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整脊、喬骨的迷思】
.
「喬骨完,十年的脊椎側彎就沒了」
「我每次被『喀拉』完,骨頭變正,就不會駝背」
.
「整脊、喬骨、關節鬆動術、徒手治療、正骨、復位」聽起來都很相似,其目的是相近的,即透過「雙手來調整關節或骨頭之間細小的動作或位置」。
.
而不同學派有不同名稱,包括民俗療法、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骨療法(osteopathy)、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等。不管是哪種學派,其實只要有療效或自覺對身體有幫助,我覺得都是好的,但也需確保操作者是有相關經驗及背景的,因為其具一定的風險,喬好叫復位、喬不好叫脫位或骨折。
.
以下整理三個常見的迷思:
.
.
1. 喬骨、整脊是在移動骨頭?
對的,包括整脊、或物理治療師用的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manipulation)都是試圖在「調整骨頭或關節的細小動作或位置」,但是,大家常誤解的是「骨頭被移動的程度」。
.
在進行鬆動術時,骨頭位移的程度是以大多為釐米(mm)為單位,較大或鬆的關節可能做到1-2公分,但其餘的關節至多都在1公分內,因此,位移的程度也只在一個一元硬幣的範圍,但我聽病人都說的像動了一台大手術一樣,復位到X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當肉眼或摸起來有差別的,大多是你真的「脫臼、脫位」了,這時候做復位的強度才會位移幾公分。
.
.
2. 有喀拉的聲音才是有效?
這句話對一半,因為在按壓的瞬間『有聲音、喀一聲』會額外造成一個心理的療效,大多數人聽到這「喀一聲」就覺得開了,我們又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
其實,有效的關節位移或調整,不見得會伴隨關節產生聲響,所以同樣都能達成「調整、矯正後」的療效。所以「病患不用要求治療者一定要用力到壓出聲音,治療者也不用追求一定要做出聲音」,不過,安慰劑效應或心理作用只要有幫助,我覺得也是需要的,就像有時候進醫院看到一個人穿著白袍,就覺得身體好了一些。
.
.
3. 矯正、調整以後,就一勞永逸?
我自己認為是非常困難的,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說「脊椎側彎、長短腳、骨盆歪掉、駝背、長不高」等,靠一兩次整脊跟調整就好了,這個我抱持疑問。今天身體會處在較「不平衡、不正」的位置,除非是剛好車禍、摔倒,不然九成的人都是長時間累積造成,事出必有因。
.
常見的例子為一側肌肉比較緊、另一側肌肉較鬆,而慢慢把骨頭或關節的位置偏移掉(再次重複,這個幅度也是mm為單位,不是大家想的cm),經過月、年才造就現在的狀況。「我相信徒手調整能暫時矯正,但它絕對不是長期的,長期一定要配合矯正性訓練、運動、姿勢或習慣的改變」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chiropractic #osteopath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engthening #exercise #physio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SCS #整脊 #整骨 #徒手治療 #復位 #防疫 #新冠病毒 #疫情 #關節有聲音 #復健 #肌力訓練 #訓練 #運動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萬的網紅Better Leaf 好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是相信,還是迷信?】 你聽説過“畫虎咬豬”嗎? 小時候你喝過“符水”嗎? 這些坊間療法在現代人眼裏看似不科學 可是卻有著神奇的功效! 這到底是迷信還是心理作用? 讓這部影片揭曉坊間療法背後的秘密。 影片概括: 00:19 坊間療法「畫虎咬豬」 01:50 安慰劑效應 02:58 安慰劑效應的成...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想的,就能變瘦嗎?
透過想像能變瘦,可能是有根據的!
研究發現,將心態的轉變化成動力,將有助強化減重效果。
我知道,少吃多動是違反人性的。不管是靠運動或控制飲食,減脂真的好辛苦,要是靠想的就能瘦,那有多好?只能說這世界真是無奇不有, 還真的有科學家用這個概念下去做了一篇研究, 於2019 年發表在《精神科尖端(Frontiers inPsychiatry)》期刊上。
▶️認為吃的是低卡飲食,就能減重?
來自保加利亞的學者招募了14 位肥胖的成年人,分為兩組。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年齡、活動量,推算出每日熱量需求,並且將數值告訴每位參加者。
控制組被告知要剛好吃到每日熱量需求,這樣體重就能保持穩定。但是實驗組的每日所需熱量,被研究者刻意高報了700 大卡,假設原本一天需要2500 大卡的人,會被告知他需要3200 大卡才能維持體重。
為科學撒的謊,不知道可不可以算是善意的謊言?
