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效益和自身的腸道菌跟代謝產物相關
#為什麼常用抗生素的人對流感疫苗反應很差
這場世界級風暴,席捲全球每個人。在醫藥強大宣傳下,大部份人直接做法便是施打疫苗(以為一勞永逸),殊不知疫苗效益的關鍵,很可能和自身的腸道菌跟代謝產物有關。
如果疫苗便能終解這場夢,那麼施打率前三名的英國,為什麼今天宣布延後解封。為什麼有人施打疫苗兩劑,還是確診。為什麼有些人打完疫苗後,發燒、關節酸痛,有些人不會。
這些我沒有定見。只是已有相當多的論文指出(也暗示),關鍵可能是自身的腸道菌跟代謝產物,以及有沒有長期服用抗生素或慢性疾病藥物。
以下來自醫師的論點:
" 去年《Cell Host & Microbe》期刊有一篇探討腸道菌相對於人類施打疫苗的綜論,發現 #某些菌會抑制抗體的產生,而 #某些菌會有助於抗體的產生,尤其是在 #病毒感染相關的免疫。(這也就是為何常用抗生素的人對流感疫苗反應很差)。
而《Cell》也發現1000種藥物裡,有250種非抗生素藥物都會抑制腸道菌生長,影響了藥物的效力跟副作用,也就是說同一種藥物(疫苗),面對千百種人不同的腸道菌相就可能有千百種不同反應。
疫苗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燒、關節酸痛其實跟許多發炎反應的上升有關,若腸道菌及其相關代謝產物可以在其中扮演協調者,降低發炎,或許可以減少疫苗引起的異常活躍免疫反應,又能幫助抗體的產生
而過去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比較豐富的人,對 疫苗形成的免疫效果有加成的效果,而且許多腸道菌紊亂的人,會有抗體產生困難的狀況。"
#常吃發酵食
#親近自然
#擁抱一切
以巨觀的角度來看,這場疫情對人類是禮物,還是惡夢呢
--------------------------------------------------------
⭕#手做發酵食宅配訂購(⭕️本週可宅配)
https://forms.gle/Kjq16Ez7YH7JFsjr7
---------------------------------------------------------
#照片取自在紐約的哥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秋天囉,每年的許多美食讓人期待不已,過了秋老虎後就開始邁入冰冷的冬天囉,要小心別著涼感冒了,過敏患者也可能開始感到渾身不舒服。日本知名小兒科醫師伊藤明子表示,秋季盛產的六種蔬菜不但能夠提升代謝、強化免疫力並保護消化器官,對於修復因夏天而弱化的體質非常有效。 伊藤明子也表示,除了體內負責轉換脂肪的...
腸道菌紊亂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苗副作用、抗體產生與腸道菌]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叫做「疫苗認證的老人/年輕人」,是來自於目前疫苗的各大廠牌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愈大,副作用也就愈少,強烈的副作用反應通常發生在年輕接種者身上,尤其是女性。
男女差異的原因推測是賀爾蒙的關係,睪固酮會降低發炎反應。而年齡的因素,推測是老年人免疫反應較弱,也就是「免疫老化」(immunosenescence)。
#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Science Advances》去年的研究發現 #老年人的免疫系統沒有比較弱,而是 #受到積極抑制,而且這種抑制 #是可逆的。身體裡面有兩個互相拮抗的激素,一個是介白素-6(IL-6),它會讓身體持續在 #發炎狀態(也就是低度的免疫激活狀態),所以老人家因為各種慢性病及衰弱,呈現一個長期IL-6很高的狀態,這叫做「老化發炎」(inflammaging),所以身體另一個 #抗發炎相關激素—-介白素-10(IL-10),就會越來越高,來對抗IL-6,避免身體因為過度發炎造成對組織的破壞。
這兩種激素在年齡增長中,因為疾病跟感染的過程,反覆的你來我往,使老年人體內 #同時存在著過量的IL-6和IL-10。
而研究發現,老人家體內過多產生IL-10的輔助T細胞「Tfh10」,導致疫苗造成的 #免疫反應被抑制了,所以動物實驗在年老小鼠接種疫苗時「短暫」阻斷IL-10,可以讓抗體反應幾乎恢復到年輕小鼠體內的水平。
#所以如果你是年輕人卻沒什麼不舒服
#不一定代表你是老人
#可能只是身體的IL-10偏高
#抗發炎激素偏高似乎並非壞事
再者,韓國今年五月發表在《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 #副作用有無跟抗體產生無關,在135人當中(42人打AZ,93人打Pfizer),最後副作用的 #嚴重程度跟抗體的濃度並無相關性。
