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安居,無論在哪一個年代都是大眾關心的命題。即使刻下未能做到「置業」或「安居」,我們今天能有個安定的「瓦遮頭」,都是過去七十年漫長房屋規劃的成果。
從五十年代至今,香港的住屋問題依然逼切。在2018年冬季號號,我們回顧了香港60多年來各種居住空間形態的變遷,從寮屋至公屋,私人屋苑至劏房,從而對本地房屋議題帶出各種提問。近日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策劃的《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則讓我們穿梭時空,回顧五十年代徙置區的人民生活情狀。其時戰後人口急升,避禍港人回流加上內地難民湧入,香港人口由60萬人急速躍升至210萬,形成嚴峻的住屋需求。1953年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促使了港府落實房屋政策,首座「徙置大廈」因而落成以安置災民,是為公屋雛形。
最早期興建的H型徙置大廈,樓高只有5至7層,若不計打樁工程,最快可於兩星期完工。在早期的徙置大廈,生活空間甚為狹窄,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只有22.3平方呎,單位只是一個窄長斗室,因房間狹窄,加上沒有煙囪,居民若要住食公共走廊煮食。在展覽圖片中,我們便可看到分隔兩戶的內牆設置了通氣孔,以改善空氣流通,其時,港府對於適切居所甚無概念,居民私穩更不在考慮之列。
徙置區作為清拆寮屋及將居民安置到公屋之間的中途措施,人口可達五萬、十萬的規模,有如一個社區。沿著展覽,除了可以窺探徙置大廈的內觀,還可以看到昔日有趣的社區生活片段,尤其徙置區舉辦的各種區內活動,如黃大仙徙置區街坊福利會曾舉辦清潔運動;慈雲山新區(徙置區的稱謂已不使用)舉行的香港節嘉年華會; 其他徙置區亦曾舉行兒童節嘉年華會,以及拔河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單記載了昔日徙置區以至香港的人口結構及衞生狀況,也是政府在六七暴動後為穩定社會而設的娛樂盛會。
而在1960年代,徙置區亦是香港「特色景點」之一,不少外國遊客因而慕名到訪石硤尾,當中更有來自美國國會的訪問團到訪徙置區的天台學校。雖然這些大廈的設施非常貧乏,但因為很多居民的背景及生活經驗相近,稠密的居住環境卻意外造就了城市中少有的鄉鎮式社區,讓徙置區盛載了過去一時的生活面貌。
在今日劏房林立,人與人之間也築起難以逾越的樊籬,回看這段70年前的徙置歷史時,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獅子山下仍然有沒有奇跡,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
《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網上展覽
https://heritage.uchicago.hk/news-and-events/resettlement?locale=zh_hk
#徙置區 #石硤尾大火 #公共房屋 #劏房 #2018就係香港冬季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人說「學校始於一棵樹下,一個人與另外一些人討論著他的領悟。」當學校因為疫情而停課時,一個老師和一個學生回到學校的起點──大樹下,一起探討不同年代的校舍除了上課外,還收藏了甚麼記憶和價值。 今集,他們漫遊不同年代的學校,由五十年代的天台學校到今日的千禧學校。每一代學校不但記住師生的回憶,還記住不同...
「天台學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我們是就讀天台小學的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天台學校為何會寫入歷史?【集體回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80 至90 年代的天台學校(香港)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天台學校 在 吳昊(老花鏡) - Timeline Photos | Weird pictures ... - Pinterest 的評價
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空間記憶系列:由天台到千禧教育空間的記憶】#有獎遊戲🎁
傳統私塾建築形式有如🎋中式合院,以富有吉祥意義的圖案裝飾🐉;西式學校則採用不同時代的西方建築🕍特色,例如古典主義、都鐸復興式等,特別是由教會所辦的學校建築,更兼具教學及宗教的功能。
時至今日,現代學校亦隨着時代發展、教學需要及社會資源,而有所轉變及改革。從50年代至今,每一代的學校都記載了👩🏫👨🏫師生們上學授課的記憶,亦印證了香港社會及教育理念的變更,不停為教學注入新元素,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
即刻根據片中介紹🎥,在留言位置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呢❓❓」答對問題而獲選中的參加者,只需成功回答另一問題及完成登記步驟,即可贏取「掌上校園」建築模型一套🎁(名額共5名)。
📣參加辦法:
1:「讚好 / Like」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專頁及此貼文。
2:分享此貼文並設定為公開。
3:根據片中介紹,在此貼文下留言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並標記3️⃣位Facebook朋友。
📣活動時間: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7月27日(晚上23時59分截止)
📣得獎詳情:2020年7月29日於此帖文公佈得獎名單及領獎詳情
