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課
翻转年纪的智慧
楊蓓老師
13/06/2021
2:30 p.m. – 4 p.m.
馮以量記錄
如是我聞。如是我記。
1. 這個讀書會,每個人可以去抓自己的重點,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本來讀書會大家讀一本書就是希望我們可以一同聚焦,可是這本書的題目很大,所以要怎麼談都可以。相對來說,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2. 有關學員說起的儒家思想,我們有不少人的人生都是如此鋪成的。因為,儒家的學說,其實在我們的文化裡頭,再怎麼說,它都是一個主流。 這一個主流對我們的成長來講,影響非常深遠。
這裡頭包括我們的角色怎麼扮演、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怎樣在世界上能夠符合別人的期待、讓自己圓滿。儒家的確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軌道。
我相信,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如果你選擇單身過日子的話,你還是會遇到別人會問你什麼時候要結婚啊。
對於人生該怎麼鋪成這件事,儒家其實已經盡了它最大的功能。 可是,這個功能底下,很多人付出了很多代價、很辛苦,而且傷痕累累。
3. 有些人會為了儒家思想所期待要保持的特定形象,付出很多代價。甚至有些人,會開始蠢蠢欲動,有了叛逆的動力。這沒有男女之分。
不少人往往到了中年,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都會有這種想要叛逆的動力。 中年叛逆,這件事情,真的是我要的嗎?
有時候我們會想,我是要滿足別人呢,還是要滿足自己?
然後,我要如何看待“活出一個人的樣子”的慾望。
所以,有些人會開始停下來。做一些省思。 會有各式各樣的反應,以及思考“我想怎樣過我的下半生?”
這個時候就開始會有轉型的過程(transition)。那就是, 變。 你覺得你的人生需要變。
4. 有關變,我們常常疑惑、反對自己、否定自己。活了一大半輩子,努力了半輩子,都是去完成別人的期待。 你回頭發現,那,我對自己的期待呢?我自己呢?
今天如果你要停留在懷疑的狀態,我覺得是好事。可是,今天,你仍然用了一個你前半生的標準(如:儒家的標準),來評估自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掉到一個自我否定的狀態。 甚至是面對過去,不管是成敗的、是挫折或掙扎的,我們難免會升起消極的感受會出現。
這個地方是個關鍵的。
如果我可以全然放下過去的評價來自我懷疑,我可以提出疑惑,而我可以回頭去深入的去看看:我曾經走過的路裏頭,我到底盡了多少的力?我滿足了那些人?看看我自己下半輩子要怎麼過,那麼自然會有一些新的念頭產生。
這個時候的疑惑,就變成一個可用之疑。
5. 不要花力氣,評斷自己說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 時間都過去了,而且你已經做了。#我們何不換一個心態來想,#我照單全收。照單全收時候,你會發現會比較省力氣的。畢竟你前面那一口呼吸和這一口呼吸是不一樣的。
6. 當我們用過往的評價標準去說自己沒做好、沒做到,難免我們會有遺憾,愧疚。我所謂的照單全收,所有的愧疚你都得收住。這個時候,你突然間會發現自己比較清澈,去覺知你自己。
7. 你開始會想,我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我還可以有更多的創新來創造自己嗎? 可以這樣嗎?我其實可以充滿創意的,我可以重新創造。
當你允許自己變的時候,那個允許很重要。當然有人會感覺到不安全, 萬一我的允許會傷風敗俗,怎麼辦?人,如果是清醒的,是不會做傷風敗俗的事情的。只有腦子不清醒的人,才會這樣。
如果你想要改變,對別人好、對自己也好,那有什麼不好?
即便儒家有點霸道成為我們文化主流價值,它也沒有錯,可是重點是,只要人活著,他都希望自己是好的,對自己是有利的、對別人是有利的。作為人類,這些價值,它永遠不會喪失。
我們要發現怎麼可以讓自己的前半生不被自己的批判,接納下來,而允許自己做改變。這件事,我想,這個地方就需要靠覺知這兩個字了。
8. 有了覺知,我們才會反思。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情緒性來做反應。
#感覺和情緒有什麼差別?
