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拒絕」的養成經驗》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是種人格特質,那你可以不用看下去了,這篇對你來說沒什麼用。)
.
把拒絕看待成「行為表現」之後,
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做不到拒絕」,
一來這不是從小有學習到的,
(無論性別,華人教育本身就反對拒絕,天天叫你順從呀!還有台灣的職場也受到日系影響不少,同樣也是順從為主!)
二來是後天想要將這個行為養成習慣,
會發覺正面回饋非常少甚至充滿風險,
那這個習慣自然很難養成。
(拒絕的風險:沒面子、不合群、激怒對方…,隨便想就一大堆)
.
擁有足夠的正面回饋,
較能養成新習慣。
重訓健身、飲食控制、學習語言..
可以發現有不少人持續地進行,
因為正面回饋是相對明顯的,
體力變強、身材變好、取得語言證照…
(這邊要補充一下,正面回饋是因人而異的,像是有的人學習語言是為了愛情,也有人學習語言是為了高薪)
.
而「拒絕」很難養成的主因,
就是正面回饋很不明確。
因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正面回饋,
我覺得是培養「拒絕」的關鍵。
.
對我來說「拒絕的正面回饋」,
就是「我贏了」的感覺。
雖然說有點像是精神勝利法,
但拒絕最能替自己帶來的,
就是「替自己做決定!」
感覺好像是個很弱的正面回饋!?
但生而為人,活在這相對自由的時代,
能替自己做決定是多難得的事!
我~還~不~做~爆!!!
.
勇於拒絕、常常拒絕、到處拒絕,
我應該貫徹拒絕超過 5 年了,
(尤其實踐開放式關係之後,拒絕得更迅速更果斷)
我拒絕陌生人的搭訕訊息,
也拒絕愛人想做愛的要求,
我拒絕父母叫我投票給韓國瑜,
也拒絕親妹傳給我的減肥資訊,
我拒絕老闆給我不適任的工作,
也拒絕面試官跟我殺價。
.
老實說,做了這麼多「拒絕」,
除了自己做主,
還真的沒什麼回饋啦!
但自己做主還不夠正面嗎!?超爽的耶!!
(希望到這邊,你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正面回饋)
.
萬事起頭難,
拒絕的正面回饋已經找到了!
已經完成一半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展開拒絕的行動,
但前面提到的那些風險還是存在呀!
這些都會讓我們的拒絕卻步。
.
因此我建議進行拒絕時,
轉換一下視角,
把對象當作「機器」。
.
通常詐騙電話很好拒絕吧?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把對方當人看呀!
覺得對方只是個重複念稿的「機器」。
請在遇到不合理或不喜歡要求的當下,
把對方當作機器看待吧!
這樣子就好拒絕多了!
.
通常是不合理或不喜歡的要求,
我們才會想提出拒絕,
代表著提出這要求的人,
其實也沒有顧慮太多,
甚至在提出要求的時候,
根本沒有同理和思考對方的感受。
.
天呀!你們知道嗎!?
思考和同理人類是非常珍貴的能力,
沒有這種能力的,
通常我們不會視為人,而是機器。
(看看那些科幻電影怎麼演的,就明白了吧!?)
.
因此遇到這些不合理或不喜歡的要求,
我都把自己想像成超強 AI 在回覆,
畢竟對話對象也是機器呀!!!
.
為了貫徹機械化拒絕,
我會找個閒暇無事、心情平淡的時候,
設定制式化回覆,
盡可能理性且不帶情緒地寫出來的
(就你們知道的,要和機器溝通,情緒他們不會懂,感性他們也不會懂,要像登記疫苗一樣,一項一項資料填好,他們才能把這些資料輸入進去,而且未必能理解)
.
大致上符合一些原則:
1. 不怒罵對方和使用情緒性字眼:我知道克制自己的情緒很辛苦,但我生而為人所擁有的珍貴情緒,只保留給我親近的人見到。回覆拒絕時,我就是個機器人,一點情緒都不想浪費在對方身上,對方根本算不上是人,所以別用人的方式對待他。(畢竟你給他情緒,他也像個機器般收不到)
2. 不使用「請」、「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同樣因為對方就是個機器,不值得我使用這些禮貌的詞句,而且有沒有用對他來說差異不大。(但對我來說有差!)
