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er 1929 (灣仔)
灣仔灣仔碼頭2樓
********************************************
中秋前同舊同事放工後去咗食佢嘅下午茶~6點都仲可以食到下午茶😂真係第一次😅餐廳係正灣仔碼頭,入門口後必經一條長酒廊,然後會豁然開朗🤣因為窗邊用哂落地大玻璃,望住維港景色🤩好好彩我地坐到窗邊,可以睇住日落咁嘆下午茶,好爽🥳🥳
.
價錢:$598 for two (另加一)
時間:三個時段 (12-2, 3-5, 6-8pm)
我地坐低後佢會先俾杯welcome drink,好好飲既汽泡酒🥂然後好快佢就會送上最期待既三層架😍😍😍
.
先要隆重介紹中間呢層!因為所有最貴既野食都係哂度🤣🤣🤣🤣蟹肉、龍蝦肉、尋龍魚子、三文魚~😍😍
1️⃣秋之松葉蟹肉沙律墨西哥薄餅:微脆既墨西哥薄餅😋面頭有一大pat蟹肉沙律,好鮮味👍🏻
2️⃣蜜桃龍蝦沙律奶油多士:龍蝦肉好彈牙😈配埋奶油多士,食落好香口~
3️⃣煙三文魚酸忌廉撻黃金尋龍魚子:三文魚新鮮,上面加左少少酸忌廉,同尋龍魚子,成件事升級左好多🤣🤣外皮有少少似窩夫皮,配搭唔錯😬
.
輪到最底層🤪
⭐️4️⃣大蝦山葵沙律醬多士:超鐘意呢個!!!咸點之中最好食係佢!有大大舊蝦肉,配埋撈左山葵既沙律醬,味道好夾又唔會好油膩👍🏻重點係佢可以refill😌😌😌😌食到夠皮為止😂
⭐️5️⃣芝士焗烤雞肉酥盒:酥皮做得好酥脆雞肉餡料都好入味~
⭐️6️⃣香濃咖哩雜菜批:咖哩味好香🤭
⭐️7️⃣英式提子鬆餅配鮮忌廉及果醬:scone好鬆化亦好濕潤,唔錯!
.
最頂層嘅甜點~
8️⃣迷你白蓮蓉蛋黃月餅:第一次tea有月餅食,好應節🥮
9️⃣冧酒朱古力軟心星球:好香濃既朱古力味,冧酒味唔算好勁🤔
🔟京都宇治抹茶蛋糕:上層係抹茶,下層係朱古力😬抹茶味都算幾濃
⭐️1️⃣1️⃣鏡之月柚子芝士蛋糕:個cheese cake冇我想像咁漏,可能因為加左柚子既關係,幾清新既感覺😇
⭐️1️⃣2️⃣滿月鮮檸檬撻:好fresh🤣但又唔會太酸😛我自己就覺得食左幾款甜點後食呢個先再食其他甜點,就唔會由頭甜到落尾😉
呢度仲有一樣吸引既地方係某幾款咸點同甜點係可以無限refill🤤🤤只要你食得落😎去到中段會有人推住餐車出黎,間唔中兜個圈🤣😎到個陣你就可以叫佢地refill啦😌
(⭐️:可refill)
.
🫖飲品:每人都包一款飲品,如果揀茶就一壺咁上,佢仲會得閒幫你加下水。如果揀檸檬茶咖啡個啲就得一杯啦😝
.
Apricot & Peach: 味道較為酸,未必個個都鐘意~
Caramel & Apple Rooibos:我覺得呢個好飲啲,味道相對上香甜啲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土人氣咖啡店Cupping Room 嶄新旗艦店正式登陸銅鑼灣 多樣化咖啡互動體驗 調配你的專屬Signature冠軍咖啡 #cuppingroom #cuppingroomhk #咖啡師 #cafe #銅鑼灣餐廳 #新餐廳 #銅鑼灣cafe #hkblog 本土人氣咖啡店Cupping Room...
玻璃 煙 壺 在 Cecillia優雅過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富士琺瑯+韓國微笑出氣鍋】限量優惠開團!
#日本最大琺瑯製造商 #日本琺瑯餐廚第一品牌
#享受琺瑯器皿帶來的生活療癒感 #本團獨家限量超值優惠
#文末留言分享抽獎活動
.
▶️團購連結:https://gbf.tw/x6rdg
日本富士琺瑯產品介紹文:http://www.cecillia.com.tw/2021/09/blog-post.html
韓國微笑出氣鍋介紹文:http://www.cecillia.com.tw/2021/09/smileu.html#more
▶️開團時間:2021/09/22~2021/09/28 (23:59準時關團)
▶️出貨時間:付款完成後,5日內依付款順序依序出貨(不含例假日)
▶️運費說明:滿$3,000免運,未滿$3,000酌收運費$100 (強力推薦組合專區及微笑出氣鍋除外)
▶️付款方式:信用卡付款,銀行郵局、ATM櫃員機轉帳匯款
◎請於下單日算起2天內完成付款(虛擬帳號匯款日保留2天),逾期訂單將會被系統自動取消。
◎外島及海外訂購,請直接聯繫客服協助處理。
☎️客服聯繫資訊:
客服專線: (02)2541-2868 (週一~週五 10:00~18:00/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除外)
E-mail: service@wonson.com.tw
.
…………………………………………………
我很喜歡琺瑯器具,從鍋具、煮水壺、調理盤/盆到餐盤杯子等,只要有合適的琺瑯製品,常會是我的優先選擇。
只要有使用過的人就會知道琺瑯器皿的實用優點,材質輕巧易拿取、不容易沾染附著異味、用於加熱時導熱及聚熱效果很理想,而且只要尺寸夠大可以放在瓦斯爐上,琺瑯器皿都能直火加熱,或放入烤箱使用(❌不可使用於微波爐); 琺瑯盒加上蓋子也是最佳的食物保存容器,常溫或冰箱冷藏都沒問題。
因此琺瑯器具常出現在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不僅好用也很耐看有質感。品質好的琺瑯器皿,只要好好維護,可以用上很久的。而且隨著使用時間越久,刻劃出的生活痕跡,更是越用越迷人。
.
