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講懷疑人生,多數都係講笑,因為真正懷疑自己的念頭,是苦不堪言。
明明做盡一切我以為是對的,我以為是好的,我以為不會出錯的事,人生卻偏偏脫離了軌道。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人生遠不如想像簡單。在自憐自傷之間,我問:到底甚麼是真理?或許,人生根本無一套理念能夠立足。
懷疑再懷疑,就失去信任,對別人的信任、對自己的信任。人生不如3+2=5,變幻原是永恆。回歸最根本原因,是我們一直信奉的概念,一直行走的「正路」,甚至一直接受的「教育」,也一定有錯誤的部分,而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就如伽俐略以前的人相信世界是平的,太陽是附屬品一樣。當人的認知有限,錯誤就永遠存在。
大哲笛卡兒甚至懷疑,3+2未必等於5,我們看到鏡子裏的自己是幻象,火的溫熱感是惡作劇。如果我們都被惡靈蒙蔽,周遭一切都是幻象的話,我們還能夠相信甚麼是真實的呢?
至少,我們懷疑萬物時,我們確實在懷疑,所以,最底線的真實是:「我在懷疑」。有「我」,和「我的問題」相依為命。
「我思故我在」的道理,不是找到真理,而是知道真理並不存在,總是存疑。那麼人生豈非更痛苦嗎?問題是我們都在生命中追求智慧,從歷練中知道自己的無知愚昧,比較在平坦的人生中一路深信不疑,似乎更加令人成長。
就正如蘇格拉底提出的「自知無知」,比一切已有的答案,更接近真實。也正如在山岳中懷疑能否完走的人,更瞭解到自己的身體一樣。
「懷疑人生」是好事,不是壞事。
#人生低谷的生存哲學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柏拉圖]當時的雅典與其師-蘇格拉底- 看板W-Philosophy 的評價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智慧和人生意義」- 探討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和理念,包括柏拉圖 的評價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張開基的經營生命銀行- 蘇格拉底的「靈魂論」 「蘇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時隔20 年再推出的歌《愛是…2.0》:鄭秀文奉行的愛情哲學是 ... 的評價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自學個體心理學推薦入門書籍系列
.
花花自學個體心理學即將邁入第三年,這一年是我幾乎沒更新書籍的一年,身份上的轉換與承擔的責任變得更多,我一天當中能夠用來閱讀以及寫作的時間變得非常有限,因為作息與生活習慣大轉變的關係,我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適應,並且在最近終於找到一個現階段看起來還算平衡的點。
.
我僅僅花了三天的零碎時間就把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給看完,但各位讀者不用擔心這樣是否會完全沒有吸收,首先我得先碎嘴一下,岸見一郎老師的著作內容重複性真的非常高,87%相似不是開玩笑,有認真去讀他在台灣有被翻譯出來的書籍一定會發現,裡面舉的例子、故事、引言等等,幾乎每一本都是大同小異。
.
但這並非是在否定岸見老師的著作,舉一個阿德勒的例子來說,曾經有人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講座中提問:「老師,您講的這些內容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嗎?」,兒阿德勒的回答是:「這些不就是常識嗎?」
.
岸見老師的著作雖然重複性很高,但就如同在觀賞電影或是閱讀一本小說一樣,我們總要全部看完後再重新去回顧,才能夠發現第一次沒注意到的地方,電影或小說的內容並無改變,但我們卻有了更多的體悟。
.
而這也是我非常推薦想要入門個體心理學的讀者朋友們,絕對可以收藏岸見老師每一本著作的原因,每一次閱讀都能夠有新的領受,特別是我們活著的每一天其實都在改變,同樣的內容,不同情境下的解讀其實每一次都是收穫滿滿的。
.
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吧!首先跟大家介紹章節分成那些部分。
.
#第一章_屬於所有人的心理學家
.
