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有志打破傳統菜蟲壟斷的農產品產業結構,協助小農開拓直銷通路的技術專業人士,加入方儉正在著手打造的平台。若您是專職小農,或是希望跟花東小農購買有機蔬果的朋友,也歡迎點擊至方儉版上留言參與。感謝🙏
—方儉—
獻給小農和消費者的真實資訊平台
今天和同事開會,討論【努力小農】的訂單系統。【努力小農】應該是我的最後一戰,把60前年的經驗、知識、想法都納入這個計劃中。
我做了20多年的品質培訓、檢測、認證相關的工作,不論什麼管理系統,最重要的是「真實性」,如果一個產品都不能交待是誰、在哪裡、如何、何時生產的,我們能夠相信它的品質嗎?
真實性是最容易,卻也是最難做到的。我看過無數的公司企業的認證,都是趕在最後幾天把認證需要的報表補齊;送去檢測的樣品都是精挑細選的「選手」,甚至是槍手,不能代表全部產品。而且認證、檢測單位自己的品質管理也往往是不堪一擊的,這種的信任價值鏈,有如沙丘城堡。
【努力小農】是從2018年的【努力呼吸】蛻變而來,本來是為了反空污舉報之用,進行1年多,並不成功,本來想停止了。在年初選完立委後去台東,訪問劉烱錫、徐蘭香,討論「友善環境農漁業」,接下來又碰上了新冠肺炎,在3月初日本之行回台後,再也無法出國。
窮則變,變則通。我看到市場中許多標示「小農有機生產」的產品,價格很高,但是其真實性存疑。另外,有機、良好農業規範…等認證,小農也未必負擔得起,而且認證的良莠不齊,也不是新聞。
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十分普遍,照相功能強大,於是我思考如何做出一個簡單的手機應用程式,讓小農可以隨時拍照、打卡、上傳,就可以將生產履歷建構起來。
於是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走訪我認識的、不認識的農民,詢問他們的需要,台東友善環境農漁業推廣中心,和慈濟大學田心綠合作社都給我許多協助,讓我在最短時間內訪問具有代表性的小農。
於是決定把【努力呼吸】轉型為【努力小農】,這不是電商,而是創造一個小農和消費者交流、交易的平台,小農可以把他們的產品真實呈現在網路上,消費者可以直接向他們購買,我們既不抽成,也不做金流,而是服務所有支持小農的利益相關的個人或組織。
30年前「綠色消費」的概念才剛萌芽,我們組織發起台灣地球日,一路走來,好像「綠色消費」一直無法生根,反而成了「漂綠」的工具,我們必須認真思考採取行動,幫助有心「綠色消費」的人有個產品真實性的平台。
半年多的訪談,發現小農需要的不是政府補助或是認證,而是有平實的通路,讓他們的產品真實呈現,消費者能夠找到他們,並能容易的訂到他們的產品。
除了許多電腦的專業外,我們必須考慮實際生產、消費的行為、心理,在網路虚擬環境中,有很多虚假不實的,相信在打開臉書、YouTube、谷歌等搜尋引擎時,不時會有假消息、假廣告冒出來,大的網路平台利用大數據操縱使用者行為、購買,甚至投票的消息時有所聞。
我們希望用最簡單、樸素的方式將小農生產、銷售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消費者很容易訂購到小農產品。
這段時間,我用盡洪荒之力,策劃、執行、學習、檢討、改進,盡綿薄之力,幸而有許多朋友、同道的支持,大概月底會有初步的芻型,希望大家使用、批評、指教。
(很多小農產品真的很好,但是卻無法到消費者手中,這是我們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努力小農】是我把過去20多年在產業中實踐ISO 9000的經驗,放入最不受控的農業、小農上,這是我的挑戰,也是實踐我對Reg.的承諾,讓原始的ISO 9000應用在小農產銷上,讓他們自我揭露他們的產品、服務品質,讓消費者參與,共同成長。
1994年3月去日內瓦參加聯合國華盛頓公約組織會議,因為當年國際保育團體以台灣保育不力,囤積了大量的犀牛角、虎骨,揚言要求制裁台灣,抵制台灣產品,農委會對外宣稱「華盛頓公約組織會制裁台灣」,其實這完全是假消息,因為華盛頓公約組織非但不是保育的,而是為了促進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而設置的公約,這公約內容並沒有「制裁」某個會員國,更何況台灣從來不是會員國。
台灣脫離國際社會太久,所以對國際組織、公約、標準、規範都很陌生,官員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到洋鬼子就只能說悄悄話;而台灣民眾、媒體也從來不去好好看原文,問主管人員,官員說什麼,就以為是什麼,這一來台灣的國際認知度、能見度都非常低。
恰好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處就在會場的對面,我在第一天午餐時間無意發現,第二天就找到會議空檔跑去直闖秘書處,沒想到這一闖,改變了我後半生的人生軌跡。
因為我原來不知道什麼是ISO,因為我的中華民國護照讓我差一點無法進門,但是我據理力爭,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也是國際團體,為什麼不能訪問ISO這個國際組織?他們看我誠意、決心都很足夠,問明來意,就讓我去和一位日本代表,以及ISO 9000論壇的負責人見面、訪談。
