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次亞灣產業座談 加速亞灣建設翻轉高雄】
今天上午,瑞隆和李昆澤立委在立法院共同主持「第12次高雄市亞洲新灣區產業發展策略座談會」,邀請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經濟部曾文生次長、羅達生副市長及中央地方各單位與會,說明亞洲新灣區推動進度、未來年度計畫預算規劃及推動時程等情形。
過去,陳菊(花媽)擔任市長期間,提出「亞洲新灣區計畫」,借鏡國際港灣城市轉型發展的典範,活化舊港區及周邊土地,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啟動多項公共建設,包含高雄市立總圖、高雄展覽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輕軌、港埠旅運中心等,奠定發展基礎。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上任以來,重視亞洲新灣區建設、產業升級發展,更將亞洲新灣區視為「大南方、大發展」中重要計畫。瑞隆過去五年,連續召開11次的亞洲新灣區產業發展座談會,邀集中央地方單位與會,共同規劃產業發展定位及具體計畫,並加速亞灣區內國公營及軍方土地,各項開發規劃應與產業布局和城市發展高度結合。
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上任後,更加速推動及招商,在中央支持下,5GAIOT園區、台積電招商、大林蒲遷村、捷運黃線推動、紅線南北延伸、高雄港區升級、小港機場新航廈改造、205兵工廠遷移、加工區轉型科技產業園區等計畫也加速進行,並持續解決水電土地的問題,打造更優質的產業環境及生活品質。
今年正式的5G AIoT創新園區計畫,投入5年110億元,打造全台最完整的驗證場域,預期將吸引300億元投資,並創造1200億元經濟產值。並複製林口新創園成功經驗,編列9.5億元,打造亞灣新創園,明年引入至少4家國際加速器,協助120家新創團隊進駐,促成40億元以上商機。此外,高軟二期第一棟大樓也將投入26.52億元於明年五月完成工程統包發包,未來將有15000坪空間提供數位內容相關產業進駐。
高雄具有海空雙港優勢,升級再造後將更具發展潛力。亞洲新灣區將肩負台灣百年整體發展的重任。未來將持續督促中央地方加速落實產業交通建設、產業規劃及招商工作,促進人才回流,打造台灣產業發展引擎。
高雄加油!持續轉型進步向前!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5747356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林蒲遷村多議題無共識 陳麗娜堅持:條件一定要優於紅毛港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關注大林蒲遷村議題,並提出多項具體主張,包括遷村基準日應訂為110年2月草案公布日、建物補償應統一以新建RC價格計算、共同持分應維持購地彈性、公保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一坪換一坪、農地比價範圍應擴及林園、非都市計...
大林蒲 園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其邁市長就職週年】
市長陳其邁今天就職滿週年,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顯示滿意度71.1%,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滿意度79%,比起前任市長就職週年時,滿意度僅有32.4%(思為策略)~33.9%(綠黨委託民調),#竟高出兩倍以上,可謂高雄史上前後任市長的最大落差紀錄。
一年前的8月24日,好過日在【新市長走馬上任:十大要和時間賽跑的政策面向】一文中,提及十項較能具體觀察之短期指標,我們此時再次拿出原文,來檢視陳其邁市長一年來的施政成果:
1. #產業發展:橋頭科等產業建設進度,廠商預計與實質投資高雄進度?
■合格:橋頭科通過初審環評,10月完成區段徵收公告,年底開放廠商選地。半導體產業投資續擴大,包含穩懋、國巨、日月光、華新科、穎威、台灣默克等廠商投資超過1500億,另外包含仁武產業園區、材料創新研發專區(五輕舊址)、高軟二期均加快有實質進度。
2.#輕軌二階:C14-17, C32-37能否有初履勘時間表,C30-32能否動工?
■合格:C14-17, C32-37在陳其邁上任後5個月通車,一二階系統整合初步完成,二階也順利動工。
3.#捷運黃線:綜合規劃作業能否完成審查進入環評階段?
