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失調的日子(上)】
——談三維詩人林亨泰
◎小編黃筱嵐賞析
哲學家 ◎#林亨泰
陽光失調的日子
雞縮起一隻腳思索著
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日
為什麼失調的陽光會影響那隻腳?
在葉子完全落盡的樹下。
時間推回一九四七年,詩人寫下這首題為〈哲學家〉的作品。雖不知詩中所提及的十月二十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當觀者被詩句擄獲而陷入沉思時,彷彿就像那隻縮起一隻腳的雞,在失調的陽光底,拉出一道孤獨的影子,映在滿地的落葉上。
切開隱晦的意象,順著詩中線索,朝歷史的脈絡裡走去,便能嗅出時值二二八事件後的恐懼氛圍。〈哲學家〉的詩題彷彿暗喻著詩人當時的自況,在空氣中瀰漫不安、陽光因而失調的日子裡,思索這整起事件以來,人性的乖變。「一隻腳」看似寫實的白描,呈現如羅丹沉思者雕像般的凝重與深沉。而令這隻腳縮起,未能雙足立地的原因,或許正是時局的肅殺,以及心靈的焦躁不安。詩中以幾近直書的譬喻,道出在政治的高壓氛圍下,一切猶如被失調的陽光壟罩,並以樹葉落盡暗指知識分子的折損殞落,隱而不宣地將景況,巧妙地以抽象方式呈現。
一九四五年以前,詩人林亨泰以日文創作寫詩。戰後島上的政權更迭,那不單是一個時代的斷裂,更是詩人的語言與知識份子的斷裂。二二八事變後兩年,發生了「四六學運」,許多銀鈴會成員被捕、處死或被迫流亡,嚇阻了許多創作者就此停筆,而繼續書寫下去的創作者,則轉以更隱晦、抽象、甚至超現實的方式來呈現作品。因此,我們不難理解詩人的作品裡,那一貫冷靜與晦澀的由來。然而,當詩人的語言在經歷斷裂重組、心靈在渡過政治動盪後,我們重讀他寫於1955-1959年的詩作〈秋〉,能於詩中明顯地看出其美學上的蛻變:
秋 ◎#林亨泰
雞,
縮著一隻腳在沉思
而又紅透了雞冠
所以,
秋已深了。
此詩很明顯是〈哲學家〉這首詩的延伸改寫之作,不僅讓我們好奇,詩人在歷經了二二八事件及四六學運後的十年歲月裡,心境上是否產生了其他的轉變?首句的「雞,縮著一隻腳在沉思」,彷彿藉由熟悉的意象,喚醒往昔仍在沉思的哲學家們,當我們將視線拉回眼前,拉近至一個客觀事實的景象中,才發現眼前刻意強調出的輪廓線,在屏除過多的情感投射後,所呈現出的節制與冷漠氣氛,並非真正的寫實。詩中已不見「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日」這樣暗指政治的線索,而是將「雞」放進一個彷彿沒有記憶、沒有歷史定位的美學場域中。林亨泰與余光中、周夢蝶……這類現代詩人不同,後者多半接觸過古典的中文詩詞,所以其作品中的抒情性,與古典中文詩詞裡的抒情,均有著某種對應、互涉、轉借的變形。但回到林亨泰的詩作上,我們能看見詩人受過往的教育養成與語言的使用習慣使然,致使中文運用的習性,產生一種徹底的變化。這種於雙語言中出入轉譯的語境,讓現代詩的抒情傳統改造出另一片新境。
抒情傳統描寫秋天,多半援引楓紅的意象來對應秋天的蕭瑟。倘若我們用傳統的詮釋來解讀這首詩,會直觀地將紅透了的雞冠,與深秋作一個轉借上的變形指涉。詩句中的「所以」看似為連接上下兩個意象的語法聯繫,但它其實是個「假語法」。我們不妨將紅透的雞冠與深秋這兩個意象並列,以一種蒙太奇的形式觀看。雖然,蒙太奇為現代電影常見的手法,但其來源為中國古詩中常見的會意字結構,用一種意象並置(Juxtaposition)的方式,來營造出詩中的多重指涉與詩意。近代才演變發明為影像技法,這種意象並置在中國古典詩裡很普遍,也是日本俳句結構的主軸。日本現代詩人中(如:三好達治)便常使用此手法來融合西方現代詩與漢詩。
在〈秋〉這首詩中,雖沒有清楚的答案與意涵,但透過意象的錯置安排,隱約滲出幾種可能的暗示,所流露出的效果是種無以名狀的不安。雄雞的雞冠上密佈著微血管,只要遇到刺激生氣、興奮,體內血液會凝集至網狀微血管內而發紅。雞冠的變紅宛若人的臉紅,既是情緒的表現,也是生命存在的象徵。因為當死亡降臨,殷紅的血液不再流動後,雞冠將僅是一塊蒼白的組織而已。除此,「紅透了雞冠」更有著生殖成熟的隱喻,當雄雞殷育成熟時,旺盛的激素促使雞冠內的網狀微血管,因充血而發紅美觀,它會吸引母雞的注意,有利求偶生殖。然而,這一隻正值青壯的雄雞,不但沒有展翅啼叫地張揚其繁殖天性,卻反而縮著一隻腳在沉思……詩人利用了意義的疑決性,創造出一個安全、且廣闊的想像空間,並在空間中產生出無數多義的瞬間,使讀者能在廣袤詩地裡,捕捉那些從意識而來的意向活動。
-
◎作者簡介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彰化北斗人,台灣師範學校教育系畢業,曾於彰化北斗中學、彰化高工、建國工專、台中商專等任教。
1947年加入銀鈴會,由於銀鈴會於1948年聘請楊逵為顧問,加上四六事件及隨即的戒嚴,楊被補,銀鈴會停止活動,林也受到牽連,停止寫作一段時間,直到1953年開始與紀弦接觸,後加入現代派。1964年參與笠詩社,成為首任主編。2004年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著有詩集《靈魂的啼聲(日文)》、《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等,及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見者之言》等,1998年出版《林亨泰全集》共十冊。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IG@ooowunu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林亨泰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二二八 #陰影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86.html