非常開心能與日本最大琺瑯製造商 #富士琺瑯 的台灣總代理灣盛貿易,合作推出這次的 #富士琺瑯限量優惠團購。
🉐本粉絲團專屬的獨家優惠團購方案
當看到廠商提供給我的MOZ系列及酷卡杯(方便鍋)折扣方案時,超~級~優~惠,實在太驚喜了!同時還有多款強力推薦組合也超划算,趕緊趁此難得機會把想買的一次購足吧!
.
.
🔴本次開團的主要品項有:
#MOZ琺瑯保鮮盒深型DM / DL
老實說,我的廚櫃裡甚少出現可愛圖案的餐具器皿,但這款來自北歐的MOZ系列,以瑞典森林的友善麋鹿為logo,純真童趣的模樣完全收買了我的心,極具質感的簡約設計,還帶著大人也會喜歡的可愛感。每次取出使用時,心情都會跟著愉悅起來~
.
MOZ琺瑯保鮮盒除了用來保存食物及新鮮蔬果等食材(附有蓋子),深型的容量設計也很適合烘焙使用。
.
日本知名的烘焙料理家藤田裕子使用富士琺瑯容器,設計推出的『魔法のホーローパン®』(沒錯!魔法的琺瑯麵包,這個名稱是有註冊商標的)作法與課程,在日本極受廣大主婦們喜愛與肯定。
只要使用一個琺瑯盒,就能進行麵糰材料混合、翻拌、發酵及烘烤,輕鬆完成麵包製作的所有步驟,非常方便易上手,手邊沒有太多烘焙道具或小廚房空間受限都沒問題。
.
因為琺瑯維持溫度的效果好,我也常會使用琺瑯盒來進行麵糰低溫發酵,富士琺瑯深型保鮮盒(MOZ系列DL尺寸)就很適合我前二本書的簡單揉麵包作法,麵糰混合揉好後,放入盒內、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一晚,讓麵糰慢慢延展熟成,發酵效果很好,也不需擔心麵糰會沾染冰箱裡的其他食材異味。
.
把琺瑯器皿當成烤模來烘烤麵包也很理想,因為導熱速度快且受熱均勻,烘烤出來的麵包外酥內軟很美味,而且也容易上色。
.
►我使用MOZ 琺瑯保鮮盒深型DL做的麵包點心(食譜及作法會陸續補上)
✅經典三明治手撕餐包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20832501298859
✅優格奶香手撕餐包
✅大蒜奶油佛卡夏
.
►較小的DM尺寸烤磅蛋糕大小剛剛好,蛋糕放涼後,容器加蓋就能短時間的常溫置放或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琺瑯保鮮盒用來做油封料理也超好用,直接利用琺瑯盒來低溫烘烤與冷藏保存,
不必擔心油漬附著會不好清洗,使用過後的琺瑯盒非常容易清潔,也不會殘留異味,只要用過就會知道真好用。
✅香草奶油磅蛋糕
✅肉桂蘋果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13974791984630
✅油封大蒜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186804561368320
.
本次開團的琺瑯保鮮盒,還有也很適合烘焙使用的富士琺瑯新品
#嚕嚕米森林系列。
出自於芬蘭國寶級童話大師之手的溫馨討喜角色,嚕嚕米森林系列會讓每天的飲食生活更充滿樂趣,共有四種尺寸可選擇(請點入團購表單參考)。
.
.
#MOZ23CM琺瑯圓盤 #MOZ8cm琺瑯馬克杯
MOZ琺瑯圓盤及馬克杯,極力推薦也一定要列入購買清單。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也會喜歡這款有品味又帶著可愛感的高品質餐具。
琺瑯餐盤及馬克杯的材質都很厚實,觸感質感非常好,
圓盤尺寸夠大,當成主餐盤很理想,搭配一整盤餐點看起來就好豐盛。
趁此次難得的優惠折扣,建議為家人每人添購一套杯盤組合,
不只在家裡使用,外出攜帶或露營野餐也都很合適。
.
.
#14cm酷卡調理杯(方便鍋)
富士琺瑯的酷卡(Cukka)調理杯看起來好像不大,
但是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這個容量1.6L的調理杯超實用。
►酷卡調理杯的容量就是一個小鍋子,可用來
✓保存食材:足夠裝入1.8公斤的味增或鹽(日本主婦常使用這款調理杯來保存味增),或是1公斤的砂糖。
✓外帶餐點使用:最近外帶餐點的機會很多,用這款有蓋子的調理杯去裝回餐點很合適,環保又安心(拿取時要小心不要傾倒放置,避免湯汁溢出)。
✓保存常備菜、燉物或湯品:煮了一大鍋奶油蔬菜濃湯,竟然剛剛好裝滿一整個調理杯,容量超乎想像的大,早上舀取濃湯加熱,搭配麵包、飯糰就是美味又營養的早餐。
✓適用於直火加熱:酷卡杯可以放在爐火上加熱,煮一人份的泡麵超好用,煮好後整杯端上餐桌,邊追劇邊吃麵,平凡日常的小確幸!(加熱後的琺瑯器皿溫度很高,務必用隔熱手套小心拿取)
✓烘焙小份量的蛋糕甜點:家裡人口少擔心烤好的蛋糕份量太多吃不完,那就使用這個大小剛好足夠二人分享的酷卡杯來烤吧!吃不完的蛋糕,加上蓋子就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非常實用。
✅用酷卡調理杯烤巴斯克乳酪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204526282929481
.
.
#27cm雙耳附蒸盤琺瑯萬用鍋
常看日本主婦的臉書或IG分享,就會發現許多人的廚房裡都擁有一個可以用來蒸蛋糕、茶碗蒸或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蔬菜的蒸鍋。
.