其實當時是很大膽的,根本搞不清楚ISO是做什麼的,經過了半天的介紹,我也很爽快的買了4、5千瑞士法朗他們的出版品(因為不懂,就買書來看吧。)結果成為上賓,秘書處人員很好奇,從來沒有一個亞洲人會如此大方買這麼多出版品,特別是台灣,因為台灣從來都沒有支付ISO任何版權費用,而版權費是ISO主要的收入之一。(我回台灣後,見了當時的經濟部長江丙坤,向他報告此事,但至今,台灣還是沒有支付ISO版權費、翻譯權)
簡單說,ISO是一個國際政府、產業、學術界成立的非政府機構,以技術委員會訂定各種度量衡標準,自1984年制定了第一個「管理標準」ISO 9000,之後從度量衡轉向界於有形的產品、無形的服務綜合的標準體系。
因此我認識了制定ISO 9000標準族的技術委員會主席Reg. Shaunessy,他成為我ISO入門的導師,我也很幸運的成為他的入室弟子,也是他推薦,讓我成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供應商品質培訓系統的總培訓師。
Reg. 一直強調,當年制定ISO 9000完全沒有考慮到認證,因為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度量衡的一致性,產業才能夠溝通,ISO 9000是針對品質的標準,但各國、各個文化、產業、公司所謂的「品質」是沒有度量衡的標準,花了7年的時間才定義清楚,是為了滿足顧客要求的過程管理系統,接著就訂出了一系列非常冗長、瑣碎的標準系列。
所以大家說的ISO 9000,並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套體系,有20多個標準,很少人搞清楚過。我有機會進入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總部,共同制定汽車業供應商的品質標準系統QS-9000,後來又轉化成國際汽車業的技術規範ISO/TS 16949。
我知道台灣、第三世界國家大多數人、產業業對ISO都有很多的誤解,有些朋友說:「方儉就是做ISO的」,我總忍不住糾正,「我是做產業標準化、品質管理,和全球採購的」。
很簡單,ISO 9000的目的,就是讓顧客一目了然供應商在做什麼,產品或服務是否滿足顧客的需求,所以ISO 9001是9000族的「櫥窗」,供應商展示品質系統的20個要素,讓顧客容易和供應商溝通。可是經過顧問、認證的商業運作下,認證證書成為了標的,大家完全忽略了產品、服務的內容、過程和持續改進的績效,對我而言,這種證書比廢紙還不如。
可惜大多數人只知其皮毛,而不知整體ISO 9000體系的運作,依樣畫葫蘆,或是削足適履,畫虎不成反類虎,於是造就了一大群造ISO 9000顧問、認證吃飯的人。
Reg. 一直希望我能推動「自願揭露」替代認證,但是在產業界,沒有人聽得下去,ISO 9000有1987年版、1994年版,原本就應該作廢的,但是為了認證、顧問的生意,就一再改版,歹戲拖棚下去。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有需求,就有市場,市場的力量遠超乎標準制定者的初心。
經過20多年的打磨,我不斷的把ISO 9000應用到不同的產業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端看主事者的態度和決心,如果要求速效,不看過程的,我只能掛冠而去。
走了一大圈,我經常想到Reg.對我的教誨,我的工作是不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直到今年3月,我才找到小農產銷將是我最可能回答Reg.對我的期許,他已過世10年多了,但是他對我的影響卻是與日俱增(或許是我已活到他認識我時的年紀了)。我也相信他會很高興看到我繼續他的精神、志業。
我希望能夠利用手機、資訊技術,把ISO 9000真正的系統精神貫徹到【努力小農】的實施應用上,而不是一張證書、空洞的認證。
Reg.網路上的足跡不多,這是他的訃聞:https://s.yam.com/39aYU
第一步,先讓小農提高農業技術,有能見度,產品賣得出去,能夠生存下去。也要培養一批支持小農願意長期穏定購買優質小農產品,給小農批評和鼓勵的消費者,形成共生的市場。
我只能盡我所能,提供一個透明的標準化平台,供小農與消費者聯繫溝通,促進之間的對話與交易。
原文來源:https://s.yam.com/cHZw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0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SRF(固體再生燃料)產生出來的能源,算是再生能源嗎?」 「當然算。」 「那是綠電嗎? 應該是,但能源局他們好像定義......」 「這就是問題!」 由於目前再生能源規範規定,使用廢棄物處理後的燃料發電,必須要達到發電效率25%的標準,才被認定為再生能源,造成目前運用SRF發電,無法被認定為綠...