母難日余光中賞析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草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恒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註:首刊於《文壇》290期(1973.12),由梁景峰改成歌詞,李雙澤譜曲,風行於校園,後被禁唱。收入詩集《樹的哀樂》。選入《美麗島詩集》,笠詩社,一九七九年六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月五月;《混聲合唱》,文學台灣雜誌社,一九九二年九月初。
--
作者簡介:
陳秀喜(1921-1991),新竹人。早期以日文寫作,包括日本傳統詩俳句和短歌,乃至現代詩。1967年加入笠詩社,自1971年開始擔任笠詩社社長直到去世,為同社尊稱為「姑媽」。其日文短歌集《斗室》出版以後,發現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欣賞,因此,又努力使用中文來創作現代詩。陳秀喜的詩創清朗易懂,意象鮮明,情感充沛,大部分主題以自然草木或日常生活為素材,詩句內容則直接表現出作者情感的真摯與民族意識的強烈。
(改編自「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https://vocus.cc/@nmtltrans/5bad9f70fd89780001fc36fc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如果要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好的詩,那恐怕多少會起爭議,但如果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具代表的詩作之一,相信就沒什麼爭議。這首詩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得到的「待遇」,也幾乎可說是那時代罕見。
先就詩本身來說,〈臺灣〉並不是一首難解的詩。詩人將台灣比喻成母親,將台灣豐饒的物產比喻為奶香,詩的第一段用簡單的手法將台灣與母性連結,期望給予讀者溫暖的感覺。
有溫暖,當然就要拉出殘酷的場景,才能使殘酷的場景更顯殘酷。第二段拉出海峽、颱風的意義便在於此。然而,面對殘酷的生活,只要走著與祖先一樣傲骨的腳步,記得祖先傲骨的叮嚀,那搖籃便是堅固永恆的。而最後,詩人再次提醒我們對母土的愛:「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這首詩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陳秀喜受到日本時代的影響。「華麗島」一詞第一次被發揚光大,是日本時代詩人西川滿在各種場合中使用。戰後,《華麗島詩集》於1970年由笠詩社出版,這名詞便逐漸由擁有日本時代記憶的本土文人繼續使用。但沿用的原因大概不是殖民,而是因為臺灣的確美麗而華麗,物產豐饒吧。
與一般讚頌母土的詩相比,〈臺灣〉的特殊性在於其背後的某種性別意識。陳秀喜是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最具性別意識的詩人之一。陳秀喜本身歷經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卻遇上不幸的婚姻。雖然她與兒女關係良好(長女張瑛瑛在她去世後以其名義舉辦了十屆「陳秀喜詩獎」),但失敗的婚姻生活仍讓她對女性所處的社會痛苦相當有自覺,其詩作時常處理這方面的議題。而當其他男性詩人通常以血的歷史來召喚認同時,陳秀喜卻是以母性的溫情來召喚大家的情感。這背後不只有女性意識,更有陳秀喜詩作最大的主題:愛。
(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另一位在詩中特別能展現性別意識者是與陳秀喜同為女性詩人的杜潘芳格,我們也曾經賞析過她的〈中元節〉,雖然那首賞析主要是以母語詩歌的角度來寫的。杜潘芳格亦為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得主,其得獎作品《遠千湖》是台灣文學極少數中、英、日三語合刊的特殊詩集)
陳秀喜本身便已是台灣詩壇的傳奇,雖然他年輕時曾以日語寫過詩,但停筆三十多年年後,卻在1967年重新開始創作詩作,從日語的短歌,到中文的現代詩,最終成為笠詩社的社長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去世為止。她敢於反抗傳統,兩次結婚、兩次離婚。然而,〈臺灣〉這首詩,讓陳秀喜又與臺灣音樂史上的傳奇交會,讓陳秀喜的生命增添故事。
