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癒了嗎?還是苦難的開始?--慢性COVID-19存活者的身心症】
COVID-19存活者,高達三成痊癒後仍被衰弱症狀所苦。有研究將此臨床表徵命名為「遠程新冠肺炎」(long-haul COVID),或「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post-acute COVID syndrome),弗契博士(Dr. Fauci)在公開演說稱之為Long COVID。
Long COVID牽涉肺部、血液、心血管、腎臟、內分泌、神經心理、肝膽腸胃及皮膚等多重器官之複雜與表現型態多元的後遺症,持續時間從病癒後數週到數月之久。為了因應COVID-19存活者的慢性症狀困擾,全美已超過三十個醫療機構,設置多專科Long COVID 特別門診。
在所有症狀群中:全身衰弱、廣泛性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焦慮、憂鬱、頭痛及認知功能缺失等神經心理系統的功能性失衡狀態,因短期無致命風險,常易被醫護人員忽略,但長期累積後會導致嚴重的身心症,值得特別關注。
和SARS病毒感染後的病人一樣,30-40%的COVID-19存活者出現焦慮和憂鬱,這些症狀表現可能和病毒引發的細胞激素反應、神經性炎症反應及神經退化等生理機轉有關。無獨有偶,這些Long COVID 病人的症狀表現,和常見的「創傷後症候群」、「慢性疲憊症候群」及「纖維肌痛症」病人非常類似。
針對神經心理症狀的處置,頭痛除了給予標準的藥物治療,佐以影像學診斷外,頑固性頭痛病人則需轉介給疼痛專科醫師。標準的神經心理診斷工具可以早期診斷、持續監控焦慮、憂鬱、睡眠障礙、創傷後症候群、疲憊及纖維肌痛症,並早期介入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復健、運動及身心療法等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纖維肌痛的治療。
護理人員可以發揮病人代言人角色,並在病人教育、病友支持團體及非藥物身心療法等介入措施發揮護理專業功能,協助COVID-19存活者的疼痛、疲憊、睡眠與認知功能缺失等慢性神經心理症狀。
▶ 更多護理相關精采文章,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https://forum.nhri.edu.tw/nursing_info
■撰文者:
蔡佩珊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孫維仁主任 臺灣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與生活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Philips S., Williams M.A. (2021). Confronting our next national health disaster — Long-Haul Covid.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p2109285. Online ahead of print.
(2)Nalbandian A. et al. (2021).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ure Medicine, 67, 601-605. doi: 10.1038/s41591-021-01283-z.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專科護理師角色功能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進階護理職務之臨床護理專家角色職責】
在念完護理系,依照父母與社會期待進入了護理職場,畢業後我選擇進入安寧病房,一個住滿著大量靈性與心理需求病人與家屬的集中營。
大學實習期間,我曾收過一張來自末期肝癌病人家屬的手寫卡片,病人因食道靜脈曲張破裂走得突然,來不及赴約我們已預定的空中花園輕旅行,卡片內容充滿遺憾與感謝,異常衝突。
開始工作後遇到第一次的CPR,只有半年年資的我,除了記得慌亂的腳步、嘈雜的機器逼逼聲夾雜著醫師充滿醫學術語的命令聲,我根本不記得自己是如何把病人送到加護病房,以為終於可以逃離現場好好回家整理混亂的思緒時,卻看到病人的先生到護理站致謝並告訴我病人還是過世的消息。
在他深深地一鞠躬中,我無法自處,那一刻我才發現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原來是這麼真實與貼近。我自責是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造成一個生命在我手上消失,這個鞠躬我沒有資格收下,帶著滿滿的歉疚我選擇離開臨床,但我知道我會再回來,但在這之前我要先強壯自己的身心【註1】。
健康照護專業人員的素質是提供高品質健康服務的基石。因應疾病型態日趨複雜及醫療科技發展迅速,護理專業必須持續精進實務能力與拓展進階角色功能,對多元健康照護需求做出回應,以符合社會的期待,並促進護理專業發展。
2002年國際護理協會定義進階護理師為「具碩士資格,有專門知識、複雜的決策技能及能勝任額外臨床實務能力的註冊護士」。為接軌國際並符合國情,美國護理學會定義四類別的進階護理師,我國已陸續發展專科護理師、麻醉護理師及助產護理師等臨床進階職務,並明確界定其執業範疇及角色功能。
然而,目前多數醫院並沒有臨床護理專家的職稱與職位,僅少數醫院設置教學進階護理師及護理研究員的臨床護理專家職位。台灣護理學會於2017-2018年執行之「台灣進階護理師現況與政策展望」調查結果顯示,臨床護理專家的職稱多元且不一致,角色功能多為提供特定疾病病人的照護、諮詢、個案管理及監督,以及護理人員的教育者,對於應具備的護理實務核心知識、專業能力認證標準、獨特的專業角色功能,尚須建立科學性的共識。
發展銜接基層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進階(N1-N4)的進階護理師制度,可促進護理人員職涯發展,進而對提升健康照護品質做出更大貢獻。臨床護理專家相關政策及制度的建立尚須護理專業團體、政府及醫療機構共同努力【註2】。
▶ 完整全文,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進階護理職務之臨床護理專家角色職責」:https://forum.nhri.edu.tw/r15/
■撰文者:
廖美南副總執行長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資料來源
【註1】
民報 【醫病平台】我的護理在陪伴中自我成長 成為病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http://bit.ly/3nSeXnx
【註2】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現代南丁格爾-COVID-19疫情的省思」
https://forum.nhri.edu.tw/r14/
2. 照片來源
【註1】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專科護理師角色功能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參加台灣護理學會舉辦的研習會,#討論衛生所護理人員專業角色的發展與推動。衛生所是社區預防保健的第一線,也是民眾健康推動的關鍵。然而,隨著醫學發展與公共衛生分流丶醫療保健業務專科化,衛生所開始承接衛生福利部所屬各司、署的工作任務,不只每個單位丟一點工作,連其他部會也覺得可以請衞生所「就近」、「順便」幫一點,導致公衛護理人員的業務包山包海,護理專業角色也逐漸變得模糊。
這次研習會安排了產官學代表報告,我與蔡淑鳳司長、黃璉華副理事長、蔡秀敏主任委員、盧孳豔教授紛紛發表看法,共同透過行政、立法和歷史的脈絡,來看待衛生所護理專業角色的發展。期待在長照與社區逐漸被重視的同時,#衛生所的功能也能跟著檢討及修正。
🔸連署靜敏續任第十屆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
https://forms.gle/4P8fhmZpEwXDJdPWA
#衛生所
#公衛護理師
#核心任務盤點
#回歸護理專業
專科護理師角色功能 在 如何成為專科護理師?薪水?如何準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e2MAJ-9dUs70NNU34Rtw關注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chu77921?r=nametag關注我 ... ... <看更多>
專科護理師角色功能 在 醫療團隊中的重要人物-一起來認識「專科護理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衛福編編~你有聽過「# 專科護理師 」嗎? ... 專科護理師 ,我們一般簡稱專師,他們是直接照護病人的護理專家,更是醫師和護理師的重要醫療照護夥伴,在疾病照護的過程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