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近期舉辦的魏德聖「青澀影展」將線上展映魏導早期短片,於是調出去年在桃園光影電影館的映後精華節錄,分享給各位影迷。6月11日(五)晚間九點放映《黎明之前》、6月18日晚間九點放映《七月天》,將在「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YouTube頻道放映,好片不容錯過。
.
桃園光影電影館《黎明之前》《七月天》座談節錄─魏德聖 × 翁煌德
.
「浮光掠影─短片輯」在 2020 的最後,邀請到開拓台灣電影視野的名導─魏德聖,回顧其兩部修復作品《黎明之前》(1997)與《七月天》(1999),從導演最初的創作了解創作之路開展,並何以成為台灣近期電影之「先行者」?以下節錄之對談紀錄,魏德聖簡稱「魏」,翁煌德簡稱「翁」。
.
# 每次創作給自己的課題
翁:因大四的時候有幸於魏導的公司實習,參加到《KANO》(2014)的專案。今年高雄電影節重映魏導早期作品《黎明之前》的修復版本,所以就趕快連絡魏導的公司,促成了今夜的放映。對導演來說可能時代有點久遠,但我們還是聊聊魏導當初的創作經過。
.
魏:每次要回頭看自己二、三十年前的片子,都很不好意思。《黎明之前》是我剛開始練習拍片的第三部劇情片,那時跟幾個同樣是助理出生朋友約好,每個人都要寫一部「鬼故事」的短片劇本,最後只有我寫出來(笑)。但從那時起,每部作品我都很有意識地嘗試自己不足的部分:第一次拍短片時,非常一板一眼的執行,一顆、一顆鏡頭分好執行,更精準來說,是把演員當作道具使用。
.
但在《黎明之前》我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找真的演員來合作,我更是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跟演員溝通,但還是要去做。整個拍攝過程練習以整場戲的方式討論,再分鏡頭拍攝。到《七月天》就開始練習場面調度,很多的演員、很大的場景,我要怎麼跟攝影師、燈光師配合,用最精煉的機器運動,完成一部作品。經過這些嘗試才長出膽量覺得可以挑戰市場、拍攝長片。
.
翁:導演更之前的作品是 1995 年的《戲言》跟1996 年的《對話三部》,其中《戲言》尤其震驚,是導演在裡面也有擔綱演出。演員的部分,也談談導演第一次和專業演員蔡琴、范瑞君及王柏森合作的經驗。
.
魏:寫劇本的當時,我就在楊德昌導演工作室工作,所以就有點冒昧的問蔡琴蔡姊願不願意演出,另外兩位主要演員也都是朋友。但回頭看25年前,短片基本上都是導演們的私下的習作,根本不會有專業演員參與製作,故《黎明之前》也算是不可思議的創舉。
.
#《七月天》的編排
.
翁:《黎明之前》片中所探討的情節,以為「死」就會得到解脫,沒想到死了之後是繼續受苦與淪難。緊接著又看了《七月天》這部作品,我第一次看完全震懾於「憤怒」的情緒中。若拿掉第一場戲,我們是慢慢跟著角色的怒火,最後看著主角放火燒毀一切。但導演第一幕的安排,好像就預示了後續?
.
魏:原本的開場的爆發力不夠,把片尾放到開頭反而如你說有預言式的感覺。《七月天》當年有得到短片的輔導金,那時候提案的片名是《賣冰的兒子》,創作的源頭是因為感知到一種文化─「鋸冰塊」的產業正在消逝,變成工廠化、工業化。以「賣冰的兒子」去「放火」極大的落差去詮釋那樣的憤怒。但創作時才剛入行,所以模仿的痕跡很多:類似侯孝賢電影的氛圍。也不是刻意要這樣,調性或鏡頭語言、敘事的風格就會有那樣的影子。但想既然要做了,就把整個更生猛、粗野,濕濕黏黏的粗魯,想把生命那種黏膩在影像中展現。
.
翁:片中也討論到各種層次的暴力,主角在黑社會體系不管是肢體的、言語的,到後續進入警察局,警察也是以殘酷刑求的方式獲得查案需要的資料。黑白兩道好似沒有差別,批判性非常高。
.
魏:你想的比我想的還精采(笑)。我當初的安排是想要讓主要角色一直陷入困境。自小我的成績中間偏後,這樣的位置讓我可以跟好學生、壞同學打交道,有機會接近各形各色的人。但我始終沒有見過「講道義的流氓」。黑社會,都是貪生怕死、狐假虎威者居多,因此我不相信「道義」這件事,在片中就特別強調這點─「道義是不存在」。
.
