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單親媽媽早餐日記
這個週末的花花都在調適心情以及查詢各種能夠治療兒子們的相關資料,從身心科到耳鼻喉科都是翻過一則又一則。由於住在中壢的時間才一年半,離家最近的天晟醫院評價太糟糕我不敢帶兒子們去那邊開刀,看來看去真的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家醫院才好,我幫自己隆乳時都沒這麼猶豫過。
可能是因為命是我自己的,臨死前把胸部整回少女時代我也可以瞑目了,死了就算了吧🤷♀️
但我不敢擅自拿兒子們的健康開玩笑啊🤦♀️
然後又有個相當頭痛的問題了,假如兩個兒子只有一個需要開刀,住院期間另一個兒子誰來照顧?醫院現在也只能夠有一名照顧者,那沒有任何大人照顧的另一個孩子該怎麼辦?
或是兩個兒子都要開刀,但是兩個兒子在不同的病房,那我是該白天留在大的身邊,晚上再陪怕黑的尚宇睡覺;還是白天陪在尚宇身邊講故事給他聽反正大的有手機不會無聊的,晚上再去陪老大睡覺?
單親媽媽的許多不便與無奈,在孩子們上來的日子越來越久後開始一一浮現,過去我總認為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我在當教練的期間收入還算不錯,因此往返台北高雄看家人都是高鐵、計程車這樣奢侈的花費,我認為我的時間就是金錢,我不想省那幾千塊去多浪費近十個鐘頭的時間在搭車上面,那十個小時我可以做很多事情。
但現在我已經結束了教練工作,雖然偶爾還有教課但也只有少少的一週一堂或是兩週一堂,主要收入來源都是靠業配為主,跟當教練時期比起來收入少了至少一半。我沒辦法再用過去那種金錢觀來看待現在的困難,我沒辦法再額外請人來幫忙照顧孩子。
目前能力所及的頂多就是希望醫院能夠安排雙人病房,然後兩個兒子住同一間,但這樣等於是希望兩個兒子都要被開刀,想想都覺得自己這樣的心態好糟糕。今晚就要帶他們去看醫師了,也說不定看診完之後兩個都不用開刀也不一定啦,我現在煩惱這麼多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除了這件事情讓我很煩惱之外,另外還有武漢肺炎新增22例也是讓我冷汗直流,在零確診兩日後中壢夜市以及賣場等開始出現了鬆懈的人潮,而沒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的人也變多了,大家對於台灣的防疫很有信心是好事,但請不要讓自己成為防疫的豬隊友。
接著,週日就爆發軍艦上一次21人確診了。
軍中的風氣如何,曾經當過職業軍人的妻子整整七年的我也是略懂略懂,但現階段真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且有個人出來扛下責任又如何?就能夠改變這些國軍弟兄確診的事實嗎?如果不行的話,現在大家應該共同思考的是如何去彌補這個破洞,以及如何改善軍中習慣隱匿事實這樣的狀況。
時中部長真的就有如時鐘一樣,他的步調與節奏始終如一的穩定,不會因為零確診而鬆懈,也不會因為突然爆發一堆人確診而加快,每一次記者會上他的發言都有安定人心的效果,有人注意過為什麼時中部長總是可以讓人心安定下來嗎?
因為,他不會隨著記者的提問開始獵巫或是咎責,而是一次又一次呼籲大家此時此刻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愛與包容、友善的環境才能夠讓懷疑自己被感染的民眾能夠安心通報而非害怕自己遭到歧視選擇隱匿病情或是捏造不實的旅遊史。
十多年前的SARS就是因為太多的無知才造成恐慌與歧視,封院的結果就是群聚感染死了一堆病患與醫護人員,其中一個還是自殺死亡的。那一年我才國中,還在拿某位同學戴N95口罩而嘲笑他,因為全班都是戴布口罩。
而且比較hi-hua的同學還會比較誰的口罩比較可愛,戴N95口罩的同學被我們嘲笑,我們都叫他西魯,或是笑他得SARS大家不要靠近他。而他被家人的逼迫下只能夠承受著全班的嘲笑,戴上好一段時間的N95。
在那樣的氛圍下,誰會敢跳出來承認自己可能感染SARS了?
當公佈了確診者的足跡後我差點暈倒,我的好友與母親都曾經待過那些地方,我母親在高雄義大工作,而我認識25年的摯友也在台南新光工作,跟母親確認完後得知當天她剛好休假時有稍微鬆了一口氣,若是高雄的母親此時有什麼三長兩短,我真的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摯友的台南新光也要封館進行消毒了,當天有上班的她現在也是忐忑不安,我只能夠安慰鼓勵她沒事的,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有任何不對勁馬上打電話通報再看後續要如何去進行篩檢。
兩天的零確診你們就鬆懈了嗎?
