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從工作經驗談起 #超過20年的的專業
⠀
#⃣ 人物專訪,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
我從事人物採訪報導超過二十年了,最長的工作資歷,是在壹週刊人物組工作長達十四年。雖然壹週刊背負不少「狗仔」的罵名,但新聞圈內都知道,不少壹週刊記者都是一時之選,尤其人物組的「深度人物專訪」,幾乎每篇文章都是品質保證。
⠀
在壹週刊多年,享有業界最高的薪水,報導也備受肯定。我做大陸作家章詒和的報導,林懷民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特地拿出來稱讚說,這樣的深度報導既有記者之眼,又不輸專業作家的手筆。我為蘇建和、盧正等冤案所做的人物採訪,在司改圈大量流傳;我請記者追蹤買泓凱案的報導,甚至成功讓監察院翻案,彈劾不適任的桃園少輔院主管。
⠀
⠀
#⃣ 即使有專業,依然會失業。
⠀
隨著手機普及、網路興起,Google 和 Facebook 成為最大媒體,紙媒越來越困難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壹週刊當年一期可以銷售 36 萬冊的奇蹟不可能重演。
⠀
網路時代,對許多媒體人來說,最簡單的應對策略就是追逐流量,為了適應數位轉型,記者要學會拍照、錄影、剪輯和經營社群……,再怎麼學十八般武藝,也擋不住紙本銷量狂減的趨勢。十四年忽忽過去,我從記者、資深記者、主任、升任副總編輯,漸漸變成老闆眼中的「肥貓」了。
⠀
為了數位轉型,黎老闆(黎智英)一夕之間決定大砍肥貓,重新招聘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做網路,或者用簽約派遣的方式來做。人至中年,正是各種養家壓力最沉重的時候,我就這樣失業了。
⠀
雖然,短短幾個月,前壹週刊社長裴偉馬上又找我回去,又創建新媒體鏡週刊,但私以為現在媒體的問題出在商業模式和考核標準,要算點閱可以,但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如果達到了,會使得公司更接近獲利乃至永續經營嗎?現在的問題就是追逐流量(變現)愈來愈不可能,出問題的是這個商業模式,在有問題的商業模式底下,達標與不達標有意義嗎?沒有的。
⠀
⠀
#⃣ 用個人品牌,拿回自己的專業力!
⠀
紙媒沒落了,網路媒體的變現能力還看不見曙光,蘋果的訂閱制能否成功也還是問號,我不得不擔心二次失業。與其寄生在體質越來越衰弱的媒體之下,是不是有可能成為自媒體?在網路上創建個人品牌?
⠀
我的採訪報導動輒三四千字,早就有建立部落格,將文章分類發表的念頭,也希望可以用好文累積讀者,而不是像紙媒時代一樣,雖然偶有被稱讚的佳作,但「今天的新聞包明天的魚」,文章的傳播期很短,多數人注意到的是媒體的名字,不是我這個人這個品牌。
⠀
謝謝新思惟的課程,從部落格和臉書的經營差異,網路文章的撰文技巧,如何包裝個人特色,如何應對網友或酸民……,講師對於學員的各種疑問都能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回覆;尤其感謝各位助教,在互動實作課程時對我的協助,讓我這個網路白癡也能在短時間架構出個人部落格的雛形。
⠀
毛胚屋蓋好了,還需要進一步裝修。我知道,接著,就是我自己的事了。持續寫,希望能順利累積讀者,不用再擔心二度失業了。
⠀
⠀
🔹 全新梯次|2021 / 5 / 29(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
⭐ 要學,當然跟有實際成果的學!
⠀
實戰歸納經驗,是你很難問得到的。一來,真在做的人,不見得分析過數據,只靠感覺靠運氣在操作;二來,就算分析過數據,也不見得願意整理成系統化知識來分享;三來,人家用實戰經驗與數據分析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為什麼要隨意免費送人。
⠀
劉育志醫師與蔡依橙醫師,是協助最多專業人士打開網路能見度的教學專家,過去已有眾多成功案例,遍佈各行各業。要學,當然要跟校友成績最好的學!
⠀
⠀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 一天滿足你最需要的 7 種網路應用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年輕,喜歡挑戰各種不可能!」 - 一開始認識紀卜心的時候,是在狼人殺遇見,當時對她的印象停留在「中學生女神」,彼此也沒有互相追蹤,後來好幾次出來吃飯、一起玩,才發現她是一個超級有想法的女生! - 在外人的眼裡,平常IG網美就是拍拍照、發發文,但其實紀卜心對自己的工作超努力,不論是圖文排版或是色...
