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所候診區常常會看到形形色色的親子互動,有的爸媽雙眼沒有離開過小孩,陪好奇的孩子探索討論診所各式各樣的恐龍,念繪本給小孩聽。 也有些爸媽,眼睛沒有離開過手機,對於小孩的問題只有哼哼哈哈的帶過,只要不跌倒不出事就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念及一段影片,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在孩子需要你的黃金年紀,放下你的手機,停下眼前追的劇,離開聲光效果迷人的遊戲,陪孩子玩,互動跟探索。
孩子剛出生時,大腦裡約有兩千億個腦神經元,但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尚未建立。 神經元連結的豐富程度,是由大人們給孩子的刺激而異,好的刺激越多,孩子的大腦發展得越好。 六歲左右,孩子的大腦建構與發展大致完成,所以孩子的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也因為孩子在 6 歲左右大腦發展就已經底定了大約八成,若是孩子在幼兒時期未能把握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與他互動,在進入學齡後,開始就會有專注度、學習能力、人際關係等種種問題,這時才來關心孩子,就只能收拾後果了。
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陪伴孩子閱讀跟玩耍,可以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刺激。但要做親子共讀並不容易,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有能力能夠陪伴孩子共讀。 陪孩子一起玩遊戲,比起親子共讀容易得多了,每個家長都應該掌握各種遊戲的大方向,利用生活周遭的物件來陪孩子玩耍。
遊戲方式約略分成幾個類型: 依據孩子年紀大小不同,可以做不同的選擇
1. 身體動作遊戲:例如到公園或遊戲區玩耍
2. 感官功能遊戲:例如玩沙,泡浴缸時玩水
3. 建構遊戲:例如拼圖,堆積木
4. 社會戲劇遊戲:例如扮家家酒
5. 規則遊戲:例如撲克牌、大富翁
每一種類的遊戲都有它對孩子的幫助,有興趣的家長可以上網搜尋親子天下網站閱讀周育如老師的文章 :
" 幼兒大腦發展:如何掌握學習關鍵期 "
另外附上一段可愛的小女生在 TED 演講有關她觀察到小寶寶跟爸爸玩遊戲互動的過程,對於家裡還有0-6歲孩子的家長,真的可以有點省思,千萬不要錯過這段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
PS. 記得可以開啟中文字幕喔 !
https://www.ted.com/talks/molly_wright_how_every_child_can_thrive_by_five/transcript#t-37375
規則遊戲 幼兒 在 美豬媽與布甸仔の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為老師/家長都可以看看
很好的一篇文章,附有理論解釋
不但可以放諸今日社會,亦可以平日加以運用
對做一位好老師/父母都好有用處
有時間請仔細閱讀
我都深刻咁反思左自己
分享少少自己嘅反思,亦都係再一次提醒自己
⭐好多野都唔係非黑即白⭐
⭐可以從3個層面批判一個人嘅行為⭐
1️⃣對自己個人利弊而言
2️⃣對社會/群體秩序而言
3️⃣對良心/原則而言
⭐作為老師/父母可以點應用⭐
1️⃣約束小朋友行為
2️⃣了解小朋行為背後嘅原因,找出問題嘅核心
3️⃣盡自己所能,係問題發生前,幫助小朋友
你的道德落在哪裡?
.
很多人去批評年青人「整爛」玻璃、鐵閘;「整污糟」牆、LOGO、人像相就係超錯,破壞公物,甚至入左去就犯法。作為幼稚園老師,我哋工作最講求規則,角落規則、遊戲規則、班房規則、學校規則……教一個孩子遵守規則係我哋工作,不過我認為「年青人無錯」! 是非善惡並非一刀切,請老師們三思。
回應2017幼稚園課程指引(P.20)好著重發展幼兒「品德教育」,昨天的事件正好釐清品德的觀念。我邀請大家重溫美國心理學家柯爾柏格Kohlberg (1976) 道德發展理論 (道德及品德在教育方面是通用)。柯爾柏格將其分為三種層次,其下再分為兩個階段,共計六個階段。「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並非支持或論證一個行動是否違法,因為此理論並不解釋或界定何者為合法與道德的行為。不過,透過詢問他人關於道德兩難的議題(Moral Dilemma),可以得知其背後的「道德推論」(Moral Reasoning)。建議大家聽一聽漢斯道德兩難故事,思考一下自己的回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czp9S4u26M):有一個叫做漢斯的人,他的太太得了不治重病,命在旦夕。這時,只有一個藥劑師發明的一種新藥可以救她,但是這個藥劑師索價10萬元(雖然製藥成本只有1千元);而漢斯只有籌到5萬元,於是漢斯哀求藥劑師將藥價打對折,或者是讓漢斯先付5萬,剩下的5萬日後償還。但是藥劑師並不同意。於是漢斯晚上潛入藥房,偷了藥回去救他太太。在柯爾柏格的研究中,他問受試者下面四個問題:
1. 漢斯是否應該偷藥?
