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練心力】金星巨蟹:成為自己最好的閨蜜
#金星巨蟹 #榮格心理學 #占星練心力
金星即將走進巨蟹,金星象徵著我們的所愛與擁有,也代表美麗、愉悅感、女子,而金星走進月亮的家,也意味著我們將會更加注重滋養、育兒、食物、守護以及女性之間的關係等相關議題。
#阿尼瑪
過去接觸占星與榮格心理學時,我發現金星與月亮的能量就是我們內在的阿尼瑪(陰性的能量),月亮通常代表著較為年長的女性,金星則是較為年輕的陰性能量。
由於我自己與身旁的朋友、客戶等等的經驗告訴我,在星盤能量當中金星能量較為低落的朋友,往往較難以認同自己身為女性或是陰性的這個部分,例如人格特質較為陰柔、情感連結的需求、接納、溫柔與撫育的自我(引自榮格心靈地圖)。
曾經我有個生理女性的個案帶著兩個不同對象的命盤來諮詢,她說,她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對象。一個是家人認同的公務人員,但她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另一個是正在打拼的業務,但對她很好,彼此對於未來也有共同的願景。她內心相當痛苦,不知道該怎麼做選擇,甚至她的母親對她以死相逼,藉此情緒勒索,期盼她能夠做出父母希望她做的決定。
尤其是現今的社會當中,仍注重於可以被量化的成就,不論男女只要稍稍表現出自己的感受,可能就會被貼上過於敏感或是情緒化的標籤,長久下來,對於挖掘自我內在真實的連結的需求就會被不斷壓抑,最後可能對於自我價值感也會相對低落。
"我的需求或是歡愉不重要,所以意味著我不重要"。
以往我也在直播過"母愛創傷"這本書籍的心得分享,直到現今我慢慢理解母女之間,包含我與我的母親(陰性能量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是讓我們感到很受苦的部分。一部分的我想要當個乖女兒、被母親認可,也有一部分的我想要追求自己渴望的自由自在,活出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因著這樣的掙扎而內心痛苦矛盾著。
因此,金星位在巨蟹當下,正好讓我們學習著如何將受傷的自己或是內在小孩撿回來,好生地撫育著。
#愛自己 #心理諮商 #人際歷程治療
在接觸人際歷程治療取向的這些年,我慢慢地也學習著怎麼呵護自我真實的需求。
"是的,一部分的我很好強、不想認輸,也有一部分的我很脆弱、渴望與他人理解"我把自己視作為最想要好好親近的朋友,慢慢地用我過去接觸過所有心理諮商的技巧,抱持著好奇與接納的心,我發現我跟自己越來越靠近,也越加能夠真正地"愛自己"。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重新核對了我對自己的感覺。我發現過去的陪伴原來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我居然能夠把自己舊有的模式也就是逃避型依附慢慢調整到安全依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抱持著開放與善意、不批判的心陪伴與傾聽自己。
原來我,就是自己最好的閨蜜。
不論是理解自己、接納自己、陪伴自己等等,都是愛自己的主要途徑。巨蟹除了意味著守護家園、連結親友關係,也有餵食的意味,趁這時候餵食自己營養豐富的食物與情感連結,把自己當作最親密的友人看待,你會發現你會懂得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片刻或是待自己好、陪伴自己走向更豐盛愉快的領域當中。
"我一直把重心都放在如何把情緒排除掉,搞得自己反而越加糾結,然後在迷霧中怎麼都繞不出來。"即將結案的時候,我的個案這麼對我說:"原來把它當作是好朋友,陪它說說話,就可以疏通很多。"
是啊,確實是這樣的,一開始要不帶批判地傾聽自己也很不容易,長久嘗試下來,我們會習慣的,而且也會意外地發現原來我們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好朋友。
延伸閱讀:母愛創傷 by 蘇珊佛沃、唐娜費瑟
我已經夠好了 by 布芮妮布朗
諮商結案 在 中山大同陳怡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校園性騷擾通報逐年攀升,最高紀錄一年1千1百多件,成立案件卻不到100件,成案數不到一成,市議員陳怡君批性騷擾認知差異大。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今於教育質詢中揭露,北市一名16歲就讀公立高中女同學,因在校擔任老師的小幫手,師生雙方因此發展出一場疑似曖昧的師生戀,就在學生還在釐清師生關係時,老師卻在約會中伸出狼爪,學生在MTV包廂內遭狼吻,在性侵未得逞後因故分手,此後造成女學生精神及情緒長期不穩就醫,預告這星期五跳樓,嚇壞了父母親。青春期的情竇初開,差點毀掉女學生的一生。然就在台北市性平委員會的一場調查後,因雙方僅有口供及LINE對話紀錄(不包含老師收回的訊息),因無明確事證,該師最後依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7條規定,處罰老師須自費上8小時性平課程、心理諮商4小時。陳怡君議員怒批這場調查是輕輕拿起輕輕放下,學生的精神狀態由誰來修復?該師難道沒有責任?