好喜歡這款很有質感又超大容量的富士琺瑯萬用鍋,
這個鍋子可用於燙、煮、蒸、炸等烹調功能,鍋身是可防止噗鍋的特殊設計,
要煮較多量的義大利麵、燙煮青菜、燉湯等都很好用。
另附有蒸盤,利用環繞對流設計,能均勻並快速完成食材蒸煮,早餐蒸冷凍包子或饅頭很理想。
.
萬用鍋的鍋身夠大,燉煮全雞也沒問題,美味營養不流失。
接下來的冬天火鍋季節,用萬用鍋來煮最方便,超大容量可以把喜歡的食材通通放進去。
.
琺瑯萬用鍋的蓄熱效果好,導熱均勻,不容易沾染食材異味,使用清洗輕鬆不費力,而且外型很好看,絕對值得考慮入手。
.
✅日式起司蒸蛋糕 https://www.facebook.com/cecillia.cc/posts/4158747590840684
.
.
…………………………………………
#韓國SmileÜ微笑出氣鍋
本次與日本富士琺瑯產品一起開團的還有超實用的韓國製微笑出氣鍋。
初次看到產品名稱時,有些疑惑為何如此命名?
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這名字取得真貼切啊!
因為這真的是一支有鼻孔設計,會吸出鍋內油煙,再從鍋底的專利排氣孔排出的健康概念出氣鍋。
.
‼️擁有一支能幫你出一口氣的鍋子很重要‼️
從有許多女性沒有抽菸卻因為長期吸入煮菜時產生的油煙,而導致肺部傷害的醫學案例來看,廚房裡有一台好的抽油煙機,加上無煙式導流功能設計的好鍋子,就能打造更安心舒適的烹調環境,有效減少油煙風險。
.
很有健康概念的微笑出氣鍋獨特設計
✅ 鍋內鼻孔設計,吸出油煙。
✅ 鍋底專利氣孔設計,排出油煙。
✅ 鍋身五層塗層,不易磨損,超堅固耐用。
✅ 玻璃矽膠氣密鍋蓋,產生真空效果,烹調更省時。
✅ 鍋內底部突起波紋設計,能將多餘油脂導入鍋緣溝槽,減少吸附油脂。
✅ 超強熱對流傳導,食物更酥脆美味。
.
微笑出氣鍋值得入手的好理由
★無煙無塵、健康加分:減少吸入油煙、苯(化學物質)及難聞氣味等有害物質,有效降低空氣汙染,提供安心舒適的料理環境。
★食物快熟且省瓦斯:矽膠氣密式玻璃蓋有效保持熱氣對流與循環,可使食物受熱均勻並加速烹調速度,透明玻璃蓋還可隨時觀察鍋內烹調狀況。
★最適合做低脂料理:烹調肉類、魚肉時,油脂會流進鍋緣溝槽,減少油脂攝取。
★用途廣、適用於各式食材料理:可用於烤魚、雞肉、海鮮、馬鈴薯、蔬菜、麵包等各式食材。
鍋底平整的平底鍋家裡一定都有了,而這種波紋底部,不需抹油就能烙烤出外酥內軟的麵餅,像是印度南餅,放入麵糰餅皮後,很快就能烙出深色條紋,看起來更加美味,用來烤飯糰也很理想。
.
►韓國微笑出氣鍋有二款型式,27.5cm長形條紋煎盤及28cm圓形條紋煎盤,都附有直立式手把鍋蓋,古銅金的鍋身也很有質感。
.
長形條紋煎盤的鍋子造型,在台灣比較少見,
實際使用後就會發現長形鍋身比想像的更好用,尤其用來做日式煎餃,把餃子排滿,加熱更均勻,完成的煎餃底部香酥、內餡飽滿多汁,非常好吃。
.
生活在疫情時代,三餐盡量自己料理最安心,
為自己添購一支出氣鍋現在正是時候,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駕馭。
.
🉐本次超值團購,買任一款出氣鍋就享有免運優惠,把會幫你出一口氣的超實用好鍋具帶回家吧!
.
.
…………………………………………
#留言分享抽獎卡蘿保溫餐蓋
🎁現在只要完成以下3步驟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
1️⃣在本文按讚
2️⃣於本則貼文@標記一位朋友並留言「一起來感受富士琺瑯的生活魅力!」
3️⃣分享本文並設為公開
.
抽獎贈品:卡蘿保溫餐蓋(湯碗蓋)1個(蒲公英紫)
獲獎名額:2位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2021.09.27(一)晚上10:00止。
獲獎名單公告時間:2021.09.30 (四)
* 贈品寄送地址僅限台灣本島。
……………………………………………
.
