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號 閱讀】
.
旅日作家李琴峰憑藉《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本年度的芥川龍之介獎,成為第二位以非日語為母語的的芥川獎得獎者。《彼岸花盛開之島》講述一名失憶少女來到陌生的島嶼,島上的領導人皆為女性,甚至存在著一種只有女性能夠學習的語言。此著作的中譯本尚未推出,但不難發現李琴峰的著作總貫穿著相似的主題。無論是《彼岸花盛開之島》那座夾雜著日本和台灣的歷史文化的島嶼、《獨舞》中從台灣「逃難」到日本的趙紀惠,還是《倒數五秒月牙》中暗戀日本大學研究所同窗的台灣女同志林妤梅──混雜的族種和語言、女性的身分、小眾的取向,總是讓人無處安放真實的情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拼命地佯裝無恙,直至壓抑超越了所能忍受的臨界點。
現今社會固然比邱妙津《鱷魚手記》的時代進步,然而異於主流的性取向依舊成為了人們表露情感的障礙。《獨舞》中的趙紀惠因為小學同學丹辰的驟逝而首次覺察自己對女生的強烈情感,亦自此無法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友情也好、愛情亦然,不容別人親近。因為她展露於人前的並不包括「女同志」、「憂鬱症患者」、「性侵受害者」這些身分,就算在職場上得到同事的佩服稱許,她仍然覺得別人對己的評價並非根據最真正的自己而來,相處時的對話亦非對著真正的自己而說,讓她無法投入建立任何關係,只能抽離地活著。
於是,趙紀惠一方面無法打從心底接受別人對這個「非真實全部」的自己之善意,同時心底卻明瞭自己永遠也沒可能把那個「真實全部」的自己曝光於人前。小雪和小薰的出現,或者曾經令趙紀惠稍稍鬆開心鎖,惟人與人的連結能有效讓人走出「獨舞」,前提是「我」要先成為接受自己的第一人。趙紀惠對自我身分與過去傷害的徹底排拒,「和解」不了,更無法「遺忘」,這使她封閉了一切感受情感的感官,甚至自行加上一層自我否定的濾鏡,無從感受和辨別別人的情感,不論是善意或惡意。是故,即使如何努力撇清過去,換個名字逃到陌生的日本,自以為安全舒適,終究也逃不出她那自我否定的桎梏。
.
——〈找一個地方安放自己〉
《獨舞》、《倒數五秒月牙》
.
文/KOTETSU
.
完整閱讀評論載於九月號《藝文青》。九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李琴峰 #彼岸花盛開之島 #獨舞 #倒數五秒月牙 #藝文青 #藝文青9月號 #asartisticasyou #asartisticasyou4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我們最需要被關心的時刻 表現出來的樣子 卻是讓身旁的人離我們遠去 你現在感覺如何? 當別人問我的時候 我會說:「恩,還不錯」 但其實呢? 我可能心情糟透了 但誰想在人群中當個情緒化的怪胎 所以我們封閉情緒的出口 自己以為能夠消化這些 最後累積、惡化 如果沒人發覺 我們就這樣沉入情緒沼澤 還自以為...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外異鄉遊子一家親嗎🙋🏻♀️
四海一家親,你我皆姐妹嗎
以下溫馨提醒,內容頗嚴肅
若不適應,視個人情況斟酌享用
今天最新一集播客我們要來聊聊
這幾年住在瑞士交友經歷
最新一集播客連結👇🏻
https://linktr.ee/fraugruezi
(以下內容文字不是播客內容喔
想聽完整內容請點連結收聽)
以下為Min碎碎念🤭🙈文長⚠️
剛來瑞士的時候真的好傻好天真
想說住在在瑞士的台灣人不多
大家應該都是很團結不會有什麼小圈圈
但慢慢時間久了才知道並不全然
其實也就是另一個小社會一圈圈的
但後來我也了解本來交朋友嘛
臭味相投的才會聚在一起
而且其實人在每個階段
因為遇到不同事的經歷
心境也會有所改變
以前某個成長階段很喜歡怎樣的朋友
但因為經歷過某些事可能心境變了
就會覺得某些朋友的三觀可能不合了
然後就慢慢疏遠或是再也不聯絡了
其實年輕的我學生時期或是剛出社會時
交的朋友當下都是非常麻吉天天聯絡那種
但突然某一天就覺得對方踩到我的點就斷交
但也許其實早就種種原因累積一些負面影響
然後等到對方踩到你的地雷就爆發了
我以前是那種踩到我的點
我就毅然決然斷的一乾二凈
對方完全再也無法聯絡我或是知道理由
雖然現在年紀慢慢增長現在回想過去那都不是事
現在我都說我自己是佛性交友
我覺得合則來就來合不來就去
很多事情強求不來的
是你的就會是你的勉強不來
當然很多事需要爭取的話還是要去爭取的
其實我剛來瑞士的時候
也是到處認識新朋友
然後就慢慢有覺得能聊得來的朋友
