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每次看到工程師的年終、對照新聞業不美麗的收入,都會感嘆做新聞實在吃力不討好,但從沒後悔、甚至很自豪是新聞系出身。
在填鴨式國高中教育下,新聞系重新教我多方思考、不輕易判斷是非的能力,因為「肉眼看到的『事實』不見得是『真相』」。
.
我想這句話,也很適合套用在輔大新聞系教授習老身上。
他初登場時,不苟言笑,渾身散發難以靠近的冷峻,都還沒自我介紹,就先訂下難以理解的規矩:
「在我的課,不准穿露腳趾的鞋子,被我看到一律當掉。」
「考卷答案沒寫滿兩張的我不會看。」
「考卷上寫錯字就劃掉接著寫,用立可白的就當掉。」
上課前就耳聞習老「大魔王」的名號,大家都知道他沒有開玩笑,他真的會當人!
雖然心裡滿滿花惹發,但淫威在前,為了學分也不得不低頭,甚至有同學因為穿露趾涼鞋,乾脆鋌而走險翹課、賭一次習老今天不會點名,也不敢穿著去上課。
.
習老的課真的很痛苦,他基本上不照本宣科,課程綱要只是參考,課堂上沒有「這題會考」,他很多時候都在講歷史故事、他的人生故事,還有他的論點,穿插一些「歐吉桑式」的耳提面命,例如「出社會後,所有人都希望你跌倒,只有父母和老師希望你好」、「沒有輪到你,不要講道理」。
.
考題小部分簡答,多數考申論,範圍不只有「新聞」,而是廣闊到整個媒體產業,例如好萊塢三大電影公司,好像還考了體育的題目,之類的。
每堂課的期中都要做報告,不是心得報告那種,而是破萬字小論文的程度,從選題、立綱、到完成,他說:「不准複製貼上,我會隨機檢查,被我發現的話直接60分。」
為了他的課,所有人都窩宿舍或圖書館,甚至自主成立讀書會、互助會,過了就抱著痛哭狂歡,被當的...就被大家恥笑,然後有些會收到考題整理、筆記、或分數高的報告參考。
當時已經習慣被填鴨的我,心想習老真的太囉嗦了,到底還要不要上課!
殊不知,那就是上課,他教的不只是新聞的技巧,而是人生百態。他把自己當教材,那些「習語錄」句句都是他人生的濃縮,不是用來考試拿學分,而是給學生在往後各階段中參透受用,句句都是他的「習式關心」。
.
他也不打算洗刷大魔王惡名,甚至趁勢獨自攬下被大家討厭的早8,還有悶苦無聊到不行的必修課。
他從不說「我是為了你們好」,默默透過教學方式鍛鍊學生獨立思辨、判斷是非、多方吸收資訊。
他說再也不參加學生的謝師宴,我當時是班代,硬著頭皮敲了習老辦公室的門,幾度軟磨硬泡終於盧到他來參加。
他說不喜歡和學生有交集,但畢業典禮時,面對學生前仆後繼地擁抱和合照,他仍笑的溫暖,看著身披畢業袍的我們宛如慈父。
.
我很幸運,大學時期有這麼一位「囉嗦」的教授。
即便我不夠優秀、最終也沒走上採訪記者這條路,但希望習老知道,你的風骨、你的溫柔,都被你的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記住了。
R.I.P.