我們不僅僅只是覺知情緒,也要覺知自己的感覺。
感覺就像大海,情緒像浪花的尖頭(浪尖)。如果你被情緒拉住的時候,你看不見大海。可是,當你不把注意力放在那個浪尖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大海的存在。
9. 我可以用一個充分的感覺去感覺我的前半生怎麼過日子的時候,我好像在看自己的連續劇。 我可以去想想看,我幾歲到幾歲怎麼過,是什麼樣子啊?來回顧自己的前半生。
我們人啊,是很健忘的。當我們回憶的時候,#我們都只抓住了浪尖(情緒),#還有那些讓我們有情緒的事件,#我們沒有辦法用更寬的視野來覺知我們是怎麼活的。
10. #所以如果你願意平心靜氣地去去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我是怎麼做到的?我是做了什麼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男人(女人)?什麼曾經給我帶來成功的經驗、成功的評價,這裡面我的滿足是什麼?我是不是也有一些挫折?我不滿意的地方?可能通通都有。當這些資訊你愈來愈多的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原來我要做一個這樣的男人(女人)也還真的不容易啊。
#當你能描述自己活成這個樣子還真不容易啊的時候,#這就是對自己的慈悲。
11. 對自己慈悲這件事情不是自大。#你會發現當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你會真正完完全全和自己在一起,你會發現你開始真正擁有你自己。#你不是只擁有大海裡面的浪尖、浪花,#你開始擁有大海。當你開始擁有這些的時候,你看見的自己,和你以前認知的自己,開始有一些小小的改變。變的允許,有時候不需要你的允許,它就開始發現了。
這個時候,你會變得柔軟、也相對的脆弱。
#其實裡面最大的轉變是因為自己消融了自己。過往的生命歷程當中,不管是喜怒哀樂,成敗榮辱,它慢慢消融,變成自己可以擁有所有的自己。
所以年紀大了,有一個特權,就是開始能做回自己。應該不是說做自己,而是說開始去貼近自己。漸漸的,漸漸的,和自己愈來愈靠近。 身心比較一致統一的狀態。
12. 這個過程裏頭,感覺上,就是你的生命裡頭有過去的陽,而你培養的陰,道家說陰陽相濟。當陰陽相濟的時候,水火相濟,點土成金。回到人的身上,當陰陽相濟時,這個人漸漸地會比較完整了。
陽剛、陰柔,這兩種力量,在這個二元的世界裡頭,其實是相融並濟。你就會發現這個就是 #從儒家走到道家的時候,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順其自然。
只要你的覺知有在的時候,你會體會到什麼是順其自然、天道。當然你也會發現有些人因為面對突然的死亡事件,所有有時候,有些人他會跳過道家,開始去學佛。
事實上,#在學佛的道路上,#所謂的修行,#它也不過是讓自己能夠進入剛柔並濟、#陰陽互通的一個狀態。 然後你才會有所謂的開悟、明心見性、了脫生死等。
13. 所以你會發現覺知的這條線,它產生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我們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的路線,它就是走儒家、走道家、走佛家的一個歷程。這樣的歷程,你走到後頭,並不是只剩下陽剛或只剩下陰柔,而是剛柔並濟。
特質就是人比較不容易對內(自己)、也不對外(外在)產生太多的衝突。因為有這兩把刷子,才能有四兩撥千斤的能力。
14. 前面所提到的過程,它就是修煉的過程。前面所走的路是為了符應社會的價值,遇到了挫折,您能夠培養一個照單全收的胸襟。
這個時候,你更加能比較完整的擁有你自己。當你擁有自己的時候,我們再來面對生命當中更大的磨難,老跟死的時候,比較能夠心平氣和。這樣的過程,華人社會、文化,比較完整的生命歷程。
15. 從自己的觀照及反思裏頭,對我們的生命會有新的詮釋。 去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才能找出來你的“變”(Transition),然後得到自己的允許,勇敢地去推動自己去進入改變的歷程。那份勇敢,我覺得是最可貴的。
Question & Answer:
16. 禪是可以操作的,它不只是停留在概念。所以從體驗當中慢慢去理解、體會禪是什麼。也因為禪,我把過去的儒、道,漸漸的可以把它們融合在一起。
17. 戒就是我們心裡頭的規矩。其實我發現儒家的禮義廉恥,佛家的戒律和內心的規矩,是相通。儒家注重和別人關係,佛教看你自己內在心的邊界,戒律在哪裡。佛教其實也講倫理。就像儒家的倫理一樣。
大家都聽過,“人成,則佛成。”人成,這種角度,就是得從儒家的角度、熟悉的倫理來看待。有些人對外可能已建構成自己的疆界,然而人也需要對內心的心界建構。
因為倫理是長在心裡頭的,戒也是長在人的心裡頭的。日常生活裏頭,你如何把人做好,那就開始融合了。
18. 有關照單全收這說法,妳講接納兩個字的時候,會讓我們掉到刻板印象裡頭。不管怎樣,我雖然心裡不願意,腦子裡也不願意,然而我還是接受下來了。可是照單全收,可是妳就認了。妳就痛快的把它收了。
我覺得那個痛快,減少我們的遲疑。所以我採用照單全收,而不是接納字眼。
臣服。其實就是更近一步。 已經進入狀態,臣服還需要更多的心理歷程。可是,照單全收,是妳不管它好壞,先收了再說。 痛快一些。
19. 要如何關照自己?這個是需要練習的,也可以練習的。可以多獨處。練習獨處,練習你自己和自己在一起。你會有各式各樣的思緒冒出來。練習,好像有另外一個我在看自己這樣。禪修,身在哪裏,心就在哪裏。
唯有在獨處的時候,妳才能夠漸漸地有能力捕捉到你那個觀是什麼? 讓自己的觀慢慢有這個能力。例如:散步的時候,感覺一下自己。獨處可以做的事情,其實很多。要開始往內看自己,關照自己的功能會愈來愈好。甚至最後到和別人共處時,你都可以關照自己。