那傳奇,要從1976年開始,一名民歌歌手在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的舞台上彈著吉他,唱了臺灣的民謠,但台下沒人呼應;當他唱完聞名遐爾的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後,詢問台下為什麼要花錢聽中國人唱洋歌。這提問從淡江開始,引發全台藝文界的討論,也才有後來民歌運動「唱自己的歌」。
而那歌手,便是這波「唱自己的歌」運動中最重要的推手,李雙澤。
李雙澤的一生充滿傳奇,他不只改變了臺灣的歌壇生態,其小說〈終戰的賠償〉還拿到吳濁流文學獎。他與梁景峰合作,改編了數首台灣文人的作品變成歌,如蔣勳〈少年中國〉、陳秀喜〈臺灣〉、楊逵〈愚公移山〉等。然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創作必須要被審查,〈少年中國〉與〈美麗島〉都沒有通過行政院新聞局的審查。〈美麗島〉被認為有台獨意識,而〈少年中國〉則被統派人士傳唱後被判定親共。一個人能同時又左統又台獨,這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荒謬政治局勢。
李雙澤為什麼會選擇陳秀喜這首詩來改編,由於鋼筆人手頭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但應該是陳秀喜詩作中那對母土單純的熱愛感動了他吧。李雙澤對鄉土文學相關作家一直有所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改編楊逵的〈愚公移山〉變成歌曲。
然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機會發表由陳秀喜〈臺灣〉所改編的〈美麗島〉。他在引發「唱自己的歌」的運動後,隔年居然就因為在海邊救援外國旅客而溺水身亡,年僅28歲。在李雙澤去世後,其淡江學妹楊祖珺與民歌手胡德夫閱讀李雙澤的手稿後連夜錄製,於李雙澤的喪禮上第一次播放。
那是1977年的事情。如果熟知台灣文學史的人,會知道一波動盪正在展開,時值人稱「鄉土文學論戰」的特殊時刻,討論臺灣當時由王拓、黃春明等人撰寫的、以臺灣中下階級的現實生活為主的在地小說屬性的論戰。這場論戰後來變成討論這群鄉土文學作家是否有「分離主義」、「台獨」、「共產黨思想」等的論戰(尤其是余光中那惡名昭彰的〈狼來了〉一文),在白色恐怖時代,這幾乎可以致命。但也可以看到,在1947年那被我們當代名為「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的三十年後,從保釣事件(1970)、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中日斷交(1972)開始的一連串國際事件,國民黨已經開始無法壓下被統治者的憤怒。儘管反抗僅是地下的伏流,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伏流終將流出地表。
而在〈美麗島〉這首歌第一次被播放的兩年後,1979年,楊祖珺發行了她生平第一張專輯《楊祖珺》,〈美麗島〉正收錄在其中。
同一年,「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成立,而同一年12月10日,他們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遊行,卻由於警方安插的內奸引爆警民衝突,使雜誌社成員被大舉逮捕,許多人甚至被軍法叛亂罪判處死刑,人稱「美麗島事件」。
而這首〈美麗島〉,也從一首讚揚臺灣母土之美,期盼人們固守家園的美好歌曲,變成那地下隱隱的伏流中,那代表反抗政府的臺灣獨立者的精神象徵,而受到政府的禁唱。
現在,距離美麗島事件爆發40年過去,我們也能重新檢視陳秀喜〈臺灣〉,以及楊祖珺〈美麗島〉。這首歌的禁唱顯示白色恐怖時代,政府如何恐懼所有的捕風捉影,一首單純的詩、單純的歌,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成為了某種符碼,擁有了政治意識。如今,我們或許可以重新看待這首詩,這首歌,聽聽張懸對〈美麗島〉的翻唱與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KLHKqxxmU
參考資料:
陳秀喜,詩路網站資料: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chen-shioushi/
楊祖珺/李雙澤逝世40週年──〈再.見 美麗島〉: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li-shuangze-40th-death…
陳秀喜,《台灣詩人選集・陳秀喜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2),頁66-67。
李雙澤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9%9B%99%E6%BE%A4