3. 盡可能明確描述自己的感受,想想對方如果是機器人的話,他沒有天生的理型(哲學用詞),那說明不夠清楚,無法在他的資料庫有效建檔,那這個說明是無法讓他理解什麼的!在「我要贏」的心態之下,我是想讓他明白的!!!(你這機器給我搞懂呀!!!)
(以上我自己的作法,僅供參考)
(把對方看作「機器」,僅限於想要表達拒絕的當下,並非從此不把對方視為人,而是利用這個做法,減輕想拒絕時可能會有的不好意思、覺得抱歉、無法好好說明…等。)
.
最後把我 IG 預存回覆中,
所有和表達拒絕有關的字句條列(歡迎複製貼上使用):
「目前不想。」
「不回答隱私問題。」
「這不是我需要知道的,也不是我該煩惱或者回覆的。」
「我覺得你的發言很沒禮貌,而且冒犯到我,希望你可以理解自己的行為是讓人不舒服的並且反省,以後別讓自己成為討人厭的人。」
「我覺得你的行為蠻沒禮貌的喔!我並沒有想要知道這些資訊,希望你可以理解,別隨便這樣子傳訊息,不然很容易冒犯人!」
「我不願意再和你對話了!因為你明確地冒犯到我了!我會把你的訊息截圖,匿名處理後,上傳到我的限時動態給大家看,並且檢舉+封鎖你。」
.
同場加映1,和劃清界線有關的字句:
「訊息留言,我會盡可能回復,但請保持禮貌和尊重喔!如果擔心對話讓彼此感到不舒服,請參考連結:https://supr.link/NW90X
(連結裡有各種不禮貌發言的錯誤示範紀錄!)」
「如果你想認識我的話,麻煩先讀完這三篇,用心體會用腦思考後再行動,否則很容易造成你我的困擾,讓人心生不悅。https://www.instagram.com/p/CQa9Fv-BMNH/ https://www.instagram.com/p/CQa-yDEhiiB/ https://www.instagram.com/p/CQbAsbzB4js/。」
.
同場加映2,三媽推出的《異男網路交友快速辨識服務》拒絕法:
「我覺得這個服務可能你需要,推薦試試:《異男網路交友快速辨識服務》👉 https://supr.link/57QLV。」
.
基本上,
我並不接受特定性別就比較無法拒絕的說法,
我知道主流價值框架下,
確實有造成性別差異。
但已經認知到這些都是框架造成的,
而非我的生殖系統造成的,
(應該不是荷爾蒙讓我無法拒絕的吧!?)
那我想該去做的是拆除框架,
找尋各種可能性,
才有機會自由選擇,
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
今天分享我的拒絕心路歷程,
也算是一種拆框吧XDDD
希望大家在追求自我之路,
都能拆掉更多框架,找到更多可能。
.
#拒絕 #習慣養成
#情感 #情感教育
#拆框 #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 #自由選擇
#愛情 #愛情故事
#關於愛情 #因為愛情
#異男網路交友快速辨識服務
#信義簡嫚書
#三媽從來不說謊
#samaneverlies
拒絕面試 電話 在 艾莉兒 I re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二度就業。
是說,我終於有一天,是週間的日子到現在還醒著的,趕快來還債好了🤣(八點上班好逼人我每天11:30就昏迷了)(我不崇尚追劇的自由我現在覺得上班更自由)
其實,這一切來得有點突然也有點狀況外,上了一個禮拜的班後,還是覺得有點不太真實。
起初,只是因為先生還待在台灣,感覺孩子有人幫忙帶著,我似乎、似乎可以開始找點事情做(因為我就是動不動就會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廢的人),再加上米花準備兩歲,原本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乾脆送她去上幼幼班,既然有排到學校,不如我就開始找工作吧!
但事情哪有那麼幸運,我把履歷重新開張之後,只覺得蠻慌張的,中間間隔五年半的時間沒有全職工作,我到底還有什麼價值?於是我自動開啟了優化履歷的長處,把全職媽媽人生當中所有做過的事情全部放上去!包含經營粉絲團、活動主持、接案寫文章等等,自己看完後都覺得:「我真是個有用的人啊!」畢竟,先催眠自己才能催眠別人you know~
更新完塵封的履歷後,我又開始陷入暗黑期,阿我是能找什麼工作?
