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鐵事故,我們可以做什麼 ▍
📣 今天早上,一輛臺東 408 次太魯閣號列車(樹林往臺東),上午 9 點多行經花蓮秀林鄉和仁段清水隧道時,因故出軌。隨著死亡人數攀升,媒體持續刊登相關畫面,很多人的焦慮感也跟著增加。
面對重大新聞,如果你束手無策卻又坐立難安,也許可參考:
.
▎如果你在花蓮,想做點什麼 ▎
事故發生後常會有大量輸血的需求。但也常發生民眾蜂擁去捐血,血液供過於求的狀況。
因為血液有保存期限,捐血完短期內也不可再捐。因此如要捐血,出發前一定要 #先查詢血液庫存。
可以上 #台灣血液基金會 官網查詢,或直接打電話到你要去的捐血中心或捐血站,確定真的有缺血再出門。
花蓮當地有捐血站,但沒有捐血中心,因此由「臺北捐血中心」管轄。在花蓮的人如果要捐血,可以查詢 台北捐血中心粉絲團 網站。
▶ 臺灣血液基金會 https://pse.is/3cl6t9
▶ 臺北捐血中心 https://pse.is/3dhw9q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
媒體形容這是半世紀以來,臺灣最嚴重的鐵路事故。又逢清明連假,可能很多人都有「跟死神擦身而過」的感覺。
如果你一直重複滑相關新聞、覺得想哭,代表你可能有點焦慮。可以找親人、朋友聊聊天,或是最簡單的,#直接關掉電視手機,去做你原本打算做的事。
💟 如果真的感到焦慮、難受,也可以撥打這些電話:
▶ 衛福部安心專線 1925
▶ 民間生命線 1995
▶ 張老師專線 1980
▶ 更多支持:
📲 恐慌症、焦慮症、身心症患者北中南熱線
https://ilife.org.tw/
📲 精神疾病患者與親友,電話與 Email 諮詢
https://pse.is/39mllw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02-2230-8830
⚠️ 也彼此提醒,重大意外後尚需一段時間才能調查、釐清事故,後續還需大家共同監督。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不隨意分享可疑資訊、#不隨意究責下論斷,才能一起冷靜檢視、避免再發生憾事。
.
▎如果你是事故第一線人員 ▎(以下摘自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急性災難發生後的現場工作者,提供了簡單實用的 #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原則。即使是非精神心理專業的第一線人員,也能依循這些原則提供有效的幫助。
1️⃣ #準備:對現場資訊與安全/治解問題具備基本的了解,例如發生了什麼事、何地何人受傷、可提供何種醫療支援、食品、用水、庇護,危機是否已結束?何處較安全等。
2️⃣ #觀察:查看現場是否安全、是否有明顯急需緊急需求的人、是否有人出現嚴重困擾反應(沮喪、驚嚇、痛苦等),需優先提供協助。
3️⃣ #傾聽:接近需要幫助的人,介紹自己、提供飲水與安全、詢問他們的需求與擔憂,提供簡單的生理與安全協助,關懷並表示尊重。
4️⃣ #聯繫:幫助人們表達需求並連繫相關服務,包括基本的生理、醫療與安全需求。鼓勵人們休息、補充營養、運動放鬆,提供資訊,如正確的家人訊息、個人權利、相關協助管道等,並協助他們與親友及社會聯繫。
▶️ 心理急救原則完整懶人包:https://pse.is/388mf7
.
此外,需留意老人、小孩及原本就有嚴重身心障礙或創傷經驗者(如曾在災難中經歷親人過世、身體受傷、家園及財物受損者),以及沒有歇息的救難人員,他們都較容易成為創傷後壓力症的高危險群。
在短期的心理急救原則與提供基本協助後,若倖存者仍持續有痛苦、哭泣、害怕、驚嚇、夢魘、失眠、憂鬱、易怒等症狀超過一個月,應儘速接受精神或心理相關治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夜燈照,霓虹光,紅妝女郎樓下看,街上幾個人兒盪,紅車舉旗四處闖。鬧市的深夜如此耐人尋味,彷彿誰也殺不掉那生機。 日出而作者要不早已安睡;要不就如街上幾檔食肆般,洗洗刷刷,準備關門歸家。 日入而作者又豈止艷娘與司機,正如弼街這一家小店,才剛亮起了燈。 招牌上的射燈保持晦暗,隱約見到是深棕色雲石底配以「...