汽電共生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G與邊緣互為體用 體現完美分散式運算
讓網路智能邁向邊緣網路
【作者: 籃貫銘、王岫晨】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分散式的概念由來已久,尤其從有網路以來,資料的運算和儲存架構就不斷的朝向「去中心化」發展。到了物聯網時代,這個模式更成了理所當然和不可或缺的系統建置架構。
最初,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的提出,就是一種基於多計算機以網路連接的運算系統。基本上就是使用一組電腦,透過網路互相連結並通訊,之後運用軟體的控制機制,讓它們形成一個大型的運算系統,已完成更大的運算目標。
也因此,這種形式的系統運作思維,就是要把一個需要大量計算的工程資料,分割成諸多小塊,再分給多台電腦個別去計算,接著再上傳運算結果,最後統一合併成資料結果。
所以可想而知,傳統的分散式運算是站在降低整體成本的思維來進行,就目的而言,仍是集中式的思考,只是在運算手段上採用了分散的形式,著名的蛋白質藥物運算專案Folding@home,就是在這種架構下執行的一項任務。
跳脫傳統框架 物聯網實現真正分散式運算
然而目前的物聯網則完全跳脫了傳統的框架,它們本身就不存在一個被指定的巨大任務,因此在設計上就顯得更加自由,架構上當然也更加彈性,因此物聯網可以說是真正的實現了分散式運算的理念。
首先,在本質上,物聯網就是一種去中心的架構,它透過有線和無線的網路系統,將各式的裝置連結起來。儘管在這個架構中,所有的裝置連結成一個大網路,但網路中的每個節點裝置都是獨立運行,有各自的功能與目標。
連結成網的目的,則是要打破物與物溝通的藩籬,讓彼此的運行可以更緊密,同時應用的深度也更加貼近實際的需求。
再者,從技術上看,物聯網裝置本身也需要一定的運算力,才能運行前端種種的功能,而且物聯網裝置經常會產生許多的數據,這些資料的處理、傳輸、儲存也會提供對端點裝置運算力的需要。也因此,分散式運算的功能在物聯網應用中更顯重要。
而物聯網的分散式運算技術應用中,邊緣運算則是當前最受關注的一環,它可以說是實現智慧物聯(AIoT)應用的關鍵技術,甚至也是把人工智慧帶進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技術,因此,包含AWS、英特爾、NVIDIA與Microsoft等大型的科技公司,紛紛鎖定邊緣運算的技術與應用,最為其在物聯網時代的主要服務項目,積極投入邊緣晶片與邊緣平台的開發。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的研究,全球2019至2023年全球邊緣運算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近41%,市場規模將達到57億美元。而其主要的驅力則來自於對於「去中心化」的運算力需求,藉此減低因數據傳輸路徑過長所造成的決策延遲。
另一方面,萬物聯網的時代,必然出現數據資料量爆炸性成長的情況,這不僅考驗網路基礎建設與傳輸技術,同時數據的儲存與隱私問題也會變成發展的挑戰。也因此「分散式儲存」和「分散式帳本」的技術與應用,也將隨之而來。
而隨著全球5G陸續啟用之後,尤其是5G的低延遲與大連結的技術,更是有助於提升分散式運算的性能,對於上述種種的分散式運算技術與應用,將會刺激其進一步的加速發展,並成為未來幾年內重要的市場成長驅力。
分散式運算的最佳體現
提起分散式運算,智慧手機算是最典型的一個代表產物了。越來越強大的運算功能,可以由使用者隨身攜帶,真正做到隨時隨地、不同空間的異地運算。特別是隨著5G問世,更大的通訊頻寬,使得更為強大的分散式運算成為可能,並開啟更多全新的應用體驗。我們可以說,去中心化的邊緣運算,就是實現分散式運算的最佳體現方式。
Marvell 首席架構師 George Hervey指出,當我們邁向「始終在線,始終連接」(Always On,Always Connected)模式的更進階階段時,智慧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的手機提供即時的資料和溝通媒體存取,這樣的存取方式影響我們的決定,最終左右我們的行為。這便是分散式運算的全新意涵。