🔅回廣播?
工作內容我是很喜歡,但整個產業的生態環境很不喜歡。
🔅服務業門市?
排休制對於還得照顧孩子的媽媽來說太困難了。
🔅一般公司的櫃檯行政?
人家要漂亮年輕的門面誰要35歲還是兩個孩子的媽?
🔅隨便找個兼職?
好像也可以,但就薪水全部拿來付學費而已,是不是乾脆回家帶小孩實際點?
在各種糾結下,我還是投了四、五個工作,但最後都石沈大海,不然就是被通知拒絕面試❌,我真心覺得自己根本還沒進入職場就先被職場霸凌一輪了,會不會根本是看到我的年紀就先略過我🙄,好不友善的就業環境喔!差點直接投對二度就業婦女很友善的全聯職缺了。但,我最後選擇先放空一下,反正也還沒出現真正喜歡的工作,就先擺著吧(自信全無的鴕鳥心態)
開啟履歷的一個月後、也是我放空的兩週後,突然接到一通電話,不同於一般面試電話,她感覺是鎖定我了(笑),光在電話裡就問了很多問題,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問我:「妳敢上直播嗎?」我很大方地回「沒什麼不敢,我覺得挺有趣的啊!」然後我就被叫去面試,最後就這樣了。
.
聽起來似乎是個一路順遂的故事,但我想說的依舊是:「保持妳的才華,有一天它會拯救妳的。」
其實全職媽媽真的沒有不好,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職業(當過職業婦女後我更深深的佩服全職媽媽),可是這職業很容易令人不小心看輕自己,除非心臟夠強大,否則就會像我一樣常常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這個過程真的非常難受。所以我從來沒有真的讓自己停下來,無論是經營粉絲團也好、葉配團購也好、主持也好,我的本意從來都不是要賺錢,而是想感受自己身上那點剩下的光芒,有自信的那種。
婚姻是種選擇,想成為什麼樣的母親也是一種選擇;這種事從來沒有對錯,只看妳自己能不能接受。第一週我還是常常想起哄著米花午睡的小時光,想著她沒見到我會不會想媽媽?想著她沒我抱著會不會睡不好?結果事實證明,放不下的只有我自己,她現在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跟著爸爸來接我下班,或許孩子也很喜歡這樣的媽媽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或許不是最完美的媽媽,但一定都是最努力的媽媽。」成就孩子的同時也請不要忘記自己,好嗎❤️
#momslife #workwomen
拒絕面試 電話 在 Pknote - PK的吃吃喝喝筆記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找工作,請睜大眼睛停看聽
不特別只有針對韓國
放諸四海皆準!
【韓國打工度假:仲介的陷阱與自保】
隨著韓劇、K-POP的流行,
韓流爬上最高峰。
而韓國的打工度假也成為眾多國家中,
頗熱門的選項之一。
然而,看中這背後商機的商人也不少。
今天就用這兩天在韓國找工作版上討論度很高的文章
跟大家分享一些事情。
截圖是網友實際案例,內容是「公開社團」的截圖
據說這個林姓仲介好像之前就發生爭議事件,
但後來文章被洗下去,所以還是陸續有不少人跳出來指證。
內容有案件苦主的苦逼狀況、
林姓仲介近日持續在各大公開社團徵人的截圖
與曾經跟該仲介接洽的網友提供的「基本條件內容」
在國外其實你本來就容易碰到少數當地人讓你很無語,
但如果再碰到同鄉的欺負自己人就覺得更無語。
今天,我們只就這件事情的幾個部分來作探討
至於該仲介與網友之間的爭議,
因為我們都是第三者,所以我們只能提醒
無法做更多的干涉。
📍1.『我該不該透過代辦呢?』
老實說,在準備申請韓國打工度假簽證申請的階段,
我並不建議透過仲介或代辦。
雖然說這中間有很多文件要跑,
的確會花許多時間在東奔西跑,
可是通常是一至兩天內可以做完的。
基本上只要將地點跟路線安排好,
