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此檔優惠
#許願款
顧客許願款❤️歐美日多個國家盛行綠咖啡多年,幫助身體促進新陳代謝細胞更新同時也是抗氧化的重要首選‼️研究指出,綠咖啡中「綠原酸」能調節腸道、幫助控制血糖、脂肪細胞代謝;但咖啡豆如果經過烤焙,綠原酸就會大量流失,只有綠咖啡才能保留豐富的綠原酸~
【德國Sanct Bernhard綠咖啡豆膠囊】
規格 : 120入 (2個月)
有效期限 : 2023
🌟經臨床證實:
🔹22天平均減退10%體重‼️
🔹22天平均降低16%脂肪比例‼️
❓什麼是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綠咖啡具有天然綠原酸成分,這是一種酚酸類的物質,幫助降低與抑制腸道吸收糖分,可促進肝醣合成,避免血糖過高,加快脂肪在體內燃燒的速度。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作用性
咖啡綠原酸能♦️刺激粒線體,加速對脂肪的作用♦️讓脂質進入粒腺體內燃燒、消耗,轉換成熱量,因此能降低體脂肪♦️幫助在意體脂肪的人縮減腹部脂肪。
🌟《醫學國際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在一項人體實驗中發現,攝取綠原酸含量高的咖啡受試者,12週之後體重平均下降達5.4公斤‼️至於所喝的咖啡綠原酸含量較少的一組,平均體重只減1.7公斤。體脂肪方面,咖啡中綠原酸含量多的一組,平均減少3.6%,而綠原酸攝取較低的組別,則平均減少0.7%。
❓綠原酸每日建議使用量
每日食用量每日食用限量🔹400毫克。
❓此款膠囊特別添加成分-「鉻」
膠囊中特意添加的「鉻」,幫助平衡血糖水平,避免過分節食帶來的低血糖,保持正常的營養代謝。
✅每一顆膠囊成分
1️⃣綠咖啡提取物 400 毫克=含綠原酸 200毫克。
2️⃣鉻 50 微克。
✅使用方法
每天二次,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一顆,直接用溫水送服。
❌不含麩質❌酵母❌牛奶衍生物❌鹽❌乳糖❌人造色素,❌香精和防腐劑 。
✅適用人群 : 成人,易胖者。
⚠️十六歲以下、經期懷孕或哺乳不建議服用。
===綠咖啡綠原酸功能===
以下為醫學期刊資料提供參考
🌟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綠原酸多酚能促進新陳代謝;若細胞持續的更新,使身體機能代謝維持最好狀態。
🌟 抑制脂肪吸收,預防代謝症候群
2010年國際咖啡科學會議中發表研究指出:綠原酸能夠干擾脂肪酶酵素活性,♦️抑制脂肪的分解與吸收,也意味著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不易囤積於體內,濃度越高,效果越顯著,達到預防代謝症候群的功效。
🌟抗氧化、減少自由基,保護眼睛
醫學界「自由基-抗氧化物質」理論日益被重視,咖啡中的綠原酸、茶葉中的兒茶素♦️建議運用天然的植化素成份‼️用最簡單的方式攝取抗氧化物質,讓身體年輕健康。
康乃爾大學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咖啡中所富含的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能有保護視網膜細胞的作用。視網膜位於眼球的內層,由一層感光細胞和其他神經細胞組成,負責接受及組織視覺影像,供大腦辨認。視網膜同時也是身體裡新陳代謝最活躍的組織之一。視網膜的耗氧速度甚至比大腦還快,而氧化壓力所引起的現象,如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都有可能導致失明。