翁:演員王恩詠的表現相當亮眼,近期在《最乖巧的殺人犯》也有演出,想請問導演怎麼將少年想要學壞,但又十分青澀的演技雕琢,讓成家這個角色足以立體?
.
魏:雖然看起來是素人,但他們絕大都是劇場演員。雕琢不敢說,但一次一次的練習下來對於演員的掌控,還有自己要表達什麼,所以走位與表演、節奏確定後,鏡頭的擺位就比較從容。整場練習演員與機器都走對了之後才開始拍,不再是以往一個一個鏡頭去進行。才知道與演員的溝通其實沒有那麼難,是演要每場戲精準的傳達,整場戲節奏再核對就好。
.
# 開拓自己的路─「純十六影展」
.
翁:1999 年,導演與鴻鴻、鄭文堂、魏德聖、蕭菊貞等影像創作者為了讓作品有更被看到的機會,創辦了「純十六」影展,放映的作品就包含了《3橘之戀》(1999)、《明信片》(1999)、《紅葉傳奇》(1999)等作品。想請問導演當時獨立創作者的狀態。
.
魏:每創作者最大的心願就是觀眾看到他的作品,進而喜歡他的作品,尋找展示作品的管道和平台,就變成最重要的功課。創作者在初期是不會有足夠資金籌拍長片,故都從短片起家。當時也只有金穗獎短片獎,且很封閉,多半也只有在影視科族群間才有討論。我們一群人有幸拿到第一屆輔導金,驚覺在資金充足下,不論作品的品質、敘事結構都會有不同層次的提升,與為了交作業而拍出的影像成熟度完全不同。但即便如此,當時獲獎最高待遇也就是在電影資料館放映兩次,就被冰凍起來,無法重見天日。不甘如此,就跟當時六個導演一起籌畫了「純十六」影展。
.
從設計海報到張貼、行銷、談戲院,租一個廳要多少錢這類的細節著手,甚至連十六釐米播放器自己搬動、保管。參展導演除了映後,還要輪班負責驗票、場務、映後遞麥克風和主持都要自己來。因宣傳做得很透,加上不同創作者的人脈都不盡相同,互相吸引各自族群,就如此炒作起來,甚至贏過當時好萊塢商業片。
.
# 創作的原點─活在人間
.
觀眾:長久以來一直很喜歡導演的作品,想請問導演如何與編劇合作以及主題的發想?會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在其中?
.
魏:因為節省經費常都是自己編導,一直到《KANO》才第一次跟別人合作,我自己的感覺是不管怎麼做,兩個創作者的生活習慣、視野是不一樣的,故就算故事完整了,最後還是必須得轉化成導演可以執行的狀態。但最重要的是要「活在人間」,想要寫劇本或拍片的人,我覺得最好是從「紀錄片」做起。我自小住在台南廟口旁,養成跟各種階級對話的能力。庶民文化才是真正生活的哲學,能跟不同樣的人溝通,語言的內容可以讓你的故事角色更有生命力,而不會變成每個角色都是你自己!
.
這些經驗下來,我自己累積了一種創作故事的方式。劇本教學會教你從第一場故事大綱、人物,打下三角形,接著就進入畫面思考,反而一片空白故事無法延展。我後轉以「故事思考」開始創作,一路寫下來三萬、四萬個字都有,整個故事順過、修改成劇本格式,再大的故事都會變得很簡單。此外,不是說把個人的狀態完全投射,我會把「想要的」狀態放在其中,跟自己下棋,把角色放在自己佈的局,並適時給予打擊。我很享受這樣的創作過程!
.
# 對現場創作者的鼓勵
.
魏:整個電影生存環境不斷改變,平台被網路取代,我們更要去思考如何打破這個框,而不是在那個框裡面認命,更要把夢做大並精準執行,這個框就會被你擠破、並去思考如何贏得你的觀眾,創作回饋就在這邊。不論金融、商業,或是流行它不斷在更迭,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文根源,這是台灣最豐富的東西!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客家 #歷史 #棒球 棒球是國際上臺灣爭取認同與榮耀的關鍵運動, 但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來在屏東有一支靠實力奠基棒球世界基礎的「美和棒球隊」, 替臺灣拿下13座世界冠軍,也孕育出許多棒球選手! 而這個球隊的勝利竟然和豬肉有關? 「好想贏韓國」嗎? 來看看台灣的棒球是...
