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一九八九 ◎陳黎
1
在微雨的春寒裡思索你靜默的奧義
那寬廣是一親密的貼近
萬仞山壁如一粒沙平放心底
雲霧推抹
濕潤中流轉、靜止的千綠
那溫柔彷彿呼吸
如一葉之輕落,如一鳥之徐飛
又彷彿一樹花之開放
在陡峭光滑的巖頂絕壁
那深沈納苦惱與狂喜
莊嚴若蓊鬱的雨林
墨藍的星空,那激越
如兔脫禽動
穿過去夏滂沱的山洪
奔躍於陽光的早晨
我彷彿聽見生命對生命的呼喊
在童年遊戲的深潭
在昨夜驚覺的夢境
我彷彿看見被時間扭轉、凝結的
歷史的激情
在褶皺曲折的岩面
在亂石崩疊的谷底
那紋路如雲似水
在無窮盡山與山的對視間
在無窮盡天與地的映照裡
然而你仍只是不言不語地看著我
行走過你的山路
看著我,一次又一次地
在你的面前仆倒
一如千百年來那些在你懷裡
跌倒的,流血的,死去的
2
多少次,你讓你的孩子在你的懷裡
跌倒,受傷又站起來
多少次,你讓他們在腐葉四佈的密林
行進並且迷路
你看見青春像飛瀑急濺
隨澗水流入遙遠的大海
你看見浮雲負載夢幻
緩緩消失於更巨大的夢幻
你讓他們尋覓一塊磐石靜坐沈思
你讓他們攀倚著鐘聲進入黃昏
在暴雨中成長
你讓他們佇立在斷裂的崖邊
看滴水穿石
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你讓紅毛的西班牙人到你的峽口採取砂金
你讓紅毛的荷蘭人到你的峽口採取砂金
你讓被滿州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到你的峽口採取砂金
你讓驅逐走滿州人的日本人到你的峽口採取砂金
到你的峽口築壘,架砲,殺人
到你的山腰築壘,架砲,殺人
到你的溪頭築壘,架砲,殺人
你聽走進來的漢人對刀下的人說:
「投降吧,太魯閣番!」
你聽走進來的日本人對槍下的人說:
「投降吧,太魯閣番!」
你看著紋身的他們漸次從深山遷往山麓
從山麓遷往平原
你看著他們漸次離開他們的家
不言不語
3
你看著他們漸次離開他們的家
來到你的身邊
那些被中國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
帶著戰餘的炸藥,鄉愁,推土機
他們在你糾纏的骨骼間開鑿新的夢
有的失蹤於自己挖掘的隧道
有的跟著落石沈入永恆的深淵
有的留下一隻手,一隻腳
學堅毅的樹站立風中
有的脫掉舊袍,拿起鋤頭
在新開的路旁釘立新的門牌
跟著新認識的異鄉女子,他們學習
接枝,混血,繁殖
一如一遍遍種下去的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
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
他們把新的地名掛在新開的路上
春天的時候
他們偉大的領袖,戴著勛章
到一個叫天祥的地方撿賞落盡的梅花
他們把御榻鋪在溫泉的小徑,頂著熱氣
大聲朗讀正氣歌
但你不是華清池,不是馬嵬坡
不是迢遙朦朧的中國山水
那有名的大千居士,顫巍巍地扶著
比山間雲霧還虛無的美髯
在你具體的臉上
用半抽象的潑墨揮霍鄉愁
他們在你的山壁上畫長江萬里圖
但你不是山水,不是山水畫裡的山水
從你額際懸下的不是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不是范寬的谿山行旅圖
對於那些坐著冷氣巴士遊覽你的人
你是美麗的風景
(就像四百年前乘船經過東邊海上,用奇特的聲調
呼喊福爾摩莎的葡萄牙人)
但你不叫福爾摩莎,雖然你是美麗的
你不是帶走的、掛著的、展覽的風景
你是生活,你是生命
你是偉大真實的存在,對於那些
跟著你的血脈一同顫動、一同呼吸的
你的子民
4
我尋找濃霧的黎明
我尋找第一隻飛過峽口的黑長尾雉
我尋找隙縫中互相窺視的木藍與大戟
我尋找高聲讚頌海與旭照的最初的舌頭
我尋找追逐鼯鼠的落日的紅膝蓋
我尋找跟隨溫度變換顏色的樹的月曆
我尋找風的部落
我尋找火的祭典
我尋找跟著彎弓響起的山豬的腳步聲
我尋找枕著洪水睡眠的夢的竹屋
我尋找建築術
我尋找航海學
我尋找披著喪服哭泣的星星
我尋找吊鉤般懸起血夜與峽谷的山月
我尋找以鐵索綑綁自身,自千丈高崖垂下將自己與山一起炸開的手指
我尋找鑿壁的光
我尋找碰撞船首的頭顱
我尋找埋魂異鄉的心
我尋找一座吊橋,一條沒有鞋帶的的歌也許是
我尋找回聲的洞穴,一群意義豐富的母音子音:
桐卡荖,旁給揚,塔比多
礑翁乾,洛韶,托魯灣
托博閣,斯米可,魯玻可
可巴洋,巴拉腦,巴托諾夫
卡莫黑爾,卡魯給,玻卡巴拉斯
喀拉胞,達布拉,拉巴侯
卡希亞,玻希璃,達希魯
希黑干,希達岡,希卡拉汗
卡奧灣,托莫灣,普洛灣
伏多丹,巴支干,欣里干
得呂可,得卡倫,得給亞可
沙卡丹,巴拉丹,蘇瓦沙魯
布拿俺,玻魯琳,達布可俺
烏歪,陀泳,巴達幹
達給黎,赫赫斯,瓦黑爾
