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第四次定期大會問政整理,香菽邀您一同回顧。同時本月9日,第五次定期大會即將開幕,對於市政議題,香菽始終保持開放態度,市民朋友們對於市政有任何指教,歡迎傳訊或者留言交流。
【#2020年11月27日高雄市政總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417364782754724
▲ 積極爭取經費,加速高雄產業發展
過去中央重北輕南,期盼陳其邁市長運用其人脈,大力爭取中央經費,加速產業發展並帶動投資。
▲ 產業招商與轉型,台積電到底來不來
產業轉型需與時俱進,不要只期待台積電投資,應引進其他旗艦型產業,進而帶動周邊附屬產業投資高雄。
產業投資高雄,恐面臨五缺問題,市府要有因應對策,人才部分,市府應創建平台,提供高雄18所大專院校與產業、企業結合,留住人才。
▲ 產業群聚效應
南科效應應帶動投資,高雄在地企業出走,警訊!
▲ 南部科技廊道成形,橋科是串聯南部科技廊道重要的一環。
完善橋科二階環評及減震計畫,加速推動亞洲新灣區、及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城市新轉型,改善三民區鄰避設施
肯定陳市長承諾中區焚化爐5年內除役。
高雄肉品市場遷移爭議盡快解決。
▲ 鐵路地下化後週邊發展
▲ 輕軌二階施工交通黑暗期因應
【#2020年11月10日2020年11月9日財經部門業務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369288134332535
年度歲入歲出預算的短差
▲ 社福津貼預算來源
▲ 高雄產業轉型現況
-橋頭科學園區
-仁武產業園區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高雄券發行的有效性評估
【#2020年11月5日社政部門業務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286599012522412
▲ 舊瓶新裝的高雄市勞工自治委員會是否淪為大內宣
▲ 建置足夠的托育空間,打造友善的托育環境
▲ 社會局管轄之機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機構、兒少機構、公托中心、身障機構)食的安全
【#2020年11月3日民政部門業務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829350871174864
▲ 針對研考會民調內容設計產生爭議質詢
▲ 針對智慧城市發展提出質詢
▲ 針對民政局一區一特色規劃質詢
【#2020年10月30日高雄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專案報告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845879502725323
▲ 針對因應萊豬進口食安檢查人力不足及經費不足質詢
【#2020年10月28日工務部門業務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272561470762476
▲ 鐵路地下化沿線整體狀況
▲ 沿線開發與活化
▲ 71期重劃區
▲ 民族社區如何再造
▲ 整體休閒機能之規劃
▲ 綠廊帶的完工時程
【#2020年10月26日都市計畫委員會業務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1798229933649736
▲ 亞洲新灣區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建議參考國際港灣城市,引入住宅人口,吸引產業活動。
▲ 三民區包含灣子內地區、民族社區、中都地區應盡速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作法促進發展。
【#2020年10月23日警消衛環部門業務質詢重點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778189382976079
▲ 流感疫苗之亂,市府應有配套,別讓第一線人員揹黑鍋。
▲ 旅館旅客確診新冠肺炎,業者求救衛生局,市府竟甩鍋防疫專線。
▲ 市府三七五減汙策略為中長期計畫,短期能見成效的策略也應訂定。
▲ 三民區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的規劃,目前僅完成一案,其他四案進程為何。
【#2020年10月19日交通部門業務質詢重點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825788121521196
▲ 完善的整體大眾運輸路網
▲ 針對捷運局長輕軌二階因韓市府而延宕之言論提出質疑
▲ 輕軌二階評估方案何時完成
▲ 交通整體性的評估(大順一路貫穿博愛路、自由路、民族路口)
▲ 龍德新路拓寬整體評估
▲ 中博高架橋拆除與周邊交通整體規劃
▲ 站西路開闢與部分路段服務水準檢討
▲ 報復性旅遊消費高雄有無受益
▲ 愛河觀光發展討論
▲ 愛河指定觀光地區發展討論
【#2020年10月16日農林部門業務質詢重點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1881049025378508
▲ 高雄肉品批發市場遷建後續。
▲ 面對極端氣候時代的來臨,治水、缺水問題,高雄準備好了嗎?
▲ 水利局針對水情「超前部屬」到什麼狀況了?是有詳細計畫或演練?