陳怡君調閱性平調查報告書發現,該師對於學生指控的性侵害一概否認,僅承認兩人在MTV時,有靠在一起看電影,並把手放在學生的肩膀上且有意在一起。老師也在調查報告中坦承沒有跟學生提分手是疏忽,更直言沒有拿捏界限是錯誤認知,因為他對學生有了好感,由此證明這是一場被老師遺棄的師生戀。陳怡君更拿出許多師生曖昧的LINE對話顯示兩人關係非比尋常。老師與學生出去需要用暱稱來規避師生倫理道德,此外怕被其他人發現,就連約會地點都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以及避開補習街……等,由此看出老師的心虛。
陳怡君說,該師最後與學生搞失聯後,女同學便引發雙相情緒障礙症候群以及憂鬱症,前前後後持續就醫8次仍未見好轉,近日女學生多次向家人表示想跳樓自殺。陳怡君批,青春期的學生,當感情還在摸索當中,沒有正確的認知,而身為成年人的師長不在這時修正學生的感情觀念,而趁機踩在模糊地帶,使得師生戀成為性騷擾甚至差點為性侵害案件,而教育局及性平委員會毫無作為。
陳怡君調閱近107年至109年校園性騷擾通報案件及成立案件數來看,以109年為例,通報案件數共1130件,而成立案件數僅91件,以1成不到的成立案件數看來,性騷擾通報案件數與成立案件數有天大的懸殊,這究竟是認知上的差異?還是性平委員會抱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將案子結案,也等同於縱放狼師,而今天揭露的案子,正是因無明確事證,性騷擾不成立。陳怡君說,這樣的縱放等同助攻居心不良的教師知法玩法,讓更多女學生受傷。
陳怡君說,請教育局加強教職人員與學生對於性騷擾的行為與認知,對於校園內有疑似涉及性侵行為者應報請警察機關介入調查處理(因性平委員會無實際調查權)。另外,也請教育局研擬將兩性平等教育納入課程中,加強認知。
諮商結案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青少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2020年11月,北部某知名大學五天內,接連發生三起學生輕生事件,今天媒體報導,攤開數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到了2019年自殺占18到24歲死因比率,甚至已高達22.2%。
#大專院校內發生了什麼事情?
依學生輔導法,學生1200人者,學校應置專業輔導人員1人,每滿1200人者,更以增加專業輔導人員1人為原則,我們攤開2020年、2021年二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聘用專業輔導人員人力金額已達新台幣1.3億、1.5億元。
但今年一月,基層院校負責接受諮商的心理師早已透過辦公室反映:學生諮商時間等待期過長空窗期毫無輔導人力、部分校院諮商中心人員甚至並被拉去學務處分擔行政事務,另外更扯的是,甚至還有學校的心理師,還需兼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學生申訴業務,更讓人力不足及專業角色分配不當的諮商輔導人員,處於嚴重的專業角色衝突。
#教育部做了什麼事情?
2020年教育部於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組長)工作研討會中,有一宣導案由為:「大專校院專任輔導人員職司三師三級輔導功能與角色,不宜兼辦性別平等或學生申訴業務」。另外,教育部耗費大量基層人力執行評鑑考核的「107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推動學生輔導工作評鑑審查報告」(第一次,每兩年一次),更毫無任何項目,得以反映輔導人員面臨工作上辦理人力兼辦的項目。
辦公室更發現,教育部亦從未行文或召開會議邀請心理師公會、或於大專校院工作的一線心理師(或更具體說,由教育部經費補助聘用的心理師)提供工作現況,大量的審查報告,就耗費在教育部所指派的評鑑中心人員、基層輔導人員的無益PAPER WORK當中。
時代力量黨團在今年一月份審理2021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教育部主管預算時,已針對本案提出1,873萬的預算凍結案,要求教育部提出本案專案報告。
我們相信,教育部針對國內學生自殺率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斥資補助大專院校專業輔導人員人力,應建立在「考核基層現況、確實覆核成果」,另外,持續提供各校經費健全三級輔導體制之外,應同時考察輔導人員無法在崗位發揮專業的真正原因,並協助學校改善現況。
諮商結案 在 【歲月神偷-諮商結案】... - 心理師・療心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歲月神偷-諮商結案】 我聽過有人將諮商形容為:「關係的建立就是為了好好的道別」,雖然不合乎一般人際交往的道理,但諮商本來就不是一般的人際關係,而是專業助人 ... ... <看更多>
諮商結案 在 #討論有人有結案兩年後跟心理師當朋友的經驗嗎 - 心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或是有人在結案那天有問心理師:可不可以兩年後跟你當朋友呢?求經驗分享,我不敢問QQ - 討論,心理諮商. ... <看更多>
諮商結案 在 [疑問] 結束諮商後跟諮商師變朋友- 看板PSY 的推薦與評價
這件事困擾我很多年了
我理智上也知道有點母湯
但麻煩大家繼續忍受我一下子
我跟我的前諮商師在結束諮商的時候
他跟我說可以繼續當朋友
然後我們就繼續維持著關係
但幾乎都是我找他
大概是我每年會找他一次的這種頻率
我們會一起吃個飯
我一直不確定我跟他的界線該畫在哪裡
但我也沒有去超越這個一年吃一次飯的界線
直到後來我要出國留學
我要出國前找過他一次
後來我連續兩年暑假回國
都有寄信問他要不要見面
可是他完全沒理會這些信件
我很受傷的接受了他鬼隱我的事實
之後就當成沒這個人
(但其實還是會在意啦)
但是最近有一段時間狀況不太好
就寫了一封信給他
也沒有覺得會被回
沒想到他就回信給我了
他說沒有要鬼隱我
只是真的沒收到信
後來我們線上見了個面
在那之後我還寫了好幾封信給他
他也一直有回
但直到最近這一封信他又不回我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類似經歷呢?
大家都是怎麼處理結案後跟諮商師的關係呢
還是有諮商師在結案後跟個案繼續保持關係的呢?
我真的覺得蠻困惑的...
希望本人不要看到這篇文章XD
也請大家鞭小力點
(我說真的我蠻玻璃心...
要是被罵很慘大概會自己刪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92.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631787495.A.15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