斯可依,玻可斯伊,莫可依希(註)
5
我尋找回聲的洞穴
在微雨的春寒裡思索這卑微地上
居留的秘密
秋天的時候,他們結伴行走於峽谷的山道
在樹林間、溪水邊等候的
也許是一群忽然湧出的獼猴
也許是兩間沒有主人的竹屋,靜立在
荒廢的耕地旁
在更遠的古道,他們跨過一叢蔓草
再一次遭遇埋伏的日軍戰壕
更遠處是一座茅草搭建的山胞獵寮
以及兩三塊,最近一批考古隊員
留下來的陶片
我們繞過迴頭灣
行至九株老梅所在的吊橋
在日本警察駐在的地方,一個現代郵差
愉快地把郵件分投進不同的信箱裡
取走它們的也許是走兩小時路,過吊橋來的
蓮花池老兵
也許是坐著搬運車一路顛簸而下的
梅村婦女
你們顛簸地走進黃昏的村落
一個強健的村中男孩興奮地跑過來迎接
矯捷的身影彷若五十年前他外祖父
追獵的山鹿
「爸爸已經燒好茶等你們了!」
竹村,他們家園的名字
多麼像他父親年少時讀過的唐人的詩句
一如五十年前在此耕獵的泰雅族人
他們過海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
種植他們的果樹,養育他們的兒女
6
在微雨的春寒裡思索這卑微地上
居留的秘密
鐘聲推移鐘聲
群山在群山之外
我拾級而上,暮色中傾斜走近巖頂禪寺的梵唱
彷彿那反覆的波浪
彷彿你寬遠的存在
這低迴的誦唱何其單純又何其繁複啊
包容那幽渺的與廣大的
包容那苦惱的與喜悅的
包容奇突
包容殘缺
包容孤寂
包容仇恨
一如那低眉悲慈的菩薩,你也是
不言不語的觀世音
無緣、同體地觀看天開地闢,樹死蟲生
山水有音,日月無窮
我彷彿聽見生命對生命的呼喊
穿過空明的山色,水色
穿過永恆的回聲的洞穴
到達今夜
萬仞山壁如一粒沙平放心底
註:
這些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的古地名,在泰雅族語裡皆各有所指。如塔比多,今之天祥,原意為「棕樹」;洛韶,原意為「沼澤」;達布可俺,原意為「播種」;巴支干,原意為「必經之路」;普洛灣,原意為「回音」。參閱廖守臣著《泰雅族的文化》
(台北,1984 )。
---
◎作者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廟前》、《動物搖籃曲》、《小丑畢費的戀歌》、《家庭之旅》、《小宇宙》、《島嶼邊緣》、《貓對鏡》、《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輕/慢》、《我/城》、《妖/冶》、《朝/聖》、《島/國》,散文集《人間戀歌》、《晴天書》、《彩虹的聲音》、《詠嘆調》、《偷窺大師》、《想像花蓮》,音樂評介集《永恆的草莓園》等。譯有《拉丁美洲現代詩選》 等十餘種。中英對照,張芬齡譯的《親密書:英譯陳黎詩選 1974-1995》(Intimate Letters: Selected Poems of Chen Li)1997 年由書林書店出版。1999 年受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2001 年底,荷譯陳黎詩選 De Rand Van Het Eiland (島嶼邊緣)由荷蘭萊頓大學「文火雜誌社」出版。2004 年3 月,受邀參加巴黎書展中國文學主題展 。2009 年底,法譯陳黎詩選 Les confins de l'ile(島嶼邊緣)由法國 Tigre de Papier 出版社出版。2010 年2 月,日譯陳黎詩選《華麗島の边緣》由日本「思潮社」出版。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獎,金鼎獎 ,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等。2005 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 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Poetry Parnassus)。
(簡介來自陳黎個人網站)
---
◎小編哲佑賞析:
這首詩非常的長,分成六節,彷彿層層剝開又再包裹起來,多面向地形塑太魯閣的樣貌。第一節以直面碰撞,首句寫著「在微雨的春寒裡思索你靜默的奧義」,接著由沙粒來延伸廣大的山勢,雲霧、葉落、飛鳥、花開,外在的景物流轉彷彿也和個體的生命呼應,從這些景物裡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夢境,自己身上的時間。
這些當然是「自然的靈性」,但自然對人來說可能不只如此。作者筆鋒一轉,回到無言的景物,再把個體擴大為群體;如果我能從這座山裡看到自己,如果所有人都能在這座山裡看到自身,那我與他人的界線是否也能鬆動、泯除,在無窮的對視之間,我也一如千百年來路過此地的人?