▲ 南水北送,是否代表高雄用水無虞?
▲ 目前三民區滯洪池規劃是否能因應防洪標準?
▲ 愛河上游用戶強制汙水管接管後續?
【#2020年10月13日教育部門業務質詢重點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999078527237019
▲ 針對營養午餐是否違規使用萊豬教育局如何稽查?
▲ 未完成的九座國民運動中心其期程為何?
▲ 2020電競嘉年華是否會繼續舉辦?
▲ 體育班刪減應建立公平完善的判定機制。
▲ 高雄市準公共幼兒園量有,質如何提升?
▲ 高雄教保服務達38372名額是否符合現今需求?教育局未來如何因應?
【#2020年10月8日第三屆第四會期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https://www.facebook.com/banana1023/videos/3519963028094745
針對下列議題向市長陳其邁提出質詢:
▲ 高雄產業發展定位過去與未來
▲ 年度歲入較去年增加59億,然而55.79億來自中央補助,高雄市如何改善開源能力 ?
▲ 新市府提出四大優先政策,皆與經濟發展相關,然而 #經濟發展歲出預算 卻減少,預算編列應如何改善?
▲ 輕軌二階爭議路段(大順路、美術館路)後續如何處理?
▲ 鐵路地下化延段發展:「高雄的表參道」。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林蒲遷村多議題無共識 陳麗娜堅持:條件一定要優於紅毛港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關注大林蒲遷村議題,並提出多項具體主張,包括遷村基準日應訂為110年2月草案公布日、建物補償應統一以新建RC價格計算、共同持分應維持購地彈性、公保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一坪換一坪、農地比價範圍應擴及林園、非都市計...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黃香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立法委員陳椒華- #南星計畫(#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N472【高雄現場】1090714大林蒲啟動遷村循環產業園區怎 ... 的評價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林蒲遷村計畫書出爐】
高市府今天公布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書草案,以下為重點摘要與好過日的建議。
■ 遷村計畫內容
大林蒲遷村依據行政院 2019年 10 月8日核定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由經濟部委託市府代辦規劃,未來大林蒲民眾將遷到鳳山與前鎮區,原紅毛港遷村剩餘土地,與台糖區段徵收土地,地點座落在鳳山農場、中崙牛寮、崗山仔新社區等,面積約 58 公頃。遷村經費約 589 .8億元,市府爭取再增加到逾 600 億元。至去年6月底,遷村戶1萬 1706 戶、1萬 9861 人。
市府計畫包含原本住商區土地一坪換一坪原則不變,並提出保障財產權、社會權、生活權三大權益:
#財產權部分,包含:3大優惠:農地、公保地以市價加4成補償、房屋無論是否合法都以全新重建價格補償與發給 10 %到 25 %拆遷獎勵金,以及宗教設施優先選地、專案估價補償。6大配套內容:包括發給弱勢戶遷移救濟金、配合搬遷者發給 12 個月房租特別津貼、購地者提供專案優惠貸款及利息補貼、鳳鼻頭漁港漁民交通補助、攤商營業損失補貼與農產物收入損失等,另外,針對住商土地面積較小的畸零地主也提供有增購土地等配套方案等。
#社會權部分:將提供社會安全、就業創業補助、弱勢扶助,並為延續鄰里關係,將遷村安置分為6區,計劃沿用原沿海6里里名(鳳源、鳳林、鳳森、鳳興、龍鳳、鳳鳴)。
#生活權部分:則提出優化居住環境、齊備公共設施、興建社會住宅等方案。
■ 遷村進度與時程
在遷村基準日 2019年 10 月8日前的建築及土地所有權人可享上述3大優惠、6大配套。市府規劃在1個月閱覽期後,預計3月中旬舉辦說明會,由市長陳其邁聽取居民的意見並溝通,做為報中央核定的執行依據。計畫於6月與居民簽訂協議價購意向書,盼獲9成居民支持,屆時配合「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再辦理環評及都市計畫變更審查等流程。
大林蒲遷村將設專案辦公室,將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及林欽榮擔任召集人,代表中央和地方合作推動遷村。
■ 遷村計畫不足之處
