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異常小品文 - 多囊腎>
繼續我們的腎臟系列~
➡️圖文版請看: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7.html
除了腎臟水腫、雙套輸尿管,再來我們會看到的胎兒腎臟疾病,就是 #多囊腎。
這個中文名詞其實很容易混淆,因為以英文病名來說,根據是否跟遺傳相關? 水泡的大小? 產前超音波型態? 各自有不同的診斷。
這三種分別是
1️⃣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2️⃣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3️⃣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非遺傳性腎臟病 (有非常非常少見的家族性案例)
✔️大多數影響單側腎臟,常見在左側 (若影響雙側腎臟,通常會因為羊水過少等原因導致無法順利成長)
✔️發生率: 1/2500-1/4000
✔️相關疾病: 膀胱輸尿管逆流、腎盂輸尿管接口狹窄、少部分可能合併食道閉鎖或先天性心臟病
✔️預後: 單側預後佳❤️,雙側無法存活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出現很多水泡,大小不一
2. 水泡之間無連接,各自獨立
---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PKD1(16p,佔85%,較嚴重)和PKD2(4q,佔15%,症狀較輕)基因變異所致,屬於顯性遺傳,因此要詢問家族病史
✔️盛行率: 1/400-1/1000
✔️成人型,發病時間約40歲左右,但是腎臟變化有可能之前就開始出現。往後症狀有可能出現高血壓、腎臟發炎、腎臟功能變差需洗腎等情形,不過每個人惡化的速度不一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稍微變大(大約1.5-2個標準差),並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正常
3. 水泡較少見
4. 建議可詢問孕婦的家族病史,並超音波檢查孕婦本人的腎臟
---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與PKHD1(6p12.3-p12.2)基因異常相關
✔️盛行率: 1/10000-40000
✔️新生兒時期會因肺部發育不良而死亡;若撐過新生兒時期長大,往後一樣會遭遇高血壓、腎臟功能變差、肝臟出現問題(肝纖維化、肝臟腫大)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胎兒時期腎臟變很大 (4-6個標準差),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減少 (Potter sequence: 肺部發育不良,四肢受限)
3. 較常見有小水泡
🔎🔎醫療專業區:
提一下PKHD1基因診斷的困難,在於這個基因很大,約500kb,預估含有至少86個exon,突變形式非常多(到目前被報出來的方式約為750種,以Exon 3的missense mutation(c. 107C>T; p.Thr36Me)較為常見),因此目前多使用NGS的方式來診斷。
---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的問題:
🧐既然ARPKD和ADPKD都會變大且變亮,那兩者要怎麼區分?
✔️通常ARPKD的腎臟會變得更大! (剛剛有提約4-6個標準差)
✔️ARPKD看起來亮成一片,分不清calyces和cortex;而ADPKD的corticomedullary differenciation是有的
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產前超音波
#多囊腎胎兒診斷
#ARPKD
#ADPKD
#MulticysticDysplasticKidney
#CysticDysplasi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我胸口的疤痕
其實很久以前QA有簡單回答過,但因為後面拍了YouTube有些新加入的朋友,所以陸陸續續都會有人問我胸口上的疤痕是怎麼一回事。
我出生後被檢查出有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叫做心室中膈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簡稱VSD,簡單來說就是本來應該分開的兩個心室中間有破洞的意思,新生兒有心室中隔缺損的機率是千分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到青春期之前都有機會自己癒合。
雖然我並不是很嚴重的病患,我並沒有感受過任何症狀,每年固定回診追蹤破洞也確實有在逐年縮小,但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從小到大的體育課大家在跑操場的時候都是被老師叫出來在旁邊休息的那個看起來又白又虛弱的同學,雖然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爽,但我當時一點都不想要這個特殊待遇,我只想要跟大家一樣。
每年的追蹤我都是聽到差不多的話已經習以為常,每次去醫院的日子就是等門診,照超音波,看醫生,醫生說沒事唷明年再觀察,然後跟我媽去吃好吃的然後回家,我跟我逐漸縮小的破洞彼此相安無事的相處直到了我19歲這一年。
19歲是一個心室中隔大概已經不會再自我癒合的年紀,破洞這時候剩下0.1公分,醫生說因為破洞很小,心臟每跳動一次所造成兩心室間的血柱會變得很有傷害力,(大家可以想像一個水球如果拿針戳破一個小洞,噴出來的水柱是很細很強,被噴到還會痛)而這個在我心臟裡的小洞噴出來的血柱呢剛好射向我的其中一個心臟瓣膜,現在可能沒事,但這樣打十年二十年可能會讓瓣膜受損,所以為了預防瓣膜受損,建議動手術,那一年我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我有一個人生最長的假期,跟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剖開我的胸腔把那個0.1公分的小洞縫起來。
接下來那些手術完住在加護病房一天全身插滿管子聽夜班護士閒聊還有周圍病人哀嚎,一週掉八公斤,自費止痛戒斷,還有手術後第一次下床馬上昏倒的故事就以後有機會再說。
手術之後我擁有了一顆長得很奇怪但是很健康的心臟,伴隨我19年的心雜音消失了,醫生也宣布我不用再回診,我終於跟大家都一樣什麼運動都可以做,因為開胸手術免役讓我大學畢業後可以直接出國留學。
謝謝你看到這邊,說這麼多沒有要幹嘛,我只是想要發辣照又想要看似言之有物而已啦,爽!
photographer @timothy_figure
hair @jarvis_lin0131
#晏人物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幸可以上佳宜的直播,分享孕婦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知識,還有最近最火紅的話題~~~打疫苗!
