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不留神,新的書就一直疊上來不及消化的書堆裡,大概是之前被七月選書《樹冠上》消耗過多精氣神(https://bit.ly/3j22BJr),而這排約莫落在七月中到八月中入手的書籍,先稍微做個紀錄,因為下個月的書單相當豪華,類型遍及電影、音樂、系列小說等等,大概需要先把額度留下來,九月真的非常值得期待。
⠀⠀⠀⠀⠀
這個月的選書並沒有特別獨立出來分享,因為是新版重出,這本在我多年前首度讀到的時候就頗為喜愛,為蕭麗紅的代表作《#千江有水千江月》,而此次恰好是四十周年紀念版本,希望能好好地為這本書寫篇文章。故事以布袋的蕭姓大家族為中心,敘述傳統大家庭的習俗和人情瑣碎,並探討生死、親情、愛情的衝突與矛盾。生於世代養殖漁業維生的大家庭,主角貞觀巧遇表哥大信,開始了一場若有似無的愛戀。這段戀情直到貞觀上臺北工作,大信到金門當兵,兩人間的情愫也因誤解而產生令人唏噓的變化。在蕭麗紅的內容敘述中,充滿了臺灣民俗的瑰麗與趣味,而貞觀與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戀情,為臺灣逐漸失去的純然戀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
接下來是掛名推薦的兩本,一本為早已提過多次,正在進行贈書活動的馬修麥康納回憶錄《#綠燈》,50 歲的他,花了 42 年的時間釐清自己生命中的謎題,35 年的時間記錄下解答的線索,他想要知道如何當個好人,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如何使生命得到意義,如何更成就自我。他寫下日記,記錄他的成功與悲傷,理解與回憶。他說他書寫,是為了遺忘。敘述該如何在充斥「不」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好」,以及如何認出可能是「不」的「好」,關於抓住綠燈、並理解人生中的黃燈與紅燈遲早會轉綠的書。
⠀⠀⠀⠀⠀
再者,也已提前分享過的電影《#火口的二人》白石一文原著小說,故事敘述十天後將舉行婚禮的直子回到家鄉福岡,來到昔日戀人賢治面前。多年後再重逢,沒有一聲問候,也沒有一句質問,只是如昨日才剛分別一般,平淡中透著一股熟悉地拉開序幕。在二人熟悉的老家中,直子翻起一本舊相簿,裡頭盡是她與賢治一絲不掛的黑白性愛照。一頁一頁,往事的物證翩然眼前,那張如回憶之鑰的富士山火山口海報也隨之乍現,直子不禁脫口說出:「我最喜歡這張照片了。」二人之間曾不顧一切燃燒的火焰,在即將被宣判死刑的愛情面前再度復甦。等待直子未婚夫歸來的倒數五天,二人似末日到來般無法無天的徹夜歡合,如乾柴烈火覆水難收。肉體的歡愉、禁忌的血緣、沒有未來的放肆,在愛情與生命都將終結之前,二人最後看見的風景,名叫 —— 活著。
⠀⠀⠀⠀⠀
另一本為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透過她真實經歷的四段旅程,在阿姆斯特丹,見到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說死亡為什麼不能是一場盛宴?在瑞士,和 104 歲的人瑞擁抱,她開始不斷與七年前的自己對話在洛杉磯,見到「Hamony」,世界第一具 AI 人工智能性愛機器人。在美墨邊界,很多人看見了暴力,分離,界線,隔離,但對這裡也有愛,勇氣和希望。在聖地牙哥,一場「長生不老大會」激情展開,那是令人完全無法想像的未來世界。這本書希望是一趟思考的旅程,更靠近真實自我的旅程,直視生命的旅程,以及全然自由的旅程,當旅程結束,你也有了一份屬於自己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
此次先介紹三本華文作品,若要選一部個人最喜愛的本土劇集,無疑是現在正在播出第二季的《俗女養成記》,而原作者江鵝也推出了另一本散文集《#俗女日常》,有別於上一本以在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台南女兒故事為主軸,最新文集不改幽默詼諧本色,卻更多聚焦於成長後在台北打拚的都會熟女人生。江鵝曾在訪談中表示,她跟「陳嘉玲」最大的共同點,是中年對生活各面向的反思,還有勇敢離開職場,做一個普通女人。這本《俗女日常》,也可說是這位勇敢的「普通女人」醒悟後學著做自己的第一手實驗記錄。回到俗女的日常,說普通也不普通,玲瓏通透的智慧和文采,清爽的文字挾帶著不可言說的魔力,既療癒又提點,不只讓同世代的六年級女生心有戚戚,五至七年級的都會女子讀來應該也都會覺得毫不高深,卻又如獲天啟。
⠀⠀⠀⠀⠀
其次為,胡晴舫主編的《#我臺北我街道》,集合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二十位作家的全新創作,他們各自以詩、散文、小說書寫記憶中的台北街道。小說與詩提煉出意象,散文貼近個人記憶與生活,不同文體、長度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就像散步每一條街道感受到各自獨特的氛圍。焦元溥寫消失的羅斯福路唱片行,馬世芳寫來不及參與的麥田咖啡館,張亦絢寫她的木柵路,崔舜華寫她的潮州街,吳鈞堯寫他的重慶南路,何致和寫永遠在他心底流動的西藏路,馬欣寫敦化南路的前世今生,王盛弘、羅毓嘉在這座城市私藏了他們的男孩記憶,郝譽翔在椰林大道度過了她的憂傷青春,以曲折方式學會在台北安置自己的馬翊航、王聰威,更有陸穎魚在台北街頭思念香港,顏訥在往生者帶領下探索她不知道的台北,陳雨航在文章不斷叩問,自己是否是台北人?而被言淑夏形容為春天繼母的台北街道,也有楊佳嫻的 236 公車呼嘯而過,裡頭住有陳宛茜認識的清朝耆老、陳又津描寫的公娼,以及駱以軍眼中身懷內力的各路高人。除了作家視角,更有來自法國的攝影師余白,用鏡頭拍攝他安身立命這麼久了的第二個家。閱讀他們的台北,讓我們更深刻了解這座城市。
⠀⠀⠀⠀⠀
第三本是兼具編劇與作家身分的劉梓潔新書《#希望你也在這裡》,她以這部小說,揭開路上的迷人和迷惘,熱鬧和寂寞。對生命的種種疑問,也許那些錯身而過的風景就是解答。有些人是天生的流浪者,有些人在飽嘗人的來去後才終於能夠出發,也有的人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卻越走越寬廣。生命際遇各自不同的四個靈魂,在人生這張地圖上交錯前行,彼此纏繞又轉瞬消逝。面對旅途中的每個岔路,他們會做出什麼選擇?當漫遊變成探索,漂浪轉為追尋,旅程的盡頭,會有他們想要找的那個人,或者答案嗎?旅人歸來回首一望,種種混亂都已經過去了,一切才剛開始而已。
⠀⠀⠀⠀⠀
此次翻譯小說特別想讀的,有《林肯在中陰》作者喬治桑德斯小巧精美的《#狐狸小八》,他回歸短篇小說場域,加上喬西卡迪諾的插畫,有著喬治歐威爾式荒謬的情節設定,狐狸寫給人類的一封信,卻真實地切中人與自然日益惡化的衝突。不過,桑德斯始終相信本質上是道德的,可以引導我們更好地去愛。只要記得,整個故事的敘事者是隻小狐狸,他嘗試學習語言與「人累」溝通,我們生而為人可以更溫柔地對待自然嗎?人類該如何回覆狐狸小八?闔起書本看著書封,不難發現作者虔心期許眾生的良善、平等與和諧。
⠀⠀⠀⠀⠀
