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 Paw Patrol 學英文
Paw Patrol 電影在台灣上映了,你們去看了嗎?(圖片取自電影官網)
之前停課林寶在家看了兩個月的 Blaze and the Monster Machines,每天結束都會看到 Paw Patrol 的預告,後來調整了下作息時間,改看 Paw Patrol,現在是在 Netflix 上看。
不看則已,一看連二寶都愛上了!實在好奇幾隻狗狗怎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媽媽覺得設定好瞎)?一些幼教專家分析了為什麼孩子喜歡看 Paw Patrol,不外乎是把自己投射在狗狗身上,小小身量,但可以拯救整個城市裡無能的大人!至於為什麼狗狗乖乖聽 Ryder 指揮呢?有人說,看在幼兒眼裡,10 歲的大哥哥大姐姐就是神 -- 看林寶跟表哥的互動,真的是這樣沒錯啊!
對於看膩了 Paw Patrol 的爸媽來說,好消息是:通常小孩到 8 歲左右就會失去興趣了哈~
又搜尋了幾篇報導,發現對 Paw Patrol 的批評也不少。Paw Patrol 其實是加拿大玩具商特意為了開發學齡前小男生的「變形機械」類型玩具市場,在世界各地徵稿,最終設定 10 歲天才男孩 Ryder 和他救援的小狗,所使用的車輛、集合基地 the Lookout,在影片裡都有超常細膩的特寫和變形動畫,其實就是在為玩具打廣告,繞過加拿大法規裡面不能在學前幼兒節目時段播放廣告的規定。說穿了,Paw Patrol 卡通其實是製作成本超高、宣傳效果超成功的廣告片!
故事中最早出現的幾隻狗狗裡面,只有 Skye 是女生,性別比例嚴重失衡,這也是最為人詬病的一點--雖說原是針對小男生設計的,但推出後喜歡看的女孩也不少。Skye 很帥的開著飛機,還很會後空翻,但從服裝、道具到飛機,全都是粉紅色的。第二季出現的 Everest 也是女生,但戲份少很多,服裝是粉紫色,跟 Skye 一樣長睫毛... 這次電影裡的新角色 Liberty 也是女孩,不知道是不是會刻意避免太過女性化的刻板印象。
還有一些好玩的資訊:幫 Ryder 配音的男孩們會遇到尷尬的變聲期,一變聲就得換人了,到現在 Ryder 的聲音演員已經換過四位--讓我聯想到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另,玩具商老闆現在是加拿大財富榜前70幾名,都拜這幾隻狗狗所賜!
說了這麼多,小孩還是每天看啊... 不如來學學英文吧!
幾個角色都有經典台詞 catchphrases,粉絲網站上有詳細整理,把最常聽到的摘錄在底下:
Ryder:
* "No job is too big, no pup is too small!"
* "PAW Patrol, to the Lookout!"
* "PAW Patrol is on a roll!" -- 'on a roll' 有好運連連的意思,表示任務會成功
*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just yelp for help!" -- 'yelp for help' 押韻
Chase:
* "Chase is on the case!" -- 押韻
* "PAW Patrol, ready for action, Ryder, sir!"
Marshall:
* "Ready for a ruff ruff rescue!"
* "I'm fired up!"
* "Wait for me!" -- 林寶最喜歡 Marshall,因為他最搞笑,每次集合都是最後一個
* "I'm okay!"
Skye:
* "Let's take to the sky!"
* "This pup's gotta fly!"
Rocky:
* "Green means go!"
* "Don't lose it, reuse it!" -- 押韻
Rubble:
* "Rubble on the double!" -- 押韻,'on the double' 主題曲裡面也出現過,快速的意思
* "Let's dig it!"
Zuma:
* "Let's dive in!"
* "Ready, set, get wet!" -- 押韻
Everest:
* "Off the trail, Everest won't fail!" -- 押韻
* "Ice or snow, I'm ready to go!" -- 押韻
Tracker:
* "I'm all ears!"/"Soy Todo oídos!" -- 專注聆聽的意思
Liberty: (電影版新角色)
* "Liberty, reporting for duty!" -- 押韻,報到(有點軍人或船員用語的感覺)
另外,船長 Cap'n Turbot 講話也很有趣,常常押頭韻,愛用很多術語,狗狗常聽不懂,需要 Ryder 翻譯,下次可以注意聽看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20的網紅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禾流文創 #推薦兒童有趣繪本 #音樂啟蒙繪本 #動手玩繪本 #文末有獎品 #送書活動 大家都問我怎麼讓生活在德國的小班班 中文也可以那麼好, 其實重點就是讓他愛上看書, 除了我從小培養跟他共讀的習慣外, 還有想讓他自己也會想要看書的慾望, 所以繪本很重要, 故事要吸引他,情節要有趣,畫風要可...
