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嗎?在國際上,6月份除了是關心人權的「同志驕傲月」(起源來自1969 年 6 月 28 日發生於美國的「石牆事件」)以外,在台灣,也是關心家中暴力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喔。
1993年,發生鄧如雯殺夫案。
1995年9月,法官高鳳仙完成《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而後由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晚晴協會等婦女團體聯合推動。
1998年5月28日,立法院完成三讀。1999年6月,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
而這個值得我們驕傲的里程碑,則來自於無數家暴受害者的受難與犧牲,以及社會工作者、法治相關人員....等數不清的救援者的努力與堅持。
----
1993年10月27日臺灣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鄧如雯因長期遭受家庭暴力、鄧母、婚內本人及妹均被性侵害,最後殺夫,在受審過程中,受到婦女團體的支援,最後被判刑三年。並促進《家庭暴力防治法》於1998年6月24日立法通過,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家庭暴力防治法與民法保護令的國家。(維基百科資訊)
-----
在這案件中,從最開始母親在關係中的求助無門,到女兒也成為受害者,並且被脅迫成婚,與加害者生下的孩子、娘家的家屬們也被暴力對待,綿延三代的身心壓迫與絕望,令人難以想像。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天會長大,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知道,一個人成長過程,會帶給未來的他什麼樣的影響。美好的回憶會留在心頭,陪伴人長大,在往後艱難的時刻,這些溫柔會陪你撐過難關;而那些被傷害的時刻,也一樣會如影隨形,不曾離開,在午夜夢迴時突然席捲而來。
我想你也跟我一樣,不希望未來的希望,是在恐懼、暴力與絕望下成長;為了社會的和諧、甚至是進步,關注並支援家庭中的暴力問題,是刻不容緩的。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把愛的保護傘撐好、撐大,讓有需要的人在絕望之中,能在你撐的傘下躲雨。
婦女救援基金會
❤ 捐贈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18號3樓
❤ 捐贈電話:02-2553-7133 # 33
❤ Line Pay 捐款捐點數幫助:https://reurl.cc/l0gokQ
❤ 立即捐款:https://reurl.cc/6yeR7O
❤ 更多訊息:https://www.twrf.org.tw/info/title/1092
-------------------------------------------------------------------------
《家暴防治月》
童年目睹家暴 77%成年後曾想輕生
婦援會攜手藝人林予晞 呼籲重視目睹家暴後遺症並投注資源
每年六月是台灣 #家庭暴力防治月,今年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22周年,正逢疫情期間,據衛福部統計,自5/15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後,家暴通報量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15%。家庭暴力或是親子間的衝突行為,除了近期因疫情改變家庭成員相處模式,婦援會發現「#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根據婦援會《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77%曾有自殺念頭,有49%曾有過自傷行為,如此驚人的比例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是否目睹家暴兒少需要更多關懷與協助?且有80%受訪者第一次目睹家暴經驗年齡在12歲以前,更顯示及早伸出援手,對目睹家暴的兒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問卷調查中,婦援會亦發現有將69%的受訪者,童年除了目睹暴力外,本身也遭受家庭暴力行為,其中遭受言語羞辱、謾罵、威脅、恐嚇、等精神暴力比例最高,其次是肢體暴力。由於從小籠罩在各種樣態的暴力行為之下,目睹家暴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80%以上的受訪者容易出現負面的自我價值感,如:易怒、沮喪、憂鬱、容易自卑,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也害怕面對衝突的場景,沉浸在諸多負面的情緒下導致身心俱疲。
為了瞭解童年目睹家暴成年者創傷影響狀況和需求,婦援會於110年針對童年時期曾目睹過家庭暴力經驗之18歲以上的成人,進行「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網路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二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對成年的影響,包括自我價值感、家庭關係、人際/同儕關係、就業與職場狀況、親密關係和生理影響;三是過往接受求助經驗及需求。網路問卷調查進行時間110.03.29~5.31,共回覆448份樣本,有效樣本共371份。