自己跟自己對話,你還要#發現自己和自己對話。而且你要問問看自己,#這個真的是對話嗎?有時候我們和自己在吵架,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給自己找理由,我們和自己有各種各式的對話。只要問一句,我現在是和自己對話嗎,你就讓之前的自我對談,他就會現形。
20. 認識因緣、順應因緣、創造因緣。因緣這兩個字,還蠻不可思議的。佛法講的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在這個脈絡之下,因緣這麼來,怎麼去,因緣產生什麼果。
在佛家的角度來看,妳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可是我們習慣用一個邏輯說一個所以然。 這幾個字,其實說實話,超越我們的認知,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在處境裏頭,我們只能夠憑自己所接觸到的訊息,來理解現象。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系統去理解這個現象。我只能夠在理解的範圍之內,做出我的選擇。在做出這個選擇,有沒有創造,我覺得已經有了。因為選擇本身就是創造。對於自己的選擇,這個因緣可能所帶來的果報負責任,就接受了。
這個時候,我們會把公平、正義等這些社會條件加進去的時候,我覺得那是一個層次。可是,這些東西放在個人理念裡頭,它又是另一個層次。 它還是回到,我在這裡面,我如何做出選擇、如何做出我願意負責任、接受的果報。
#謝謝楊蓓老師的解說
#讚嘆不已
#活著可以如此聽聞對佛法對儒家對道家的統整說法
#實在痛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葛瑞絲的天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的情歌 歌名:我們的情歌 作詞:葛瑞絲 作曲:綾爸 (影片中兩人) 演唱:葛瑞絲夫婦 這首歌是我和綾爸(老公)共同創作的,綾爸編曲+豎笛、鋼琴演奏,由我本人填詞,主要是在講兩人相識的過程,當初是嘉義、臺北兩地的遠距戀,我和綾爸是透過管樂的關係認識的,所以影片中會有兩人吹豎笛的畫面^^ 婚禮當天...
「我在這裡 我願意」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葛瑞絲的天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黑炭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愛敬拜[ 動態歌詞] @Roni Songbook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HISC 中文诗歌分享站- Posts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YouTube | Neon signs, Neon, Prais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YouTube | Neon signs, Neon, Praise - Pinterest 的評價
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常常聽到你們說耶穌耶穌,但是耶穌跟神,到底是什麼關係呀?』
馬太福音3:17說
『看哪,又有聲音從諸天之上出來,
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所以耶穌是 #神的兒子,是神的 #獨生子。
但是,約翰福音又說:
『太初有話,...話就是神。』(約一1)
還有,『話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約一14)
說出這位降生的耶穌,
就是那太初就有的話,就是神自己。
所以耶穌是神的兒子,並且就是神自己。
有聽沒有懂...太矛盾了對嗎XD
因為在我們天然人的觀念裡,
兒子與父親是分開的,
人不能同時是兒子又是父親。
但是聖經在說到主耶穌和神的關係時,
主耶穌說:
『我與父原是一。…
…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約十30、38)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十四9下)
所以,子與父是不能分開的。
聖經所啟示的『兒子』,
並不是有一天神結了婚,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耶穌。
這完全是天然屬人的觀念,
是照著人的文化、傳統的領會。
聖經啟示神的兒子,
是指著神的彰顯、神的顯出,
就是神顯出來給人看見了。
提摩太前書六章十六節說,
神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中,
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
但是有一天,這位神成為人來到地上,
就是神的兒子,就是顯現出來的神、看得見的神。
那看不見、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中的,是父。
有一天祂成為人來到人中間,
成為我們可以看見、甚至可以摸著的,這就是子。
神很奧秘,我們無法用人的觀念來理解,
神怎麼會是父又是子?