機械用語英文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底下摘自作者
我覺得會有人搞不懂,理想跟幻想差在哪,實務與不願改變的差異在哪邊,用點實例來解釋。
今天我們要打通一個隧道,有個人指出,國外只花了六個月就打通,用了挖土機跟小山貓等等設備,根據實際數據,使用機械工具一天可以挖掉10噸土方,而用丁字鎬與鐵鏟,一個人一天可以挖掉100公斤土方。所以我們用人海戰術,一百個人就可以一天挖掉10噸,又因為人力成本只要購置機械的1/10,預算只能用這麼多。
各位,請問這位想替國家省錢的高人,他是理想還是幻想?
若有人指出,並不是人多就有用,挖越深就越難大批人力進去不停挖。請問這是提出務實的建議,還是不願意改革只想花錢圖利機械廠商的混球?
然後你指出預算跟時間,純人力根本不是這樣,這位仁兄提了另一個國家的例子,說人家只用了你人力的一半,時間也一半就完成了,預算也沒多多少,可見得你一定是舊時代勢力的反動派。
可是,這個國家用的是潛盾欸...
閉嘴!我們不想聽。
好了,務實、實務,理想跟幻想,到底哪邊不對,請多想想。
吳崢昨天說了一個第三社會,然後今天看到被罵翻...呃,應該是沒到翻的程度,但被念很兇倒是真的。我是覺得不用這樣,有發現不對去修正是好事,應該要鼓勵。
雖然這讓我嚴重懷疑在學校怎麼學的,不過就先算了。生活的常識不見得是錯的,課本學到的知識也不見得是對的,重點是你能不能將之運用到生活上,這才會變成智慧。
第三社會的論點有錯嗎?至少就我的角度來看,我不認為這種分類法比較好,我習慣用農業、工業、後現代社會等等去解釋來自於原生家庭環境的差異,以及都市化後的各種衝突。
但把這個用到政黨支持上面,這就是徹底錯用,好像我們社會中又有各種小社會,這定義上很怪。我是不意外,太陽花後就看到各種意見領袖,試圖把台灣切割成幾個密不透風的群體,方便圈粉來遂行政治意圖,才剛剛倒掉一個,希望另一個快垮,至於其他還沒被炸開的就等因果時刻。
這邊簡單的說明一下,吳崢為何錯認了一些東西,以致於被認為是要替深藍背景脫罪,試圖抹消一些東西等等。這我很習慣了,只要你置身於多重認同中,遲早會發現此點,但小我們一段年紀的,似乎求學過程中,被台灣學界的省籍壟斷,搞到認知錯誤,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不研究自己出身的深藍家庭,以避免自身的認同崩潰。結果就是害到這兩代的台灣年輕人,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不是在世代或是省籍,是階級與符碼的分類。
白話一點就是,每個族群都有其自我認同的符碼,也有替其他族群標定的符碼,各有各信仰的圖騰。而政治人物就是再加強自己的支持群,同時醜化敵對群,以方便固化自己的政治版圖。
這邊稍微舉例,分類很不精確,大致就好,重點是舉例
假設外省族群自我認知的標籤有「A」、「B」、「C」,認知所謂的台灣人標籤為「D」、「E」「F」
而台灣人自我認知的標籤是「P」、「Q」、「R」,認知外省人是「X」、「Y」、「X」
我們通常會發現,外省族群基本上是不知道台灣人自我認知的PQR標籤,而會透過偏見、刻板印象,得到P-、Q-、R-等較有貶抑,或是缺點放大的符號。而理所當然會對自己的標籤加強變成A+、B+、C+。但反過來說,台灣人對外省人的看法呢?一樣是A-、B-、C-,然後自我認知是P+、Q+、R+。
舉個例子,陳水扁貪汙這件事情被操作到很有效,那麼想要偏藍的票的人,就會成天說貪污貪汙貪汙,想盡辦法把你其他的符號都抹掉,管你是不是民進黨,還是你跟民進黨的助理的老婆在巷口問路被拍到,就說你貪汙。
久了,台灣族群之間只有刻板印象,有抹去不掉的各種標籤,但這種標籤是對的嗎?還基本上正確,彼此的認知不會距離事實太過遙遠,但也都被刻意放大,而且試圖單一化、純化,這你在網路最清楚,面對討厭的政治人物,就會直覺在他身上掛上某一個標籤。偏藍的最常講的就是你們泛綠的都貪汙,好像只有貪汙這條可以講,其他通通都是衍伸物,貪汙的同人誌展。
實際上呢?各族群的符碼認知,真的那麼少嗎?哪有,我們外省深藍公務家庭,就我個人有印象,比較清晰的符碼就三、五個,沒那麼強烈的則更多。但拿出去跟非外省族群講,覺得我在工三小的佔了八、九成。這就是明顯的相互不熟的象徵,為何我知道?因為我那個深綠老婆在認識我之前,也覺得外省人就那個樣子,同樣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們那種從黨外就開始抗爭的民進黨元老家庭,到底核心價值是哪一些。