「輔大新聞系課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喪女(朱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歐馬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Re: [問題] 清大中文vs 輔大新聞-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大新聞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評價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大新聞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評價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大新傳系- Posts 的評價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仁新聞&世新新聞究竟哪個優?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影像傳播學系 - YouTube 的評價
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給雲林朋友,來學習當公民記者。
用自己的洞見,來為家鄉寫新聞。
歡迎來上課
6月9日在雲林故事館的課
「故事驅動地方創生~
公民記者在地報導的理念和策略」
有個很美的過程
「如果你來雲林辦公民記者訓練,一定要去故事館找 唐麗芳館長!」這是去年拜訪NGO時,一位前輩叮嚀。來到雲林故事館,拜會活力十足的唐館長,她緩緩說:「這麼美的房子,我們在這裡說故事,寫故事,屬於雲林人的故事。」
唐館長每堂派一位員工上課,課後回去分享,因為,星期六開館,工作夥伴跑不開。
今年的課程規劃,我問唐館長,想找誰來上課?唐館長眼睛一亮,想都不想就回:「陳順孝老師!」
唐館長聰明,輔大新聞系阿孝老師今年回宜蘭閉關寫書,不容易出關,就是為了故事館,上午的故事驅動地方創生課程後,下午,我們來一場公民咖啡館,輕鬆說屬於我們的故事。
報名傳送門: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dRf6wfUgP2_VA0Qn…/viewform
https://axiao.tw/
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歐馬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年推甄政大廣電的時候,還是高三的我,很熱血地連絡學姐,去政大旁聽傳院的課。那是很美妙的經驗,很多當年聽到的話,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我不知道在這樣的場合,教學內容是不是會走山 (也許情緒會激動些),但是這次的事件的確是媒體素養課程活生生的好教材。從簡單的守門人、價值中立、框架理論,到複雜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媒體政治經濟學分析。
對我而言,學習不是為了批判,不是為了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博學,而是能在事件中/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期待能避免被情緒性論述煽動,看破那些不合邏輯的論述。
現實一點考量,對於推甄申請傳播科系的妳們來說,"對於這次服貿議題主流媒體的報導角度你有什麼看法?" 面試時,這麼大的一個問題,你要從何切入,用什麼角度作答?
郭力昕、孫秀蕙、柯裕棻都是充滿個人魅力的老師,你不需要上政大,現在就能現場聽到她們的課。分享這則訊息給關心台灣的妳你妳妳。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
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
反服貿青年週(3月25日到3月31日)
公民運動發展至此,我們卻沒有消極與悲觀的權利,只有努力向前。因此媒體改造學社發起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由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討論主流媒體的報導以及服貿對台灣傳播產業的影響等議題。目前已有21個系所,35位教師以及47門課加入(持續增加中)。
活動說明:
反服貿的公民抗爭行動持續延燒,但主流媒體相關報導卻有諸多缺失(包括對公民行動污名化,對公共政策報導不足,缺乏對政府的監督等),正凸顯了台灣媒體困境。同時,服貿協議不只攸關台灣民主制度與社會各層面,也將深深衝擊傳播與媒體環境。
作為傳播科系教師,我們相信,社會議題與新聞現場就是最好的教材與教室。因此,我們近期的傳播相關課程,在形式上將依照個別課程與師生所需,改採抗議現場教學、開放自主學習、停課鼓勵學生社會參與、或調整講題等。但無論形式為何,我們都將帶動同學討論下列議題:
一、當前主流媒體對公民抗議的偏頗或偏激報導,有何問題?如何改進?
在公民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衝突中,部分媒體按照老闆政治立場、或者利益考量,出現了醜化或激化抗議行動的報導。為何如此?我們如何透過制度變革,讓媒體報導能夠更專業?獨立媒體與公共媒體又可以如何扮演促進民主發展的角色?
二、服貿協議對媒體工作者、業者、消費者、及公民言論自由,產生什麼衝擊?
服務貿易協定內容包括了傳播產業(印刷、廣告、電信等)。當包括中國等外資進入台灣媒體產業之後,是否將損害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權與創作自由?是否將對本地產業有所損害?是否對於媒體消費者的多元選擇造成衝擊?又是否會危害寶貴的言論自由?