以及另一本同樣短小精悍的作品,西班牙作家胡利歐亞馬薩雷斯寫於 1988 年的《#黃雨》,被譽為是歐洲二十世紀文學的顛峰之作。在庇里牛斯山區一座荒廢的小村艾涅爾,1970 年代,那裡完全廢村。但屋舍仍矗立原地,在靜謐中、遺忘中,在冬雪中緩慢腐朽。老人安德烈斯是廢村僅存的最後一位居民。在寂靜和冬雪的包圍下,在悲涼和屋舍的廢墟之間。嚴冬漫長的十二月夜裡,只剩他孤零零一個人在艾涅爾度過黑夜。他喃喃念起逝者的眼眸、盤根錯節的回憶,那些死寂佔據破落凋殞裡的清醒與夢囈。這座村莊是真實存在的。瀰漫全書的孤獨、絕望、夢境與回憶,難以抵抗的時間年輪,深入存在的虛無,內心的孤絕、無力,理智和瘋狂。訴說時代如何遺棄鄉村,留予靜謐大地深沉的平靜。黃雨洗去一切,沒有人被銘記。
⠀⠀⠀⠀⠀
還有等待許久的《魔戒》托爾金中土三大傳奇最終章《#剛多林的陷落》,繼《貝倫與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後,見證了第一紀元走向終結。這三大傳說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組成元素,更是《精靈寶鑽》必不可少的基石。講述人類圖奧在剛多林的旅居,包括他與精靈伊綴爾的結合、兒子埃雅仁迪爾的出生、部臣邁格林的背叛、隱匿之城的陷落和諾多族倖存者逃亡的經過。這個故事在托爾金想像的中土世界觀第一紀元中占舉足輕重之意義。遺憾的是,托爾金平生寫出的完整版本便僅止於那創作於青年時期的文稿,他雖曾著手重寫,但並未完成全稿。透過其子克里斯多福托爾金的整理,此書得以面世。
⠀⠀⠀⠀⠀
當然,克蘇魯的話題還繼續延燒,《#夢尋祕境卡達斯:H.P. Lovecraft 幻夢境小說傑作選》仍不容錯過。《幻夢境小說傑作選》,是由一連串異次元空間幻夢境的相關故事所組成,收錄的十篇故事,以藍道夫.卡特的冒險事蹟作為主軸,再加上幻夢傳奇的重要篇章《奈亞拉索特普》、《烏撒之貓》與《末日降臨薩納斯》,和劇情看似獨立、卻對後續故事有重要連結的恐怖短篇經典《皮克曼的模特兒》,以及將上述元素串聯在一起的長篇故事《夢尋祕境卡達斯》。幻夢傳奇與克蘇魯神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偏向帶有微妙恐怖的奇幻故事,而非完全傾向克蘇魯神話深淵般的太空恐怖劇情。此外,洛夫克拉夫特在其他故事偶爾提及的諸多神祕地名(像是《死靈之書》中經常提及的冷之高原),也會在本書中完整呈現在讀者眼前,讓這個系列,與《克蘇魯的呼喚》相關故事息息相關,卻又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力。有趣的是,在這裡,作者本人的化身藍道夫卡特,會如同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循序漸進,帶領讀者深入幻夢境,首尾相連,將各個段篇故事拼湊為一個完整的冒險歷程,打造出一個如同《魔戒》般,精彩刺激的傳奇故事。
⠀⠀⠀⠀⠀
同樣帶有奇幻色彩的療癒小說是《#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這個百貨公司是睡著後才能入場,客人們入睡後,進入最受歡迎的「達樂古特夢境百貨」,挑選陳列在眼前的各色夢境:想再次相見的人、期待前往的地方、害怕又想突破的事物,以及超乎想像、上天下海的瑰麗夢境等等,每一層樓都提供別出心裁的夢。這棟五層樓的百貨門庭若市,有睡長覺的客人,也有短暫睡個午覺的人類和動物。新人佩妮通過了與達樂古特本人進行的一對一面試,來到夢境百貨上班,準備好好推銷各個傳奇製夢師所設計的夢。然而,當她好不容易稍稍搞懂測量睡意的「眼皮秤」、從「夢境滿意度」轉換的支付系統等細節後,竟然惹下大禍,最貴的夢境費用從她手上被偷走了。眼看工作即將不保,她該如何化解困境?在這神祕的夢境百貨,在清醒與睡夢的邊界,她又將遇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心中渴求已久的夢?
⠀⠀⠀⠀⠀
若注重推理閱讀樂趣的人,應該不容錯過這本暢銷小說《#喜鵲謀殺案》,當編輯蘇珊拿到艾倫康威最新作品的書稿時,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本小說即將改變她往後的一生。和這位暢銷推理作家合作多年,蘇珊對他筆下的偵探艾提克思彭德瞭若指掌。而艾提克思彭德系列是蘇珊任職的三葉草圖書出版最暢銷的書。為了工作蘇珊別無選擇,只能忍受艾倫種種惱人的行為舉止。在艾倫的新作中,艾提克思彭德來到派伊府邸,一座鄉村內的莊園調查一樁謀殺案。是的,其中有死屍和許多各懷鬼胎的嫌犯。然而隨著情節的推演,蘇珊不禁越來越懷疑,在這份書稿字裡行間隱藏著另一個故事:一個充斥著嫉妒、貪婪、冷酷的野心,以及謀殺的真實故事。
⠀⠀⠀⠀⠀
接下來兩本是與女性議題有關,首先是關於一場性侵案與一封陳述書,打動上千萬人,也改變了美國司法的花漾女子故事《#這是我的名字》。2015 年 1 月 17 日,香奈兒米勒遭到史丹佛大學生布羅克特納酒後性侵。隔天,香奈兒在醫院醒來,才得知自己成了被害人。她不再只是香奈兒,在法律上,她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匿名身分:無名艾蜜莉 Emily Doe。香奈兒與艾蜜莉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香奈兒繼續上班、社交、過日子,但她開始失眠,還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獨自流淚、崩潰。艾蜜莉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她活在法院、警局,活在證詞與質問當中。沒人知道艾蜜莉是誰。而布羅克,這位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泳賽的明日之星,在被捕後不到二十四小時,就以十五萬美金交保,重獲自由。2016 年 6 月,歷經將近一年半,審判結果終於出爐,布羅克僅遭判監禁六個月。數日後,網路媒體 BuzzFeed 刊登了無名艾蜜莉的法庭陳述書,四天內點閱率破 1100 萬,引爆全美輿論。無數人民站上街頭聲援艾蜜莉,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也公開支持。2018 年 8 月,加州針對性侵罪修法,該案法官遭罷免,布羅克的上訴被駁回,史丹佛也將他退學。艾蜜莉獲得了遲來的正義。2019 年,艾蜜莉以本名出版此部自傳《這是我的名字》。
⠀⠀⠀⠀⠀
後者是被稱作少女版《使女的故事》的南韓作家尹異形《#兩封合格通知書》。女孩收到卵子評鑑合格通知書,根據最新生育法案,她必須在卵子迅速老化之前短短三個月內,進入生物資料庫尋找「準爸爸」,準備懷孕。如能順利生下小孩,將會獲得不愁吃穿的財富,簡直比進入理想大學更令人嚮往。自身亦是人母的韓國文壇怪物級新銳小說家尹異形,自道內心的女性主義者於江南站隨機殺人案之後被喚醒,對於女性遭輕視物化的現狀無比憤怒。本書虛構的駭人法案左右著青年的生涯抉擇,「生育」赤裸裸地淪為階級晉升的工具。擁有生育能力,難道就非得拯救人口危機不可?小說直指當今社會制度弊病,讀者驚嘆字字句句引人痛切共鳴。作者多次強烈表示,「不要繼承這個世界,不要繼承我們現在的生活。」無論是對自己生育的孩子,或是對這個世界的年輕世代,她都傳達了不得不把如斯醜陋世界交給下一代的歉疚感。她說自己的名字意思是「奇異的形狀」,特立獨行,敢於說出人所不能言。自從江南站隨機殺人案發生後,尹異形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輕視女性、多麼獨尊父權意識。在數年後迅速席捲全球的 #MeToo 浪潮之下,她仍持續以書寫探索女性在和平狀態與受迫處境之下的各種不公體驗。
⠀⠀⠀⠀⠀