想一下十多年前的SARS是歷經多長的時間才結束的,這場仗要結束需要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別讓自己成為防疫破口,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內外夾攻大立腕),隨身準備酒精噴瓶做好消毒工作,搭乘電梯時可以的話拿其他東西按電梯、搭乘手扶梯時站好就好手不要放在手扶梯上。
國人配合度越高,疫情結束日期就越早。別鬆懈,我們要一起守住台灣,好嗎?
#本週業配先只放連結晚上補介紹
#我得繼續查詢兒子們就醫的相關資料
#早餐日記明天見
4/20-5/3
鍋寶IH智能定溫電子鍋-10人份玫瑰金+厚釜內鍋組 https://bit.ly/2zf5q5E
鍋寶IH智能定溫電子鍋-10人份絲緞銀+厚釜內鍋組 https://bit.ly/3bnf4kR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看診進度的原因和症狀,台醫網、DCARD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 疫苗施打地圖 的評價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掛號查詢-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掛號查詢-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掛號查詢-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已傳出包含台灣在內,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日本、韓國、越南等國陸續多起院內群聚感染案例。多名第一線照護病患的護理人員、清潔工和院內工作人員染病,因此,在具有高度接觸風險的醫療院所中,加速建置智動化科技,協助具有高度人與人接觸的醫療環節,並減輕醫療人力負擔,來保障第一線醫護人員健康安全已是刻不容緩,政府應立即投入科技防疫產業升級,積極輔導醫療院所導入智動化科技設備,透過科技輔助醫療人力,減輕醫護負擔,並有效防堵疫情擴散。
臺大醫院引進了運輸遞送機器人,協助開刀房器具準備及協助手術室廢棄物運送,不僅節省運送時間更大大降低交叉汙染的風險,而員林基督教醫院同樣採用運送機器人,將需要頻繁配送的藥品及醫材由機器人偕同運送,馬偕醫院以及萬芳醫院等則運用Chat bot機器來協助看診諮詢、掛號及查詢用藥、檢驗,以及按時服藥提醒、防疫問答、主動追蹤居家隔離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在3月初起啟動非接觸式24小時智慧監控設備,透過智慧科技防疫,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間接觸。
在病患分流、場域清潔、餐食及物品配送等流程,透過人員與機器協作,不但能有效落實防疫工作,也能大幅減少接觸傳染風險,醫院要全面建立智慧醫療系統還有許多環節需要克服,像是建築老舊、動線不佳、經費不足等,但該做的事,不只要做,還要馬上做!而機器人和智動化科技只是協助醫護工作,無法取代人力,醫療或任何防疫最重要的是人機協作,讓醫護人員減輕負擔、專注於醫療、服務價值才能最大化。
#醫護安全政府要顧
#智動化科技實際運行於醫院
#善用科技提升醫護工作品質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倫敦大丈夫 🇬🇧
在英國,他們很落實家庭醫生制度,每個人都會在自家附近註冊一位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又稱GP,我個人聽到英國人生病說要看GP比說要看doctor機率還高。大家基本上所有小病都一律先去看家庭醫生,若是直接跑到大醫院看病,可能會被拒絕的,不過感冒看診所醫生,也不是像台灣一樣直接走進去診所掛號,當場等候就能見到醫生,病人必須先預約,通常也都是預約到好幾天後的診,很多人大概還沒等到看病,病都痊癒了。
在英國看醫生,無論是居民或者是遊客,通常在公家醫院看病都是免費的,開藥才需要自費(牙科或眼科等可能不是免費),不過本地居民包含像我們這些外國居民,每個月可都要向英國健保局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繳交不小的健保費NI(National Insurance)。當然有人可能覺得為何旅客在英國旅遊看醫生可以免費,其實通常也都是急診的狀況,因為要是一般感冒,醫院也是會請病人直接去藥局買藥,不會讓大家恣意浪費醫療資源。(不過旅客還有些狀況也有可能收費)
診所看病
我有過兩次看病的經歷,第一次是看眼睛,因為我到了英國後一直遲遲沒註冊GP,後來因為下眼瞼腫得很大,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好趕快去註冊並且預約門診。由於診所就在我住的附近,也就順利的註冊到GP,但也得等幾天後才能預約看診,不過櫃檯當場就跟我講我之後也不能預約,因為這是小毛病,請我直接去藥房問藥師買藥。
幾日後,用藥師那拿的藥擦了,眼瞼越腫越大,沒好轉的跡象,再回去診所時,櫃檯小姐依舊覺得我大題小作,我說上週您這樣跟我說,我藥也擦了,但是變更嚴重,已經腫了一大包,最後她幫我約了晚點的門診,給我一張紙條上寫著某某Sister,我看到Sister知道不會是「姐妹」,猜想是「修女」醫生嗎?但這診所看起來不是教會診所啊!最後見到Sister本人,她說她不知道我是麥粒腫還是針眼,就上patient.info網站查詢,列印這兩種病狀的解決方法,她一字不漏地唸了列印出來的東西給我聽,叫我回去用毛巾熱敷即可,面對這種問診方式,真的是生平第一次遇到。
回到家,我查了字典才發現,sister在英式英文裡還代表「護士」的意思,所以我雖然最後約到診,但我還是沒見到醫生,見到的是護士!看來在英國要見到醫生本人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最後我就這樣一天到晚熱敷眼睛,幾日後腫囊也爆了,也就真的好了。所以如果在英國,是小病的話,還真的建議大家先(1)上網查資料、(2)藥局買藥比較實在,真的不行再去看醫生吧。
順帶一提,我在網路上找到我附近的GP診所,叫某某surgery,因為看到surgery,就想到「外科」或「手術」,心想為GP診所名單上會有一家外科醫院,偏偏離我家最近,不想跑遠還是選它,最後才知道,原來surgery在英國有「診所」的意思,跟我們以往通常學到診所clinic很不一樣啊!