懶得看完全程半小時,可以直接看以下重點整理
⭐️⭐️⭐️>>>重點整理在這裡<<<⭐️⭐️⭐️
1️⃣ 到底該不該出外產檢? 哪些項目可以延後? 那些不行?
✏️產檢間隔調整:
一般孕婦: #產檢的間隔時間會拉長。
高危險妊娠 (高血壓,免疫疾病,胎兒生長遲滯,多胞胎等): 建議原定時間產檢。
✏️一般檢查建議週數如下:
🔸剛驗到懷孕/確認懷孕: 往後延到8~10週左右 (前提是沒有嚴重腹痛或是大出血的情形)
🔸初期唐氏症篩檢/子癲前症篩檢: 11~13+6週 (可和第一次產檢其他自費抽血項目一起)
🔸NIPT: 10週以後 (無週數上限)
🔸羊膜穿刺: 16~17週之後 (仍建議24週前做到檢查)
🔸高層次超音波: 20~24週
🔸妊娠糖尿病 (喝糖水): 24~28週
🔸乙型鏈球菌: 35~37週
有些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這些檢查可以考慮安排和產檢同天去檢驗,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2️⃣ 孕婦屬於COVID-10高風險族群嗎? 重症比例將高出一般人幾倍?
是,和同年齡女性相比會較嚴重,重症、插管、死亡率都會增加,#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比例增加約三倍,死亡率高出約1.7倍。
#本身有內外科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氣喘,BMI較高,年紀較高,等是高危險群的孕婦,#感染COVID變成重症的機會比較高。
3️⃣ 臨盆的產婦怎麼辦? 不同生產方式的染疫風險有不同嗎?
🔸自然產: 建議38-40週約定時間催生。
🔸剖腹產: 按照原定計畫時間生產。
⭐️住院前: #檢測孕婦本人和一位陪產者的PCR。
陰性:安排住院;陽性:由專責醫院照護。
🔎#萬一感染怎麼辦? (COVID-19孕婦)
🔸無症狀或輕症患者: 不需要改變原本生產的計畫
🔸肺炎或敗血症: 超過32週考慮提早生產
🔸插管: 直接生產
--> 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較高
🔎#生產方式跟被感染的風險較無相關,建議產後可提早出院。
🔎#哺乳: 美國建議可以母嬰同室,也可餵母乳,但一定要 #戴口罩和勤洗手。
4️⃣ 不幸確診,會感染給胎兒嗎? 小孩出生後會有後遺症嗎?
✏️產前感染,目前和致畸胎性、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沒有明確的關聯。
✏️垂直感染的機會非常低,很少見,但仍然有零星的個案報導,沒辦法完全否定。
✏️新生兒感染大多數也無症狀,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5️⃣ 可以打疫苗嗎? 新生兒會有抗體嗎? 備孕哺乳可打?
可以打,以 #mRNA為優先選擇。
#腺病毒載體疫苗並非不能打
🔸mRNA疫苗在第三孕期施打於新生兒有發現抗體。
🔸備孕和哺乳期間: 可以打,不須因打了疫苗而避孕。
—-
<<孕婦與COVID-19>> 疫情相關資訊傳送門🔗
🎈孕婦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_22.html
🎈關鍵時刻該如何進行產檢? 我該去做產檢嗎?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42.html
🎈疫情期間產檢變少了,如何安心在家? 教你數胎動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27.html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約催生?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html
🎈我有產兆了怎麼辦?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6.html
#佳宜好朋友
#防疫加開版
#孕婦與新冠肺炎
#covid19
#懷孕生產相關衛教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很多人以為心室肥大就是心臟病,其實這很可能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叫做「法布瑞氏症」,這種疾病發病時,不僅四肢末端會像燒燙傷一樣刺痛,心臟也會變肥大、造成心律不整,甚至引發中風危機。醫師說,它的症狀和其他疾病很雷同,很容易被誤診,有人痛了半輩子,才知道原來自己罹患了「法布瑞氏症」。
年近半百的曹先生,從10歲開始,只要天氣變熱,手腳末端就會出現像燒燙傷一樣的灼熱感,還會併發腹痛拉肚子,非常痛苦,40年來他找過各科名醫求診,都找不出病因,直到去年健康檢查做基因分析,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法布瑞氏症」。
所謂「法布瑞氏症」,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因為身體缺乏某種溶媒體酵素,無法正常代謝,發病時,肢體末端會極度疼痛,皮膚長紅疹,隨著年紀增長,多數病患心臟會變肥大,腎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甚至還會引發中風危機。
醫師說,由於「法布瑞氏症」症狀很多樣、又很難辨別,很多病患被誤診為關節炎、一般心臟病或腎臟病,目前全台確診病例數大約50位,但因為二分之一的高遺傳機率,實際人數預估超過一萬人,因此建議家長,儘早幫新生兒做血液篩檢,這樣才可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保健衛教-幼兒疾病 - 宏其婦幼醫院 的相關結果
若發現寶寶每次喝奶都要花很久的時間、或時常中斷、呼吸喘又冒冷汗等都是嬰兒心臟衰竭的症狀。因肺部血量增多,容易造成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針對嚴重的 ... ... <看更多>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先天性心臟病介紹> 認識 ... 的相關結果
依先天性心臟病的類型,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 心雜音、發紺、易疲倦、呼吸困難、不正常之脈搏、生長遲緩、易冒汗、反覆性呼吸道感染等。 先天性心臟病常見檢查. ... <看更多>
新生兒心臟病症狀 在 嬰幼兒常見先天性心臟疾病 - 媽媽寶寶 的相關結果
如「心房、心室中膈缺損」,在左心和右心的隔間上有了缺損,缺損小或許嬰兒時期不易出現症狀,但若缺損大則可能提早出現症狀,或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分流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