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排放爐心冷卻水?不要混淆視聽!】
有關日本兩年後,排放核廢水,我對原能會、外交部、農委會、海洋委員會、台電展開質詢,首先我指出德國的海洋研究中心,針對福島排放含氚核廢水的洋流模擬影片,228天會到台灣東岸,400天左右會到台灣西岸,600天左右,整個台灣都會被核廢水包圍影響。這說明福島排放137萬公噸含氚的核廢水是全球的、全面的衝擊,無法置身事外。
我對於政府逢日必軟感到訝異,外交部代表國家的說法嚴正關切,竟然是把原能會推到前面說,是因為原能會反對,不是外交部反對?反而,我認為原能會的立場,是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最明確、最清楚。
台灣與日本中間存在亞熱帶典型水團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TMW),該水團會將日本福島附近海水,帶入台灣海域水下約100米至200米間(含西南區海域),福島核災後,是否台灣周遭海域,已經監測到輻射訊號?謝主委表示有檢測到,311之後銫137輻射數值有偏高。這實在令人擔心,更何況兩年後,日本要排放核廢水高達30年之久,對於海洋生態的衝擊破壞,我們實在不能坐視不管!
我在質詢問到,現在台灣核電廠排放的水是「爐水」嗎?謝曉星主委,竟然回答:有部分,到大洋裡去!天啊!真是令人詫異!台電已經再三說明,「爐水」是百分之百回收使用。難道謝曉星主委的回答,是要去呼應謝長廷說:台灣核電廠有排放爐心冷卻水?
對於謝長廷代表臉書發文,這是不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的做法?
我問原能會謝曉星主委,謝長廷是否有問過原能會意見?主委回答:沒有問過。
謝長廷臉書所述:我們原子能委員會承認我方核能廠的爐心冷卻水,也是排放入海……
正鈐當場要求:謝曉星主委你要講清楚!
你們在講什麼東西!?
若是原能會呼應謝長廷的說法,不講清楚,民眾肯定擔心。
謝曉星主委回應表示,謝長廷代表,不是核能專業、不專業。
對於台灣是否有將爐水排放到大洋裡去?
台電也表示爐水百分百回收,然而謝長廷代表臉書發文,完全混淆視聽,把台灣拖下水,幫日本卸責,替日本福島受污染的137萬噸核廢水背書。這種荒唐的事情,外交部從頭到尾軟趴趴,我要求原能會要正式聲明,台灣從來沒有將爐水排放到大洋裡去!
質詢時,我問原能會,謝長廷代表臉書說原能會承認核電廠爐心冷卻水,謝曉星主委你承認嗎?
謝曉星主委認為講太過,我要求原能會聲明,謝代表誤導民眾、擾亂視聽,發佈假消息,把台灣核能專業替日本排放核廢水背書,請謝主委要嚴正向謝代表抗議。
最後,我要求政府要追究,謝長廷代表臉書發文的假消息,拿台灣的核能專業當墊背,替日本背書,亂七八糟,
我要求政府要以最嚴正態度處理,謝代表把台灣核能專業拿來糟蹋。原能會要發出聲明
並要求外交部撤下謝長廷臉書發文,
追究謝長廷代表發佈假消息的事情。
質詢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on8RVEi1gwQ
海水 數值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供五停二的分區限水政策已實行一個多禮拜了,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有疑問,這樣真的有省到水嗎?對紓緩水情有幫助嗎?要限水到什麼時候?如果一直沒下雨的話怎麼辦?
其中,我最關心的問題是,永和山水庫還能撐幾天?到底撐不撐得到梅雨來?我先說結論,大概只能再撐一個月多一些,情況非常非常嚴峻。以下就這幾個常見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說明。
1. 雖然分區限水供五停二,但又提供臨時取水點,民眾自家又儲水,真的有省到水嗎?
答案是肯定的,供水確實比平常減少許多。從水利署的水庫蓄水量報告表來看,啟動分區限水的前一週3月30日至4月5日,永和山水庫出水量共77.7萬噸,平均每日出水11.1萬噸,而4月6日至4月12日進行供五停二的這一週,永和山水庫出水量共57.7萬噸,平均每日出水8.24.萬噸。
帳面上共省下25%的水,但若加上4/9起新竹反向供水直接進入管網的每日1萬噸,則不會到25%這麼高,但也比原先預期的減量15%更理想。
有人提到限水前一週有廣裝水塔的因素,數字可能不客觀,但從近幾個月的數據來看,每週可能會有些微的起伏,有高有低,但到分區限水前其實數字都差不了太多。
2. 那到底要限水到什麼時候?梅雨什麼時候會來?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的說法是至少到5月底,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是為梅雨季如果來得晚、或降得比較少預做準備,讓中部地區能持續供應到5月底。而今年的梅雨,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前幾天說明,原本中部每年10月後雨量就不多,因此隔年春雨的過渡雨季就很重要,但4月仍沒觀測到有大規模降雨情況,一旦少了春雨,乾季便會由4個月延長至6個月,所以梅雨更為重要。
從目前的梅雨指標圖顯示,預估5月21日後可能出現連續顯著降雨,而預報是7到10天內較準,要預測三十天後還有很多變數,隨時間接近,數值會越來越精準。但整體有利梅雨開始的環境,也有很高的機率遲到至5月底6月初左右,若梅雨狀況不理想,恐怕就要撐到颱風季了。而颱風雖然會解除旱象,但同時也可能造成水庫淤積量提昇並帶來水災,2004年旱象之後的敏督利颱風的連日豪雨就是如此。
3. 那永和山水庫的水還能撐多久?等的到梅雨來嗎?
