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妻的純友誼,只有在陪讀中,才能更持久
--「陪讀」就像夫妻倆一起辦了一項終身貸款,不管再苦、再難,最終不得不一起還債。--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看還得加上「千年修得共陪讀,萬年修得陪讀完了還能開心地共枕眠」……凡是能和諧陪讀還順便增進了感情的夫妻,那都是修練有道,就快成精了。
很多夫妻平淡如一潭死水,有小孩後瑣事一堆,火上加油。剛有點不想將就下去了,突然,孩子上學了,夫妻倆在陪讀中建立起新的聯盟,化身戰友,共同奮戰──五年過去了,七年過去了,夫妻倆雙雙成了擁有純友誼的學霸。
有天晚上送兒子去上樂理課,我和孩子的爸坐在路邊等孩子下課。那晚月色朦朧,微風陣陣,他陷入沉思,一言不發,像一個老實的相親男。
我主動搭訕,問:「你在想什麼?」
他說:「我在想下午兒子問我的那一題,我還是想不通到底怎麼回事。」
我說:「你可以現在趁他不在,偷偷研究一下。」
於是他含情脈脈地拉起了我的手,堅定地在我手心寫下了那道題目。
路過的大姐們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她們肯定在想:「哼,大半夜的,兩個人在這裡秀什麼恩愛。」而我,只想舉起手心讓她們長長見識──大姐別誤會,你們想歪了,我們在做數學啊。
在那個深秋的夜晚,什麼都不足以支撐起中年夫妻的內斂情感。中年夫妻間最真摯的獨白只有「這一題怎麼做」。這就叫「執子之手,與子學到老」。
如果不用教孩子,夫妻倆還能有什麼話題?──早飯吃什麼?中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多麼沒營養的夫妻生活啊。
但陪讀之後就不一樣了。夫妻討論的話題都是有深度和內涵的:零是有理數嗎?這個反比例函數題,是不是出錯了啊?原子光譜到底是什麼?……
他們真正成了對方的知己──知道自己這也不懂,那也不會。
老夫老妻消失多年的彼此仰慕之情,或許就在發現對方還能清晰地記得數學公式和物理定律時,重新出現。
但老夫老妻的默契、和諧,或許也就在發現對方連一句五年級古詩都背不出,或是八年級英語閱讀都看不懂的時候,轟然崩塌。
孩子的學習不是學習,那是家庭氣氛的風向球、夫妻關係的指南針啊!
試想,當你正在為看不懂孩子的考試題目發愁時,正在為配偶分擔不了教孩子的任務而生氣時,正在為別人家裡都有深藏不露的高手爸媽而懊惱時,孩子的爸突然跑出來說:「你去休息吧,這裡交給我。」
這感覺不是友誼回來了,簡直是愛情回來了。
中年夫妻在陪讀之路上,講究的是說學逗唱,哦,不,是望聞問切。隨著孩子知識量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我們愈來愈不敢貿然行事。
有次看到兒子趴在桌上,許久未動筆,我氣勢洶洶地跑進去準備發火,這時,兒子突然問我,「媽媽,這題怎麼做?」
我對著題目看了三分鐘,然後問他,「想吃水果嗎?吃蘋果,還是柳丁?」
這就是陪讀媽媽的道歉方式。
然後派雲配偶去干預。如果他陷入困境,我們就會產生同病相憐之情;如果他能教得好,我就會對他產生仰慕之情,甚至會把他的解題過程拍照存檔,以備生氣的時候拿出來看看,覺得又能原諒他了。畢竟,家裡需要有一個能教孩子理科的。
但不要過於樂觀。陪讀,並不一定百分百能增進夫妻感情,它也有一半的可能會摧毀友誼。
孩子念書認真、成績好,夫妻倆更容易琴瑟和諧,互相貼金;孩子念書如果吊兒郎當、成績一塌糊塗,夫妻倆只能撇清基因關係,互相抱怨,而且互相看不慣對方教孩子的方法。
有一次,孩子他爸的「陪讀體質」發作,非要教兒子一道難題。他先是一個人趴在茶几上研究半天,發到各個學霸群組裡求助,甚至求助於網路……好不容易才算出了答案。
然後他雄心勃勃地跑進房間,給孩子上課。只見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廢話一大堆,有用的沒幾句。
五分鐘後,我再進房間一看,聽不懂的孩子和說累了的老爸已經一起睡著了。
你看,這樣的陪讀品質,還不如放愛一條生路。
五分鐘前剛建立起來的崇拜和敬仰,隨著這一幕的到來,蕩然無存。別人家的爸爸怎麼那麼會教孩子?