最後是,不知道該怎麼拍進去的金磊《#鯨豚記》,觀賞過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的觀眾對作者應該並不陌生,榮獲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民眾票選大獎、法國「P×3 巴黎國際攝影大賽」金牌 、美國「IPA 國際攝影獎」榮譽獎等國際攝影大獎殊榮,台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大學畢業後,來到花蓮成為海上解說志工,開啟他往後 20 年的鯨豚追尋之旅。從水面上的影像開始,為了熟悉活動於不同海域的鯨豚種類,金磊前往世界各地下水拍攝鯨豚,磨練出深厚的水下拍攝技能與心法。一路追尋,堅持夢想的他,足跡遍及東加王國、日本御藏島、阿根廷巴塔歌尼亞、挪威極圈,與夢幻如抹香鯨、大翅鯨、南方露脊鯨、藍鯨、虎鯨近距離接觸,並拍下牠們的美麗身影,其中包括悠游台灣海域近 30 多種的鯨豚紀錄。全書收錄超過 200 多幅珍貴影像,金磊從拍攝鯨豚中認識自己,享受過在水中與鯨豚共游的震撼奇妙感,突破了恐懼、沮喪、撞牆的內心爭戰,更體悟到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過往生命歷程的反思,他在書中娓娓道出一張張令人驚奇影像的背後故事,那一段段的海洋冒險,難忘的神奇旅程,亦是他為邁入第 30 個鯨豚拍攝生涯所做的一次深度回顧。
⠀⠀⠀⠀⠀
⠀⠀⠀⠀⠀
⠀⠀⠀⠀⠀
(以上文字部分自出版社書介。)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好雷]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A-Line 電影特映會【關鍵少數】贈票活動 的評價
- 關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一米电影】几分钟看完豆瓣高分奇幻爱情片《本杰明 - YouTube 的評價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羅曼•羅蘭說過,大多數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就變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一天天地重複,而且越來越機械化。的確,絕大多數人都會走上這條重複自己的老路。
賈伯斯早年曾四處流浪,屢經挫折,最後領悟出:「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實追隨你的內心只是目標,除了目標之外,你還得有能力。」很多人都只知道學賈伯斯追隨內心,卻忘了學他那樣錘煉自己變得強大,最終,收穫的就只是空想而不是夢想。
有多少人對生活的現狀十分不滿,卻未曾為此做過努力。你問他們為什麼,他們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比如:
我年紀太大了,已經不適合再做出任何改變。
我沒有什麼出色的特長,還是老老實實做手頭這份工作吧。
哪裡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做什麼工作也都一樣,還是不要做無謂的掙扎。
我婚姻是挺不幸的,但離婚太傷筋動骨了,還是忍吧……
事實上,這只是給自己找藉口。究其原因,並不是無力改變,而是懶得改變、害怕改變。改變意味著未知,意味著前方也許會有驚濤駭浪。改變需要的成本太大,所以多數人寧願故步自封,也不願意從井裡鑽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日復一日,他們就變成羅曼•羅蘭所說的「在三十歲以前已經死去」的那類人。
如果你真的有心改變,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境遇也不是問題。美國有個摩西奶奶,做了大半輩子的農活,七十六歲那年開始學習繪畫,八十歲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了轟動。一百歲時還寫信給正在猶豫要不要辭去穩定工作、全心寫作的日本年輕人:「做喜歡做的事,哪怕你現在已經八十歲了。」受此啟發,那個年輕人毅然投入寫作,他就是寫出經典著作《失樂園》的渡邊淳一。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心裡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吧,不管年齡多大,生活狀況如何。摩西奶奶的人生隨時可以重來,將短短的一輩子,活出幾輩子的精彩。
從來都沒有完美的生活,只有適合你的生活。
在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男主角班傑明在印度看著於恆河中沐浴的人,寫了一封信給女兒: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該有所束縛。但我希望你最終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我希望你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受,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生活和你想像的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啟程。」
我想把這封信分享給所有對生活感到失望的人。真的,別害怕改變。只要你想,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
摘錄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作者:慕容素衣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的最後談到「在感情中委曲自己,能不能求全?」這個議題,不少朋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今天晚上會從這個議題開始,繼續直播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36952227010392
一個常慣性委屈自己,作為解決衝突策略的人,通常不滿意關係,卻又害怕改變。被動等待成了常態,這等於主動交出生命的主導權,自己往受害者的位置站。
日復一日的生活磨光了鬥志,自我不斷萎縮,心裡的怨念則不斷擴張,人生而本有的自由就容易被怨念淹沒。
我之前在直播中提到,「有能力離開關係的人,才有能力經營好關係」,有些朋友似乎有些疑惑。有能力離開關係,通常表示,能在經濟、生活、情感上走向獨立,自己先求立身安穩,比較好去照顧卡住的關係。
沒能力離開關係,害怕失去關係,「隱忍」這個選項慢慢就變成唯一。自限腳步變成了無意識的執念,「很難」、「不可能」、「做不到」,就是心底迴盪的聲音。
「被動等待」還是可能在上天眷顧之下,實現自己長期的願望。但如果同時能累積自己「獨立」的能量,強大自己的內心,「我可以……」的鬥志早日燃燒起來,就能開闊自己的未來。
祝願您,能有更深的覺知,看見每一個對自己的限制!
.