是可以很快速的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事情。
除非你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忙的大忙人
不然我真的會建議你抽一點時間出來自己跑。
雖然辛苦又麻煩,可是這段時間,
同時會讓你思考你是否要做這件事情。
當然,如果你有這個預算請代辦的話,
的確是真的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在準備文件。
📍2.『韓國起薪比台灣優渥很多,
我不喜歡偶像也不迷韓劇,我只是想去韓國打工賺飽後,
再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你就去澳洲。
那你就去澳洲。
那你就去澳洲。
我真的可以用我的腳頭屋回答你,
就去澳洲就好,不要來韓國浪費時間。
韓國打工現在規定更加嚴格,
對於打工時數上有規定。
此外,韓國打工薪資即使比台灣高,
但是相對的打工的福利無法比照正職。
加上韓國的物價水準同樣不低,
打工月領的薪資除了要支付房租(抓平均20-50萬韓幣的金額)
扣除伙食費一天抓高一點7000*2也要將近600塊台幣、
交通費(單趟地鐵基本料金單趟1250韓幣,
隨著距離會有增加料金)
即使你完全不喝飲料、不出去玩,
光靠打工的薪水要存到你想要的錢也很難。
H1打工簽證的目的是「促進韓國觀光」。
所以一年的時間裡,
你的工作就是以為了籌旅行需要的費用而賺的。
不要懷著「韓國起薪高」的美夢來韓國打工度假。
📍3.『不會講韓文,因此求職上有所困難,
透過仲介,希望除了能找到好工作以外也希望能獲得工作簽』
其實過去我也講得很白,真的不要來韓國找工作。
你自己想,如果你是老闆,
你會用一個一句韓文,
可能學經歷也普普,
專業技能也好像不是說無人取代
重點是你要請他工作,
你還要很吃力地用英文跟他溝通
最後你還要擔心,他到底懂不懂你交代給他的任務。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相信大家也知道韓國就是個很愛用國貨、
選材也幾乎以本國人為主的國家。
當然,在韓國工作的人,
不完全都是從事與韓文相關的工作,
但要找到一個好工作,要跟韓國人平起平坐,
那某種程度上韓文程度是必須的工具。
也許有人覺得「那西方面孔是不是比較吃香?」
其實也沒有,因為我以前待食品公司,
當時有中東人,他韓文一樣講得很好。
除了專業性很高、無法被取代的工作以外,
基本上你韓文完全不會講的狀況下,
是沒辦法找到好工作的。
當然仲介總是包著美麗的糖衣,
幫你找工作、找房,一切幫你喬好好,
感覺一切都讓人很安心。
最開心的是還附帶一個工作簽給你,
是不是AMAZING好棒棒呀~
其實像該案例的狀況一樣,
一般不會韓文的情況下不是去民宿打工,
就是去免稅店工作。
基本上你不用透過仲介,
不用支付這種貴三三的仲介費也能找到。
的確因為免稅店的特質下,
申請工作簽的門檻會比一般企業稍寬一點,
然而,申請該簽證需符合韓國政府規定的資格。
講白點就是你沒這些資格,韓國政府不讓你請簽。
從大學學校、主修、工作經歷幾年以上、語言能力等
綜合條件是否符合該職缺都是審核要點
此外,申請人需要準備的文件同樣非常多,
同樣的,企業端需要出示的文件也是不少,
因為申請需要備妥的文件很多又繁瑣,
所以願意讓企業點頭心甘情願幫你申請的狀況不多。
韓國因為經歷一次經濟危機,
所以對於現實面的考量非常多,
但是如果你是值得企業聘請的人才,
他們滿意你的學經歷,希望你成為他們的助力,
那他們聘請你的時候,絕對願意幫你辦簽證。
我過去面試外國人時,也只會問:
「我們公司符合請簽資格,
可是你要親自跟出入境管理局諮詢你是否符合資格」
因為這真的不是老闆喜歡你就能解決的事情。
資格不符,出入境管理局的承辦人員是連看都不看一眼,
就會把你的資料退回。
鋪梗鋪這麼長,到底重點在說什麼?
