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99【科技趨勢話題】經歷疫情,線上學習將是傳統教育「破壞者」?2021教育科技市場分析/專訪Snapask幕僚長蘇詩涵、惠文高中蔡淇華老師
🎧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朱楚文主持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推動全球線上教育實踐。
今年5月,市調公司 Global Market Insights
分析過去4年的市場趨勢,
發布最新報告,
表示2020年數位學習的全球市值已達2500億美元,
並預估2027年全球市值將達1兆美元。
科技巨頭微軟,
9/10也宣布收購美國線上家教平台「TakeLessons」,
但另一方面,
中國對線上教育產業進行管制,
認為產生「加重學生負擔」、「販賣升學焦慮」的隱憂。
當今各國 #線上教育 市場產生哪些變動情況?
催化哪些科技教育發展趨勢?
同時,#108課綱 的「#自主學習」
與「#學習歷程檔案」,
改變了高中學生的學習準備習慣,
也讓第一屆實行的學生和老師們努力適應和找方向。
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時,
最常面對哪些困難?又該如何解決?
今天邀請Snapask幕僚長蘇詩涵,
以及惠文高中老師,
同時也是暢銷書《青春微素養》、
《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的作者 #蔡淇華 老師與我們分享!歡迎兩位!
Snapask
——
🎧 楚文的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
✨ 聚焦科技趨勢話題 科技人懂理財 科技人職場衝
IC 之音 FM97.5
首播 每周二18:30-19:00、重播 每周三 08:15-08:45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1的網紅林嘉宏W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win’s talk院長說來聊聊環運動教育產業發展 想複習滑步車運動採訪請點擊這裡:https://bit.ly/2PAMMuH 少子化問題使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現象,人口紅利的消退對於教育產業是危機還是契機呢? 無論是我們的108年課綱亦或是中國的素養教育,體育、體適能相關項目成為教育產業...
「教育產業 發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台灣技職教育及產業發展協會- 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大大學院 x WorkFace年會搶先看💥】線上教育的後疫翻轉:學習轉變、產品思維、商業模式
受到疫情影響,學校實體空間關閉,學習與空間的限制鬆綁,讓線上課程產品數量來到了前所未有的爆發潮!
🧐後疫情時代下,成人線上教育市場有何異同?個人學習、企業內訓有何改變?大量湧入的知識專業工作者,又如何透過不同形式的知識產品,如:影像、聲音、文字等媒介發揮效益?
這次年會中,我們邀請到 #大大學院 CEO 許景泰分享,他如何在十年間創辦四間互聯網企業,與在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18 年深耕 #互聯網 營銷經驗,如何在目前創立的知名線上學習平台「大大學院」上顯化,讓其發酵超過十萬會員註冊,聘請各行業頂尖高手、企業名師在線上開課。
👉其中,「大大讀書」以影音說書為號召,吸引超過一萬名學員長期訂閱,成為台灣最多人付費的知識訂閱產品。並被譽為「超級經紀人」以網羅各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包括企業講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財經專家、投資理財顧問、網路達人,甚或醫藥師、運動員、歷史學家等,發展多元類型的 #知識IP,提煉個人專業價值。
在後疫情一片成人線上教育紅海中,大大學院又如何突圍?怎麼創造正向幫助成人教育發展與企業人才競爭力提升產品服務?
讓我們一同參與WorkFace7週年年會,親身參與和 許景泰連線對談,尋找疫情後線上教育產業新破口!