美麗島事件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E7%BE%8E%E9%BA%97%E5%B3%B6%E4%B…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秀喜 #樹的哀樂 #美麗島詩集 #美麗島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8.html
母難日余光中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草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恒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註:首刊於《文壇》290期(1973.12),由梁景峰改成歌詞,李雙澤譜曲,風行於校園,後被禁唱。收入詩集《樹的哀樂》。選入《美麗島詩集》,笠詩社,一九七九年六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月五月;《混聲合唱》,文學台灣雜誌社,一九九二年九月初。
--
作者簡介:
陳秀喜(1921-1991),新竹人。早期以日文寫作,包括日本傳統詩俳句和短歌,乃至現代詩。1967年加入笠詩社,自1971年開始擔任笠詩社社長直到去世,為同社尊稱為「姑媽」。其日文短歌集《斗室》出版以後,發現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欣賞,因此,又努力使用中文來創作現代詩。陳秀喜的詩創清朗易懂,意象鮮明,情感充沛,大部分主題以自然草木或日常生活為素材,詩句內容則直接表現出作者情感的真摯與民族意識的強烈。
(改編自「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https://vocus.cc/@nmtltrans/5bad9f70fd89780001fc36fc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如果要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好的詩,那恐怕多少會起爭議,但如果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具代表的詩作之一,相信就沒什麼爭議。這首詩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得到的「待遇」,也幾乎可說是那時代罕見。
先就詩本身來說,〈臺灣〉並不是一首難解的詩。詩人將台灣比喻成母親,將台灣豐饒的物產比喻為奶香,詩的第一段用簡單的手法將台灣與母性連結,期望給予讀者溫暖的感覺。
有溫暖,當然就要拉出殘酷的場景,才能使殘酷的場景更顯殘酷。第二段拉出海峽、颱風的意義便在於此。然而,面對殘酷的生活,只要走著與祖先一樣傲骨的腳步,記得祖先傲骨的叮嚀,那搖籃便是堅固永恆的。而最後,詩人再次提醒我們對母土的愛:「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這首詩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陳秀喜受到日本時代的影響。「華麗島」一詞第一次被發揚光大,是日本時代詩人西川滿在各種場合中使用。戰後,《華麗島詩集》於1970年由笠詩社出版,這名詞便逐漸由擁有日本時代記憶的本土文人繼續使用。但沿用的原因大概不是殖民,而是因為臺灣的確美麗而華麗,物產豐饒吧。
與一般讚頌母土的詩相比,〈臺灣〉的特殊性在於其背後的某種性別意識。陳秀喜是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最具性別意識的詩人之一。陳秀喜本身歷經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卻遇上不幸的婚姻。雖然她與兒女關係良好(長女張瑛瑛在她去世後以其名義舉辦了十屆「陳秀喜詩獎」),但失敗的婚姻生活仍讓她對女性所處的社會痛苦相當有自覺,其詩作時常處理這方面的議題。而當其他男性詩人通常以血的歷史來召喚認同時,陳秀喜卻是以母性的溫情來召喚大家的情感。這背後不只有女性意識,更有陳秀喜詩作最大的主題:愛。
(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另一位在詩中特別能展現性別意識者是與陳秀喜同為女性詩人的杜潘芳格,我們也曾經賞析過她的〈中元節〉,雖然那首賞析主要是以母語詩歌的角度來寫的。杜潘芳格亦為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得主,其得獎作品《遠千湖》是台灣文學極少數中、英、日三語合刊的特殊詩集)
陳秀喜本身便已是台灣詩壇的傳奇,雖然他年輕時曾以日語寫過詩,但停筆三十多年年後,卻在1967年重新開始創作詩作,從日語的短歌,到中文的現代詩,最終成為笠詩社的社長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去世為止。她敢於反抗傳統,兩次結婚、兩次離婚。然而,〈臺灣〉這首詩,讓陳秀喜又與臺灣音樂史上的傳奇交會,讓陳秀喜的生命增添故事。
那傳奇,要從1976年開始,一名民歌歌手在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的舞台上彈著吉他,唱了臺灣的民謠,但台下沒人呼應;當他唱完聞名遐爾的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後,詢問台下為什麼要花錢聽中國人唱洋歌。這提問從淡江開始,引發全台藝文界的討論,也才有後來民歌運動「唱自己的歌」。