紅葉傳奇線上看 在 大人的漫畫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告訴我你又買了什麼
全球防疫期間,大家都好嗎?雖然最近出門的機率大大降低,但荷包金流速度卻加速了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事情是這樣的,最近有好多很棒的特別的漫畫專案可以網購,既然今晚外面又冷又下雨,決定來整理也介紹一下最近荷包破洞的原因......希望各位跟我一起買起來好嗎!
◆ 瘋人院之旅 - Pam Pam 的圖像小說出版計劃
作者︱ 過去 x 未來 多提無用
網址︱https://focus.viewfinder.com.tw/project/pampam
一直非常喜歡Pam Pam的創作,之前搶先閱讀《瘋人院之旅》完整內容後,真心覺得這絕對會是Pam Pam的獨立出版代表作之一。尤其前陣子讀到隨機殺人犯的成長過程,對應到Pam Pam書裡對「瘋子」的思考,非常真實也深刻。
這是 Pam Pam 第一本長篇漫畫,希望以虛構、隱晦的方式來說明真實存在的故事。在無意中閱讀有關精神病的種種書籍後,Pam Pam 開始思考,到底誰才是「瘋子」?有時候,社會上被認可的所謂的「正常人」,心理上可能比被貼上有病者標籤的人更加扭曲呢!甚至是造成他人在成長過程生病的源頭。
這本圖像小說有共十五個篇章、三百三十六頁漫畫,主軸包括主角進入精神病院後的「歷險」、被他的行為所影響的人們,以及性格強烈到讓讀者覺得熟悉的各式角色們。故事時而荒謬、時而詼諧,相較於過去雙色的漫畫,Pam Pam 這次運用許多顏色說故事,區分不同時代、場所代表的意義,與各個角色想表達給讀者他們內心的感受。
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偌大的精神病院吧?畢竟我們每個人,誰沒有一些毛病呢?
=============
◆ 滿滿漫畫節(4/24 23:30 結束,敬請把握!)
策展︱ Mangasick 、 滿滿漫畫節
網址︱https://mangasickstore.wixsite.com/mmmangafes
滿滿都是漫畫的滿滿漫畫節!最初聽老B提起這個計畫時,那真是充滿夢想的一刻。我們在萬華的神祕地下室裡場堪,吃著糕餅喝著老人茶、聽阿姨伯伯們唱卡拉ok,老B和黃尖比手畫腳地想像著空間該怎麼規劃。
沒想到後來疫情發生,原本期待作者跟讀者面對面的滿滿都是原創漫畫的漫畫書展,被迫成為線上書展。可是,這是一個絕對誠意滿滿的漫畫節啊!即使沒有實體展覽,老B和黃尖還是把所有作品都拍成短影片,創作者們也卯足全力,多數更為此創作新刊。
記得上線第一天,真的滿滿的滿滿的都是漫畫,真的不好意思說,我一共下了幾次訂單,根本就買爆......至於為何現在才來推薦,好啦因為我很忙(不是),其實是因為我要天天巡田水,確定有些書補貨了,想買的都買到了(當然還是有的沒有!)才敢安心來推薦。
說著說著,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呢~還不買滿買好嗎?
=============
◆ 第一部台灣政治受難者傳記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
出版社︱ 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
作者︱ 游珮芸、周見信
網址︱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on-of-formosa
《來自清水的孩子》漫畫裡有這樣一段歌詞:「姐姐揹著我,我看到了~夕陽晚霞中的紅蜻蜓,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將山田裡的桑椹,放入小籃子的記憶中,是夢境嗎?~」彼時才念小學的蔡焜霖愛唱歌,和三哥放學走路回家,他就一路唱著,唱著這首名為〈紅蜻蜓〉的日本童謠。就是個愛唱歌愛讀書的孩子吧,二十歲那年,蔡焜霖遭憲兵帶走。
蔡焜霖是誰?他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因中學時參加過讀書會,成為第一批被關押在綠島的政治受難者。他曾創辦全台最搶手的兒童刊物《王子》雜誌,也是紅葉少棒傳奇的幕後推手。九十歲了,他還是愛唱歌,想起在軍法處日日眼見獄友被點名槍決,他唱〈安息歌〉;思念已逝好友時,他唱〈千風之歌〉。十年綠島關押的是他的身體,但奪不走的是唱歌的自由,唯有唱歌能安慰他的心。
二〇一八年,蔡焜霖獲頒金漫獎特別貢獻獎,文化部感謝當年他創辦《王子》雜誌,在漫畫內容遭箝制而逐漸消音的時代,留下一片仍得以創作的空間。而今,他的故事被改編為紀實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他卻是這麼說的,「我不像一般漫畫裡的那些英雄,我其實是個非常懦弱的小孩,只是因為時代的巨變,人生變得要坐牢。這個不尋常是時代造成的,不是我自己有什麼特別的能力。」
慢工文化將蔡焜霖的故事改編為漫畫,分為四冊出版。這是非常非常動人的作品,我尤其喜歡周見信在技法上的運用,四冊故事分別從蔡焜霖的童年談到成人,從無憂的兒時、關押綠島、創辦《王子》到資助紅葉少棒等不同階段,周見信配合四個不同階段,以四種創作技法繪製,恰恰符合了每個時代的氛圍。
相關報導:
文化週報》從〈紅蜻蜓〉一路唱到〈千風之歌〉—那個來自清水的孩子 ◎陳怡靜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58772
=============
◆ 《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集資計畫
團隊︱ 牽猴子電影粉絲俱樂部 、 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
網址︱https://chenuenfilm.com/
該如何去述說一個人的一生?在他已離我們遠去之後。漫畫家鄭問在二〇一七年過世,過世前一刻,他還在畫畫。後來,我們有了故宮鄭問大展,這是第一次有漫畫作品進入故宮。彼時,我們不斷討論的是,為什麼大師遠行後,我們才理解他的珍貴?