以上文字摘錄自
💖《#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2/3新書上市💖
❣️博客來 https://bit.ly/2YiQXPi
❣️誠品 https://bit.ly/2YnSyUa
❣️金石堂 https://bit.ly/2YmrtRi
❣️momo https://bit.ly/3qWIYUn
❣️讀冊 https://bit.ly/36lPdcB
幸福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happinessbookrep
幸福文化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publishing/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仔細算一算,其實年假根本沒幾天,為了完成手上的工作,不自覺將來不及進行的全數堆到連假期間,現在光想到過年就暗自胃痛;然後七號到了又繼續結了一批新春讀物,上月底入手的貌似還有幾本沒送到,這些還未分享的書單就已快溢出鏡頭。新的一年大概只能彼此勉勵關關難過關關過,先來看看現有的這些作品,應該原本大多要在國際書展亮相的,可惜天不從人願,這些都是個人非常希望能趕緊翻閱的作品,其中包含二月選書、掛名推薦的,以及提前生過火的,先在這裡概略介紹,今日正逢博客來會員日,有興趣的書籍大家可以一起下單囤個書好過年。
⠀⠀⠀⠀⠀
一不小心就忘記先公佈的二月選書,其第一本入選 2020 年這裡的十大推薦書籍(https://pse.is/3byhaf),打開了我對韓國文學的眼界,相隔一年後接續著戰前篇《吹過星星的風》,下一本《#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韓國小說大家經典代表作(戰後篇)》終於出版。1990 年代之前,文學是處於「民族書寫」的時期,以民族意識、勞動文學的鮮血歷史構築了時代;1990 年代之後,國際環境丕變,文學開始挖掘個人存在與日常議題,包括同志文學、家族解體、傳統道德觀的崩潰、網路虛擬世界的震撼等,再加上「世越號」引發的反省,作家開始思考,如何找回失去的批判精神,克服個體生存的各種矛盾。《戰後篇》引自詩人申東曄的詩句「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期待濃縮戰後韓國文學的精萃:從民族文學到個人,從社會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從國境之內到跨國性格的作品,隨著韓國的發展與全球化,當代的書寫有了嶄新的生命,包括「女性」、「新世代」、「新歷史小說」、反映「貧困」文學等多元關鍵字,他們既得面對自我認同與群體的妥協,同時也正在攪動社會能量,正在蓄勢待發,創造二十一世紀迥然不同的文學景觀。
⠀⠀⠀⠀⠀
此次恰好也掛名推薦另一本韓國新人作家張琉珍的作品《#從此好好過生活》,1986 年生的新人作家張琉珍,以文壇中少見的獨特背景:在IT 產業的多年工作經歷為根基,寫下八篇發人省思的現代故事。探討組織中的上下關係、上班族如何夾縫中求生存、現實與理想的拉扯,深入韓國人對感情的自私心態、自我意識的膨脹、結婚文化等各種生活中會交手的人際關係。張琉珍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相較於金字塔頂端的高階份子,並不特別突出,卻也沒有落後;沒有胸懷太遠大的理想,可能也不會成為抗爭權力結構的領頭人。她以細膩精靈的筆觸,入微而生動的日常觀察,在每篇故事裡一邊塑造殘酷寫實的職場生態,一邊散發微小卻深刻的溫暖關懷,讓人不禁想一讀再讀。每讀一次,就更拋開悲傷一點,逐步往快樂靠近 —— 從此,好好過生活。
⠀⠀⠀⠀⠀
再者是近期的日本文學新書耀眼非常,大家應該都不會忽視村上春樹的新作《#第一人稱單數》,裡頭囊括都會的奇幻愛情、生活的過往片段、人性的善惡辨證、虛實的互見筆法,結合了短歌、散文、音樂與小說,展開村上風格的全新複眼小說,八個題材視角各異的精采短篇,可說是邁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村上春樹,回望人生愛與死主題的珠玉之作連發。其次為前幾天先行介紹過相當喜愛的女作家櫻木紫乃《#二人生活》,褪去暗黑外衣被譽為最「幸福」代表作,北海道江別安靜度日的一對平凡小夫妻,身為前電影放映技師的丈夫信好,收入不穩定,一家經濟重擔全落在護理師妻子紗弓身上,二人盡其所能地過著簡樸生活,各自承受婆家及娘家施加的無形壓力,無法預料的未來,堆疊在內心深處的不安,唯獨二人一同下廚時的安逸與幸福,又讓彼此再次假裝看不見現實的種種窘迫。全書以十篇俐落的短篇故事交織成一幅平實動人的婚姻生活圖像,隨著夫妻的日夜相處與陪伴,生活猶如層層堆疊顏料的水彩畫,二人關係日益加深,無法三言兩語回答的生活與情感,卻能引發深刻共鳴。櫻木紫乃在尋常生活中刻劃夫妻如何相處,文宇樸素、冷靜,但諧和,相對於永恆的失落,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作者讓讀者看到如常作息的同時,也看見如常方能致遠。
⠀⠀⠀⠀⠀
看到桐野夏生厚如磚塊的桃紅色最受爭議小說《#異常》放在書店裡,當下就覺得非買不可。本書取材自震撼全日本的「東電 OL 殺人事件」,描寫一群被勝敗優劣緊緊束縛,卻又總被幸福拋下的女人,情節黑暗,內容辛辣,於美國出版時甚至遭到刪修。在真實社會案件發生之後,桐野夏生不滿大眾媒體以獵奇的眼光看待整件事當中的女性,她思考著,在走上街頭賣淫之路前,一個女人是從什麼樣的少女時代長大成人?一個「怪物」在蛻變成形前,是什麼樣的人?全書結構縝密,觀察犀利,衝擊性的內容令文壇震驚不已,桐野夏生數度強調,自己的書寫是想藉著寫下為生存而苦的現代女性,如何在「性」的議題上展現從未有人深入探討的面向。直至 21 世紀的今天,《異常》所展現的美醜迷思、道德束縛,仍教今日讀者低迴再三。另一本則為第 161 屆芥川賞獎作今村夏子《#紫色裙子的女人》,我家附近有個人稱「紫色裙子的女人」,附近的公園裡,甚至有張長椅被稱為「紫色裙子女人的專屬座位」,如果她是「紫色裙子的女人」,那我就是「黃色開襟衫的女人」,只是沒有人知道「黃色開襟衫的女人」的存在,不像「紫色裙子的女人」那麼出名,我從很久之前就想跟她做朋友,決定誘導她到我們公司上班,終於第一次講話,而我的人生卻開始走樣。從執念與憧憬衍生出的瘋狂、滑稽,兩位女人之間觀察與被觀察的故事,誰才是真正的窺視者?還是在故事外,正在閱讀這個故事的你?