超值早鳥票熱售中🌐 更多詳情詳見
活動頁面:https://fb.me/e/15DwH8USV
活動官網:http://workface.tw/tw/2021_annual
#WorkFaceTaipei7週年年會
-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0813線上講座預告| 入社團取得會議資訊
從2020 年底開始,到2030 年這十年間,台灣的英語教育/雙語教育,不論在本質、目、手段,都會有革命性的變化。造成這個巨大變化的主要驅動力主要來自三個面向:
一、#環境變遷帶來家長的自覺
Covid -19 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一夕之間對傳統人與人之間移動與交流的的模式帶來了空前的衝擊;尤其在人際間實質交流劇烈減少的同時,也大幅度的 #提高了網路內容與網路溝通的影響力。連帶的,作為目前唯一全球共同語言的「英語」在國際文化與科技交流上的關鍵角色,也跟著水漲船高。
所以,把英語作為下一代的核心素養,也逐漸成為共識。
二、#科技的拉力
過去十年來,資訊與網路科技,已經開始從根本上在改變學習的樣貌與方式。
就以英語學習為例,像「#泛讀」與「#複述(跟讀)」原本就是兩種有效且著名的學習方法。前者透過大量且迅速的閱讀,潛移默化的建立起詞彙、片語與慣用句型的使用習慣,被廣泛認為是‼️ #發展整體閱讀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後者則是以往在 #高階聽力 與 #口說訓練 上,必備的訓練方式。
然而傳統上這兩種模式的對象、目的、手段以及實施的時間都不同,更別說是混和在一起實施。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像 iEnglish 這種新興的英語訓練平台,說穿了就是透過資訊科技(包括平板、App、社群遊戲、雲端書籍、數位化影音、人工智慧揪音、大數據分析)讓這兩種學習方法的可以結合在一起實施,也同時取得了兩種方法的優點,及相乘的訓練效果。
三、#政策的推力
2030 雙語國家政策,雖然還沒有把英文正式宣告為台灣的官方語言,但至少確立英文在未來的教育體制裡,已經不再是一個的考試科目而已。將會是與中文一樣,成為學習所有其他知識的核心素養與基礎。
法規的改變與政策的鼓勵,單單今年秋天新的學年,從幼兒園到高中,就已經有 #超過1000所公立學校會推出雙語教育的課程。
這種來自政策面的推力,當然立即‼️ #造成短期師資資源的缺口。而如何善用網路資源與資訊科技的協助來彌補人力及能力的不足,也就成為學校/補習班/老師們立即的功課。
這三種力量的推拉與相乘,勢必在未來幾年對整個英語教育產業,形成翻天覆地的衝擊。如果你是傳統英語教育產業一員,是否已經意識到這場革命的到來,是否思考過自己可能面對的方式?
所以,這個禮拜五(8/13)晚上,我們想特別邀請「#英語教育/ #雙語教育產業」中的朋友,一起聊聊這場即將產開的革命。
會中,我們除了深入分析上述的趨勢,更會聚焦在: #新興教育科技,特別是 iEnglish ,對傳統的英文補習班或家教班老師,將會帶來臨哪些威脅?又將開展什麼樣的前景與發展機會?
本次線上討論會一樣會以「zoom 會議」形式來進行,一樣只有100個位置。
會議連結在8/13(五)晚上七點公佈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社團以及這則貼文留言裡。
歡迎邀請你在英語教育產業的親友一起來參加。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集win’s talk院長說來聊聊環運動教育產業發展
想複習滑步車運動採訪請點擊這裡:https://bit.ly/2PAMMuH
少子化問題使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現象,人口紅利的消退對於教育產業是危機還是契機呢?
無論是我們的108年課綱亦或是中國的素養教育,體育、體適能相關項目成為教育產業發展的新寵兒,搭上數位穿戴的科技浪潮,運動也隨之多元,趨向專業化、精緻化、遊戲化的新局面……想了解更多體育產業的趨勢別錯過本集的精彩內容!
在此也鼓勵年輕創業朋友,AI等科技項目是趨勢但不是創業萬靈丹,反而是投其所好善用自己的資源與長才,說不定就能找到市場的突破口,創造獨一無二的新藍海。
【Win’s Talk】與【顧名思易】攜手合作的【院長說】,目的是做到「將商業知識普及化」。
更重要的是...
我們都有相同的使命「希望協助台灣創業家、企業家更加茁壯」!
未來將會在每月10號、20號、30號推出影片,第一季共24集,敬請期待!
