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晶太子佛已打胚完成待修光~
太子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是說,他已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圓滿,即將在人間成佛,所以,不論在人間或天上,再也沒有勝過他的人了。隨即有兩股水從天瀉下,沐浴在王子的身上。後來,佛教徒每年為慶祝佛陀誕辰就沿用此例舉行浴佛儀式。
浴佛的意義
願袪除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讓自身行、語言、心意都能保持潔淨,希望社會清淨安寧,沒有暴力、詐欺、邪惡等事件,環境能夠優美清淨,並且藉著浴佛的功德,淨化自己的煩惱塵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心靈語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禪心】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http://a88.piee.pw/CU3J9 https://goo.gl/R3155a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
瞋意思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睽違8年,中秋終於月圓了!
一起「線上賞月趣」 https://pse.is/3ndbn5
-----------------------------------------------------------------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誰把月亮摘下來──中秋夜談感應
諸位看到天上的月亮了沒有?誰把月亮摘下來呢?
我在日本看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和尚參禪,日也參,夜也參,師父問他:「你在參什麼?」他說:「我不知道,師父要我參,我就參。」師父說:「天上有星星你看到沒有,你現在把星星一個個摘下來給我。」他抬頭看星星,覺得很近,伸手去抓,卻抓不到。便爬上屋頂,拿了根曬衣竿,想把星星頂下來。頂到第二天清晨,師父問他:「星星頂下來了沒有?」他說:「頂著了。」師父問:「有多少呢?」他回答:「已經一籮筐。」師父又問:「籮筐在那裡呢?」他回答:「師父啊!你一來,星星們都一個個地從籮筐底下溜上天去了。現在,該由師父你來頂,我要睡覺去了。」
諸位想想,現在該由誰來摘月亮呢?今晚中秋夜,我們大家共聚賞月。昨天有人問我:「師父,明天要不要拜月宮呢?」我說:「月亮裡並沒有宮殿,我們拜什麼呢?」可能諸位聽說過僵屍拜月、玉兔拜月、狐狸拜月的傳說吧!月亮光非常的柔和,使人看了就產生一種明亮、清涼、舒適、開朗的感覺。所以日精月華之說有其深義,賞月、拜月也確實有它的道理。過去修道人,也有在夜裡觀月亮的,當我們用心注視著月亮,月亮便有光反射給我們,使我們心境安寧,這就是人和月亮之間發生感應了。
除了月亮,世間上的任何東西,都有直射和反射的本能,也就是互相間都有感應的作用。靈性低的,感應力較差;靈性高的,感應力較強、較遠而較廣。這「靈」字,就是敏感的意思。諸位知道,磁器是不導電的,而銅最容易導電。所以磁器對於電來說,靈敏度差;銅對於電來說,靈敏度就高了。而人的靈敏度也有高有低,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在人的腦波或心電波中,有它一定的週率,如果意識容易集中,心境能夠統一,他可以輕易而準確地調整頻率,以接受或放送不同的週波,我們稱他靈敏度高。如果煩惱心和散亂心重的人,不僅自己無法調整頻率,對外來波接收的能力也相當地遲鈍,這種人便是靈敏度低了。
我曾做這樣的試驗,而且相當的靈,只要我心中想著某人,多想幾次,這個人要不很快來看我,要不就會夢到我。或者我突然會想到某人陌生的臉孔,數日之後這人會來,我說:「我們好像在那見過面。」那個人想想說:「沒有啊!我們根本沒見過。」我說:「我見過你。」
有的人能預感不幸的事情將發生,卻不知時間;有人知道會發生事情,但不知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也有的人雖然很聰明,知識水準也很高,一生當中卻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多半是因為身上濁氣太重,心中煩惱太多,這種人看起來很聰明靈活,但他們的靈敏度反而差了。
但靈敏度高,也可能是神經過敏或神經質。有一位居士到寺裡來,我叫他下次再來。他說:「師父,你們這裡有鬼!」我說:「你答對了,我們每天都在說法度眾,每天都要施食給冥界的眾生,有鬼是正常的,但你怎麼看到呢?」他說:「我看不到,但感受得到,我一到這裡就汗毛直豎!」我說:「你神經過敏,你是不是到處都有這種感覺呢?」他說:「凡是樹蔭多的地方都會有。」像他這種情形,可能就是神經過敏,也有可能是神經靈敏。
感應通常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經過修行而產生的靈敏度,這是陽性的;一種不是修行,而是過去世的因緣感召而來或鬼神附體加給他的力量,這是陰性的。陽性的感應不受外力干擾,能自由主宰自己,陰性的感應自己無法作主。