♦️研究人員解釋,綠原酸的抗氧化作用,幫助減少視網膜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抑制醣類吸收,調節血糖
🌟綠原酸有抑制葡萄糖吸收的功能,進而幫助減輕體重。
日本食品科學工學會刊上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綠原酸濃度越高,越容易抑制醣類分解酵素的活性,進而使血糖上升趨緩。
🌟降血脂、三高,增加血管力
攝取「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有效提升血管力。血管力,指的是為了將必須的血液量輸送至必須的部位時,血管調節收縮擴張的力量。飲食作息不正常、年齡增長等各種原因導致血管變硬,使得控制血管收縮擴張的神經機能低下,血液流動受到阻礙,進而造成必要的氧氣、營養素、熱能等難以輸送至細胞,體內的二氧化碳等老廢物質也無法回收代謝,手腳冰冷、肌膚乾燥、心血管疾病等跟著找上門來。
♦️《臨床和實驗性高血壓期刊(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在一項針對有輕微高血壓的患者的實驗中發現,一組給予綠原酸咖啡萃取物,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攝取咖啡綠原酸的組別,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降低,飲用安慰劑的另一組在血壓方面卻沒有明顯的下降。
🌟降低體脂肪、緊實小腹
咖啡綠原酸能刺激粒線體,加速對脂肪的作用,讓脂質進入粒腺體內燃燒、消耗,轉換成熱量,因此能降低體脂肪,幫助在意體脂肪的人縮減腹部脂肪。
🌟調節免疫、改善發炎
人體發炎時,體內會產生許多氧化反應,消滅了病變細胞,卻也傷害原本健康的細胞,綠原酸的抗氧化能力使發炎現象獲得改善。
🌟美肌護膚
綠原酸可防止黑色素沈澱,預防黑斑產生,並對抗活性氧物質,保持肌膚彈性有光澤;更可加速肌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加速排出廢舊角質,淡化因循環不暢導致的黑眼圈。
#紐澳代購
#德國
同時也有3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肩膀痛 #五十肩 大家因為疫情都辛苦了!相信很多媽媽、阿嬤、WFH上班族肩膀痠痛開始發作了!除了之前教過的肩頸伸展、枕頭擺位,今天要來教大家能緩解肩頸痠痛的居家復健操,很實用喔!有空一起來動一動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伸展及枕頭擺位的影片連結附在下方留言中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
「血管發炎腳」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小獅子代購Little-Lion-Sh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亞美將 AmiJan - 鄧莉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腳好腫!第二顆心臟腫脹爆青筋靜脈曲張當心血栓致命!健康 ... 的評價
- 關於血管發炎腳 在 你有﹋找謝中醫嗎- 血管炎讓你接近死神! | Facebook 的評價
血管發炎腳 在 亞美將 AmiJan - 鄧莉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眼睛
談談今年11月滿15歲的寶貝狗Aki的白內障狀況。
從去年五月的時候狀況眼睛就有點白化,但我不以為意,我一直以為老狗的眼睛本來就一定會遇到一些狀況,也看過很多人家的狗眼睛全白的也很多,當下真怎麼也沒想太多,就認定那是自然現象。(這邊建議大家若眼睛有什麼白啊、紅啊的點的狀況就先帶去看獸醫吧)