📣條款及細則:https://tinyurl.com/y7q8crgg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agQh2s1Us-atYygOJcWxw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看得見的記憶 #教育空間 #停課不停學 #記憶 #價值 #香港 #歷史 #建築 #香港校舍 #建築發展 #掌上展覽館 #掌上校園 #memorystick #school #value #development #HongKong #history #architecture #giveaway #free #game
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空間記憶系列:由天台到千禧教育空間的記憶】#有獎遊戲🎁
傳統私塾建築形式有如🎋中式合院,以富有吉祥意義的圖案裝飾🐉;西式學校則採用不同時代的西方建築🕍特色,例如古典主義、都鐸復興式等,特別是由教會所辦的學校建築,更兼具教學及宗教的功能。
時至今日,現代學校亦隨着時代發展、教學需要及社會資源,而有所轉變及改革。從50年代至今,每一代的學校都記載了👩🏫👨🏫師生們上學授課的記憶,亦印證了香港社會及教育理念的變更,不停為教學注入新元素,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
即刻根據片中介紹🎥,在留言位置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呢❓❓」答對問題而獲選中的參加者,只需成功回答另一問題及完成登記步驟,即可贏取「掌上校園」建築模型一套🎁(名額共5名)。
📣參加辦法:
1:「讚好 / Like」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專頁及此貼文。
2:分享此貼文並設定為公開。
3:根據片中介紹,在此貼文下留言告訴我們香港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發展到今日的千禧學校,當中共有多少代不同的校舍建築設計,並標記3️⃣位Facebook朋友。
📣活動時間: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7月27日(晚上23時59分截止)
📣得獎詳情:2020年7月29日於此帖文公佈得獎名單及領獎詳情
📣條款及細則:https://tinyurl.com/y7q8crgg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agQh2s1Us-atYygOJcWxw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看得見的記憶 #教育空間 #停課不停學 #記憶 #價值 #香港 #歷史 #建築 #香港校舍 #建築發展 #掌上展覽館 #掌上校園 #memorystick #school #value #development #HongKong #history #architecture #giveaway #free #game
天台學校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人說「學校始於一棵樹下,一個人與另外一些人討論著他的領悟。」當學校因為疫情而停課時,一個老師和一個學生回到學校的起點──大樹下,一起探討不同年代的校舍除了上課外,還收藏了甚麼記憶和價值。
今集,他們漫遊不同年代的學校,由五十年代的天台學校到今日的千禧學校。每一代學校不但記住師生的回憶,還記住不同年代的社會發展、經濟狀態及教育理念。每一代學校建築都在為師生的教與學着想,一步步發現不足,然後改善,讓學習更專注,也注入新的學習要素。
聽老師授課、與同學一起學習遊玩、做實驗、做運動、比賽……都在這些空間裡進行。你最喜歡學校的哪些地方?你希望未來的學校會是怎樣?可能就是下一代的學校建築了。
不同的資源和空間,不一樣的創意和發揮,一樣的期許。
#看得見的記憶 #延伸教學短片 #停課不停學 #教育 #建築 #記價值 #記時代 #香港校舍建築發展 #天台學校 #附建學校 #火柴盒學校 #標準設計學校 #連臂式設計學校 #前千禧學校 #千禧學校
天台學校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根據教育局2016/17學年的統計數字,全港現時有575所小學、506所中學,學校的建築設計是怎樣演變的呢?就讓我們由50年代二戰後說起,一直談到現代所見的學校。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天台學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飲食籽:故味重嚐】
走入石硤尾,幾乎無人不識車仔麵肥哥的名字。徙置大廈入伙後幾年,他喊着呱呱落地;新石硤尾邨建成後,他和朋友在天台學校讀書;美荷樓還未成為青年旅舍前,他已經推着木頭車賣車仔麵。活了五十多年,即使他的車仔麵店早上軌道,他卻從未想過搬離這區,「說句老套話,我生是石硤尾人,死也是石硤尾人。」他吃吃的笑說,帶着我們走訪每個回憶之處。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天台學校 在 天台學校為何會寫入歷史?【集體回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回顧半世紀之前,大部分學生都在戶外上課,說的是5、60年代盛極一時的「 天台學校 」。 天台學校 的設立,要由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說起,當年港英政府為 ... ... <看更多>
天台學校 在 80 至90 年代的天台學校(香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80 至90 年代的 天台學校 (香港) ... 香港70年代工業學校及夜校隨時代改變的今昔. 知多一點點2. 知多一點點2. •. •. 11K views 3 years ago ... ... <看更多>
天台學校 在 我們是就讀天台小學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難怪在小食部會出現爭崩頭的情況,所以要買就襯手啦。 「我們是就讀天台小學的」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rooftopschool. ... <看更多>