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來的輾轉難眠,頭痛欲裂。被劇痛驚醒,同時也被好久沒練習法棍的心情喚醒,雀躍讓我稍微忽略了疼痛。結果,我的世界一直處於天旋地轉的狀態,一陣錯估水份,麵團癱軟至極,彷彿泡在水裡,載浮載沉。
如我,也是載浮載沉的迷惘,晃悠。
劇痛鑽進腦門,開始思考該怎麼辦呢?索性,又添加了一些麵粉,做成高水份的佛卡夏。無奈,這次因為做法棍,使用的是T65,撐不起那麼多的水份,狀態持續像是毫無力氣的液種寶寶。只能硬著頭皮,每隔40分鐘翻一次,幫助他拉伸,儘管毫無用處。最後,直接睡至隔夜,再做打算。
隔天,依舊頭疼喚醒的我,還有心心念念仍在冰箱,不知動靜的麵團。體積感覺略微增加,卻依然流狀,將其直接倒入深烤盤,放任他長大。兩個小時後,麵團太過水嫩,十指插進埋入,都能感受到他的應聲消逝。隨性淋上橄欖油,細撒海鹽與黑胡椒,拔起窗邊新鮮的迷迭香,枝枝埋進。
這次的孩子,膨脹力並沒有那麼動人,可能是T65無力撐起。空氣中飄散著謎樣的酸味,卻嚐不出。大大小小不均的空洞,咬起來沒什麼空氣感,卻是硬脆堅韌!
或許沒有期待,不自覺咬起第三塊。
#迷迭香佛卡夏
#法國巴黎大磨坊T65
#日本皇后
#液種寶寶
#新鮮迷迭香
#沒有在賣喔
#自己吃自己做自己開心
#失敗也是要記錄
#實驗日常
#我的小日子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雅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Re: [問題] 麵團太濕- 看板ba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提問餅乾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 烹飪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20℃冷凍,使麵糰內的酵母處於睡眠狀態停止發酵,可隨時取出 ... 的評價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用麵包機打麵糰後過熱?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冷凍以及冷藏麵團解說 - YouTube 的評價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做冷藏發酵當日烘焙
#自然裂不割線
#圓形全野酵酸種大麵包.
#我的裸烤方式分享
上面這麼多" #" 好像就已經把我這個影片都講完了...
其實是因為有太多實驗想玩. 然後就又拖延了我的酸種文. 我最近發現用Emmer養的液種真的超活潑的. 但老爺不在家我怕粉斷貨不能繼續玩... 所以下午我自己騎腳踏車去超市... 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需要鼓起勇氣的我大概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才鼓起勇氣. 全付武裝之後( 外面5度) 發現手機只有15% 的電. 為了以防萬一. 硬是再多等半小時才出門. 果然這個決定沒錯. 我大概走錯2次路. 因為我們家" 附近" 的超市都蠻遠的.而且我們這裡的腳踏車道是沿著河跟一般車子是不同的路. 感覺不出來甚麼時候要轉彎出去. 也不是說主要道路就不能騎車. 只是我真的不喜歡跟車子騎在同一條馬路上. 因為馬路很窄. 每次跟老爺經過騎車的人我都有想萬一那個騎車的人車子倒了怎麼辦? 因為肯定是會撞上的.
之前都是往南騎河邊散步腳踏車道. 這次則是第一次往北騎( 因為只有那家才有Emmervollkorn ) 架上只剩三包都被我背回家了XD
#這個影片的重點
滾圓我用裸麥粗粉. 這是一個算下來有74%水量用中筋粉及全麥粉完成的麵團. 但我覺得有高筋粉的手感. 其實在我翻過來照" 漩渦" 時就可以放入了. 但是很多大泡泡沒打掉! 我比較龜毛. 覺得打過的麵團要再整一下才會平均.所以又手拙地花了一點時間. #有大大的漩渦不用怕. 因為你必須要後發. 後發會把它們黏起來. 你可以看之後放入烤箱的樣子就知道... 這也是我做整個完整的整形烘烤影片的原因.
