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時被沉到黑水溝底,當魚兒的新家也不錯。
【「輕戰車」重出江湖 魅力或需求何在? 美國與中國皆開發新產品】
在二次大戰時,戰車分為重型、中型與輕型,重戰車約40~70噸,以厚重的裝甲與強力的大口徑主砲摧毀敵軍抵抗、突破防線,但機動能力因為引擎科技跟不上車身重量的發展,道路移動速度非常緩慢,越野能力更不佳。
中戰車則在20~40噸,有均衡的火力、機動、防護力,通常是戰場上數量最多的戰車,但通常樣樣都通...就是樣樣稀鬆,沒有特長。輕戰車則在20噸以下,機動力最佳,但通常火力弱裝甲薄,適用於偵察任務、或突破敵軍防線後的追擊任務。
#二次大戰後戰車越來越重的原因與缺點
二次大戰後「反戰車飛彈」發展神速,裝甲薄弱的輕戰車與機動力不佳的重型戰車被淘汰。但現在的「主力戰車」為了安裝更厚的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輕的也有50噸左右,例如俄羅斯T-90系列或日本的10式戰車,重視防護力的美國M1、德國豹II、英國挑戰者系列,更高達60多近70噸! 就是當年重戰車的噸位...
但這些近70噸的主戰車,使道路運輸時,路線選擇越來越少(例如橋樑重量限制),反而容易在運輸過程遭到空襲或IED路邊炸彈襲擊。過大的重量也使得越野能力低下,限制戰術運動彈性。
而需要全球投放武力的美軍,越來越重的M1系列主戰車之空運能力與兩棲運送能力,也被嚴重限制…不是耗費更多運量,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無法集結夠多的戰車,以發揮有效攻勢。
更悲催的是,隨著IED路邊炸彈與「攻頂型」反戰車武器興起與,大量實戰使用,戰車設計師逐漸發現,如果把戰車的車底與車頂裝甲再加厚,以能夠防禦這兩種武器,戰車就會笨重到無法移動了!
#放棄裝甲用科技來防禦吧
於是美國在2017年啟動「行動保護火力」(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MPF)計畫,將採購500輛輕型戰車,如果一切順利希望2025年就能夠批量服役,每個步兵戰鬥旅能夠獲得14輛輕戰車支援。
這些輕戰車的重量,被限制在40噸以下,但裝甲防護力,仍比28噸的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M2 Bradley),或是16~18噸的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要堅固強悍的多,足以「直接掩護」步兵進行強度較高的攻堅作戰!
而如面對攻頂型反戰車飛彈,則預計使用主動防禦系統硬殺(擊毀來襲飛彈)加以克制。對上主力戰車呢?除了呼叫支援,輕戰車也有較佳的機動力可以主動選擇接戰時機(例如迂迴攻擊敵戰車的側面)。
美軍在2018年12月選BAE與通用動力陸地部門(GDLS)二家廠商的產品進入決選,限定14個月內各生產12輛原型車,並在完成生產後2個月展開實測(由82空降師負責)。
圖1~圖4就是GDLS的「獅鷲2式」(Griffin II)原型車,採用105mm光膛砲,借助自動填彈系統,每分鐘可射擊12發,而且人員也精簡為3人,無附掛裝甲約35噸。
圖5~6是BAE的原型車,使用1992年就設計完成,預計取代M551謝里登(Sheridan)輕戰車的M8 裝甲火砲系統(Armored Gun System,AGS),也是自動裝彈的105mm光膛砲。
此車當年就被稱為優秀設計,只是價格昂貴(曾經推銷給台灣,但因為太貴讓國軍也沒有採購)。因此BAE沒有大改,只是加上現代化的材料與射控新科技。
#解放軍也研發了新式輕戰車
解放軍在2018年也配發部隊新型「15式輕戰車」(圖7~8),可以看出尺寸比99A主力戰車小了許多。重量方面,無附加裝甲的情況,約33噸,配有1000匹馬力引擎,因此機動性應該不錯。火力也是配備自動裝填的105mm砲。
15式的設計目的,也許有師法美軍,快速跨區投放裝甲武力的思維,但鑑於解放軍目前,運20之類的大型運輸機尚不足,所以15式的主要作戰想定,應仍是因循解放軍原本就一直有使用輕戰車的傳統,以利於中國南方水稻田網地形、西南部山區、以及西北高原地區使用。
例如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解放軍就有大量62式輕戰車參戰(6個團中佔4個團),但損失非常嚴重,面對有如「移動棺材」的質疑,讓解放軍的輕戰車發展一度停滯。只有明顯針對台海作戰的「渡海、搶灘」為目標,太重就無法浮渡的兩棲戰車(05式系列)繼續研發並成功量產。(圖9)
15式無論火力、機動力、防護力,都比先前的62式輕戰車有超大幅度的進步。顯然中共研發人員認為現代的裝甲防禦,特別是主動防禦系統,已經足夠讓輕戰車有適當的防禦力,所以15式才得以量產服役,也成為可能搭乘氣墊船突擊台灣的解放軍裝甲車輛之一,值得我方關注其後續改良與發展。
氣墊船 陸地 在 Wenwen小姐和寶貝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河岸童樂會
2019免費暑假戲水活動💦
全臺首見的「陸地極限衝浪滑道」
101大樓、氣墊水滑梯、蹺蹺板、手划船、雙層巴士氣墊船...