你其實不符合資格的話,
你透過砸錢請仲介想辦法幫你把資格喬到符合,
最後獲得了工作簽,
但你只是被仲介使用非法手段當合法奴役的人而已。
話講得難聽,但是請簽需要出示的文件跟證明很多,
如果你出示的文件根本就不是真的,
講白了在韓國就是違法。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害怕,
可是我實際為了更換地址到出入境管理局時,
親眼看著兩位警察駕著違法勞工上去。
雖然我不知道他違法項目是什麼,
但我忽然覺得這種事情真的不能僥倖,
沒抓到的確沒事,那萬一抓到了呢?
你可以僥倖的覺得好高興獲得一張大家夢寐以求的簽證,
可是你忘了,你被這個雇主綁住了,就跟這個案例一樣,
月領扣稅後是120萬韓幣左右,根本就跟在台灣當上班族差不多了。
然而生活花費卻是韓國當地的物價水準。
跟案例原PO原本計畫存錢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
甚至連休假的時間都少到可憐。
月薪140幾乎是我過去做INTERN的水準了,
除非真的是規模很小的企業又是新鮮人,
不然幾乎不太會用這個薪資雇用人才。
我以前以「新入(신입)」應徵時,
當時起薪至少也是年薪2600~2700了,
一家企業願意花錢花時間請外國人才來,
他絕對知道需要給予"平均值"的薪資額度。
上免稅店提供住宿的事情,
我的確有聽說,
我認識的人裡面過去也有人從事過這樣的行業。
同樣是以省房租為由住進宿舍跟他人同房。
不過後來認識的人,只剩下他做滿一年而已,
其餘的人都覺得沒辦法這樣繼續下去。
通常在沒大筆預算支付租房保證金的情況下,
我建議就乖乖住考試院吧。
雖然很窄很可憐,但至少是一個人一個房間。
而且我住過比較大的考試院,
基本上當時有到過我家的人都覺得很滿意,
就覺得是個小套房而已。
(當然房租也是我跟房東談很久才拿到這麼滿意的價格*哈)
如果是雅房的話大概30萬上下其實就有了,
套房從40萬起跳,依據房型大小規模計算。
你選擇住宿舍同樣會被扣掉一筆宿舍費用,
那你不如就自己住還比較自由。
考試院通常可以透過上網搜尋就能看到基本房型跟設施,
真的不懂韓文其實也蠻多部落客推薦各種考試院的,
只要事前爬文並使用E-MAIL做預約確認,
以匯款或是請代購代匯業者幫忙匯訂金,
便能保留房間,一抵達韓國就有地方住。
考試院並沒有限定一年約,
因此中途選擇搬離是沒有問題的。
基本上韓國的工作簽,
因為是為了聘請專業人才才發給的簽證,
所以在嚴格要求申請人必須符合資格以外,
韓國政府也不會完全虧待你。
只要你是符合請簽資格的人,
他們同樣會要求公司必須有怎樣的規模來保護外國人。
最基本的就是月薪需要150up
是的,看到這裡,案例中的苦主說是工作簽
但是薪資是月薪140,扣稅後大概120上下。
其實就已經牴觸了最基本的規定了。
我會說真的不會韓文,沒辦法跟韓國人平起平坐的人,
真的不要來韓國就是因為你吃虧了你也不會知道
你沒辦法申訴,因為你看不懂韓文,
你沒辦法自己爬文看韓文法規,
你無法求助公家機關還你公道。
我是雇主,我要請會中文的人,
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台灣在韓工作者、台灣人妻、香港人、
甚至是朝鮮族可以選擇,
所以你要怎麼說服我選擇你並給你一個好薪水、
完善的福利與一張辦好的簽證?