⠀⠀⠀⠀⠀
華文作品也同樣非常引人注目,李明璁首本著作《#物裡學》相隔 13 年終於推出新版,新自由、不受侷限的寫作風格,將深入淺出的理論解析、與雅俗共賞的抒情隨筆,巧妙而精準地融合一塊。重新復刻的新版,不僅修訂、收錄這些精彩作品,更加入上萬字的新寫篇幅,以及作者重新攝影的近三百張相片。內容共分十章 ── 影像之物、聲音之物、飲食之物、裝扮之物、居所之物、行旅之物、秩序之物、解放之物、象徵之物、閱讀之物。涵蓋日常事物的諸多典型與變貌。全書時而溫柔時而批判、帶點詼諧也適切感傷、私密對話同時宏觀思考、提供療癒又指向雋永。郭強生繼《尋琴者》後又帶來《#甜蜜與卑微》,親自選編創作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 15 篇短篇小說,透過書寫與閱讀參與郭作者的現在與曾經,甜蜜與卑微,如同一部文學紀錄片,洗染鄉愁的慈悲,銘刻你我的成長史,從小說家個人文學路上的啟程、流轉與歸返中,窺見同代人四十年來的轉折與追尋。另一方面,舒國治《#理想的下午》也迎來二十周年新版,「生活」本是毫不規劃,用心品味,以感受接觸溫度,以「自己的時間」行走。汲汲營營、庸庸碌碌後的佳美時刻,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理想」,鬧中取靜,亂中取簡,就像在吵雜的街坊巷弄中,得一間寧靜的咖啡廳窩著。「理想的下午」,即是這特別的六小時,自是有限,有賴下午人們,享受外間的下午時光。全書共收錄 31 篇散文,是遊蕩,是生活,也是美學,寫簡單中的自由,說自在中的態度。
⠀⠀⠀⠀⠀
當然不容忽略的還有陳雪未出版即售出影視版權的懸疑長篇小說《#親愛的共犯》,知名財團二公子、名餐廳老闆張鎮東遭綁架,重案組女刑警周小詠在各界壓力下,必須儘快偵破案子救回肉票,隨著深入調查,發現豪宅「白樓」裡外藏匿重重汙穢:張家商場對手心有怨懟、餐廳合夥人行跡可疑、張家大哥大嫂因爭奪接班心生忌憚、傭人們各懷心事,張鎮東的妻子崔牧芸則心神恍惚。蒐證途中,多年前一樁見不得天日的虐童案件赫然曝光,然而當是非與證據漸漸浮現,周小詠卻無法突破眾人心防、也說服不了自己的心。難題接踵而來,周小詠只能依靠直覺與夢境,摸索案件輪廓 —— 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亦相當期待拜讀蔡素芬的《#藍屋子》,空間設計師華生,無意地從藝品行帶回了一幅內有一幢藍屋子的畫作,洋式風格鑲嵌著一副東方獅頭門環,閃著異國想像的光澤,吸引他走近、撫觸,竟由此涉入了一段異質空間的歷程,並牽引出對於物件的執迷慾望。同一時,他分別多年的女友露西從日本宮崎回來,到淡水港埠邊的旅館工作,為了替華生搜尋過去海洋年代的物品交易故事,走進了幾代人興建旅館的生命史。作者藉由《藍屋子》尋索深藏於物件「流浪的故事」,一只錫杯、一塊菊花鑄鐵片、一座鐘或指南針,每個物件,都應有屬於它的故事,是誰所遺留下?曾投注生命熱情的擁有者,何以將其遺忘?它們又將傳遞至誰的手上?
⠀⠀⠀⠀⠀
剩下是翻譯文學,上月底提過「冬夜三部曲」最終章《#重生的女巫》,神祕兇烈的大火一夜焚城,人民不明白火焰從何處來,也不知道剛學會使用魔法的瓦西莉莎呼喚風雨,才拯救莫斯科免遭火海吞噬,全國上下卻人心慌慌,恐懼的王國百姓一心想燒死瓦西莉莎,燒死女巫,交換安寧。眼睜睜看著摯友犧牲,自己葬身火海,她在昏寐中醒來,一路跌跌撞撞逃進午夜的黑暗森林中。「午夜」告訴她,她將會在一片闃黑的路上遇見前所未見的眾多精靈,抵達傳說中的湖畔小屋,接著前往遙遠的國度,她會知道自己的身世。徘徊在幽魂路上,瓦西莉莎思念起自己的家人、羅斯、冬王莫羅茲科,還有她最珍視的精靈國度,她看見心愛的一切將再度焚成焦土,終於覺悟自己的使命,女巫瓦西莉莎不僅要實現預言,她更要改變預言,女巫的傳人將作出非凡的抉擇。還有影迷無法錯過的《#克蘇魯的呼喚:H.P. Lovecraft 恐怖小說傑作選》,洛夫克拉夫特一向專注於描寫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與人類在宇宙中不可名狀的生物/邪神相比之下的渺小。作品中的人類角色試圖以理性面對前所未見的古老超自然威脅,但大多角色最後都落入理性崩壞的瘋狂深淵中,作者對大多數邪神或其從屬生物也只提供粗略的外觀或行為描寫,反而營造出更強的未知恐怖感。此書收錄了克蘇魯神話中最具代表性的八則故事,請靜下心、深呼吸,慢慢閱讀,喚醒你內心深處,那股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並勇敢面對源自久遠古老年代的超自然威脅。
⠀⠀⠀⠀⠀
永不過時的納粹主題又一作品,《#黑森林的白玫瑰》敘述痛恨納粹政權的女孩芙蘭卡,家人和男友已死於暴政之下,自己生無可戀,原本想走進森林自我了斷,不料在雪地裡發現一個傷重昏迷的德軍飛官。要救他嗎?他代表了她所痛恨的納粹勢力。不救他嗎?他口袋裡有著和妻女的合照,她們難道不是在家苦苦等待他的歸來?當芙蘭卡決定暫緩自殺計畫,把飛行員拖進附近的洞穴,卻聽見他在惡夢中大喊英文。以真實故事為藍本,與其他二戰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芙蘭卡「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的獨特視角,當你痛恨當權的暴政,卻又愛國愛家;當秘密警察橫行霸道,言論和思想管制嚴格,對外卻戰火頻仍,國家危在旦夕。那樣的矛盾與衝突,再加入了「美軍間諜」這個未爆彈,成功還原納粹統治底下的德國人生活,既有紮實的歷史細節,複雜深沉的人性戲碼,更有驚悚小說般的緊張節奏。
⠀⠀⠀⠀⠀
亞馬遜年度總榜第二名的小說《#親愛的艾德華》依然獻給身處於創傷時代的我們,12 歲的艾德華,與家人以及 183 位旅客一起登機,從紐約出發前往洛杉磯,飛機卻不幸墜毀,僅艾德華獨自生還。故事以雙線交錯呈現,透過細膩筆觸訴說機上乘客的人生故事與這趟旅程之於他們的意義;同時描寫艾德華劫後餘生的創傷與憂傷,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他深知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好轉,但也試圖理解「為什麼是我」,從多年來泅泳其中的失落,領悟到痛苦原來是愛,而重新找回人生的定錨點。作者以寫實而溫柔筆觸,描寫人生無常,以及面對失去後的種種內心變化,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珍惜每個當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的代表作《#魂斷威尼斯》推出新版新譯,剛獲封為貴族的偉大作家阿申巴赫,在一次散步途中,突如其來地興起了旅行的渴望,於是他動身前往威尼斯,遙遙的水鄉澤國。只是他沒預料撞進他生活的,遠比異鄉情還要來得凶險、致命、震懾人心。當不安與傳言正壟罩著威尼斯,一名美如從希臘雕像般走出的少年在沙灘上奔馳,蜂蜜色的金髮,膝窩閃閃發光,泛青的血管讓他的身體宛如半透明的材質構成,他決定留下。還有什麼比接近美更能成為永恆的事呢?
⠀⠀⠀⠀⠀
最後一本為《#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你腳下的地面,是另一個深邃世界的屋頂,地下世界的岩石、寒冰、地下河中,記錄、封存了地球最悠遠的歷史,地下世界有人類對誕生與死亡的原始想像,森林中地下的「樹聯網」是樹木和真菌的互助網絡,在人眼所不能見之處,樹木會在土壤中向別的樹木伸出援手,巴黎有座地下城,洞穴和隧道以對應的地面街區命名,一座鏡像城市因而產生,而地面則成了對稱,地下的黑暗世界還能讓科學家觀測宇宙的「失蹤質量」,也就是「暗物質」而證明其存在並確定其性質,堪稱當今物理學的聖杯。自少年時期便迷戀高山的自然寫作才子 Robert Macfarlane,在六年間 180 度翻轉視角,無數次深入自然界最美麗也最駭人的空間,探訪了一個個看似沉默不語實則聲息洶湧的世界 —— 我們庇護的珍貴之物、產出的有價之物、處置的有害之物,全埋藏在這些最古老也最原始、陰暗也最明亮的地下空間中。當我們不斷追尋地表高處,持續搜索眼前可見的事物時,是否停下步伐,關注過你我腳踏的這片大地之下,究竟如何揭示「人類的前世與今生」?
