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理想上就是有一天這個課程的主軸可以更上一層樓,不再是孕婦可不可以動,而是孕婦該怎麼動最有效率,最能幫助媽媽提升體能。當然不能諱言的,對於課程設計,動作降階調整,我還有很多不懂也不會。除了要繼續學習,也仰賴所有診間網路上的孕力媽分享經驗,各位體適能肌力教練的交流分享。」
這是一年前,第一次孕力研究所結束後我寫下的心得。如今回顧起來真的非常感動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這一年考取了ACE私人教練執照、參與了怪獸訓練的研習營、自己認真的投入了健身行列,在實作和書本間慢慢摸索出怎樣的訓練模式最安全最適合孕婦,當然也有更多孕力媽的親身經驗分享,更多教練願意也敢指導孕婦運動,讓我們的孕力家族持續強壯!
謝謝無限運動一年前的邀約。希望未來可以繼續一起推動孕婦運動,更重要的是讓「懷孕」成為銀髮族中訓的極佳的切入點,因為當一個家要迎接新生命時,也等於注入了新的力量,健康的意識。試問,誰不想強壯得陪孫子孫女長大呢?
因此未來這一年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孕婦、銀髮族一起動起來,孕婦運動不再被阻擋、指點,讓肌力訓練變成孕期必備的「強壯」補給品!讓肌力訓練融入家庭,從生命之初就開始強壯起來!
無限運動 in Fitness
#孕力研究所在台中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銀髮族 課程設計」的推薦目錄: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江杰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健走派對玩樂趣--銀髮族健康促進課程設計<謝淑惠老師> | By 屏 ... 的評價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失智老人活動設計教案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老人活動方案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老人活動方案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在我的極力逼迫下,家裡的長輩終於開始重訓。雖然成效不錯,五十肩的症狀也改善,自己穿脫衣服不再卡卡怪怪,但她仍時常和教練反映「已經那麼老了,不用舉太重!」,反正不是要參加比賽也沒有要在社群網站秀肌肉,先這樣就可以了。
其實這種想法不僅我家長輩有,許多銀髮族在訓練時也常會有「有練就好、適可而止」的觀念。最近我也剛好看到有文章指出,與大重量相比,輕重量、多組數的訓練對肌肉量增長的效果也差不多,針對銀髮族群乾脆選擇重量輕一點的訓練,比較安全。
我得老實說,這樣的觀念在我看來有很大的誤解。
首先,或許在增加肌肉量的目標上,大重量、輕重量的訓練模式效果類似,但別忘了,銀髮族退化的不只是肌肉,還包含神經和骨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老人家不僅會因手無力而無法輕易打開瓶蓋、也會因反應較慢,雙腳控制力變差、容易發生跌倒意外。跌倒後,發生骨折的機率又會因為骨密度不足而提高。
因此,要因應全面性退化,銀髮族重訓安排上就不能只考慮肌肉的流失,應同時兼顧神經與骨質的刺激和反應。而根據研究顯示,和肌肉系統不同,神經骨質對輕重量的反應遠遠不及大重量訓練。也就是說,想促進骨密度提升,負重量一定要超過一定程度,才會有刺激效果。
反過來講,徒手的伏地挺身、拿小水壺做二頭彎舉、撐棒式,廣義來講雖然也是重量訓練,或許初期能增肌,但長遠來看可能會因為無法持續加重,對身體組織(神經、肌肉、骨質)刺激不足,變成無效訓練。
所以我反而認為,相較年輕族群, 銀髮族的訓練採取大重量模式,益處更大。
只不過老年人多半關節活動度受限、肢體協調性又差,若想安全循序漸進的加重課程設計,動作、阻力來源、動作行程長短等當然會需要特別設計。比如健身房常看到的長壽槓,相對一般的直槓設計,較適用於肩膀活動度差的長輩。且有了握把,可幫助長輩在完成動作上更加穩定平衡 ,如此一來,能背的重量就會比使用直槓來得大。又或者是髖關節活動度較差的長輩,就需要將訓練調整成淺蹲或負重站立。
�這些動作都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耍帥,而是為了漸進且安全地提高脊椎承受的壓力,進而有效刺激骨密度提升、刺激神經召喚更多肌肉一起協同用力。
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何謂「大」重量,是不是一定要舉得聲嘶力竭、重量越大越好?