■合格:完成環評,進入動工前準備階段,有望2022動工。(另岡山路竹延伸線準備動工)。
4.#TOD發展:軌道沿線運動中心、社宅和其他公共設施規劃與招商是否提出計畫?
■合格:O4聯開案順利標出,為近年最大聯開案。另8800戶社宅計畫多位於軌道沿線,2022年以前將完成7座運動中心,另有3座動工。市府亦對聯合開發可用基地做整體盤點。
5.#大林蒲遷村:能否和居民對遷村條件與遷村區域進入下一階段討論?
■部分合格:已提出遷村計畫書,但居民仍有不同看法,疫情趨緩後才會再開說明會討論。
6.#青年回流措施:青年就業與人才回流計畫如何執行?公托公幼設置進度?下年度預算編列與施政目標?
■部分合格:今年上半年青年失業率從去年同期13.9%下降為10.5%,已規劃增設8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並陸續啟用,預計明年底可再增加3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與20處托嬰中心,另也積極盤點增設公共化幼兒園,已新設15園、141班,計4171個入園名額,預計再持續擴增至5935個入園名額。但青年人口仍然尚未有回流趨勢。
7.#新灣區開發:新灣區重大招商案進度,水岸開發整體計畫調整,數位產業招商方案,總圖二期與流行音樂中心主塔樓開業時間?
■部分合格:高軟二期、5G/AIOT園區獲中央支持推動,但總圖二期底部招商和流行音樂中心受疫情衝期而有所改變或延遲。
8.#環境污染策略:大社工業區是否降編?空汙防制政策與成效是否再修正?
■部分合格:空汙減煤和空品合格率均有改善,大社降編尚未實現。
9.#藝文發展:明年大港開唱、春藝籌劃、與衛武營等場館之聯合行銷執行狀況?
■合格(不計疫情影響):大港開唱順利舉辦,成功爭取台灣設計展,藝文活動受疫情衝擊需要調整。
10.#爭取重大建設以及地方配套方案:文策院、設計院南院、南方治理平台......等需要與中央或其他縣市協調之政見能否執行?
■部分合格:爭取行政院加速核定捷運小港林園線,而國慶煙火、台灣燈會、台灣設計展將重返高雄。但鳳山中城計畫中的文策院、設計院南院,尚未有確切進度。另外高屏捷運與快速道路也仍有工程協調上的問題。
總計以上5項可取得「合格」,表現良好。而5項「部分合格」,但都提出較以往來得豐富的計畫,陳其邁市府的整體表現,可說是超越前任許多。(更別提上任市長就職週年時竟然是請假落跑中)
另外還有當初未預料到的亮點:在疫情爆發後,#高雄防疫受普遍肯定,也是陳其邁市長支持度上升主因之一。在三級警戒期間,市府認真做好疫調、檢驗、隔離等公共衛生基本功,妥善安排疫苗施打,不參與太多政治謾罵與口水,並充分授權技術官僚執行,顯現足夠的專業態度,這也是市府一年來執政能力的縮影。
大林蒲 園區 在 賴瑞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林蒲遷村計畫 明年政府預算編列293億】
大林蒲遷村計劃攸關小港沿海六里鄉親的權益,遷村計畫自行政院2019年10月核定,瑞隆要求經濟部、高市府掌握期程,妥善與鄉親說明溝通,但因受到疫情影響,第二次說明會還在安排適當時間,兼顧防疫安全及鄉親參與。
但政府的工作還是必須持續,各項預算也必須逐年編列,今年2021年預算是317.82億,用於辦理安置用地取得作業,明年度預算經費為293.87億,規劃辦理安置用地新建公共設施費、園區開發,亦即未來遷村地點的開發。
經濟部自2019年起委託高雄市政府辦理遷村安置作業,高市府在今年2月公布遷村安置計畫書草案,3月召開第一場說明會;4月在大林蒲活動中心成立「大林蒲遷村服務中心」,也開始規劃設計安置地區中小學校、警察廳舍及消防分隊等公共設施,以利後續遷村地點開發。
遷村牽涉到各方不同意見及權益,高市府目前持續蒐整民眾訴求意見,研議修正遷村安置計畫書。瑞隆會持續要求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妥善溝通處理,爭取鄉親最大支持,讓整個方案能夠創造多贏。
期待爭取最好結果!我們會持續努力!