另一團是明天要烤的.
外國的烘焙社團有人問冰箱拿出來為什麼就要馬上烘焙...等關於冷藏發酵的問題. 相同麵團一個有做冷藏發酵一個沒有做冷藏發酵會有甚麼不同?
你在這個影片中會看到20分鐘變成30秒的縮時攝影. 然後你" 可能" 會覺得沒有冷藏發酵那樣長得很戲劇性. 不過也要想到. 這個麵團入爐時就已經漲了很多了. 放入烘焙是不會像冷藏發酵那樣變化很大的. 你應該也發現在冷藏的麵糰中. 放進去冰的體積大概都與拿出來的體積差不多....
這個我也有很多想知道想分享的....
你可以看到我的烤箱製造蒸氣方式. 開烤前如何準備? 烤到一半會做甚麼. 最後敲麵團聽聲音辨別是否可以出爐了! 這些都是要練習的. 我自己覺得要給自己訓練出到哪裡都能烤的一個技能. 不能說我只會用鑄鐵鍋所以用石板烤不出來. 我自己覺得各地烤箱不同製造蒸氣的方式也不會一樣. 很適合腦筋急轉彎.
甚者....沒有高筋粉我就不能做麵包?! 那? 你真的會做麵包嗎?
個人只覺得有秤子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因為鹽量是調味關鍵.
這次的麵粉都是用上次介紹的Naumburg 附近的磨坊沒有營養標示的麵粉... 很驚訝可以吃到74%水量... 明天早上會繼續烤橢圓的那一條. 然後我們可以比較氣孔及表皮的顏色. 就常理而言. 發酵得越久當然轉化的醣越多. 梅納反應也會更明顯!
你說這樣自然裂的麵包像不像那本書上的麵包呢? 但就是蒼白了點~~~~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mmer古早二粒小麥35趴全麥帶蓋吐司及刈包食譜
#Emmervollkorn_Toastbrot_Rezept
#談卵磷脂添加及使用量 .
#一起讀研究文章
#Lecithin_as_emulsifier_in_bread_baking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2/emmer-35-emmervollkorn-toastbrot-rezept.html
是低~ 我有不怕死地在德國麵包社團把這個有添加物的食譜寫出來. 要不要看要不要學. 還是要不要罵? 我都隨便~ 因為我覺得既然藥妝店都可以直接架上買. 很多人加入食物吃. 為什麼不能放進麵糰裡? 而且他的好處別人都幫你把實驗結果寫了一篇報告放期刊了!
這裡全文轉貼. 一樣是看格文比較好閱讀:
~~~~~~~~~~~~~~~~~~~~~~~~~~~~~~~~~~~~~~~~~~~~~~~~~
粉絲頁裡有個德國年輕人有陣子會私訊我, 詢問關於無麩質麵包的問題. 蠻有趣的. 因為他對於自己的食譜非常堅持! 那是一個非常快速發酵的麵包. 我們討論了之後. 把他原本很多的酵母改了. ( 但並不是改成慢發酵). 並且對於粉類也一併做了一點討論. 不過. 我沒能說服他我也不想說服他使用別的粉類( 他一定要用米粉@@) 照著我的配方做. 因為他的想法就是大部分德國人的想法! 這是我在跟老爺, 公婆及這邊的親戚相處這麼久以後得到的一點感想:
德國人在一些固有的東西上當然會求改變. 但他們的" 更新update"方式並不是改成華麗的外表. 而是從實質上基本上去修正. 所以. 很多德國產品你會覺得耐用還覺得好像" 不退流行" 那其實都是從內在更新的原因. 其實, 技術與知識上如果都有不斷累積. 那也是對於產品的一種update.