網路報名秒殺沒關係,每場100名現場報名 https://happymommy.pixnet.net/blog/post/119740677
🔹活動地點: 大佳河濱公園
🔹活動日期:2019.7/13-7/21,共九天
今年報到時,必須持證件兌換手環囉
東尼之前是玩到賺到XD
6歲以下的弟弟妹妹們,可以玩幼兒池或陸上設施
#天氣太好快要熱昏了
#下次來去玩新月水道節的晚上場
~粉絲活動~
適合小朋友的天然果乾團購
➡️ https://pse.is/HTK8C
適合小朋友的環保矽膠吸管 (贈獎)
➡️ https://pse.is/HYTCK
天母名店的彌月獻禮 (贈獎)
➡️ http://bit.ly/檸檬柳橙蛋糕與果醬禮盒
http://bit.ly/全台大墩陽光夏令營九折
http://bit.ly/泛科夏令營優惠代碼
日韓上網卡/wifi機/上網+翻譯機優惠
https://lihi.cc/rBW79
氣墊船 陸地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發軍事文後引來一堆人七pupu,
大概有幾點:
1.律師講什麼軍事?
2.現代科技更進步了,拿二戰的案例講現在,根本有問題!
3.誰說共軍一定要登陸?不能用其他方法?
4.不要說登陸,光封鎖台灣就死翹翹
而這些覺得解放軍必勝,台灣必死無疑的網友,
大部分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大頭貼都很愛放國旗!
心中有中華民國,卻對中華民國防衛能力沒信心,
這個邏輯是什麼?我也搞不太清楚,
現實生活中我認識的9.2都很愛國的,
不管是空軍飛官,或海軍士官,
說到他們的工作都很有榮譽感,從來沒聽過失敗主義的呢!
1.軍事,有很多是常識組成的,並不難懂,
孫子兵法出來2000多年,東西方還在參考,
2000年前的東西,現在看來也沒有違和感,
因為打仗,其實打的都是常識,
比如:打仗就是多打少比較會贏,人多勢眾嘛!
以寡擊眾的例子之所以被歌頌,
就是因為真的很難!
比如:居高臨下,高處的人一定佔優勢,
往上攻擊的人就是比較吃虧,這個,也是常識,
比如:渡海戰役,對守方而言比較佔優勢,
攻擊方一定要有空優海上優勢,
上岸的兵力至少要是防守方的兩到三倍,
這個也是常識,
這種東西誰都可以談,有規定一定要軍人才能談嗎?
律師不能談,那你就可以談?
大家都不能談,那誰可以談?
2.科技發展,當然會讓戰爭面貌改變,
但通常是對防守方有利的方向發展!
比如:之前大家都是步兵集團衝鋒,
後來發明機關槍,你再衝衝看?!
一個班加兩挺機關槍,用幾百個人來衝都一樣,
一戰之所以變成壕溝戰,跟機鎗的出現有很大關係,
因為沒辦法衝了阿!靠勇氣沒用了阿!
那現在科技發達,對防守方其實是更有利!
二戰時,英軍美軍要準備登陸時,
德軍根本搞不清楚對方登陸地點,
甚至誤判可能登陸離英國最近的地方,
沒辦法把軍隊全部押在諾曼地,
德軍知道登陸開始時,外海已經一堆船了,
現在天上一堆衛星,
你軍隊集結,飛彈部隊移防,
船團何時集結,何時上船,何時出發,走哪個方向,
衛星看得一清二楚,要瞞過誰?
(喔你說可以打掉美國衛星?
美國都還沒打你中國,你就要先打美國是吧?)
另外飛彈技術發展也是非常快速,
二戰時日本沒有飛彈,只有神風特風隊,
也是造成美軍船艦很大的傷害,
1300艘船裡面,有300多艘沈沒,300多艘受傷,
現在飛彈做得更有威力,用幾顆飛彈換一艘船,非常划算,
還有二戰一堆戰艦都是裝甲艦,皮超厚,
現在根本不能比,中一兩顆就gg了,
這又造成防守方的優勢,
防守方的軍艦沒了,還有陸基飛彈車,
攻擊方的軍艦少幾個就是幾個,
沒有足夠軍艦,要怎麼防護船團登陸?
相較之下,船的發展就沒那麼快,
還是沒什麼像樣的裝甲,速度還是快不起來,
雖然有氣墊船出現,但是大型氣墊船還是很貴的,
一艘5000至8000萬美金,
一次只能載3台重型坦克,或500個士兵,
要送20萬人上來,你看要多少氣墊船?
況且台灣有那麼多適合海岸可以讓他登陸後集結嗎?
3.不登陸,要怎麼控制台灣?難道要用心靈控制器嗎?
美國打伊拉克,飛機飛彈狂炸之後,還是要陸軍清場,
難道只要軍艦戰機繞台灣三圈,就算佔領台灣了?
(我繞林志玲三圈,林志玲就是我老婆?)
4.封鎖前請看一下世界貿易地圖,
日本韓國有多少貨物每天要經過台灣周遭?
你要封鎖前要不要問過他們?
另外美國的核心利益就是航行自由,
不然你以為他們派一堆艦隊在各地駐紮是好玩的嗎?
你以為美國會讓你這樣搞嗎?
結語:
軍事的東西,有些是基本常識,
比如再經過一百年,
人類還是沒有進化到可以在海面上行走,
要渡海,就是要搭船,
登陸戰從來不是簡單的東西,特別是在現代,
我不是說軍事上台灣比中國強,
而是在登陸戰裡面,你有200萬軍隊,
沒有空優,沒有海上優勢,沒有載具送人過來,
還是沒有用的!
因為可以上岸的人數,才是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