跟之前閱讀過但可能還沒寫出介紹的幾本一樣,岸見老師會在第一章先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創辦人阿德勒・阿爾弗雷德的生平,阿德勒的童年與家人的相處、長大後為什麼決定成為一名醫師、又是如何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自己成立全新的心理學會等等。
.
講到心理學,大家都會很快去想到佛洛伊德或是榮格,但鮮為人知的是,在當代阿德勒的聲名很可能更甚於佛洛伊德,只是個體心理學(或稱阿德勒心理學)太過理想化,且在實踐上有相當程度上的困難,因此直到百年後的今天,阿德勒理想中的世界仍舊沒有實現。
.
就連阿德勒本人以及跟隨他的後人,當然也包括我在內,都是相當悲觀地認為,阿德勒理想的世界是不可能會實現的。但即便我們認為直到我們生命的盡頭也看不到改變,我們仍舊會持續傳達阿德勒的理念給更多的人,這是阿德勒心理學所教導我們的思想: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唯有先改變自己,才有機會影響到其他的人進而變得更好。
.
#第二章_勇氣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
.
許多人會感到疑惑,幸福這麼抽象的詞彙不應該出現在心理學當中,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它既看不到也觸碰不到,幸福也無法量化同時也沒有所謂標準,幸福不該是心理學該探討的,這是哲學的議題了。
.
然而,幸福跟心理學有相關且非常重要。每一個有身心狀況的人,只要問他們這樣的問題就好:「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都不見得有辦法肯定地回答自覺很幸福更何況是飽受身心疾病困擾的人,因此幸福絕對是心理學必須要去了解的課題。
.
阿德勒認為,人會感覺不幸福、人的煩惱都是跟人際關係有關。在這個章節當中幾乎全部都是以親子教養的角度下去撰寫,但即便正在閱讀本文的您膝下沒有子女也不需擔心本書對您不會有幫助,在閱讀這個章節的同時,讀者們可以去回顧自己的成長環境,您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學校的師長以及其他長輩是給您什麼樣的環境。
.
阿德勒將這些環境稱之為『素材』,而每個人的人生型態都與這些素材有關,當然並非在不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一定會壞掉,阿德勒認為人生是自己選擇的,素材也是,我們眼前有大量的素材,但我們只會選擇跟自己人生型態相符合的。
.
例如我的第一段認真談的感情就是我的前夫,但他卻在我懷孕期間出軌了,出軌程度確切到哪我不清楚,但這樣的打擊讓我在離婚之後的感情中有了陰影。我經常害怕伴侶出軌,因此在過去我的感情態度是屬於非常緊迫盯人的,而不幸地,還真的又被我發現了伴侶與其他異性的曖昧對話內容,這讓我更加肯定男人都是不能夠信任的。
.
『不可以太相信男朋友』這是我面對感情時所選擇的人生型態,而造成這樣的人生型態的則是我所選擇的素材『前夫出軌』、『男朋友跟別人曖昧』,除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之外,我也會特別注意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類似情形,例如哪個在眾人面前是完美情人的男性私下經常瞞著女友約炮之類的。
.
但明明,鶼鰈情深的例子也大有人在,因為我選擇的人生型態不允許我使用這些素材,因此即便我明白不是每個男人都會跟我的前夫一樣,當我踏入一段新的感情時,我又會自然而然地將伴侶當成是前夫,並且打從心底無法信任他。
.
當我選擇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後,我所使用的素材也會跟著改變,而這一個章節除了教導我們如何給孩子盡可能多一點正面的素材之外,也讓我們明白人生型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幸福。
.
補充說明一下,給予孩子盡可能多一點的正面素材不一定他將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正面的人,但是負面素材太多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就是會有比較高的機會成為較為負面的人;同理如果大部分的選擇都是正面的,那麼變成負面的機會相對就會減少許多,這也是阿德勒非常重視親子教養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_擁有更理想的人際關係
.