那天~ 他過了很久以後又來私訊. 他問: 他的麵包很快就乾掉了! 要怎麼辦? 我回: 很快乾是手做麵包的宿命. 但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讓它乾得慢一點. 例如長時間發酵, 酸種烘焙, 湯種, 或是吸水種子的添加... 當然還有乳化劑的添加. 於是我把這篇實驗報告給他看:
Functionality of different emulsifi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breadmaking and wheat bread
這就是今天的主題之一了. 這篇文章中有很多關於麵包中加入" 乳化劑" 的一些實驗結果. 前言中就有寫. All the emulsifiers tested increased dough stability, although the extent of this effect was concentration-dependent.所有測試的乳化劑均增加了麵團的穩定性,儘管這種影響的程度取決於濃度. 並且它在這個前言中也有寫了在這個實驗的8種乳化劑中. 卵磷脂( Lecithin)在延長發酵的過程中是能得到讓麵包組織最軟的效果的乳化劑之一.
記得以前做化學實驗時怎麼把油與水混合吧? 加入乳化劑就可以有穩定的乳液. 這是因為乳化劑這種東西同時可以親水與親油! 在乳霜乳液的製作上是高速的攪拌. 在麵包製作中就是得延長發酵時間. 而且因為有了乳化劑. 麵包對於溫度的穩定性也會增加.
這個實驗有很多可以看的. 例如它的食譜組成( 有註明是以麵包為100% 也就是一般的Baker's percentage) 它用的是直接法. 加了 60%水, 5% 脫脂奶粉, 4% 酵母, 2%鹽, 2.5%糖 然後就是對於乳化劑的添加. 我不談別的乳化劑. 他們使用的卵磷脂量是0.3% 及 0.7% 其實他們使用了兩種卵磷脂. 一種是一般的另一種是強化的. 我想我能買到的應該是一般的.....
這個實驗對於測試麵包的新鮮度分兩個來觀察的時間點:
一個是放涼兩小時後的測試還有25度存放8天後的硬度測試. 卵磷脂在裡面都有不錯的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卵磷脂在二氧化碳的產氣上有很不錯的成績. 也就是對於麵包體積上會比較大. 其實, 麵包變硬就是水分流失. 那是因為在麵包完成後會有個所謂的Bread staling 麵包"衰老? 反應" . 然後水分就很容易流失. 乳化劑的添加就是在延緩這個過程. 你可以想像當你放一碟油醋汁在桌上幾天. 會不會之後只剩下油而醋不見了! 就像很多得搖一搖才能用的化妝水. 如果你攤放著是不是會很容易只剩下油? 但如果是有加乳化劑. 油水混合得很好的乳液呢? 可能只有表面乾但是裡面的乳液還是很均勻的吧?
在這篇文的最後論述中有提到: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oya lecithin and oats i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heat starch and in bread structure, and determined that soya lecithin hydrolysate complexed effectively with starch amylose and retarded wheat starch crystallization due to its content of lysophospholipids. 因為大麥與卵磷脂有lysophospholipid( 一種磷脂質) 所以它延緩了小麥澱粉的結晶生成. 那是因為他對於小麥的amylose 這個酶的影響.
而這個Amylase的產生就是在發酵上. 也就是當你要加乳化劑時. 就得知道它的發酵時間會相對拉長.
說太多了. 如果想知道所有的研究報告就應該好好地去把這個報告看一看. 我覺得可以學到蠻多的!
正因為卵磷脂有這種好處. 所以我才會想在Emmer 全穀粉的製作上去用它. 其實在之前提到的義大利麵包師傅Pangani 他的全素食Panetttone 在第一第二面團都有使用卵磷脂. 我覺得非常聰明!
Emmer 因為是二粒小麥. 與現今的小麥, 斯佩爾特麥甚至是Kamut, 杜蘭小麥或是裸麥都是不一樣的. 它比較難種. 也就是相同大小的土地. 小麥可以收成100%. 斯佩爾特可以收成75%而Emmer只能收成50%! ( 其實你光想那根麥穗每個三粒小麥都有三顆一圈. 但Emmer只能兩顆就不難想像!)