但今年的眼睛更加白,眼球中也帶著血絲變成血點越來越大,一開始給住家附近的獸醫看,說是有可能乾眼造成,最後討論結果就是使用高濃度膏狀玻尿酸,但這款無防腐劑玻尿酸不適合她的眼睛,老狗容易一直睡,眼睛在經常閉著狀態下,膏狀玻尿酸好像更容易有眼屎。
最後還是帶回她小時候常看的診所,醫生仔細用儀器檢查,看看她眼球血點是不是因為愛磨頭頂(或眼睛)造成角膜磨損,結果並不是(我也鬆一口氣),然後再進一步檢查眼球血點是角膜周邊血管老化…blabla的造成的,然後那顆眼球也已經白內障熟成了。
結論是如果沒有好好照顧的話,有可能眼球眼壓過高或發炎造成內部潰爛,反應上她會很痛很痛,最後很痛的話可能就要動手術摘除。
現在另一眼也有白白的,我問醫生是不是白內障,醫生說是老化現象。(原來還有這種現象,我都不知道)
前幾次看診時有量過白內障那隻眼的眼壓過高,於是醫生開給她的眼壓藥,醫生很細心還特別寫了張單子給我怕我搞混,因為有消炎藥、降眼壓藥、人工淚液三種不同類型的眼藥水交互滴,總之在上週回診的時候已降下來。
上次也拿了一些寵物保健品詢問醫生,醫生也很有耐心地看成分後再跟我討論該怎麼吃。(我們目前還在試吃中,之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看診當中也跟醫生討論一個問題。
現在15歲眼球沒有壞到要摘除,要現在先摘?萬一她18歲的時候眼睛才開始不舒服的話該怎麼辦?15歲跟18歲的體力一定不一樣,也不知道熬不熬得過手術。雖然目前討論這個有點早,但我預設了各種問題發生時的狀況。(不知道有沒有人懂我想表達的點🤔)
剛剛上述是帶Aki看醫生的紀錄murmur🤭🤭
除了入手很多寵物相關的保健品、環境清潔品⋯等等,也是前陣子Aki身上有黴菌現象,每週帶去洗硫磺浴目前好很多。(但黴菌這件事真的是要去抗戰很久,老狗抵抗力弱也容易再度被襲擊)
朋友說她的獸醫吩咐給她有黴菌感染的貓擦拭,於是我也買了一個銀離子濕紙巾,外出回家後擦身體腳底。
然後另一個朋友知道Aki眼壓高就叫我買負離子毛巾敷她,網路上查到說負離子可以讓血液循環加快、降低眼壓(所以有很多眼鏡都做負離子的唷),但這毛巾我今天才剛拿到,拿來給她當被子,一邊睡一邊敷。
最後我又買了甲醛測試儀。
沒錯,我是拿來檢測最近買的小木櫃,因為她會靠在邊邊睡,我不想她呼吸都吸入甲醛,後來測試發現沒問題,我又鬆一口氣了。
是不是真的很神經病啊。😶
我不否認,但圖我自己一個心安啦!
沒辦法啊,人不舒服會講出來,但狗不會啊!
我知道很多毛主人也跟我一樣想法,如果能夠早點知道眼睛相關的資訊就好。
希望我的這篇 #老狗眼睛照顧 也能幫助到其他毛主人,我們一輩子沒養過那麼老的狗,更別說遇到很多突發狀況該怎麼面對,通常都是從不知所措中去摸索,即使失敗了,才能從中去學習或去了解。
我只是很單純希望這篇文有幫到有需要的人。❤️
歡迎你們也來跟我分享喔!
#老狗養護
#老狗白內障
#眼睛照顧
#人工淚液要無防腐劑的喔
血管發炎腳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血管發炎腳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肩膀痛 #五十肩 大家因為疫情都辛苦了!相信很多媽媽、阿嬤、WFH上班族肩膀痠痛開始發作了!除了之前教過的肩頸伸展、枕頭擺位,今天要來教大家能緩解肩頸痠痛的居家復健操,很實用喔!有空一起來動一動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伸展及枕頭擺位的影片連結附在下方留言中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做肩部運動前後,該先熱敷還是冰敷?
🔸正確爬牆運動分為正面及側面兩個環節!
🔸毛巾操你真的做對了嗎!有哪些眉角?
🔸升級版的鐘擺運動學起來!