老人介護食品 在 叛逆法鬥阿肥 A-Bui 的居家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甚麼⚡️⚡️⚡️
水魔素出『 新包裝❗️新味道❗️』
家中有小屁毛孩🐶🐭或是小屁孩👶🏻的拔麻,一定要看過來🙋🙋如果你本身是💫嗅覺系💫父母,又遇上了愛鬧脾氣亂尿、看到客人就閃尿的毛孩子或動不動烙賽及吐奶的孩子,一定要來試試看 💗💗。
🔱水魔素濃縮除臭抑菌液 (6種香味):
💚牡丹花濃縮除臭防護液【菸味X霉味X尿味】
🤎檜木濃縮除臭防護液【菸味X腳臭X尿味】
❤️木棉花濃縮除臭抑菌液【老人味X臭腳ㄚX尿味】
💜小蒼蘭濃縮除臭抑菌液【尿味X菸味X甲醛X魚腥無味X臭腳丫味X吐奶酸臭味X小嬰兒臭尿布味】
🧡洋甘菊濃縮除臭抑菌液【擦腳/擦身/水霧機/噴瓶/拖地】
💙無香版濃縮除臭抑菌液【酸臭味X魚腥味X尿味】
因為肥麻本身是嚴重的💫嗅覺控 💫(味道勝過一切/味道比外表還重要) ,家裡有一點點味道就會渾身不自在。所以平常買了一堆擴香瓶、香氛、噴霧、蠟燭…等。但每次在使用時都會有點怕怕的,深怕產品釋放出來的香味會影響到陳阿肥的呼吸系統。甚至連拖地後都很怕陳阿肥趴著會讓敏感又脆弱的皮膚起疹子或是鬧過敏…..
後來經過友人介紹發現了一款天然無害,讓人使用了既安心又香噴噴的”拖地聖品” #水魔素濃縮除臭抑菌液。不僅不用擔心舔到了會烙賽、傷身體,就算懶惰的阿肥一天到晚趴在地板上也不怕皮膚出狀況。不只如此,味道更是讓人聞了心情一百分 ,奇檬子very央 ~~從此讓你愛上拖地,每天都要拖一下。
肥麻現在每天都愛上拖地 ,拖完地再打開水氧機讓空氣成瀰漫著香噴噴的木棉花 香味(嬰兒痱子粉的香味) 。拖地前還會先用噴瓶將所有的桌面跟阿肥躺過的地方擦拭一次 (垃圾桶也不放過),讓阿肥跟肥麻完全只想賴在沙發上軟爛🛋️ 🛋️
🔱水魔素WaterMagic哪裡買?
🔗https://www.watermagic.cc/
🔱濃縮配方,只要1瓶蓋,多種用途:
🔅水霧機🔅拖地🔅擦拭
🔅清洗浸泡🔅DIY噴瓶
(瓶蓋內側還有貼心刻度提示,不怕下重手)
🔱商品資訊:
產品不含酒精、不含木醣醇,食品級安心成分,不怕毛孩舔到。其中的成分內含有日本專利除臭成分柿單寧 (專利號JP200511830A),可有效解決各種臭源!還能夠解決家裡的毛孩異味與尿味!就連冰箱臭味、阿拔的腳臭味都可以消除。
註:水魔素濃縮除臭液屬於中性水溶性精油配方才能放水氧機,同時享受精油放鬆&強效、安全除臭功能;其他除臭劑(是含次氯酸/木醋/四級胺/銀離子)不建議放水氧機,因為屬於酸性或含重金屬,透過水氧機物化後,不管是毛孩或是人吸入,會有刺激呼吸道的問題!