有一次,一個自認有靈力的人要求一位修行者試試他,修行者說:「如何試法?」他說:「你的手只要抓住任何東西,我就可知道是什麼?」修行者想了一會兒,他說:「你手中是十塊錢。」修行者一放手,卻不見錢,他說:「明明是十塊錢,怎麼會沒有呢?」修行者說:「你再試一次。」他一看又說:「你手中有十塊錢。」修行者問他:「這十塊錢是摺起來,還是平放的?」他仔細看看說:「奇怪了!怎麼會一下子摺起,一下子又放平了,錢自己會動啊!」其實修行者身上沒有鈔票,只是想著手上有錢,結果,他竟然也看到錢。像這種因鬼神力量而產生異能的人,他本身沒有自己,只是像野臺戲的木偶,藉著後面牽線指揮的人而動。
我們開始講月亮,現在再要回到月亮。外道的修行法,說是採日精、月華,其實這也是訓練我們注意力集中。當你的眼睛看月亮或拜月亮,由於你的心地光明,心裡就有一種清涼的感應作用。漸漸地看,漸漸地拜,自然而然你的心會集中統一,心越統一越清朗、清明,你的感應力越強。
感應力又叫反射力,我們的心如果是善良、溫和、清淨、明朗,這種人反射力強,就像陰曆十五日的月亮。如果心裡問題很多,貪瞋癡煩惱很重,這種人反射力就差,就像初一、二、三的月亮。當我在指導人修行時,某些善根深厚或修行較久的人,我花很少的心力,他卻很快得到力量。善根差,業障深重的人,我花了很多心血,他走出禪堂後卻說:「算我倒楣,挨罵又挨打,白白吃了一星期的冤枉苦,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是因為感應力不同,我的心光雖然射到他身上,他不但不反射,反而拼命吸光,結果起不了作用。
感應力若強到隨時想用就拿得出來,就叫作神通,普通人雖有感應,還稱不上神通。如果我們的心地隨時都像八月十五的月亮,那麼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毫無遮蓋,那時的感應力便可無遠弗屆了。心地光明,必須沒有煩惱才做得到,我們今天賞月,效法月亮,還需要從去除心地的煩惱開始。不過,學佛的人,目的不在神通感應,老實腳踏實地修行,才是最可靠的。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人生》一五期)
---本文摘自《明日的佛教》
瞋意思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當時也是用自己的方法,到處尋找參訪所謂的善知識和良師,我相信我所參訪過的人應該不下百人,所參用過的法門應該理都理不清楚有多少。當我看到智隍禪師的這段緣由之後,我心中也馬上有了煩惱,於是我就找《楞嚴經》看,原來六祖所說的,也就是《楞嚴經》裡佛所說的「妙湛總持不動尊」,這句話出自於《楞嚴經》的第三卷末後,文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稍微簡單說明,這原本是阿難用來讚嘆佛陀和讚嘆法而說的偈語,但我要說的是妙湛總持的意思,這一看如同醍醐灌頂,恰似冰片貼腦,直透心頭,舒暢無比。這原本就認識的幾個字,竟然多年來無從發現,豈不悔惱!法身人人本自俱足,只是它無形無相,湛然清明,無須造作,本無生滅,周遍法界,因此本就如如自在。如此一來自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一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最關鍵,就如同《心經》開頭的第一句,已經告訴你入手的方法,如何才能真自在,竅訣便是在能否超越能觀和所觀,遠離能用和所用,真能如此,騎馬上陣,美女橫陳,心也如如不動,無論遭遇到任何的世間橫逆之事,也等同吃飯喝水一般自然,但說實在的,一般人碰到任何八風臨身的時候,又有幾人可以躲過?
虛雲老和尚在禪門的開示上,經常針對在家居士用八風做比喻,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大意是說,修行人如果碰到了利字當頭,很容易就會有貪著之念生起;遭遇到衰敗,心裡便生愁惱;遇到了有人毀謗中傷,瞋恨之心油然而生;逢到有人讚賞稱譽,馬上歡天喜地;碰到了稱心如意或稱讚他人,以及自己遭受到他人的稱美,內心便覺得理所當然;如果有人譏笑怒罵自己,一定會惱羞成怒;遭受到痛苦之時,無法堅持百忍;遭逢快樂,便又忘卻一切,流連失所於不當之處。世間何人不希望時時可以受到他人的稱讚?有誰希望受到批評?更沒有人希望自己擁有的突然間又失去,有名聲的時候,最害怕的便是何時會被替代或退墮下去。
節錄|慈悲喜捨正是菩提心的基礎 https://teacherwang.pse.is/佛學系列套書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瞋意思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禪心】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http://a88.piee.pw/CU3J9
https://goo.gl/R3155a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gJTKJ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全球健康養生 https://goo.gl/jmxnqA
******************************************
【禪心】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_20181103
在我們修行中,
是透過拜懺,懺悔等
方式對業力進行
直接的對治,
但是如何透過改變思想
使業力的相續暫時的
沉澱下來?