於是歷史出現了。太魯閣不言不語,但是收納了所有:西班牙、荷蘭、中國、日本……有人離開,有人到來。事件在此發生,也在此埋葬,成為此刻的地景。第三節把目光集中在國共內戰後渡台的中國人,「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自然不只帶給個人生命的震顫,更是人們寄託的所在,故土的鄉愁轉移到異地,所有文明都渴望自己被土地擁抱,落地生根。
彷彿是存在的方法,在荒野中尋找黎明,尋找月曆,尋找部落祭典,建築術和航海學。這可能是全詩最核心的部分,交織了自然與人文,靜默的奧義在於接納尋找。第五節再回歸個人,「回聲的洞穴」,說出的話經歷了些什麼,歸返的時多了滄桑的變遷,儘管可能還是同一句話。人們在此留下不同的傷口,山林卻能把這些融為同一片景色,同一個歷史。於是明白我們都是無垠自然裡的一粒沙土,也像是一棵種子,溫默地與土地共振。
----
美術編輯: @arteditor053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_24.html?m=1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太魯格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歷史 #暴雨 #島嶼邊緣
梁實秋鳥學習單 在 六鳥教學活動與資源 作者相關影音 課文相關影音 YouTube 影音 的推薦與評價
課後閱讀素養學習單(教學百寶箱). 5. 閱讀饗宴提問單(教學百寶箱). ☆活化教案 ... (節錄自梁實秋著梁實秋論文學,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二、梁實秋的散文特色. (一 ... ... <看更多>
梁實秋鳥學習單 在 學習吧LearnMode平臺- 鳥一文是梁實秋廣為人知的抒情文 的推薦與評價
鳥一文是梁實秋廣為人知的抒情文, 以詠物抒懷的手法,藉著觀察和體會,生動描繪鳥的聲音、形態、動作,寫出對鳥的喜愛和讚美。 學習吧有許多有關此文的教學資源, ... ... <看更多>
梁實秋鳥學習單 在 [國中] 103國中國文上榜心得(備課與試教) - 看板study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教學經歷】師範體系畢業,上學期回國中母校實習,無帶班經驗。
【複試經歷】103台北(落榜) 103桃園(上榜)
跟許多筆試高手比起來,
我沒有紮實的教育科目基礎,
進複試的兩場都只是低空飛過門檻。
由於自知不擅長筆試,
只有試教方面「稍」有優勢,
所以進複試後,
我就把希望全賭在 試 教 翻 盤。
不過我所謂的優勢是指跟自己比,
跟教學經驗豐富的前輩們一比還是弱,
所以想翻盤的話,
真的要有燃燒生命的決心!
我兩次進複試都哀號:
「考個教甄大概折壽十年~~~」
等到後來真的靠試教翻盤上榜,就覺得自己太幸運了!考完還活著XD
特別感謝板上無私分享的前輩,
和熱心協助代報的tingbsys老師,
你們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順利上榜後,
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不是和親友報喜,
是希望趕快整理好心得回板上還願。
不過,文中不少觀點和想法都是在和朋友討論時萌芽的,
實際教學的經驗尚不足,
所以有些idea在運用時可能不成熟,
懇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我會虛心學習。
文長,慎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建議要對自己站上台的優勢/劣勢為何有清楚的認知,然後隱惡揚善。
像指導老師就說我的優勢是音量大、台風穩,
雖然上台試教時還是會緊張,
不過外在表現很鎮定,
教學時從頭到尾都面帶笑容。
(這是為了讓人看不出內心澎湃洶湧)
教學內容方面,
實習演示時,被稱讚過引起動機的技巧和情意教學。
我自己也喜歡從生活中的經驗和例子,
利用提問技巧來引導學生了解抽象的情意,
所以我每一課的教學重點都放在情意,
不管教閱讀、教寫作,最後全部到帶到情意總結。
劣勢也不少:
1.寫板書的速度極慢(像一筆一筆刻),勉強寫快又很潦草。
這點是實習時學生在回饋單上告訴我的。
(嗚...竟然慢到連學生都受不了)
為了克服板書方面的劣勢,
我盡量用心智圖代替條列式的板書、事先做好字條節省時間。
但課名和總結我還是會手寫,
然後盡量讓僅有的幾個字能工整漂亮。
2.上台常人來瘋會拖到時間,影響教學節奏。
這真的是我的死穴!