當然不是。
所謂大重量在定義上是指「此動作在正常的感受下,可連續執行5下以內的重量」,反之則為「輕」重量訓練。所以每個人的大重量到底多重,當然不盡相同。舉例來說,如臥推時舉35公斤,一次可做到第5下後就無法再舉,35公斤則為你的大重量。若你改推20公斤,每次做到12下,則為「輕重量、高次數訓練」。
回過頭來講安全性,我倒不覺得輕重量、高反覆次數的訓練對銀髮族較安全。因為長輩在連續超過6下動作以後,很容易因專注力下降、恍神而影響動作模式。或是覺得反正很輕,就隨便亂做。這些都更可能讓長輩造成運動傷害。高反覆的動作模式也容易在訓練後的兩、三天後產生較明顯的延遲性痠痛,而銀髮族因代謝氫離子能力較差,這種痠痛感維持的時間、強度也會較大,進而影響恢復、減低下次訓練的意願。
總結以上,我認為大重量訓練對銀髮族在訓練效益和安全性上,都比輕重量來的好。當然我也要特別提醒,老人家合併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在訓練前應接受完整的健康檢查,執行時應尋找有經驗的教練指導。當然,最重要的仍是家人的陪伴與支持,老話一句,言教不如身教,身體力行和你家的長輩一起動起來吧!~
#銀髮族重訓
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江杰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肌力評估專家(Strength Assessment Specialist, SAS)授證課程,正式啟動!】
很榮幸受到 臺灣運動科學健康促進協會 邀請,開設這次的授證課程!把【肌力評估】成為一個專業,讓目前在健康促進、運動醫學,還有運動表現提升領域工作的夥伴們,有更強大的工具、武器!
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們一起來學習
主辦單位
臺灣運動科學健康促進協會
課程特色
本課程為國內首創,結合了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實務操作,學員在上完課程後可將觀念與方法應用在不同族群、不同場域,提升自我職場競爭力。主要特色如下。
【自身專業能力再進化】
運動教練、肌力與體能/體適能教練、運動傷害防護、物理治療等運動醫學相關專業,皆需要客觀、準確的肌力評估來佐證專業的執行成效。全面性理解各種俱有科學佐證的肌力評估方式,有助於區隔與同業間的差異,提升自身專業價值。
【課程內容傳遞的是重要觀念、不是器材操作能力】
本課程的價值在於帶領學員理解各種肌力檢測的原理、使用時機、測驗目的,透過不同檢測器材的介紹,學員在課程結束後能有效運用原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武器(測驗方式)。
【跟上國際趨勢,搭起科學研究與實務間的橋樑】
本研習課程將會介紹目前國際間最常使用的肌力評估方式,包含測力板、槓鈴速度測試、離心肌力等器材,建立起學員對於國際間肌力評估的認識,與世界同步接軌。
課程宗旨
【肌力】是人類產生力量、抵抗外力的能力。除了運動員對於肌力有極致的需求外,銀髮族生活品質的提升、一般民眾的身體適能、運動傷害的預防與復健、乃至亞健康族群、青少年和孩童的健康議題,神經肌肉系統能展現出的【肌力表現】都是關鍵。
在資訊快速傳播的今日,社會大眾逐漸瞭解肌力對健康的重要性。
但是,如何評估【肌力的進步】,卻是複雜、需要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專業。雖然增加重量或是阻力是肌力提升最直觀的呈現,等長肌力、向心/離心肌力、發力率(產生力量的速率)、甚至是功率(爆發力)、跳躍高度等,都能夠作為不同肌力特質的重要指標,為了提升相關從業人員在肌力評估上的專業知能,提升不同族群在肌力測量的普及性,本協會特別邀請國立體育大學江杰穎副教授,研製開發【肌力評估專家(Strength Assessment Specialist, SAS) 】授證課程。
課程概要
兩天的課程以學科、檢測操作術科兩種形式穿插進行,
內容包含:
【肌力特質介紹:從健康促進到運動表現提升】
本單元將針對肌力檢測相關研究提出的各種肌力特質逐一介紹,除了檢測方式和檢測儀器使用外,也將針對當前重要議題討論,如:速度依循(Velocity-Based Training, VBT)、離心過負荷(Eccentric Overload, EO),並以肌力檢測應用在不同族群(代謝症候群、孩童青少年、運動員)的研究與實務成果做為結束,建立學員對肌力檢測全面性的概念。
【速度依循(VBT)在預估最大肌力與阻力訓練課程之應用】