如果你對商業知識有興趣,
請記得訂閱Win’s Talk 頻道 ▶https://bit.ly/2lHIbu8
顧名思易 頻道 ▶https://bit.ly/2ksdRUg
CHUANG STUDIO 頻道 ▶https://bit.ly/2kcQNso
(YouTube觀看記得開啟CC字幕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pJSYpUqKQ/hqdefault.jpg)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YeiULww5g/hqdefault.jpg)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納入,希望在下個階段能納入所有戶籍設在東部地區的鄉親,同時希望實名制購票能常態化,不侷限於特定連假及特定少數班次,藉旅客分流方式,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部長: 中秋節將擴大辦理實際設籍民眾,且除了專車外將針對某些列車按照實名制來辦理增加返鄉者座位的比例。再者過去網路票務系統是公家機關在採購上受制於廠商,現已經用技術上能力更強的廠商來代替,過去需要3年時間改善,希望能加速於明年年中把這件事辦理到一定程度,至於是不是全面改善取決於這段時間把試辦跟廠商周旋的情形。
▶台鐵接下來各項列車的採購,希望能以12節車廂的新車為主軸,會比現在8節車廂列車多1/3的運量,藉以提高民眾買到票的機會,同時地方觀光產業更依賴著讓每一位想要到東部觀光的民眾都能買到車票。
▶有關東部鐵路出軌問題,所幸無人傷亡,但如果發生在山區北迴線上或是橋梁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問題更凸顯花東鐵路單軌的困境,當事故發生時南北雙向火車全部會停擺,而花東鐵路目前以單向單線通車的情況下,限制了增加班次的空間,更是讓現在有越來越多普悠瑪、太魯閣號快速經過很多鄉鎮過站不停,以致於本來位居偏遠的小城鎮連搭火車的機會都沒有。花東線雙軌化及北迴線增軌計畫可行性評估已接近完成,希望交通部及行政院能盡速核定執行。賀陳部長上任前說不必要的建設就不要進行,這話原則是對的,但對東部居民來說鐵路建設的進行卻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院長:一定會支持讓東部地區交通得到改善。
部長:關於票務之所以緊張,最主要是容量的問題,與其去買速度快但座位少的普悠瑪太魯閣號,應該要買車廂比較長的車種,但整個調度上要考慮到發車起點,未來有些班次變成主要來服務東部,在特別假期作這安排時,也需要全國老百姓體諒。路線容量因現在是單軌作業,中期措施要將北迴線先朝花東一些車站加強其迴車及評檢的改善,雙軌的案子還在進行當中,局部改善的部分可以先做。長期方案一定會按照既定時程加速辦理。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分三階段已經正在進行,期待明年開始能分段完工,目前的施工計畫是否按照原定時程進行?蘇花改工程是高難度的工程,在張院長卸任前才進行觀音隧道最後的貫通跟爆破,隧道裡面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希望能給這些基層的隧道及蘇花改工程人員加油跟鼓勵,但更希望在政策上作督促盡快克服萬難加速完成,這確實是地方居民長期以來的期待,尤其這幾天幾乎每天下雨,落石坍方的問題也持續發生中,對於農產品運輸,一定要以汽車、公路的方式經過蘇花公路民眾的安全我們更有責任維護跟保障。
部長:蘇花改是完全按照既定時程,有關蘇花改是不是要進一步在某些路段再去增加其隧道工程,這除涉及到整個政策檢討外,也對於環境需要做新案子的審查,不過既定已經核定的蘇花改工作,會按照安全的標準下繼續進行。
▶為了改善花蓮到臺東之間的公路運輸,地方提出台 9 線花蓮南段拓寬計畫,這部分公路局也已經在進行了,希望交通部、行政院能夠以專案的方式繼續改善台 9 線南段,尤其是縱谷地區的相關交通工程。相對於蘇花改,其對環境的影響是相對單純的,相關的評估也已經完成了,尤其花蓮段的部分,這部分請以最嚴謹的態度、最積極的方式儘速辦理。
賀陳部長旦:台 9 線南段的局部改善,其預算都成立了,也已經用專案的方式在發包辦理當中。只有在必要的地方用拓寬的方式,其他部分規劃多用一些局部工程的方式。
▶大眾運輸系統在偏鄉地區,尤其東部,目前是一個三輸的狀態,政府花錢去補貼、業者賠錢、民眾覺得不方便,因為班次少,又沒有到各個村落去,很多中南區的鄉親往往要搭好幾個小時的公車到花蓮的門諾醫院、慈濟醫院,這個公共運輸系統的改善非常迫切,攸關民眾的生活,過去在我們爭取之下,交通部有幾個試辦計畫,但是這些試辦計畫的範圍太小,我們希望能擴大辦理。
賀陳部長旦:偏鄉地方不能用定點的方式,而必須是一種隨機、隨需求的方式,對這樣的供需必須有個規模才能做到。在今年年底以前把試辦範圍擴大,配合東華大學跟東吳大學兩個學校的建議來做擴大服務。過去我們都把重點放在「路」,最近會用客運補助的方式來做,未來更進一步對於偏鄉地區乘客的服務,不論是電子票證、優惠、轉乘上的鼓勵以及資訊的改善,都會做為第一優先,使得路、車、人整個結合的更好。
▶花蓮國際機場使用率低,尤其現在國內線班次減少,國際包機寥寥無幾,交通部應極力推動跟其他國際城市之間的直航。以善用東部地區的觀光資源,使遊客分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既不收費,又沒有外溢的經濟效益。我們更希望有一些其他的觀光亮點,讓遊客可以分流,而不是造成每天下午國家公園裡面塞車的情境。其中本席曾經主張將現在行政院討論的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雖然張前院長已經核定設在新北市,但是我希望林院長能夠重新考慮。當初直接排除花東地區,其它脫離了原來的土地,更弱化了跟原來文化的連結。應將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原鄉的花蓮,讓原鄉部落有強化文化跟歷史認同的機會、以及教育的功能。原住民族的歷史及文化不該只是一個要給人口眾多的地方消費的商品,它更是連結土地、文化及情感的重要象徵,本席希望這個因素能夠納入考量。我非常不認同過去只以人口因素跟交通因素決定博物館選項的思考方向,如果以這樣的邏輯,那所有的建設都只能在都會地區,完全少了區域均衡發展的考量。譬如故宮也因為人數過多,設置了故宮南院,這就是人潮分流的概念。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不只有新北市爭取原住民族博物館的設置,包括花蓮縣、桃園市,乃至於高雄市都在爭取。所以我們未來的作法是要把選地點的方式重新評估。我們會用最公平、最客觀,而且是實際需要的地方來做評選。