越想展現自己很放鬆、可以克服緊張時,
越容易臨時想補充什麼便脫稿演出,
結果就壓縮到原本應該拿來好好收尾的時間。
人稱:「廢話王」。
很多厲害的老師都會想一套時間不足時可用的備案,
讓自己試教的15分鐘更充實,
但我只有廢話太多超時爛尾的煩惱T_T。
所以,後來我練每一課試教時都嚴格計時,一超時就重新來過,
還會錄影並反覆觀看檢討,
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剛才又即興講了哪些無關緊要的話。
3.個子矮、外表毫無威嚴,像個大姊姊。
剛開始想跟學生打成一片,
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
試圖當個溫柔的老師,
不過學生都很精明,會軟土深掘!
所以我後來發現偶爾當隻笑面虎,
笑得學生心發寒,
再適時收起笑容使用冷暴力是必點的技能XDD
4.不喜歡教長篇文言文
這個無解,就是不喜歡。
但我備課時盡可能備得活潑點,
免得自己睡著。
總之,想辦法藏拙,多多展現自己優點。
【二、寫簡案】
1.概覽文本+確定教學目標
看完課文後,
我通常想一想自己心中對課文有什麼共鳴?
再鎖定一個情意目標自己先寫簡案,
寫完後,
才看看備課用書有哪些不錯的內容可以加進去做補充。
我告訴自己盡量不依賴備課用書,
因為容易沒有特色,
而且若缺少了連結生活經驗的例子和提問,
就不像經過老師消化的教學內容。
2.寫簡案
由於我一直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筆試很爛,
完全沒想過自己人生的第一場筆試可僥倖進複試,
所以等到進複試時,連課本都沒湊齊。
台北市對新手相當殘忍,
抽課範圍是六冊含語文常識。
進複試後我雖非常努力,
企圖在十天內擠出八十課簡案,
最後還是失敗了,
只備個七八成,
而且都是草案,沒時間細修。
但考完台北大受打擊後,
備課時組織重點的能力和速度都明顯進步,
仍然有不少收穫。
因為當時真的太趕了,
我的簡案就走極簡風,
只用一張A4紙橫放寫出流程和必問的問題,
還有設計好想呈現在黑板上的心智圖或板書。
(圖)https://ppt.cc/0rHb
(圖)https://ppt.cc/T1QF
極簡風教案,〈大鼠〉和〈定伯賣鬼〉我都沒實際抽過,
就大致列出想講的梗、流程和「心智圖(板書)」配置。
不過這些內容現在看來都很不成熟,可以再修。
台北備到第六冊字體已經像鬼畫符,
而且拍照才發現當初寫簡案還有不少錯字(好糗好崩潰),
望各位老師海涵。
多備幾課後就發現課文雖多,
但其實可歸納成親情、友情、童年回憶、遊記、小說、生活體悟、說理...幾類,
所以我就相似的幾課一起準備,
備課速度會越來越快。
但是,我在準備時同一課常構思了數個教案,對要用哪個方案猶豫不決。
所以我就不斷請教他人意見,請別人幫我二選一。
一定要多聽聽不同的觀點和建議,但保有自己的風格也很重要。
不建議在還毫無頭緒時,
就當伸手牌問人怎麼教,
應該先想出雛型,再請教他人是否可行,這樣進步才快。
3.怎麼開頭? (準備活動)
建議想一套自己的萬用開場公式,
不管哪一課都這樣開頭,
練熟的話一進門就能有hold住全場的氣勢,
也不怕太緊張忘了下一步要幹麻。
我的公式是:
進教室先班經(打招呼→點名→說明老師獨門的正增強規則),
↓
問同學「我們上到哪一課?」(板書課名)
↓
快速複習寫作背景
↓
用A4圖卡引起動機
↓
進入發展活動(通常是統整或情意教學)
因為我課備不完,
來不及細細品味每一課的文章有什麼細節,
所以只好假設每一課都教完課文了,
開場複習一下作者寫作的背景後,
就強調平時培養統整能力很重要,所以今天我們只做統整。
我不會貪心想統整整課,只鎖定一到兩個重點,
不然我這個廢話王會教得很趕很趕,
沒時間好好提問互動和引導。
4.教學中我會注意的重點
(1)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或時事
以生活經驗作為橋樑可以幫助學生融入課文情境。
*例如:
〈過故人莊〉講去朋友家作客的經驗。
我就會問學生朋友怎麼招待他?一定要吃滿漢全席嗎?
一起分享麥當勞大薯,或只是一起分享遊戲破關密技,是不是也很快樂?
同學覺得孟浩然會嫌棄好朋友只準備了「雞黍」這種家常菜嗎?