除了上述的調查結果,童年目睹家暴的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際關係以及職場的就業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童年目睹暴力,為了降低暴力帶來的傷害或是避免更多衝突,長年壓抑自己情緒導致與他人或同儕相處的過程中出現隱忍、迎合、逃避等行為;在職場上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一但犯錯或是事情進行不順利,時常覺得是自己的錯、責備自己,且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有失眠、作惡夢、頭痛等生理影響;三成五有服用過精神科藥物。
婦援會長期關注別暴力防治議題,提供家暴被害人社工專業服務與暴力防治推動,今年六月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婦援會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女性人權與社會議題的知名藝人 林予晞 Allison Lin 擔任守護婦女兒少的公益大使。透過影片,林予晞表示:無論是施暴者或是被害人,都應該察覺、正視看待與處理自我的情緒壓力。人就像汽球,雖然有彈性承受身心的壓力和傷害,但如果壓力巨大到真的無法解除時,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員協助釋放壓力。無論是言語的暴力或是身體的侵害,都不是愛的表現。
林予晞 Allison Lin 呼籲大眾:
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愛孩子,不應讓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
同時,婦援會也提出以下四點訴求,希望民眾、政府都能更重視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
💪家暴傷害家庭、親子關係和孩子未來,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政府要編列預算,並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 #家暴防治法,提供創傷復原的資源。
💪疫情下,家庭衝突高,深呼吸調整情緒,家庭暴力可避免。
💪童年目睹、受暴不是你的錯,勇於求助,#婦援會接住你。
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受訪者在小時候接受過社工的服務的比例不到1成,一直到成年之後也有50%的人完全沒有尋求過任何資源或幫助,如何讓更多目睹家暴的兒童或是童年目睹暴力青年得到適切的幫助將是婦援會努力的目標。為此婦援會今年六月開始提供個案輔導會談、經濟支持、心理諮商、資源轉介等各項直接服務,同時也會持續倡議修法,期盼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家暴防治法,打造更友善、資源更充足的服務環境,提供暢通的管道,讓需要幫助的人不再求助無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林環牆維基百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新聞] 蔡英文「論文門」最新進展林環牆爆英國I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曹長青- 美國台裔學者林環牆(Hwan C....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蔡英文學位早在政大任教時就爆爭議? 林環牆驚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林環牆國民黨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林環牆國民黨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Re: [新聞] 蔡英文「論文門」最新進展林環牆爆英國I - PTT評價 的評價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男友整牙、錯字情書被公開:張曼玉 11 段曲折情史,教會我什麼?】
柏林、坎城、金馬、金像影后都被 #張曼玉 拿在手裡,獎座沈甸甸的,維基百科對她下的註解是「華語電影的傳奇」。
一個傳奇,他的能耐不僅是寫下電影史,到底和他們那私下充滿戲劇化的人生呈正相關。
若說張國榮是翩翩如蝶的影壇貴公子,是象徵香港最意氣風發的好時光。
張曼玉亦然,她是豪邁張揚的天之驕女,愛恨情仇寫在臉上,是個「沒有世俗女明星」樣子的巨星,這份獨特令她註定在影壇閃亮,也彰顯 80 年代香港娛樂圈的百花齊放。
—
我對張曼玉最直觀的感受,是她外型和內裡給人的反差感。
香港作家亦舒形容她有一頭好頭髮、笑起來是「純潔兔寶寶」,可當我們攤開張曼玉那 11 段曲折的婚戀史一瞧,亦舒到底是低估張曼玉的潛力。
「若不是貪慕虛榮,我怎麼會出道?」
黃霑《今夜不設防》節目中,憑選美比賽出道的張曼玉隨口說出的這番話,已經為她敢作敢為的態度留下了蛛絲馬跡。
娛樂圈大佬環伺, 20 幾歲的張曼玉沒有身為新人的戰戰兢兢和矯揉造作,在節目中大方講出踏進娛樂圈每個人的心底話:
誰不想成名?縱使一個熱愛表演的人,誰不盼望自己的演出能被欣賞?