#既然像被卡車輾過也不代表抗體比較高
#那打完後的不適感當然越輕微越好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幫助抗體產生,又能降低副作用呢?➡️從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可以看出一些線索。
去年《Cell Host & Microbe》期刊有一篇探討腸道菌相對於人類施打疫苗的綜論,發現 #某些菌會抑制抗體的產生,而 #某些菌會有助於抗體的產生,尤其是在 #病毒感染相關的免疫。(這也就是為何常用抗生素的人對流感疫苗反應很差),而《Cell》也發現1000種藥物裡,有250種非抗生素藥物都會抑制腸道菌生長,影響了藥物的效力跟副作用。
也就是說同一種藥物(疫苗),面對千百種人不同的腸道菌相就可能有千百種不同反應。
今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為了知道「腸道微生態可影響疫苗的安全及成效」,正進行一個隨機雙盲研究,招募500名糖尿病患者及65歲或以上人士,服用「微生態免疫力配方」或安慰劑,3個月後接種疫苗,並追蹤1年,研究微生態與疫苗關係,預計1年內完成招募。
在這個研究之前先做了一個小型的前導研究(pilot study,是在正式大型研究計劃開始前,為了評估可行性、時間、成本、負面影響,因此事先進行的小型實驗或研究,其結果也可以改善正式的研究計劃)。
十位新冠疫苗接種者其中四名在接種疫苗前兩個月先服用了改善腸道菌的配方,初步結果顯示,相對沒有服用配方的六位接種者,該四名服用了配方的接種者血液樣本中的 #四種發炎相關指數最多可下降達八成,而 #製造抗體的細胞(又稱B細胞)水平則增加近五成。
雖然這個小型研究數量太少,還要等待明年或後年大型研究的結果,但給我們一個暗示, #疫苗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燒、關節酸痛其實跟許多發炎反應的上升有關,若腸道菌及其相關代謝產物可以在其中扮演協調者,降低發炎,或許可以減少疫苗引起的異常活躍免疫反應,又能幫助抗體的產生。
我在之前的文章[疫苗有沒有效⁉️腸道菌跟代謝產物是關鍵]有分享過,抗體的產生與否跟有沒有一群特殊的「好菌」有關。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586387235497578/?d=n
免疫相關的好菌,除了常作為益生菌的「產乳酸菌」,乳酸桿菌跟雙歧桿菌以外,還有要靠健康飲食才能養出的丁酸製造者們(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44962129640085/?d=n)),其中的機轉,是腸道菌代謝產物改變了 #檸檬酸循環裡的供給能量來源,從以糖跟氨基酸為原料轉為用脂肪多一點,因為 #丁酸結構跟脂肪的代謝產物酮體類似,可以直接成為加速抗體形成的能量來源。
而過去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比較豐富的人,對 #疫苗形成的免疫效果有加成的效果,而且許多腸道菌紊亂的人,會有抗體產生困難的狀況。
目前研究皆顯示腸道微生物生態系,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成效有影響,不容忽視,一個健康的飲食(益生源)或精準的益生菌、代謝產物(後生元)的介入,除了幫助 #改善腸道菌相增進免疫力,或許也可有助於降低施打疫苗副作用的不適,以及提高抗體產生的有效性。
————————————————————————
💉後記(王醫師 #自己施打疫苗後的反應):
我原本就有每天服用各種益生源、益生菌跟後生元複方的習慣,在5/30早上注射AZ疫苗,大概睡前總計喝了6000cc的水,在注射後12小時有點眼眶周圍酸痛的感覺,半夜2點多精神亢奮的睡不著,除了眼眶周圍仍微酸沒有其他不適,於是凌晨4點多起來補充一些水後覺得舒服多了便一路睡到早上8點多起床,起床覺得精神大好(是打了大力丸?XD)。目前已經24小時,整個過程 #沒有發燒,老實說, #非常非常像吃R1的前幾天感覺(頭重微酸痛、精神亢奮、微發熱),也就是說,是我熟悉的類似 #身體開始用酮體當能量的情況。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在吃低碳飲食,反而最近天天都有精緻碳水。
如果疫苗相關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頭暈精神亢奮這些,都跟keto-flu的複合症狀有很高度的重疊性,我認為除了用發炎解釋,或許的確是身體製造抗體過程中,正轉換著使用能量的方式,而轉換的順暢與否,就跟每個人的腸道菌有很大的相關性。
#留言不要問我吃什麼益生菌
#飲食為主益生菌為輔
#個人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Reference:
1. Science Advances,29 Jul 2020:Vol. 6, no. 31, eabb0806
2. Cell Host Microbe. 2020 Aug 12; 28(2): 169–179.
3. Cell 181 (7), 1661-1679. e22, 2020
腸道菌紊亂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內而外的美~~腸-皮膚軸(gut-skin axis)]
有人問我:「王醫師,皮膚漂亮跟腸道菌有關嗎?」
當然有關!!而且「吃進去」的影響遠大於「擦的」
許多人類和動物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組的影響範圍超出了腸道,是導致許多遠處器官系統功能失調的原因。
皮膚是僅次於腸道第二個微生物居民最多的地方,腸道跟皮膚也是最大的兩個免疫系統跟神經內分泌器官,腸道菌(例如:雙歧桿菌)跟他們的代謝產物(例如:丁酸)調控身體的T淋巴球,走向不同移除抗原的路徑,包括對抗病毒跟細胞內感染的Th1, 跟過敏還有寄生蟲感染相關的Th2, 還有細胞外細菌跟組織間平衡跟自體免疫相關的Th17。
就像第一型糖尿病被發現跟「腸道菌失衡」(dysbiosis)有關,這些小朋友在病發前,腸道菌不知為何「意見衝突」「溝通失調」(disconnection)造成身體開始攻擊自己胰臟製造胰島素的細胞。
這也就是為何「飲食」跟皮膚有很大的關係,以痤瘡(青春痘,acne vulgaris)來說,研究發現高飽和脂肪跟高糖的西式飲食會使腸道的菌相異常發生、致病菌增加造成內毒素上升、好菌下降導致腸道屏障出現破洞,於是發炎訊號從腸道壁跑到全身引起發炎,在皮膚的表現就是透過「SREBP-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 )增加了皮脂腺內游離脂肪酸跟三酸甘油脂的形成,助長了痤瘡桿菌的生長跟發炎性痘痘的形成。
異位性皮膚炎也是,在皮膚表面屏障有缺陷的情況下,吃到致腸道菌紊亂的食物,就會讓發炎更嚴重。
近期許多乾癬(psoriasis)的標靶藥物,跟Th-17的路徑有關,其實很多好菌都會 #適當呈現抗原給我們的腸道,維持一定的免疫活性(inflammatory tone),所以即使腸道充滿了常在細菌,但都沒有感染的發生,但當 #致病菌有不正常增生的機會(例如不健康的飲食造成致病菌容易滋生的環境、破壞腸胃的無氧狀態跟酸鹼性),免疫系統就會從低度反應變成大量激活,造成器官組織的傷害。
這也就是為何乾癬治療上抑制介白素17(IL-17A)的藥物,有少數報告顯示會讓發炎性大腸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惡化或是增加其他感染風險,就是因為Th-17這個跟免疫相關的路徑其實有著保衛腸道屏障的功用,過度抑制也會弱化腸道正常免疫機制。
十八世紀法國政治家兼評論家薩瓦諾 (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告訴你,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吃什麼,相什麼」,病從口入影響的不只是內在健康跟外在身型,還有妳的皮膚健康,除了個人的先天基因,更多要考慮的,是飲食跟腸道菌互動的後天基因。
#吃甜就冒痘對我而言屢試不爽
World J Dermatol. Nov 2, 2017; 6(4): 52-58
Front Microbiol. 2018; 9: 1459.
Published online 2018 Jul 10.