這一題也是我自己最關心的,但永和山水庫過去從來沒出現這麼低的水位過,目前永和山水庫已達呆水位,也就是水位低於出水口,水庫的水無法自然送出,要用抽水的方式送水。即便永和山水庫是離槽水庫沒有清瘀問題,但沉在庫底的水也是會有淤沙沈澱,不是所有蓄水量都可以用,東興淨水廠給的預估數字是最後50萬噸可能都沒辦法使用。
故從水庫蓄水量報告表的數字,我們可以很「粗略」的算出永和山水庫大概還能撐多久,但只要中間有機會下雨,就能暫時紓緩好幾天,所以是以完全沒有降雨的狀況,很粗略的來算。
目前有效蓄水量208萬噸,扣掉不能使用的50萬噸,為158萬噸。供五停二的狀態下,計入些微的入水量及蒸散量,4月6日至4月12日共減少了31.28萬噸,亦即平均每日減少4.47萬噸的水。將可以用的蓄水量158萬噸,除以平均每日減少水量4.47萬噸,得到的數字約為35天。
從4月13日起,加上35天,便是5月17日。也就是說,如果從現在開始都沒有下雨、也沒有強化節水的話,很粗略的算,在 #5月17日左右永和山水庫將沒辦法再提供水源。
承上點,5月17日顯然與預估有利梅雨環境的時間還有好幾天落差,但從現在到五月中仍可能有些微降雨,所以供水不一定會中斷,但若梅雨遲到了、這一個多月也都沒下雨,那情況真的會非常非常嚴峻,很難說經濟部會不會有進一步的限水政策。再來,還有目前在附近的輕颱舒力基,雖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將北方乾空氣帶到台灣,反而會讓降雨更減少,令人更加擔憂。
同時,最後也補充,以我這很粗略又簡單的方式估算,若是4月6日沒有開始供五停二的分區限水,約略5月5日左右永和山水庫就會沒有水了,這情況實在難以想像。
4. 為什麼我們都缺水了還一直支援新竹?低於一定水位時是不是就該留著自己用?
多位苗栗的立法委員和縣議員都提出這樣的建議,認為應該設定一個低標,當蓄水量低於此標準時,就要停止支援新竹。我在前一篇文章有提過水資源的供給不是跟行政區完全吻合的,應該以區域調度來理解。
但即便是這樣,新竹有寶山水庫、寶二水庫、頭前溪川流水、臨時海淡廠及透過桃竹幹管從石門水庫來的每天20萬頓支援,其應變能力理應比頭份竹南地區高,我認為永和山水庫狀況不好時做出調整也是合理的。
過去永和山水庫一天約支援新竹2-3萬噸的水,但從去年11月起便大幅下修支援數字,12月起每日便只支援500噸,從附圖可以看出,永和山水庫在11月還有41%蓄水量時便已做出調整,但因旱情嚴峻,其水位仍是直線下降。
且每天使用永和山水庫500噸的這些區域,這次也同樣在供五停二分區限水的範圍內。簡單來說,新竹地區使用永和山水庫的區域都有限水,沒有使用永和山水庫的區域才沒限水。故新竹用我們的水卻不停水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5. 停水是不是只停百姓?科學園區都不用停?
這也是我很常被問的一個問題,事實是,設有專管的台中科學園區、后里科學園區,進行減供15%,其他工業區則也是供5停2。竹南科學園區、廣源科技園區為週二、三停水的甲區;竹南、頭份工業區為週四、五停水的乙區。
6. 大埔水庫以前也提供頭份竹南自來水,現在管線也都還在,可以拿來使用嗎?
位在新竹縣峨眉鄉的大埔水庫早年完工後曾供應頭份、竹南地區民生用水,直至頭份東興淨水場完工後才停供,但原有輸水渠道仍在,目前仍持續供水給竹南廣源工業區,日前有頭份居民質疑為何早不將大埔水庫儲水支援東興淨水場,卻要將永和山水庫儲水用到幾近見底,才要對頭份竹南居民限水。
對此,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表示,大埔水庫水源主要是供應農田灌溉用水,現由農田水利署苗栗管理處管理,蓄水量目前也僅剩約200萬餘噸,每天灌溉需水量約10萬噸,未來水情若持續不佳,僅可約供應農業用水至5月。
再者,多年來大埔水庫上游集水區未辦理離牧措施,水源疑受畜牧排水有機物影響,卡爾森指數(TSI)顯示水庫長期處於優養化狀態,且湖面布滿布袋蓮等水生植物,因植物死亡腐敗將使水質更加惡化,無法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為確保民眾用水安全及健康,其水源無法用於民生用水。
7. 苗栗不是有五個水庫嗎?那其他的可以拿來用嗎?