新市府上任後已經5個月,由於先前遷村計畫停擺,等於重新生出計畫書,然而,雖然財產權部分有較精細設定,但居民仍抱怨太過複雜,若有完整之試算服務可能有助於理解溝通。
雖然媒體大多將報導集中放大在居民不滿遷村補助部分,但在遷村草案中,我們反倒是認為較不足處是社會、居住、文化等權利之保障,換句話說,就是打造「新大林蒲」聚落之願景,仍未看到足夠之願景與超越現有一般重畫區的理想性。而我們認為,打造一座超越現有都市標準,兼具安全、健康、活力、永續性的社區,乃是政府應給予大林蒲居民的補償。
我們建議,作為高雄極少數的「造鎮」計畫,巴黎索邦大學教授Carlod Moreno提出的「#15分鐘城市(15-minute cities)」或「#20分鐘社區(20-minute neighborhods)」概念,可作為城市機能的基本出發點。這類的計畫,希望讓居民在15-20分鐘步行與自行車可及的範圍內,可以上班通勤、獲取公共服務、購物、娛樂休憩、到公園或運動設施等綜合機能,一方面,減少移動時間與碳足跡,另一方面,也藉由綜合機能的引進和維持恰當密度,讓街道整天都有人跡,充滿活力,也有助維持居民之間的社交網路。
如此一來,可以避免掉紅毛港遷村時社交網路的破壞,也避免高雄大部分重劃區開發時空間零碎化、仰賴私有運具移動、機能形成常常落後於人口移入的過程。我們認為,透過提供21世紀先進國家成功案例作為參照,並透過居民討論參與機制,再交由專業執行團隊輔助,有助於讓「新大林蒲」成為高雄一流之社區。
■ 結合「前瞻」計畫
市府在草案提出「安置住宅」和「社會住宅」等計畫,並提出學校、警消、長照、公托等綜合公共機能的引入,我們認為未來大林蒲遷村區近5萬人的人口,加上若規劃得宜,甚至人口有移入成長可能。
由於本區開發密度仍低,有足夠空間重新規劃 #高品質快捷公車(#準BRT)與完善人行、自行空間,也較不會受刁民抗議。另外,包含結合公托、長照與學校空間之老幼共照空間,較小型的市民運動中心,以及串聯公共建築、學校之適宜步行綠化街廓,伴隨5G基礎建設設置之智慧號誌、在宅長照與醫療等設施、電動車或共享車輛充電座設置,均是開發時就能超前設置的基礎建設。而部分提供居民的搬遷補償、健康追蹤,也能結合數位方式提供,讓居民享有新型態服務!
或許部分設施要在更後期的細部計畫中規範,但希望市府能以居民需要和未來發展性為本,將更多良好規劃模式引入此區!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動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 打造小港林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昨天12/29晚上6:30市府在林園區幸福公園演藝廳舉辦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地方說明會,我陪同其邁市長出席,市府相關局處首長主管包括捷運局吳局長、研考會蔡主委丶交通局張局長、都發局楊局長、地政局陳局長、工務局蘇局長、民政局閻局長、林園區陳興發區長及財政局專員等均全程參與說明會。看到地方鄉親殷切期盼的眼光,我不禁回顧這幾個月來,市府捷運林園線專案小組,發現每當前往大林蒲或是林園市區必須行經沿海二路、三路、四路時,沿途的大型車輛似乎是車流組成的特色,或是沿海路景觀的一部分,包括各式各樣的罐槽車、貨櫃車、拖板車、吊貨車,每每看到大型車輛在路口轉彎時,總會替緊鄰一側的汽機車駕駛捏把冷汗。尤其是這段時間以來,從交通局的業務報告中,瞭解沿海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原因及歷年統計數據,更會感到把沿海路建構成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是市府責無旁貸的使命。
4個多月前其邁市長就職的時候把重大交通建設優先列為施政重點之一,也把高雄捷運延伸到林園這項重要政策交付給我來主持專案小組規劃,認為除了採取交通管理、運用智慧交通技術等手段外,徹底解決沿海路道安的根本之道,須透過大眾運輸系統才能有效建構一條安全、舒適、快速的小港─林園間的交通走廊。
是故,率領市府相關局處幾個月來的團隊合作,徹底研析找出適合這條小港林園間運輸走廊最適合的捷運系統(重運量或輕軌)及興建型式(地下或高架),直白的說答案就是捷運紅線一車到底,地下化延伸到林園。感謝捷運團隊同仁努力不輟,本月10日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函報中央。
或許有些人會質疑運量不足、造價高昂,但我也必須說明捷運建設是城市發展的百年大計,捷運林園線行經三大國家級產業園區(臨海工業區、林園工業區、規劃中的新材料循環園區),既有園區的正職員工已近5萬人,尚不計每日進出園區逾萬人次的外包廠商及洽公民眾,以及預計117年開發完成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就業人數約1萬人,這是相當特殊的捷運路線;如同日前我率隊北上並獲中央支持的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都屬於供給型導向之捷運建設計畫,而非僅靠沿線居住活動人口以支撐運量,當然各產業園區及捷運站的轉乘配套必須縝密規劃,市府團隊持續作業中。