急診看病
急診在英國稱作Emergency Department,又稱為A&E(Accident and Emergency)。我本來想說平常也算滿健康,做事也很小心,去急診機率應該不高,不想到這輩子第一次為了自己去急診看病竟然會是在英國。
日前,因為手被剛剛買的刀割到,由於當天才剛買而已,非常鋒利,血就四濺而出,立馬就高壓止血,手舉高過心臟,本以為血都沒流了,應該是沒事吧,但每當壓住傷口得手一放開,血依舊噴出來。
就這樣過了一個小時,實在沒辦法,都已經晚上八點多,要是再這樣下去,要是深夜血還流不止才要去急診,似乎危險了點,做了簡單包紮,便快速跑去醫院掛急診,櫃檯護士看了看,直接說這是小問題沒事的,我說一旦我沒高壓止血,包紮掉了就會流血,而且已經一個多小時,完全沒有變好。櫃檯護士一副就是不想理我(大概快翻白眼那種),我就馬上把我包紮鬆開,血噴得到處都是,她才讓我掛號。
在旁邊填完資料,等了大概半小時終於叫到我名字,本以為終於可以見到醫生,沒想到等待我的只是另外一位資料登記員,跟我一一核對慢慢輸入資料後,又到了另一旁等候室,才驚覺還有一大群人等著看醫生。由於早就知道急診會等很久,就坐著將傷口繼續壓著,手靠著牆高舉,不久護士看我一個人,可能覺得沒親友很慘,所有人都有人陪,就來看我一下,但因為我有做基本包紮,又一直持續強壓,血又沒噴了,她又說:「沒事的,不嚴重。」
以為可以早點接受專業包紮,聽到這句話,我知道又得等了。
不過這回真的幸運,可能在場都是感冒傷痛的,只有我一人是外傷,我大概等二十分鐘就被叫去包紮,最後用強力繃帶綑上,心裡也算是放下一顆大石頭,雖然包紮後還有感覺到包紮條繃開,血滲出來,但也因為強力繃帶夠好,當晚的悲劇也算是暫時結束。不需要繳費,步行直接離開。
我記得以前我的義大利房東說,在英國看病一定不能講得太輕描地呈現,不然醫院或診所就會拒絕收你,當然不是教大家誇大自己的病況,倒是在英國就要習慣小病能靠抵抗力治癒或者藥房買藥,不能像在臺灣一樣隨處都有診所跟醫生為大家診療,我幾次小感冒,都是吃台灣帶去的要吃好的,不過大病時大家還是要去看醫生做檢查,可不要撐著不看病啊!
🍷 記得將我的專頁設定為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的分享!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onjour.jerry/
🍷 website: https://bonjourjerry.com/
🍷 購買書籍【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https://goo.gl/cVGmzn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掛號查詢-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推薦與評價
義大醫院 掛號查詢討論推薦,在PTT/MOBILE01/Dcard體驗分享和優惠推薦,找義大醫院掛號,義大醫院門診表,義大醫院看診進度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 ... ... <看更多>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掛號查詢-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推薦與評價
義大醫院 掛號查詢討論推薦,在PTT/MOBILE01/Dcard體驗分享和優惠推薦,找義大醫院掛號,義大醫院門診表,義大醫院看診進度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 ... ... <看更多>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在 義大醫院看診查詢 :: 疫苗施打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疫苗施打地圖,義大癌醫院門診表查詢,義大癌醫院看診進度,義大醫院看診時間,義大醫院醫師介紹,義大大昌醫院門診表查詢,醫院看診進度查詢,大昌義大醫院看診進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