認識久了,清楚了就不會覺得有甚麼奇怪的,因為各族群一定都有好人跟壞人,同樣有認真工作與打混的人,不會一個族群純化到比毒品還純。
這些標籤是我這個世代清楚,但像是吳崢或是我姪子他們呢?基本上是對符碼欠缺認知,而隨著年紀越低,像我的學生,其社會學上的階級認知,已經接近完全脫離省籍因素,偏向以職業為分類的基礎。這表示透過幾十年的和平演變,以及教育系統刻意的抹平差異,「學校再教育」的製成品,會刻意把族群符碼都消掉,尤其是2000年後加強的平等、反歧視教育,近十年的中學生幾乎沒有這種樣貌了。
你得在小學才會看到這類情況,還沒進入青春期的小學生,受到家庭父母影響較大,尤其是台北某些菁英學校,你還是可以看到那種小學生高喊兩岸統一、兩岸一家親、大家都是中國人,充滿濃濃大中國情懷,父母平常看來很正常,背景調出來「一清二楚是統派」。
可是這種小學生,進了國中之後,我到今天還沒看過哪一個是發自內心認同這套的,全部都是天然獨。不相信的去問問那些國民黨跟新黨的政客小朋友,有幾個在青春期時代,會是天然統的?下一階段就得要到高中或大學,遇到啟蒙老師或是有符碼接近的教授,被整個拐去才會歪到統派去。
回過頭來,我的意思是,所謂的第一第二社會,就我的角度來看就是認同的「主要符碼」,信仰的圖騰與運用語言的標籤,兩者截然不同。但在其他次要的符碼上,則是相似與相同者非常之多,若我們用各種議題去標記族群的光譜,會得到數十種色彩鮮明的樣貌,絕對不會是藍綠對各種議題看法全部都相反。
這也不能用保守派跟進步派去分,絕對錯誤。台灣的進步派跟保守派定義與外國根本上不同,因為光是深藍深綠的保守價值就不大一樣了,更遑論其他的,擅自切割與分類,才會導致現在這批因為時代力量自爆,感到背叛跟痛苦的人,那種情感與難以理解。
不是討厭藍綠才變成第三勢力,更不是厭惡藍綠鬥爭才想投第三勢力,而是民進與國民兩大政黨,長年以來為了固化支持者,政治人物習慣貼標籤,但只敢貼主要的標籤,例如統獨,而對次要的標籤不敢亂講。像是1124公投風暴,為何出現同婚被大海嘯屠殺的結果,裡面還不知道有幾百萬票,是因為挺英挺DPP才投下去的。
這不代表國民兩黨的保守派長的都一樣,這不過說明對大部分族群來說,在婚姻價值上面的符碼認同高度相近而已。把婚姻這個換成其他議題,得票數絕對會不一樣,即便是兩黨的保守派,也不會事事都相同。
這正是年輕世代搞不清楚的理由,長久以來被刻意教育成,藍綠只有統獨不一樣,其他長的都一樣。左派想透過這個方式奪權不是新聞,一百年前就這樣了,重點是不談各種議題的實質內容,以及不同族群與地域差異,所造成的價值不一,硬是去貼上高道德標籤,「認同我的是正義,不認同者皆邪惡」。
始作俑者當然不是太陽花世代,但請問太陽花後,哪些人是這招的極端放大者?
越偏核心價值的標籤,自然會越接近生存權的東西,如國家統獨方向,這種就是最最深入的東西,你根本就不可能再現在的台灣,高談一個「統獨以外的第三選項」。最多避而不談,說一堆模擬兩可的廢話,就是不加以表態,典型範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蔡英文身為總統,公開講話就是交給台灣人民決定,這說白了就是獨派現在拿票多,所以統一沒得談,這可不是模擬兩可,畢竟總統不是我這個天橋下榕樹說書阿伯。
所以第三勢力這幾年的最大問題不是當不當小綠,這跟韓國瑜那種刻意把統獨抹成親中反中的意思一樣,把一個實體存在的問題,弄成只是態度好不好,被當匪諜真的也是剛好。
第三勢力的問題是,規避統獨這個最終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之下,把環保、勞權、同運、平權,這種非國家生存等高層次議題,放到統獨之上。嘴巴說沒有,我們很在乎台灣獨立,實際上就是在統獨之戰上,刻意扯後腿,然後去拐那些年輕小朋友,說兩黨都不在乎環保還是勞工權益等等。
這當然第一個就是失去泛綠中,對於國家生存獨立敏感的大宗支持者,然後連泛藍中對於中華民國存續很在意的,也順便丟掉。在這些人的眼中,統稱不顧大局,把一棵樹的死活當成比台灣存亡更重要的大事。
我知道你們會否認,但就其他人的眼中來看就是這回事。
基進之所以還沒出事,明明裡面也是很多「聲名卓著」的左翼份子,但就是抓著這個大前提,你要說是會看市場風向也好,反正在自己茁壯前,已經有時代這個血腥例子,在獨立跟抗中之前弄亂順序,鐵定就是被泡沫化。
那你說第三勢力沒有空間?