-
一個貪慕虛榮的人,一樣可以是個努力而充滿野心的人。
早期張曼玉曾經 1 年接拍 12 部影劇作品求磨練,被媒體戲稱是「張一打」,問她何必這麼拚,她僅回答:「我想要當影后。」
於事業,張曼玉在《旺角卡門》脫胎換骨,在《阿飛正傳》《阮玲玉》《甜蜜蜜》和《花樣年華》徹底綻放、天賦得以發揮。
她對工作的全情投入與不懈努力,讓她兌現少時的「影后」野心,拿獎拿到手軟。
-
工作能靠努力取得成就,但是愛情不好說,張曼玉前半生在愛情傾盡全力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吃盡悶虧。
年輕時和髮型師男友 Eric 同居,張曼玉為對方擋掉各種有親密戲,不過 Eric 對女友的妥協並不領情,持續與前任藕斷絲連。
直到前任出面痛斥張曼玉是「挖人牆角」的狐狸精,張曼玉才發現男友情感曖昧不明、當機立斷退出感情。
1987 年,張曼玉和名導爾冬陞相戀,朋友提醒她爾冬陞很有主見、很大男人主義,張曼玉不介意,堅信自己能夠「以柔克剛」,只是她不太懂得「溫柔」與「底線」的差別。
張曼玉為爾冬陞整牙,為他提包拎鞋,明明不接受他瘋賽車,卻在男方屢屢提到「這是最後一次」後還是選擇容忍。
她一直以為有愛就好,只是付出再多,爾冬陞還是向她提出分手。
—
1991 年,張曼玉和美國人 Hank 拍攝《雙城故事》相戀,分手後 Hank 曝光張曼玉寫給他的數十封情書。
信中張曼玉甜稱對方「死豬」,落款自稱「死魚」,當時全香港都在嘲笑張曼玉錯字連篇,這件事淪為笑柄,王晶更據此為藍本拍攝電影《愛在娛樂圈的日子》,暗諷張曼玉「沒文化」。
導演關錦鵬擔心張曼玉的情緒,張曼玉告訴他:「真正錯的是曝光情書的人,我堂堂正正談戀愛,我怎麼會有錯?」
後來,張曼玉和商人宋學祺相戀,她繼續拿出為愛傾其所有的精神,聽到男方投資失利,二話不說拿出積蓄助戀人東山再起,未料換來宋學祺捲款消失、和她斷絕來往,愛情與金錢血本無歸。
—
洋洋灑灑的情史,張曼玉是甘於犧牲的人,卻忘記凡事太過就會失去自己的慘烈。
多年後,爾冬陞回憶和張曼玉的一段情,閱人無數的他是這麼說的:「我剛認識張曼玉的時候,她是《警察故事》裏那個有著兩顆小虎牙的樣子。」
「到後來她為我整牙之後,我心裡就決定要跟她分開了。」
很多人認為是爾冬陞渣,說他看不見張曼玉的用心,或許吧。
可換個角度,在你見到一個如此有魅力的女人,居然為愛情卑微到低進塵埃,哪怕旁觀者看覺得這種「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愛人方式很精彩帥氣。
可這種洗桑拿氛圍若真發生在自己身上,難忘歸難忘,但壓力簡直山大,同時會疼惜對方不該如此。
—
幾段為愛癡狂的歷程裡,張曼玉覺醒了,她發現自己依然會勇敢去愛,但不再過度執著。
她能夠在與梁朝偉與劉嘉玲若有似無的三角戀中放手,受訪時坦然道:「和他就是時機不對。」
她能夠在和法國導演 Olivier Assayas 的四年婚姻告終後大方宣布離婚,表示「結婚是幫助我明白,我根本不需要婚姻」,且雙方簽下離婚協議書後,她還是繼續和前夫把《 Clean 》拍完,絲毫不讓私情影響到公事。
「我不覺得自己的感情是一片空白,都經歷過這麼多段感情了,我每次都是享受到極致。」她說。
—
張曼玉的事業與感情,都是在享受中學習。
至於張曼玉學到什麼?