簡單來說,兩組人吃的都是熱量均衡的飲食,但只有控制組知道實情。實驗組還以為自己吃的是低熱量減重飲食,只要堅持下去,八週就能瘦六公斤。除了飲食控制之外,兩組受試者同時接受一週三次的重量訓練指導。
過了八週之後,他們的身體發生什麼變化呢?
從兩組人經過8週同樣飲食及運動後身體變化的圖表可以看出,兩組人都瘦了,但實驗組比控制組多減去了七公斤體重,多減去了2% 的體脂肪。請記住,不同組別的受試者都吃到每日所需熱量,差別僅在於一組以為這樣吃會瘦,一組以為這樣吃不會瘦。
心裡的預期竟然化為現實,這真是太神奇了🤩
▶️對改善的期待越高,減重效果可能越好
醫學上心理影響生理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廣為人知的安慰劑效應:只要受試者相信自己接受的是有效治療,即使假的藥丸、亂扎的針灸、甚至假的手術都會有效。曾有科學文獻指出,藥物30% 的療效都是來自安慰劑效應。
而上述研究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安慰劑效應能加強減重成效。或者更精確的說,原來讓人正常吃飯也能瘦。
雖說心靈的力量很強大,但這不代表以後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安慰劑效應能幫助減重,是因為參加者認定自己要變瘦了,所以有意無意之間,做了很多有助於減重的事。
舉例來說:
● 我是一個將要變瘦的人,所以我不會吃桌上的甜食。
● 我是一個將要變瘦的人,所以我走樓梯不搭電梯。
● 我快要變瘦了,所以我晚上不喝啤酒,在健身房練得更勤奮。
英文裡的“Self-fulfilling prophecy”(譯:自我應驗的預言),就是在說這個現象:一個人心裡認定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往往就真的會發生。或是我們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都是在描述心理如何影響現實世界。
我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籍,談到人有「先畫靶再射箭」的特性──會先在心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再照著這個形象去行動、替自己的行為找理由。
例如:
● 因為我是一個勤勞的人,所以我每天六點起床跑步。
● 因為我是某某政黨的支持人,所以他們就算推西瓜出來,我也還是支持。
● 因為我屬於某個群體,所以我要像其他群體成員一樣,穿這類衣服、聽那些音樂、閱聽特定媒體。
因此,這篇研究並不是在於證明吃得多也能瘦,而是告訴我們,人心才是減重成功的關鍵。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減脂仰賴行為的改變,行為則需要自我身份認同來維持。
強化自我意念,對減肥也會有正面增強效果!
---------
以上文字摘錄自《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
作者: 史考特(王思恒) 一分鐘健身教室
了解更多 👉🏻 https://bit.ly/3pfEZmj
#哇賽心理學 和 三采文化Suncolor 合作舉辦留言抽書活動。
請在貼文下方分享你增肌減脂的小撇步,或是「 #我要科學增肌減脂」,我們將在6/10抽出幸運獲書者,並在限動中公告喔。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的夜裡去世的爺爺回來我的夢裡了。
是他走後這麼多年,第一次回來。
他躺在那張硬硬的床上午睡,我湊過去抱他,跟他玩起親親。
對於孫女,他一向沒有什麼抵抗力。
眾多的子孫中,我是跟他最親的那個。
是那個他過世的那天,我在台北,哭著打電話給我堂姐,跟她說「未來,我就是一個沒有爺爺的愛的人了,他知道我很需要他的愛嗎?」然後崩潰大哭。
夢裡面,有一個看護在幫他折衣服(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現實中爺爺沒有看護)
我請看護幫我跟爺爺拍照,拍很多照。
醒來後,我躺在床上,無聲地大哭。(寫文章的當下也是)
我曾經有一個遺憾,是我覺得我沒有保留與爺爺的合照,一張也沒有。(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跟外婆拍照的原因)
我只是一直記得他,很溫柔的說,要努力唸書、要聽爸媽的話,很多事情長大就會知道。
在夢中拍了很多張照片後醒來,哭完後,我突然覺得很滿足。
我覺得爺爺是回來完成我的遺憾。
他最終還是捨不得我心中掛著遺憾的。
我想,他也是回來鼓勵我,釋放我的壓力,給我愛。
讓我知道,我沒有失去爺爺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樣而已。
讀書會中,我跟讀者分享一個概念「安慰劑效應」,底層的理論是人腦分不清楚真與假,因此,我們可以用虛假的事情騙人腦,而且,就算人腦知道這個是假的,還是會相信。
我想,這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
夢中的拍照,彌補了我沒有合照的遺憾,而我也覺得我完成了一個願望。
謝謝爺爺。
也謝謝大家昨天的回信跟鼓勵。
一位粉絲媽媽特地寫了一長段鼓勵我的話,我認為很值得分享給大家:「就像圖畫需要適當留白才美,玩跳棋也是啊,要空一格才能一直跳跳跳很遠,如果排很密,最後沒得跳就會輸了啊~人生很需要適度留白的,特別是戀愛中的人,拜託多留點時間給『宇宙王子』好嗎?公主妳這麼忙真的『母湯』啦!」
我喜歡跳棋的比喻,我自己也覺得似乎是自己把自己逼太緊,過了這封信,我們就重新開始吧!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是相信,還是迷信?】
你聽説過“畫虎咬豬”嗎?