對於服貿的傳播議題討論,並不限於上列兩項敘述。我們將在課堂上進行有關反服貿傳播相關議題的民主討論,因為我們相信,國家屬於人民,媒體也屬於公民。
(授課地點以及是否開放公眾參加、請洽授課教師)
發起單位:媒體改造學社
上課地點:台北市濟南路一段六號開南商工大門口前
3月26日(三) 下午一點半 王維菁老師 師大大傳所 傳播政治經濟學
3月27日(四) 上午十點半 陳順孝老師 輔大大傳所 數位傳播與網路新聞
3月28日(五) 下午一點半 羅慧雯老師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 數位匯流
參與教師與課程、持續增加中...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二 性別與傳播科技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基礎新聞採訪寫作
王右君 成功大學 週五 文化研究
王維菁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陳炳宏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晚 媒體經營管理與財務分析
江淑琳 文化新聞系 週一 災難與風險
陳慧蓉 文化新聞系 週五 新聞學
江亦瑄 世新大學廣電系 週六 數位媒體使用行為
李明穎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週四 傳播史
林麗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二 當代新聞議題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媒體批判與社會批判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公民文化
邱家宜 大同大學 週二 公民媒體素養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新聞倫理
洪貞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三 新聞與法律
胡元輝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週三 媒介寫作
胡綺珍 台師大大傳所 週二 全球化與媒體
陳慧蓉 文化大學新聞系 週五 跨文化研究
唐士哲 中正大學傳播系 週一 傳播史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新聞學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國際原住民媒體
許瓊文 政大廣電系 週五 災難與傳播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 週三 藝術欣賞與創作-電影
郭力昕 政大廣電所 週一 影像基礎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二 進階創意寫作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三 畢業製作
陳順孝 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 週四 網路新聞專題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媒介實務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新聞編輯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四 數位傳播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輔系 週三 新聞學
陳春富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一 傳播法規
林應嘉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二 媒體素養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四 媒介問題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採訪寫作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一 媒體素養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媒介溝通與管理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新聞媒體實驗
戴瑜慧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一 社會紀錄片
黃淑鈴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二 媒體文化與社會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二 音樂、影像與展演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三 文化研究與批判理論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二 媒體經濟學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三 傳播政策與法規
本學期未開課老師,但連署支持本活動
孫秀蕙 政大廣告系
張錦華 臺灣大學新聞所
黃順星 舍我紀念館的研究員
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副教授,出國訪問中)