#心曠神怡的好味道
#模特鵝總是臭臉
老人介護食品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帶好亮吃海底撈很親子友善耶,你們常去吃嗎?聽說累積成高級會員有很多福利?
但雙寶害怕變臉,好好在我身上發抖又想偷看😂
【別讓正向教養的家長變成恐龍家長】這幾天群組討論一個案例,來聽聽大家想法。
大意是這樣:A拿水槍敲了B的頭之後被B媽咪打了一下A。
A媽咪覺得孩子的事孩子解決,大人只要協助;B媽咪不該動手,詢問A後得知是B一直朝A射水槍~A才打B。
大家的孩子比較常是A(攻擊人)還是B(被攻擊)的角色呢?
好亮都是不會動手的,我們時常被攻擊~對方的家長要嘛沒看到不理睬,不然就是略帶抱歉的聲聲勸導跟孩子說不可以呦~仍然屢屢再犯(只有口說沒有實際作為)
面對這種實為放縱的家長我真是哭笑不得啊😂
📍這次的群組案例我給的建議如下:
打人就是不對,我會跟A說如果你不喜歡B對你噴水,你可以。
1⃣️大聲的告訴對方我不喜歡(媽咪如果在身邊應該會注意到)
2⃣️跑來跟媽媽說不喜歡這樣,請求大人幫忙。
我也會去跟對方說對不起,希望妹妹沒有嚇到~下次阿姨會請哥哥如果不喜歡被噴水要趕快告訴你,而不是選擇動手。
無論如何打人就是不對的,對不起。(希望對方家長懂他打人也不對)
🌟我覺得大家一定都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
如同你說的,你的孩子是肢體動作比較大的~那我們在外就會多注意對吧?
📍自由與紀律是正相關的,我們無從得知哥哥打人是不是第一次(老實說會動手的孩子日常也會動手)
A的媽咪沒有跟緊,這點我覺得不ok。
小孩的事小孩處理我覺得可以,但是要在合理的範圍啊,像打人我家沒什麼好說的就要馬上離開公園。
A的孩子都打人了,代表他們沒有能力處理這件事,大人介入是必要的。
既然會被B媽咪管教來不及介入,應該是A媽咪也沒跟緊吧?
🔸延伸閱讀:【以愛之名行放縱之實】
正向教養的家長常揹負著寵溺孩子的罪行,這就像是親餵母奶的媽咪就得掛奶一樣不合理!
📍親餵不等於孩子黏人/沒有作息/副食品吃不好/夜奶。
如果你深受其苦請檢視自己哪裡錯了,我家雙寶都是全親餵而且兩個月/三個月晚上連續睡眠12小時。
正向教養並不會一昧依照孩子意願,而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尊重孩子~但尊重跟放縱的分界許多人分不清,就像有人自詡親密派,但壓根就是隨便派(隨便孩子想要怎樣就怎樣)
我不知道我是虎媽還是溫柔媽,可以肯定的是堅定媽!
昨天V友跟我分享一篇柚子醫生的文章👉 案例網址在blog
大意是A同學多次欺辱B同學,幾次家長面談後並無改善還日益嚴重,A家長號稱家裡是「愛的教育」相信他的孩子一定會改,並真心感謝B同學陪著A同學成長balabala..
WTF🙄️憑什麼要我家孩子陪你家「練等級」要是我遇到這種事肯定告上對方!大概一年前我很熱衷想替亮亮找共學團,後來參與到一個滿知名的不打不罵不威脅不恐嚇不利誘的共學團,只去一次就放棄了(攤手)在我來看多數人是放縱啊😅
回顧當時的心情紀錄~
今天好早起,亮亮還沒起床來聊聊共學吧!