在前面一個章節會講到如何幫孩子或是為自己建立勇氣,首先需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生中難免遇到挫折,挫折不見得都是些很大的狀況,也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例如才剛走進辦公室就被同事取笑襯衫的花色很俗氣,一整天的上班心情都會大受影響。在第二章中會告訴我們如何做好『課題分離』,而這必須先要能夠『認同自己』,也就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
而進入第三章開始則是要學習與他人建立橫向關係,因為在上一個章節當中,認同自己很可能會變成過度自負,認為他人能力都不如自己,凡事皆以自我為中心、不是認為他人比自己弱就是將能力比自己強的人視為敵人或是競爭對手。
.
幸福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放下競爭的念頭,而這邊所指的競爭不單純只是像學生之間比較誰成績比較好,或是公司裡面那一個員工業績最高。競爭也可能只是覺得自己的身材比某個人差、自己獲得的關注比某個人少,甚至於只是在家中認為手足的能力不如自己等等都是在『縱向關係』才會產生的競爭意識。
.
阿德勒說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在對等的橫向關係,不論對方的年紀、經歷、能力等條件如何,在生命的這一層意義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也是許多哲學家會說的『每個人出生與死去的時候都是一樣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當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在沒有競爭的橫向關係時,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將他人視為夥伴,並且相信他人能夠幫助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
接納自己、信任他人這樣還不夠,第三章的最後一節會提到獲得幸褔的最後一個關鍵,就是懂得貢獻他人。但這並非要人都要有犧牲奉獻那樣的情操,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夠幫助到他人,若要用簡單一句話來說明的話,我會說獲得幸福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第四章_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
.
看完前面三章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明白個體心理學,甚至認為阿德勒的理論都是在講幹話,光是『人人為我』這句話就很難成立了;眼睛睜開看見的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各種的爾虞我詐,公司裡面搞小團體,回到家還要被長輩拿來跟其他同輩做比較,也難怪阿德勒心理學過一百年了還是沒被發揚光大。
.
在第四章當中最主要就是將前面三章做更詳細的解釋與說明,由於岸見一郎老師本身是哲學家主修希臘哲學,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會有大量以蘇格拉底為基礎來探討個體心理學。當中蘇格拉底之死就幾乎每次都會出現在他的著作當中,幾乎每一本都會寫到為什麼蘇格拉底不願意選擇逃亡而是接受死刑。
.
#第五章_人生就是對自己負責
.
跟前一章一樣,第五章也是在整合前面所講述的理論,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能力去選擇自己要的人生。許多人會用各種看似合理的解釋來說明為什麼自己沒辦法改變,那是因為害怕對於改變生活型態後的不確定性,一但決定改變後就得賭一把會變好或更糟;可以確定的是維持現況雖不如意但還撐得下去且不會變得更糟,相較於改變之後的不確定性,維持現況感覺風險比較低一點,但其實到頭來只是自己沒那麼想改變罷了。
.
這一章當中有些地方看了會覺得有點刺眼、有點針對性,會感覺作者或者提出個體心理學的阿德勒冷血又不食人間煙火,可以選擇的話我當然也想讓自己獲得幸福啊、可以勇敢的話誰會想要遇到事情就逃避?不安慰我就算了,還盡講些落井下石的酸言酸語,跟網路上的鍵盤酸民有什麼兩樣?
.
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被討厭的勇氣》時的感受, 一般的勵志書籍、心靈雞湯會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它雖然沒有幫你解決問題,但它讓你感覺舒服,當你不想解決問題的時候、壓力灌頂的時候,讀點心靈雞湯會感覺自己充滿了正面能量、會感覺人生充滿希望。
.
但是,你還是不會去解決問題,等到你發現問題沒解決、又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的時候,再回去看心靈雞湯,又會是同樣的循環,可是最終,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在我第一次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感覺崩潰後的一段時間,抖M的我決定再重新閱讀一次,而在重新閱讀、思考並且強迫自己去實踐個體心理學後才逐漸明白,個體心理學就是個直接告訴你解決問題方式的心理學,但他不會幫你解決,你只能自己解決,但最難的就是決定自己解決的這一步了。
.