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但都不是很堅固的現代小麥蛋白. 有的人甚至認為操作Emmer麵粉就像是操作低筋麵粉. 我覺得也很有道理! 它的胡蘿蔔素含量很高. 所以它的顏色會更黃. 你可以看到全榖( Emmervollkornmehl) 的蛋白質( Eiweiß) 含量是14.1 但是隔壁的Type 1300( 去殼後但仍是高礦物質) 蛋白質卻變成12.7 . 纖維素( Ballaststoffe)從9降為3.3!!!
這是一個外殼很硬的穀類. 但是它的殼很營養!!! 所以我只買了type 1300 1包. 全穀買了3包. 在出產這包粉的磨坊網站上有一些關於這種粉的烘焙小貼士:
SchapfenMühle Emmer 麵粉網站
https://emmer.info/emmer-produkte/mehl/
其實這個磨坊之前專注的是斯佩爾特小麥. 兩種麥都是麵筋不強韌的麥. 所以它說這兩種粉很適合一起用我覺得存疑XD 它的說法是因為兩種操作上都是不能用長時間" 高速" 攪拌! 只能以低速混合...
我自己覺得沒有這種好朋友啊~ 臭氣相投也要能互相吐槽! 對我來說. 任何麵粉都可以完成一條麵包. 但如果是放在吐司上. 它們兩個當朋友會一起沉淪~ 而吐司需要的質地就是輕盈! 這就要靠好的細緻的Manitoba tipo 00來解決!
所以這就是我今天的吐司食譜. ( Emmer在這個麵包裡的麵粉比例是34.7%)
這次使用的是三能模具( 2160ml) 比容3.467
食材如下:
1. Manitoba tipo 00 ( 14%蛋白質) 188 g
2. Emmer全麥粉 118 g
3. 卵磷脂 2 g
4. 脫脂奶粉 14 g
5. 糖 17 g
6. 鹽 6 g
7. 熱水20 g 溶卵磷脂+ 冷水 164 g
8. 鮮酵 3 g
9. 奶油 20 g
10. li.co.li 68 g
我的li.co.li在這裡的作用除了是發酵外很多是為了有好的麵糰結合力減少攪拌時間. 畢竟我沒有桌上攪拌機. 用的是手持攪拌機這種比較" 高速" 的攪拌方式.
熱水溶卵磷脂. 這是在德國的藥妝店DM買的. 很多人都會拿來直接吃
終溫26度. 室溫23度發酵約需3小時. 期間做過一次翻摺. 整圓後分四團休息15分鐘. 整圓入模.
28度後發約2小時
烤溫210 度20分鐘. 掉頭轉向降溫至180度續烤20分鐘.
鈍角也有頂到上蓋!
這就是成績! 我還蠻開心的! 因為真的有感覺到濕潤. 而且這是幾乎35% 的Emmervollkorn 超級香的!
同場加映:
也是一樣35%Emmer全麥含量. 不用長高高的刈包食譜.
li.co.li 70g
Emmervollkornmehl 105 g
糖 20 g
牛奶 115 g
鮮酵 3 g
中筋粉( Weizenmehl405, lidl 特價兩公斤的忘記甚麼牌子. 10% 麵筋) 160 g
將上面的食材混合後休息十分鐘醒麵再揉更均勻成三光麵團. 約等待20分鐘左右就可以桿平, 我這種包會擀比較薄而且因為用蒸的. 所以全麥軟化得不錯. 深深覺得包有點湯汁的真的要用這種蒸的包比較不會爛爛的. 本來想偷懶夾土司就好. 但想想應該很噁心~
我的包都擀得很薄很大. 這樣我兒子的大手比較好拿. 所以這個麵糰就只有做了5 個. 一個做荷葉狀. 因為我想吃剩下的那個蘭花干. 蘭花干能屈能伸比較不會掉渣. 我兒子是把肉弄碎像吃肉夾饃的方式. 因為真的沒有甚麼油脂. 所以搭配一點Q比美乃滋會比較好入口. 我們家已經被我的自由發揮習慣養成很久... 我想他們應該不知道一般掛包都加甚麼吃.
我沒有加香菜. 花生粉. 但很詭異的有吃到花生的味道! 我覺得應該是Emmer 的關係. 如果你有機會玩. 一起體驗看看是否如此?!