我期待共學好久了,昨天第一次參加聚會,卻發現跟我的育兒理念有出入(有V友告訴我每團不太相同)
我認為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不恐嚇的大方向是對的,但不是一昧的順從孩子。許多媽咪都很尊重孩子,但要孩子尊重家人倒是很少見。
大家會說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很多事情不做或是做不好好像都是應該的?我並不這麼認為。
舉個例子~孩子不想吃飯吵著要下餐桌,還要拉著媽咪陪玩不給大人吃飯,我覺得這樣就是孩子不尊重家人的表現。
又或者,孩子就是想要爬高高,照顧者已盡量佈置居家環境仍有可能危險之處,也常外出滿足孩子爬高的渴望,但無論你聲聲勸導孩子還是硬要做;想摸熱湯、想吃插頭⋯族繁不及備載~
📍以我家來說,只有觸擊到人身生命安全,無法讓孩子以事發的後果體驗犯錯之時我才會處罰他。
但這次參加的共學團不是,他覺得不該因為任何原因處罰孩子(包含安靜角都算是處罰)就算是「怕危險」只要有大人看著,一直將孩子搬離危險就沒問題了。
我認為沒有人應該24hr緊繫著在另一個人身上無法喘息~就算他是我的孩子。
📍無規矩,不成方圓。
在一個清楚,明確的規範裡,給予孩子獨立發展、探索的自由,是瑪麗亞 蒙特梭利「自由與紀律」的中心思想。
🔸不是每件事情只要孩子想做都可以做、都可以得到;成人有責任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不應該的、是不被允許的~
「愛」他不是事事順從他。
我們用溫和的語氣、堅定的表情、明確的態度對孩子說「No」,讓他明白在環境裡面準則是什麼,在即將要偏離的發展軌道,回到正常的航向。
在規矩的保護之下孩子可以自由飛翔,他知道這是安全的,知道在犯錯或是危險之際大人會告訴他「No」在限度內可以大膽自由探索。
💡設想,今天你開車在一條看不到速限的道路上,你會有點焦慮不知道到底能開多快,但在限速100公里的公路上卻可以安心的開在合理時速內。完全的自由反而讓人不自由!
#正確的事就該從零歲開始_壞習慣從一開始就不要養成才是正解
#以後果代替處罰➡️午餐吃很少的亮亮得等到晚餐才有飯吃,你問我亮亮會鬧嗎?不會~因為我從來沒有妥協過,他會等到晚餐然後好好吃飯!
#孩子太聰明不會浪費眼淚在百分百沒用的事上
#溫柔且堅定的替孩子做正確的選擇
#蒙特梭利
#好亮育兒日誌
老人介護食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夜燈照,霓虹光,紅妝女郎樓下看,街上幾個人兒盪,紅車舉旗四處闖。鬧市的深夜如此耐人尋味,彷彿誰也殺不掉那生機。
日出而作者要不早已安睡;要不就如街上幾檔食肆般,洗洗刷刷,準備關門歸家。
日入而作者又豈止艷娘與司機,正如弼街這一家小店,才剛亮起了燈。
招牌上的射燈保持晦暗,隱約見到是深棕色雲石底配以「金華冰廳」四個金燦大字,
這個色樣顯然是老舊款式,對了,這是一家有四十六年歷史的老店。
越過前方賣麵包的小檔口,穿過舊式的玻璃雙門,又是一片漆黑,這裏似乎是小店的食廳,
還未來得及察看,後方盡頭處便傳來鏗然之音,只見有兩至三名男人於該處搬來弄去,揉揉眼睛細看,
他們手執的正是一疊生鐵焗盤,一股溫熱,正瀰漫着整間冰廳。
老舊的巧手