不教孩子功課還好,一教就會亮起友誼的紅燈。
孩子前陣子的語文成績下滑,做閱讀理解老是跟讀天書似的。
我對孩子的爸說:「兄弟,你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你去啟發啟發兒子吧!」
他說:「大妹子,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還是你去教他一下吧!」
然後我們兩人搶廁所、搶做家事、搶著給貓鏟屎,能賴則賴,能溜則溜……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內部團結,在那一刻令人心酸。
當然,「陪讀」就像夫妻倆一起辦了一項終身貸款,不管再苦、再難,最終不得不一起承擔、還債。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印象中,曾經看到國小孩子的「資優數學題」,感覺相當驚恐—我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解題下手?!
就不要說國中以上了,儘管我已經走過這個歷程,但我相信,大部分都還給老師了,新的知識也繼續累積了。生活中用不到,也就記不得了。
我很佩服某些家長,為了教孩子,真的拚了命。幾乎可以說是比孩子更認真,只為了能更容易地教會孩子。
但大部分來說,國中開始之後的考試就會難到爆,家長的努力也難回天。我記得有位作家,他的文章被選進課本了,但他拿起考他這一課的考卷時,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作者本身都如此,家長也就更不用說了。
這時候,這段話還是有用的:「只要你別看,家裡就是乾淨的,只要你別聽,家裡就是平靜的,只要你別問,孩子和老公都是非常優秀的。」
祝願您,能在必要的時候,自欺欺人!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Raiders Information Mobile Gam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滿腹經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滿腹經綸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秋佳節,來看愛書人林水福教授與他的「書的家」~~
「搬家是為了讓書住!」
引文:
愛書若此,許多高價珍本和用特殊材質設計拓染的書,他也不惜大量收購,且多在日本購得的原文書,一本訂價一萬日幣者比比皆是,他還習慣收藏多位日本作家整套全集,光是司馬遼太郎作品就一百多本,加起來價值大約兩三百萬。林水福說起一件趣事,是他曾託學生從日本購買復刻版的《日本色彩文化史》,害他們提早一星期回台。因為少看了一個零,那本書是日幣9萬7。愛書如他,且當是天意。
林水福愛書成癡 滿屋典籍珍本宛如圖書館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jill/article/392767176979
滿腹經綸 在 WACKYBOYS 反骨男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數位收聽 🎧
https://jsj.lnk.to/wackyboys
#想紅想瘋了 #WACKYBOYS #反骨神曲
成名伴隨著代價,,在新媒體快速爆炸,人人都是網紅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MV充分表現出不同社會階層的想紅的聲音
意想不到的超展開劇情,準備衝擊你的視聽
|感謝乾爹們|
🙏想紅不用靠阿姨
想中獎就要下載#枱子最多開獎最瘋
#金好運娛樂城
==========================
👍Google & Apple下載 http://bit.ly/2tIvaiv
👍APK版下載 http://bit.ly/2sKOiiO
👍官網 https://www.goodluck777.com/
🙏【小豪包膜 - 抽獎活動網址】
https://pse.is/3etduf
🙏[ SWAG 福利💎點連結註冊免費拿 300 鑽 ]
台灣看片 : https://lihi1.com/CBIT2
大陸看片 : https://lihi1.me/u0XFe
🙏KUNG FU TEA功夫茶深耕於台中
歷經十二年發展歷程
目前已有188家門店遍佈於全球12個國家與多座城市
嚴選調和蜂蜜取代果糖
飲料調理天然健康別於果糖的好滋味
被譽為『最感動的好茶飲』
秉持請、揖、躍、沏、輕、擊,堅持穩紮穩打每一步程序
以市場需求與創新理念 誠心做好茶
http://www.kung-futea.com/
🙏時間暫停器:
👉https://shopee.tw/product/14814050/3071194672/
🙏【時間男人】
🔸 男士穿搭改造-時間男人
🔸 打造專屬於你的個型
👉 官方網站:https://timeman.com.tw
👉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MEMAN
👉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1timeman/
🙏全台最好玩!最好吃!精品級吃到飽餐廳,現在優惠一人只要520元喔❤️
✨「幸福金龍鍋台北西門店」必拍