我就是這樣,靠著虐待自己似的強迫實踐個體心理學,於是我就不再需要服用原本被醫生說得吃一輩子的躁鬱症藥物了。
.
以上分享,由於我兩點要幫學生上課的關係本篇先放粉絲頁,錯字可能有點多來不及修改,晚點整理好再放到部落格,謝謝大家!
.
提醒各位,纖益菌本週日截止,下週一就要開汲氣爆氣團購,沒空再處理纖益菌,所以務必務必務必於本週完成填單轉帳回報這些程序,逾期花花真的沒有時間能夠等候,萬分抱歉(跪下擠乳溝
.
這邊看介紹: https://lihi1.com/kyPop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理論其實好簡單📝詰問法
西方倫理道德哲學之父 蘇格拉底 以「詰問法」這個教學方法聞名,他把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是「催生法」。
✅教師問學生一些引導性問題,在對話中引導並激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不斷修正自己提出來的內容,最後發展出自己的理念、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他極為重視這整個思考、思辨的過程
(簡言之:一問一答,對話圍繞著問題的核心,發問者會針對回答者的敘述內容提出反問或質疑,讓回答者不斷修正後,整理出屬於自己的概念)
《生活應用分享》
➡️和孩子討論時,以詰問法的方式提問,避免只問三個字「為什麼?」
1️⃣「剛剛的事情為什麼會讓你有這樣的感受?你看起來非常生氣!」
2️⃣「你覺得可以怎麼做?有哪些方法會更好的嗎?」
3️⃣「猜猜看那個小朋友為什麼哭哭?可能發生什麼事?」「有沒有其他的可能呢?」
對於小學中年級以上的孩子
1️⃣「試試看從不同角度來思考這件事~」
2️⃣「有哪些證據可以支持你的想法嗎?」
3️⃣「對於剛剛的想法,你有多少信心呢?」
❤️今天的分享有點艱澀,我盡力了😅
❤️其實想表達的是:「閱讀」可以開拓孩子對於知識的視野和興趣,但是,關於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來自於成人平時「如何」與他們對話,希望今天的分享幫助大家重視「引導孩子思考」這件事😊
#你的我的小王子
#理論其實好簡單
#別忘了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西方倫理道德哲學之父蘇格拉底以「詰問法」這個教學方法聞名,他把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是「催生法」。 ✓教師問學生一些引導性問題,在對話中引導 ... ... <看更多>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西方倫理道德哲學之父蘇格拉底以「詰問法」這個教學方法聞名,他把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是「催生法」。 ✓教師問學生一些引導性問題,在對話中引導 ... ... <看更多>
蘇格拉底哲學理念 在 [柏拉圖]當時的雅典與其師-蘇格拉底- 看板W-Philosophy 的推薦與評價
柏拉圖(Plato,427~347BC)
他是古希臘時代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若嚴格的說,他也是第一位
自覺的從哲學角度提出與思考美學問題,並把美學形成思想體系
的人。
他的老師是蘇格拉底(Sokrates),有關於蘇格拉底的記載,大多
出自柏拉圖的著作。當然,目前所知的柏拉圖著作,有些亦可能
是他的學生筆記或學生所寫的。這些著作廣泛涉及到政治、倫理、
教育、文藝和美學等領域。
蘇格拉底對柏拉圖的影響很大,由於蘇格拉底一生沒有留下任何
著作,因此有關蘇格拉底的思想與言行都出自柏拉圖的著作,柏
拉圖也常藉由筆下的蘇格拉底之口來闡述哲學思想。
蘇格拉底的死對柏拉圖產生很大的震撼與影響,他被雅典政府判
了死刑,必須服毒而死,罪名是「不敬神明,煽動年輕人作亂」。
蘇格拉底為了堅持他的理念,因此慷慨就義。
究竟當時的雅典局勢如何?竟然要迫使這位偉大哲人飲鴆自盡呢?