這是一間長方小店,前鋪為外賣麵包檔及食廳;後鋪為水吧、廚房及麵包工場。凌晨兩時,幾位師傅正在工場內準備製作麵包。工場地方不大,僅僅容得下三位師傅,裏面只有一張偌大的搓粉桌,銀鐵色的雪櫃以及裏邊殘舊的大焗爐,唯一的機器就是大攪拌機。工場內較為主導的,是一位已在此工作十數年的老師傅,他邊把攪拌機整理好,邊謂:「我哋嘅麵包用舊式做法,盡量用人手製作,好多準備功夫㗎。」以「我們」稱呼小店,可見其歸屬感之大,對於自己所做的麵包,他十分自豪,尤其是接下來要製作的菠蘿包。
小店習慣用老方法製作,不加化學劑,他先倒入麵粉,這是來自香港的九龍麵粉廠的麵粉,本地有名,再加入糖及豬油。他把豬油遞上,見豬油呈雪白色,指目前最好的豬油,來自荷蘭,豬油對麵包而言十分重要,質量次一點都已經大有不同,坊間很多麵包店都用台灣豬油,做出來的味道及鬆化度都不理想。接着,又加入雞蛋及奶,多用些雞蛋的話,麵包會更鬆軟美味,千萬不要吝嗇材料,不然就不好吃了,這是老師傅的原則。
待機器把材料攪拌成一個麵糰,師傅即撒一把麵粉於桌子上,再把麵糰放上。除了機器做麵糰,其餘步驟都要以人手做。三位師傅並排於桌前,先把麵糰捏成長條,再分成幾份搓成一個個圓形,三人一個勁兒地搓,不消一會兒就將圓麵糰整齊地放在盤上,好讓它們發大,這個過程就是發酵。發酵需時一至兩小時,發酵不足的麵包會又硬又實;發酵太久麵包又會如同空氣般,沒有質感。他把一根指頭壓下去麵糰上,只見它立即回彈至圓形,他解釋,倘若麵包用料不足便會塌下去;若加入添加劑的話,麵糰同樣會扁塌。
麵糰發酵期間,老師傅又開始製作菠蘿皮。加入麵粉、豬油、奶粉、雞蛋及砂糖,僅此而已。攪好的皮料偏黃色,不如麵糰般有彈性。將皮料用鈍刀壓成皮狀,薄不好,厚不好,均勻就最好,這就講求手感及經驗。於發大了的麵糰上噴上開水,好讓菠蘿皮黏附於麵包上,接着塗上蛋漿讓麵包能更好地上色,便將一盤盤的麵包推入焗爐,焗十八至二十分鐘,其間要轉爐。菠蘿包顏色要呈金黃,皮裂適當,不能過多,不然一咬下去表皮就會碎掉。
待麵包出爐之時,師傅就要開始製作酥皮蛋撻,這是小店最難做的食品,很多功夫。首先要把酥皮打起,白色的是酥皮,較有彈性,材料十分簡單,就只有豬油及麵粉這兩種食材。黃色的則是水皮,材料有雞蛋及奶粉,質感較軟。酥皮及水皮疊起來,就是一層層酥軟的效果。師傅先於桌上放上酥皮,將之用「酥槌」壓成長扁狀,再放上水皮,把酥皮包着水皮後再摺疊,重複至整塊酥皮都按壓均勻,分佈平均。
見老師傅動作輕柔,看着覺得輕鬆,其實十分辛苦,所有的手力都用陰力,他邊搥打邊訴苦:「呢個酥槌用咗十幾二十年,好重㗎!有幾磅重,一天打幾十次,好攰㗎!」語畢,把打好的酥皮切成四份,放到雪櫃中。待其變硬後,又再取出搥打,即可倒模。倒模後,要將酥皮平均地按壓於鐵模上,再倒入用雞蛋、糖及奶所製成的蛋漿,只要分量適當,蛋漿就會滑。完成後放入焗爐焗一焗,同樣是焗至金黃色。打開焗爐,酥香頓時撲鼻而來,同時告知時已六時半,麵包準時發售。
昔日的苦頭
踏出工場,水吧、廚房以及食廳已經亮了燈。兩三位樓面阿姐已經穿戴好圍裙就位。「睇住啊!菠蘿包出爐啦!睇住啊!」一位短髮阿姐高舉雙手,將一盤新鮮熱辣的菠蘿包托在頭頂上,由工場步出玻璃門外的麵包檔。只見麵包檔前站着一位束髻端莊的婦人,看其架勢就知是老闆娘,人稱「陳太」。既然員工眾多,為何尚要堅持每日到店裏親力親為?她邊把出爐麵包整齊放到門口的麵包櫃內,邊笑說:「每日我返工都有呢個感覺,希望透過呢度,令人感覺到仲有個有人情味嘅地方,大家互守互望。」有此想法,就是源自老闆陳生開店的一個概念。