畢竟在瑞士的台灣人不多
就會容易一個牽一個
有聚會就會一起約出來認識新朋友
比較聊得來就會變成一群然後常見面聚會
當時我覺得我們是很好的一群朋友
但慢慢的不知道為什麼
我覺得自己有被排擠的感覺
有些人可能比較明顯就是
能讓你感覺到她排斥你不屑跟你講話
後來我慢慢的自己也覺得跟他們聊不來
就是他們討論的愛好興趣是我不感興趣的
但有一兩個我覺得是私交比較好的
突然有一天我出國旅遊回瑞士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緣由
那群朋友圈就再也沒有跟我主動聯絡
當然我也不可能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
雖然說也沒有封鎖或是別的
但你就是知道你被排除朋友圈了
尤其是當我看到社群媒體
某位我覺得是私交最好的
當時她的小朋友滿月趴
我是完全沒被邀請的
當我事後在社群媒體看到
發現這件事的時候我真的超難過
是那種整個人跌到谷底無法呼吸的心情
我清楚明瞭的知道我被剔除了
然後我開始陷入很深的自我懷疑
甚至那時候的我都不太敢碰社群媒體
想說是不是因為我太愛玩社群媒體被人討厭
因為我剛來瑞士就開始經營臉書粉絲專頁
是那種無時無刻什麼事都要分享的人
然後一下從極端愛玩社群媒體到不敢碰
其實到現在我都多少還有點陰影
這件事也改變了我對社群媒體的使用頻率
然後初來乍到瑞士人生地不熟的
又被朋友圈排斥就會加深壓力
我開始很憂鬱的封閉自己
每天都在想自己到底
是哪裡做的不對或是
做了什麼讓人討厭的事而不自知
幾乎天天以淚洗面
現在事後想想我那一陣子的狀況
應該就是有憂鬱症的傾向
因為等我自己走出來之後
回去想想我當時低潮的狀況
做了網路上的憂鬱測驗
是真的憂鬱指數偏高
我真的覺得心裡要是有不舒服
去找正確的管道治療絕對是正確的
也許我的心裡素質比別人強了這麼一點
一路經過時間洗禮自己這樣慢慢走出來
後來開始因為別的朋友邀約開始聚會
然後慢慢認識現在的朋友圈真的很開心
其實我現在非常感謝當時離開我的他們
因為離開了他們我才有機會認識你們
很多事情你說不是緣分是什麼
雖然現在偶爾想起當時低潮的自己
還是會情緒有點上頭失落難過
但我不是還在耿耿於懷這件事
而是在心疼當時的自己
過去的就過去了
現在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朋友圈
我覺得這樣也很好
我知道自己心裡的傷疤
偶爾摳著摳著還會痛
但我知道它在慢慢的癒合
直到有一天我會完全忘記這個傷疤
我自認我這人的個性雖不是完美
但也沒有什麼極差的行為表現
只要不主動攻擊我我也是都人人好
其實那個朋友圈的其他人
我是沒有很在乎的
因為本來就聊的不太來
很多人的三觀個性跟我是不合的
只是那時候大家都聚在一起
後期他們聊的我也都很勉強自己
但是最讓我崩潰的爆發點是那位
我自認私交比較好的朋友這樣對我
我也沒有厚臉皮的再去主動聯絡他們
所以我其實到現在也不清楚為什麼
雖然若干年之後他們那群自己自燃
某位愛嚼舌根的人被公審
我有點猜到我當時應該就是被她搞走的
不過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我也不是很想知道了
如果是她搞走我的
我反而感謝她當我的貴人
讓我有機會認識你們
#絕交不可惜 #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朋友就好像是我們長大後
自己選的家人 如果要形容友情
就像即使沒有血緣關係
但卻好像真的家人一樣
低潮時有他的陪伴
高興時會想跟他分享
一個可以互相依靠的存在
#不要刻意告訴別人你是個怎樣的人
#反正每個人都只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
#合則來不合則去
#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人際關係
還有我真的很感謝我的另一半
那時候在我情緒很低潮失落的時候
一直陪伴著我支持著我
沒有給我更多的壓力
讓我覺得失去朋友也不是什麼事
希望今天分享的主題沒有嚇到大家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偶爾容許一下自己低潮也不是壞事
給自己訂個時間盡情的釋放負能量
等時間一到就要努力振作自己💪🏻
#雪地比基尼 #Davos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經歷過的更辛苦,你遇到的算什麼?」
「有什麼好難過這麼久?」
「你就是太無聊、沒煩惱,才會搞憂鬱!」
「有時間哭代表你不夠忙,累一點的話,事情都處理不完了,哪還有時間去想自己感受好不好?心情好不好?」
不曉得各位是否曾聽聞這樣的質疑?