〈大鼠〉講擬定制敵對策之重要性。
我就講學生班際籃球比賽的經驗,
如果對方籃下的球員都很高大,就不要硬碰硬,可多從外線投三分球得分。
因為注意到學生對影劇動態都很敏銳又八卦,
所以我也常舉影劇新聞為例,
正、反面教材都包含在內。
*例如:
〈一粒珍珠〉講氣質和內涵可以變化先天的缺陷,
我舉女藝人邵庭雖有妥瑞氏症仍勇於面對,不畏輿論,
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贏得網友讚賞,這是正面例子。
〈王藍田食雞子〉講情緒管理和理性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我就舉小甜甜因為沒安全感刮花前男友張峰奇的車,
又上傳燒炭照威脅復合,這就是反面例子。(小甜甜抱歉啊~~~)
(2)提問
因為我的重點通常放在情意教學,
情意對學生而言太抽象,
如果只用講述法由老師自顧自講出課本賞析寫好的現成答案,
沒用提問幫學生搭鷹架的話,
因為我本身還沒有豐富的人生歷練,
講起來可能會很平凡、難有亮點。
所以情意教學時我就逆向思考,盡量以學生的角度,
想想該怎麼層層拉高問題的難度去引導學生思考,
終極目標是希望老師想教的情意內容,可以由學生領悟後親口說出來。
桃園場我教〈陋室銘〉,
問了老半天,
終於成功引導其中一位學生說出「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質條件更重要」,
當時感動到差點淚灑講台,
覺得「這個孩子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天使吧!」
桃園台下有學生轉移注意力,我會忘記正在考複試,感覺真的是在上課,
所以一直努力和學生互動。
台北沒學生只有後方三位評審,
所以我剛開始其實有點放不開,
後來自己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
索性直接豁出去走到三位評審面前問,
從生活經驗先提問→引發思考→破梗情意理解,
最後才假裝從容(其實緊張的要死)走上台總結並板書結論。
不管有沒有學生我都會預留幾秒候答時間(其實是讓自己順便喘口氣),
最後才理答和總結。
我想厚臉皮的關鍵就是忘記自己在考試,試教時心裡只准想:
「這樣問、這樣教學生能不能聽懂?」
而不是「我現在表現得好不好?各位評審大大你們還滿意嗎?」
(3)班經
前面提過我進教室會先班經、點名、說明老師獨門的正增強規則,
原因是才剛實習完,也沒有帶班經驗,
外表就一副欠磨練的樣子,
我想展現自己雖年輕,但也有自己帶班的方法。
如果有發學習單我一定會邊教邊注意學生有沒有跟著寫,
考桃園走下台時,
用餘光瞄到有個學生不知道板書要抄在哪,
我就實際指著她的學習單柔聲說:
「現在我們教到這裡了!」
結果後方三位評審都有點頭做筆記。
台北場沒有學生,
我也在發展活動跟綜合活動之間抽空下台巡,
然後稱讚全班都乖乖動筆。
所以沒有學生時就逢場作戲吧!是考驗想像力的時候!
把班經融入教學裡,
可以展現出老師不僅是在台上自嗨,而是隨時掌控全場。
(4)分配時間,拿捏發展活動內容的份量
因為我太愛閒聊生活中的實例,常常不小心超時,
之後就會謹慎規劃時間分配,
如果15分鐘的試教,多半是:
班經1分、準備活動2分、發展活動8-9分、綜合活動3-4分。
還記得踏進考場前,我一邊深呼吸一邊提醒自己:
教學內容不貪多,確實有效教會學生就好;
舉例也不貪多,舉出一個最貼切的幫助理解就夠。
只要引起動機完整、情意完整、架構流暢、有班經,
分數應該不會太糟。
(5)教學內容的正確性
千萬不要教錯!
我台北場教〈木蘭詩〉時失誤唸錯課文讀音,
由於音量很足,所以評審應該都聽得很清楚,
但我並沒有當場發現修正。
台北不到10小時就放榜了,
我其實是等到落榜後才想到自己出錯T_T
但這是可以事前演練避免的,
只能說考場上犯這種最基本的錯誤,
會覺得自己很廢是個小渣渣,超想掐死自己。
(不過我台北落榜主要是因為口試太糟,
得了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爛分數,
當時我深深覺得自己是個筆試口試都不如人的loser!
差點被挫敗感擊潰,詳細狀況後面會提到。)
5.怎麼收尾? (綜合活動)
收尾我自己設計了兩套,換著用,
至於要用哪一套收尾,我在寫簡案時就會寫進去,
因為準備時間不夠,所以我就把這兩套練熟以不變應萬變。
但盡可能讓回家作業緊扣教學目標。
第一套:
根據本文再去延伸寫作教學,最後出作文當作業,
學校老師建議我不一定要設計學習單,
直接叫學生打開虛擬的作文簿就好了XD
出完題目我會預留時間教學生審題,
並教學生融入生活經驗和感悟。
最好還能口頭舉出例子,
就算想講寫作手法分析,也要用情意的角度去分析文章動人的原因。
*例如
〈鳥〉
告訴學生梁實秋之所以能精準使用聽覺和視覺摹寫等修辭寫鳥,
是因為擁有細膩的「觀察力」,
而細膩的觀察力源自於對鳥的「喜愛」,
所以我們寫詠物文章時也一定要融入個人「情感」。
先依序引導上列內容,
然後再帶學生做簡單的詠物練習。
時間夠的話我還會把上一冊學過的〈愛蓮說〉也抓進來講,
展現我對課程的熟悉。
不過如果時間很趕,我就不會用這套收尾了,
因為這套收尾的重點不是出作業,
是想展現作文教學能力成為亮點。
第二套:
這套收尾適用於不好教寫作的課,
我會用生活經驗層層提問,提問順序由具體到抽象,
等最後情意呼之欲出,才開始做總結。
(沒學生時一樣慢慢問,最後假裝學生答出來了再寫到黑板上)
然後作業最後會出一個跟課文相關的開放性的生活情境題,
請學生回家省思,明天課堂上討論分享。
*例如
同樣是〈鳥〉這課,
我也可以最後不教作文,改成先簡單總結課文賞析,再做課後延伸思考。
我會說:
上完這課,同學已經了解梁實秋因為愛鳥,
所以才特別憐憫、同情失去自由的籠中鳥。
但那些養鳥的人,難道就不愛鳥嗎?
