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教育比專精更能創新
[摘錄]
“... 諾貝爾獎得主暨《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和《超級預測》作者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等經濟學家都對此表示贊同。他們指出,狹隘的專家不管多麼出名,在預測和解決未來問題方面都不如範圍廣泛的通才。
泰特洛克的研究激發了美國情報分析員團隊之間為期四年的競賽,證明了博覽群書、會說外語的通才在處理世界事務方面,比狹隘的專家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近期的研究也表明,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從事藝術活動的可能性,高於那些不那麼傑出的同事將近三倍,其中音樂是最受歡迎的選擇。
然而,美國政治人物對這方面的消息反應很慢,至少在教育領域是如此。各州的州長和立法機構正在將教育與「就業能力」相關聯,正如《推動STEM教育及削減文科支出的呼聲日益高漲》等文章所報導的,一些大學正在取消古典文學和藝術史專業。就連自由派的總統歐巴馬最近也對「無用」的文科進行抨擊。
2011年賈伯斯表示,要想讓科技真正輝煌,就必須與藝術相結合,他說:「在蘋果公司的DNA中,光靠技術是不夠的,而是要讓科技與藝術、和人文學科聯姻,產生讓我們內心歡唱的結果。」
因此,主修STEM領域、有抱負的年輕人,不妨聽從諾貝爾獎得主兼小提琴家愛因斯坦的建議,他在1950年的一次演講中貶低專業化,並下結論說道:「每一位嚴肅的科學研究者都痛苦的意識到,這種非自願降級到不斷縮小的知識領域,很有可能剝奪研究人員的廣闊視野,使他淪為技術人員。」
我們都需要刺猬來修理深愛之物,但要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最好還是找狐狸先生。...”
Source:《天才的關鍵習慣》
專業化的狹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 AI Index報告:AI領域進展多,但結果憂喜參半
合作媒體:雷鋒網
叢末 / 鄭寧編譯 2019-12-12 14:35
當地時間12月11日,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與OpenAI合作完成的2019 AI Index年度報告發布。作為史丹佛大學「AI100」項目的一部分,AI Index旨在研究影響人工智慧產業的最大趨勢、突破性研究進展以及人工智慧對社會的影響,今年已是該報告發布的第三個年頭。
今年,該報告還研究了諸如人工智慧招募、私人投資、國家對人工智慧研究的推動作用、研究人員離開學術界進入工業界及人工智慧,在特定行業中發揮了多大作用等趨勢。
同時,報告還指出了AI領域在減少AI系統的訓練時長,和降低計算成本所取得的長足進展,而訓練時長和計算成本也是AI普及率的最大阻力之二。報告顯示:「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在雲端基礎設施上訓練一個大型圖像分類系統所需的時間,從2017年10月的3小時左右減少到了2019年7月的88秒左右。」
今年報告的一些要點如下:
人工智慧成為了最受電腦科學博士青睞的領域,而在2018年,有21%的畢業生畢業於機器學習或人工智慧專業。
從1998年到2018年,經過同行評審的人工智慧研究成長了300%。
2019年,全球私人人工智慧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其中初創企業投資為370億美元,併購為340億美元,IPO為50億美元,少數股權為20億美元。在過去的一年中,智慧駕駛行業成為全球投資的「領頭羊」(70 億美元),隨後為藥物和癌症、人臉識別、影片內容、詐欺檢測和金融。
繼2006年超越美國之後,中國現在每年出版的人工智慧期刊和發表的會議論文數量與歐洲相當。
被引用的人工智慧會議論文中,超過40%的論文作者來北美,而約有1/3論文作者來自東亞。
2015年至2019年,新加坡、巴西、澳洲、加拿大和印度在人工智慧招募方面經歷了最快的增長期。
2014年至2018年間申請的人工智慧專利絕大多數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申請的,並且94%的專利是在富裕國家申請的。
2010年至2019年間,發表在arXiv上的人工智慧論文總數成長了20倍。
這份報告由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與OpenAI合作編寫而成。2016年,它作為史丹佛大學對人工智慧的進步和影響進行的長達一個世紀的研究項目——「AI100」的一部分而開啟。
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兼指導委員會主席Yoav Shoham,在電話採訪中向VentureBeat表示:「我們希望做到的,就是對資料的品質和客觀性保持嚴謹。」
Shoham一開始就在AI Index指導委員會中任職,並擔任對報告進行整合的小組主席。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Erik Brynjolfsson、Partnership on AI執行董事Terah Lyons,以及其他來自史丹佛國際研究院、哈佛大學、OpenAI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成員。
這項工作旨在幫助公眾了解AI這一領域的進展,並向政策決策者和企業決策者提供本國與其他國家的排名情況。
報告作者對VentureBeat表示,今年是發布該報告的第三年,報告的資料來源是發布之初的三倍,並且首次配備了一個能夠從34個維度,對各國進行比較的工具——Global AI Vibrancy。