你不會韓文,但只是抱持著去民宿打工、
免稅店打工賺點零用錢,再來到處旅行玩樂的話,
那的確是你的自由與選擇,
畢竟這樣你的得失心會少很多。
可是你如果不會韓文,卻一開始抱持著各種美夢,
那你就在台灣吧。
其實不只是韓國,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要先求能力再求好
📍4.『仲介陷阱你看到了嗎?』
其實,我自己在韓國工作,
在我轉職時,也曾收到HEAD HUNTING(獵人頭公司)的提案。
但對方從頭到尾並沒有跟我收取任何費用,
同樣的服務其實在台灣、日本各國都有。
但是通常找尋高端人才的HEAD HUNTING並不會向求職者索取費用,
工作媒合成功後,他們是向企業部分收取委託費。
因為有些企業在尋找高端人才時,
的確不會完全依靠公開的求職平台。
他們透過這樣的服務是為了篩選人才的資格。
而這次案例苦主碰到的仲介則不是以這樣的出發點為主。
基本上你繳交考試院保證金、房租後,
加上考試院其實不會加收網路費跟水電費,
我想15萬台幣應該可以讓你爽過好一陣子。
一般他們不太會理已經在韓國待久的人
也不太會理韓國人妻,
因為對韓國有一定的了解後,
基本上要入坑就有點難了。
中途離職需要陪7倍仲介費這件事情,
其實並不是合理的規定。
應該說不管是打工度假或是工作簽的人,
正常來說離職、轉職,都只要勞資雙方協議後,
雙方無異議則可進行辦理並且申告離職。
「有要負擔家計嗎?」
這個問題我不太懂為什麼要問,
也許是因為有家計壓力的話更能撐吧(?)
包括後面的「有獨立過嗎」之類的問題,
都是在測試勞方是否能撐得住。
此外,我覺得比較值得爭議的部分是
「了解韓國文化嗎?」
「在韓國有親朋好友嗎?」
這個我覺得是蠻值得拿來討論的。
講白了,就是你了解韓國文化跟求職狀況,
他要是眶你,你隨時都可以知道怎麼跟他爭論。
更不用說你如果在韓國有親朋好友,
在韓的親朋好友跳出來解決、幫忙申訴,
那事情就鬧大了。
所以我真的覺得你如果一點都不了解韓國文化,
真的不要只是看台灣新聞報導韓國薪資有多高。
因為,你必須要能跟韓國人競爭,
才能接近這個門檻。
我是不清楚是不是這種仲介都需要事前繳費,
但你如果真的要透過仲介,我只會說,
在簽約前詳讀合約內容吧
事後有爭議時,通常為時已晚
📍5.『韓國求職注意事項』
其實面對完全不會韓文的狀況下,
要提醒大家的注意事項其實還是有點難度。
因為你即使請雇主做到這些事項,
你自己沒辦法閱讀確認內容也是效果有限。
首先,當你入境韓國,確定你會待90天以上,
請務必前往你所居住的管轄區所屬的出入境管理局
申請外國人登錄證。
事前需要準備的文件與照片請事前爬文準備好,
不然到現場申請時才缺少的話就要多跑一趟。
另外,目前出入境管理局採預約制,
所以請上hikorea註冊後進行預約。
現場雖然也提供現場預約服務,
但畢竟事前預約可以自選時段,比較快也比較自由。
會要你先做這個手續是因為當你真的需要申訴時,
你因為有外國人登錄證,
才能證明你是合法且有權力申訴的人。
確定打工地點後,為了避免爭議,
我建議可以跟雇主要求提供簡單的勞資契約(근로계약서)。
基本上以正職員工錄取時,因為簽證上的需要,
雇主必須出示一式兩份的契約,
在確認內容後,雙方簽屬後,其中一份需繳交給出入境管理局。
除了確認合約成立以外,更是透過第三方保護這份協議。
因為是打工,所以內容通常不會像正職的這麼繁瑣,
所以通常只要載明:
1.근무계약기간(勞動契約起訖期間)
2.근무장소(工作場所)
3.근무내용(工作內容)
4.계약일(簽約日)
5.임금,임금지급일(薪資計算方式或薪資,支薪日)
6.근무일 및 주 휴일(工作日與每周休息日)
7.휴게시간(休息時間)
雖然說一般打工其實不太會給合約,
但是為了確保外國人勞工的權益並且避免紛爭的產生,
通常向雇主要求出示簡單的勞動契約並不會被拒絕。
面試時,基本上都會說得很清楚,
正常的公司不會要求員工繳交護照。
2017年最低時薪6470韓圓
(延長工資x1.5,夜間工資x0.5)
請大家不要做廉價外勞.......。
基本上正職的員工,其實也受工時保障,
所以像案例苦主一樣,幾乎沒有休假的狀況已經是違法了。
雖然也有人說韓國這麼多公司在加班,
我們談年薪,飛出去出差沒日沒夜的奔波就乖乖忍受,
為什麼就拿這點說他違法........?