許多人也是因為愛鳥才會養鳥的,對吧?
那為什麼同樣是愛,會有這麼不同的表現方式?
(先拋出一個能引發價值判斷的情境)
老師希望大家能想一想,
無論對人、對物,「愛」是不是就一定要佔有或形影不離?
你們覺得「愛」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展現比較妥當?
請各位同學今天回家先思考一下,
我們下節課要在課堂上討論。
(再預告下節課將要處理「愛不一定要佔有,應學著尊重。」這個主題,
如果能帶入青少年的戀愛經驗會更加分。)
如果回家作業一律叫學生寫應用練習或國文習作,
會是永不出錯的安全牌,
但就會錯過展現教師具有「緊扣教學目標來設計作業的能力」之大好機會,
非常可惜呀!
不小看任何一個環節,作業也可以是亮點!
【三、練試教】
練試教最忌諱閉門造車,所以盡量請人幫忙看。
教給資深老師看:
老師會用他們的經驗指出教案哪些地方太理想化了?
放到實際課堂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學習困難?
還有準備方向是否正確?
教學是否流暢?
教給近幾年考上教甄的老師看:
老師會告訴我有沒有哪些加分點或扣分點是我沒注意到的,
還有內容架構怎麼調整最符合考試需求。
教給一般親友看:
親友也許看不懂專業內容正確與否,
但是他們絕對看得懂台風好不好、有沒有奇怪的口頭禪、緊不緊張,
如果能教到他們以明亮的雙眼專注聽講,表示教學至少是吸引人的。
但說是這麼說,因為適逢暑假,
我不好意思麻煩實習學校的老師們看試教,也不好意思去借空教室,
所以以上我全部都沒做到。
我超級心慌,只好先關起房門來狂練,
但我仍全程錄影後,
再請從小國文程度和台風就很好的妹妹幫我修試教和教案。
到目前為止,聽起來真的很荒謬,
因為我妹不但沒修過教程,
還讀跟國文差了十萬八千里的工科。
但是,
我妹卻意外地在「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和「情意教學的內容剪裁」方面,
給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議。
*例如:
她會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哪些例子扯太遠模糊焦點或脫離學生生活經驗?
哪些討論或作業沒有緊扣教學目標?
哪些提問方式模稜兩可,易讓學生無言與困惑? 老師也不容易理答。
哪些段落不是教學的重點,可以捨去?
我ㄧ開始喜出望外以為我妹是天才兒童!
還想到處亂推薦給朋友!
但後來想想,我妹身為一個外行人卻能一針見血指出我的教學問題,
除了她本身的國文還可以外,
主要是因為他是最了解我先天限制和長處的人,
知道什麼面向我只要微調過就可以發揮得很好,
也知道什麼面向現階段的我無法駕馭,不必挖坑給自己跳。
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找老師看試教時,
最好找對自己有一定程度了解的老師,
才能針對現有的風格給建議。
假設我當時真的因為太心慌,就請完全陌生的老師幫我看試教,
對方能提供給我的建議可能也只有讓我模仿他的教學風格和習慣,
但我畢竟不是他,教學經驗又不足,
短短幾天內就想速成很可能淪為邯鄲學步。
【四、要不要做教具? 怎麼收納?】
怕麻煩的我其實不愛用教具,喜歡一根粉筆打天下。
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準備教具,
所以為了不失分,我加減做了一些真正會用到的教具,
也就是說教具對課程推進應有實質幫助,避免嘩眾取寵。
雖然我進複試後才開始趕製教具,
但強烈建議實習期間就可以買好自己的護貝機,
並準備好一兩百張護貝膜、超大量背膠式的軟磁鐵。
我一開始是因為不想每次借用學校資源護貝時要戰戰兢兢,
才決定自己買齊。
原本以為這些東西很貴,
後來才發現一千元內可以全部搞定,
重點是以後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不必有所顧忌。
所以個人認為既然書錢、車錢和報名費都砸了,
這點小錢不必省,是很划算的投資。
1.分冊教具包
第一次進台北複試時,十天內要備六冊含語文常識(大概是八十課),
對我這個教甄新手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了節省時間&行李箱空間,
我雖然每課都做了教具,
但都只印一兩張可用來引起動機的A4圖卡(記得護貝+貼軟磁鐵)而已,
某些課為了節省板書時間(前面提過我寫板書速度很慢),
我會事先寫好字條。
(圖)https://ppt.cc/mrjJ
A4圖卡引起動機,方便攜帶。
語文常識範圍很雜而且都是記憶性的知識,
如果沒有教具應該很難教得有趣。
所以我準備了實物教具,
有小篆字卡、春聯、朋友的喜帖...等,
其中我自認最用心的實物教具應該是我外公過世時的訃文吧?