小時候你喝過“符水”嗎?
這些坊間療法在現代人眼裏看似不科學
可是卻有著神奇的功效!
這到底是迷信還是心理作用?
讓這部影片揭曉坊間療法背後的秘密。
影片概括:
00:19 坊間療法「畫虎咬豬」
01:50 安慰劑效應
02:58 安慰劑效應的成功例子
03:58 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05:16 你是否曾試過坊間療法?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讀的學習,好葉部落格網站?:https://www.growingbar.co/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為什麼我的人生總是不順?:https://youtu.be/QKc5rn6Oxlg
善良的你,是不是一直做壞事?:https://youtu.be/EEwCxZfcqHg
每個人都是高智能 - 瓦拉赫效應:https://youtu.be/yHPoNfV_MB8
你是不是會一直窮下去 | 馬太效應:https://youtu.be/OvMQnLLykOE
羅森塔爾效應 - 說你行你就行:https://youtu.be/M0bRF-_CezU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安慰劑效應 #心理學 #好葉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教學這麼多年,我發現走進我教室的人,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我要求高,對自己有規畫,很早就意識自己需要更有系統的學習,所以走進教室,幫自己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人,則是職場、關係、生涯某一關卡住了,甚或是職場、關係、生涯三關相互牽制,再不然就是全部糊在一塊,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往哪裡去,才來找我死馬當活馬醫。
其實不管你的生命,你的生活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我相信都有「輕度」和「重症」程度上的不同。
要是你有一點點小病、小痛、小感冒就願意及早治療,走進教室學習,就是在為你的人生增強免疫力。
但要是正在觀看視頻的你,也覺得自己陷入某種死循環,一時之間找不到出路,我可以先分享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幫助自己調整,起碼先跳出眼前的困局。不過在講這個方法之前,你得先知道「安慰劑效應」。
什麼叫安慰劑效應呢?先說醫學上的定義。
在醫學上的「安慰劑」,指的是無作用,或是無害的藥物,被當成真正的藥物服用時,常常會為病人帶來好處,甚至有具體療效。
這就像是病人主觀覺得自己頭痛,所以到醫院掛號。雖然看診之後,醫生檢查都沒問題,但還是開了藥給病人帶回家,病人會因為自己認真的掛號、排隊看醫生、領藥。
但事實上,病人不知道領回家的藥,只是綜合維他命,結果回家吃了藥之後,就覺得頭不痛了,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安慰劑效應發生作用。
安慰劑效應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符合認知失調理論。
這就是一個人越投入一件事,不管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都會因為自己投入的過程、付出的精力很真實,於是心理上也就合理化一切,所以正面效果就越強,這就是安慰劑效應發生作用的時候。
也許你聽到這裡,會覺得「安慰劑效應」聽起來像是自我欺騙,但事實上,安慰劑效應是有嚴謹的科學根據。
特別是在治療憂鬱症的研究裡,已經有諸多研究證實,真正的抗憂鬱劑,也就是真的具有療效的抗憂鬱藥物,會讓病況改善大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全是安慰劑效應。
這是因為憂鬱症的特徵就是讓人感到絕望,而安慰劑雖然在「生理上」沒有任何療效,但它能讓病人在「心理上」感覺到有希望,因此症狀也就好了一大半。
而研究人員更在2010年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在治療「輕微憂鬱症」的時候,安慰劑就跟真正的抗憂鬱藥物效果一樣,可以順利幫輕度的憂鬱症患者改善症狀。
但是同樣的實驗,到了「重度憂鬱患者」的身上,就不是同一回事了,實驗人員發現,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真正的藥物對他們幫助很大,而安慰劑卻幾乎沒有用。
也就是說,在病況輕微的時候,要是病人懂得安慰劑效應,根本不需要看醫生,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說白了,「安慰劑效應」更像是一種「自我療癒」的能力。
那麼回到你身上,要是你在生活裡遇到「輕微」的卡關,這邊要特別注意哦~記得前提是「一切還不嚴重」的時候,你是有能力幫助自己改變現況的。
只要你懂得運用心理上的安慰劑,也就是「自我引導」、「自我對話」這樣的方式,就能有機會幫自己渡過眼前的難關。
聽到這裡,你一定會很好奇,到底「自我引導」、「自我對話」要怎麼做呢?