【日本富士琺瑯+韓國微笑出氣鍋】限量優惠開團
🛒請從這裡下單:https://gbf.tw/x6rdg
玻璃 煙 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妙事物|奇美博物館 蒂姆沃克攝影特展
多數人到倫敦參觀博物館時,都會去比較為人所知的大英博物館或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但其實如果時間充裕,我還會推薦去Victoria & Albert Museum,即V&A博物館。
V&A博物館位於倫敦的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就位在自然歷史博物館與科學博物館的對面。V&A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藏品以工藝品為主,也包含照片,至今收藏了約80萬件攝影展品,而蒂姆沃克(Tim Walker)的照片作品則是於1998年首次被V&A收藏。這次的『美妙事物』(Wonderful Things)攝影展,就是Tim Walker與V&A的共同合作。
我最初接觸攝影時,就有關注Tim Walker 的作品。 這次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前往英國看展,所幸 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與V&A合作,讓我們在台灣就能欣賞原汁原味、品質一致的展覽。也感謝奇美博物館的邀請,讓我能一圓欣賞他作品真跡的願望,真的非常開心。
▌誰是蒂姆沃克 Tim Walker
Tim Walker是出生於1970年代的英國攝影師,多次為時尚雜誌如Vogue等拍攝。但這並不代表他僅是一位時裝攝影師而已,我覺得比較精確的說法是,Tim Walker是極有創意的想像家,只是透過攝影藝術、模特兒、精品與道具把他腦中的夢幻想法實現。
也因為Tim Walker堅持不使用電腦修圖,所以為了呈現他的超現實的奇幻構想,在他照片中所見的一切,無論多麼誇張不真實,都是用實際道具搭建出來的場景。而這正是Tim Walker獨一無二的特色,在這次與V&A合作的也可以看到這個特色被淋漓盡致的發揮。
由於一般拍攝博物館,多數人會把重點放在拍攝展品本身。因此展前我也十分好奇,大師如Tim Walker能夠怎樣不落俗套地詮釋博物館的展品。 事後證明大師的創意與思考層次果然更高一籌,令我自歎不如、讚嘆不已,更是學習到不少。
▌奇美博物館 + V&A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是他創作生涯以來最大的攝影展。為此他本人除了參觀了V&A館藏外,還深入了145間展間、庫房、文物保存修復工作室、屋頂甚至地下通道等各個角落,了解展品以及策展人、修復師與技術人員背後的故事。並以這些『美好事物』作為發想,創作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最後經過三年籌備,在V&A展出。
奇美博物館這站則是亞洲首站。為了維持與V&A一致的參觀體驗,奇美博物館館方在短時間內,花費極大的心思與精力,不斷的與V&A與Tim Walker工作團隊透過信件、視訊溝通與確認展場細節,並且反覆修改與確認,如壁紙花紋、場景佈置邏輯、燈光甚至文字陰影角度與位置等非常細膩的細節都力求到位,讓我對奇美館方如此講究展出品質感到讚嘆與敬佩。
從粉紅色的主題牆進到寫在彩虹上的wonderful things的入口後,隨後便會進到一處潔白展廳。這裡有為數眾多,Tim Walker於90年代出道後至今25年的攝影作品,有許多代表作,以及他經典的把幻境在現實中呈現的手法。很多作品雖都是拍攝像是Tilda Swinton、Alexander McQueen等名人,並穿戴許多時尚名牌的配件。但他們都毫不搶戲,只是恰如其分地作為建構Tim Walker幻境的零件。
之後就進入了Tim與V&A合作的部分。這裡就是Tim Walker在參觀V&A後,受到展品或者展品背後故事所啟發,進而拍攝的作品。主要包含文藝復興的彩繪玻璃、印度細膩畫、鼻煙壺、貝葉掛毯照片、插畫圖稿等等。每個展區無論是展品、Tim Walker作品與奇美博物館的策展過程都精彩萬分。我在照片敘述中會再詳細說明。
▌觀展感想
看完這次Tim Walker的美好事物特展後,除了收穫滿滿外,也覺得受到很大的啟發。尤其是因為我也是愛逛博物館的攝影師,沒想到Tim Walker看完展品後的發想與執行,遠遠超過我所想像的範圍,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不論對攝影是否有興趣,都相當推薦來看展,感受一下大師創意與才華。
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疫情,目前參觀採用上網預約制,且不提供導覽,但參觀時可以自行掃描現場入口QRCODE,或是上官網https://bit.ly/36woWYF ,便可找到官方製作電子版的簡易「觀展指南」了。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玻璃 煙 壺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土人氣咖啡店Cupping Room 嶄新旗艦店正式登陸銅鑼灣
多樣化咖啡互動體驗 調配你的專屬Signature冠軍咖啡
