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清潔做一半 #市政府應確實監督
公園是大家運動休息的地方🌲 不過民眾反映,市政府委託 #民間廠商 維護公園。但有時候卻沒做好清潔工作,以洗地為例,都得要 #辛苦的里長 在旁邊監工,才會落實清潔💢
我也發現,公園處每年花1.5~2億公帑請廠商維護公園,但每年都有高達五千多件的投訴,#投訴公園設施損壞或是髒亂。而且之前也有發生委外廠商拿舊照片重複驗收,#詐領一千五百多萬公款❗️代表 #監督必須加強🔍
所以我也呼籲公園處,除了編預算之外也要落實監督,務必要求廠商做好清潔,不要花大錢卻看不到效果🚫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進入後疫情時期,但歐洲等國家疫情非但沒有趨緩,還紛紛宣布封城。 嘉義市即將迎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國際管樂節與年底的跨年晚會,市府是否在發包時,有針對疫情採取相關因應措施? 盧局長答覆受疫情影響,此次國外團體不多。目前辦理依照中央指揮,如在舉辦管樂節前一個禮拜,嘉義市有本土感染案例的話,會配合人數...
監督必須加強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進入後疫情時期,但歐洲等國家疫情非但沒有趨緩,還紛紛宣布封城。
嘉義市即將迎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國際管樂節與年底的跨年晚會,市府是否在發包時,有針對疫情採取相關因應措施?
盧局長答覆受疫情影響,此次國外團體不多。目前辦理依照中央指揮,如在舉辦管樂節前一個禮拜,嘉義市有本土感染案例的話,會配合人數將活動減量,如戶外市集會將飲食部分取消,室內部分則由中央指揮做辦理工作。
受COVID-19影響,辦理任何活動與廠商簽訂合約時,市府必須詳細規定因應疫情之條件、方式等,甚至與廠商開會時,也得提出措施才能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接下來與黃敏惠市長探討瘦肉精問題,萊豬難防,許多縣市爭相訂定「瘦肉精零檢出」等相關條例,但這是否與母法相牴觸?是否也能跟進台中加強吹哨者制度?提高檢舉獎金,讓全民來監督。
黃市長答嘉義市從嚴都是為捍衛人民健康、為食安把關,會規定將相關表示載明清楚,吹哨者制度也會研議辦理。
張局長答會研擬增訂,再送議會提案。

監督必須加強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公務局、觀光旅遊局(8/26)】
#虎頭山攤位設立管理
上個會期智翔有詢問到,關於虎頭山的攤位設立問題,原本風管處訂有設置與清潔管理要點,但現行已廢除改以柔性勸導,所以想了解目前的成效為何? 上個會期也曾建議可以做攤販區的集中規劃,確保行人安全與提升市容。
觀旅局回答,目前正在做都市計畫變更,已送內政部營建署審核,三聖宮前面的停車場將做多目標使用,第一層將樓給攤商使用,智翔也建議,在後續的時程上,觀旅局可以來思考,虎頭山的市容、行人安全、攤商規劃等,如何彼此兼顧,達成三贏的方案。
#虎頭山禁菸標示過少
桃園實施擴大禁菸範圍的措施立意良善,日前有民眾反應虎頭山風景區及環保公園的禁菸標示不夠清楚,建議可在適合的地點增設警告標示或告示牌,保護遊客不受二手菸危害,這點觀旅局表示可以立即改善,那就後續再來檢驗成果。
#桃林鐵路攤販問題
接著一樣是攤販問題,未來桃林鐵路的管理單位為養工處,在未驗收前,已有許多流動攤販設攤,晚上則更加熱鬧,不僅有蔬果攤位,還有修指甲、泡腳等服務,所以想請教養工處,對於桃林鐵路設立攤位的想法為何? 若樂觀其成,則先行規劃攤販區域並擬定管理辦法;或不樂見,也應加強宣導與取締,儘早規劃辦法,方便接管後可以快速實行。
#航空城工程處
航空城工程處將於九月一號揭牌成立,共設五個科室,編制員額70人,專責多項工程,包括開闢計劃道路、新建橋樑、區段徵收整地、滯洪工程、排水工程、污水工程、管道管線工程等,今天請教工務局相關的工作進度與規劃。
工務局說明,從去年開始就有查估作業與規劃設計,由於航空城面積廣大,必須要有市府人力來協助,預計今年底發包優先區的工程標,明年開始各項工程,智翔也請工程局會後將細部的工作計畫提供出來,不僅給我們,也提供給所有議員作參考,由於航空城屬於重大開發計畫,目前查估、徵收作業都還在進行,未來需要大家共同來監督。

監督必須加強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