(不知道會不會嚇到評審,我先跟外公請示過了,他很OK的~XD)
第二次進桃園複試五天只需備一冊,範圍小多了,
行有餘力我就每課都做學習單,加一些活動進去,
並將所有學習單都用透明檔案夾裝好。
*例如:
〈王藍田食雞子〉
我想在教情意前,先複習人物動作的描寫(其實是自己很想演XD ),
所以假設前一天的回家作業(學習單)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分鏡圖。
我知道有些老師會用書商給的透明夾鍊袋裝教具,
我雖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卻有嚴重的收納強迫症,
所以就自己上網訂了十幾個A3大小的網狀夾鍊袋,把教具分冊收納好,
書局一個賣60up,我上網買一個26元就覺得自己賺翻了,暗爽很久!
(有點受不了自己的貪財個性!但這就是考生苦中作樂的方式XDDD)
(圖)https://ppt.cc/T4pi
分冊裝A3夾鏈袋
2.萬用教具小包
不管抽到哪課都會想帶進場的教具,
這些教具的使用時機已編進萬用公式裡,免得辛苦做了卻太緊張忘記用。
我會整理好裝進A4大小的小夾鍊袋裡:
(圖)https://ppt.cc/WwFJ
萬用教具
(1)粉筆*3色
(我會自備白、黃、橘三色粉筆,免得進場時還要手忙腳亂找粉筆。)
(2)「人、事、時、地、情、景、物」字卡共7張
(分析文章內容,或想在黑板上畫心智圖時都很好用,使用頻率超高。)
(3) 小印章 / 獎卡
我看板上老師和榜首學姊的心得文都分享過發獎卡作為正增強,
覺得是很聰明的點子,所以我也跟著做。
不過後來我發現自己試教習慣走下台提問+班經,小印章也很方便,可走到哪蓋到哪。
我固定開場點完名就會說明獎卡/印章用途,還有結算方式,這樣評審才知道我在幹嘛。
基本上正增強的方式只要用得順,可以自行發揮創意。
(4)星星圖卡
前面提過每一課我幾乎都是以課文情意提問來收尾,
所以板書重要結論時,我會貼上星星標記,提醒學生這是本課核心。
(5)長條磁鐵*8
3.工具小包
因為怕抽課後可能臨時想現場趕製教具,所以我會另外帶些工具以備不時之需。雖然最後
都沒派上用場,但帶著會覺得特別安心。
(1)粗麥克筆數支
(2)事先裁成長條狀的黃色書面紙(可臨時寫字卡)
(3)剪刀
(4)雙面膠
(5)3M無痕膠帶
(6)訂書機
(圖)https://ppt.cc/sFdR
分類打包
【五、焦慮是正常的嗎?我是不是考不上了?】
複試考驗的是實力,也是心理素質,
IQ不用太高,
但AQ(逆境商數、面對挫折的勇氣),
一定要高到爆錶!
其實我最想分享的是這點。
我對自己筆試沒信心,
卻僥倖過了台北複試,
這時我才開始緊張。
(我筆試不容易緊張,
不是我有多鎮定,
只是因為我一開始不是那麼篤定要當老師。
總認為世界上有趣的事情那麼多,
先找好退路再來考教甄,失敗就算了。)
一直等進了複試,
我才意識到自己消極的態度有多麼欠揍!
既阻礙自己成長,
也無意間傷害了其他以教師為志業,且正努力追求夢想的朋友。
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大家。
台北複試是我生平第一次意識到沒拚盡全力會對不起自己,
就連考高中和大學時,
我都不曾有過這種背水一戰的危機感。
(當時的老師已哭Q_Q 老師抱歉我小時候沒什麼榮譽感~)
我想可能是我怕錯過以後,
這輩子以我的爛程度就再也不會有第二次進複試的機會了,
我不想遺憾一輩子,等垂垂老矣變阿嬤後只能憶當年給乖孫聽。
(現在打起來很誇張,但我當時是真的這麼想XD)
也因為我在班上不屬於特別優秀或志向堅定的那一群,
所以我不只一次質疑自己憑什麼跟別人競爭?
如果我失敗了,別人是不是會嘲笑我不自量力?
如果我失敗了,親友是不是會難過失望?
如果我失敗了,我是不是會因為不甘心所以考考考漂泊一輩子?
