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完結引發熱議,作品隱含哪些深意?】#關鍵議題
🔺🔺以下文章皆有重大劇透,務必謹慎小心、以免踩雷🔺🔺
4月9日,隨著《進擊的巨人》139話推出,意味著這部備受矚目的漫畫大作完結,同時掀起諸多討論。現在,就讓我們一窺《進擊的巨人》背後隱含的理念,同時了解貫串其中的哲學觀。
當我們第一次看《進擊的巨人》時,很容易以為是「自由」是這部漫畫的主題。但有意思的在於,作者讓裡面的主角們不停地追求自由,但到後來要刻畫的,卻似乎是自由可能「從不存在」的疑惑。
存在的只有我們是否能為了自己相信的理念,繼續前進,甚至願意犧牲的精神。犧牲真的會換來意義嗎?沒有人知道。在《進擊》的世界裡,犧牲完全是一場打賭。
去賭一定會有人倖存下來。記住自己與同伴們的死亡,並帶著這些記憶、痛苦繼續追求理念。因為沒有犧牲,是不可能有自由的。《進擊的巨人》在探索的,始終都是自由和犧牲的關係:
►《進擊的巨人》:「自由」真是漫畫主題嗎?bit.ly/2Qess50
____
#走了12年的巨人之路
19歲時,作者諫山創就構思了主要元素:人類對巨人、立體機動裝置、被牆壁分隔的世界。但當時的諫山創還沒想到,這條路竟然可以走得那麼遠、那麼深。
接下來的幾年,諫山創重寫故事大綱,奠基了整個作品的進路,在《進擊的巨人》動畫化得到進一步的迴響後,他又修正了一些故事的表現;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坑填回來」:
►《進擊的巨人》將自由、夥伴、信任高高捧起,再重重摔下:bit.ly/3gdCVsD
____
#致動畫黨的你
由於《進擊的巨人》敘事格局與組織架構極為龐大複雜,被不少劇迷讚譽更勝美劇《權力遊戲》,最終季開播之後的討論度更足以與《權力遊戲》最終季平起平坐。
《進擊的巨人》最終篇的主題曲〈我的戰爭〉也有別於過去熱血的風格,是與動畫世界觀相似的混亂樂曲,帶著強烈荒誕氣質與詭異邪典風格:
►格局堪比《權力遊戲》,動畫玩出不同凡響高度:bit.ly/3wIVhax
____
#賈碧與卡雅的仇恨鎖鏈
動畫第70話及第72話,同為艾爾迪亞血統賈碧和卡雅對於「仇恨」和「血親」的爭論,引起我的些許思考:歷史承載著的不僅只有記憶,更延續了長久以來「身份仇恨」的鎖鏈。
卡雅認為,是世界的恨意讓島上的艾爾迪亞人受難,用歷史來反抗滅族的命運;賈碧則時刻記得艾爾迪亞人祖先的罪惡。在她的記憶裡,自己流著惡魔的血,她必須努力成為「善」艾爾迪亞人的信念。
差別在於,四年前(或滅族的「受害」)及百年(或襲擊的「受害」),竟同時面臨被欺壓的困境,卻因分屬不同的立場與身份認同,註定成為擁有同樣面貌的「敵人」:
►賈碧與卡雅之爭:歷史延續了「身份仇恨」的鎖鏈 bit.ly/3a0yBsO
「賈碧必須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Re: [巨人] 有人看到現在還討厭賈碧的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我還是很討厭進擊巨人裡的賈碧- 動漫板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賈碧必須死-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文章] 女性主義者看《進擊的巨人》:賈碧必須死? -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進擊的巨人最終季】賈碧必須死!attack on titan season 4 ep8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進擊的巨人莎夏沒死賈碧被歐拉一分鐘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Re: [文章] 女性主義者看《進擊的巨人》:賈碧必須死?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Re: [巨人] 有人看到現在還討厭賈碧的嗎? 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閒聊] 所以賈碧是不是最讓人討厭的角色hisaken ... - PTT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Re: [閒聊] 賈碧好(不)可愛-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Re: [討論] 賈碧缺乏的東西- 看板Isayama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賈碧必須死 在 [討論] 艾倫為什麼不殺掉... 的評價
賈碧必須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觀賞《男人與他的海Whale Island》那幾天,也聆聽了陳德政《神在的地方》新書分享會,當時提到,生在台灣相當幸福的一點,就是被山與海環繞,就是山與海皆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你可以前一天在山巒層峰裡睜開雙眼,隔一天便能恣意以肌膚親吻湛藍海洋,那是許許多多大陸上的居民所無法輕易享受的便利與富饒。當下沉思了一下,似乎台上講者所言不假,沒有半分誇飾,只是將大半輩子耗在高樓大廈之間的我們,尚未真正察覺到身為海島之子的得天獨厚。
⠀⠀⠀⠀⠀
究竟,一個人可以真正眷戀海洋到什麼樣的地步?