⠀⠀⠀⠀⠀
⠀⠀⠀⠀⠀
⠀⠀⠀⠀⠀
(以上文字內容皆截錄自各出版社的書介。)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在2023的 ... ... <看更多>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在2023的 ... ... <看更多>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真實故事 在 [好雷]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我寫完蠻久了,看了前幾天給了這部片負雷的幾篇文章後,決定放上來
,緩和一下。
因為文章有點長,網誌版在此 https://www.wretch.cc/blog/fayepp/10759033
以下有雷
有些電影會在你在欣賞它的同時,隨著電影的律動、脈搏,跟著電影的腳
步大哭特哭;有些電影在看的當下,平淡無奇,但在電影結束後,會讓你深深
陷入電影的思緒中,像窒息般的無法呼吸。這種無法呼吸的感覺就如同電影「
時時刻刻」(The Hours,2002)裡,蘿拉布朗(茱莉安摩爾飾)躺在床上閱
讀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1925)時,四周突然湧入河水,將她淹沒一般。對我而言「他不笨,他是我
爸爸」(I Am Sam,2001)或是「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2006)這類的電影都是屬於前者,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屬於後者。
許多人在看完這部片後,覺得劇情過於冗長、很悶、沒有重點,整體來說
毫無驚人之處。甚至有人說:「這部片不就是一個由老活到年輕的人的一生嗎
?梗都講完了,電影還有什麼好看的。」這個觀點蠻好笑的,就像有人認為湯
姆漢克的「浩劫重生」(Cast Away,2000)不就是某人遇到空難漂流到荒島
上,經歷重重困難回到文明世界的故事嗎?大意都講完了,電影裡還有什麼梗
一樣。我想他們都忽略了,有些電影的重點不是劇情大綱,不是結果,而是過
程。就像人生一樣,大家都是生老病死,但大家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卻很不
相同。
失去,是為了突顯珍貴
班傑明的母親,因為生下他而辭世,他的父親無法接受妻子死亡的消息,
更無法接受醜的像怪物般的兒子,於是就把他丟了,而班傑明就這樣被在老人
院工作的昆妮給撿到,撫養長大。以老人般的外表,在老人院中長大的班傑明
,從小就在老人堆中打轉,幾乎沒有接觸過小孩的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童年
。但也因為如此,成就了他極為早熟、沈穩且內斂的個性。他就像個常常在轉
學的小朋友一樣,必須不斷的換朋友,只是他的朋友不是離開,而是死亡。在
他身邊的老人就像過客一樣,新的入院,舊的辭世,雖然難過,但他也漸漸的
視之為理所當然。當班傑明告訴教會他彈琴的老太太,他發現自己越活越年輕
時,老太太說:「我為你感到難過。必須看著每個你愛的人在你之前死去,這
是個太過沉重的責任。」(I'd feel sorry for you. To have to see
everybody you love die before you do. It's an awful responsibility.)
老太太在說完這兒話後,看到班傑明難過的神情,便安慰他說:「我們注定要
失去所愛的人,不然怎麼會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重要呢?」(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我想是因為這番話,讓班傑明這樣的小孩,有足夠的勇氣
面對不斷去世老人。班傑明在老太太的葬禮上也說:「她教會我彈琴,也教會
了我什麼是想念。」(She taught me how to play the piano. And she
taught me what it meant to miss somebody.)也因為如此,班傑明在面對
所愛的人辭世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雖然哀傷,但從不像一般人一樣的絕望
落淚。這樣的態度不只是對養老院的老人們、朋友們,甚至對不嫌棄他,將他
拉拔長大的昆妮,也是一樣的態度。
與眾不同?
班傑明在養老院時,認識了歐提先生(Mr. Oti),他和班傑明一樣,有
著與常人不大相同的外表,他告訴班傑明:「無論是胖的、瘦的、高的、白的
,那些人跟我們一樣孤單,但他們卻怕的要死。」(Fat people, skinny
people, tall people, white people. They're just as alone as we are.
But they are scared shitless.)昆妮也曾告訴過班傑明:「你是個與眾不
同的孩子,一個像大人的孩子,人們會明白你有多麼的與眾不同的。」
(You are a different child. A man child. People are gonna to
understand just how different you are.)當時班傑明反問:「為什麼是我
呢?媽媽。」(Why chose me, mama?)昆妮答:「上帝忙中出錯了。」(God
is busy.)班傑明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怨天尤人。這也許與他從小生長在
養老院有關,也許與昆妮的教導有關,也許與教會有關,也許,與他的與眾不
同有關。片中的班傑明從來也沒有埋怨過上帝對他的不公,反而一直認為,他
能活下來,就是個天大的奇蹟。就像電影中,被閃電打過七次的老人說過:「
上帝一直不斷的提醒我,我能活下來有多麼的幸運。」(God keeps
reminding me I'm lucky to be alive.)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班傑明在十八歲時離家,跟著船長Mike Clark出海,到世界各地遊歷,工
作。在俄羅斯,他遇到了第一個愛上的女人,一位叫伊麗莎白的有夫之婦。兩
人常相約在夜裡談天,偷情。伊莉莎白告訴班傑明,她在十九歲時曾經試圖成
為第一個游過英吉利海峽的女人,就在她快要成功之際,她突然覺得自己再也
動不了,而放棄了。她當時覺得,有機會再來,但卻再也沒有實踐過。班傑明
當時可能不知道,這席話給了他在日後作某些決定的勇氣。就這樣兩人度過人
一段美好的時光,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開始加入二次世界大戰,伊莉莎
白只留了張字條,就與丈夫離去,班傑明、船長及其他船員也投入了戰爭。戰
爭來臨後,死的死,傷的傷。船長在臨終前回想自己的一生、與父親的爭執、
自己的夢想,告訴班傑明:「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著不如意的事亂吠,你也可
以用髒話咒罵命運之神,但當最後一刻來臨時,你還是得放手。」(You
could be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swear,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
班傑明謹記著這番話。數年後,班傑明的生父因為將不久於世,前來尋求他的
諒解,希望把所有的一切留給班傑明。即使有再多怨恨、在多無法用言語表達
的痛,他還是選擇原諒、放手,陪生父走過最後的一段路。這是需要多大的心
,才能夠接受,原諒,且放下的事情。這也許是因為船長,因為昆妮,也許,
是因為不想把時間花在自怨自艾及仇恨上吧!
