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戰役打響,台灣又双叒輸給韓國了】
上週,歐盟執委會提出一系列法案與綠色新政架構,設立具體目標:歐盟在2030時,需較1990年減少55%的溫室氣體排放
並且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包含在2030年前種植30億棵樹以增加碳匯、2035年所有的汽車都必須是零排放、在2030年前完成3,500棟建築更新、創造16萬個新的綠色就業,以及最受關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推行碳稅勢在必行,根據歐盟及美國的計畫,
⚠️最快2023年開始,分階段對鋼鐵、水泥、鋁、肥料、電力等產業課徵碳關稅⚠️
南韓總統文在寅去年7月14日正式宣布推出《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
表明政府將帶領韓國企業在後疫情時代逐漸步回軌道的決心,
並宣示要從「高碳經濟」邁向「低碳經濟」,加快韓國轉型為環境友善、低碳排放經濟體
🇰🇷韓版綠色新政時程及內容
☑️2017年提出計畫:#2038年將核能反應爐數量從24座減少到14座、#2060年達成無核家園目標
☑️2020年10月,韓國政府首次公佈凈零排放時間表。文在寅在國會舉行2021年政府預算施政演說時提出,#韓國要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2020年12月,文在寅發表「#2050碳中和宣言」全國電視直播演說,全程以黑白畫面呈現,凸顯低碳、環保理念
☑️2021年4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普及促進法》修正案,#給予綠色新政具體措施相關法源,已經國會通過並將於10月21日生效
☑️ #大型發電廠的再生能源發電配額上限 將由10%大幅上調到25%,以加速能源轉型,對抗全球氣候變遷。這是韓國在2012年規定再生能源配額標準後,時隔9年首次修法上調其上限
☑️ #再生能源配額制,利用法律對發電量500百萬瓦以上之獨立發電業,強制規定其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若業者無法自行生產達到法定配額,須向再生能源發電廠購買等額的綠電
☑️2021年7月14日, 文在寅主持韓版新政戰略會議第四次會議,最終敲定「韓版新政2.0」,將在2025年前為相關項目投入220兆韓元(1,910億美元),#預估創造250萬個就業機會
☑️原先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 20% 的目標,#將變更時程與提高占比,依照草案綠能比例2034年將增加到40%
☑️策略:靠先進的氫能等低碳能源技術、構建碳中和財政專案、推動綠色金融等綠色新政,立法並設立直屬青瓦台的「#碳中和委員會」
🇹🇼反觀台灣,若要達成2050碳中和,以目前措施根本不夠
因為台灣的減碳策略,欠缺 #國家領導人的決心、#欠缺完善法令、 #欠缺專責組織、#欠缺政策執行力
❌蔡英文多次於公開談話中提及氣候變遷治理,
現實卻很骨感,#台灣在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仍為全球倒數第五
❌依據現行的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尚有80%電力來自火力發電,排碳量偏高
❌環保署把「溫室氣體管理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碳定價,施行碳費;
卻 #沒有把2050碳中和目標入法,也 #沒有跨部會的指揮機制,未能與國際接軌,無法因應氣候危機
❌目前國內沒有施行碳定價,許多高碳排產業連碳足跡都不清楚,更別說減碳;
未來台灣若想出口高碳產品至歐美,必須繳一筆碳關稅、成本大增
❌國內減碳機關如多頭馬車,台大教授周桂田及地球公民基金會都提出,必須 #先將行政部門的系統整合,讓企業的「氣候成本內部化」,碳中和目標才可能成功
歐美均企圖透過貿易政策來對抗氣候變遷,
對於高度依賴出口的韓國和台灣而言衝擊非常大,然而南韓早已做好萬全準備,
信心迎接這場減碳戰役
台灣卻是政府遲遲未跟進,
勢必將影響 #產業發展、#國際競爭力、#外資投資意願 #企業龍頭必須自己來
大佬們反而比政府更緊張也更具號召力
台灣必須體認到 #未來排碳必須付費,
因此減碳是必須走的路
不僅是為了下一代的環境權與生存權,
#更攸關台灣未來的產業及經濟生死存亡⚠️
#綠能經濟是國際普世價值及共同趨勢
#台灣只剩下一年半的時間解決問題
#不能再以虛應的態度面對
#保護環境也保護台灣的優良經濟
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訂閱HBR,第一手掌握最新管理趨勢:https://hbrtw.cc/nGYwQ
⭕ 搶先預習HBR導師講座文章:https://hbrtw.cc/PK7wS
🔅 每月的「HBR導師大人物」直播,在疫情愈趨緊張的態勢下,快速調整為視訊對談形式,本次HBR團隊預先錄製好這場討論「人才管理」的精采對談,於5月27日中午進行首播。歡迎遠距在家工作的HR與各位讀者,一起加入首播行列。屆時溫金豐教授和HBR夥伴也都會在線上陪伴大家度過充實的週四中午!