⠀⠀⠀⠀⠀
《碧海藍天》用凡人之軀為大海寫詩,無懼於孤獨、死寂和生命之有盡,只願化作蔚藍海水中的一顆泡沫,海洋時時刻刻呼喚著賈克馬攸的靈魂,若遠離海洋,也遠離了他的存在意義。某種程度也與《男人與他的海》有些相似,雖然沒有盧貝松創造出的悲劇與戲劇化情節,黃嘉俊導演鏡頭下的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與鯨豚攝影師金磊,在凝視海洋時,在談及大海時,卻有著同等樸實而深情、內斂而專注的神情,縱使無法向旁人解釋大海的聲聲呼喚,無從透過言語尋求父母妻子女兒的支持,他們仍然選擇背負著這些世俗批判,終其一生往返在路地與海洋之間,以時間和行動換取一絲絲諒解,以及真誠的回應。
⠀⠀⠀⠀⠀
一部電影,紀錄兩個執著的男人,述說兩位愧疚的父親。
⠀⠀⠀⠀⠀
電影一開始,廖鴻基老師說自己小時候的志向是當個燈塔看守人(相信他要是看過 Robert Eggers 的《燈塔》一定不敢這樣許願),透露著自己面對大海、孤寂侵蝕,皆不曾動搖過的信念,「這個海島的大家集體背對著海」,如此覺悟,也在他致力推動海洋文化之餘長年背對家庭與女兒。那一幕或許就是紀錄片之所以觸動人心的原因,連遺憾與愧疚的淚水都無比真實,但習慣沉默的男人仍沒有流露出丁點後悔神色,只是理解了自己多年來不顧一切追求的遠大目標,最終還是回歸一位平凡父親的渺小心願,盼望有朝一日,可以帶著女兒親眼見識到爸爸苦心經營的汪洋,可惜,自己已經錯失了陪伴在她身邊的機會。
⠀⠀⠀⠀⠀
金磊老師也希望兩個年幼的兒子能夠懂得父親定期缺席的原因,以及無懼危險轉身追逐海洋與鯨豚的理由,然而在孩子眼裡,在認識佔據父親雙眸的那片湛藍美景之前,爸爸已是全世界,他們看不見父親往哪去,只看見父親又即將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這份恐懼,或許要等到孩子真正懂事了之後才有釋懷的可能,而這就是代價,即使一步一腳印,追求理想、探索未知的代價始終高昂到令人難以承受,同時,那更是他們必須持續回到陸地的羈絆。
⠀⠀⠀⠀⠀
《男人與他的海》海洋畫面的捕捉處處存在深沉非常的情感,這份情感甚至狀似撫摸、憐惜、永遠無法遠離的柔情,與林生祥老師低調動人的配樂交織成綿延一生的心之所向,輕輕訴說,雋永纏繞,像視線俯瞰波光粼粼的海面,像記憶越過山巒來到熟悉海岸,有一種真摯,有一種酸楚,有一種無悔,有一種沉靜,恆久不變地擁抱著家人,以及環繞我們的這片美麗海洋。
賈碧必須死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古代品種繁多的糕點,有些吃過,有些不曾聽過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今天吃什麼?是中國人每天必須經歷的靈魂拷問,這是對美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只要在吃貨面前,擺上一盤可口的點心,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了。要想撥撩吃貨的心,就得抓住他們的胃,點心恰好做到了這一點。
歷史上最早的點心應該是茶食。
先秦時期,民間用茶葉原汁煮羹為食。漢晉的茶食略有變化,文人喜歡在茶湯放點佐料調味。唐宋時期,百姓以茶為媒介,開始製作各色食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食成為點心的一部分。
此外,東晉干寶在《搜神記》中,出現了小食一詞,這詞原意是指早餐,後來有了點心的意思。南宋文人吳曾撰寫的《能改齋漫錄》中,認為「世俗例以早餐小食為點心,自唐代之時,已有此語。」說明從唐朝開始有「點心」這個詞了。