答案很簡單,就是你已經這麼委屈了,
這麼多點都可以拿出來當作指控的證據,
這是不是值得你繼續忍讓,
是不是值得你期待的公司,
我想當事人應該最清楚。
📍6.『踢公北!!我被壓榨的悽慘兮兮,我該怎麼辦?』
申訴吧。
沒什麼好講的,就是申訴。
要嘛就是摸摸鼻子,自認倒楣乖乖回台灣,
然後讓對方繼續殘害下個受害者;
要不然就是勇敢站出來申訴他。
這個世界很現實,
當你選擇踏出舒適圈時,
你碰到困難,周邊的人可以給你意見、
可以給你基本的協助,
可是你自己都無法自己面對問題時,
沒有人幫的了你。
1.備妥證據吧:
從薪資紀錄、對話紀錄、契約等證據都留下來
如果沒有上下班紀錄的話,
建議可以去地鐵感應T-money
確認交通紀錄後,留下來作為日後證據
2.依據狀況,選擇申訴管道
基本上一開始還是會建議直接向韓國勞動部申訴。
不過因為申訴的訴願填寫到日後處理,
全都是以韓文進行,因此不會韓文的人,
這邊就很難進行。
我自己曾經碰過轉職後,
公司一直不願意支付退職金的狀況,
當時我就是上勞動部民怨區填寫申訴表單,
附上證據的截圖資料後,
大約1-2周左右就收到掛號的公文,
請我到管轄地區的勞動部進行勞資協商。
我的狀況是薪資糾紛,
所以一方不出席代表放棄自身辯論權益,
另外如果最後調解無效
仍舊無法拿到該拿的薪資時,
當時的承辦人員直接告訴我:「那你就走民事訴訟吧」
不過大部分的雇主,
通常發現你明明是外國勞工
卻知道要走法律途徑進行申訴
一般他們都會乖乖的支付積欠的薪資
不管怎樣,我會強調韓文在韓國是基本的工具,
不只是因為求職與競爭力的需要
而是因為當你吃虧的時候,
你要為自己伸張正義時,
同樣是你最大的利器。
但是這個案例苦主因為對上的是「台灣仲介」,
所以韓國部分是否接受這種案例申訴,
我就不得而知了。
加上案例的苦主本身不會韓文,
除非透過會韓文的親友全程協助,
不然可能在申訴的過程中有所困難。
因此我反而建議這種時候可以求助
駐韓國台灣代表部。
畢竟是台灣人與台灣仲介的紛爭,
這部分應該找台灣代表部進行處理會更合宜。
所以之前也曾經提醒過大家記得出發前
把一些代表部的電話跟緊急聯絡電話都抄好
必要時也許用的到也說不定
以下則是提供大家各種申訴管道:
韓國雇用勞動部線上民怨申訴傳送門
(고용노동부 민원마당)
http://minwon.moel.go.kr/minwon20…/petition/petition_list.do
韓國勞動部網站
(고용노동부)
http://www.moel.go.kr/index.jsp
商談電話
(상담문의)
疑問商談:1350
(無須加國碼,直接在韓國使用手機撥通即可)
值班室:044-202-7999
駐韓國台灣代表部
http://www.roc-taiwan.org/kr/
地址:首爾市鐘路區世宗大路149號光化門大廈6樓
電話:82-2-399-2780
急難救助:
專線:82-2-399-2767~68
行動電話:82-2-10-9080-2761
(韓國境內直播010-9080-2761)
受領領務申請案件時間:
周一至五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至4點
不管怎樣希望在外工作的人,
都能保護好自己,並且慎選工作
#韓國打工度假 #打工度假仲介
#韓國求職 #韓國 #韓國仲介
#使用仲介前請詳閱契約書
➖➖➖➖➖➖➖➖➖➖
⚠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type_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