#重視內在情緒無關抗壓性
#面對那些質疑憂鬱者的聲音
當你終於不再逃避內在,下定決心去重視心理狀態、想好好覺察情緒,身邊是否曾有聲音說你是「心太細」、「想太多」、「庸人自擾」、「活在自己的情緒小圈圈」…等,甚至說你放縱自己、過太閒過太爽,才會陷在憂鬱裡?
不僅曾有身邊的人質疑過我對心理層面的重視,有段時間我也自我質疑,是不是我其實是太愛自己了,太在乎心情好或不好?
"那乾脆就讓自己忙碌打轉24小時,不讓自己有一點時間空隙去感受內在的情緒,才是對的吧?" 我曾氣餒地如此捫心自問,以為自己重視心理議題是錯誤的。
但後來我釐清了!
/
並非人人都同樣重視心理層面,也並非人人都能理解我們的內心世界。你我身邊確實有不少親人朋友,都還帶著「憂鬱,是因為過太閒」的想法對吧?
如果你是相當重視內在情緒的人,或你是歷經憂鬱但不被理解的人?以下幾點邀請你來品讀,是否也說中了你的想法。
1.開始對內在有敏銳的感知,並非我們異於他人或是一心只想著逃避社會和人群,相反的,正是我們想協助自己、提升自我的社會適應性。
心理學上有一名詞為「情緒表達壓抑(expressive suppression)」這是指當情緒被喚起時,個體有意識地抑制自己的情緒表達行為,
而西方臨床心理實務研究結果都顯示:壓抑情緒並不利於個體身心健康!若內在情緒未被重視,人際關係發展會受到阻礙,對於一個成年人的社會適應性,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2.重視自我≠縱容情緒暴走
我曾真實地聽見有人這麼說,「現在的年輕人都說重視自己、愛自己,然後就變得更不懂事更自私,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認知。
「重視自我情緒」的前提是:看見「心理可負擔量能」不足之處;所以萌生"積極進取"的心態,想提升、強化自我心性。
並非如他人以為的、重視自己就等同於過度放縱、過度溺愛自己!
舉例來說,當我們今天在職場上被主管當眾斥責,重視內在情緒的我們不會直接轉頭走人,或是大哭大鬧、與上司惡言叫罵,或只是一昧覺得自己是受委屈的一方而不自省;
倘若更加重視情緒,在上述情況中,當覺察到當下慌張、恐懼的情緒後,我們反而能更加知道、自己在應對脾氣較強勢者,能力是比較欠缺的,
也因此懂得深刻記取每場人際磨合,並在經驗中自我學習:如何在下次應對處理的更完善?如何更能適應他人情緒?