▶花蓮到台東之間整個縱谷地區我們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希望在接下來整體觀光政策的規劃當中,也能將在地的文化、慢城的生活,甚至是地方部落的導覽等等都能夠納入下一個階段整個觀光政策的重新檢討。
▶政府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當中,有很多是以地區性為主的,但是不論是生技醫藥的研發、亞洲矽谷、智慧機械之都、綠能科技以及國防產業等等,獨缺東部,以前講重北輕南,現在則是重西輕東,不只是交通的不便讓大家痛苦,更重要的是讓地方產業能有發展的機會。因為這是提供地方人民工作就業機會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農業跟觀光一直是東部的強項,但是在農業領域,花東地區一直缺少二級加工的相關設施,農民在好山好水的環境所種植出來品質優異的農產品,它的銷售管道跟時程都非常有限,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它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新農業政策的資源配置上,我希望能以東部的比例為重,因為畢竟相較其他產業發展的機會,花蓮當地的天然環境及現在交通的狀況,我們能夠發展產業的選項沒有像西部這麼多元。
林院長全:其實我們整個經濟發展模式裡面不是只有五大創新產業,新農業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有請國發會做有關花東產業發展的規劃,特別是有機農業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有更好的整合。我們會把東部地區列為新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地區來考量。
▶有關綠能產業的發展,現在日本的 TOYOTA 汽車在發展氫能汽車產業,我們也看到具體的成果。台灣相較於日本,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們可以用機車作為示範的重點產業。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中華紙漿的廢氣能夠產生的氫能,足以滿足花蓮 5 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然而沒有啟動相關計畫就難以達成,我們需要許多配套,也需要政府在法規上、政策上及資源上的支援。院長是不是能夠考量,以東部作為氫能產業的示範點?東部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但是規模還是沒有辦法形成產業聚落,所以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林院長全:我們會讓經濟部跟工研院,做比較具體的評估
▶我希望行政團隊能夠重視的東部地區的另一個產業,是對國際學生的華語教育、教學產業。目前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有上千萬,我們只要能夠吸引一部分的人,讓他們到全球公認最移居的東部 long stay、學習。這是常住型的觀光,對交通往來的負荷是比較低的,而且他們長期在當地居住、消費,可以挹注地方產業。但是現在依教育部的規劃,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還是非常高,以致於目前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機構能夠辦理,private sector 反而很難進入這樣的新興產業。綜觀全世界各種語言學習的經驗,包括瓜地馬拉、西班牙文的學習等,我們看到很多很好的範例跟機會。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的推廣上,除了教育部之外,包含外交部、僑委會,都可以在整體產業上及法規上進行輔導、協助,為東部帶來新興產業的機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uYHjxIKi0/hqdefault.jpg)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產業發展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柏謙寫的 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 和鄭崇趁的新校長學:創新進升九論都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 ... ... <看更多>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教育產業發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產業發展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柏謙寫的 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 和鄭崇趁的新校長學:創新進升九論都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 ... ... <看更多>
教育產業 發展 在 台灣技職教育及產業發展協會- 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技職教育及產業發展協會. Interes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