光看她從爾冬陞口中「黏膩到不行的小女人」,一路到能自己看展覽、自己剪頭髮、不想演戲就跑去唱歌,被批評五音不全還是笑說:「我演戲二十多年,也被人說過花瓶啊,所以唱歌你們再給我二十個機會吧!」
從認為緊抓不放的付出才是愛,再到能輕鬆自在、游刃有餘地去愛。
張曼玉用她的人生經歷向我們展示「愛」的真諦,不過是讓你身心自由,並在舒心的狀況下仍享受與珍惜和愛人相聚的時時刻刻。
若結果不盡己意,那就接受吧,別再抓著給自己瞎折騰了。
張曼玉怎能不是傳奇?這樣鳳凰重生的她,別說二十次機會了,要我給她上萬次都行。
因為不管怎樣,我知道她都是清醒萬分的了。
#Adaymag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長慎入⚠️ #台灣主權未定 #蔣介石 #十大建設 #黃金 #美援 #舊金山合約 #中日合約 #馬關條約
國民黨支持者攜手前來跟我說蔣介石對台灣功不可沒ఠ_ఠ
我舉個例子:
小明(國民黨aka中華民國流亡政府),1949.12.7突然闖入小美的家(台灣),執意要跟她同居
但小美根本跟他不熟。
小明就說他是來拯救(光復)小美,要小美跟他傳宗接代⋯
小美反抗,他就打她(戒嚴動員戡亂)污辱她不准她說母語(只準說國語否則掛牌子罰錢,原住民改名)
小美忍到後面也放棄了(習得無助感),孩子都生了(血緣融合好幾代)。
但他們沒有合法結婚(台澎主權未定),更別說沒有感情基礎(無國際法理基礎)。
怎麼會是家人? (台灣人怎麼會是中國人?)就因為不得已生了孩子,孩子也長大了,(世代變遷,民主轉型),小美難道不能為自己伸張公義嗎?(轉型正義)
你還能說小明貢獻生孩子能力或者也有養育孩子,功不可沒嗎?這一段關係在一開始就是錯的,後面得到的一切也不會是正當的。
來引用一段不錯的留言(謝謝宗樺跟聖峰還有Henrry)以下:
//就算今天台澎住民「被視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依然可以透過住民自決公投建立新國家,因為住民自決權是人權所保障的。
為什麼強調「被視為」?
「被視為」是法律上的一個擬制,戰後中華民國政權依照盟軍指示「代管」台澎,為了方便行使治權姑且先當作台澎住民具備中華民國國籍。
至於主權未定,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單方面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之後再無任何條約決定台澎主權歸屬,因此現在中華民國政權作為台澎統治當局對台澎僅有 #治權 而無主權。
國際法根本不存在所謂「主權轉移」的慣例,當時甲午戰敗台澎怎麼從清帝國領土變成日本的?
因為《馬關條約》的效力將台澎主權由清帝國轉移給日本,日本戰敗並未有權利對台灣的主權地位主張什麼,《馬關條約》廢止也不會回到簽訂條約之前的狀態,換言之已經割讓給日本的台澎領土不會因為《馬關條約》失效就回歸中華民國、中共、清帝國。
《中日和約》確實以《舊金山和約》為基礎,問題是《舊金山和約》的最終結果是台澎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所以《中日和約》的效力是:「雙方承認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於臺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請問《中日和約》哪一條作出有別於《舊金山和約》對領土的處置了?沒啊!
#中日和約第 2 條:確認《舊金山和約》造成的狀態。
既然《舊金山和約》沒讓台澎主權移轉到中華民國,再確認一次一樣拿不到。
#中日和約第 4 條:如果《馬關條約》依該條廢除之後會造成台澎主權回歸中華民國,那台澎主權問題不就解決了?
但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報告裡寫《中日和約》沒辦法解決《舊金山和約》造成的問題。所以到底能不能解決呢?
當然不行!
#中日和約第 10 條:人民的國籍跟土地主權歸屬是兩個不同的議題,台灣的主權並不會因為上面的人有中華民國國籍就變成中華民國的。
難道中華民國派一大群人到美國某個沒什麼人的小村落住個幾天,就可以主張那個小村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嗎?