今年將上映的鄭問紀錄片仍在資金問題上掙扎,團隊走訪台灣、日本、香港、中國,訪談超過五十多位鄭問的家人、同學、朋友、編輯、同事、徒弟、助手......於是,從他們的眼中,我們終於看見立體的鄭問,那昔日總是低調、伏案畫畫的鄭問,原來是這樣的一個人。
用這樣的方式回憶鄭問,其實是遺憾的,大師已然遠行,而我們只能在此再次相會。但這樣的紀錄也是如此珍貴,如果說,要為台灣漫畫留下一點什麼,希望,從這裡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終於理解,在這片土地上滋養出來的藝術家,就是我們的寶物。
相關報導:
文化週報》《千年一問》7大亮點 ◎ 藍祖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6600
文化週報》女導演的千年一問—王婉柔用魅影召喚鄭問博物館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6599
=============
◆ 兩本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誰衛我城 | DEFIANCE》、《吶喊 | VOICES》
團隊︱ Defiance • Voices
書籍介紹︱https://www.defiance-voices-hk.com/home-ch
台灣購書︱ 保護傘 Aegis https://achkltd.com/
對我來說,二〇一九年是我極為痛苦但也珍貴的一年。下半年,我日思夜想的都是香港,七月底從週刊離職後。想的也是香港,心心念念著那些我在抗爭中看見的藝術作品,在一個沒有大台的運動裡,那些圖像文宣彷若水路,傳遞著運動精神與號召,推動一波又一波的行動。
十月初,我終於又飛去香港,採訪十多位創作者、藝評、組織,完成一個想了三個月的報導(「反送中」遍地開花的視覺進化,香港藝術家如何記錄和影響運動?https://www.twreporter.org/a/hong-kong-extradition-law-artists )那些心情終於得以安放,也讓我愈來愈關注香港。
就在五月,Defiance • Voices將出版兩本好重要的書籍,一本是影像記錄,一本是圖像記錄。書籍文案寫著,這是兩本屬於香港人集體記憶的書。但其實,他們也是屬於關切香港議題的台灣人集體記憶的書。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難以計數的夜晚,我們如何緊盯著遠方的直播,與港人一同在催淚煙裡落淚。我也不會忘記,那些夜裡,臉書的河道上總是充滿焦慮,身在台灣的朋友是這樣不知所措,多希望我們就在香港人的身邊。
知道Defiance • Voices將推出這兩本書籍時,曾經寫訊息問過,台灣能否買得到?甚至想好了,該找哪個香港朋友代購,請他們來台灣時幫忙帶上。最近的好消息是,台灣也買得到了,請動動手指網購,然後到保護傘取書。
保護傘,顧名思義,這是為捍衛香港價值以及流亡台灣的港人們創立的空間,以及4/25將開幕的銅鑼灣書店,這是香港銅鑼灣書店店主 林榮基 的台灣銅鑼灣書店,讓我們一起支持,stand with Hong Kong。
紅葉傳奇線上看 在 侯子旅攝 Voyage avec Yv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廣島 宮島嚴島神社篇
Pixnet http://goo.gl/zCrMlB
宮島 日本三景之一
海上鳥居,潮汐表查好就能近距離接觸。
世界遺產,再加上原爆對於廣島的歷史傷痛。
烤牧蠣 穴子丼 紅葉饅頭土產超美味。
#廣島 #宮島 #嚴島神社 #烤牧蠣 #穴子丼 #紅葉饅頭 #世界遺產 #廣島電鉄 #鳥居 #潮汐
廣島日職延伸閱讀
激安野球旅NPB 12主場巡り
MAZDA Zoom-Zoom スタジアム 広島篇
1傳奇球星 黑田博樹 NPB MLB生涯介紹
http://goo.gl/6iT6t8
2中日文對照官網線上購票 看了你就會訂 (自已可以上網訂票)
日本第一座美式球場 內外野座席介紹
球場不同角度雨中全景拍攝
http://goo.gl/rRffga
3廣島 樂天 火腿 球員熱身 試合拍攝
球場交通及觀戰花絮分享
http://goo.gl/F8Vur6
4 12強 前田健太 台灣試合先發
http://goo.gl/fhNBcy 運動視界 http://goo.gl/8MqLOC
紅葉傳奇線上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客家 #歷史 #棒球
棒球是國際上臺灣爭取認同與榮耀的關鍵運動,
但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來在屏東有一支靠實力奠基棒球世界基礎的「美和棒球隊」,
替臺灣拿下13座世界冠軍,也孕育出許多棒球選手!
