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文章,一定要分享!👍🏻
【美國失去了一整代中國年輕人】
美國在外交關係上有一種慣用的策略,便是以為自己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去改造別的國家。為推動此策略,她可以顛覆別國的政權,也可能派兵把別人滅了,但近年美國手風不順,在背後推動了所謂的阿拉伯之春後,多個國家變成爛攤子,難民到外跑,在阿富汗二十年,無功而退,塔利班回朝,美軍敗走。美國政府可能認為此種策略,會使美國更安全,但日本的例子也告訴我們,縱使日本跟足了美國的指揮,到她實力強大,威脅到美國利益時,美國也利用了廣場協議,把日本經濟打得一沉幾十年。
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也包含以西方觀念改造中國的目標,但這政策應是撤底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與人無尤,是美國自己的錯誤造成。本來美國並非完全沒有成功機會,在十年前或更早,中國國內的崇美派也頗有影響力,他們有一部份留過學,也接受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就連政府官員也不一定對美國有戒心,據內地一位評論人提醒,在阿拉伯之春初期,連溫家寶也不明白美國的意圖,以為阿拉伯人民有權追求民主。
不過,美國也一直面對着一個困難,雖然西方社會進入工業革命比中國早了一百多年,經濟與科技發展程度遠高於中國,但中國卻是極速追趕,眼看便可以超越美國,所以不少中國人總會懷疑美國的制度是否真的有優越性。若優越性不足,何必學她?
中國的自信,在特朗普上台前已顯露出來。有好幾個國外機構搞的民調都顯示,有九成多的中國人民支持中央政府。特朗普政府似乎對此種態勢毫無所知,上任一年左右便開始發動貿易戰。此戰損人害己,我當時已鐵口論斷,美國不可能贏得此戰(見筆者《龍鷹相搏》一書),當時內地的崇美派不懂經濟,卻未必作此想,當中不少人還贊成讓利投降。但美國的橫蠻,卻無可避免地引致十分支持中央的中國人民反感,使他們開始懷疑美國的意圖。在那段時間,我在北京參加的座談會中,便見不少觀眾質問美國前官員,究竟美國的真實目的是否要打殘中國。其後的華為事件,更確立了一種觀點,美國5G鬥不過華為,便要不擇手段把它摧毀,孟晚舟案亦使不少中國人憤怒,崇美派失去支持。
二○一九年香港的黑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中國人民相信美國擺脫不了幕後黑手的嫌疑,而自稱為了民主的黑暴破壞社會安寧,放火燒人,掟磚殺人,破壞財物,強有力地令中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人認為西方的民主制度有重大缺陷,不是好東西。黑暴事件是壞事,但對中央政府而言,它卻轉化為好事,政府內外的崇美勢力大幅萎縮。這也許可算是香港黑暴份子對中國歷史的一大貢獻。
真正使包括大部份年輕人的中國人民對西方制度與價值觀完全失去信心的是去年的疫情。武漢出現疫情時,中國確有危險,是否能戰勝疫症毫無把握,美國也在幸災樂禍。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張千帆教授去年二月十一日在《紐約時報》甚至斷言,只有憲政民主制度才可防治疫症。
我們可以推測,若中國抗疫失敗,以張千帆為代表崇尚的西方觀點,定會十分有說服力,中國有可能走上與日本相仿的路,親美然後又被美國禁制着。但中國人民及醫護人員卻硬是把不可能的任務出色地完成,當中付出不可想像的巨大代價,社會基本上沒怨言,反而有強烈的自豪感。與此同時,歐洲與美國卻是傷亡慘重。事實放在眼前,無可爭辯,你叫中國的年輕人如何還能相信西方的一套?希望他們不會變得排外。
本來中國的成功,歐美的失敗,並不一定造成中美的敵對,但整個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兩年多的任期都在集中火力抹黑中國,拜登上台後竟延續特朗普的反華政策,這便帶來兩個結論,第一,美國的制度可選出一個如此不靠譜的反華總統,肯定有缺陷;第二,美國並不打算與中國人民做朋友,中國人民也很難會崇尚美國的制度。
楊潔篪在阿拉斯加說「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內含千鈞之力,因為它正是中國對貿易戰、科技戰、香港黑暴、疫情,與美國不斷抹黑的一個總回應!
雷鼎鳴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2的網紅區諾軒 Nok Hin A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家超引用刑事訴訟法第6條就話中國有司法獨立。但係,連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周強都明言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又曾經係2012年指李旺陽死於「自殺」,「是依照法律作出的結論,理據充份,湖南省內無人提出質疑」。當中國司法機構最高負責人都咁講嘅時候,仲點叫香港人相信中國有司法獨立...
「憲政民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區諾軒 Nok Hin 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楊岳橋Alvin Y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為了建設憲政民主,原則真的比派別重要,呢個真心既 的評價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經典回顧】民主憲政的一聲巨響!雷震以生命自由開啟了 ... 的評價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民主只是宪政的起点|人文思想(张千帆,荣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憲政民主 在 一、單選題(共80分)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評價
憲政民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級軍事將領跳過最高統帥,私自向中國作出政策保證,這難道不違憲嗎?!簡直匪夷所思到了極點!
到底是誰在破壞美國的憲政民主?
憲政民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庫《對話中國》向外界發起眾籌的說明:
智庫《對話中國》2018年6月4日成立之後,始終以推動中國憲政民主轉型為宗旨,三年多來雖然遇到疫情襲擊,但仍然堅持出版中英文雙語《中國簡報》抄送美國朝野相關決策機構,出版《中國憲政通訊》十四期,並建立“歷史記憶文庫”,已經出版七本著作;同時,智庫本著”薪火相傳“的精神,組織了海外留學生培訓營,並邀請年輕世代共辦Youtube頻道”我們ING“;在人權領域,智庫推動針對中國國內侵犯人權的官員制定”拉清單“和”惡人榜“,不久將推出專屬網站;智庫還通過一系列座談會,向美國朝野傳達海外反對運動的政策建議。
三年多來,智庫以個人捐款為主要經費來源,並大力壓縮人事成本,但疫情限制了籌款活動,導致智庫目前逐漸出現財務危機。在此我們呼籲外界:如果你支持智庫長期堅持的活動,請你伸出支援之手,我們有”千人十元計畫“,徵集海內外一千名支持者,每人每月捐助十美元,如果目標達成,將足以支撐我們這樣一座小型智庫的運作。捐助者將有更多的機會分享智庫的成果,參與智庫的發展。
《對話中國》是海外第一家反對運動的智庫,在時局分析,政策建議,人才培訓,人權救助等方面,都有更長遠的規劃和設想,因此很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把這條艱難但有意義的路繼續走下去。
詳情可見智庫網站。謝謝大家。
《對話中國》創辦人兼所長 王丹 暨全體同仁 敬上
憲政民主 在 區諾軒 Nok Hin 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家超引用刑事訴訟法第6條就話中國有司法獨立。但係,連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周強都明言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又曾經係2012年指李旺陽死於「自殺」,「是依照法律作出的結論,理據充份,湖南省內無人提出質疑」。當中國司法機構最高負責人都咁講嘅時候,仲點叫香港人相信中國有司法獨立,引渡條例無問題?

