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
如果說 #祠堂文化 是惠山古鎮的特色,那麼惠山泥人可以算惠山古鎮不得不買的特產。根據維基百科,看守祠堂的人為了增加收入,所以順便販買泥人給過往的旅人,原來古人就有經營副業的概念。
在所有的美術藝術中,我最喜歡的是雕塑,這可能是因為中學時,有位老師給我的雕塑作品90的高分,人生從來沒在美術作品中得過這麼高的分數,往後每每看到雕塑作品就有一種親切之感(笑)。
一進惠山公園,馬上就看到這兩個做為標誌的泥人,我從旅遊書中得知,最傳統正宗的惠山泥人,必須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一公尺以下的黑泥製作,原因是細膩柔軟,反覆搓揉都不會產生紋路或斷裂,是最適合捏塑的泥質。
開出租車的小哥告訴我,如今的惠山泥人已不像過去製作如此嚴謹,很多都是外地製造再銷回無錫,我突然想起前幾天讀蔡穎卿女士的作品「有愛意的人生真是好看:旅行私想」,書中提到,她買過最貴的一件泳衣,LOGO是法國品牌,產地卻是越南製造,這個現象不只呈現在民生用品,也滲透到傳統文物上。
大量製造的現在取代精雕細琢的過去,不知我們失去的是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張、大吳泥塑並列中國三大泥塑。關於泥人的文字記載,有下述三段:
1.明代文人王思任在《游慧錫兩山記》記載:「買泥人、買小刀戟以貽兒輩」
2.張岱的《陶庵夢憶》卷七愚公谷篇中也曾記述:「無錫去縣北五里為銘山。進橋,店在左岸,店精雅,賣泉酒、水罈、花釭、宜興罐、風爐、盆盎、泥人等貨。」
3.民初無錫名人錢鐘書在其著的《圍城》中,曾描述主人公的家鄉「他們那縣裡,土產中藝術品以泥娃娃為最出名。」
惠山公園入口的這對金童玉女,有一段民間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無錫惠山周圍有一隻名叫「#青饕」的怪獸,經常出沒在山林,不僅破壞農作物,還最愛吃小孩子,百姓不堪其擾,一狀告上天庭,玉皇大帝派金童玉女下凡除害,但金童玉女善心大發,不忍將怪獸殺之而後絕,反而用愛馴服「青饕」並懷抱其中,「青饕」從吃小孩的怪獸升級成保護大家的神獸,百姓為了紀念,用泥塑造金童玉女的形象,並取了一個吉利可愛的名字「#阿福」。
我把這個故事說給雙寶聽,雙寶妹問:「金童玉女都叫阿福嗎?」我答:「是啊!」雙寶妹又說:「就像我和哥哥被你叫雙寶一樣。」
女兒的回答讓我忍不住思考個體和集體的概念。其實我平常很少叫他們兩個「雙寶」,都是喚本名或小名,只有在寫文章時為求方便才用「雙寶」這個詞彙。
我告訴女兒,雖然我不知道金童玉女是否在意共用同一個名字,不過他們既是金童和玉女兩個不一樣的個體,又同是「阿福」這個集體,就像她和哥哥分別是自己,也是「雙寶」一樣,完全沒有衝突,但願她享有個體帶來的自由,也同時感受集體帶來的歸屬感。
從惠山泥人的故事思考個體與集體的關係,倒是我從未預想過的事情,算是親子對談引發的有趣發想,這趟旅行的意外收穫。
#旅行雜記 #無錫太湖遊 #惠山泥人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