思科預計,到了 2022 年,全球行動網路將會支援超過 120 億部行動裝置及物聯網連線。而這些行動裝置將會支援更多元的功能。如今,我們的手機已然取代許多小工具並提供諸多服務。如果您的手機可以提供 Apple Pay、Google Pay 或執行電子支付,那麼便無需隨身攜帶皮夾。如果手機可以開車門並且啟動汽車,或是可以打開車庫的門,那麼就無需隨身攜帶車鑰匙。目前,應用程式已經涵蓋即時串流服務,可提供 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體驗和即時分享等服務。未來的服務和應用程式似乎可以滿足無限的想像,不過它們的發展需要新世代資料基礎架構的支援與協助。
對於邊緣智能的需求
網路連線能力和流量成長都在持續提升,原因是新型數據密集應用程式的採用率的提升,造成對頻寬以及更高智慧基礎架構的需求。這樣的基礎架構可以透過智能辨識特定的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需求,並且在必要時提供邊緣的處理作業。隨著Multi-Gigabit 乙太網路和 400GE 骨幹連線的進步,網速也獲得提升,但最新的 5G 和 Wi-Fi 科技可用頻寬卻持續造成回程傳輸中的瓶頸。
George Hervey說,邊緣處理有助於避免大量資料跨網路移動。這種更高階的網路智能可以讓網路在無須使用者介入的情?下提供複雜的軟體定義基礎架構管理、管理推論引擎、應用相關策略。最重要的是可提供主動式的應用程式功能。 透過使用具有低延遲性、高可靠度和安全性的基礎架構提供幾乎即時的互動式平台,使用者體驗將會獲得提升。
伴隨對頻寬的需求迅速激增,該怎麼有效在大範圍內解決這個問題呢?在平行處理雲端資料中心時發現,要擴展並處理新增的頻寬和大量節點,可以在網路邊緣新增處理作業。這個方法可以在資料中心完成,方法是透過使用智慧網卡(smartNIC)從伺服器卸載複雜的處理工作,包含封包處理、安全性、以及虛擬化。 另一個相似的方法可在電信業者網路中達成,方法是透過部署位於邊緣的SD-WAN/uCPE/vCPE提供智能服務並減少連線成本。然而,這個方法在企業網路中會出現問題,因為企業網路需要多樣功能的端點,而第一個一致功能需求位置出現在網路的存取層。
結語:利用AI
如果使用傳統方式在企業網路中部署服務(例如集中式防火牆和驗證伺服器),還會遇到其他挑戰。按照預期,會有更多的裝置需要存取網路,而且每部裝置會需要更多頻寬。這種情況下,這些傳統方式的限制會造成瓶頸。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真正實現網路邊緣處理,讓處理作業貼近需求端,並且更加智能。 網路 OEM、IT 基礎架構擁有者和服務提供者,都必須在企業網路的存取層善用新世代的AI和網路功能卸載。
附圖:圖一 : 5G與邊緣運算將是共生互用的緊密關聯。(CTIMES製圖;source:lanner-america)
圖二 : 5G問世使得更為強大的分散式運算成為可能,並開啟更多應用體驗。(source: pxhere.com)
資料來源:http://www.ctimes.com.tw/DispArt/tw/5G/%E9%82%8A%E7%B7%A3%E9%81%8B%E7%AE%97/%E5%88%86%E6%95%A3%E5%BC%8F%E9%81%8B%E7%AE%97/%E7%89%A9%E8%81%AF%E7%B6%B2/2007311411T5.shtml?fbclid=IwAR2OybGp6M7ELrGsybQlhJvBdK7hZdBWKmELLBKWYAKyaGatAwLpm8caRTQ
汽電共生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G與邊緣互為體用 體現完美分散式運算
讓網路智能邁向邊緣網路