大林蒲 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林蒲遷村多議題無共識 陳麗娜堅持:條件一定要優於紅毛港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7)日關注大林蒲遷村議題,並提出多項具體主張,包括遷村基準日應訂為110年2月草案公布日、建物補償應統一以新建RC價格計算、共同持分應維持購地彈性、公保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一坪換一坪、農地比價範圍應擴及林園、非都市計畫土地應比照農地賠償、廟宇土地面積最多應能加倍、每戶應發180萬汙染補償費等,要求陳其邁落實他「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優於紅毛港遷村」的承諾。
陳麗娜指出,對於大林蒲遷村議題,雖然討論方向越來越聚焦,但卻不一定有共識。比如遷村基準日,明明110年2月草案才公布,遷村基準日卻訂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通過的108年10月,不太合理。因為當時遷村案還未確定,是直到遷村安置計畫書草案出爐後才確定遷村,所以她主張遷村日應訂為草案同一天。陳其邁回應則稱,遷村一定要有個基準,對現有居民權益影響不大,訂於108年是基於預算公平原則,並且有防弊考量。陳麗娜希望市府能再做考慮,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陳麗娜表示,大林蒲現有建物會依木造、磚造等材質區分補償價格,但大林蒲現有的木造或磚造房屋,遷村後必然會以RC混凝土重建,是否應統一以RC重建價格給予補償?陳其邁則認為,若鐵皮屋要以RC新建價格補償,對原有RC建築的持有人也不公平,比如原本開TOYOTA的人,若能以BMW的價格補償,對原有BMW的車主不公。但陳麗娜指出,當地經濟弱勢族群,目前還能住木造或磚造房子,但遷村後若要以RC混凝土重建,財務上未必能支持,如此則會降低他們遷村意願,市府應加以考量。
關於共同持分問題,陳麗娜指出,大林蒲環境不佳,許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擠在一起住,土地為共同持分。遷村以後環境條件改變,若想要分家是人之常情,但持分可能差一點而不符合購地門檻,市府應該把這種情況考慮進去。至於土地問題,陳麗娜強調,大林蒲農地價格偏低,應納入周圍如林園地區的農地價格做評估;公共設施保留地不論是否有蓋房子,都應該一坪換一坪,因為沒蓋房子的人其實是守法公民,要保障他們權益;至於非都市計畫土地問題,則應該比照農地價格補償。陳其邁回應稱,農地價格據他了解會有大寮、林園的水準,公保地他則認為,應維持都市計畫前既成房屋的權益,但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一坪換一坪條件;非都計土地說明會上沒居民提出,也會再做考量。
關於遷廟問題,陳麗娜指出,陳其邁曾承諾「大林蒲遷村條件一定會優於紅毛港遷村」,但是紅毛港廟宇最多能買到廟宇原有土地加一倍,大林蒲卻沒達到這個標準,另外還有未登記的神壇等宗教設施未完整調查,這樣怎能說大林蒲優於紅毛港?陳其邁則表示,附近如有畸零地,會優先照顧宗教廟宇。
陳麗娜說,當初紅毛港遷村時每戶曾獲得台電60萬補償,而大林蒲人忍受附近汙染又比紅毛港人更久,是否應該給予大林蒲人每戶180萬的污染補償費?陳其邁回應則稱,說明會上也有居民提出討論,一坪換一坪外會有補償,金額會再算一下,當時是用租金補貼名義,我們會再看是不是再做增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5Xg3G_s3r8/hqdefault.jpg)
大林蒲 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陳麗娜呼籲大林蒲公保地解編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26)日質詢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欽榮,為何大林蒲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能解編?若依市長所言,在公保地上蓋房子的能與住商用地一樣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她也質疑,高市規劃的國土計畫內容有問題,目前高市人口逐年降低,如何達到300萬人?20年要增加7140公頃的產業用地,但新增需求量根本沒這麼多,是在擴大圈地?林欽榮則堅持大林蒲無法進行公保地解編。