#影片大綱
🔸肩部運動前,應該先熱敷
▫熱敷可以讓肩部周圍組織血液循環增加。
▫熱敷通常控制在15-20分鐘。
▫溫度只要比體表稍微高一些即可。
🔸正面爬牆運動,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正面面對牆面,兩隻手指抵於牆上,手肘打直,手臂與牆壁呈現90度
▫手指頭沿著牆面爬升,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前進,而不是拱腰前進,一直到手臂有緊緊痠痠的角度,保持呼吸,維持10秒。
▫手指頭沿著牆面緩降,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後退,回到動作原點時,另一隻手可以協助疼痛的手慢慢放下。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側面爬牆運動,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側面面對牆面,兩隻手指抵於牆上,手肘打直,手臂與牆壁呈現90度
▫手指頭沿著牆面爬升,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靠近牆面,而不是做側腰延伸來前進,一直到手臂有緊緊痠痠的角度,保持呼吸,維持10
秒。
▫手指頭沿著牆面緩降,手肘打直,身體也要跟著遠離牆面,回到動作原點時,另一隻手可以協助疼痛的手慢慢放下。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毛巾操,正確示範請見影片。
▫疼痛側的手抓住毛巾一頭,並超過脊椎中線。
▫利用不痛側的手慢慢地將毛巾往上拉,此時身體也沒有前傾或後仰的狀況,一直到肩膀有緊緊痠痠的感覺,保持呼吸,維持10秒,然後慢慢放鬆。這樣的動作重複10次。
🔸站姿鐘擺運動
▫肩膀自然放鬆垂下,利用啞鈴或是裝水寶特瓶的重量,輕輕地前後晃動。來回算一次,可以重複20到30次。
🔸趴姿鐘擺運動
▫找一張桌子或有椅背的椅子,讓身體前傾輕輕地趴在桌子或椅背上。
▫肩膀自然放鬆垂下,一樣利用末端重量帶動手臂輕輕地前後晃動。來回算一次,可以重複20到30次。
🔸肩部運動後,應該做冰敷
▫冰敷可以讓肩部周圍組織發炎反應降低。
▫冰敷通常控制在10-15分鐘。
▫冰敷溫度只要讓皮膚覺得涼涼的就好。
指導:謝劭玟 物理治療師 Festiva Hsieh
主講: 王培樺。謝劭玟
內容腳本 :謝劭玟。王培樺
後製剪輯: 黃詠荃。謝劭玟
#腦神經科 #50肩 #肩部運動 #肩膀痛
#爬牆運動 #毛巾操 #鐘擺運動 #肩膀熱敷 #肩膀冰敷
#姿勢+ #神經很有事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血管發炎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跟着醫生打羽毛球—球技精湛亦要有良好中央視力 黃斑病非長者專利 醫生教自測黃斑病症狀方法
50歲以下多屬糖尿病黃斑水腫 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是有效治療方案
不少人聽過「老年黃斑病變」,令人以為黃斑病只會發生在長者身上,眼科專科醫生葉佩珮就指,50歲以下工作人口,同樣可以患上黃斑病。「退化、眼內發炎、創傷、感染、原發性或因身體系統性疾病影響眼睛,也可以導致黃斑病。而最常見於在職人口的黃斑問題便是糖尿病黃斑水腫。」
現時最有效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水腫情況來決定注射方案,療程亦越趨個人化。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黃斑病 #醫生 #羽毛球 #眼科 #糖尿病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血管發炎腳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談到糖尿病,大家都會想起「篤手指」。如家中有親人或長者患有糖尿病,不難發現病友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篤手指」量度空腹血糖,雙手十指總是佈滿密密麻麻的針孔。糖尿病如不受控制的話,可引發眾多牽涉不同重要器官的嚴重併發症。長期的高血糖會令血管發炎,更可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兩種致命的併發症;亦可引致眼部神經病變、腎功能衰竭、周邊神經病變和周邊血管疾病等,長遠更影響器官功能和生活質素。
糖尿病主要分為兩類: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當中一型糖尿病因胰臟未能分泌胰島素而必須終生使用人工合成胰島素以控制血糖;而二型糖尿病多因生活飲食習慣、癡肥和家族病史或基因等因素而令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變低,或因胰臟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而令血糖過高。一般來說,二型糖尿病多以勤做運動、改善生活習慣和降血糖藥物治療,然而小部份二型糖尿病患者因持續惡化或藥物未能控制血糖,而須使用人工合成胰島素以控制血糖。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糖尿病 #皮下血糖儀 #血糖 #胰島素 #腎功能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血管發炎腳 在 腳好腫!第二顆心臟腫脹爆青筋靜脈曲張當心血栓致命!健康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