而這個球隊的勝利竟然和豬肉有關?
「好想贏韓國」嗎?
來看看台灣的棒球是如何在豬肉的幫助下,
揮出全壘打的吧!
--
📖參考文獻📖
宋美盈,〈徐傍興與臺灣六堆客家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秀貴,〈營造美和棒球傳奇的董事長-徐傍興〉《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第8輯,臺灣身體文化學會,2013。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 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IG 想再靠近一點點|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紅葉傳奇線上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以前看唐詩宋詞,有描繪太美的佳人舞姿,也有豪氣干雲的鬥舞,
在古裝劇、宮鬥劇輪番上演後,舞蹈又成了各娘娘小主用盡心機的美人計
但在那個沒有錄影機的年代,舞蹈以什麼為文化宗旨、怎麼流傳,及印度特風格的濕婆有何不同,趕快來看看《跳舞吧☁》EP4講述東方舞蹈的歷史吧!
#跳舞吧 #大抓周計畫 #東方舞蹈
#黑啤的憨吉叔叔這樣有點帥
#大家廁所都蹲多久? #酒保是否離題惹
《跳舞吧☁》Let’s Dance!!!
EP1-人為什麼跳舞https://lihi.cc/MyqfC/d4y
EP2-街舞為何流行https://lihi.cc/qtR15/d4y
EP3-又美又虐芭蕾https://lihi.cc/neauE/d4y
EP5-看不懂現代舞怎摸辦?!
『動畫背後邏輯與創意-臺灣吧知識轉譯力💡』
💡線上開課! https://lihi.cc/EIUDE
『✨!!!臺灣吧週更啦!!!✨』
《實驗科學吧》從電影學知識!
👉https://lihi.cc/fhO5N/d4y
🎫訂閱集資支持→ https://lihi.cc/dFz2S/d4y
臺灣吧FB|https://lihi.cc/MUP9L/d4y
臺灣吧官網|https://lihi.cc/zL8Q0/d4y
臺灣吧TikTok|ID:taiwanbar_beer
黑啤FB|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ID:taiwan_bar
-
【影片授權出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拾玉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拉瑪堅》
【特別感謝】
上班不要看,NSFW
【參考資料】
1. 伍曼麗主編,江映碧、林郁晶、陳華、陳隆蘭、鄭維怜、趙玉玲,《舞蹈欣賞》,五南,2010
2. 平珩主編,張中煖、吳素芬、林雅婷、古名伸、吳素君、林明美、盧健英、孔和平、郭曉華、李婧慧,《舞蹈欣賞》,三民,1995
3. 歐建平,《舞蹈美學鑑賞》,紅葉文化,1996
4. 吳士宏,《舞蹈評析與身體觀》,五南,2002
【本集關鍵字】
跳舞、舞蹈、東方舞蹈、太極拳舞、太極武功、身韻、身段、韻律、舞武同源、項莊舞劍、鴻門宴、身輕能為掌上舞趙飛燕、善歌舞通音律楊貴妃、甄嬛驚鴻舞、漁陽鼙鼓動地來安祿山胡旋舞、宋元戲曲、欲左先右、氣沉丹田、三道彎、婆羅門信仰、濕婆、印度古典舞蹈、結印、倥舞、《拉瑪堅》、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迂迴圓融中庸之道、亞洲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