Shoham稱,與此前已做的一些工作一樣,現在對各國人工智慧進行排名還為時過早。
「僅僅對各國進行排名很容易,無非是評估一些東西、加上一堆數字,然後說,美國是第一,中國是第二,你的國家是第幾。然而我們並不想這樣做,因為這樣做的話會扭曲很多事情並且能夠評估的維度如此之多。總而言之,雖然排名之類的東西不失為一個好想法,但我們認為現在這樣做還為時過早。」
對此,Global Vibrancy工具則提供了一種選擇,它可以用總體數位和人均趨勢來進行評估,以判斷出AI熱點地區(比如說以色列,它的人均深度學習研究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高)或AI發展走在前沿的國家(如芬蘭和新加坡)。
今年早些時候,一家諮詢公司聯合聯合國證實,目前約有30個國家制定了國家級的人工智慧戰略。
例如,Elsevier的Scopus研究了arXiv此類知識庫的發表率,並指出歐洲的人工智慧研究論文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都要多,但以色列的人均深度學習研究最高,美國的人工智慧研究論文的引用率最多。
與AI研究相關的公司或行業正呈成長之勢,尤其是在美國、中國、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
Shoham指出:「十年前,二十年前,所有的創新都發生在學術界,然後工業界撿起一些研究來完善並將其商業化。而這已經不是事實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而兩界的研究者和從業者也在相互跨越這條界線。我認為領先的學術機構正在達成共識,這是一種新常態。」
報告顯示,儘管相比於2004年的20%,現在已有60%的博士研究生選擇進入工業界而非學術界,然而學術界發表的研究論文仍然超出政府和企業,其中92%的論文作者來自中國,90%的論文作者來自歐洲,85%的論文作者來自美國。
Shoham表示,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一進展結果是喜憂參半的,因為一些在基準測試中取得高分結果的人工智慧系統或許比這些結果所體現出來的要更脆弱得多。
他期待對話人工智慧領域取得更多的進展,例如說他自己正在從事的研究領域。有些系統可能在例如史丹佛大學的SQuAD問答測試等標準測試上表現良好,然而可能僅適用於狹隘的任務。
對此,他指出:「問題就在於,這些任務面向的都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一旦離開這個領域,它們的表現就會急劇下降,我們委員會也深知這一點。不過現在AI領域確實也取得了不少值得興奮的進展,包括我提到的所有這些系統,但是這些系統目前離實現人類對語言的理解還很遠。因此,我們在報告中試圖對這一點進行細緻入微的闡述。」
不僅如此,報告還列舉了人工智慧系統實現了人類水準的一些案例,比如DeepMind的AlphaStar就在《星海爭霸2》中打敗了人類,以及人類透過使用深度學習,能夠在眼睛圖像中檢測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資料來源:https://news.knowing.asia/news/7a303239-163e-4c70-9550-ed44d59de6f8
專業化的狹隘 在 馬拉松攝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補給,讓專業的來講。
有人問我帶選手去日体大參賽是否可以成為一種產業?我覺得有可能,但不會是現在十年內。
因為「專業」本身是狹隘的,就以馬拉松補給來說,IAAF金銀銅牌認證賽,優點是道路雙向全時段封閉增加安全性,但補給常會被台灣人評為「過度單調」,因為只有水、運動飲料、能量膠,能量膠還是30公里後才有,我今年參加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就聽過有人抱怨賽事沒有香蕉害他抽筋了。
目前台灣馬拉松多數偏向娛樂化,不好嗎?其實就是過於需求集中在某一端,好不好就看各人解讀了,常在台灣以外跑馬的跑者也許早已發現,國外在專業跟休閒的馬拉松活動分的很清楚,好玩的好玩到跑完會微醺,專業的賽道補給不好吃,但路線「平緩」易破PB,各種跑者需求都能滿足,才是真正的多元文化的社會,當然也是有好玩跟專業的融合賽事,例如東京馬、名古屋馬,專業的女子選手230內就回來喝咖啡了,而賽道看表演、吃私補玩個七小時也可以。
那台灣賽道的補給能更專業化嗎?畢竟跑步過程中吃固體食物是會傷害腸胃也影響吸收。一直以官方單位、專業領域自居的團體,應堅持專業態度處理賽事,而原本就是辦卡通路跑的單位幹嘛要求補給專業?專業的補給剛開始想當然會被批評補給太差,連只是辦12km的日系S牌手錶,也被要求加強補給站的食物豐富性。
雖說吃吃喝喝為台灣文化,但循序漸進與社會再教育是可以慢慢轉變的,例如我在2015年萬金石馬拉松轉播中說過,為什麼賽事補給放了鹽巴讓民眾自取?難道專業的單位都沒有人知道高血鈉症的危險性?當然,消費者需要什麼,賽事也會取向如何滿足消費者是可理解的,而把鹽巴改成鹽錠、塩飴糖是否是更佳選擇,至少劑量是安全的,而也不會引發「沒有鹽巴想害死人啊、主辦沒放鹽巴害我抽筋」的評論。賽事搭配專業人士的意見發表,植入賽事網站和大會秩序冊更是重要。台灣馬拉松全國紀錄保持人 許績勝教練,現為台灣國立體育運動大學與2017世大運中華隊教練,又曾擔任過亞錦賽、東亞運、亞運、世錦賽、奧運中華隊教練,這樣擁有傲人的馬拉松成績與超強專業背景經歷的權威人士,由他來撰寫文章提倡不要邊跑邊吃肉粽,比任何官方單位都更有說服性,但幾乎沒看到他受邀在賽事的宣傳活動中能有馬拉松小教室之類的發表空間。
所以,揪團到日体大到底能不能成為產業,我還是覺得可以,但改變文化、社會再教育過程可能需要十年以上,但我想這樣做下去。
#日体大|#東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