伴隨著茶食和小食的融入,中式點心品種多樣,口味豐富。按種類分,點心分為包、餃、糕、團、卷、餅、酥等,在古代,特色的飯、粥、面等主食,也是屬於點心的範疇。從外形上看,點心有幾何、象形和自然三種形態。在口味上,點心偏重於咸、鮮、甜等味道,有些點心復合了幾種味道。
豚皮餅
北魏賈思勰編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種的麵食。「湯溲粉,令如薄粥。大鐺中煮湯,以小勺子挹粉,著銅缽內,頓缽著沸湯中,以指急旋缽,令粉悉著缽中四畔。餅既成,仍挹缽傾餅著湯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酷似豚皮。澆麻酪,任意,滑而且美。」
具體做法是開水和米粉,調成粥狀米漿。燒開一鍋水,把米漿舀入漂在開水上的銅盤內,銅盤快速旋轉,米漿貼滿銅盤後,餅燙熟後,倒入開水,煮熟撈出,放進冷水。餅的口感韌性十足,與豬皮類似,因此得名「豚皮餅」。
巨勝奴
燒尾宴是盛唐上流社會流行的宴會,共有五十八道,包括冷菜、熱炒、燒烤、湯羹、甜品、面點等品種。巨勝奴是其中的一道點心。北宋學者陶谷認為巨勝奴是「酥蜜寒具」,意思是用酥蜜製成的寒食節特色食品。
巨勝奴的名字,很霸氣,也很神秘。《神農本草經》記載:「胡麻一名巨勝。」原來巨勝是芝麻的代稱。奴,和小麥有關。唐朝人把小麥的黑色衍生物叫做麥奴。《本草拾遺》記載:「(麥奴)即麥穗將熟時,上有黑黴者也。」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寒具有了明確定義:「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油煎食之。」由此可以推斷,寒具是油炸食品。巨勝奴是用黑芝麻混合奶酪做成環釧狀的小面點,油炸之後,淋上蜂蜜即成。簡單來說,它就是如今常見的蜂蜜小麻花。
酥黃獨
南宋詞人林洪同樣也是個吃貨,他的《山家清供》記錄了一種點心:「雪夜芋正熟,有仇子曰從簡載酒來,扣門,就供之。乃曰:煮芋有數法,獨酥黃獨世罕得之。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醬拖面,煎之且白侈為甚妙。詩云:雪翻夜缽裁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把香榧和杏仁碎用鹽醬調味,拌入粉漿,用熟芋頭片拖面油炸,炸熟食用。油炸的焦香,配合濃郁的醬香,口味豐富,欲罷不能。焦脆的外殼,包裹著軟糯的熟芋,層次分明,美味可口。南宋人給這道點心形象地取名為「酥黃獨」。
古剌赤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是元朝無名氏編撰的家庭日用百科全書。這本書記載:「雞清、豆粉、酪攪勻,攤煎餅。一層白糖末、松仁、胡桃仁,一層餅。如此三四層。上用回回豆油調蜜澆食之。」 這是古代面點古剌赤的做法。
古剌赤的做法是用雞清、豆粉和奶酪調成糊狀,攤成餅狀,再以白糖、松仁和胡桃仁作為第二層,如此層疊三四層,最後用回回豆油或酥油澆汁。回回豆原產裡海,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南方地區多有種植,民間將回回豆列入了食譜,用來製作粉絲、涼粉、面條、豆餡等。其實,回回豆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它叫鷹嘴豆。
翠縷面
還有一種麵食,也記錄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裡。這種面「采槐葉嫩者,研自然汁,依常法搜和,扞切極細,滾湯下。候熟過水供,汁葷素任意,加蘑尤妙,味甘色翠。」面的特殊之處在於,麵糰加入了槐葉汁,和勻之後,搟平切條,面條極細,色澤翠綠,賞心悅目,這道面因此叫做翠縷面。