對刈包造型有興趣也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這篇文章:
來玩蒸的麵包! 中式麵食 漢堡 花式 割包 掛包 卦包 刈包 饼夹 貝殼, 扇貝. 荷葉, 貓爪, 熊掌. 樹 . 花, 豹紋 , Steam bun ( Chinese Hamburger) recipe Hefeklöße Hefeknödel Rezept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6/02/steam-bun-chinese-hamburger-recipe.html
最近這幾天因為手痛而且冰箱又壞掉整個意興闌珊. 但因為有這個成功的實驗成績.覺得超級開心!冰箱已經來修理好了....望著極度空虛的冷凍庫覺得很難過又很焦慮. 因為沒有存糧!而以前真的是冰到東西掉出來覺得很難過😅😅😅!德國的疫情還是嚴重. 連本來想給村友們驚喜的Panettone都感覺還是緩緩比較好....
但又想想如果我不準備過新年. 小孩也沒有新年可過就覺得非常不妥!
其實我真的很想跟這兩隻睡我們房間的貓一樣曬著難得的冬陽無所事事啊~
牠們倆超級爽的~~~
#德疫誌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提問餅乾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 烹飪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麵團揉好後因為時間太晚就把麵團放冷藏,剛才拿出來時已經硬得跟石頭一樣了(´;ω;`),有高手知道要怎麼解凍嗎- 餅乾. ... <看更多>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20℃冷凍,使麵糰內的酵母處於睡眠狀態停止發酵,可隨時取出 ... 的推薦與評價
麵包做到一半突然有事要離開!該怎麼辦? 做麵包會經過好幾個流程,但有時會突然有事,必須離開現場,Carol 整理了各種不同狀態下的麵糰處理方法, ... ... <看更多>
麵團冰太久怎麼辦 在 Re: [問題] 麵團太濕- 看板ba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餅乾塑型也讓我困擾很久(除了擠花的餅乾)
因為食譜上都寫冰硬,切片或用模子壓出形狀
但是第一步要先滾成圓形或做成方形就失敗很多次..
所以我找了一些方法,可是也出現更多的問題@@
張老師的餅乾教室書裡寫,將麵糰壓到鋪上保鮮膜的模子裡
(比如說土司盒)
冰硬後再拿出來
但是那個份量很大,如果麵團很少,壓進大模子只會變的很薄@@
另外我也試過把麵糰稍為冰硬後再拿出來滾圓或敲成長條型
但是要嘛就是太硬動不了,不然就是外面硬了裡面還是軟的
滾一滾壓一壓之後麵糰又黏的亂七八糟@@
所以我都隨便成形隨便切..反正形狀不規則才像是手工餅乾
然後我又想做壓模的餅乾
冰硬後再桿平壓模是個不錯的方式
但是會需要外用到"不少"當手粉的額外的麵粉
烤出來的餅乾會帶有一點白白的乾粉狀
然後我上網找到了一個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iZ8LGNxC4
(從15:10開始)
將麵糰放進塑膠袋桿平在冰硬
拿出來後直接壓模
但是一定要記得在袋子裡灑粉,不然會黏的亂七八糟
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_<
但是冰硬的麵糰太硬(冷凍一晚),一動就斷裂
等了5分鐘變軟再把袋子剪開
已經黏的亂七八糟了@@,壓了模後根本拿不起來@@
(後來我發現,可能是桿太薄了)
我試過很多種食譜,但每一種做出來的麵糰都很軟很溼很黏
所以應該不是配方的問題
我也想請問板上的高手們,大家做餅乾的時候都怎麼塑型呢?
感激不盡!!
※ 引述《ETPink (Pink)》之銘言:
: 我是做手工餅乾
: 很一般的那種
: 奶油加糖打到鬆發
: 再加入麵粉形成麵團
: 但形成的麵團似乎太濕太軟
: 很難壓模
: 該怎麼辦?
--
人はみんな死ぬが、本当に生きた人は少な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0.57.7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