首先,雖然我們知道古雅典有受現代人推崇的「民主政治」,但實
際上當時雅典人口總數約40萬人,奴隸即佔25萬人,只有15萬人才
算得上是自由公民。雅典的議會是全國最高政治機關,由人民推選
出來,而最高法院也有一千多人擔任,所以想賄賂也是不可能的事,
那些官員也都由公民輪流擔任,乍看來真的「民主」極了。
但實際上,這個政體是以一群暴民為首,感情用事,以現代來看,
就是所謂的民粹政治,而他們的政策就是讓一群人出來辯論決定
政策方向,將領也是由人民推舉,覺得不行亦可自由撤換(所以也
難怪打不過後來的斯巴達);法官呢?由人民依據字母順序決定,
沒有教養的農民與商人都可自由推舉,輪流擔任。
這就是「雅典民主」。
因此,當時的人們亦感到政治與社會的紊亂,奧林帕斯的諸神在哲
人學派出現後,人們已漸漸不再信仰神明了,但失去神的尊崇之後,
人們對道德的準則又從何建立?究竟什麼才是道德?什麼樣的國家
體制才是理想的國家?這就是那個時代迫切想解決的兩個問題。
而蘇格拉底就是因為對這兩問題有深層的見解,也因此而招致殺身
之禍。
由於雅典履次敗給斯巴達,所以亦有一派人士崇尚斯巴達的政體,
他們是當時的資產階級,認為該以貴族專政才是最理想的政體,也
就是他們所宣揚的「寡頭政治」。
於是,終於革命爆發,但卻以失敗收場。而「寡頭政黨」的領導者
克律底亞斯是蘇格拉底學生、亦是柏拉圖叔叔,與民主黨爭奪權力
失敗,戰死沙場。
由於蘇格拉底是革命黨的知識界領袖,也是貴族主義政治哲學的源
頭,所以在民主黨取得勝利後,就該是清算蘇格拉底的時候了。
他當時也有選擇:只要他向民眾與議會承認奧林帕斯的多神信仰,
以及承認當時的民主政體為最好的政體,那麼就可以免他一死。
但蘇格拉底認為,道德律令應該超越神的信仰,不管他是無神論、
多神論、或蘇格拉底的一神論信仰,道德律令都該在神的信仰之上
建立普遍的效力。而國家應該由有知識的人來治理,應該以知識為
基礎,而不是以數量為準。人數越多時就越愚蠢暴烈,越缺乏獨處
時的智慧-假如人數越多,累積的智慧就越多,這豈不是迷信嗎?
當時的民眾有權力可釋放他,也有意釋放他,只要他跟民眾屈從。
但他不肯。審判官也有意放他,但暴怒的民眾決定投票表決,所以,
他該死。
雖然他的學生設計了兩個方案:一個是繼續向法官求情,另一個是
幫他脫逃,但都被他所拒絕。若是他因此而死,就證明了他的政治
理念是正確的,所以他不願意脫逃-離棄他的思想。
柏拉圖悲憤的記錄下此事,也埋下了理想國的種子,此時,28歲。
---------------------------------------------------------
【註】
蘇格拉底死時,柏拉圖年約28歲,因此這裡並非指他寫這段記事
的時間。這個事件收錄在柏拉圖的著作《辯護書》。
--
╭──┬──┬──╮【Edit】站 bbs://bbs.kkcity.com.tw:22311 ─────╮
│人文│社會│科學│╔═══╔══╮ ╦ ═╦═ ╭─你看見了美學╯
├──┼──┼──┤╚══╗║ ║ ║ ║ ╭還是錯覺?────╮
│藝術│哲學│文化│╔══╝║ ║ ║ ║ ╭─╯ ╭─5_Aesthetics╯
╰──┴──┴──╯╚═══╚══╯ ╩ ╨ │ 美學板 ──────╮
特殊看板 優質個板 ─────── 編輯‧邊境 ─╯ ╰─ 板工 RAYBO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84.2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