2. 如果漢斯不愛他太太,是不是他就不會去偷藥?
3. 如果生病的是漢斯不認識的人,漢斯是否還會去偷藥?
4. 如果漢斯的太太因得不到新藥而死的話,警察是否該逮捕藥劑師?
漢斯和平理性地同藥劑師表達意見,對方一口拒絕! 漢斯只是偷了能救回太太的藥,沒有偷其他東西。畢竟,如果和平理性地同藥劑師表達意見有用,能救回太太,漢斯才不用將行動昇級去偷藥,即是說,如果上街有用,林鄭立即下台,立即撤,就不會有人去「整爛」玻璃、鐵閘;「整污糟」牆、LOGO、人像相。漢斯是觸犯法例,藥劑師不給藥,見死不救是殺人!
第一層次:前習俗水準 (只想著個人的得失)
1. 服從與懲罰
某個行為若受到的懲罰越大,則這個行為越「壞」。通常不會注意其他人的觀點,和自己的有哪裡不同。
2. 利己主義
某個行為對自己的益處越大,則這個行為越「好」。
第二層次:習俗水準 (重視法律或社會)
3. 人際和諧與一致
在意其他人的評價,以行為會帶來的人際關係後果,判斷其善惡。
4. 法律與秩序
社會要求勝過個人要求,而法律須由所有人維護,如果有人違反法律,那他就是惡人。
第三層次:後習俗水準 (自我的信念)
5. 社會契約
法律是一種社會契約,所以法律應該要以總體社會福利為前提,進行立法、修改或廢止。
6. 原則與良心
基於普世價值下的推理,以正義為最高價值,法律必須基於正義,才有其效力。
我看到不少同工執著於「犯法」這個字眼,作為老師,我們的道德落在哪一個階段? 「如果有人違反法律,那他就是惡人。」是第二層次,但良心正義才是最高層次呀!這次事件本來是可以預防的,但特首拒絕會面,終止與人民溝通,真的令人失望。在29/6星期六參加 身心靈平台 的政治修行正念祝福香港分享會,Grace老師、竺Sir及莫Sir提醒我們要觀照自己內在世界,意識自己微小,意識自己重要,選擇自己位置。在行動背後有各式各樣反對與支持的詮釋,當自身懷有一個行動理由時,亦反問諸己,自己還可以聆聽進多少聲音、觀看到多少角度,然後又願意為此付出多少心力,創造出多少行動呢?
你是基於什麼理由支持或反對這項行動呢?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階段」提醒了一件事,替一個行為做價值判斷時先試著了解行動者背後的行為動機與道德推論。作為老師,在教育時協助同學思索道德推論,比馴化出道德行為更來得深遠與有意義。⭐️因為未來的AO, EO, 警察, 法官, 律師, 醫生, 社工, 輔導員, 議員……甚至特首, 都可能是你班中的某一位學生。比起「你怎麼做」,更重視的是「你怎麼想」。當法律規章與情、理相悖時,如何做出最明智的選擇,這就是專業高下之所在。道德,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
#許老師 #品德教育 #道德發展理論 #年青人謝謝你
#不指責 #不割蓆 #保護學生 #支持年輕人 #政治修行 #正念 #祝福香港 #Teaching_is_the_profession_that_teaches_all_the_other_professions
規則遊戲 幼兒 在 樂媽咪健康育兒 正向教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育兒好文分享 (爸爸必看)
「6種陪玩方法,取代手機養小孩」
🤷♂最近朋友傳來一則影片,內容是一個年輕的爸爸手忙腳亂的照顧年幼的兒子,兒子邊哭還邊揮手打爸爸,這位爸爸靈機一動,拿出手機給兒子看,然後兒子就很神奇的安靜了,緊盯著手機不再哭鬧。然後爸爸把手機拿開,孩子又開始哭,一拿回孩子面前,孩子又瞬間安靜。
👀影片很短、很有趣,孩子看到手機突然安靜的一幕也很有戲劇效果。但我想的是,這對父子以後的命運會是什麼?