今晚鄉親出席踴躍,民意代表如林岱樺委員、韓賜村議員、邱于軒議員、王耀裕議員、黃天煌議員及里長聯誼會洪進財主席等在地24位里長全出席,地方鄉親踴躍出席爆滿演藝廳,1、2樓滿座超過6百位鄉親出席,盛況空前,可見林園人等候這條捷運已經有16年之久的熱切期盼。
陳其邁市長正面回應鄉親的期待,表示捷運紅線延伸林園是小英總統跟他的承諾,做不到是無法對林園鄉親交代,而且必須要一車到底且地下化,也正面回應在場發言的鄉親,市府團隊將不辜負市民朋友的託付,務須以兩年內動工為目標,全力建設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
#捷運小港林園線2年內動工
#一車到底丶全線地下化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林蒲遷村多議題無共識 陳麗娜堅持:條件一定要優於紅毛港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關注大林蒲遷村議題,並提出多項具體主張,包括遷村基準日應訂為110年2月草案公布日、建物補償應統一以新建RC價格計算、共同持分應維持購地彈性、公保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一坪換一坪、農地比價範圍應擴及林園、非都市計畫土地應比照農地賠償、廟宇土地面積最多應能加倍、每戶應發180萬汙染補償費等,要求陳其邁落實他「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優於紅毛港遷村」的承諾。
陳麗娜指出,對於大林蒲遷村議題,雖然討論方向越來越聚焦,但卻不一定有共識。比如遷村基準日,明明110年2月草案才公布,遷村基準日卻訂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通過的108年10月,不太合理。因為當時遷村案還未確定,是直到遷村安置計畫書草案出爐後才確定遷村,所以她主張遷村日應訂為草案同一天。陳其邁回應則稱,遷村一定要有個基準,對現有居民權益影響不大,訂於108年是基於預算公平原則,並且有防弊考量。陳麗娜希望市府能再做考慮,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陳麗娜表示,大林蒲現有建物會依木造、磚造等材質區分補償價格,但大林蒲現有的木造或磚造房屋,遷村後必然會以RC混凝土重建,是否應統一以RC重建價格給予補償?陳其邁則認為,若鐵皮屋要以RC新建價格補償,對原有RC建築的持有人也不公平,比如原本開TOYOTA的人,若能以BMW的價格補償,對原有BMW的車主不公。但陳麗娜指出,當地經濟弱勢族群,目前還能住木造或磚造房子,但遷村後若要以RC混凝土重建,財務上未必能支持,如此則會降低他們遷村意願,市府應加以考量。
關於共同持分問題,陳麗娜指出,大林蒲環境不佳,許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擠在一起住,土地為共同持分。遷村以後環境條件改變,若想要分家是人之常情,但持分可能差一點而不符合購地門檻,市府應該把這種情況考慮進去。至於土地問題,陳麗娜強調,大林蒲農地價格偏低,應納入周圍如林園地區的農地價格做評估;公共設施保留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該一坪換一坪,因為沒蓋房子的人其實是守法公民,要保障他們權益;至於非都市計畫土地問題,則應該比照農地價格補償。陳其邁回應稱,農地價格據他了解會有大寮、林園的水準,公保地他則認為,應維持都市計畫前既成房屋的權益,但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一坪換一坪條件;非都計土地說明會上沒居民提出,也會再做考量。
關於遷廟問題,陳麗娜指出,陳其邁曾承諾「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會優於紅毛港遷村」,但是紅毛港廟宇最多能買到廟宇原有土地加一倍,大林蒲卻沒達到這個標準,另外還有未登記的神壇等宗教設施未完整調查,這樣怎能說大林蒲優於紅毛港?陳其邁則表示,附近如有畸零地,會優先照顧宗教廟宇。
陳麗娜說,當初紅毛港遷村時每戶曾獲得台電60萬補償,而大林蒲人忍受附近汙染又比紅毛港人更久,是否應該給予大林蒲人每戶180萬的污染補償費?陳其邁回應則稱,說明會上也有居民提出討論,一坪換一坪外會有補償,金額會再算一下,當時是用租金補貼名義,我們會再看是不是再做增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5Xg3G_s3r8/hqdefault.jpg)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黃香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年度歲入歲出預算的短差