但神作為父、作為子、
甚至祂經過了過程成為 #賜生命的靈,
都是為著讓我們原本無法觸及的神,
成為我們可經歷、可享受的一位。
太奇妙了!對吧?
我們可以簡單的跟主說:
『主!謝謝你是父又是子,謝謝你還成為靈,
為著使我能接觸你。
主,我在這裡,我願意來接觸你。』
節錄並改寫自《人阿你在哪裡》第十七題
#你想過嗎Haveyoueverthought-第十七問
#人阿你在哪裡
#耶穌 #跟神的關係 #神的 #兒子 #神自己 #人的觀念 #有限 #父與子 #不能分開 #彰顯 #聖經 #經歷神 #享受神
#歡迎聯絡我們
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願意等》
晚上八點了,我還被困在公司的突發事件裡。手機顯示,我有一通未接來電。是大女兒新的安親班老師打來的。
看我沒有回應,老師在家庭群組裡留下訊息,爸爸媽媽,孩子在上英文課時哭了。想要和您們聊一聊狀況。
我心底一沉,莫名覺得煩躁。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說是關懷性質的聊一聊,最後都會變成極度高壓的責任歸屬場面:媽媽,某某某已經會寫超過5句以上的英文短文,然後誰誰誰進度超前到四年級的程度。您的孩子這樣,我們也盡力了,我們不知道她為什麼哭。哦,對了,我們真的沒有罵她,別的孩子也都不會這樣,說哭就哭。
而我總是強壓怒火與疑惑,盡可能地向對方道歉,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我們平常疏忽了。我們是想讓孩子開心學習就好,沒給太多壓力。給您添麻煩了,我們會再好好開導她的。
聽我這麼一說,更牽扯出老師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誨,唉呀媽媽,您不可以這樣想,現在和從前不一樣了,孩子就是要超前要求,提早準備,將來……。
在沒聽完將來究竟會怎樣光宗耀祖之前,我再次為自己的失職,導致孩子表現不佳而道歉,然後直接掛上電話。
我覺得憤怒,現在和從前有什麼不同?教育的目的還是沒變啊,一昧追求齊頭式的平等,還更強調了領先群倫的迫切性。
我覺得疑惑,孩子會哭,難道不能多問問原因嗎?用一句妳也不知道為什麼,別的孩子都不會這樣,就把所有責任切割乾淨。教育的範疇,就只負責陪公子寫作業,然後打發回家嗎?
我也對自己沒有勇氣跟對方拒理力爭,而感到失望和沮喪。我為什麼要道歉呢?孩子學習落後,是一件必須低聲下氣的事嗎?