VBT是測量訓練時槓鈴在向心階段速度的方式,透過VBT相關研究成果的整理,學員可學習如何透過VBT的概念應用在肌力訓練課程。第二個部分將會實際以VBT的方式進行預估最大肌力的實作,並且解釋使用時機和限制。
【測力板在動態肌力、等長肌力測試之理論與實務】
測力板是近年在運動訓練領域快速崛起的測量工具,有別於過去在實驗室中使用造價昂貴的測力板,課程中將介紹最近在國際間商用且較經濟的廠牌和使用場域。課程將會帶領學員認識透過測力板測量出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與時間之交互關係圖(Force-time curve),解釋與訓練、傷害的關聯性,同時讓學員體驗各種動態與等長肌力的實際測試。
【測力板在離心肌力測試之理論與實務】
延續上一個單元的概念,本單元將介紹離心肌力(Eccentric strength)的訓練方式,包含近期相當熱門的飛輪慣性式阻力(Flywheel inertial resistance training)離心勾(Eccentric hook) 以及可變式阻力(Variable resistance training)等方式,並且透過測力板之量測評估離心階段時的肌力表現。
研習日程表 3/21~22 兩天 9:00AM~5:00PM
3/21
9:00~10:00 肌力檢測:過去、現在、未來
10:00~12:00 速度依循(Velocity-based) 在肌力評估與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1:30~2:30 測力板(Force Plate)在健康、骨骼肌肉復健與運動表現領域之應用
2:30~5:00 測力板實務操作:動態肌力評估
3/22
9:00~10:00 離心肌力(Eccentric Strength) 在肌力評估與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10:00~12:00 測力板實務操作:上、下肢等長肌力評估
1:30~2:30 如何設計完整的肌力評估流程:從規劃、執行到回饋
2:30~5:00 測力板實務操作:離心肌力評估
活動日期
2020/3/21~22 (六、日)兩天 9:00AM~5:00PM
課程地點
新五泰國民運動中心技擊教室(新北市泰山區全興路167號)
報名費用
*一般報名:每人16,000元
*雙人以上團報價:每人15,000元
*名額限制 : 25人
* 課程須滿20人以上開課,若未滿20人,由主辦單位決定課程是否延期或取消 (課程取消將會全額退費)
匯款資訊
匯款帳戶:第一銀行 汐科分行 臺灣運動科學健康促進協會
銀行代號:007 匯款帳號:24610003836
【需先繳費才能報名】
【需先繳費才能報名】
【需先繳費才能報名】
【協會於一週內會通知是否報名成功,如報名人數超過,則以繳費順序為參考依據】
授證講師 江杰穎 博士
現職: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專任副教授
學經歷
美國東田納西州立大學競技運動表現博士
美國東田納西州立大學 奧運訓練基地 研究助理
國立體育大學籃球隊、柔道隊肌力與體能教練
富邦勇士、國泰女籃運動科學暨體能計劃主持人
中華女籃 肌力與體能教練
2016里約奧運運動科學委員
美國職籃NBA肌力與體能訓練/運動科學見習
【這只是預告!明天(2/14) 早上10:30 開始報名】
【這只是預告!明天(2/14) 早上10:30 開始報名】
【請關注臺灣運動科學健康促進協會粉絲頁】
期待與你們碰面!
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老人活動方案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邢雅苹社工師. 社區銀髮族課程與. 大綱. 老人活動方案的功能; 銀髮族課程設計原則; 活動帶領技巧; 活動行銷; 理念與丿 ... ... <看更多>
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老人活動方案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邢雅苹社工師. 社區銀髮族課程與. 大綱. 老人活動方案的功能; 銀髮族課程設計原則; 活動帶領技巧; 活動行銷; 理念與丿 ... ... <看更多>
銀髮族 課程設計 在 健走派對玩樂趣--銀髮族健康促進課程設計<謝淑惠老師> | By 屏 ... 的推薦與評價
社區會帶長輩許多歌曲舞蹈,讓 長輩可以多多運動,也透過過... 3 Mei 2021 · 402 tontona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