面影響,因此事先進行的小型實驗或研究,其結果也可以改善正式的研究計劃)。
十位新冠疫苗接種者其中四名在接種疫苗前兩個月先服用了改善腸道菌的配方,初步結果顯示,相對沒有服用配方的六位接種者,該四名服用了配方的接種者血液樣本中的 #四種發炎相關指數最多可下降達八成,而 #製造抗體的細胞(又稱B細胞)水平則增加近五成。
雖然這個小型研究數量太少,還要等待明年或後年大型研究的結果,但給我們一個暗示, #疫苗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燒、關節酸痛其實跟許多發炎反應的上升有關,若腸道菌及其相關代謝產物可以在其中扮演協調者,降低發炎,或許可以減少疫苗引起的異常活躍免疫反應,又能幫助抗體的產生。
我在之前的文章[疫苗有沒有效⁉️腸道菌跟代謝產物是關鍵]有分享過,抗體的產生與否跟有沒有一群特殊的「好菌」有關。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586387235497578/?d=n
免疫相關的好菌,除了常作為益生菌的「產乳酸菌」,乳酸桿菌跟雙歧桿菌以外,還有要靠健康飲食才能養出的丁酸製造者們(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44962129640085/?d=n)),其中的機轉,是腸道菌代謝產物改變了 #檸檬酸循環裡的供給能量來源,從以糖跟氨基酸為原料轉為用脂肪多一點,因為 #丁酸結構跟脂肪的代謝產物酮體類似,可以直接成為加速抗體形成的能量來源。
而過去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比較豐富的人,對 #疫苗形成的免疫效果有加成的效果,而且許多腸道菌紊亂的人,會有抗體產生困難的狀況。
目前研究皆顯示腸道微生物生態系,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成效有影響,不容忽視,一個健康的飲食(益生源)或精準的益生菌、代謝產物(後生元)的介入,除了幫助 #改善腸道菌相增進免疫力,或許也可有助於降低施打疫苗副作用的不適,以及提高抗體產生的有效性。
————————————————————————
💉後記(王醫師 #自己施打疫苗後的反應):
我原本就有每天服用各種益生源、益生菌跟後生元複方的習慣,在5/30早上注射AZ疫苗,大概睡前總計喝了6000cc的水,在注射後12小時有點眼眶周圍酸痛的感覺,半夜2點多精神亢奮的睡不著,除了眼眶周圍仍微酸沒有其他不適,於是凌晨4點多起來補充一些水後覺得舒服多了便一路睡到早上8點多起床,起床覺得精神大好(是打了大力丸?XD)。目前已經24小時,整個過程 #沒有發燒,老實說, #非常非常像吃R1的前幾天感覺(頭重微酸痛、精神亢奮、微發熱),也就是說,是我熟悉的類似 #身體開始用酮體當能量的情況。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在吃低碳飲食,反而最近天天都有精緻碳水。
如果疫苗相關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頭暈精神亢奮這些,都跟keto-flu的複合症狀有很高度的重疊性,我認為除了用發炎解釋,或許的確是身體製造抗體過程中,正轉換著使用能量的方式,而轉換的順暢與否,就跟每個人的腸道菌有很大的相關性。
#留言不要問我吃什麼益生菌
#飲食為主益生菌為輔
#個人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Reference:
1. Science Advances,29 Jul 2020:Vol. 6, no. 31, eabb0806
2. Cell Host Microbe. 2020 Aug 12; 28(2): 169–179.
3. Cell 181 (7), 1661-1679. e22, 2020
gut中文生物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吃的閱讀 -- 3之3》
過年期間一邊在家大掃除,一邊聽著這本有趣的有聲書,可以毫無壓力的長知識。(其中有很多是冷知識就是了,不曉得之後是否派得上用場 )
號稱“科普女王”的Mary Roach ,寫過很多重要但冷門的話題。我本來想要聽的是他那一本關於大體老師的書,但是過年嘛,還是來讀點跟吃的有關的好了。這本書有中文版,而且我覺得中文版的簡介非常清楚的說出整本書的精神 -- “從嘴巴一路到胃腸,所有沒人想過、沒人敢問的問題,一一在此解答!” 光是閱讀書本的目錄就會讓人好奇心大發!
裡面有趣的話題包括:
- 嘴巴必須要靠鼻子和眼睛一起幫助品嚐食物
- 原來吃動物內臟可以是一種愛國表現?
- 口水到底是佈滿細菌還是療傷聖品?
- 如果你被活活的吞下是否有可能生存?
- 被吃的有沒有可能反過頭來從敵人腸胃中,咬出一條活路?
- 腸胃有可能吃到撐破嗎?
- 古代關於噴火龍或者是蛇噴火,可能是因為見過大蟒蛇甲烷爆炸?(近幾年有牛放屁造成爆炸的事件)
- 原來西洋知名歌王是重度便秘而死的?