腸道菌紊亂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秋天囉,每年的許多美食讓人期待不已,過了秋老虎後就開始邁入冰冷的冬天囉,要小心別著涼感冒了,過敏患者也可能開始感到渾身不舒服。日本知名小兒科醫師伊藤明子表示,秋季盛產的六種蔬菜不但能夠提升代謝、強化免疫力並保護消化器官,對於修復因夏天而弱化的體質非常有效。
伊藤明子也表示,除了體內負責轉換脂肪的肝臟以外,腸、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也會因為夏季自律神經紊亂而變得稀薄,消化過程中就往往會讓胃壁、腸壁受傷。
這時候就可以靠下列六種食物來改善腸道問題、增強免疫力並同時強化代謝:
第六名:提升免疫力的香菇
香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D及18種以上的胺基酸,食用後能改善便秘、提升鈣質吸收並強化免疫力,如此就能減少換季時好發的感冒。而相較於生鮮香菇,乾燥處理過的香菇因為細胞受到破壞,內含的營養價值更會在料理過程中大量釋出,光是維生素D可能就多了十倍,而且因為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所以切碎拌油烹煮就能讓身體吸收到更多的營養。
第五名:修復腸胃黏膜的蓮藕
秋季盛產的蓮藕則含有大量的黏液素,可以協助身體製造上皮細胞,也能避免黴菌以及其他病源體入侵。另外也含有鞣酸,可以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避免細胞發炎、癌化。最後每100公克的蓮藕就含有48毫克的維生素C,因此可以提升身體的代謝能力,排出活性氧氣更維持血管彈性。
第四名:修復夏天受損肌膚、髮質的胡蘿蔔
胡蘿蔔裡面含有協助肌膚細胞再生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修復夏天曬傷的皮膚、頭髮。而日本農學博士板木利隆則建議,在挑選時可以選擇蒂頭較小的胡蘿蔔,因為β-胡蘿蔔素集中在胡蘿蔔的中心部,如果蒂頭葉片越大,則表示大部分的養分都流入了葉片,食用的塊根部分營養價值就會降低。另外,胡蘿蔔素也是脂溶性營養素,所以板木博士也推薦用油拌炒,β-胡蘿蔔素的吸收率約可提升為9倍。
第三名:修復肝臟、活化大腦的牛蒡
牛蒡除了膳食纖維豐富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多酚中的綠原酸含量很高,除了可以抗氧化、幫助整腸之外,更能供給腸道益生菌充足的營養,腸道狀況良好就會透過神經同時活化腦部、肝臟的機能。
而板木博士也建議,很多人都會因為牛蒡皮沾染泥土,在料理過程中將其削去,其實多酚大多是用來保護植物不受外界傷害的營養素,因此越接近外皮,綠原酸含量也會越高。料理前不妨直接用天然菜瓜布沾熱水,輕輕將泥土刷下,並在料理過程中將溫度控制在50度左右,會比生食去皮的牛蒡更營養。
第二名:促進血管回春的洋蔥
洋蔥在細胞受到破壞之後會釋放出二烯丙基硫醚,與酵素及空氣結合之後就會生成大蒜素,而大蒜素可以幫助血管軟化並舒張,所以對於提升代謝能力、修復夏天弱化的體質都很有幫助。此外,洋蔥內的槲皮素也含有引導癌細胞凋亡、消除活性氧氣並增加血管內一氧化氮的能力,不但可以讓血管更有彈性,也能避免細胞因為壓力而受損。
第一名:含70種以上微量營養素的茄子
茄子是近年來營養學界關注度最高的食材,因為茄子含有70種以上的微量營養素,包含礦物質、維生素、胺基酸以及多種花青素。其中茄子最值得注意的是茄子花色素及翠雀花素兩種花青素,這兩種花青素除了有抗老抗氧化的效果之外,也能清除腦部毒素、避免身體組織發炎,所以還能防失智、巴金森氏症等多種神經疾病。
【相關影片】
免疫力提升8倍,減重15公斤的名醫推薦早餐首選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ovf9JvY_c
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完勝花椰菜!豆苗防癌穩血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lh0XmjZ7s
台灣人參:牛蒡整腸排毒清血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5-lcUxcOI
【相關文章】
癢到睡不著!6種秋季必吃食材改善過敏、異位性皮膚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76
秋季易上火!中醫特調養肝茶、多按腳這處疏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032
止咳祛痰、抗發炎!秋季養生來杯自製印度奶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4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腸道菌紊亂 在 腸道菌群失調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樣稀便,有腥臭味,膿血便;葡萄球菌感染可排黃綠色稀便,每日~20餘次,伴有腹脹,腹痛一般不著,吐瀉嚴重者可伴有脫水,電解質紊亂、血尿素氮升高、血壓 ... ... <看更多>
腸道菌紊亂 在 腸道菌失調,當心引發6 種疾病 - Yahoo奇摩新聞 的相關結果
當腸道微生物菌叢失調,不僅會容易導致胃腸道疾病產生,也會藉由所謂的「腸道菌群─腸到腦軸」的途徑,藉由免疫發炎反應、神經內分泌和迷走神經訊息傳遞等 ... ... <看更多>
腸道菌紊亂 在 腸道菌失調,當心引發6 種疾病 - Heho健康 的相關結果
中國大陸的一個研究團隊,從菌群結構紊亂及其代謝產物水平改變角度,對視神經脊髓炎的發生和發展進行關聯性分析,結果發現視神經脊髓炎病患者的腸道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