原本我以為,今晚的聊一聊,八九不離十,會是差不多的局面。
結果卻大出我們意料之外,老師處理的方式極其溫柔,對於投射者小孩十分受用,迫不及待寫出來分享。
老師先替我們還原了整體過程,由於女兒是新加入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重新習慣體制內英文學習的基礎與教學的方式,最近,課程剛好也進入比較艱深的階段,「我有預期孩子會感受陌生與挫折,但每個孩子展現的方式不同,而Callie又是相對內隱的孩子,所以特別留心觀察她的反應。」
我喜歡老師的用字,不強調內向,而形容內隱,情緒不易對外展現,但只要對人與環境累積起信任,隱密的世界就會逐漸對外開放。這代表了老師對於每個孩子的差異,有十足的尊重,也有純然的欣賞。
「我在問答練習時問了大家幾個問題,Callie的反應的確不那麼流暢。當下並沒有異狀,但過了一會兒,孩子便開始啜泣。」
聽到這,我的胃開始翻攪,全身血液有凍結的fu。我替自己的孩子難為情,卻不覺得抱歉,因為數十年前,我自己就是那個,落後的遲緩的顯得笨拙的學生。哭,是出自於無能為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跟不上。於是哭。哭了却再次凸顯窩囊。
「我讓孩子哭了一會兒,告訴孩子說,妳願意跟我說,自己哪裡傷心嗎?沒關係,妳慢慢來,等妳哭好了,去洗手檯把鼻涕眼淚擦一擦,老師和同學,都會等妳說出來。」
「因為,妳一個人傷心,我們全班也不會有辦法開心上課的。請妳告訴我們,哪裡讓妳難過,好嗎?我們再一起想辦法。」
這個方法對孩子有效,孩子說,好像全班都會,只有她不會,覺得自己很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哭了。
沒錯,我心裡震動了一下,小時候,我就是這麼想的。先生說,聽到這,連他這個大男人都想哭了,一方面重新發現,自己孩子如此脆弱易感,跟自己如出一轍,另方面,也動容於老師的細心引導。
「我告訴孩子說,謝謝妳讓我知道,還有,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喔。」於是,老師帶著全班再次複習了孩子不熟悉的地方,在隨後的練習中,孩子很快地抓到了訣竅,找到一點點覺得自己厲害的地方,露出了笑容。
「所以,Callie,妳要知道,哭,無法解決所有的事情。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會等妳。找到問題,共同努力,然後再繼續。」最後,老師如此為今晚的事件做下總結。
我真希望,自己在孩提時代,也獲得過如此邀請,如此等待,如此接納,但幸好,我的孩子得到了。得到了宣洩自身感受、表白需求痛點的正確邀請,便不會習於壓抑,或是把焦點過份投射在不相干的人事物,以逃避面對心底的匱乏恐懼。
我感謝老師願意釋出「盡情」的空間,讓孩子哭個過癮,空白的薦骨,很難自我節制,停損點是,「我讓孩子知道,大家在等,世界上永遠有別人,人和人之間,是互相影響牽動的。」,也適當指引孩子,離開這個空間,「去洗手檯把自己整理一下。」讓孩子冷卻,丟掉不屬於她的情緒和壓力,以乾淨的狀態回來。
我知道,老師沒有聽過人類圖,而她的教育,充滿了智慧,也傳達了教化的力量,聽起來恬淡,卻如此宏偉,「我不覺得,唸書是唯一的出路。教孩子做一個自信的、自重的、自愛的人,陪伴他們走自己的路,才是我認為寶貴的。」
寫到這,不禁流下淚來,老師好像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多美的示範,反而謙卑地向我們致意,謝謝我們願意認同她的理念,她相信,孩子終會走向自己的路,而且越走越穩,時間早晚而已。
在此之前,只要告訴孩子,我在這裡,我願意等。
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葛瑞絲的天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的情歌
歌名:我們的情歌
作詞:葛瑞絲 作曲:綾爸 (影片中兩人)
演唱:葛瑞絲夫婦
這首歌是我和綾爸(老公)共同創作的,綾爸編曲+豎笛、鋼琴演奏,由我本人填詞,主要是在講兩人相識的過程,當初是嘉義、臺北兩地的遠距戀,我和綾爸是透過管樂的關係認識的,所以影片中會有兩人吹豎笛的畫面^^
婚禮當天我們有播放自己拍攝的MV,但是實在是覺得太羞恥了XD
綾爸說原版放上來,但是我還是只放音檔跟大家分享,
我們不是專業的演唱者與音樂創作者,
就是跟大家分享與自己做紀錄,希望大家喜歡^^
歌名:我們的情歌
作曲:Jamespolik 作詞:葛瑞絲
男&女主唱:Jamespolik & 葛瑞絲
詳細清楚版可以看部落格:https://jackla39.pixnet.net/blog/post/100146706
許下心願 不管多遠 今生愛戀 注定纏綿
我不怕未來風雨有多險
從深愛上妳(你)的那第一秒起 我就不願與妳(你)分離