唐朝時,就出現了翠縷面。詩人杜甫有詩專門讚歎翠縷面,詩曰:「輕輕高槐葉,採集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碧鮮俱照著,經齒冷於雪,君王納晚涼,此味亦時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槐葉「味甘性平」,對於邪氣、難產、尿血、便血、痔瘡等病症,有不錯的療效。
帶骨鮑螺
明朝有一種點心,被當時的文人譽為「天下至味」。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蘇州當地有人把乳酪與蔗糖霜一起和面,「熬之濾之漉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為至味。」這種點心的關鍵原料是乳酪,將其與蜂蜜、蔗糖拌勻,凝結之後,擠在盤子上,邊擠邊轉,形成底圓上尖、紋理清晰的小點心。由於當時製作乳酪的人很少,加上帶骨鮑螺入口即化,味道鮮美,深得吃貨歡心。說實在的,帶骨鮑螺和現在的酥皮奶酪十分類似。
小說《金瓶梅》中,李瓶兒會做帶骨鮑螺,溫秀才品評道:「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應伯爵形象地描述:「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粉紅、純白兩樣兒。」李瓶兒死後,西門慶也沒了這口福。當他再次看到帶骨鮑螺,睹物思人,徒增傷感。
水粉湯圓
若論文人吃貨,清朝文學家袁枚堪稱資深美食家。他的《隨園食單》收錄了326道不同菜餚飯點。有一道「水粉湯圓」的做法十分特別。「用水粉和作湯圓,滑膩異常,中用松仁、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作餡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帶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細粉曬乾用。」
水粉湯圓的重點在於水粉。把糯米浸水24小時,帶水磨粉,經過去渣和曬乾處理,得到細膩的糯米粉。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糯米粉,就是常見的水磨粉。用它包裹松仁、核桃、白糖、豬油、豬肉等不同餡料,包成湯圓,滑爽彈牙,咸甜適中,著實好吃。不得不說,袁枚就是吃貨中的戰鬥機。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糕點 #點心 #茶點 #豚皮餅 #酥黃獨 #古剌赤 #翠縷面 #帶骨鮑螺 #水粉湯圓
賈碧必須死 在 我還是很討厭進擊巨人裡的賈碧- 動漫板 的推薦與評價
回來看賈碧,有人說賈碧跟以前的艾連處境相同,所以應該要同理她的感受,重點是當她被抓到帕拉迪島後,即便她瞭解過去是瑪雷先破壞城牆襲擊艾爾迪亞的 ... ... <看更多>
賈碧必須死 在 賈碧必須死-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進擊的巨人》動畫進入了最終季,瑪雷帝國陣營的戰士#賈碧 殺了主角群的重要角色,因此她成為被眾多閱聽人「黑」的對象,無論是日文、中文還是英文,只要搜尋「賈碧」的 ... ... <看更多>
賈碧必須死 在 Re: [巨人] 有人看到現在還討厭賈碧的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