如果我失敗了,我是不是再也不敢去參加同學會?
這種患得患失的焦慮就在腦內小劇場越演越烈,
把平常的自信心和冷靜全部吞噬了,
不斷鑽牛角尖的結果,就是整個人自卑到了極致。
更糟的是,
我幾乎每天照三餐拉肚子,
連續一個禮拜都失眠到凌晨五點,
好不容易睡著,早上八點驚醒就覺得自己是廢物沒救了,
心裡想著要是在六點時能靠意志力起床就可以多備兩課。
(現在看會覺得我沒被自己逼瘋就不錯了!超級病態!)
結果考台北那十天,
我不但爆瘦到39公斤,
還把自己身心狀態搞得很差,
口試時結結巴巴、眼神閃爍、答非所問,
荒腔走板和靈魂出竅的程度比嗑藥還扯!
焦慮是正常的情況,但卻讓人失常。
落榜後,我非常失落,
不過幸好壓力也在瞬間釋放,
很快又恢復成能正常吃、正常睡(復胖)的我。
這時我才知道上天不讓我一路順遂,
是因為我的人生根本就還沒遇到過什麼挫折,
也還沒有足夠的抗壓性!
不過,
危機就是轉機,落榜會讓人一夕長大。
幾週後,
我又再度筆試吊車尾進桃園。
桃園筆試就佔了60%,
我已輸在起跑點,
試教能努力的空間很小,
照理說想翻盤的機會其實比台北更渺茫。
偏偏我耍笨錯過了後續的中區聯盟報名日期,
所以要是桃園再落榜,
就代表今年考季得提早結束了。
天啊!我沒有退路了!
不知道為什麼,
雖然有著破釜沉舟的決心,
但這次我反而很平靜,
吃得香、睡得飽,
考台北時那些患得患失的小劇場和雜念全煙消雲散,
心中只剩下「這次不管抽到啥,老娘都超想把學生教會啦!」
真的只剩這樣單純又煞氣的念頭XD。
其實我的教學技巧不見得在短短兩次考試期間就有實質進步,
但因為這次備課時真的樂在其中,
進考場時整個人散發出來的神采和氣質都不一樣,
評審委員應該也看得出來考生是不是全心投入於教學當中,
我相信炙熱誠懇的眼神可以打動評審和孩子。
踏出教室時我微笑對評審和工作人員道謝,心想:
「至少這次對得起自己了!沒上就認了,表示其他人更強!」
沒想到竟真的幸運硬擠上榜了!
名次雖不到墊底但也不出色,
不過我筆試實力就只有這樣,能翻盤已經很開心,
由衷佩服筆試高手們!
我想說的是,
教甄這條路,人人都喊苦,
但每個人會遇到的困境和挑戰都不太一樣,
得實際走一遭才會成長。
旅途中帶著一顆正向單純的心,跌倒了再站起來,會走得更勇敢堅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不知不覺打了八千字,
感謝大家不嫌棄我紙上談兵。
因為光是整理備課心得就落落長(看吧我真的是廢話王),
若有機會,會另外分享抽到〈陋室銘〉的試教經驗。
其實我很怕用字遣詞稍有不慎,
就會誤導他人「筆試不需要高」這種錯誤觀念。
如果只考雙北,筆試成績挺重要的;
如果考其他縣市,那筆試成績非常重要啊!
如果早知道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試教翻盤是這麼煎熬,
我絕對會選擇更認真讀書,
而不是先以苟且的心態讓自己陷入險境,再開始亡羊補牢,
邊補邊喊辛苦更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我一開始是想順便藉這篇來反省自己,
不過,如果我走偏了的錯誤示範能有小小的警世作用,
我會很開心。
雖然試教與筆試兩樣都擅長的人真的只有少數強者,
雖然就算跟我一樣有致命弱點,只要願意亡羊補牢,也可能絕處逢生機,
但還是希望大家準備期間就兼顧兩者,不要偏廢,穩穩努力,穩穩上!
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68.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406517803.A.C64.html
沒想到跟我一樣是人來瘋體質的還不少,建議練每課都錄影,錄完務必親自看過,以這方
法對付廢話太多的症頭,效果超級好!!!
因為比起教完後單純回想和懊惱,
看過自己在影片中,那渾然不知時間將盡還繼續口沫橫飛的愚蠢貌,
再搭配不斷replay的視覺刺激,
震撼程度保證是原本空想的八百倍!
絕對銘記在心,不敢再犯啦XDDD
別這麼說~~~
如果"我願意老師"真的願意分享的話,那是板友們的福氣呀!
學姊才強啊!
超感謝妳當時的指點和救援專線!(鞠躬)
謝謝大家不嫌棄啦~~~
板上低調的強者很多,我的整體表現並不出色,但願我平凡的心得,也能帶給大家追求不
凡的熱血和勇氣喔!
祝福各位金榜題名!
※ 編輯: potatohaha (111.240.194.163), 08/17/2014 17:5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