#cuppingroom #cuppingroomhk #咖啡師 #cafe #銅鑼灣餐廳 #新餐廳 #銅鑼灣cafe
#hkblog
本土人氣咖啡店Cupping Room一直致力烘焙精品咖啡及培育咖啡界明日之星,香港咖啡師大賽由2011年開始至今,當中的五屆冠軍均由Cupping Room的咖啡師奪得,更勇奪多個國際咖啡師大賽獎項,國際排名分別坐擁第二名及第三名。Cupping Room現在宣布首間嶄新咖啡互動體驗旗艦店,將於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進駐銅鑼灣利園一期,隆重開幕!本旗艦店突然固有傳統咖啡店的局限,其著重於顧客的咖啡體驗,特設CReation Bar及Filter Bar為顧客提供全新的咖啡體驗,咖啡師和調酒師用創新特定配方調製咖啡主題Signature飲品,將品牌之調製冠軍飲品理念-Brew Like a Champ,高質精品咖啡融入日常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咖啡生活體驗。
CReation Bar
Cupping Room 旗艦店獨有的CReation Bar,咖啡師和調酒師已精心準備了12杯不同配方的咖啡cocktail或咖啡mocktail,運用自家品牌的咖啡膠囊,並搭配多款水果、茶底及汽水,以創新的沖調方法,切合客人的特別需要及打破顧客對傳統膠囊咖啡的固有印象。
Filter Bar
Cupping Room 旗艦店的Filter Bar,為客人帶來全新體驗。客人可因應自己喜歡的口味,自由選擇沖調咖啡之工具及用水,讓客人體驗到同一種咖啡豆,但以不同的用具及用水帶來的味覺享受,同時了解到各款咖啡用具及用水的特點。
咖啡班、咖啡器具及單品
擁有極具實力咖啡背景的Cupping Room,是次透過於旗艦店破天荒舉辦多樣化的咖啡工作坊,由2020年香港咖啡師大賽冠軍Bosco Tai主理,逢每星期三或五, 晚上 7 點⾄ 9 點於店內進⾏。咖啡課程內容多元化,教授咖啡⾖產地⾄不同⼿沖咖啡、咖啡拉花等咖啡知識,費⽤由港幣 $320 ⾄ $480,資料詳情可留意Cupping Room的Facebook或Instagram主頁。
如未能參與以上的咖啡班,Cupping Room 旗艦店 同樣貼⼼地照顧每⼀位客⼈的需要,每天下午 3 時⾄ 3 時 30 分均有專業咖啡師駐場,主⼒為客⼈解答有關咖啡的問題,費⽤全免,萬勿錯過。
Cupping Room旗艦店 除了繼續推出自家烘焙的咖啡豆、掛耳包及膠囊產品外,還備有多款專業咖啡器具,如不同的手沖咖啡配件、咖啡濾杯、咖啡壺等,為你打造配套齊備的咖啡小天地。
Open-face 三文治、Smoke & Barrels及La Viña聯乘美食
Cupping Room旗艦店的北歐風格open-face 三文治以自家製的Sourdough Bread為基調,配上不同的優質五花肉、扇貝、紅蝦、牛油果、及Cupping Room 旗下Smoke & Barrels的煙燻牛肉和三文魚等為主角,並分別以三文魚籽、雜菌、無花果、櫻花蝦、雞蛋、和不同特別調製的醬汁為點綴,口感層次豐富不少。
Sourdough Bread是以天然酵母製造,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發酵劑,每天於La Viña中環餅房新鮮出爐,麵包口感外脆內軟,軟韌濕潤且有嚼口,含豐富的小麥香味及獨特酸味,是一健康麵包之選,其自然發酵產生的酸性過程可幫助分解麵筋,可讓人體較易消化及吸引。
另外還有Cupping Room 的招牌Egg Benedict及兩款意粉選擇,照顧客人不同需要。
Cupping Room 旗下的La Viña,其受歡迎之Basque Burnt Cheesecake、Signature Loaf Cake、丹麥酥均可在旗艦店品嘗及享用。
裝潢設計理念
Cupping Room旗艦店的裝潢設計以黑色為主調,突顯高端專業感覺。其後以自然雲石紋理和不規則的金屬、木材、玻璃鑲嵌技術,營造豐富層次及空間感,配上店內不同角落使用的燈光配套,巧妙打造舒適的用餐環境。
開幕誌慶禮遇
開幕誌慶,及為慶祝Cupping Room 旗艦店 正式登場,由2020年11月8日起至2020年11月22日,特別推出兩個推廣慶祝活動,詳情如下。
顧客可以以每位港幣$188優惠,享用由2020年香港咖啡師大賽冠軍Bosco Tai主導之咖啡OMAKASE,Bosco會因應不同顧客口味及心情或者是食物配搭,推介不同類型或產地的3杯咖啡。每天有6位名額,敬請一天前致電預約,名額先到自得,謝謝。
此外,顧客親臨本店可以港幣 $98 享用咖啡一杯、open-face三文治一份及La Viña 甜點一件,手沖咖啡除外,數量不限,謝謝支持!
品牌故事
Cupping Room Coffee Roasters 在香港2011年創立,主力發展自家烘焙咖啡豆,於數年間在國際和香港咖啡界勇奪多個獎項,培育了多位冠軍級咖啡師,當中香港咖啡師大賽的五屆冠軍均由Cupping Room之咖啡師奪得,而國際咖啡師大賽排名分別坐擁第二名及第三名。與此同時,Cupping Room已迅速發展至6間香港分店及今年已延伸到新加坡開設分店,為首間海外分店,希望可將品牌精品咖啡帶到世界各地,融合優質生活。
而Cupping Room團隊同時亦致力打造不同咖啡美食餐飲店舖,旗下品牌包括Doubleshot by Cupping Room、CR² by Cupping Room、La Viña、Smoke & Barrels,多方面提供不同高質餐飲服務。