【作者: 籃貫銘、王岫晨】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分散式的概念由來已久,尤其從有網路以來,資料的運算和儲存架構就不斷的朝向「去中心化」發展。到了物聯網時代,這個模式更成了理所當然和不可或缺的系統建置架構。
最初,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的提出,就是一種基於多計算機以網路連接的運算系統。基本上就是使用一組電腦,透過網路互相連結並通訊,之後運用軟體的控制機制,讓它們形成一個大型的運算系統,已完成更大的運算目標。
也因此,這種形式的系統運作思維,就是要把一個需要大量計算的工程資料,分割成諸多小塊,再分給多台電腦個別去計算,接著再上傳運算結果,最後統一合併成資料結果。
所以可想而知,傳統的分散式運算是站在降低整體成本的思維來進行,就目的而言,仍是集中式的思考,只是在運算手段上採用了分散的形式,著名的蛋白質藥物運算專案Folding@home,就是在這種架構下執行的一項任務。
跳脫傳統框架 物聯網實現真正分散式運算
然而目前的物聯網則完全跳脫了傳統的框架,它們本身就不存在一個被指定的巨大任務,因此在設計上就顯得更加自由,架構上當然也更加彈性,因此物聯網可以說是真正的實現了分散式運算的理念。
首先,在本質上,物聯網就是一種去中心的架構,它透過有線和無線的網路系統,將各式的裝置連結起來。儘管在這個架構中,所有的裝置連結成一個大網路,但網路中的每個節點裝置都是獨立運行,有各自的功能與目標。
連結成網的目的,則是要打破物與物溝通的藩籬,讓彼此的運行可以更緊密,同時應用的深度也更加貼近實際的需求。
再者,從技術上看,物聯網裝置本身也需要一定的運算力,才能運行前端種種的功能,而且物聯網裝置經常會產生許多的數據,這些資料的處理、傳輸、儲存也會提供對端點裝置運算力的需要。也因此,分散式運算的功能在物聯網應用中更顯重要。
而物聯網的分散式運算技術應用中,邊緣運算則是當前最受關注的一環,它可以說是實現智慧物聯(AIoT)應用的關鍵技術,甚至也是把人工智慧帶進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技術,因此,包含AWS、英特爾、NVIDIA與Microsoft等大型的科技公司,紛紛鎖定邊緣運算的技術與應用,最為其在物聯網時代的主要服務項目,積極投入邊緣晶片與邊緣平台的開發。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的研究,全球2019至2023年全球邊緣運算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近41%,市場規模將達到57億美元。而其主要的驅力則來自於對於「去中心化」的運算力需求,藉此減低因數據傳輸路徑過長所造成的決策延遲。
另一方面,萬物聯網的時代,必然出現數據資料量爆炸性成長的情況,這不僅考驗網路基礎建設與傳輸技術,同時數據的儲存與隱私問題也會變成發展的挑戰。也因此「分散式儲存」和「分散式帳本」的技術與應用,也將隨之而來。
而隨著全球5G陸續啟用之後,尤其是5G的低延遲與大連結的技術,更是有助於提升分散式運算的性能,對於上述種種的分散式運算技術與應用,將會刺激其進一步的加速發展,並成為未來幾年內重要的市場成長驅力。
分散式運算的最佳體現
提起分散式運算,智慧手機算是最典型的一個代表產物了。越來越強大的運算功能,可以由使用者隨身攜帶,真正做到隨時隨地、不同空間的異地運算。特別是隨著5G問世,更大的通訊頻寬,使得更為強大的分散式運算成為可能,並開啟更多全新的應用體驗。我們可以說,去中心化的邊緣運算,就是實現分散式運算的最佳體現方式。
Marvell 首席架構師 George Hervey指出,當我們邁向「始終在線,始終連接」(Always On,Always Connected)模式的更進階階段時,智慧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的手機提供即時的資料和溝通媒體存取,這樣的存取方式影響我們的決定,最終左右我們的行為。這便是分散式運算的全新意涵。