首先我們懺悔業障,
從事相上我們的後悔,
會讓你當體的這個業,
你所懺悔這個業的
勢力薄弱,
因為它斷相續心,
我們知道業力它
最需要的是一種相續,
因為它本身是生滅的,
它必須要靠你不斷的
造作給它能量。
業力要產生一種強大的
勢力,
它必須要你數數現行,
所以你一懺悔,
你一後悔就斷相續心了
你就不再給它能量了,
那麼這個時候它的
勢力會薄弱,
這是第一個,
從業力的角度,
你不斷的向佛菩薩發露
發願寧捨身命絕不再犯
那麼你這個當體的業,
它的確會慢慢的枯萎下
去,這第一點。
但是更重要是養成一種
慚愧懺悔的心態,
這個更重要,讓你以後
面對所有的業,
都能夠產生調伏的力量
這個是我們更重要的。
如果你今天只是懺悔,
你沒有養成一種思考,
一種道理的理解,
那這個叫做善念。
但是你在懺悔當中,
你悟到一個道理:
喔,原來造罪業
我們是要付出代價的,
是得不償失的。
因為你造業的時間太短
你得的果報太久,
就是划不來。
那麼你在懺悔當中
你能夠跟佛法的道理
結合產生一種勝解力,
產生一種內心的觀照,
這就是善根。
所有的事修能夠提升到
一種智慧的觀照,
你對人生很多道理的體
悟,
然後對後面的因緣
會產生抗拒的力量,
對過失會產生抗拒的
力量,這個就是善根。
如果你都不學教理,
你一輩子只能夠
活在善念,很多事情
你要慢慢的一個一個
去做。
你變成善根以後,
你會有一個好處:
一即一切,
你犯了一件錯事,
其它的錯,
你就不容易犯了,
因為你在懺悔當中
產生了觀照力、
反省力、調伏力,
你從道理的理解開始
對其它的因緣,
產生免疫功能,
那就是善根。
當然如果你不學教理,
你不明白人生的道理,
你每一件事做了
都去懺悔,
那你這個業
也很難懺乾淨。
所以懺悔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
罪從心起將心懺,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那麼這個時候
是針對業力來懺悔;
第二個:
是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產生觀照力,
你本來就清淨,
既然你本來清淨,
你沒有必要去造業,
本來無一物,你何必
去惹這個塵埃呢?
你從懺悔當中
養成一種內觀的力量,
那就不一樣了,
那你終身免疫,
那就是善根了。
那麼這個對臨終、
對我們來說是
非常重要的一種觀照。
懺悔的心遠比懺悔的
行為更重要,
當然兩個都要了,
事修理觀嘛!
要有懺悔的觀照力,
又有實際的懺悔的
行為、儀軌,
這兩個都很重要,
但是理觀更重要,
因為它會產生
後續的力量。
通過理觀和事修
我們斷除的業的
相續從而也讓業力
暫時沉澱下來了!
***************************************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金嗓 音圓 宏音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瞋意思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佛誕談佛。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不是佛教行人,也應該對佛家有一點認識。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共同性格。
佛,是覺者的意思。
眾生迷,他獨醒,所以他成為佛。
他一生說法,只說一個道理:
苦生苦滅的法門。
眾生顛倒,以苦為樂。
在六道輪迴,
飽受貪瞋癡人性三毒之苦。
所以釋迦說法,
務求我們能度過輪廻苦海,到達彼岸。
僧肇解「維摩詰經」時説:
群生之疾,痴愛為本;
痴愛無緒,莫識其源。
是的,我們都是痴人。
人生一轉,如在火宅之中。
今日節目,和大家談談釋迦的離苦得樂方法。
2017年5月2日星期二下午5:00pm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瞋意思 在 Re: [請益] 慈心如何培育? | PTT 問答 的推薦與評價
慈心是想給予對方安樂,瞋心是想傷害對方,所以是所緣相同、行相相違。 比如內心緣某位有情,內心想要給予安樂, ... 58 [問題] 頭上畫圈圈什麼意思? ... <看更多>
瞋意思 在 Re: [請益] 慈心如何培育? - buddhism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慈心是想給予對方安樂: ,瞋心是想傷害對方,所以是所緣相同、行相相違。 ... 16 F →icteric: 請問[共業]是甚麼意思? 11/28 10:13. ... <看更多>
瞋意思 在 慢、疑》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嗔就是生氣的意思,生氣有很多種類,比如人家罵我們,不能忍受,起嗔心,繼而將矛盾升級。雖然有時我們表面上不聲張,內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種嗔。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