#hkblogger #hkvlog #hkfood #hkcafe #hkfoodblog #hkigfood #hkigfoodblogger

玻璃 煙 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十一時許的荔枝角道,繁忙得很。車子也好,行人也好,都絡繹於途,遊竄於大街小巷之間。步履匆匆之間,有數雙腿駐足於一間小店門前。頭頂上的紅色小簷篷,殘畫着「金鳳大餐廳」數個黑字,默默為簷下的老人遮擋着陽光。店前的鐵閘緩緩上捲,一整塊落地玻璃被老套的白紗窗簾覆蓋着,右側玻璃門亦掩了一層薄紗,透出了點點昏燈。門前數人見狀,急忙鑽入店內,自顧自的坐於紅啡色的皮卡座位上,見未有員工上場,就徑自走到水吧前倒杯水,又回到自己位置靜侯,分明是老顧客。說老,又何止是人,還有這家小店,一九六九年開辦至今,屹立五十載,店主都已經是蒼蒼老人,八十有幾。老店兒啊,早就交予兩名女兒打理。時代轉幾轉,店子裏的桌椅﹑磚牆﹑擺設,一切恍如初,但最難得不變的,是那份炊煙裏的情懷。
有一種文化
小店算是方寸之地,左右兩排卡位之間,放了圓枱三數張。粉肉色的牆身在燈光映照下,都呈了暗黃色。分針指正了下方,剛好是十一點半,員工紛紛從後廚房步出,替席上客人落單。尚未到正午,已經人人點了一份扒餐,餐牌上亦沒有太多選擇,也對,反正來到這裏,大家都屬意鋸扒,而且是大件夾抵食的港式牛扒。此時,一名戴着眼鏡的短髮女生,手托着三份扒餐,逐盤送到客人面前。右方的老伯伯自動執起餐紙打開,擋在身子前,主動跟女生表示要黑椒汁,只見,她把銀壺裏的醬汁倒到燒紅的鐵板上,「喳」一聲,香氣四溢,白煙裊裊上升,還有點嗆鼻。見老伯高興地大口吃肉,女生趕忙為其他客人做着相同事情。不說不知,她其實是小店的兩位太子女之一,妹妹Noble 。
見招呼了大部分客人,隨即步回廚房。她當然不是廚子,但也事事親力親為,落單﹑出餐﹑收銀,甚至於廚房打雜。她一點不介意,因為她從來沒有看高了自己身份,倒是把小店當作自己家裏一樣,她笑言:「當你落手落腳去做,你會更明白客人同同事,佢哋嘅角度,需要啲乜,甚至辛苦嘅地方,會更了解呢度。」不是嘴裏說說,講起牛扒,她也真是頭頭是道。首先,港式牛扒的肉類都不是上等貨,貨品都來自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或巴西,來貨後都要先檢查肉質,起碼要屬中品。接着拍鬆肉質,然後醃製。跟新鮮牛肉不同,新鮮肉愈早吃愈好,醃製過的扒類要隔夜才好吃,醃製中的肉扒都要雪藏,放一個晚上,隔天才可以煮用。繼而,煎扒的成數很重要,如客人要吃五成熟,就不能過熟。這類扒餐最重要的,就是鐵板。
鐵板要先燒紅,一來為食物保溫,二來為了香氣四溢。薯菜放底,扒放上方,表面會鋪放大量蒜茸,因為蒜味會令牛味更突出,跟牛肉很配。醬汁有黑椒汁及燒汁,每天新鮮熬煮,用鐵板上菜,淋上醬汁時會更香。此時,兩份扒餐已經完成,正當Noble執起食物之際,一名同樣戴着黑框眼鏡,直髮及肩的女生步進廚房,快手地拿走了兩盤鐵板,送到客人跟前。她同樣是小店的太子女,姊姊Mary。一旁的老侍應見有餐送到。即為其淋上汁醬,Mary則在一旁解釋:「我哋想做到色香味俱全,首先你見到外表,然後淋汁有香味,跟住先食,咁就係最正宗嘅港式扒餐。」說是賣花讚花香,她們也是老資格,因為此港式鋸扒文化,小店的老店主「阿叔」,可算是始祖。說着,她的目光就落在牆上掛着的舊照。
有一種廉價
照片已有點泛黃,但阿叔與蔡瀾的靦腆笑容,仍舊清晰可見。旁邊數個紅字更為顯眼「金鳳亞叔牛扒大王」。這位牛扒大王的宗旨是,做一般人吃得起的港式牛,這說起來,又是一個老故事。
一九四八年,十二歲的阿叔來港投靠姊姊,因為沒有能力賺錢,姊夫嫌他白食白住,藉機打了他一記耳光,結果他便離家出走。後來,他在酒店做學徒,努力學懂了英語,更拜了一個鬼佬廚師為師。喜獲賞識,他有機會去了外國深造廚藝,後來回流香港,就於太子開辦了這家小店。只是,最初阿叔賣的,並不是港式牛扒,而是酒店高級貨,一塊牛扒相等於平民半個月的薪水。這個地段賣高級牛扒,生意當然不會見好,更淪落到房租也付不起,被迫於鋪頭留宿。最後,連薪水也沒法付了,兄弟倒也不錯,願意分文不收地工作,但阿叔始終過意不去,惟有請夥計離場。於是,小店只剩下他與兩個夥計,由廚房﹑樓面﹑打掃﹑洗碗都要自己下手做。
終於有一晚,他於床上輾轉反側之時,想到了太子區,鬼佬遊客甚少,只有老街坊,但街坊又如何吃得起貴價牛扒?因為當時香港人很少吃西餐牛扒,大多在酒店或有錢人才吃得到,他就想到一個主意,將價錢定得低,改用中下貨,好讓大家幾塊錢就嘗丁扒餐,更加送西湯﹑麵包及飲品,實行把外國牛扒變成港式牛扒,平民不用去酒店,不懂點餐又不知道是甚麼,成為了現時人人吃得起的港式牛扒文化。結果如他所料,小店天天爆場,至今不變。阿叔為自己的牛扒及餐廳而自豪,舊時的熟客都知道,他曾把整條牛扒抬出來演講,跟客人講解牛的部位,如何烹調及食用。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也就慢慢退了下來,畢竟時代不同了,現時在網上已經沒有甚麼看不到了,老人家也要交棒予新一代。
有一種承傳