有啊,當然有,這招從2000年李登輝離開國民黨時就有提過了。就是基於台灣本土化為前提,在這之下提出各種議題的路線之爭,國民黨沒有這樣幹,趁著中國崛起之時誑騙台灣人親中是好選擇,結果中國現在炸了,自己也陪葬下去,只能說活該。
第三勢力呢?跳脫藍綠兩黨?賣鬧了啊,大好手牌玩到爛,真的自己要檢討。
當初在立院,不要拿著左派議題去押著DPP優先處理,搞到DPP內部分裂,最後釀成1124大海嘯,後面就不會有這些存亡判斷優先於其他的狀況。作法也很簡單,不要綁議題、不要強調自己的最優先、不要動不動開記者會說DPP都不在乎人民。
這種行為你或許會說是忠誠反對黨,但在還沒跳出統獨之爭,以及對阿扁八年國會杯葛的印象中,第三勢力這種行徑就跟國民黨沒兩樣。
你沒有選擇當不當小綠,因為打一開始藍綠就只是被統獨刻意包裝的議題,這個議題本質就是國家與民族存續,算是信仰之爭。想要迴避,裝做自己很中立,根本就是騙自己。
舉個例子,中國今天說支持台灣同運、支持社運、支持各種環保與勞工議題,還願意拿個幾十億台幣,要幫助台灣左派運動,你們收不收這筆錢?還是會說基於全球勞工大團結我們相信中國的善意?腦筋正常的都知道,中國根本就不支持現代進步左派的任何議題,拿錢來給你根本就是為了滲透,挺你的主張本質就是要裂解台灣。
在這種大前提之下,若你提出了路線比統獨重要的說法,或是硬說統獨都在騙人、兩黨都在壓榨勞工,會不會被當中國滲透的匪諜?
為何我前面一開始講,現代年輕世代搞不清楚這種符碼的差異?你認同的標籤不會只有一個,別人也是,輕易的將人家貼上邪惡與不能與之妥協、溝通、談判的標籤,就是在斷掉自己的政治生路。
去根據現實情況與現場溝通,依照技術可行方案評估,按照成本與預算去衡量,這些不叫做妥協,更不叫做保守派,這叫做「實務」。何時現實主義跟重視實務,會被叫做保守派了?
包括吳崢在內的第三勢力同胞,太陽花後幾年,你們也都三十好幾了,人生精華投入政治運動,沒有參加產業運作真的很可惜,但也該清醒些,這種純化的政治運動,拒絕技術人員的建議,堅持理想不能打折。
最後成就了誰?
自古以來都是說謊的野心家,沒有其他。
機械用語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全然不意外.
一直覺得奇怪,Kofan們怎麼會去針對大紀元,或者跑去狩獵洪慈庸,現在,八卦版突然說要禁止支那、五毛等用語(現在被反對了),又有帶風向的Kofan被指出在中資公關公司工作,令人想重新探究,這些隱藏在柯文哲面具下的心態究竟是什麼.
後來我明白了,與其光明正大的當一個9.2,我愛大中華,我是中國人,反台獨,跟吳斯懷或葉毓蘭一樣,覺得香港人反送中運動是一群暴民,覺醒青年.
不如當一個躲在柯文哲臂彎裡面,高唱兩岸一家親,實力不夠大小聲會被笑、蔡英文反一國兩制是在挑釁,香港人被槍擊是擦槍走火,你們都在搞意識形態、仇中,反紅媒也要反綠媒,這樣的小baby.
與其當個會被教訓的成年人,不如當一個任性的小baby.
然後藉由我也反對國民黨-兩岸一家親=實質強台,柯文哲是台獨,來加強自己的說服力,我也愛台灣,憑什麼說只有你們愛台灣?我也是台派.
卻三句不離兩句,狂酸台灣價值.
柯文哲和Kofan這個標籤,是很好的隱蔽物,可以幹國民黨和韓國瑜的粉絲一樣的事,又能宣稱自己和他們不同,避免掉,因為自己傾中的言論,與黨國的思想,為利至上,檢討被害者,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所引來的批判-柯文哲和Kofan這個標籤,是一個極強的隱蔽物.
避免被批判,避免被憎惡,失去國民黨與中國強霸這個兩個引證來源,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遺緒,為反對而反對,讓本土派或是台灣派難堪,但是又不想背負國民黨,或是中國人的包袱,站在只想罵人,不想被罵,無風無雨的地帶.
假中立,假的中間選民,思維沒變,型態倒是豐富了起來.
「不敢說出真話」,卻強調自己很真,我沒有任何主張,只是一直反對著,那些反對和主張,全都導向為利至上,黨國為主,自認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現實.
假設我做出親中的行為,要如何免於被批判呢?指控別人,「抹紅」,假設我心底嚮往強國夢,那麼,如何避免被嘲笑呢?說他人只是「仇中」,於是身在台灣,為祖國抱不平,又不想承認自己這種熱愛祖國的情結,於是開始了無止盡反對台灣利益的事.