✔選項(A):這位爸爸學到了安撫兒子的方法就是拿出手機,以後只要跟兒子在一起,他就會拿出手機給孩子看,於是始終沒有學會與孩子互動的方法。
✔選項(B):這位兒子學到,爸爸是無能的,手機是偉大的,所以兒子模仿崇拜父親的時代已經過去,手機成為新的爸爸。(🐷我覺得這段說得真是太幽默但又有道理耶🤣🤣)
✔選項(C):兒子很小就習慣手機教養法,他的大腦以手機的互動方式建構,於是長大後也成為手機兒童、手機宅男和手機大人。
✔選項(D):長成手機大人的兒子如果以後成為爸爸,也會用手機安撫孩子。
✔選項(E):以上皆是。
⭐大家覺得答案是哪個選項呢?
❤🧡💛童年經驗勿單一化💚💙💜
童年時期的經驗儘量不要單一化,要愈多元愈靈活越好。給孩子玩手機不是不行,但不能成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活動。那怎麼辦呢?對幼兒的成長而言,「遊戲」是生活經驗豐富化最好的建議。
請檢視一下你家的孩子平常都在玩什麼?理想的狀況下,孩子的遊戲至少要有六種基本的類型才足以促進孩子的發展。⭐如果可以,請想辦法讓你的孩子這六種類型的遊戲都有機會能玩到。
1⃣感官遊戲:可以促進聽、聞、看、摸等感官刺激的遊戲,例如玩沙、玩水、做勞作、聽音樂等。
2⃣體能遊戲:包括使用到大肌肉的跑、跳、攀爬、翻滾等活動,以及運用到小肌肉的揉、捏、抓、握等各種遊戲。帶去戶外大自然玩、公園、甚至社區的親子館都好,儘量讓孩子身體動起來,靈活和平衡度都要夠好,身體才會健康、腦袋的執行功能才會好。
3⃣認知遊戲:各種可以操弄、把玩、拆解、組合、建構的遊戲,例如積木、拼圖、智慧拼片、魔術方塊等。
4⃣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想像、假裝、角色扮演的各種遊戲,提供例如手偶、象徵玩具、各種可以裝扮的道具衣服等,讓孩子可以在當中練習溝通、協調、表達、展現各種角色的行為。最重要的是,還要提供玩伴,以促進社會互動。
5⃣語言遊戲:唱歌、唸謠、看故事繪本、討論、接語彙、猜謎、說笑話或故事接龍等,各種讓孩子對語言敏銳、能靈活運用口語的遊戲。
6⃣規則遊戲: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才能玩的各種遊戲,例如撲克牌、棋類、各式桌遊、電動等,孩子可以在鬪智、競賽中破關或獲勝的遊戲也都在此類。
人類的視覺和聽覺是最強勢的感官,用手機或電腦播放的刺激一下子就可吸引並操控住孩子的注意力,但也讓孩子成為被動的訊息處理者;但在遊戲中,孩子的心智處理和身體運作都是主動的,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會更有益處。
#歡迎分享轉貼
#節錄自親子天下雜誌98期-6種陪玩方法,取代手機養小孩
#筆者 周育如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320-周育如?fbclid=IwAR0IoOJ74VcpOCQqnGtfu3wBLaoQBMqpI8UrPWzTM49xqK_icYRjrbe_7bU
規則遊戲 幼兒 在 我該怎麼跟孩子玩遊戲?4~7歲規則遊戲引導教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兒童發展#居家運動# 遊戲 引導#米蔚#健康生活全方位『百種 遊戲 一包即能玩』『兒童發展,讓治療師伴你左右』還在為孩子的居家活動操心? ... <看更多>
規則遊戲 幼兒 在 信誼奇蜜親子網- 要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很難嗎? #承擔失敗其實 ... 的推薦與評價
要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很難嗎? #承擔失敗其實需要勇氣爸媽會發現,常常和幼兒玩遊戲,不管是桌遊或是運動遊戲,常常發現孩子經常不按牌理出牌,很難按照遊戲規則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