而那歌手,便是這波「唱自己的歌」運動中最重要的推手,李雙澤。
李雙澤的一生充滿傳奇,他不只改變了臺灣的歌壇生態,其小說〈終戰的賠償〉還拿到吳濁流文學獎。他與梁景峰合作,改編了數首台灣文人的作品變成歌,如蔣勳〈少年中國〉、陳秀喜〈臺灣〉、楊逵〈愚公移山〉等。然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創作必須要被審查,〈少年中國〉與〈美麗島〉都沒有通過行政院新聞局的審查。〈美麗島〉被認為有台獨意識,而〈少年中國〉則被統派人士傳唱後被判定親共。一個人能同時又左統又台獨,這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荒謬政治局勢。
李雙澤為什麼會選擇陳秀喜這首詩來改編,由於鋼筆人手頭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但應該是陳秀喜詩作中那對母土單純的熱愛感動了他吧。李雙澤對鄉土文學相關作家一直有所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改編楊逵的〈愚公移山〉變成歌曲。
然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機會發表由陳秀喜〈臺灣〉所改編的〈美麗島〉。他在引發「唱自己的歌」的運動後,隔年居然就因為在海邊救援外國旅客而溺水身亡,年僅28歲。在李雙澤去世後,其淡江學妹楊祖珺與民歌手胡德夫閱讀李雙澤的手稿後連夜錄製,於李雙澤的喪禮上第一次播放。
那是1977年的事情。如果熟知台灣文學史的人,會知道一波動盪正在展開,時值人稱「鄉土文學論戰」的特殊時刻,討論臺灣當時由王拓、黃春明等人撰寫的、以臺灣中下階級的現實生活為主的在地小說屬性的論戰。這場論戰後來變成討論這群鄉土文學作家是否有「分離主義」、「台獨」、「共產黨思想」等的論戰(尤其是余光中那惡名昭彰的〈狼來了〉一文),在白色恐怖時代,這幾乎可以致命。但也可以看到,在1947年那被我們當代名為「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的三十年後,從保釣事件(1970)、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中日斷交(1972)開始的一連串國際事件,國民黨已經開始無法壓下被統治者的憤怒。儘管反抗僅是地下的伏流,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伏流終將流出地表。
而在〈美麗島〉這首歌第一次被播放的兩年後,1979年,楊祖珺發行了她生平第一張專輯《楊祖珺》,〈美麗島〉正收錄在其中。
同一年,「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成立,而同一年12月10日,他們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遊行,卻由於警方安插的內奸引爆警民衝突,使雜誌社成員被大舉逮捕,許多人甚至被軍法叛亂罪判處死刑,人稱「美麗島事件」。
而這首〈美麗島〉,也從一首讚揚臺灣母土之美,期盼人們固守家園的美好歌曲,變成那地下隱隱的伏流中,那代表反抗政府的臺灣獨立者的精神象徵,而受到政府的禁唱。
現在,距離美麗島事件爆發40年過去,我們也能重新檢視陳秀喜〈臺灣〉,以及楊祖珺〈美麗島〉。這首歌的禁唱顯示白色恐怖時代,政府如何恐懼所有的捕風捉影,一首單純的詩、單純的歌,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成為了某種符碼,擁有了政治意識。如今,我們或許可以重新看待這首詩,這首歌,聽聽張懸對〈美麗島〉的翻唱與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KLHKqxxmU
參考資料:
陳秀喜,詩路網站資料: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chen-shioushi/
楊祖珺/李雙澤逝世40週年──〈再.見 美麗島〉: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li-shuangze-40th-death-anniversary
陳秀喜,《台灣詩人選集・陳秀喜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2),頁66-67。
李雙澤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9%9B%99%E6%BE%A4
美麗島事件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9%BA%97%E5%B3%B6%E4%BA%8B%E4%BB%B6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秀喜 #樹的哀樂 #美麗島詩集 #美麗島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