反對口罩管制,反對禁止出口-言下之意,就是要出口到中國去,但是寶寶不說,寶寶說自由貿易,要讓小廠有賺錢,行為上,就是把台灣的口罩廠送往中國,為祖國謀福利.
明知防疫期間,任何從中國回台的人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戴著口罩趴趴走,明知自己也會浸潤在這風險之中,但是,祖國利益為重,偏要跟台灣唱反調,於是高唱人權,讓越來越多人從中國回來越好,最好沖垮台灣的防疫能量.
寶寶不說愛中國,寶寶說人權.
台灣被中國打壓,禁止進入who,舔著舌頭,滑膩的人權,又給滑溜掉了,閉上了嘴.
這樣子的群體,神父稱之為巨奸選民,傾中而無自覺的說謊者.
於是在八卦版,發生了各種滑溜的事情,滿嘴打蟑螂、網軍,菸糞-罵完了以後,說我們不要對立,所以我們要禁止柯糞、五毛,然後禁止罵支那.
被逮到了以後,掀起了反感,說,欸,我也有禁止蟑螂和菸糞喔,這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真正害怕的,是別人指出他們是柯糞-真正厭惡的,最討厭別人罵支那了啦,想當中國人不行嗎?於是反擊,報復,創造了各種假議題,為了抵制真實的聲音,就蟑螂、蟑螂的叫著,把對方打成不正確,用以掩蓋各種議題,假裝我也退了一步,很公平,大家都不准罵,真相是,四萬換一塊,搞戒嚴,禁止罵支那人,還說,反對的都是納粹.
台灣有殺死中國人嗎?沒有,到是中國政權殘害不少台灣人,至今,紅色中國還在打壓台灣,抵制,統戰,把台灣吞併,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疫病蔓延,還有時間把戰機派到台灣身上盤旋,使人陷於恐懼.
這群中國民族主義者,深陷其中而不自知,還宣稱自己中立,明明就是假中立,沒有比台灣、香港,更適合罵中國是支那的國家,因為,我們就是被壓迫的那一個,我們沒有壓迫中國,反而中國老用中華民族四個字,對他人盡情家暴,支那人,支那兩字,就是提醒他們被壓迫的經歷,不要只沉醉在自己的痛苦,為所欲為,自我中心,對無辜的人盡情施暴,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所以都要乖乖地給我勒索.
臭支那,支那賤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ptt八卦版,興起的打蟑螂一說,無論任何議題,皆用蟑螂兩字掩蓋,這本質上,就是一種黨國的法西斯主義,楊蕙如的帳號,都死了多久了,至今,還披著他的屍體,到處作惡,凡對柯文哲不利的訊息,皆是為蟑螂所為,造神柯文哲的時候,找不到理由,就模擬蟑螂出現,稱蟑螂會來噓,所以我要推.
台北好朋友這個line群中,名之為好朋友,實為有組織的網軍,對於柯文哲不利的消息,就動員去噓人家,抹對方是蟑螂,凡對柯文哲有利的,就去推文吹捧,原因是什麼?因為蟑螂會來攻擊ㄚ北,所以我們要來救援他!
打蟑螂,成為一種正義,用來做那些跟蟑螂一獏一樣的事情,合理化自己的錯誤,這樣子,做壞事,也會心安理得.
我想起香港反送中的一個場景,
「張珮歆在反送中期間還遇見了一名老兵,自稱曾經是共產黨的紅衛兵,他向這群台灣的來的年輕人說道『就像今天的港警一樣,他們叫示威者蟑螂,打了多少蟑螂,就有多少功績,當年,我也以為我是為黨做事,所以很拼命,直到有天,我讓一個兒子親手殺了自己的父親……我才意識到我錯了!大錯特錯!』」
他們說,「相信政府相信黨!」用來攻擊那些台灣防疫有利的消息,實際上,他們就是最相信黨的那一個,相信台民黨,相信阿北.
「真正的危機,就是當我一隻手指著別人,就好像忘記自己做過什麼.
真正的危機,就在於我們讓製造危機的人,高談闊論危機是什麼.
我們始終必須明白一件事,撞人的人可能回到車禍現場,大談理想主義的人,極有可能只是想要理念的偽裝.
用來迴避他人的質疑,然後反指控那些質疑他的人,躲藏在一個無風無雨的安全地帶,一邊享受理想的嫁衣,一邊做那些與理想截然相反的事.
對於某些人來說,批評別人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但卻會讓自己看起來很乾淨,如此一來,就能盡情做那些腐臭的事情,還讓盲目的人讚美他的偉大.」
做賊的喊捉賊,這就是典型的支那人思維,而今,柯文哲的粉絲,被證明了在公關公司工作,這群人又全部,噤了聲.
在公關公司工作,又到ptt抓1450和蟑螂是怎麼回事?
恩,因為我在邪惡的地方從事工作,所以特別明白邪惡的操作.
但是我沒有做邪惡的事,我保證.
風向不利的時候,抓出楊蕙如來,打打,屍體都快被打爛了,好像遮蓋了什麼事情,阻止了什麼議題,因為假定「關注那些議題的人都是楊蕙如派來的」.