思科預計,到了 2022 年,全球行動網路將會支援超過 120 億部行動裝置及物聯網連線。而這些行動裝置將會支援更多元的功能。如今,我們的手機已然取代許多小工具並提供諸多服務。如果您的手機可以提供 Apple Pay、Google Pay 或執行電子支付,那麼便無需隨身攜帶皮夾。如果手機可以開車門並且啟動汽車,或是可以打開車庫的門,那麼就無需隨身攜帶車鑰匙。目前,應用程式已經涵蓋即時串流服務,可提供 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體驗和即時分享等服務。未來的服務和應用程式似乎可以滿足無限的想像,不過它們的發展需要新世代資料基礎架構的支援與協助。
對於邊緣智能的需求
網路連線能力和流量成長都在持續提升,原因是新型數據密集應用程式的採用率的提升,造成對頻寬以及更高智慧基礎架構的需求。這樣的基礎架構可以透過智能辨識特定的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需求,並且在必要時提供邊緣的處理作業。隨著Multi-Gigabit 乙太網路和 400GE 骨幹連線的進步,網速也獲得提升,但最新的 5G 和 Wi-Fi 科技可用頻寬卻持續造成回程傳輸中的瓶頸。
George Hervey說,邊緣處理有助於避免大量資料跨網路移動。這種更高階的網路智能可以讓網路在無須使用者介入的情?下提供複雜的軟體定義基礎架構管理、管理推論引擎、應用相關策略。最重要的是可提供主動式的應用程式功能。 透過使用具有低延遲性、高可靠度和安全性的基礎架構提供幾乎即時的互動式平台,使用者體驗將會獲得提升。
伴隨對頻寬的需求迅速激增,該怎麼有效在大範圍內解決這個問題呢?在平行處理雲端資料中心時發現,要擴展並處理新增的頻寬和大量節點,可以在網路邊緣新增處理作業。這個方法可以在資料中心完成,方法是透過使用智慧網卡(smartNIC)從伺服器卸載複雜的處理工作,包含封包處理、安全性、以及虛擬化。 另一個相似的方法可在電信業者網路中達成,方法是透過部署位於邊緣的SD-WAN/uCPE/vCPE提供智能服務並減少連線成本。然而,這個方法在企業網路中會出現問題,因為企業網路需要多樣功能的端點,而第一個一致功能需求位置出現在網路的存取層。
結語:利用AI
如果使用傳統方式在企業網路中部署服務(例如集中式防火牆和驗證伺服器),還會遇到其他挑戰。按照預期,會有更多的裝置需要存取網路,而且每部裝置會需要更多頻寬。這種情況下,這些傳統方式的限制會造成瓶頸。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真正實現網路邊緣處理,讓處理作業貼近需求端,並且更加智能。 網路 OEM、IT 基礎架構擁有者和服務提供者,都必須在企業網路的存取層善用新世代的AI和網路功能卸載。
附圖:圖一 : 5G與邊緣運算將是共生互用的緊密關聯。(CTIMES製圖;source:lanner-america)
圖二 : 5G問世使得更為強大的分散式運算成為可能,並開啟更多應用體驗。(source: pxhere.com)
資料來源:http://www.ctimes.com.tw/…/%E7%89%A9%E8…/2007311411T5.shtml…
汽電共生定義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用SRF(固體再生燃料)產生出來的能源,算是再生能源嗎?」
「當然算。」
「那是綠電嗎? 應該是,但能源局他們好像定義......」
「這就是問題!」
由於目前再生能源規範規定,使用廢棄物處理後的燃料發電,必須要達到發電效率25%的標準,才被認定為再生能源,造成目前運用SRF發電,無法被認定為綠電。但其實,SRF發電不僅應被視為一項再生能源,同時我們也應該從廢棄物去化的角度,看到它對台灣環境更多的價值。
因此,我在衛環委員會中,針對這項問題質詢環保署張署長;署長不僅同意SRF發電應該被視為再生能源,同時也表示,針對現在法令的限制,已經著手和經濟部商討突破的方式;我也要求環保署,必須盡速提出具體、有效的推動SRF廢棄物燃料化方案,讓SRF的這項新技術、新產業,能夠成為台灣解決廢棄物問題,達到真正永續的契機!