苗栗境內的水庫有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劍潭水庫和士林攔河堰,前面三個水庫比較常被談論,也是主要供水的水庫,而目前永和山水庫蓄水量為6.94%、208萬噸,明德水庫蓄水量為10%、123萬噸,鯉魚潭水庫為8.41%、962萬噸,都相當低。
另外兩個較少人談論到的劍潭水庫和士林攔河堰都非常小,劍潭水庫的有效庫容僅有永和山水庫的不到百分之二,其為灌溉用水庫;士林攔河堰主要功能則是攔引大安溪的溪水後,越域引水送往鯉魚潭水庫調蓄利用。
且在政治人物多次提到苗栗有五個水庫卻限水等說詞,讓不少民眾誤會苗栗水庫數量及庫容量都極高,事實上皆屬於中段班而已,全國各縣市總共有95座水庫,苗栗的水庫數量排名第九、有效容量則排名第七。同被限水的台中甚至水庫數更多,庫容量還排名第四位。
故政治人物不談現實狀況,卻不斷以數字誤導,我認為只會造成人民對立及錯誤印象而已,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
8.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
還是老話一句:節約用水,並等待梅雨的到來。而作為民意代表,我爭取跟建議的事項之前都分別專文報告過了, 未來應 #加速建立雙向備援系統,並 #降低分區限水造成的衝擊,簡單列點並附上文章連結。
(1) 新竹反向供水能量提昇,建議從每日一萬噸提昇至每日兩萬噸。
(2) 鯉魚潭水庫北送苗栗工程時程加速。
(3) 評估多元水源的開發,如中港溪施作伏流水工程、竹南海水淡化廠及竹南頭份水資中心的再生水提昇運用效能之可能。
(4) 永和山水庫次高地區增設配水池,避免未來再以供五停二方式給水。
(5) 加速改善自來水管線漏水率。
(6) 供五停二區域之高耗水民生產業,如洗衣、美髮、三溫暖等業者,應研議給予補助。
相關文章:
水情QA:為何是頭份竹南停水?為何是供五停二?https://reurl.cc/a5DoND
水資源政策記者會:六大政策五大訴求
https://reurl.cc/a5DoND
水利署協調會:要求提昇供水穩定及應變能力
https://reurl.cc/xg8yE4
海水 數值 在 大便妹,學環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海域珊瑚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白化危機
😭😭😭心碎
若全球升溫1.5℃,珊瑚礁將減少70%到90%;若升溫2℃,超過99%的珊瑚礁將消失殆盡,連帶衝擊海洋生態圈。
這十年內全球必定會增溫1.5度
珊瑚礁是海洋重要的生境非常多生物賴以為生
如果失去了健康的珊瑚礁後果無法想像
這樣的新聞總讓人心情變低落有點難過
希望大家幫忙可以減輕地球的負擔吧
隨手做環保
日行一善
//隨著台灣夏季溫度飆破歷史紀錄,周遭海域的珊瑚也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於今年7月將台灣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的等級2(Alert Level 2)之後,8月更將台灣北部海域也升到最高警告,此舉意味著全台海域都面臨著大規模珊瑚白化,甚至是死亡的危機。
張皪心說,台灣今年因為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目前侵襲的颱風數量較少,連帶地,使得陸地與海水的溫度都普遍升高。台灣周邊海域包括:南海的東沙環礁、太平島等,都已測得海水溫度超過30℃的紀錄。至於綠色和平在墾丁3處海域紀錄到的數值,包括5米,10米和18米,海洋溫度皆高於28℃,最高可達31℃。
海水持續高溫將增加珊瑚的生存壓力,不利於珊瑚礁生長。適合珊瑚生長的水溫範圍是20~28℃,若水溫低於18℃或高於30℃,將使得大多數珊瑚會排出體內的共生藻,形成白化現象,讓珊瑚逐漸虛弱甚至死亡。張皪心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溫度短期變化並不會造成白化,大量珊瑚白化的主因往往是海水持續地異常增溫。
張皪心強調,珊瑚對於整個海洋生態系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若全球升溫1.5℃,珊瑚礁將減少70%到90%;若升溫2℃,超過99%的珊瑚礁將消失殆盡,連帶衝擊海洋生態圈。//
海水 數值 在 第一章第1集養海水魚4000元有找購置設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簡易的設備,設置2呎 海水 魚缸給女兒玩,透過一些實驗,穩定的控制 海水數值 ,養 海水 魚也可以很簡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