楊蕙如,好像變成楊維拉了.
楊蕙如的網軍死了已久,在ptt八卦版,剩下的就是一群柯糞網軍,拿她的屍體做成皮,當作自己的遮羞布.
簡直就是白色恐怖復屁,蔣介石式的反共,這些人反共,不是為了台灣,是為了自己生存的利益,這些人反共,是為了以反共為名,清算活在台灣的人,震懾他們,威壓他們,不能反對我,要聽話,誇耀殖民者的權威.
白色恐怖,正在八卦版復屁.
獨裁者的進化,正悄悄地,在ptt進行中,brother.
他們掀起一股另類的「一樣爛」的仇恨動員.
先是藍綠一樣爛,然後是綠共,民進黨和中國一樣,自由時報和中國時報一樣,要禁止中時,就要禁止自由.
反紅媒,也要反綠媒,達成他們心目中的公正.
周子瑜跟黃安一樣爛,都說自己是中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出事了才回台灣.
這樣子的簡單邏輯,期望蒙騙台灣人,掀起一股另類的仇恨.
周子瑜,那年16歲,到韓國發展,博得了台灣人的喜愛,被稱為台灣之光.
舉了國旗以後,被黃安舉報為台獨,中國人和中國官方施壓,經紀公司使她念了以下的文字,
「大家好,我有話想對大家說.我是周子瑜,對不起,應該早些出來道歉,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現在的情況,一直不敢直接面對大家,所以現在才站出來。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我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做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外活動時,由於言行上過失,對公司對兩岸網友的情感造成了傷害,我感到非常非常地抱歉,也很愧疚,我決定中止目前中國的一切活動,認真反省。再次再次地向大家道歉,對不起.」
他們辨認得出她蒼白的臉嗎?他們辨認的出那機械般的聲音嗎?他們辨認出她被壓迫的稚嫩靈魂嗎?
他們看得出,這像伊斯蘭國劫持的人質,臨死前宣讀「悔過」聲明嗎?
無法,他們認為,這和黃安一樣,這和其他舔中藝人,差不多.
我們應該仇恨她.
周子瑜激起台灣人的抗中意識,催出了50萬票,制裁中國國民黨,影響了2016的總統大選,被稱為壓垮親中政黨的最後一根稻草,民調稱,在選舉前夕,影響了一成的選票.
自此以後,若有生長在台灣,稱自己是中國人,被覺得是可恥的.
那是周子瑜嗎?不是的,在影片中,她透漏的,是一個豆蔻年華少女的不願意,壓迫,不自然的表情,當然,還有黃安的勝利宣言:
「周子瑜終於出來道歉了!她親口承認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她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我們終於等來這一天!我們又爭取回一個認同祖國的好孩子。祖國人民再次在反台獨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並呼籲網友踴躍轉發周子瑜道歉影片.
結果,竟然有人說,周子瑜等於黃安.
照他們的邏輯,被迫寫下悔過書的李文亮,也就是真的造謠者了,他被法辦活該.
這種將被害人磨平,成為加害者的現象,是一種顯著的公正世界觀偏誤,把被害人,說成是加害者,加害者,便成了被害人,他們一樣了,就可以滿足他們內心想像的事實,達成黃安那樣的,「報復的愉快」.
我們常說,支那人是什麼?支那人,就是一種自大達成的狂喜,又因為極度的自卑,所以迫切的想要捏碎真實,強迫其他人嚥下,接受.
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這樣說,還有點抬舉了,阿Q,還不會去傷害他人,他們恰巧相反,他們藉由傷害他人,來滿足自己的真實,又,他們又自認是被傷害者,所以,傷害人也有充足的理由.
這個理由的真實意義是,抱歉,我生錯地方了,我明明是中國人,卻在台灣,所以我無知的,天真的,認為,台灣只是一地名,台灣人,應該是為了中國人無邊無際所求的存在.
他們需要的,不是台灣,也不是台灣人,是一個像周子瑜一樣的人,永無止盡的,向中國人磕頭道歉.
所以支那人是這樣的,看到哪裏具有著台灣意識,看似,好像,我們就去賤踏他,無論跟他有沒有仇-凡是台灣喜歡的,我們中國人就要反對,凡是讓台灣難堪的,我們支那人就要贊同.
下賤的支那人.
只要台灣不好,就好像我們得到了好處,只要台灣人哭泣,就能減緩自己的痛苦,而感到興奮.
台灣人生下來,就好像對不起他們一樣,好像是他們的連體嬰,永遠都不能,高過我,得到比我多的讚美,當我痛苦的時候,你必須,讓我出氣,傷害,賤踏,貶低,你必須更加的低賤,更加的痛苦,好讓我的痛苦不像是一回事.
這樣子的情結,進而的發展,就是「一樣爛」.
當紅媒被反對的時候,自由也必須被拖下水,你和中時一樣爛,這個台灣唯一的本土報紙,就像一個小台灣一樣.
紅色中國受到責難,台灣來分擔.