愛情,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班傑明在十二歲時,第一次遇到六歲的黛絲。不知道內情的人,都以為班
傑明是老人,只有黛絲一眼就看出班傑明的不同,也只有黛絲願意與班傑明玩
樂,她是班傑明童年的第一個玩伴,我想也是最後一個,這也是為什麼她對班
傑明如此的重要,也是班傑明一生中的摯愛。班傑明在十八歲出海時,答應黛
絲,會寄信給她,與她保持聯繫。二十六歲回家後,再度與黛絲相遇,此時的
黛絲已由小女孩轉變成女人了。在紐約跳舞的黛絲,與孩童時候有些不同,變
的世故,自信,甚至有些輕浮,但在班傑明眼中,黛絲還是他最珍視的對象。
黛絲在他的眼中,永遠都是完美且珍貴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黛絲提出與他交歡
的請求時,他斷然的拒絕,因為班傑明認為,還不是時候,他希望呈現給黛絲
的,是他最完美的狀態,所以他願意等待。幾年後,他到紐約去找黛絲,想告
訴她關於父親的事,當時的黛絲已是位成功的舞者,也有了男友,於是,他們
又錯過了。又過了幾年,某天班傑明收到黛絲在巴黎出車禍的消息,便馬上趕
去巴黎,但黛絲不願班傑明看到這樣的她,便說了些難聽的重話,趕班傑明離
開。但班傑明不放心,只好默默的留在巴黎,以自己的方式照顧黛絲一陣子才
離開。就這樣到了1962年,黛絲回到家鄉,他們兩個才終於在對的時間重逢。
這一次他們把握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再也不願意錯過彼此。黛絲也告訴班
傑明,她很慶幸他們並不是在年輕時在一起,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們第一次錯
過時,班傑明會說:「我們的生活取決於機遇,甚至是錯過的機遇。」(Our
lives are defined by opportunities. Even the ones we miss.)他們就這
樣過了幾年開心的生活,但黛絲偶爾還是會懷念以前舞者的生活,對於自己出
了車禍感到哀傷。班傑明看到這樣的她,也告訴她:「妳可能還要幾年才能忘
掉過去。妳做了獨一無二,卻又曇花一現的事情,所以即使什麼也沒有發生,
妳還是會像現在這樣生活著。」(You might have got a few more years
out of it. You chose to do something so special, unique, that there
was only a short window of time you could do it. So even if nothing
ever happened, you'd still be right here where you're now.)黛絲也向
班傑明保證,她以後再也不會這樣自怨自艾。班傑明也說:「我想此刻,她終
於了解,沒有人能夠永遠完美。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價值。」(And I think
right there and then, she realized. None of us is perfect forever.
She found her own peace.)
女兒,無可比擬的愛
他們就這樣過了幾年開心的生活,接著,黛絲懷孕了。這本該事件開心的
事,但對班傑明而言,卻是他最深的恐懼。他所擔心孩子會像他一樣,擔心自
己越活越年輕,不但無法養育孩子,還會讓孩子感到混亂及困惑,更會造成黛
絲的負擔,因為她要一次養兩個小孩。但黛絲一點也不介意的安慰他說:「你
會告訴一個盲人他不能有小孩嗎?只要你活著,你就能當爸爸。我知道會有什
麼後果,我已經接受事實,只要愛你,這一切就是值得的。」(Would you
tell a blind man he couldn't have children? You be a father for as
long as you can. I know the consequences. I've accepted that. Loving
you was worth everything to me.)就在這個時候,電視上撥的班傑明的昔
日舊情人伊莉莎白以六十八歲的高齡,完成了游泳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壯舉,在
接受訪問時,伊莉莎白告訴記者:「一切都是有可能的。」(Anything is
possible.)這也讓班傑明暫時的接受這一切。孩子出生後,班傑明一天比一
天更擔心,他太愛他的女兒及黛絲,所以不願讓她們承受他所經歷過的苦,不
斷的要求黛絲為他們的女兒找個正常的爸爸,他告訴黛絲:「她需要一個陪他
長大的人。她所需要的是父親,而不是玩伴。妳無法同時養我們兩個。」(
She's gonna need someone to grow old with. She needs a father, not a
playmate. You can't raise both of us.)班傑明要離開的決定,在女兒的
一歲生日派對上更加的堅定。他看著派對上的父母談論著自己的小孩,討論著
時間飛逝,轉眼間孩子就長大了,班傑明無法想像未來的景象,他愛他的女兒
,他只想要給她正常的家庭,因此把所有父親留給他的資產全賣了,把所有錢
留給黛絲她們母女,在孩子還不記得他之前,毅然決然的離開。往後寫著一張
又一張無法寄出的明信片。
女兒兩歲時:生日快樂,我希望能吻妳,跟妳說聲晚安。(Happy birthday.
I wish I could've kissed you goodnight.)
女兒五歲時:我希望妳第一天上學時,我能送妳去。(I wish I could've
taken you to your first day of school.)
女兒六歲時:我希望我能教妳彈鋼琴。(I wish I could've been there to
teach you to play the piano.)
十三歲時:我希望我能告訴妳不該追求某些男孩。我希望在妳傷心時能擁妳入
懷。我希望做你的父親。我所經歷過的一切都無法取代這些。(I wish I
could've told you not to chase some boy. I wish I could've held you
when you had a broken heart. I wish I could've been your father.
Nothing I ever did will replace that.)
「無論何時,成為妳想成為的人,永遠也不嫌晚,對我而言,則永遠也不嫌早
。無論何時,做妳想做的,不要受到時間的羈絆。妳可以改變,或維持現狀,
這些都是不受限制的。我們可以過的很好,也可以很糟,而我希望妳過的很好
。我希望妳可以遇到讓妳驚喜的事物。我希望妳能體會妳從未感受過的一切。
我希望妳能以不同的觀點看待人們。我希望妳能過著令妳自豪的生活。如果妳
覺得妳還沒做到這些,那我希望妳能有從新開始的勇氣。」(For what it's
worth, it's never to late, or in my case, too early,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There is no time limit, start whenever you want. 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 are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And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ht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班傑明把對女兒的愛與思念,全埋在這些信,及他自己的心理。很多人不
解自小遭受父親拋棄的班傑明,怎麼會做出拋棄女兒的決定。但大家都忘了,
他除了被父親拋棄外,他還承受了不知道多少的異樣眼光,及內心的矛盾與困
惑,或許在他的心理,那些異樣的眼光、內心的困惑,對他所造成的傷害,比
父親的遺棄要來的深刻多了,因此他選擇離開,讓女兒與黛絲有從新開始的機
會。黛絲在班傑明離開時,眼神所透露的,又是不解,又是恨,又是愛,又是
悲傷,她或許當時不懂班傑明的想法,因為她總是覺得,有了愛,一切都不是
問題。直到十二年後,班傑明突然現身,此時的班傑明根本就是從「第六感生
死緣」(Meet Joe Black,1998)裡走出來的Joe Black,黛絲看著班傑明,
告訴他:「你說的對,我無法同時養育你們兩個,我沒那麼堅強。」(You
were right. I couldn't have been raising both of you. I'm not that
strong.)就這樣,他又離去了。黛絲再度見到班傑明時,他的生理,是個十
二、三歲的青少年;心理,卻是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早已忘記黛絲,忘記
女兒,忘記他所擁有過的一切。待在養老院裡,被黛絲及大家照顧,結束他的
一生。
本片的開始,就以一個倒著走的鐘,來比喻班傑明的一生。而班傑明的故
事,是由女兒唸著班傑明的日記而娓娓道來。但依我看來,與其說它是日記,
不如說是要給女兒的勵志故事。我們在片中,看不到班傑明的難過,看不到他
的負面情緒,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他對生命的正面態度,這也是他想傳達給她
女兒的,這也呼應了,在電影中,給女兒的那封信。信中不斷的強調,希望女
兒能夠想做什麼就去做,千萬不要被時間所蹉跎了。而電影中,那個被閃點電
擊重七次的老人,所要傳達的,一是昆妮所說的:「世事難料。」(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 for you?)二是老人自己說的:「上帝一直不斷
的提醒我,我能活下來有多麼的幸運。」(God keeps reminding me I'm
lucky to be alive.)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班傑明要以一連串的意外來描述黛絲
出車禍時的情境,其實他在講完那一段故事後,最後就有說:「生活就是生活
,充滿一連串的交錯與意外,完全不受控制。」(But life being what it
is, a series of intersecting lives and incidents, out of anyone's
control.)在錯過黛絲時,他也說:「我們的生活取決於機遇,甚至是錯過的
機遇。」(Our lives are defined by opportunities. Even the ones we
miss.)這些都一再再的告訴他女兒,告訴我們:「隨時隨地,做你想做的,
不要在意時間。」整部片不斷的在傳達這樣的訊息,我不懂怎麼會有影評說,
本片沒有重點,我想應該是這位影評看到一半睡著了吧!