👉 一樓特色「團圓」「喜氣」「吉祥」文化燈籠海
👉 二樓特色「開運」「幸福」「平安」祈福天燈海,世界首創氣球升空藝術裝置
👉 三樓特色「銀河系宇宙太空星球主題」打卡造景
網美、部落客、明星藝人、情侶約會、公司聚餐、慶生開趴首選餐廳
幸福金龍鍋台北西門店👉https://reurl.cc/qmbZzR
幸福金龍鍋台中公益店👉https://reurl.cc/E2NX8A
幸福堂國際集團世界頂級火鍋第一品牌 幸福金龍鍋Dragon Hot Pot
-想紅想瘋了歌詞-
[intro] (琳妲)
草你苺~
Wackyboys
想紅想瘋了
每天生活像在演戲
我的限時動態 按like 有多少的真心
Oh~標準化的聲音
But that's all right
反正沒人在意
[verse](孫生)
藝人明星網紅都沒什麼了不起
站在螢幕上面看我想不想而已
走在路上被人拍照後面跟著小助理-
我條件沒有比較差 為什麼不可以
(酷炫)
我是最佳男主角 對 你超帥
褲子拉鍊都不拉 耶 你超壞
紅了之後走到哪裡都有招待
把那些網美叫過來 加 我的line
(孫生)
說到長相 我也算怪物新人
滿腹經綸 拍片都講外星人
每天語出驚人 反正炒炒新聞
相信自己 這就是處男的精神
[hook]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bridge]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I deserve the spotlight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verse2](酷炫)
想要紅 我每天鍛鍊才藝
首先讓你見識見識我的財力
滷肉飯點大碗 滷蛋 再來一粒
滷味想夾就夾 從來不用猜忌
腳踏車放雙手 對 你超帥
翹課去佔球場 耶 你超壞
每隻手指 都掛一個塑膠袋
吃牛排不用切 也不會烙賽
(孫生)
用腳關燈 立中柱坐在機車上
跨一步 四個樓梯 我一次上
插入USB 從來不用換方向
就是讓你知道 我在你之上
投進垃圾桶 我從講台起跳
台下的人 跟著我一起跳
我想紅 想蹭 想抱著你睡覺
露出微笑 我帥到想要上吊
[hook]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bridge]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I deserve the spotlight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intro](琳妲)
每天生活像在演戲
我的限時動態 按like 有多少的真心
Oh~標準化的聲音
But that's all right
反正沒人在意
[hook]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滿腹經綸 在 BW 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超級Man
Wackyboys~
想紅想瘋了
每天生活像在演戲
我的限時動態
按like 有多少的真心
Oh~標準化的聲音
But that's all right
反正沒人在意
藝人明星網紅都沒什麼了不起
站在螢幕上面看我想不想而已
走在路上被人拍照後面跟著小助理
我條件沒有比較差 為什麼不可以
我是最佳男主角 對 你超帥
褲子拉鍊都不拉 耶 你超壞
紅了之後走到哪裡都有招待
把那些網美叫過來 加 我的line
說到長相 我也算怪物新人
滿腹經綸 拍片都講外星人
每天語出驚人 反正炒炒新聞
相信自己 這就是處男的精神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I deserve the spotlight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想要紅 我每天鍛鍊才藝
首先讓你見識見識我的財力
滷肉飯點大碗 滷蛋 再來一粒
滷味想夾就夾 從來不用猜忌
腳踏車放雙手 對 你超帥
翹課去佔球場 耶 你超壞
每隻手指 都掛一個塑膠袋
吃牛排不用切 也不會烙賽
用腳關燈 立中柱坐在機車上
跨一步 四個樓梯 我一次上
插入USB 從來不用換方向
就是讓你知道 我在你之上
投進垃圾桶 我從講台起跳
台下的人 跟著我一起跳
我想紅 想蹭 想抱著你睡覺
露出微笑 我帥到想要上吊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I deserve the spotlight
Come on and give me the mic
每天生活像在演戲
我的限時動態
按like 有多少的真心
Oh~標準化的聲音
But that's all right
反正沒人在意
[hook]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什麼要求我都會配合
想紅想瘋了
這是必須的
讓我當你今晚的娛樂

滿腹經綸 在 滿腹經綸-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文創週講座|滿腹經綸】. 小滿的天吶~阿福竟然來演講了! 小滿超愛蘇打綠的音樂,雖然捨不得他們休團,但是也讓粉絲們看到不一樣的他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