老店於一九七三年開辦,當時大牌檔開始漸少,演變成偏向輕食的冰室盛行,其實就是茶餐廳形式。陳生及陳太生活並不貧苦,開此冰廳,就是因為陳生一個好客的性格,他希望有一個地方,能經常讓朋友來坐坐聊聊天,聚一聚腳喝杯茶,於是想到開間冰室,並提出取客廳之意,改名為冰廳。小店當年因為牌照問題,不能大動爐火,故此都是賣些普羅大眾的輕食,西餅蛋糕、雞批、叉燒酥等,略為飽肚的都只有麵食。好賣的食物,就是至今仍然街知巷聞的菠蘿包及酥皮蛋撻。隨時代改變,小店的外貌及座位依然保持一樣,大部分食物也不變,只是為滿足客人而加插了飯類以及小炒,反正都以快為主。
畢竟是四十多年前,總有些不一樣。陳太說起當年,竟是一肚子辛酸。當年,全店都沒有女工,員工全是男人,甚至光顧的客人都以男性為主,其他食肆亦然。她以前也是一個全職主婦,不止如此,來自保守的家庭的陳太,到店裏工作前,因為父母不允許,故從來都沒有外出工作。至一九九七年後,兒女都送去英國讀書,不用湊仔的她因為無聊,就來店裏來幫忙。對她而言,着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到店裏來,方發覺原來與人相處十分困難,她翻了翻白眼:「我直情以四個字形容,啞口無言,我從來未接觸過咁多人,雙眼從未見過咁多嘢,人哋講乜我都唔知佢有咩意思。」起初數年,根本沒有員工會聽她說話。她請員工做事,他們則認為其毫無知識,甚至着他們下班前先把地掃乾淨,也沒有人願意。她笑言:「佢哋唔做,我做囉!我忍耐力都幾高㗎。」
其實,不止忍耐力,陳太本是有主見之人,她來這裏第一件事就是改賣麵包形式。她見無論客人買多少個麵包,員工都只用一個膠袋盛着,結果客人吃麵包時,要用手指夾着麵包,她認為不體面,於是提出一個麵包用一個袋子的做法。起初員工都不接受,她惟有站在外面看着,員工不按指示,她即開口阻止,堅持了數年,又得客人讚賞,故現已經成了習慣。遇到這些問題,陳太不會跟老公打小報告,她不屑:「我唔會,我一個人要打理一個家庭,一樣需要堅強,我鍾意人除咗用手,仲要用心去做,由我做起囉。」日久見人心,員工現時對她十分尊重,相處愉快,好些員工都跟隨她十年以上。
她自覺幸運,在此,學懂了很多東西,最大的改變,就是懂得去關心別人,她漾起笑意:「冇人教我,但我喺度感覺到客人好關心我,我唔舒服佢哋會知道,我自己感動,所以我先學識咗去關心人。」她終於了解,有些東西要在生活中磨練。
然而,她學懂了,人情卻漸消逝。以前客人間十分和睦,沒有人介意搭枱,一起坐後就會互相對答,但這些畫面漸漸在她眼中消失,她嘆口氣道:「講吓講吓,連早晨都唔想講啦。」這份人情不知何時失落了。只是,人情去,光陰同是。年紀漸老,很多事情都由不得她去主宰。事實上,她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工作了,腰痠背痛。但累積了四十多年的客人,跟在她身邊多年的員工,真的捨不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她沒有後悔把時間都投放在此,這家小店對她而言,是其成長的地方,彷彿這是她的家,只要每天立於家門前,守護着這份舊情,足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金華冰廳
地址:太子弼街47號
電話:2392 6830
營業時間:6: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TUq00E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