(;・∀・)
在國際法理上,「領土主權歸屬」與「人的國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使出現在某塊土地上的那個法人是某個國家國內法最高層級的公法人,也不會使那塊土地的領土權利變成那位公法人所屬國家擁有。
流亡政府就是一個例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歐洲國家的中央政府流亡到英國倫敦,沒有人會說這流亡政府到英國倫敦就成為英國的公法人,倫敦依舊是英國的領土。
中華民國政權就是在1949.12.7起至今依然流亡在中國領土之外的「中國流亡政權」,一直在不屬於自己的領土上,管理者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和人民。
且《中日合約》已經在1972.9.29失效了,因為日本承認中共為唯一中國政府。所以在日本的立場,中華民國已不存在。
至於扯 #庫頁島 的議題⋯⋯
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日本曾統治庫頁島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戰後將日本控制的庫頁島南部交予蘇聯,同年8月8日,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占領庫頁島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庫頁島全境皆屬俄羅斯薩哈林州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承認該島全境為俄羅斯領土。日本主張其僅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自身對庫頁島南部的主權,其主權歸屬何國則至今在國際法上仍「未有定論」。
維基百科都能查到的東西;至於要不要獨立那是當地住民的事,讓他們自己決定啊,干台灣什麼事?//
——————
最後別再講老蔣的黃金作為台灣十大建設功不可沒了。
國史館新解密的「蔣中正總統文物/特交檔案」提供了確切的答案,國軍節節敗退,不少金銀流失在大陸,而外匯在英美也遭損失(如毛邦初貪污案)。蔣介石實際帶來的資金大約2億1千萬美元,相當黃金450萬兩。周琇環「相當黃金800萬兩的資金運臺」一說,與國史館新解密的檔案不符。
1950.6.25韓戰爆發,同年10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從經濟,技術及軍事多方面協助盟國抵抗共產主義擴張。一般統計,1951年至1965年,美國對臺無償經濟援助高達15億美元。而1951年至1974年期間,美國無償軍事援助高達42億美元。按當時35美元兌1盎司黃金的美國官價計,相當於24年內美國送了臺灣約1億2千2百萬兩黃金,是蔣介石運來臺灣的30多倍!
蔣介石帶來的黃金不夠他帶來反攻大陸的大軍兩年軍餉,要不然蔣介石去美國買豪宅為什麼還要用美援?用腦袋想就知道了。
連十大建設都是靠美援難道這個你們居然不知道?!民主化也是因為蔣經國追殺異己追殺到美國去,美國才施加壓力,並且蔣家不只搜刮台灣,連美援都拿去美國買豪宅,中飽私囊,美國緊盯下才有了十大建設。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這個追蹤一下啦~
題外話,當時省主席吳國禎,被老蔣討厭危及生命,逃到美國,時常發表社論,就在講國民黨黨產通國庫的事情欸!後來他病死在美國,有一位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要寫吳國禎自傳,結果國民黨派黑道去殺他欸,這就是很有名的江南案。
欸看到小粉紅好不容易翻牆出來,結果看到是國民黨二三十年前洗腦文宣當歷史,飄揚渡海被打臉,中國真的沒有人才了嗎?還要跟國民黨一搭一唱?
台灣精英被中國國民黨藉由大多次肅清,過這麼多年才欣欣向榮,想不到中國文革之後,只剩下這種傻眼的人,你們分分合合也不要來台灣吵啊⋯⋯我都要分不清國民黨支持者跟小粉紅了哈哈
(居然有2493個字,這一篇一次回完)
放上照片~好找文章❤️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曹長青- 美國台裔學者林環牆(Hwan C....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台裔學者林環牆(Hwan C. Lin)教授關於蔡英文總統博士學位涉嫌造假的50頁獨立調查報告,被整理成12張圖文,簡明扼要,一目了然。如這裡顯示不完整,請見林教授的 ... ... <看更多>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蔡英文學位早在政大任教時就爆爭議? 林環牆驚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林環牆 訪問全程(2022.02.17):https://youtu.be/wz8L_A9MFmU#蔡英文#論文# 林環牆 #倫敦政經學院#認證函#倫敦大學#教授#確認#東吳大學中時新聞網FB粉絲 ... ... <看更多>
林環牆維基百科 在 [新聞] 蔡英文「論文門」最新進展林環牆爆英國I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