我來舉幾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
假如你在工作上,接到一個有難度的專案,讓你覺得壓力很大,很徬徨的時候,你可以先想想看「最簡單的下一步」是什麼?
會不會是「先搜集資料」或是「找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再決定接下來的行動呢?
又或者現在的你,和家人之間有些磨擦,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不傷感情,你可以幫自己安排一段獨處的時間。
先好好問自己「什麼樣的生活你會開心」或是「現在最困擾你的是什麼?」界定好自己可以、不可以的邊界,你就有機會往前邁開腳步。
我想困局之所以成立,它往往會有很多盤根錯結的地方,一時之間不容易釐清,而所謂的安慰劑效應,就是你可以允許自己,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
更重要的是,當你找出最簡單的下一步,你會因為有具體的行動投入,在心理上產生了認知失調的作用,進而自我合理化,也就是自我激勵的效果。
像是遇到有難度的工作,你的內在認知就會轉變成「因為老闆肯定你的能力,所以才把任務交給你」,而不是只停留在工作好難,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層次上。
又或者是面對家人相處上難題,當你認真幫自己安排獨處的時間去思考,你就會發現,你跟家人相處卡關,是因為對彼此都有好多的在乎,而不再是「家人相欠債」的想法,一切只能吞了、認了。
最後,我還要提醒一點,如果你也渴望在需要的時候,幫自己啟動心理安慰劑,最重要的關鍵是「你有真的想要!」
要是你想前進的目標,眼前所努力的事都是「被迫」,甚至是為了別人而「不得不做」,並非你心中真的想要,那麼再好、再神的安慰劑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然而假如你本來就是自我引導高手,很會適時的合理化來激勵自己,但是你漸漸發現以前有用的想法,現在沒用了,請你要特別留意。
因為這樣的現象,很有可能表示讓你卡關的核心議題並沒有真正處理,並且一再的重複發生,這才導致了安慰劑效應的疲乏,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原本輕微的小病、小痛變嚴重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科學實驗例子,安慰劑只對「輕微」的憂鬱症有效,太嚴重的憂鬱症,是使不上力的。
因此這個時候「承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沒辦法調整他不知道的事情,只有你承認它,才能標定它、打敗它。
所以囉!任何困境要找到活路,跳出死循環,你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沒有釐清這點,任何困擾都會被放大,讓你一直處在無能為力的受害者處境裡。
當你弄清楚自己要的,初期的努力與嘗試,可能都像「安慰劑」一樣,雖然沒有具體的效果、也不可能就此解決了問題,卻能讓你更有信心去面對。有了這份信心,你才有機會圓滿自己的生命。
說到這兒,我在線上課【時間駕訓班】裡提到「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很多人覺得非常受用,當然也有些人覺得「怎麼可能這麼間單就能提高效率?」
其實「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就是安慰劑,越是重要的事就越不可能只靠「起步」來完成,但你越能毫無阻力的起步,你才會有信心完成任何事。
有了起步,你在過程中自然就會知道,哪些事要尋求具體的協助?
人生的困境,多數時候是因為缺乏信心,演變成死循環。而一個人會沒有信心,則是因為他連起步都沒有。
哪怕起步只是「安慰劑」,那又如何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安慰劑效應:十件你不知道的事 - PTT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在有的例子中,安慰劑效應也可以看作一種條件反射:雖然沒有了最初的刺激,但習得的心理反應仍會出現。 對科學家來說,安慰劑效應不止是種令人驚奇的 ... ... <看更多>
安慰劑效應例子 在 你可能聽過醫學上的#安慰劑效應指的是一旦病患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可能聽過醫學上的#安慰劑效應指的是一旦病患相信某種藥方有效那即使吃的是根本沒用的維他命也會因為心理作用讓病情好轉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有個完全相反的版本叫#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