回過神來,午市稍過。姊妹二人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吃午飯。她們不約而同地吃着豬扒,因為這承載着她們的童年回憶。從小到大,二人都習慣了回來店裏幫忙,別以為她們牛扒任食,其實二人的母親都不准她們吃牛肉,故只能吃豬扒,吃飽了,還要幫忙工作。Mary身為大女,做的功夫較多,落單﹑水吧﹑收銀都不成問題;至於當時人仔細細的Noble,因為覺得爸爸很早開工又很晚收工,為見爸爸一面,甫放學就跑到店裏跟着爸爸,經常在店裏行來行去,猶如半個家。她笑着憶述:「到我大啲啦,就企喺門口派籌,有啲客人扮見我唔到,直接推門入嚟,然後我就好可愛咁追住佢哋,你幾多位啊?」因為這緣故,她跟客人也特別投契,不時都有客人認得她是太子女,問她阿叔的近況,她通常會回答爸爸身體很好,接着熟客又會問:「為甚麼他不來店裏走走?」她就直言,阿叔已經八十多歲了,作為女兒不願他辛苦,有些客人跟他不熟,會吩咐他工作。自己辛苦倒好,爸爸是時候享福了。
也許是自小培養,她們對這些工作,都不會嫌骯髒及辛苦,Mary更加享受與同事相處的時光,畢竟很多同事都工作多年,看着她長大。她記起,自己二零零五年正式回來接手,當時爸爸還未退休,姊妹二人剛來工作時,元老及長輩全都在此,她們也沒甚壓力,相處融洽。只是,工作難免辛苦。然而,金鳳養大二人,她們覺得責無旁貸,因為阿叔年紀大了,看見爸爸花了那麼多心機及時間,整個人生都為了鋪頭,為了家人而奮鬥,實在不忍小店就此結業。二人眼神流露出堅定,表示要將港式牛扒文化傳承下去,將爸爸一直以來的宗旨延續,Mary站起來道:「大件夾抵食!最緊要捨得畀客人食,只要夠出糧同開支,其他都冇所謂啦!自已開心,過得自己過得客人。」小店下一年就是五十周年,香港做到五十年的餐廳的確不多。Noble附和着:「細個好多呢類扒房,慢慢發覺愈嚟愈少,然後發覺自己仲做緊,唔錯喎。」
她們的心願就是,將港式牛扒一直保存,希望有一天成為百年老店。
願炊煙,緊緊守護着這一份情懷。
金鳳大餐廳
地址:太子荔枝角道102號金鳳樓地下
電話:2393 6054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詳情: http://bit.ly/2LnvBct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玻璃 煙 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急着腳離開公園仔。
出口四邊都是街道,條條大路都通往大小食肆。面前穿著藍襯衫的大叔,隨其穿過其中一條大街,拐兩個彎頭,於一家開了半閘的店子外駐足。雨粉漸成點,大叔握着玻璃門的扶手一拉,就往店裏去。水珠積聚於半彎的睫毛上,勉強撐起沉重的眼皮,只見,頂上是一個黑色招牌,以俗金刻了「陳漢記粥麵專家」七個鑄字。
腳丫穿過玻璃門,大叔邊領頭走,邊自我介紹。他是亮叔,王永亮,是這家廿八年老店子的事頭。
聞知是一家老店,真有點驚嗟,畢竟門外裝潢新簇,沒有太多痕迹。步進店內,與外間的烏霧相反,是一片燈火通明。牆身都貼滿茶記式菜單,左側是麵檔,右側是白色小圓桌兩三,行至盡頭,方知左前方尚有偌大空間,同樣是散落了多張圓桌及銀色圓櫈,一名員工手執濕毛巾,在枱面隨意打着大圈,試圖拭淨桌面;另外兩位把各類調味品填滿小瓶子後,半扔回桌上;還有一位提着拖把,在地上來回晃擦。不修邊幅的景象,反倒滲出了點點庸俗的雅致。撿起掉到地上的餐單一看,選擇繁多,暗忖小店食物五花八門,入神之際,亮叔一屁股坐到櫈上,盯着餐牌看之餘,又調侃道:「啲人話我哋乜都有得食,雜過鬼。嗱,我份人乜都隨緣,但對食物好執着,冇一樣嘢做得馬虎。」他以手為筆,於桌上寫了四個字——「一門四傑」。
緣來又去
收起指頭,一陣牛腩的滷香蓋過了市井味,隨炊煙而行,又來到門口的麵檔。亮叔隨即走到麵檔,用力搭了搭師傅的肩膀,咧着嘴巴介紹着「第一傑」,牛腩師傅佳哥。穿上青綠色制服的佳哥靦腆地笑了笑,又轉過頭去,繼續撈起炆煮好的牛腩及牛雜。一旁的亮叔見狀,着他切好一碟三分肥、七分瘦的牛腩,拿到就近圓枱坐下來,邊吃邊自賞。小店的牛腩十分講究,天天購入新鮮牛腩,肉類絕不保留超過一天。夾起其中一塊放到口中,咀嚼三數下便嚥下,他指要肉質軟腍,不是炆得愈久愈好,而是熟知每塊肉所需火候,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都有影響,所以每天炆煮時間不一樣,這就要講經驗。他說這裏的師傅都跟他有緣,想法一致,緣合則聚。很多麵檔師傅為求方便,將牛雜與牛腩一大鍋煮,此乃亮叔不能妥協,因為牛雜多雜質,會影響牛腩的味道與質感,分開烹調縱使費時費火,他都堅持廿八載。除了火候,醬汁也是重點,與其他店做法不同,小店的腩汁加入了沙嗲,說到這裏,他的表情出現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徐徐道出這是他姑丈的秘方,幾十年不變。「我姑丈係邊個?之唔係陳漢記個陳漢囉。」手執已過身姑丈的照片,亮叔的笑容帶點苦澀。他相信緣分,亦知道安天命,有些命運無法改變,就如他與父母無緣。父親於其四歲時離世,後來母親改嫁,他頓成孤兒。幸而緣去,又來。當時幸得姑丈陳漢一口答應撫養,他才得今日安樂。
陳漢記其實是姑丈的心血,第一間店位於荃灣。他十歲就開始到店裏幫忙,上學前幫忙開店,放學後背着書包做樓面及清潔。一切自願,因為他本來就不喜讀書,故十二歲小學甫畢業,他就全力到店裏跟姑丈學做牛腩。陳漢對他非常嚴格,細小的他要學着站高炒鑊﹑攪拌汁醬,更要把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鍋子舉高過頭,雖苦,卻因而練出一身好功夫。十六歲那一年,他已經做企檔師傅,獨當一面,煮得一手好牛腩。至十八歲,姑丈因年老而要退休,整家店交由他打理,一直至三十歲。