陳麗娜指出,大林蒲公共設施保留地有10公頃之多,市長曾說在上面蓋房子的可以一坪換一坪,是否不公平?要嘛得提高住商用地換地比例,要嘛得公保地解編,才能保障公平性。何況,若在公保地上面蓋房子的可一坪換一坪,未蓋房子的卻只能協議價購,是否變相懲罰守法者?林欽榮回應,大林蒲案中他接獲的命令是公保地不能解編,未屬於住商用地的皆採協議價購,以市價1.4倍為主,不過會顧慮在地居民合法權益,特別的事件給予特別的處理,會審慎再做研究。都發局長楊欽富補充稱,由於遷村後會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因此不適宜再解編公保地,但會維護公保地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若施行都市計畫前的既有房屋,會一坪換一坪,如何等值則再作研討,但若是施行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條件,只能以市價加4成做補償。
陳麗娜也質疑高市府所提出的「高雄市國土計畫」,目前規劃15年後高市人口數為300萬人,尚比目前都市計劃規劃的低,但目前高市人口已逐年降低,單靠遷出遷入未必能達標,因此高雄的產業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她質疑,125年推估新增需求量只有1354公頃,但5年內新增土地面積卻高達2836公頃,更何況未來20年發展地區面積高達7140公頃,甚至高於目前高市法定工業使用土地總面積,產業用地供需之間有所矛盾,是否是擴大圈地?她也關心農地工廠問題,目前高市疑似農地工廠面積有2329公頃,但嘉華及烏林兩處產業輔導專用區相加僅有321公頃,顯然無法容納。包括螺絲起子工廠或資源回收業者等,有許多真正有需求的未被滿足,畫那麼大片地究竟要給誰用,說得清楚嗎?楊欽富稱,產業用地目前不足,但未來高雄6-20年的發展要轉型,需要六七千公頃產業用地;對於農地未登工廠會有所補償,此外還有6大產業發展區規劃,是未來產業規劃重要依據。
此外,陳麗娜也關注大坪頂大型車停車場亂象,並呼籲為避免大型車與民爭道,大型車停車場及其保修廠應納入都市計畫。林欽榮表示,將與地政局、交通局研究,目前大坪頂的大型車停車場占用機關用地,建議正規化,並尋求適當的對外道路,他也將去會勘;此外他也同意,應該在《產創條例》中新設的工業區,在其設置標準中就應納入大型車停車場與保修廠,並規劃好動線。陳麗娜希望下會期能夠對此有正式報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9lkmH-OYoY/hqdefault.jpg)
大林蒲 園區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緊!衝市政進度,讓高雄更好
歡迎鄭文燦市長來到高雄,高雄不只好吃的東西太多,產業的轉型也在加緊衝!
今天一早到議會備詢,中午與鄭文燦市長一起搭乘文化遊艇遊愛河灣、大港橋,在亞洲新灣區及棧貳庫談城市願景、交流治理經驗。
桃園亞洲矽谷是當時2016蔡英文總統政見,面臨未來5G時代,高雄也將在亞洲新灣區,發展升級5G AIoT新創園區。
藉由兩城市交流、與海空雙港互補合作,盼讓台灣的 #北桃園、#南高雄 成為5G AIoT全球領頭羊的角色,和時間賽跑,搶得先機。
鄭文燦市長也肯定亞灣區的各項建設,包括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會展中心、#軟體園區、#駁二碼頭 及 #棧貳庫 等,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數位科技轉型。
這是高雄城市發展的樞紐,將帶來年輕人與高科技產業。
下午則北上行政院開會,討論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大林蒲與亞洲新灣區議題,希望爭取中央支持,加速推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wnUxOdXw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