比起腥羶色,還有蘋果,比起假消息,還有聯合,為何不挑他們兩個?原因無他,很多台灣人愛看自由時報,討厭中國時報.
我要教訓這些人,報復這些人,你奪我的馬,我幹你的牛.
大紀元也是同理,大紀元,經常在教訓中國,發表對中國不利的消息,又被米帝川普,盛讚為唯一不是假新聞的報紙,當然,要把他打成假新聞.
大紀元的象徵,就是海外被打壓的中國人,但是因為他們滿足了我「你仇中」的要件,因此,儘管大紀元說「台灣,關我屁事」,也要拉過來一齊反對,從各種被管制的言論中,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中,跑出來的消息,也可以一併被遏止,「大紀元,不准你報武漢肺炎,不准你說中國人的壞話」
所以,在取材困難,彙整網路的消息之中,須知,那就是穿牆而出的中國人,在外釋放的求救訊息,抓到一分瑕疵,就說你十分都是假的,這樣的錯誤,打開台灣電視新聞台,比比皆是.
若問他們,自由是假,大紀元是假,年代是假,三立是假,還有什麼能看?
全都是假,背後都是民進黨操作,剩下的真的,沒有民進黨黑手的,自然是中天了.
但是寶寶不說,寶寶很害羞.
我們為什麼同情周子瑜呢?
因為她凸顯了支那人的罪惡 讓大家看清楚中國人的嘴臉-從那不能自主的影片上,我們看到了,強大的父權,恐怖主義,中國人操控的線,在其中,讓她不由自主地說,「我是中國人,對不起」.
我們不想變成那樣,然後,我們想拯救她,讓她也不用變成那樣,這樣的心情,掀起了義憤,讓中國驚懼.
「誰跟你中國人?我是台灣人.」
但偏偏,她無意之中,侵害了,在台灣想當中國人的利益.
所以他們迫不及待的,朝她獵巫.
從2015一路獵到2020.
採取的方式,就是,把她說的跟黃安一樣.
那個加害她的人.
「妳就是殺死妳自己的兇手」.
想想這個等式,
「小燈泡的媽,妳就是王景玉呢」
從中達到,愚蠢的高潮.
這是支那人的邪惡.
因為自己傍依的東西消失了,所以也要讓別人,不得好死,所以也沒有中心點了,只剩下狂亂的座標.
從前,他們捧中貶台,現在,為了面子,不捧中了,開始加倍的貶台,任何像是台灣的形狀,都說成中國的影子.
也許,他們又能去「愛」了吧.
愛一個像是中國形狀的,台灣洋娃娃.
病態,下賤,愉悅的奴隸.
「『分不清楚』和『他們都一樣』,大概是人類所有仇恨和歧視的來源.」
by 名為變態的神父
那些嚷嚷著「消滅歧視、不要對立」的兩岸一家親,他們本身,他們的存在,就是仇恨和歧視的來源,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幹爆臭支那】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機械用語英文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禾流文創 #推薦兒童有趣繪本
#音樂啟蒙繪本 #動手玩繪本
#文末有獎品 #送書活動
大家都問我怎麼讓生活在德國的小班班
中文也可以那麼好,
其實重點就是讓他愛上看書,
除了我從小培養跟他共讀的習慣外,
還有想讓他自己也會想要看書的慾望,
所以繪本很重要,
故事要吸引他,情節要有趣,畫風要可愛,
重點還有要好玩,讓他跟我玩覺得開心,
自己唸也不會無聊,
時間久了加上我一邊教他注音和認字,
慢慢中文讀說能力就會培養起來囉!
選擇禾流文創的書有很大的部分就
是因為書本設計都很精緻,
畫風也非常可愛,更多很精細的一些小機關,
讓小北鼻到學齡前幼童都會想要動手去玩看看,
每一本都很有特色,
我自己選了幾本想來跟大家分享,
當然用寫的拍照的是沒有辦法
去詳細介紹書的特色給你們看,
所以我用影片來分享,
看小班班怎麼去玩這些書?怎麼從玩中學習?
怎麼去培養閱讀的興趣?
看影片你們就知道了喔。
※開團網址:https://mami.pops.tw/uopi0
團購時間:5/27早上10點 ~ 6/2晚上11點59分
出貨時間: 付款完成後,7-10個工作天完成出貨
運費:本島運費$90,滿$1,800免運/外島運費$150 / 不接受國外訂單
付款方式:ATM轉帳(指定時間內完成轉帳訂單自動成立無需回覆轉帳內容)/信用卡
若有任何產品相關問題歡迎詢問 :
✔客服信箱:ecservice@mamibuy.com.tw
✔客服line@: @vao3183e
⛔ 團購商品屬特殊商品,不適用七天鑑賞期,不接受退貨、換貨,除商品瑕疵無法使用,另由廠商作業處理
❤️阿哩沙專屬禮:只要分享以及留言跟我說你喜歡哪本童書,會選出分享的二名幸運兒《米奇妙妙屋英文學習書-四本入》市價$800
===================
★以下是書本的介紹
※我的小小音樂世界:(古典音樂無所不在) 這一系列是法國知名童書出版社GRUND獨家授權繁體中文版,全球累積銷售突破30萬冊,每一本書裡面的樂曲都有15~25秒的長度,可以清楚的聆聽樂曲中最經典、最耳熟能詳的部分,例如像:《天鵝湖》《卡門》《胡桃鉗》等有名的曲子裡面都有喔~而且只要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樂曲了呢!