後來,雄心壯志的他,想要一闖天下,於是有了自立門戶的念頭。姑丈聞言,口裏雖然不想他離開老店,卻又身體力行,借數十萬予他開店。於是,就有了大埔陳漢記的出現。「我可以有今時今日,全靠姑丈,所以鋪名一定要用番陳漢記。」未幾,姑丈兒女無法繼續經營,陳漢記只剩他一家。話一出,他又塞了一塊牛腩進口。亮叔把牛腩視為小店的靈魂,味道一點不能變,因為這是姑丈的拿手好菜,是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一份由心的尊敬、一絲眷戀。
種下善因
面前的牛腩一掃而盡,只剩下空碟。忽地,一股米香飄至鼻腔,喚醒了沉浸於思海中的亮叔。他仰頭望鐘,十一點半,已經開店半個小時,於是他動身往粥檔去。只見粥檔前貼了幾張沾了水的手寫單子,繞過傳菜的小窗口,他駐足於另一名穿上制服的男人身旁,男人看上去,還帶點青澀,正是小店「第二傑」,粥檔師傅恆仔。舀起一勺察看,小店的粥底屬於稠杰,這是亮叔的喜好,認為這樣較有口感。但要粥夠稠綿,得花上四至五小時煲煮,中間要不住攪拌,需要耐性。「我成日話後生唔係問題,我教佢要用心、用感情去煲,咁先做到一煲好粥。」播種善念,恆仔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每天都一大早就回來煲粥,不敢怠忽。此時,恆仔看看單子,先舀起一勺粥底往小煲內,再加入豬雜搖滾,鋪上葱,一碗及第粥就完成。樓面阿姐把粥捧到客人面前,再附上一碟腸粉。
對啊,吃粥又怎麼少得了腸粉?視線回到粥檔這邊,不知何時起,一名青綠上衣的女人,正立於旁邊的腸粉檔埋頭苦幹。她是店裏的「第三傑」,腸粉師傅英姐。只見英姐舀起一勺粉漿,淋到長方形的蒸架上,再均勻地於中上方位置放上蝦仁,於最下方灑上切碎了的豬膶,待粉漿凝固後,用小鐵片於中間割開,各自捲成兩條腸粉。「玻璃腸粉到。」黝黑的大叔打着哈哈,似乎是熟客。兩碟腸粉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英姐說這是亮叔對腸粉的要求,餡料每日新鮮,粉皮輕薄而帶少許透明,要薄而不破,少一點技術都不行。最有趣的是,腸粉的秘方只有師傅知道,就連老闆都是門外漢。亮叔聞言,即過來搭訕:「試過有四個客人,一食食咗三十幾碟,冇呃你,真係。」吃三十碟有何驚奇,小店有很多客人,一吃,便吃了廿多個年頭。
立足廿八個年頭,亮叔在這一區,除了美食有口碑外,亦是有名的義氣仔女,只要朋友有難,他都會拔刀相助。他憶起當初小店僅得一邊鋪位,彈丸之地放了七八張木摺枱,當時生意不錯,想要擴充地方,隔壁卻有一間建築材料店,令他無從入手。直至十多年前,建材店要倒閉,告知執達吏要到此封鋪,多年鄰居關係,他想也不想就借了三十萬給對方應急,好讓店鋪不用被封,對方為了報恩,把鋪位轉租予他,才得以有現時寛大的陳漢記。種善因,得善果,亮叔坦言,這善心由姑丈播下。陳漢花名為義兄,幾乎荃灣區所有爛仔、道友都受過其恩惠。也許是一種薰染,他人生中,一個「情」字對他特別重要,不論對朋友或是員工,他都動之以情。與姑丈的緣分,他自覺是修來的福氣;與姑丈的關係,如父,也如師。
緣原是圓
游離憶潮,天色漸黃,預告晚市即將開始。一個身影霍地於煲仔飯檔出現,亮叔上前打個招呼,介紹他是小店的「第四傑」,煲仔飯師傅正哥。正哥跟了他二十年有多,煲仔飯的水準從來沒變過。正哥臉帶淺笑,打開了正在冒煙的其中一個瓦煲仔,見米粒煲得適中,粒粒分明,帶少許飯焦,把新鮮的白鱔鋪於米飯之上,再蓋上瓦頂。甘鮮混和飯香,從小隙縫滑溜到店外,只見店門側已有一條長長的人龍,靜候嘗鮮。煲仔飯是小店的名物,多年來都全靠正哥的手藝,方令店子夜夜笙歌,亮叔眸子裏倒映出裊裊白煙,又開腔:「呢啲瓦煲仔用四至五次就要換,但師傅呢?一齊打拚咗咁多年,梗係想一直唔變啦。」這又是他從姑丈身上學到,夥計是一家店的靈魂,要視之為手足,將心比心,他多年來都一直慎守。就如,他每年都豪擲數萬元,請員工吃團年飯;又如,他付員工之薪金,都較同行高。記得沙士那年很難過,小店每月虧三十萬,亮叔卻一點沒有想過放棄,要守住員工,護着他們背後的家室,結果,向政府提取的一百萬資助金,他全都用來發薪給夥計,上下齊心,終渡過難關。緣是圓,老闆來,手足往。有一年,他們遇到了勁敵,一家粉麵店開到隔壁,客人貪新鮮,都紛紛離巢,生意淡薄,足足三年之久。一班夥計沒有因為怕飯碗不保而過檔,反而工作得更拼搏,終於使得一眾客人回頭。「我當正佢哋家人,唔係點會跟我咁多年?」此刻,他正於廚房外,與數名樓面聊得興起,一時抱頭勒背,一時笑得合不攏嘴。
驟然,見有熟客,他拍拍員工肩頭,只見對方有默契地遞上一壺熱茶,亮叔即執壺熱情地上前跟客人打招呼,不消一陣子,已經坐了下來一起喝茶。聞說,他以前都會拿出珍藏威士忌與客人碰杯,只是大家白髮已見,惟有健康點,以茶代酒。言笑間那種親切,似乎超越了賓主關係。時針又繞了一圈,亮叔仍然埋首於一片喧繁之間,顯得玻璃外的朗月更孤清。
送別最後一桌客人,舉錶一望,凌晨四時。店裏半昏半明,站在門外,月光冷冷地打照到臉上。他笑意未散,瞇起的雙眼末端,是藏不住的魚尾紋。這時,才回想起亮叔已將近六十。他默默來到收銀處,拿出鈔票邊點算着,邊自嘲年事漸高,現時回店裏都以管賬目居多:「我做咗幾十年,而家比以前冇咁好力,辛苦好多。」苦卻甜,他其實一點不想退休,只望回店子找樂子。語畢,四位師傅各自捧來牛腩、蟹粥、蝦腸、白鱔煲仔飯,正哥扯高嗓子:「嚟啦!老細!」啊,宵夜。一桌子六﹑七人,拿着碗筷,一言又一語,忘卻了深宵的疲憊。
甚麼是知足常樂?看他,辛苦了大半輩子,得失,得失,最終隨行的,還是老緣分。
他說,陳漢之言,會牢記。
陳漢記
地址:大埔運頭街91B地下
電話:2658 2277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LRFwKu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