很多人都把本片的重點,放在班傑明與黛絲的愛情故事上。事實上,本片
長達兩個小時四十五分鐘,導演及編劇花了前面兩個小時,在講班傑明的小時
候及青壯年時期,只剩最後的四十五分鐘在講述班傑明與戴絲的愛情及婚姻。
如果沒有前面兩個小時,讓我們了解班傑明到底經歷的什麼,我們又怎麼能了
解他後來所做的一些決定呢?我甚至覺得,與黛絲的故事可以再短一些。這部
片沒有什麼很高潮迭起的故事架構,它就是很平鋪直述的說出班傑明的故事,
所以有些人會覺得,很悶,很冗長,這本不該是電影給人的感覺,畢竟以這樣
的卡司及製作,本片應屬商業片,而非藝術片。但若是加入一些較戲劇化的元
素,本片的美感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也許就只剩矯情與作做,也不會有這
麼高的文學價值了。所以,會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並無道理,如果你能夠細細體
會,就能了解箇中滋味。
許多人在看完電影後,對於班傑明最後拋下黛絲母女的做法感到憤恨不平
,他們認為班傑明這樣的做法很不負責任。是的,這樣的作法的確不負責任。
但如果是我,我也會選擇離去,雖然愛是支撐他們的一個很強而有力的後盾,
但現實使的他不得不低頭。仔細想想,越變越年輕的班傑明,在女兒十二歲的
時候,應該就是個六十歲的老人了,但他的外表,卻像個二十歲的小夥子,別
人會怎麼看黛絲母女,一個年近六十的女人有個二十歲的老公,還是十二歲的
小女孩有個二十歲的爸爸。難不成要他們搬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讓班傑明偽裝
成黛絲的兒子,一家人從新開始?班傑明想帶給女兒的,絕不是這樣躲躲藏藏
的生活,所以即使不負責任,他也得離去。另一個令大家議論紛紛的點,就是
電影草草交代班傑明的養母的逝世。我一開始也有些錯愕,但仔細想想,班傑
明從小面對無數的死亡,最葬禮早已習以為常。再者,在昆妮的葬禮時,鏡頭
有刻意的帶到昆妮的女兒大哭的景象,再帶到班傑明一臉嚴肅及哀傷的坐在旁
邊,很明顯的是在對他們做比較。我想他們所要傳達的,是班傑明對死亡的態
度,與常人不同吧!這或許是因為教他彈琴的老太太告訴過他:「我們注定要
失去所愛的人,不然怎麼會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重要呢?」(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所以他認為,只要他對昆妮的思念還沒散去,那昆妮就會
一直活在他心裡,葬禮及死亡也只是個形式而已。
Curious在英文中可翻作奇幻,也可翻作不可理解的,本片既為「班傑明
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所以這部片自然
有些不合常理之處。首先,班傑明本生就是一個最大的不合常理。有誰生下來
會是個老人,然後越活越年輕的,居然有人認為,班傑明沒有去找他的「生之
謎」簡直怪異到了極點。這故事本身,最大的奇幻點,就是班傑明,所以他的
生活有沒有奇幻不是重點,他為什麼會這樣,更不是重點。有誰規定一定要像
「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2005)或是「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2001)那樣有魔法才叫奇幻故事。第二,在班傑明出生的保守
年代,一個黑人婦女,養著白人小孩,絕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
不用很鉅細靡遺的方式追究這個問題,其實是可以解釋的。班傑明一出生就是
個被遺棄且長的像老人的小孩,生長在養老院,不知內情的人,也會以為他只
是養老院的一個老人,這點從黑人牧師聽到班傑明說自己是七歲時的表情就可
以看出端倪。第三,為什麼沒有科學家或記者追著這麼奇特的班傑明採訪或做
研究?這點的確很怪,但仔細想想,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班傑明很有可
能必須要過著到處竄逃、流亡的生活,那劇情會怎麼發展?像「太陽浩劫」
(Sunshine,2007)一樣的急轉直下嗎?那這部片應該叫「班傑明的逃亡旅程
」,而且我敢說,一定很難看。本片唯一讓我覺得很誇張的,就是一艘拖船居
然可以把一艘潛水艇一分為二。但是,既然都叫奇幻旅程了,又何必計較為什
麼班傑明的黑人養母沒有受到大家的爭議、為什麼沒有科學家或記者追著班傑
明做研究呢、為什麼一艘拖船可以撞壞一艘潛水艇呢!最後,這部片在描繪許
多情節時,或許過為平淡,以致讓很多人覺得,這部片就像流水帳一樣,毫無
起伏。但是就如同我一開始所說的,有些電影,是要你細細的去體會它的過程
,花點時間,去思考它所帶給你的想法及意義,而非要你的情緒跟著劇情大力
的起伏。看這類的電影,有時候你會發現,你什麼也沒得到,這時,它對你而
言,就是部流水帳的電影。但有些時候,它會帶領你去思考很多問題,它對你
而言,就是部有意義的好電影。它能不能帶給你思考及意義,這見仁見智,無
關電影的好壞,個人經歷的不同罷了。(我必須承認,這段是我看了某週刊的
影評為這部片寫的評論後,覺得實在無法認同文中的某些觀點而發的牢騷。)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能夠出生的
時候八十歲,逐漸接近十八歲,人生一定更美好。」(Life would be
infinitely happier if only we could be born at the age of 80 and
gradually approach 18.)這句話給了史考特費茲羅傑(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靈感,寫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1920)這篇短篇小說,與其它六篇短篇小說一同
收錄於《爵士年代的故事》(Tale of the Jazz Age,1922)。電影將原著小
說做了很大的改變,但無論是電影或是原著,都再再的証明,越活越年輕並不
是一件好事。應該說,與大家背道而馳的活法,帶來的,只是痛苦、困惑、矛
盾及災難。電影的班傑明相較於原著而言,比較不真實。美的不真實。原著中
的班傑明,就有著一般人的善良、困惑、貪婪及無助,可以說是較「人性化」
的班傑明。電影中的班傑明雖然曾偷情、嫖妓,甚至拋家棄子,但也許是電影
的情境太美而讓人忽略,是或是編劇及導演的刻意美化,這些道德的灰色地帶
便讓人在有意無意間略過了。電影的最後,班傑明說:「有人天生就是要坐在
河邊。有人就是會被雷打。有人有音樂才華。有人天生就是藝術家。有人遊過
英吉利海峽。有人懂鈕扣。有人熟讀莎士比亞。有人天生就是好媽媽。而有人
就是會跳舞。」(Some people a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Some peopl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Some are
artists. Some swim the English Channel . Some know buttons. Some
know Shakespeare. Some are mothers. And some people can dance.)我想
,他所要傳達的,就是無論你是越活越年輕,還是越活越老,重要的,是要找
到可以讓你的生命,發揮到無限大的生活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8.105.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