「從工作經驗談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到Facebook工作需要什麼技能?從這份面試題談起 - 工商時報 的評價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面試經驗談-職場百味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澳洲廚師經驗談| 從0到當上主廚,他經歷了什麼?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5年芳療師工作心得經濟獨立才是一切 - Mobile01 的評價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鏡週刊人物組王錦華副總編輯
#從工作經驗談起 #超過20年的的專業
#⃣ 人物專訪,是我引以為傲的專業。
我從事人物採訪報導超過二十年了,最長的工作資歷,是在壹週刊人物組工作長達十四年。雖然壹週刊背負不少「狗仔」的罵名,但新聞圈內都知道,不少壹週刊記者都是一時之選,尤其人物組的「深度人物專訪」,幾乎每篇文章都是品質保證。
在壹週刊多年,享有業界最高的薪水,報導也備受肯定。我做大陸作家章詒和的報導,林懷民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特地拿出來稱讚說,這樣的深度報導既有記者之眼,又不輸專業作家的手筆。我為蘇建和、盧正等冤案所做的人物採訪,在司改圈大量流傳;我請記者追蹤買泓凱案的報導,甚至成功讓監察院翻案,彈劾不適任的桃園少輔院主管。
#⃣ 即使有專業,依然會失業。
隨著手機普及、網路興起,Google 和 Facebook 成為最大媒體,紙媒越來越困難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壹週刊當年一期可以銷售 36 萬冊的奇蹟不可能重演。
網路時代,對許多媒體人來說,最簡單的應對策略就是追逐流量,為了適應數位轉型,記者要學會拍照、錄影、剪輯和經營社群……,再怎麼學十八般武藝,也擋不住紙本銷量狂減的趨勢。十四年忽忽過去,我從記者、資深記者、主任、升任副總編輯,漸漸變成老闆眼中的「肥貓」了。
為了數位轉型,黎老闆(黎智英)一夕之間決定大砍肥貓,重新招聘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做網路,或者用簽約派遣的方式來做。人至中年,正是各種養家壓力最沉重的時候,我就這樣失業了。
雖然,短短幾個月,前壹週刊社長裴偉馬上又找我回去,又創建新媒體鏡週刊,但私以為現在媒體的問題出在商業模式和考核標準,要算點閱可以,但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如果達到了,會使得公司更接近獲利乃至永續經營嗎?現在的問題就是追逐流量(變現)愈來愈不可能,出問題的是這個商業模式,在有問題的商業模式底下,達標與不達標有意義嗎?沒有的。
#⃣ 用個人品牌,拿回自己的專業力!
紙媒沒落了,網路媒體的變現能力還看不見曙光,蘋果的訂閱制能否成功也還是問號,我不得不擔心二次失業。與其寄生在體質越來越衰弱的媒體之下,是不是有可能成為自媒體?在網路上創建個人品牌?
我的採訪報導動輒三四千字,早就有建立部落格,將文章分類發表的念頭,也希望可以用好文累積讀者,而不是像紙媒時代一樣,雖然偶有被稱讚的佳作,但「今天的新聞包明天的魚」,文章的傳播期很短,多數人注意到的是媒體的名字,不是我這個人這個品牌。
謝謝新思惟的課程,從部落格和臉書的經營差異,網路文章的撰文技巧,如何包裝個人特色,如何應對網友或酸民……,講師對於學員的各種疑問都能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回覆;尤其感謝各位助教,在互動實作課程時對我的協助,讓我這個網路白癡也能在短時間架構出個人部落格的雛形。
毛胚屋蓋好了,還需要進一步裝修。我知道,接著,就是我自己的事了。持續寫,希望能順利累積讀者,不用再擔心二度失業了。
🔹 全新梯次|2019 / 11 / 30(六)
🔹 課程內容|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要學,當然跟有實際成果的學!
實戰歸納經驗,是你很難問得到的。一來,真在做的人,不見得分析過數據,只靠感覺靠運氣在操作;二來,就算分析過數據,也不見得願意整理成系統化知識來分享;三來,人家用實戰經驗與數據分析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為什麼要隨意免費送人。
劉育志醫師與蔡依橙醫師,是協助最多專業人士打開網路能見度的教學專家,過去已有眾多成功案例,遍佈各行各業。要學,當然要跟校友成績最好的學!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2019 最後一班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因為年輕,喜歡挑戰各種不可能!」
-
一開始認識紀卜心的時候,是在狼人殺遇見,當時對她的印象停留在「中學生女神」,彼此也沒有互相追蹤,後來好幾次出來吃飯、一起玩,才發現她是一個超級有想法的女生!
-
在外人的眼裡,平常IG網美就是拍拍照、發發文,但其實紀卜心對自己的工作超努力,不論是圖文排版或是色調,都有自己的原則,甚至為了讓自己更加精進,還特地出國學習化妝。
-
談起印象最深刻的拍攝經驗,紀卜心跟我們分享一段「月經意外來時的故事⋯⋯」現在聽起來雖然有點好笑,但是想必當時一定超慌張!幸好後來認識了「#蘇菲導管式衛生棉條」,讓她輕鬆解決女孩們每個月都會遇上的難題,從此只要有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放膽去做,不再受限生理期的困擾!