加上可以讓寶貝按壓的簡單操作,以及繪本裡面可愛的音樂大師畫風,非常吸引寶貝們的注意,重點是它的書本厚度非常堅固耐翻,不容易被小小嬰兒撕破。所以非常耐看耐玩喔!這系列的音樂繪本可以養成寶貝們喜歡聽音樂,主動去認識音樂,啟蒙它們對音樂的敏感度,讓一般覺得古典音樂很遙不可及的寶貝們也能輕鬆聽古典音樂以及認識古典音樂囉。
※會動的立體書-超級小汽車(另有"超級工程車"):這是西班牙第一本給幼童的趣味交通工具立體書。
書裡面涵蓋七種交通工具從垃圾車到、警車及救護車等等,可愛又精緻的畫風呈現了交通工具和機械的外觀,還能用小手拉一拉,動一動,轉一轉這些交通工具的裝備和構造,透過互動的方式讓寶貝們吸收知識,輕鬆有趣的方式讓他人提升學習能力,從玩中學是很棒的方式,小班班就算一個人看這兩本書也很開心喔~
※動手轉轉轉-Colors顏色
(另有數字、形狀和對比):
猜猜看甚麼東西是藍色的呢? 用手指轉一下,答案就出來囉!這本書我自己很喜歡,覺得很有質感,厚紙板的設計以及裡面有個非常獨特的旋轉機關,可以跟孩子們一起學習顏色,利用可愛有趣的插圖來增加他們的想像以及聯想能力,輕鬆讓他們學習舉一反三,這本書可讓小班班一直玩個不停,加上中英文對照的名字,順便增加英語能力也不賴喔!
※動手玩童話系列-小木偶皮諾丘(PINOCCHIO):
法國知名兒童出版社AUZOU獨家授權繁體中文版全球授權23國11種語言、累積銷售突破30萬冊!
小班班也好喜歡這本,因為質感也是沒話說,尤其是可愛的畫風,加上有趣的機關,不管看了幾次故事書,或是看了幾次電影,他還是會乖乖拿起這本書再角落自己慢慢唸,我覺得因為書裡面的機關太有趣了,連封面都有機關,讓他愛不釋手,其實培養孩子喜歡念書,不外乎就是故事吸引人,加上繪本畫風可愛,重要還是要有趣,這樣不管到哪裡,自己都可以玩,不用媽媽陪也沒關係,久了也就會慢慢愛上看書了喔~
※TEDDY有什麼在你的床底下?
英國知名童書出版社MBI最好玩的幼兒情緒管理遊戲書。用手電筒把心裡對黑暗的恐懼給照亮!
這本聽說台灣賣得很好,如果那時候你沒有入手,現在買更划算喔!這真的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因為很多小孩都怕自己睡或是半夜起床,這本用一支可照亮的小手電筒來找房間裡全有讓寶貝們害怕的因素,一個一個來解釋以及排解心裡的恐懼,等他們玩完了,也就知道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也會慢慢學會自己入睡了,一開始小班班也是會這樣,但慢慢我學會讓他正視他的恐懼,用耐心陪睡,然後用說故事的方式,漸漸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喔!當然不可以用語言攻擊孩子是重點,因為誰沒有恐懼呢?只要讓他充滿了愛以及勇氣,就不會再怕這些黑暗的東西囉!
※出發旅行囉!機場篇: 西班牙出版社COMBEL年度最新力作,最有趣的機場探險故事書!
這是鱷魚大叔、布魯獅和熊貓先生三個好朋友第一次坐飛機前的故事。他們期待已久的第一次旅行終於要出發囉!體驗坐飛機前既刺激又有趣的過程,從準備行李、登機報到、量行李重量、看到超大的飛機……,終於起飛囉。
這是本有趣的機場探險操作故事書。書裡的小機關可以讓小讀者動手操作,從翻開地圖找尋要出發的目的地、把東西放入行李箱、看到超大的立體飛機……是第一本的機場操作故事書,獻給第一次獻給準備要搭飛機的小寶貝們!
※丹丹愛學習繪本系列套書(6冊)附書盒:這套書非常適合年紀小一點的幼童來看,尤其正在學習生活常規的寶貝們,可以藉由這套書來學習日常中遇到的問題,不管是刷牙睡覺生氣生病還是走失,跟寶貝們一起閱讀這六本套書,用簡單的插圖和故事內容來,是很好的引導作用,加上他可以掃描書後面的QC碼,就可以一起聽中文和英文發音的的故事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F6S2izJiv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