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WEHOUSE採訪介紹「怪獸大阪」一書,這本書是我的「三都物語」最後一部書,雖然六月出版,但是遇到疫情干擾,目前才真正進入打書宣傳期!
同時也有59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歷史社會研究」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香港歷史與社會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社會研究 在 古代臺灣人的故事| 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院士 - YouTube 的評價
歷史社會研究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獵奇的大阪行】
東京與大阪像是一面鏡子的裡外,從歷史、文化、語言到生活習慣⋯⋯滿滿衝突的對比趣味!本集將與都市偵探李清志深入「#怪獸城市」大阪,在穿街走巷、品味生活、賞析建築之中,捕捉各種獵奇現象,與其背後的意義與原因。
如同李清志曾在《怪獸大阪》自序中提及:「每個城市的確有不同的性格,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一般。認識城市就像是認識一個人,不能只是看看外表長相(觀光),也要認識她的成長背景(歷史社會研究),最後試著去將你認識的她寫下來(書寫傳記)」。
▍#迷誠品Podcast EP84 放送觀點
你未曾認識的大阪!詭奇又前衛的怪獸城
主持|Hally Chen(作家暨設計師)
來賓|李清志(建築學者暨作家)
👇 收聽傳送門 👇
https://link.chtbl.com/QtvIofAa
▍怪獸大阪
限量親簽版 >> https://bit.ly/2VtEbzz
※圖片授權:李清志
-
✉給誠品Podcast小組的心裡話 >> https://bit.ly/3oL8lrl
歷史社會研究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青鳥書店線上閱讀沙龍📚 /#線上直播中 #一起前往日本
都市偵探帶路,《怪獸大阪》見學去!(李清志 feat. 青鳥書店)
來賓 ▎ 李清志 老師
主持 ▎青鳥書店
主題 ▎都市偵探帶路,《怪獸大阪》見學去!
══════════════════════════
「何時能出國?」是當今許多台灣旅客心底最真切的渴望和吶喊,無法移動的日子裡,我們持續以不同方式想像出國的美好。
熱愛日本的都市偵探李清志認為,認識一座城市,不能只是看外表長相(觀光),也要認識他的成長背景(歷史社會研究)。從東京、京都到大阪,這三座城市是他每年都會造訪的城市,而深入探究才發現各有不同的性格與特色:京都是美感、傳統、歷史與記憶的代表;東京是充滿前衛、科技、設計與現代感;而大阪則展現出一種怪奇、異形、魔幻、多元、鬧熱的氛圍。
邀請李清志從他的日本三都物語的著作:《美感京都:李清志的京都美學》、《東京未來派》以及最新出版的《怪獸大阪》中,帶領讀者走一趟日本,一起穿街走巷、品味生活,不只賞析建築,也挖掘出未曾發現的遊玩日本的全新方式。
https://fb.watch/762xP-Fa6Q/
歷史社會研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歷史社會研究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1:00) 「運動家精神」民調、劉翔事件&殞落、一胎化 vs. 三胎化、阿甘式結紮
(00:18:00) 一胎化歷史、五歲小孩寫履歷、中國內捲化、各種生小孩口號&社會扶養費
(00:34:00) 一胎化深遠影響、兄弟姊妹重要嗎?經典老二情節、百日無小孩&情婦文化
(00:49:00) 徐志摩與三個女人、第一個離婚的人、肥皂劇婚禮&證婚人、文藝青年把妹
(01:03:00) 賽珍珠&大地、孫子兵法精髓不在贏?談談戰爭的藝術、東坡肉&左宗棠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Podcast,Chase和Iris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和你聊聊國內外各領域的知識及冷知識。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歡迎按下收聽鍵,和我們一起以思考為樂。
Chase-教育顧問、哈佛研究生、《Juicy Baskets 就是籃球》主持人
Iris-旅行作家、品牌行銷人、講師、《流浪而後生》作者
IG: http://www.instagram.com/NYZebra
各大平台收聽/收看: http://www.linktr.ee/NYZebra
Email: thenyzebra@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請我們喝咖啡!: https://pay.firstory.me/user/nyzebra
歷史社會研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歷史社會研究 在 香港歷史與社會 的推薦與評價
該網站另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記憶」、「身份認同」等專題資訊。 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 主頁:http://www.cuhk.edu.hk/rih/lpc/ ... ... <看更多>
歷史社會研究 在 古代臺灣人的故事| 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院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04年3月知識饗宴主講人:臧振華院士(本院 歷史 語言 研究 所特聘研究員)主持人:王汎森副院長. ... <看更多>
歷史社會研究 在 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港識多史致力以香港歷史、文化為材料,炮製一個個給香港人的專題故事,以輕鬆、簡單的手法讓大家了解香港的故事。曾先後接受多間媒體包括《蘋果日報》、《明報》、《中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