各種關於養生相關的飲食風潮 ,包括鼓勵吃飯時要咀嚼超多次,以及鼓勵攝取大量纖維,都是我曾經經歷過的,回想起來還覺得蠻有趣的,其實很多科學研究,都被拿來變成是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啊!最終其實還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飲食作息運動都平衡,可是在這樣好像不見得需要多花錢 。還有包括寵物飼料的設計,要兼顧寵物真的愛吃 (狗在意氣味,貓在乎口味),以及飼主自己投射的想法 (其中貓是全肉食的動物,但現在很多飼主都在找有蔬菜,或甚至是全素食的貓飼料,其實只是在投射人的想法,但畢竟人是出錢購買的啊)。
看這些科普書籍常常都會讓我心懷感恩,身在科學研究成果豐厚的現代,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也很佩服以前科學家在資訊和設備不全的情況之下,那種著迷般追根究底的精神,以及用各式方式來實驗的創意 (有一章講到腸道排氣味道的研究,作者問科學家是否不容易找到實驗者,科學家說 “這個實驗找到願意的受試者不困難,但是我幾乎找不到願意來當試聞味道的人”)
最後一個章節講到是我們腸內的細菌和微生物對人體的影響。其實相關的研究近幾年非常的多 (或許也促成了益生菌的熱賣),吃同樣的東西有人會變胖,有人卻仍然維持很瘦,常常都是因為我們常到細菌的差異 。現代有一種新的手術叫做 “糞菌移植” ,雖然聽起來噁心,但目前臨床上似乎有還不錯的效益。相信伴隨著經因研究越來越厲害,針對個人的治療也可以更加的客製化。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還有這兩本延伸的閱讀可以推薦!(都有中文版)
**2017 年讀的 “10% Human" (中文版 “我們只有10%是人類”)
https://dushuyizhi.net/10-human-我們和身上的那些菌/
** 2018年讀的 “Gut" (中文版 “腸保魅力”)
https://dushuyizhi.net/gut-腸的世界/
全文與中文版和相關圖片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gulp-大口一吞,然後呢?/
#Gulp #MaryRoach #大吞一口 #科普 #瑪麗羅曲 #科普女王 #冷知識
gut中文生物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怕啲年長親朋開心share啲另類療法多50年命,加埋嚴乜叉酷養生最多100歲陽壽。
#呼吸是會死的
#飲水亦無會命
#人出世就等死
#點解唔好好地信醫生?
<呀 Sir,有人不誠實使用電腦?>
話說最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關於柏金遜症的研究,指出便秘(一周大便少於兩次)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先兆,通常於發病前20年已出現。
而目前有一個「腸-腦軸病因」假設,即腸胃裏的微生物或細菌出現變異,或令一些不好的蛋白質經過迷走神經上到腦幹,甚至中腦。當中腦黑質細胞功能喪失約四成至八成,便引致柏金遜症。
當香港醫學研究團體揚威國際的時候,嚴浩導演卻藉新聞在他的Facebook 專頁替其生意賣廣告。(見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原來在健康意識上,我們的大腦完全沒有主見,譬如我們知道細胞需要靠脂肪生存,而比起其他器官的細胞,腦細胞需要更多的脂肪,但我們的大腦沒有判斷能力,只要來者是脂肪,那怕是地溝油,腦細胞也甘之如飴"
孤陋寡聞的我,還以為腦細胞絕大部分是使用葡萄糖 (glucose) 作為能量來源!? (詳細見: https://biology.stackexchange.com/…/why-is-the-brain-depend… ) 原來醫學教科書已經在一日時間,被嚴浩大導演(兼醫學權威) 改寫了! 真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那怎麼糖尿病病人如果因為低血糖而感到頭暈,會被建議吃葡萄糖糖片或飲葡萄糖飲料,而不是趕快去茶餐廳叫一碟浪漫火腩飯,或梅菜扣肉煲來補充脂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多次推介ProBion瑞典益生菌,它是全球唯一有臨床實證的商業性益生菌,確保益菌不會被胃酸膽酸破壞,能直達大腸發揮強大功效,與其他方式生產的益生菌有基本上的不一樣。"
ProBion 瑞典益生菌是全球唯一有臨床實證的商業性益生菌? 真的嗎? 那麼益力多 Hong Kong Yakult Co Ltd多年來廣告賣的活性乳酸菌是什麼? 難道其網站上 (1) 所寫關於益力多的臨床研究都是騙人的嗎?
Fact check 一下,其實即使上一上 Google Scholar 查一查有關字眼 (註: 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 是益力多含有的活性乳酸菌的細菌名稱) (2) ,已經有大量有關其乳酸菌臨床實證的學術文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這是電視播放的廣告,而不是一個 Facebook post, 會不會有電視觀眾致電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 指廣告內容失實? 而其他競爭對手如益力多,會不會藉此機會,打一場必勝的公關仗?
看一看其讀者留言, 原來也有讀者質疑 ,問「為什麼說是唯一呢?」
哈! 「我們的大腦完全沒有主見」? 嚴浩想得美!
#這算不算做不誠實使用電腦
#算不算做網上詐騙
#利申 #非益力多廣告
#英國賣三鎊幾一排
#好耐冇飲過
1. https://hcp.yakult.co.uk/gut-health/probiotics
2. https://scholar.google.co.uk/schol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懇請你能夠花一分鐘的時間,按下「分享」鍵再「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好讓有更多的市民能夠看到這篇文章。
抵抗 fake news, 由你我做起。
多謝閱讀!
更多文章 @ 醫學治眼
gut中文生物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 [由內而外的美~~腸-皮膚軸 ... 的推薦與評價
由內而外的美~~腸-皮膚軸(gut-skin axis)] 有人問我:「王醫師, ... 看來「低脂、低糖、低鹽、提高蛋白質」不只是人類,更是所有生物減重的一貫法則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