所有的阻擾、挫折、反對和那抗議 我也不在意
放縱一遍 相信情緣 命運紅線 總有牽連
我只想每天都在妳(你)的身邊
哪怕會為妳(你)夜夜失眠 我也會愛妳(你) 永遠
傳說中牛郎和織女 會在七夕當晚相聚
一年一次 飄下朦朧情雨
真心交付的伴侶 相許
現實中距離和時間 備受日夜交替侷限
一期一會 交纏關切視線
情意互表的雙眼 令人掛念
既然神讓我和妳(你)相遇
為何不讓我隨心所欲
真情摯意怎能隨風而去
愛妳(你)
從今而後我只會一心一意的對妳(你)
我給妳(你)的感情也請妳(你)不要懷疑
相信我 別閃躲 伸出手 聽我說
(喔~我在這裡 聽你)
從現在到以後 妳(你)都是我命定的結果
(我願意 相信你)
每個想妳(你)的失眠夜裡 我只能擁抱自己
空氣冰冷得令我快窒息
多希望能和妳(你)兩相依 生生世世都能在一起
每天醒來看到的 全都是妳(你)幸福快樂的表情
這一生 就只能 妳(你)和我
同相守 到白頭 不需要 多承諾
相信也能夠天長地久
喔 心願 盼能實現
這份情感絕對不會厭倦
喔 心願 盼能每天
吻妳(你)的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IMJIjH-XmM/hqdefault.jpg)
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黑炭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服役心得》
教育服務役145梯-第130期管理幹部-張嘉軒,彰化縣永興國小
許多人還是認為替代役就是不用出操不用進行戰技訓練不用拿槍打靶投擲手榴彈的爽兵…認為教育役就是站在門口當警衛、坐在辦公室接電話、走來走去送公文…嗯,不可否認這些工作也占據了我們不少的服勤時間,但我們教育役也花費了很多的心力在為教育盡一份心力我們維護校園環境與安全,只為了給學生一個安全的上學環境,我們憑藉著各自的專長陪伴學生度過一段最單純的時光,我們將過去二十幾年社會投注在我們身上的資源,回饋到國家的未來上。
替代役與常備役都是兵役,只是工作的性質與內容不同,無所謂誰輕鬆誰艱苦,真要比較起來,反而替代役的貢獻相對常備役更多元,更與社會接軌,重點完全是態度問題而已。看看我們教育役,不論高山、離島、偏鄉,只要有學校,有學生,就有我們的足跡,在這些地方生活更為不便,更需獨立自主,但我們卻不以為苦,因為我們心中充滿著愛,我們知道用心的陪伴與守護都足以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這是多麼偉大又有意義的工作啊!我以身為教育役的一員為榮,相信你也是!
當兵前,常聽長輩說當兵那段日子是人生中最精實的日子,每個男孩過了成功嶺才會變成男人,但那時的我總是嗤之以鼻,心想,我哪裡還有甚麼需要學的啊。走過成功嶺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三周,雖說不太想承認,但是,我的作息變得正常,體能明顯變好,更學到了如何與其他人合作。一開始我常認為基本教練所教的東西相當無所謂,然而,動輒上百人的團體不論要做甚麼事情,這樣的秩序都有其必要性的,它不只代表了我們的紀律,也真實地反映在我的效率上。身為教育役,我們應用所學,透過不一樣的方式向國家貢獻心力。現在,人雖已離開成功嶺,但是我看到了資質最高的教育役男們在高雄澄清湖表現得出類拔萃。再加上,長官們就像大學生辦營隊般盡心盡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又隨晨曦灑落時分開始一天新的工作,這樣事必躬親的努力,我想各個役男都看在眼裡的。所以,再分發之後,我也將以這般的態度將教育役的精神散布下去。
或許,待我垂垂老矣之時,也將向我的後輩說出這段日子,這段讓我人生有了大大的改變的日子。
2015年2月9日是我來到彰化縣永興國小的第一天,永遠記得在澄清湖專業訓練的時候專員說你選到的學校是因為有緣分才會選到,一方面也是因為住在彰化所以要回家鄉服務的概念,另一方面是要讓自己有時間可以準備面對未來職場的挑戰。
一到了永興國小,這裡的學生真的很活潑,學校的教職員也很熱情,剛來我的管理人總務主任也很熱情的請我吃午餐-大腸麵線,學校剛好還有一位替代役學長棋元也給我很多幫助讓我很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因為我的勤務其實就是每天早上跟傍晚負責開關門、協助工友大哥維護校園整潔安全,還有在傳達室執勤,因此常常會接觸到很多老師、家長還有小朋友,有時候在走廊上看到小朋友在奔跑就要發揮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要跟小朋友說這樣的行為是不行的會受傷,也是培養我耐心的一個方式。