#SRF #立院永發會 #永續白話文
汽電共生定義 在 開水小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時序入深秋,天氣漸寒。
MissWater 開水小姐睽違許久!
與饒舌詩人 PNC 陳老師首度合作
一片冰心獻上最新單曲作品《Ice & Water 冰與水》
經歷Juzzy Orange (汁橙音樂) 、遊戲實況、電競主播等洗禮
不變的是開水小姐令人耳朵懷孕的好歌喉
秉持著讓人感動的心意,一路上專心創作
也接觸許多不同風格及領域的學習
沉寂多時,首波單曲即將上線
百變歌手 — MissWater 開水小姐
身上被貼滿各式標籤,你卻無法真正定義他 — PNC 陳老師
來自嘻哈最原始的面貌,在大自然與生命的領悟過後
有如藝術家亦或詩人,讀懂他的詩,成為新的人
呼應用時間去醞釀一首好的作品
MissWater聯乘意識流說唱的PNC
將情感化為冰與水
看似透明的清淡,卻充滿熱情的告白
最後,冰終將溶於水,彼此改變了型態
成為另一個意識、共生的存在
--------------------
--------------------
Produced by:高登娛樂
Producer:呂信偉
Recorded by:諾拉說音樂製作
Mixed by:酷米音樂有限公司 宋小圭
Lyrics by:開水小姐、PNC 、以諾
Composed by:開水小姐、PNC、以諾
Arranged by:以諾
Director:彭道森
Music Video created by:BLUE PIE 藍莓派
Photographer:林俊文、Bagel
Artist Manager:艾倫
Stylist:呂信偉
Make up:魚花
Hair Stylist:姚艾美、月穆髮型藝術學院
特別感謝:
HWX 黃偉翔
APO
POLY LULU
IF音樂商務汽旅
FRANK TAIPEI
Q
薰
權
POWPOW
----------
----------
你是冰 我是水
來自不同的環境
I’m a GIRL you’re a boy
擁有不同的情緒
碰撞玻璃杯的聲音
是妳的壞脾氣
那就用時間 慢慢將妳溶於水裏
我是純淨的水
一眼就讓妳看透
無色無味的內含
顯得我有點憨厚
面對你我像個機器
也不敢 大聲說 我喜歡 你
不想要 還沒遇見 就變水蒸汽
天空烏雲 會笑我 怎麼不爭氣
重新出發 從天空慢慢 落下
又要從哪裡 才能重新遇見
你是冰 我是水
H
你是冰 我是水
來自不同的環境
I’m a GIRL you’re a boy
擁有不同的情緒
碰撞 玻璃杯的聲音
是妳的壞脾氣
那就用時間 慢慢將妳溶於水裏
想和你成為杯中物 你改變我溫度
我成為你的避風港 將你完全包覆
在我和你的搭配裡 不需要甜度
因為幸福是不用 任何添加物
oh oh oh oh
如果我是大海 你是北極的冰山
oh oh oh oh
你溶化的速度 北極熊都感到 WOO---
樹和夕陽成就了夢
霧裡看花沉迷了我
無可奈何心亂如麻
陽光也無法彌補我心房
你是海洋我是壯闊的山河
天造地設般情投意合
我繞著妳你轉從早到晚
你為我打扮
不管世代怎麼演變
萬物是我們的眼線
當夜幕低垂
一回生二回熟
一回神愛回首
愛我別走
我有的妳沒有
妳擁有的
不能沒有我
我是火
妳包不住我
我無法住口
是我駐守
怎麼住手
看我徒手偷走你的心
走進你的內心世界
點燃火熱熾燄
到達赤道中點
陪地球一起表演
汽電共生定義 在 自己的電自己發!汽電共生效能高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產業界白皮書,五缺問題以「缺電」最危急,不過在大園工業區就有 汽電共生 廠,供應了當地園區將近兩成的電力,發電過程中產生的蒸汽也同時能供給工廠 ... ... <看更多>
汽電共生定義 在 台灣汽電共生暨新光紡織太陽能電廠落成典禮」... - 盛齊綠能 ... 的推薦與評價
今日,「台灣汽電共生暨新光紡織太陽能電廠落成典禮」於桃園舉辦,此電廠的建置容量為4.968 MWp,並使用盛齊綠能Pixel View企業級電廠監控系統。 Pixe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