3.多和自己獨處≠自我封閉、厭惡人群
此外,有時我們短暫地不同流於庸庸人際,比平常選擇留多一點時間給自己,並不全然要變得孤離封閉,或是厭惡他人,而是我們知道,倘若內在紊亂複雜,那即便身體軀殼與他人處在同一空間,恐怕也都並非真實交流,會給人言不及義、表面空然不真誠的感覺,
為此,我們希望短暫地撥點空間和時間給自己去重整情緒、調整心態,期許自己在獨處、暫離人群休息之後,能再好好地去真誠與人相處,
這既是出於對人際的重視,更是比他人更加嚴格律己,不希望給人心浮無禮的感受。
-----
心理議題在近幾年備受重視,但各位肯定也和粿一樣,多少聽聞過那些批評憂鬱症者的聲音,或是在你想留點時間空間給自己時,曾有人覺得你心裡脆弱、不夠堅強?
粿想告訴各位:
對自己具備覺察能力,
比起麻木、虛假才是正確的;
察覺自己情緒量能不足,
總比放棄改善自己、只是一昧怨懟他人來得更好!
往前進取的道路上,總會有批評質疑,那就更加倍努力、實際為了自己強化內心,把那些不理解的聲音、轉化為動力吧💪!
粿然有感
✍️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成為 療心社友,你的心情或許也是社友們想學習的課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87808847930309/?ref=share
✏️如果你想快速找到(或是收藏)
設計圖集或特定hashtag內容,
可以前往Popdaily和Medium平台
:
https://healingquei.medium.com
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56256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我們最需要被關心的時刻
表現出來的樣子
卻是讓身旁的人離我們遠去
你現在感覺如何?
當別人問我的時候
我會說:「恩,還不錯」
但其實呢?
我可能心情糟透了
但誰想在人群中當個情緒化的怪胎
所以我們封閉情緒的出口
自己以為能夠消化這些
最後累積、惡化
如果沒人發覺
我們就這樣沉入情緒沼澤
還自以為不顯示脆弱是種高尚的情懷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逆流音樂 FLOW RECORD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年的4/11是世界巴金森日,而在今年的巴金森日,蚊子與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台大巴金森之友協會,共同為巴金森病病友與家屬推出《勇敢每一天》單曲MV,希望透過此曲能讓民眾可以更了解巴金森病。
MV中,蚊子飾演Caregiver(照顧者)的角色,勇敢陪伴罹患了巴金森病的爸爸及男友;在這條漫漫長路上,唯有保持正面的態度才能擁抱最自由的靈魂。
【巴金森小知識】
全台有四萬多名巴金森病患者,其中有10-15%不到40歲就發病。
巴金森病初期症狀以單側顫抖、肢體僵硬、走路變緩跟面具臉為主,有高達三成因不清楚症狀而誤診導致延誤治療時間。巴金森病目前尚未有治癒的藥,因此很多患者會陷入自我封閉的情緒!臨床發現,有超過四成的巴金森病患會因疾病症狀或社會的壓力而併發憂鬱症.......
其實,巴金森病只要早期接受治療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社會大眾的理解,也有助於給予病友更友善的環境及減輕社會帶給他們的壓力!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lbum/Tyl...
詞/曲:MC耀宗 & Dennis
編曲/混音:Boiii P (彭柏邑 )
演員:蚊子爸- 陳荐鴻 / 蚊子男友 - 何浩瑜
導演:黎俊欣(+886Film)
攝影助理:朱偉祥
燈光:游凱翔
Make up:一鳴
特別感謝
臺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台大醫院、台大醫院神經部、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臺大醫院吳瑞美教授、臺大醫院黃正雅物理治療師
#勇敢每一天 #為巴金森病友而唱
蚊子Wenzi FB: https://www.facebook.com/wenzi.laiyiting
訂閱 | 逆流音樂 YouTube 官方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user/FLOWTV201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行動社工在做些什麼? 快來聽聽大可怎麼說吧!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家屬認為憂鬱症患者習慣負向思考(或做最壞打算)、理想偏高的期望,自我要求高、較難接受或克服失敗的打擊,讓家屬覺得被照顧者很頑固。 3. 自我封閉: 家屬認為憂鬱症 ... ... <看更多>
憂鬱症自我封閉 在 【封閉自己】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總是封閉自己? 麻煩你給我留 ...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觀眾都不明白身邊患有抑鬱症的人為什麼要封閉自己,甚至拒絕他們的幫忙,旁人永遠都確信自己沒有這個病,就有資格向患者指指點點,起碼認為他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