憲政民主 在 楊岳橋Alvin Y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年1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指示各級法院,要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
然後你叫我哋信佢?

憲政民主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王丹)
即日起,我將在這裡開設專欄,按照編輯邀稿時的期待,將主要圍繞中國問題和兩岸關係,分享我的一些心得與看法。場面話不多說,首先,我想就認識中國的一些原則問題,提出我的主張。這是因為我認為,中國問題千頭萬緒,角度繁雜,要想有所把握,方法論是最主要的基本功。心中有清晰的原則在,就能夠冷靜分析層出不窮的中國問題。
而這些原則問題的第一個,就是中國的不確定性。我的觀點是:有關中國問題,最能確定的一個判斷,就是它的的不確定性。
我經常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你認為中國還有多少年會變?坦率說,我的答案就是簡單的"不知道"三個字。換句話說,如果有人能用具體數字來回答這個問題,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吧。
中國問題的不可測,首先在於規模龐大,層次複雜,外界很難把所有問題統一在一個判斷內;同時,規模過於龐大的政治體,發生各種不可測因素的可能性就會更多,突發事件隨時可能出現,導致發展路徑很難確認。另一方面,也在於至今很多資訊和數據,仍然處於中共當局嚴格的信息封鎖之下,尤其是中共內部的運作,我們更是了解甚少,黑箱運作的結果就是外界的霧裡看花。這樣的政權形態就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我們往往無法準確預測它會發生的變化。
以中共為例,1976年江青等高層領導被集體清肅,在行動之前的一天,黨內省部級以上幹部知道要發生什麼事的都屈指可數,遑論民間和國外。中國可以說是一夕變天,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到這個事件的時間點。薄熙來被拘押審查之前一周,還在"兩會"上面對中外記者侃侃而談,意氣風發,請問那個時候,又有誰確定知道他即將鋃鐺入獄呢?
這些不確定性的存在,其實有其邏輯可尋,那就是我剛才講過的兩條:中國政治的規模,以及中共的黑箱作業的體制特性。這兩條是可以預測和分析的,是確定的。因此我才說,中國最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不確定性。
認識到中國政治和發展的不確定性,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和必要性。那就是有助於我們客觀認識中國發展的可能性。不確定性的存在,也就意味著可能性的存在。如果我們同意這樣的原則,那麼就可以做出以下兩個判斷:
第一就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短期內,中國政治發展是線性的,隨著經濟發展,必然走向民主。從人類歷史的長遠發展來看,我當然堅信中國的未來一定會走向憲政民主的政治安排,但是在短時段來看,我認為這是不確定的,我們不能排除中國繼續維持現狀,甚至在政治上有所倒退的可能。
第二,但是同時,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中國短期內發生傾向於民主化的變化的可能性不存在。也許我們沒有具體而可信度很高的證據來證明民主化變型可能在短期內發生,但是在面對一個表面現象與事實狀況往往有巨大落差的現實,我們顯然不能僅僅因為現在看上去沒有證據就做出否定的結論。
這兩個結論看上去自相矛盾,但是反映的是中國的現實:中國,處在各種可能性的十字路口上。中國的命運,將取決於在這個關鍵的轉型期,不同的政治和社會變量的相互作用。
王丹

憲政民主 在 經典回顧】民主憲政的一聲巨響!雷震以生命自由開啟了 ... 的推薦與評價

民國38年底,雷震在胡適的鼓舞之下,創辦了《自由中國》雜誌,鼓吹 民主 法治,再三挑戰了當時保守的政治禁忌。 作家柏楊:「他在那個封閉式的社會裡, ... ... <看更多>
憲政民主 在 民主只是宪政的起点|人文思想(张千帆,荣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宪政民主 大讲堂》第一期《宪政六讲》第一讲《 宪政民主 与社会契约》上主讲张千帆主持荣伟什么是 宪政民主 ?可以说民主是宪政的核心,但是民主不是宪政 ... ... <看更多>
憲政民主 在 為了建設憲政民主,原則真的比派別重要,呢個真心既 的推薦與評價
黃絲精神病唔會聽道理佢地只在意你支唔支持佢個套 唔支持就係分化就係鬼 話支持就中共黨委都係自己友. 3 yrs Report. Stanley Tong, profile picture. Stanley To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