▌本月HBR導師大人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經營管理研究所專任教授 溫金豐
▌場次訊息
時間:5/27(四)12:30-13:30
▌這場主題直播適合...
公司董監事、重要股東、高階管理團隊(TMT)、人力資源部門、各部門主管與專業人員
▌主題介紹
相信沒有任何一位企業領導人會否認「人才是企業經營的根本」這句話。尤其在面對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多變性的大環境,比如:進入新市場、遭逢天災/疫情、科技快速演進,企業HR對於擁有能「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特質的人才絕對會有更高渴求。
現在,企業對HR的想像和要求已不再是如過去做行政流程的「人員管理」(people management),而是轉型為從前端獵才、中段育才、乃至最後留才都有一套完整制度流程的「人才管理法」,也就是,更具策略思維的新人資。
本月HBR導師大人物,邀請到鑽研人力資源專業領域的溫金豐教授,分享企業HR必釐清的「人才管理法」,除了談變動時代下關鍵的「獵才、育才、留才」方針,並告訴你「領導人」及「制度」兩大元素,對於人才管理任務為什麼如此重要!明天,一起與我們線上鎖定本月的視訊對談首播!
▸▸----- 沒人告訴過你的HR思考框架,HBR導師說給你聽!-----◂◂
💡影片中提到的HBR文章💡
【第一段:人才管理的基本概念】
〔分享文章〕
1. 更多關於「VUCA」的介紹〈別為怯戰找託詞〉
https://hbrtw.cc/qfq7e
2. 人才管理模型圖〈落實人才管理策略〉
https://hbrtw.cc/Lw0qY
【第二段:主管、制度如何影響人才管理】
〔分享文章〕
1.〈最佳主管的七大識才和育才策略〉
https://hbrtw.cc/lbinP
【第三段:人才培育和組織內部輪調】
〔分享文章〕
1.〈輪調催生未來領導人〉
https://hbrtw.cc/wuU9b
2. 溫金豐老師的文章〈【HBR導師講座】企業人才管理的關鍵思維與做法〉
https://hbrtw.cc/0oAD9
【第四段:繞著人才跑的獵才術】
〔分享文章〕
1. 〈搬遷總部、創新實驗室、沉浸式參訪 繞著人才跑三大途徑〉
https://hbrtw.cc/CLwjK
〔其餘分享連結〕
1. 抗疫管理最前線專區:https://www.hbrtaiwan.com/coronavirus.html
2. 企業短期抗疫方案:https://reurl.cc/yn22QM
#HBR導師大人物
各大商學院、EMBA王牌教授 × 業界頂尖管理專家
『👑 學一組思維架構,為你的決策力加值。』
👏 想從HBR萬篇文章庫裡,尋找單一主題下手,卻不知道從何讀起?別擔心,他們來了!
👏 從今年3月起,HBR每月邀請一位駐站導師,從各自專業切入、結合多篇HBR文章,為你的思考路徑挖深、拓寬、再升級。
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 在 民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立院三讀多項修法 #政府組織改造 #勞基法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規範在修憲前的政府組織架構調整,以及部會組織法制化,之前已是2度延長,原訂施行日期到107年1月31日止。至今仍有內政部、經濟及能源部、交通及建設部、農業部、環境資源部與大陸委員會等6部會及所屬組織法案還沒完成立法,政院在會期前敲定優先法案時即表示,希望延長暫行條例施行日期,將持續協調。
院會今天也三讀通過國民黨立委 #蔣萬安 等人提出的 #勞動基準法 第61條修正案,增訂勞工若發生職災,領到的職災補償金可存入金融機構專戶,不受抵銷、扣押、擔保或強制執行標的。
根據提案說明,勞工若發生職災,僱主須負擔職災補償金,但因該款項是發給勞工,沒有禁止扣押,若勞工有欠債等問題,只要債權人向法院聲請扣押,將使職災勞工生計困難。修法後將比照目前勞退金類似規定,讓職災補償金可開立專戶,以保護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