林鶴玲 台大社會系
相片提供/李瑞光
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大新聞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推薦與評價
輔大新聞系課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新聞系排名、輔大新聞系課程、輔大新聞系分數就來夜市攤販資訊集合懶人包,有最完整輔大新聞系課表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輔大新聞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推薦與評價
輔大新聞系課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新聞系排名、輔大新聞系課程、輔大新聞系分數就來夜市攤販資訊集合懶人包,有最完整輔大新聞系課表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輔大新聞系課程 在 Re: [問題] 清大中文vs 輔大新聞-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wxes (小學高裁生)》之銘言:
: 代po
: 大家好我是這一屆的考生
: 我主要是想走新聞可是政大新聞因為分數不夠比較沒希望
: 當初填了輔大新聞算是有點分數偏高填
: 後來也有上
: 我還有上清大中文
: 當初的想法是中文系畢業也可以從事新聞業
: 目前我家人希望我去念清大 但是
: 我會擔心 中文系以後會碰到的專業可能對我會有點枯燥
: 也有朋友勸我莫走冤枉路
: 我有想說 可以休交大大傳的課可是清大認識的學姊說會很辛苦
: 但是清大的學風和環境我都很喜歡所以我現在很苦惱
: 再說輔大的課程方面我也都蠻喜歡的
: 以後大三大四開始實習
: 在台北似乎也比較方便希望大家能給我點意見 = )
以一個學傳播角度的觀點來看,你還是將清大中文納
入你的首選,不論是校名還是未來考取研究所,其實都熱勝選
擇輔大新聞。
第一,倘若你研究所想往新聞或傳播方向,那麼你可
以注意到台政師交很多的學生,並非畢業於本科科系,而是來
自外文系、中文系等偏文學的科系。
台大新聞所的考科中有一科為專業國文,其實他是考
社會問題分析,由考題選擇一篇新聞,寫下一千字關於其新聞
的評論與分析,並且納入複試的門檻,該科未達考生前40%者不
得參加複試,有此可知文章章法與脈絡的重要性。
第二,許多大學就讀傳播科系的學生,並不會考慮繼
續攻讀研究所,而是轉戰傳播職場。當然,許多最後走傳播領
域的夥伴們,大學也並非就讀相關科系,傳播領域是需要各方
人才的匯聚。新聞有分社會、經濟、法律以及科學新聞等,所
以不論就讀的是經濟系、法律系、甚至是物理、化學,只要自
身認為自己是傳播命,那麼都是可以考慮的。
第三,就讀傳播科系的學生們,在大三、大四都會
有畢業專題,光是這個專題製作就會累死一堆人,許多人甚至
空不出考取研究所的時間,這點算是許多傳播人的致命傷。
其實新聞、大傳等傳播類科,在大學學到的都十分的
理論(世新好像例外),而且課程的架構上都滿五花八門的,老
實說根本就是大雜燴,什麼都要摸一點。像是新聞攝影、攝影
學、傳播史、平面傳播、傳播科技、出版學、排版工程、以及
許多關於電腦、資訊的課程。甚至有些學校還有加開開設計課
程,以培養傳播者的藝術氣息。
如果未來還考慮就讀傳播、新聞方面的研究所,在這
以自身人的經驗建議你,選擇清大中文,畢竟太多中文系以及
外文系的同學們跟我們搶飯碗(無奈),英文沒有外文系底子扎
實,也沒有中文系那麼專業,不論未來從事出版、文編等工作
時,都是一大損害。
如果未來不考慮傳播方面研究所,而是大學畢業就想
往傳播業發展,那麼我還是建議你選擇清大中文,因為前面我
提過,許多傳播人員並非為科班身。再者,中文系通常都會加
新聞文學、辯論學、明辨學的課程(身為傳播者口才怎麼能夠不
流利?),這些課程對於未來想從事傳播者的學生而言,是非常
具有意義的課程。
許多學校在學校裡頭還會加開傳播課程(台大、師大,
清大小弟我不確定),如果你真的對傳播領域非常感興趣,其
實可以到可以到學校修取這些學分,對傳播領域先有一定的認
知後,再決定是否踏入這個圈子(畢竟這圈子根本事多錢少離
家遠),如果能再結合自身中文系的專業,那麼對於未來考取
台政師交的傳播、新聞所,對你而言絕對如虎添翼。
前面有大哥在文章上提到「但是台灣新聞根本就沒什
麼品質和成本讓你發揮電子媒體不用說了,根本就沒救了,每
天都在報垃圾平面媒體,打開報紙前幾頁社論和政治,立場鮮
明一點都不客觀你沒有跟著大頭要的寫,你怎麼吃飯你小記者
你是想寫什麼長篇大論,你寫了還沒人想看總編一筆就把妳退
回,只能去跑一些狗屁倒灶的瑣事」
基本上不只是台灣,西方歐美許多國家也有許多新聞
亂象(不然怎麼會有明星被狗仔追到出車禍等新聞事件?)只
是差在台灣對於媒體素養教育並沒有西方國家這麼落實與扎實,
使得許多閱聽人對媒體缺乏獨立批判的能力。
可是不可抹滅的是,台灣是個民主的國家,新聞、傳
播這種領域是要在極度民主的國家,才能夠蓬勃發展(像中國
許多學生最想來台灣就讀的科系就是傳播領域的科系)。如果
你有看到昨天的報紙,就可以知道台灣新聞自由是全球47名,
屬於高度自由區,並領先日本、南韓等國(部分自由)。
再者,新聞、報紙等大多設定在國中年紀階層,目的
在於能讓閱聽人們快速吸收。如果今天播導的一則新聞裡,不
斷使用社會學、新聞學等專有名詞來解讀資訊(根據這個自殺
事件,已違反社會衝突論...),還會有人想看新聞、想看報紙
嗎?上課、上班回到家都累得要命,還要接觸這種死硬的報導
式新聞,我想即使是學傳播、新聞的人都不會想看這種電視新
聞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9.240
※ 編輯: geographisy 來自: 140.122.39.240 (05/03 15: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