其實真的覺得很幸運來到這間學校服役,這就是緣分吧!當時選單位時我因為是半家因所以可以優先選擇在戶籍地服役,但當下上台撕榜單的那一瞬間想都沒想的就決定了永興國小,老天爺安排了這個際遇,或許就是我人生其中之一的轉捩點也說不定,抱著隨遇而安的態度來創造服役生涯的價值。
從服役的開始到結束,可說是身經百戰!體會什麼叫做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學習多項專長,油漆、綠化、攝影、製片⋯等,與其說是工作,倒不如說是為校園盡一份服務之心力,留下不可抹滅的價值,那才是最具珍貴的意義。另外,學校的青春動力來源不外乎來自小朋友與老師,很開心近距離與孩子們的接觸,可感受孩子的天真、喜悅,讓生活增添了活潑的氣息,看到愉悅爽朗的笑容,對於身為教育服務役的我們是最棒的回應!最後,在緣分的牽引之下,讓我認識最喜歡的你們,一群亦師亦友、親如家人的老師、替代役學長學弟、護士姐姐、學生弟妹,因為你們的存在,讓我感覺生活的每一天是充實是幸福是珍惜的,謝謝你們對我的包容、照顧與指教。
在服役的過程也很榮幸很開心能夠擔任管理幹部,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接觸其他役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第二次回去澄清湖受訓真的讓我感觸良多,也認識到全國各地的優秀管幹夥伴,讓我在服役期間可以拓展人脈,藉由每次與管理人和役男夥伴的訪談過程中讓我收穫很多,也讓我體悟到應該要把在自己學校的幸福感分享給其他役男夥伴,服役這一年,大概是影響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我在這裡發現服務的價值,感謝教育役的長官,讓我成為管理幹部,藉由這個身分,讓自己想要服務的理想,能夠放大到校園,還有社會的各個角落,感謝彰化縣聯絡處的教官們的肯定,讓我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感謝我的服勤處所永興國小的肯定,讓我有舞台發揮自己所長,更感謝教育部黃專員以及何沛珊教官的支持,管理幹部受訓期間讓我加入了「教。寓意」製作團隊,藉由不一樣的視覺呈現,散發更多感動,最後更感謝我服勤處所的長官,以及役男弟兄們,因為有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我才能夠心無旁鶩的為這一切努力著,謝謝教育服務役,因為這一年,我著實感受到服務的美好。
也很幸運的服役剩下的半年裡,來了一位一般替代役的學弟偉榕,真的很開心偉榕來跟我當夥伴,跟我共處的五個多月裡謝謝他時常給了我很多幫忙,也聽我講了很多天馬行空的夢想還有一堆屎話,也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在一起共事,做我們想做的事業。
其實在永興國小的這11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其實在這個學校真的每位教職員都很親切也對我很好,尤其總務處佳琪主任、教務處銘國主任、學務處玉華主任、輔導室燕惠主任、總務處耿銘組長、護士姐姐、瓊儀老師⋯我想我應該會在役期結束的那日還捨不得離開吧!還有幾位小朋友也令我印象深刻,就讓我用相機記錄和他們美好的回憶吧!若問我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教育役的服勤學校,我一定會選擇永興國小,因為永興國小讓我這11個月過的非常不一樣。感謝永興國小的你們,謝謝你們。收拾行李這一刻,才真實的感受到自己要退伍了,很不捨!服役生涯結束,但教育役的精神會無限延續,一起努力,感謝大家!
我確信當一個人出現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是充滿了各種不一樣了意義與緣分;而我,在這群小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中進入了他們的人生,我覺得我不能只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雖然一年的時間可能只占了他們成長足跡的一小部分,但我願意用我最多的力量,讓這一小部分不可抹滅。
►黑炭個人社群 / 歡迎訂閱追蹤►
Youtube ► https://reurl.cc/nV3lz8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hsuan_315/
------
⚈ 工作邀約請來信:黑炭⚈
heitansheshi@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9jZ7kpQ8M/hqdefault.jpg)
我在這裡 我願意 在 我在這裡我願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