-
透過這次訪談,我也第一次見證了蘇菲棉條的神奇,不但好推也好拉,讓女孩們能輕鬆放到正確的位置,尤其人體工學貼合的無感*瞬吸體設計,不用害怕有異物感*,最長8小時的吸收力,讓妳坐躺跑跳都超安心!
-
【#免費索取兌換券】https://lihi1.com/NsURO/yt (加入蘇菲LINE好友就可免費索取19元兌換券,獲取5入體驗組唷!)
-
#蘇菲棉條 #無感舒適回不去 #無感很可以沒什麼不可以 #立即索取兌換券
*使用感因人而異
-
【關關talk】算命是真的嗎?紀卜心職場難題!關韶文「害羞前世」公開!feat.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
https://youtu.be/KRok0nWTYqw
【理財教室】迷信多誇張?跪拜金雞母「名利雙收」傳授發財秘訣!feat.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
https://youtu.be/neK9D6256Ig
【職場教室】年後轉職潮來了!「離職話術教學」不說謊全身而退!feat.一隻阿圓、見習網美小吳
https://youtu.be/9rPmr-vHZRU
【接歌挑戰】關韶文出題!拍到你就給我接唱!笑瘋!feat.黃氏兄弟哲哲、艾瑞絲、見習網美小吳、許凱皓、居妮、阿民、阿圓、陳彥婷、巨人、耀樂
https://youtu.be/63VvrfvJw7M
【兩餐開箱】超夯韓式餐廳排了2小時!見習網美小吳、紀卜心、焦凡凡全來了!
https://youtu.be/q4UCclVqvoQ
【過年最討厭的事】YouTuber過年大怒!我們的心情是什麼?feat.見習網美小吳、一隻阿圓
https://youtu.be/cQQQ8VY2l2E
【IG教學片】排版、修圖、限時動態「隱藏功能!」好用APP推薦!feat.紀卜心
https://youtu.be/boNXTeFsLX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仍持續抗戰中,不過在COVID-19爆發之初,台灣確實在全球快速蔓延之下安全度過第一波危機,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2003年SARS風暴餘悸猶存,使得台灣人民的防疫意識迅速到位,自動自發,不敢鬆懈。
時間回到2003年,當時SARS冠狀病毒帶來嚴重威脅,從三月發現第一個病例到七月危機解除,其間確診案例有346件,造成73人不幸死亡,包括11名醫護人員殉職,尤其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強制封院的新聞畫面更是怵目驚心。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的是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李明亮,從他被總統臨危授命,擔任抗SARS總指揮官,在沒有疫苗的情形之下,醫學、公衛專家組成的抗SARS團隊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解除了整個台灣的SARS危機。李教授談起當時運用的防疫準則,關鍵就在於「no fever, no transmission」,以38.5度作為發燒判定標準取代大規模篩檢,因而能夠提高防疫的工作效率。
而今天我們對抗COVID-19,李教授認為基本原則是相同的,就是資訊、匡列、隔離(information / investigation / isolation)這三個「I」的步驟。他觀察到:「今年我們突然間爆發,達到頂峰下來的時候,我有去注意AZ疫苗打了多少,結果我那時候看到第一針是1.8%,那你知道學理上應該是要60%、70%,甚至有人講要80%,最起碼要20%開始起跳,為什麼我們只有1.8%可以下來?這不是靠疫苗下來的,而是靠3I下來的。」
對抗疫情,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了台灣什麼樣的幫助?媒體在疫情之間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中央與地方應該如何合作?從李明亮教授2003年的抗SARS經驗,我們是否能夠以更務實的心態面對現在尚未平息的COVID-19?使我們可以在下一波病毒來襲之前做好超前部署?
主持人:涂豐恩
與談者: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抗SARS總指揮官 李明亮
#SARS #李明亮 #好好說那年 #PODCAST #防疫 #聽天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因為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面試經驗談-職場百味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不知道從何著手,甚至會被他們所查到的資料搞混, 導致完全寫不出好的自傳。 #找工作 #求職技巧 ... ... <看更多>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板提供分享面試經驗、職場心得、打工或實習經驗等相關工作話題。(徵才的職務刊登前請務必詳細閱讀置頂文。) ... <看更多>
從工作經驗談起 在 到Facebook工作需要什麼技能?從這份面試題談起 - 工商時報 的推薦與評價
到Facebook工作需要什麼技能?從這份面試題談起. 工商時報書房編輯 2022.07.16. 想在一流的公司工作,就必須具備有策略性架構的思考能力。圖/freepi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