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外專欄 】#京都龍安寺:用「#之間」來創造平衡的力量 | 李長潔
.
龍安寺的方丈庭園,便是一座以「縮小美學」馳名的地點。清水泰博(2015)用「間」一字來表現此庭的深度,即「#利用物與物之間」的空白關係來達到形象的張力。龍安寺的石庭由15塊岩石與大量白砂石造成,除了石頭上的青苔,這庭園沒有種植任何植物,石頭間的布置與距離均勻巧妙,白砂耙梳的痕跡安定流暢,美感充盈在一大片的「之間」空白處。這是京都石庭中,表達「間」最淋漓盡致的一座寺廟。
.
■ #庭園的解讀
.
龍安寺的「使用說明書」上寫著觀賞石塊的方法,包含「三山五嶽」、「海中島嶼」、「虎子渡水」等欣賞方法。較有趣的是,來自宋代筆記小說《#癸辛雜識》裡,關於「#虎與彪」故事: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生性殘,會食小虎,所以當母虎渡河時,便會反覆帶著彪奔波於兩岸」
.
而龍安寺的方丈庭園正講述著母虎帶小虎渡河的智慧。此境山水展示的是一種「#邏輯的趣味」。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詮釋,所有的欣賞者都可以有自己切入的視角。
|
#感謝最美雜誌圈外的刊登
#平衡感
癸辛雜識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古代摺扇探源︱長知史
大家夏天納涼的時候總不免拿著摺扇,但是摺扇是怎樣來的呢?
-----------
有關摺扇的來歷,出現了兩種說法。
一說北宋時期由日本或高麗傳入,理由是,摺扇之名始見於宋代,宋以來許多文獻均指出摺扇產自日本或高麗。
另外一種說法是南北朝時期的腰扇即摺扇,所據者為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南齊高帝時腰扇,佩之於腰,今謂之摺疊扇」,並據《南齊書‧劉祥傳》中有腰扇的記載,斷定南朝已存在摺扇了。
-----------
其實摺扇的歷史其實很悠久,既然摺扇前身稱作腰扇,那麼我們就看看腰扇出現的時間。
腰扇在南朝齊以前已經出現。有兩則史料可以為證。例如西晉陸雲《與兄平原書》:「一日案行並視曹公器物、床薦席具,有……扇如吳扇、要扇亦在。」晉張敞《東宮舊事》:「(晉)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各一。」要通腰,這說明,漢末及魏晉時期,腰扇已在使用了。
-----------
但是摺扇之名從何時開始的呢?也並非宋代。
《樂府詩集》輯有晉詩一組,其中《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曰:「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輕袖佛華妝,窈窕登高台。」詩裡的疊扇,就是摺扇,是摺扇在晉代的一個名稱。
疊,除了有重疊的意思外,還有折、摺疊的義項。《集韻‧帖韻》釋日:「疊,屈也。」宋時摺扇使用最廣的名稱是「摺疊扇」,當可理解不過是早期名稱「疊扇」的引申、演變罷了。即使在宋代,摺扇仍有許多名稱,並未統一。例如,《高麗圖經》卷二十九稱為「摺扇」,《夢粱錄》卷十三稱為「折揲扇」,《癸辛雜識》稱為「聚扇」。 由此亦可見摺扇並非舶來品,而是發源於中國的土產。北宋時從日本、高麗入貢的摺扇只不過因其「精緻非中國所及」,故在宋文獻中出現了反客為主的說法。
-----------
根據史料分析摺扇,初名腰扇。漢末開始風行於上層社會,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晉代,腰扇又稱為疊扇,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器具。南北朝時期,南方士流出門常持此物以納涼遮陰。隋唐兩朝,摺扇大概沒什麼發展,以致自北宋起,當日本、高麗精美的摺扇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後,相對簡陋的中國摺扇反而淹沒無聞了,這就是為什麼南宋以來史家多以為摺扇是舶來品的原因。
癸辛雜識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七月大吉 ] 不代表甚麼,只是存在著:解讀「京都龍安寺的方丈庭園」 / 李長潔
.
#生滅 #無常 #意義流散
.
談到京空間的經營,就必定要談到日式庭園,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符號帝國》裡的一張庭院圖片旁寫下一段法文,其翻譯是:「無花影,無足影:人在何處?在岩石搬運之間,在耙刷疏痕之間,在落筆書寫之間」,宣布「#作者已死」(la mort de l'auteur)的巴特在日本文化中找到知音,滿是禪意的美學物件,雖是作者苦心雕琢,但看來卻是「一揮而成」,草稿、操作、修改似乎都不可能出現。這些線條與形象,總是不代表什麼,只是存在於那裏。
.
■ #之間
.
龍安寺的方丈庭園,便是一座以此美學馳名的地點,建築師清水泰博用「間」一字來表現此庭的深度,就是「#利用物與物之間」的空白關係來達到形象的張力。龍安寺的石庭由15塊岩石與大量白砂石造成,除了石頭上的青苔,這庭園沒有種植任何植物,石頭間的布置與距離均勻巧妙,白砂耙梳的型安定流暢,美感充盈在一大片的「之間」空白處。這是京都石庭中,表達「間」最淋漓盡致的一座寺廟。
.
■ #欣賞的法門
.
龍安寺的使用說明書上寫著觀賞石塊的方法,包含「三山五嶽」、「海中島嶼」、「小虎渡河」等,較有趣的是,來自宋代筆記小說《癸辛雜識》裡,關於「#虎與彪」思考故事:「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生性殘,會食小虎,所以當母虎渡河時,便會反覆帶著彪奔波於兩岸」,這山水展示的是一種「邏輯的趣味」。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詮釋,所有的欣賞者都可以有自己切入的視角。
.
這石庭還有許多處細微用心之處,像是整座石庭並非一個正長方形,而是梯形,才能讓觀者在視覺上造成極度方正的錯覺;連周遭的矮牆也是利用了線條上的歪斜,來構成整個畫面的穩定度。作者的匠心獨具,讓觀眾可以放心地讓想像力奔馳在庭院之中,不受透視法的角度干擾符號的抽象化,真是高明。
.
■ #無法詮釋的詮釋
.
有時候,總想無論我們怎樣解釋,都不足以完美地詮釋作者之心。但從巴特的「一揮而成」與「間」的概念來看,這個庭園的意義就是在於「無法詮釋」,透過不斷地與此景對話,讓意義生滅,這才是面對「禪」的態度。每一時刻,都是偶發事件。
.
#這才是夢境
癸辛雜識 在 Lihat lebih banyak lagi 逸佚居di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周密在他的《癸辛雜識》裡寫道「世號墨魚為烏賊,何為獨得賊名?蓋其腹中之墨可寫偽契券,宛然如新,過半年則淡然如無字。故狡者專以為騙詐之謀,故謚曰『賊』云」,說 ... ... <看更多>
癸辛雜識 在 kanripo/KR3l0076: 癸辛雜識-宋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癸辛雜識 -宋-. Contribute to kanripo/KR3l0076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