▲ 社福津貼預算來源
▲ 高雄產業轉型現況
-橋頭科學園區
-仁武產業園區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高雄券發行的有效性評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I8W2yA-DkY/hqdefault.jpg)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陳麗娜呼籲大林蒲公保地解編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26)日質詢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欽榮,為何大林蒲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能解編?若依市長所言,在公保地上蓋房子的能與住商用地一樣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她也質疑,高市規劃的國土計畫內容有問題,目前高市人口逐年降低,如何達到300萬人?20年要增加7140公頃的產業用地,但新增需求量根本沒這麼多,是在擴大圈地?林欽榮則堅持大林蒲無法進行公保地解編。
陳麗娜指出,大林蒲公共設施保留地有10公頃之多,市長曾說在上面蓋房子的可以一坪換一坪,是否不公平?要嘛得提高住商用地換地比例,要嘛得公保地解編,才能保障公平性。何況,若在公保地上面蓋房子的可一坪換一坪,未蓋房子的卻只能協議價購,是否變相懲罰守法者?林欽榮回應,大林蒲案中他接獲的命令是公保地不能解編,未屬於住商用地的皆採協議價購,以市價1.4倍為主,不過會顧慮在地居民合法權益,特別的事件給予特別的處理,會審慎再做研究。都發局長楊欽富補充稱,由於遷村後會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因此不適宜再解編公保地,但會維護公保地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若施行都市計畫前的既有房屋,會一坪換一坪,如何等值則再作研討,但若是施行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條件,只能以市價加4成做補償。
陳麗娜也質疑高市府所提出的「高雄市國土計畫」,目前規劃15年後高市人口數為300萬人,尚比目前都市計劃規劃的低,但目前高市人口已逐年降低,單靠遷出遷入未必能達標,因此高雄的產業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她質疑,125年推估新增需求量只有1354公頃,但5年內新增土地面積卻高達2836公頃,更何況未來20年發展地區面積高達7140公頃,甚至高於目前高市法定工業使用土地總面積,產業用地供需之間有所矛盾,是否是擴大圈地?她也關心農地工廠問題,目前高市疑似農地工廠面積有2329公頃,但嘉華及烏林兩處產業輔導專用區相加僅有321公頃,顯然無法容納。包括螺絲起子工廠或資源回收業者等,有許多真正有需求的未被滿足,畫那麼大片地究竟要給誰用,說得清楚嗎?楊欽富稱,產業用地目前不足,但未來高雄6-20年的發展要轉型,需要六七千公頃產業用地;對於農地未登工廠會有所補償,此外還有6大產業發展區規劃,是未來產業規劃重要依據。
此外,陳麗娜也關注大坪頂大型車停車場亂象,並呼籲為避免大型車與民爭道,大型車停車場及其保修廠應納入都市計畫。林欽榮表示,將與地政局、交通局研究,目前大坪頂的大型車停車場占用機關用地,建議正規化,並尋求適當的對外道路,他也將去會勘;此外他也同意,應該在《產創條例》中新設的工業區,在其設置標準中就應納入大型車停車場與保修廠,並規劃好動線。陳麗娜希望下會期能夠對此有正式報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9lkmH-OYoY/hqdefault.jpg)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在 立法委員陳椒華- #南星計畫(#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國循環專區試點暨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申請設置計畫」第一階段包括大林蒲遷村及「填海造陸」,為了解填海造陸執行情形包括填築高度、填海造陸沉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